詩文重意不重詞,平仄押韻隻是其外在的顯示,而意境才是文人才子所看中的。
這首青玉案就是意境造詣方麵的佼佼者,前闕盡言元夕燈市之熱鬧,下闋卻是突然一轉,由喧囂轉變為落寞,一動一靜突兀之間,更是讓人身臨其境。
意境之處自然是不用挑剔,可是這立意之上……
長孫的請帖依舊是送來,秦澤舉手接下,也是衝樓台之上的長孫淡然一笑。
長孫自然知道秦澤的意思,當下也是搖頭苦笑,卻也沒有再說什麽。隻是心裏也是知道這事不能求之過急。
秦澤作詩不題詩名,卻偏偏每一首都是不世之作。這讓那些原本還想著圍攻的眾才子們,頓時就堰鼓作息。
倒是先前看好秦澤的唐儉等人,卻是望著秦澤不知該如何評判。
“滿城燈火,滿街遊人,火樹銀花,通宵歌舞極盡繁華背後,卻是無盡哀思。看似兒女情長,實則品味卻是另有一番意境。”李百藥此時眼睛幾乎要眯在一起,看向秦澤的眼神也是愈發的歡喜,就好像秦澤現在已經是他的女婿了一般。
聽李百藥這麽一說,唐儉等人也是心中若有所悟,待細細品味一番,果然是品出其它意味。
“看似在言佳人相見,可卻又像是說自己。喧囂背後隻他一人獨立在燈火闌珊處。難道?”唐儉也是皺著眉,若有所思地說道。
“他就是在諷刺如今天下文人將他排斥的陋舉,遺世獨立、清高不落俗套,又何嚐沒有表達自己受冷落後不肯同流合汙的高士之風。看似兒女情長,實則已然是暗諷。”說到這裏,李百藥也是不由長歎一聲。
這短短的一柱香的時間裏,秦澤不禁意境出塵奪眾,而且其中意味更是雋永。就連他們此時也是不得不讚歎,就這種才思,若是放在仕途之上,又何嚐不是大唐的幸事。
隻可惜……
唐儉等人看向秦澤,見他麵帶微笑,眼神中卻是透出一股子清高。
所有人都認為秦澤是一個不愛惜名聲的人,所以他會騎著毛驢橫穿整個長安城。麵對士大夫的故意扭曲他投靠突厥,秦澤也是置之不理。哪怕是現在天下才子,共起而獨立他,秦澤也絲毫沒有計較。
一直以來唐儉等人都認為這不過是秦澤的隨性,可現在看來……
他隻是不想,或者說根本就不屑,不論是崔家世家,還是天下文人,他都是沒有放在眼裏。
“唉,可惜那崔陵等人,還依舊是未察覺。現在還是在嘲笑秦澤,這不是丟盡崔家臉麵。”房玄齡看著崔陵等人如今的表情,也是暗歎一聲。
秦澤的意境詩詞用字皆是沒有問題,這讓崔陵他們感到深深的無力感。但好在秦澤的立意太淺,不過是兒女情長,這就讓他們找到了突破口。所以這一會兒看向秦澤的眼神中,也是一副惋惜的模樣。
而反觀秦澤呢?
隻是悠悠豎起一根中指,隨後就立在一邊。
趙玄默也是不舍地將秦澤寫的詩給放下,心裏也是不盡的惋惜。不過還是抓起了另一邊李詩韻的詩。
“芙蓉湖亭月前供,迓鼓銷燈畫舫中。殘花落盡風流處,柳稍風暖雪初融。一生能見幾元夕,況是東西南北人?”
隻開頭那芙蓉湖三字,就頓時讓秦澤一愣。隨後也是一陣苦笑,看向一旁的李詩韻,卻見她依舊是一臉堅毅。
尤其是聽到那句殘花落盡風流處,就更加讓秦澤心驚。弄得就像是自己糟蹋了李詩韻一般,天地良心當時救李詩韻的時候,秦澤雖說做了人工唿吸和心肺複蘇。
但那也是隔著厚厚的手帕,以及離著小梅的手,所以真正和李詩韻接觸的也沒有多少。可如今她這句話說的,就好像自己就是一個天生風流之人,故意玷汙她一般……
“何來的殘花風流?”秦澤望著李詩韻,小聲說道。
“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汙淖陷渠溝。”李詩韻看向秦澤眼神裏卻是透出一絲狡黠,隻是以當初秦澤隨口念的幾句葬花詞來迴答秦澤的問話。
這種狡黠的目光,秦澤已經很久沒有在李詩韻身上看到了。隻是這種表情,卻是更加讓他琢磨不透了。
“為何總覺得李姑娘變了許多?”秦澤撓撓頭,上下打量了一番李詩韻問道。
初見之時李詩韻給秦澤的感覺,就是小家碧玉,處處透露著溫婉氣息。可如今這般舉動,卻是如此直白,著實讓人看不透。
李詩韻歪著腦袋,眼睛也是眯了起來。隨後就笑道:“因為我想通了,這是你欠我的。”
“欠?”
秦澤一愣,不明白李詩韻這是什麽意思。
可是李詩韻說了這話之後,卻是不再言語。如果放在以前麵對秦澤,她的確是不敢如此直白。可是自從那天之後,她就已經徹底想通了。
天下之事莫過求不得、愛別離、癡貪嗔,她想要追求,就沒有人能夠阻止,就向那人說的一般:“飛蛾向來喜歡光明,所以它們會奮不顧身地撲向燭火。哪怕最後它們被燃盡,可終究有過刹那的溫暖。”
李詩韻很喜歡這句話,所以她現在就把自己當做是飛蛾,奮不顧身的那種。
秦澤見李詩韻不再理會自己,也是連忙想要問清楚,可是這時候那邊的長孫侍女已經走了下來。而且她手裏帶著的可不隻有一封請帖,還帶著一個手帕。
而且那侍女臨走之時,還衝著秦澤露出了一個意味深長的笑容。
這……
秦澤發現自己好像越來越看不透這些人了,總覺得他們是在謀劃什麽,可是卻根本不知道這到底是什麽。
秦澤這邊還在想著,那邊的張、趙兩位學士,已經開始起身讓收到請帖的才子們,隨他們進入淩月樓參加宴會。
可不想就在這時,那先前一直立在一旁的宋之問,卻是突然一步站出,然後擋在了秦澤的麵前。
“涇陽侯還請留步,宋某不才還是想要與秦公子討教一番。”
來了,崔陵他們謀劃了這麽久的事情,終於是在這一刻坐不住了。
台上那些才子們,此時也都是齊齊望向這裏。其中意味也是不言而喻,這哪裏是來向自己討教,這分明就是來向自己下戰書的。
秦澤的水平他自己知道,如果除去係統的話,那他的本事就隻局限於腦子裏那些詩詞。不過好就好在,這些詩詞都是傳世之作,所以才讓秦澤到如今還沒有敗露。
可是他自己卻很清楚,如果真的說起填詞作詩,他甚至有可能還比不上一個程懷亮。隻不過因為他之前作的詩,讓別人先入為主罷了。
所以現在宋之問突然上來詰難,也是讓秦澤眉頭一皺。崔家準備了這麽長時間,肯定是有什麽周全的計劃。自己若是就這麽一步步陷入對方的圈套,那豈不是太傻?
想到這裏,秦澤也是眉頭一皺,直接就搖頭道:“乏了。”隨後就要轉身離開。
身後的宋之問顯然也沒有想到秦澤會這麽做,當下也是有些慌亂。這文人之間最看重的就是氣節,可秦澤這不戰而逃的做法……
“涇陽侯莫不是怕了?”宋之問又是一步逼近,這一次他好不容易才攀上崔家的高枝,怎麽肯就這麽放棄。而這又何嚐不是自己揚名立萬的機會?
這些天他們一大批文人聚集在一起,就是想著如何擊敗秦澤。所以也是苦思冥想出了一首七言古詩,不僅韻腳繁雜,其中結構也是從未出現的新體裁。
宋之問甚至自信能夠難住秦澤,可這一切的前提是秦澤必須要應下。否則這一次的出頭,不僅討不來一絲好處,反而平白會結下秦澤的這個梁子。
可秦澤才不想管宋之問譏諷什麽,隻不過他不想理會,係統卻是偏偏不遂秦澤心願。
“請宿主接受宋之問討教詩詞的心願任務,完成此心願將會獲得三點心願值。”
係統的這一句話,立馬就將秦澤的腳步給生生頓住。
“難道我就不能不接受嗎?”秦澤試探地問了一句。自從係統第三次升級之後,秦澤已經掌握了大半的主動權,隻是如今聽係統說這麽一句,也是下意識地問道。
“根據宋之問內心的欲望來判定,宿主必須接受這個任務。”係統的話依舊不容置疑。
秦澤聳聳肩,無所謂地立下身子。隨後轉過身看著身後的宋之問,而後開口道:“你可知道你現在是在和誰說話?”
先聲奪人,一定不能傻乎乎地跳進對方的圈套,否則指不定這要耗費自己多少心願值。
宋之問也是突然被秦澤這種語氣糊住了,不過一轉身就看到身後那麽多支持的目光,當下就繼續說道:“小生不才,想以文人身份與涇陽侯討教。”
“涇陽侯?”秦澤又是一聲冷哼,隨後眼睛直直盯著宋之問,曆聲問道:“既喚我一聲涇陽侯,那該有的禮節又在哪裏?”
“文人……”
“文人?好一句文人,那某倒想問問什麽又叫文人?”秦澤根本就不給宋之問迴答的機會,又是一句話問出。
這一句說是在問宋之問,又何嚐不是在問在場的所有人。
“儒家……”
“哼,識得幾個字就自詡文人?孔孟之道所言: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那敢問宋公子可曾秋收過一粒粟,可曾教化育人半分,又何曾立言著書?”
這首青玉案就是意境造詣方麵的佼佼者,前闕盡言元夕燈市之熱鬧,下闋卻是突然一轉,由喧囂轉變為落寞,一動一靜突兀之間,更是讓人身臨其境。
意境之處自然是不用挑剔,可是這立意之上……
長孫的請帖依舊是送來,秦澤舉手接下,也是衝樓台之上的長孫淡然一笑。
長孫自然知道秦澤的意思,當下也是搖頭苦笑,卻也沒有再說什麽。隻是心裏也是知道這事不能求之過急。
秦澤作詩不題詩名,卻偏偏每一首都是不世之作。這讓那些原本還想著圍攻的眾才子們,頓時就堰鼓作息。
倒是先前看好秦澤的唐儉等人,卻是望著秦澤不知該如何評判。
“滿城燈火,滿街遊人,火樹銀花,通宵歌舞極盡繁華背後,卻是無盡哀思。看似兒女情長,實則品味卻是另有一番意境。”李百藥此時眼睛幾乎要眯在一起,看向秦澤的眼神也是愈發的歡喜,就好像秦澤現在已經是他的女婿了一般。
聽李百藥這麽一說,唐儉等人也是心中若有所悟,待細細品味一番,果然是品出其它意味。
“看似在言佳人相見,可卻又像是說自己。喧囂背後隻他一人獨立在燈火闌珊處。難道?”唐儉也是皺著眉,若有所思地說道。
“他就是在諷刺如今天下文人將他排斥的陋舉,遺世獨立、清高不落俗套,又何嚐沒有表達自己受冷落後不肯同流合汙的高士之風。看似兒女情長,實則已然是暗諷。”說到這裏,李百藥也是不由長歎一聲。
這短短的一柱香的時間裏,秦澤不禁意境出塵奪眾,而且其中意味更是雋永。就連他們此時也是不得不讚歎,就這種才思,若是放在仕途之上,又何嚐不是大唐的幸事。
隻可惜……
唐儉等人看向秦澤,見他麵帶微笑,眼神中卻是透出一股子清高。
所有人都認為秦澤是一個不愛惜名聲的人,所以他會騎著毛驢橫穿整個長安城。麵對士大夫的故意扭曲他投靠突厥,秦澤也是置之不理。哪怕是現在天下才子,共起而獨立他,秦澤也絲毫沒有計較。
一直以來唐儉等人都認為這不過是秦澤的隨性,可現在看來……
他隻是不想,或者說根本就不屑,不論是崔家世家,還是天下文人,他都是沒有放在眼裏。
“唉,可惜那崔陵等人,還依舊是未察覺。現在還是在嘲笑秦澤,這不是丟盡崔家臉麵。”房玄齡看著崔陵等人如今的表情,也是暗歎一聲。
秦澤的意境詩詞用字皆是沒有問題,這讓崔陵他們感到深深的無力感。但好在秦澤的立意太淺,不過是兒女情長,這就讓他們找到了突破口。所以這一會兒看向秦澤的眼神中,也是一副惋惜的模樣。
而反觀秦澤呢?
隻是悠悠豎起一根中指,隨後就立在一邊。
趙玄默也是不舍地將秦澤寫的詩給放下,心裏也是不盡的惋惜。不過還是抓起了另一邊李詩韻的詩。
“芙蓉湖亭月前供,迓鼓銷燈畫舫中。殘花落盡風流處,柳稍風暖雪初融。一生能見幾元夕,況是東西南北人?”
隻開頭那芙蓉湖三字,就頓時讓秦澤一愣。隨後也是一陣苦笑,看向一旁的李詩韻,卻見她依舊是一臉堅毅。
尤其是聽到那句殘花落盡風流處,就更加讓秦澤心驚。弄得就像是自己糟蹋了李詩韻一般,天地良心當時救李詩韻的時候,秦澤雖說做了人工唿吸和心肺複蘇。
但那也是隔著厚厚的手帕,以及離著小梅的手,所以真正和李詩韻接觸的也沒有多少。可如今她這句話說的,就好像自己就是一個天生風流之人,故意玷汙她一般……
“何來的殘花風流?”秦澤望著李詩韻,小聲說道。
“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汙淖陷渠溝。”李詩韻看向秦澤眼神裏卻是透出一絲狡黠,隻是以當初秦澤隨口念的幾句葬花詞來迴答秦澤的問話。
這種狡黠的目光,秦澤已經很久沒有在李詩韻身上看到了。隻是這種表情,卻是更加讓他琢磨不透了。
“為何總覺得李姑娘變了許多?”秦澤撓撓頭,上下打量了一番李詩韻問道。
初見之時李詩韻給秦澤的感覺,就是小家碧玉,處處透露著溫婉氣息。可如今這般舉動,卻是如此直白,著實讓人看不透。
李詩韻歪著腦袋,眼睛也是眯了起來。隨後就笑道:“因為我想通了,這是你欠我的。”
“欠?”
秦澤一愣,不明白李詩韻這是什麽意思。
可是李詩韻說了這話之後,卻是不再言語。如果放在以前麵對秦澤,她的確是不敢如此直白。可是自從那天之後,她就已經徹底想通了。
天下之事莫過求不得、愛別離、癡貪嗔,她想要追求,就沒有人能夠阻止,就向那人說的一般:“飛蛾向來喜歡光明,所以它們會奮不顧身地撲向燭火。哪怕最後它們被燃盡,可終究有過刹那的溫暖。”
李詩韻很喜歡這句話,所以她現在就把自己當做是飛蛾,奮不顧身的那種。
秦澤見李詩韻不再理會自己,也是連忙想要問清楚,可是這時候那邊的長孫侍女已經走了下來。而且她手裏帶著的可不隻有一封請帖,還帶著一個手帕。
而且那侍女臨走之時,還衝著秦澤露出了一個意味深長的笑容。
這……
秦澤發現自己好像越來越看不透這些人了,總覺得他們是在謀劃什麽,可是卻根本不知道這到底是什麽。
秦澤這邊還在想著,那邊的張、趙兩位學士,已經開始起身讓收到請帖的才子們,隨他們進入淩月樓參加宴會。
可不想就在這時,那先前一直立在一旁的宋之問,卻是突然一步站出,然後擋在了秦澤的麵前。
“涇陽侯還請留步,宋某不才還是想要與秦公子討教一番。”
來了,崔陵他們謀劃了這麽久的事情,終於是在這一刻坐不住了。
台上那些才子們,此時也都是齊齊望向這裏。其中意味也是不言而喻,這哪裏是來向自己討教,這分明就是來向自己下戰書的。
秦澤的水平他自己知道,如果除去係統的話,那他的本事就隻局限於腦子裏那些詩詞。不過好就好在,這些詩詞都是傳世之作,所以才讓秦澤到如今還沒有敗露。
可是他自己卻很清楚,如果真的說起填詞作詩,他甚至有可能還比不上一個程懷亮。隻不過因為他之前作的詩,讓別人先入為主罷了。
所以現在宋之問突然上來詰難,也是讓秦澤眉頭一皺。崔家準備了這麽長時間,肯定是有什麽周全的計劃。自己若是就這麽一步步陷入對方的圈套,那豈不是太傻?
想到這裏,秦澤也是眉頭一皺,直接就搖頭道:“乏了。”隨後就要轉身離開。
身後的宋之問顯然也沒有想到秦澤會這麽做,當下也是有些慌亂。這文人之間最看重的就是氣節,可秦澤這不戰而逃的做法……
“涇陽侯莫不是怕了?”宋之問又是一步逼近,這一次他好不容易才攀上崔家的高枝,怎麽肯就這麽放棄。而這又何嚐不是自己揚名立萬的機會?
這些天他們一大批文人聚集在一起,就是想著如何擊敗秦澤。所以也是苦思冥想出了一首七言古詩,不僅韻腳繁雜,其中結構也是從未出現的新體裁。
宋之問甚至自信能夠難住秦澤,可這一切的前提是秦澤必須要應下。否則這一次的出頭,不僅討不來一絲好處,反而平白會結下秦澤的這個梁子。
可秦澤才不想管宋之問譏諷什麽,隻不過他不想理會,係統卻是偏偏不遂秦澤心願。
“請宿主接受宋之問討教詩詞的心願任務,完成此心願將會獲得三點心願值。”
係統的這一句話,立馬就將秦澤的腳步給生生頓住。
“難道我就不能不接受嗎?”秦澤試探地問了一句。自從係統第三次升級之後,秦澤已經掌握了大半的主動權,隻是如今聽係統說這麽一句,也是下意識地問道。
“根據宋之問內心的欲望來判定,宿主必須接受這個任務。”係統的話依舊不容置疑。
秦澤聳聳肩,無所謂地立下身子。隨後轉過身看著身後的宋之問,而後開口道:“你可知道你現在是在和誰說話?”
先聲奪人,一定不能傻乎乎地跳進對方的圈套,否則指不定這要耗費自己多少心願值。
宋之問也是突然被秦澤這種語氣糊住了,不過一轉身就看到身後那麽多支持的目光,當下就繼續說道:“小生不才,想以文人身份與涇陽侯討教。”
“涇陽侯?”秦澤又是一聲冷哼,隨後眼睛直直盯著宋之問,曆聲問道:“既喚我一聲涇陽侯,那該有的禮節又在哪裏?”
“文人……”
“文人?好一句文人,那某倒想問問什麽又叫文人?”秦澤根本就不給宋之問迴答的機會,又是一句話問出。
這一句說是在問宋之問,又何嚐不是在問在場的所有人。
“儒家……”
“哼,識得幾個字就自詡文人?孔孟之道所言: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那敢問宋公子可曾秋收過一粒粟,可曾教化育人半分,又何曾立言著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