涇河最深的地方也隻有二十來米,至於秦澤選擇下水的這個地方,也不過才十來米。
雖說這個深度淺了一些,不過對於這艘小船來說已經是足夠了,畢竟這不過是一個放大的模型。
所有人都靜靜盯著海船,尤其是齊作監,更是恨不得親自上去參與移動海船的工作中。秦澤當然不會讓他上去,萬一他要是出個好歹,那可就得不償失了。所以也是讓人把他給死死拉住。
隨著海船附近泥土被慢慢挖開,海船也是慢慢下降接觸到了水麵。這個時候工人們也是停止繼續挖土,而是將另一邊用來擋水的土壩給挖開。
水壩被挖開,水很快就留了進來,水麵很快上漲,一直沉寂不動的海船也是開始不斷搖晃。看到這一幕就連秦澤也是暗暗握緊了拳頭,說到底自己也是個半吊子,自然不能保證這次真的能夠成功。
好在在搖晃了片刻之後,海船終於是慢慢安穩了下來。
“成了。”齊作監第一個叫了一聲,隨後也不知哪裏開的力氣,竟然幾步就飛撲到了海船邊上,而後一翻身跳了上去。
看著他的這副小身板,秦澤也是不由地苦笑一聲。隻不過秦澤也知道,這兩個多月的實驗終於是出了成果,齊作監哪裏會不高興。
一旁的杜如晦也是高興不已,齊作監的高興或許隻是因為自己做出了世界上最優秀的海船,而杜如晦的高興則是在於大唐攻破倭國的時機又成熟了一成。
“起初陛下將軍醫署交代給你,我等還以為是看重秦侯的才幹。畢竟當初戰場之上,秦侯可是足足將傷兵死亡率下降到了三成。可如今某才知道,原來陛下早就有了安排。”杜如晦看著麵前歡作成一團的齊作監等人,也是極其欣慰地說道。
“還遠遠不夠,陛下想要建立的是真正教化萬民的大唐學院。而如今大唐學院之中,也不過才寥寥幾門學科,這對於陛下來說還遠遠不夠。”經過這大半年的發展,如今的大唐學院之中,除了明文署以及工匠署還另外多了一個百科署。
百科署主要就是教授一些水利、修橋鋪路的知識。未來秦澤還打算開辦算學署、農業署……
“已經很不錯了,自三月學院開辦,如今也不過才過了六月有餘。就已經發展到如今地步,已經是實屬不易。”
杜如晦這話說的的確不錯,短短的六個多月,秦澤就將大唐學院充實到了這一步,的確是出乎了他們的意料。
對於他們這些人來說,自然是知道大唐學院真正隱藏的是什麽。也許在外界看來,如今的大唐學院不過就是一個教授軍醫的地方,可是杜如晦卻知道大唐學院的地底還有一個基地。那裏才是大唐學院真的核心,或者說是大唐的核心。
所以現在看著行駛在涇河上的海船,杜如晦也是怎麽也不敢輕看大唐學院一分。
秦澤搖搖頭,歎了一口氣道:“如今的大唐學院不過隻是一個空架子,除了軍醫署其它學院的人數還不到五十,實在是規模太小。也是如今世家的心思放在了突厥之上,否則大唐學院也不可能發展這麽快。隻不過終究是紙包不住火,一旦大唐學院的真實情況被世家探知,怕是又要生出諸多事端。”
秦澤和世家的矛盾,歸根結底不過就是以隴西李氏為首的皇室和世家之間的矛盾。
世家大肆壟斷朝堂,為的就是能夠屹立不倒。而如果秦澤能夠另辟蹊徑在庶族之中為大唐培養士大夫的話,那麽世家引以為傲的優勢將不存在。
所以那些家夥們肯定不會這麽讓秦澤施展下去,事實上這幾個月一來,大唐學院之中也是出現了眾多別有用心的人。隻不過卻是被秦澤給趕走,在大唐學院還未成氣候之前,秦澤是不可能讓不明來曆的人混入其中。
隻不過就像秦澤說的那樣,世界上終究沒有不漏風的牆。想要混入大唐學院或許不可能,可是接近大唐學院卻不是太難的一件事。
就比如現在,劉和就以一個普通工人的身份接近了大唐學院。雖說這裏離大唐學院還有著眾多的距離,可是卻已經是他們靠得最近的一次。
這裏處在涇河的上遊,乃是河水最深的地方。如今的這片土地已經被全部平整,劉和正跟在一大群工匠一起在這裏修建碼頭。
照例又是放飯的時間,劉和很勤快地湊到了一邊的督工身邊。然後將自己碗裏的葷菜都是撥給了對方。
經過這些天的相處,他已經發現這個督工是一個很好說話的人。而且最為關鍵的是,這個督工可是的的確確大唐學院的人,這可是劉和他們夢寐以求的突破口。
將碗裏的葷菜撥過去之後,劉和也是直接就坐在了督工的身邊。而後用力拔了幾口飯,就若無其事地說道:“也不知這碼頭還要修多少天?家裏的莊稼已經成熟,還等著小子迴去收割呢。”
這是這些天以來,劉和和督工說的最長的一句話。以往的時候,他就發現和自己打著一樣注意的人不在少數,最開始也的確有人從督工嘴裏問出了一點什麽。可是很快就被對方給察覺出來,然後就再也不開口了。同時那些別有用心的人,也是直接就被驅趕。
劉和不像那些人,在他看來那些人才是真正的傻子,而且還是一些沒有耐心的傻子。
劉和就不同,他很有耐心,所以他才會謀劃如此之久。他做這一切都是有計劃的,先是裝出督工同鄉的身份,然後每次做工的時候,也是從不偷懶,自然就給督工留下了好印象。
再加上每次吃飯的時候,都將葷菜撥給督工,也是一點點獲得了督工的好感。最起碼有時候督工也會和劉和說一些不痛不癢的話。
而劉和自認為最聰明的一點,就是他找到了一個很好的理由來接近督工。
“怕是再有個五六天也就差不多了。”督工低頭拔著飯,嘴裏嘟囔著說了一句。
劉和臉上一喜,隨後也是笑眯眯地從懷裏摸出了五枚銅錢,然後塞進了督工的袖口裏。臉上也是帶笑道:“督工,小的之前求你的事……”
“放心,你小子這麽識趣,某自然是要照顧。”督工也是歡喜地將銅錢收下,然後才抬起頭看了看四周,才小聲地問了劉和一句:“你小子還有什麽手藝沒有?比如會不會造船?”
劉和心裏一喜,當下也是驚喜地道:“會那麽一點。”
“那就好,實話和你說。這次侯爺要做的可不僅僅是修碼頭,真正要做的是造船。既然你會這門手藝,也就跟著我吧。”督工點點頭說了一句,轉而就又是開始吃起飯來。
話不能問多,否則就會引起懷疑。這個道理劉和是懂的,不論如何既然答應讓自己繼續留在這裏,那就證明自己還有的是時間。
造船這邊秦澤可一點不擔心,畢竟那裏可是由唐儉盯著,任誰也逃不出他的那一雙火眼金睛。至於秦澤則是忙於田地的收成。
貞觀四年是大唐風調雨順的一年,因為所有的土地都翻整過,加上有著大量的淤泥,所以今年的收成格外的好。
單說農戶種的粟、大豆都是足足高產了快一倍。至於白疊子則是生長的更好,而且因為有了大量的肥料,所以品質也是極佳。
李二免了涇陽縣三年的稅收,再加上田地的高產,也是瞬間讓整個涇陽縣的農戶成了附近州縣裏麵最幸福的農戶。
過去涇陽縣可一直都是周圍州縣嘲笑的對象,當初更是有著大量農戶逃離涇陽縣。可是如今……
“娃娃們日子好嘍,糧倉裏的糧食都放不下嘍!”
這就是涇陽縣的農戶們現在最喜歡說的一句話,對於他們這種沒見過世麵的說法,秦澤自然是嗤之以鼻。
畝產四石這在後世,簡直就是一種恥辱。可是在這個年代,竟然值得這些人這麽高興。
不過秦澤心裏還是依舊為他們感到高興,畢竟每次看到這些人臉上的笑臉,秦澤就感到無比的充實。
畝產四石已經讓農戶們詫異不已,若是讓他們知道秦澤真正的目標是畝產十石。估計這些農戶肯定會認為自己的侯爺又犯病了。
秦澤當然沒病,現在的田地已經是調養到了最佳的地步。不僅有些淤泥肥料,而且因為種植過大豆的原因,土地的氮肥會更加充沛。這樣一來來年這地裏種別的莊稼,自然會是更高產。
田地既然已經沒有了發展的餘地,秦澤就打算從莊稼的種子上動手腳。
高中課本裏的基因雜交用到這裏,就是最好的一個選擇。
秦澤特意讓農戶們將最好的種子收集起來,然後單獨找一片空地,準備來年種植。
按照秦澤的預計,這樣下去最遲三年之後,就能夠獲得更為優質的莊稼。當然如果不是因為大唐學院的農業署沒有建立完全,秦澤也不會用這種笨方法。
畢竟隻要將種子種在大棚之中,這樣一年之間就可以成熟兩次。如此一來三年的時間,也就可以縮短到一年半。
雖說這個深度淺了一些,不過對於這艘小船來說已經是足夠了,畢竟這不過是一個放大的模型。
所有人都靜靜盯著海船,尤其是齊作監,更是恨不得親自上去參與移動海船的工作中。秦澤當然不會讓他上去,萬一他要是出個好歹,那可就得不償失了。所以也是讓人把他給死死拉住。
隨著海船附近泥土被慢慢挖開,海船也是慢慢下降接觸到了水麵。這個時候工人們也是停止繼續挖土,而是將另一邊用來擋水的土壩給挖開。
水壩被挖開,水很快就留了進來,水麵很快上漲,一直沉寂不動的海船也是開始不斷搖晃。看到這一幕就連秦澤也是暗暗握緊了拳頭,說到底自己也是個半吊子,自然不能保證這次真的能夠成功。
好在在搖晃了片刻之後,海船終於是慢慢安穩了下來。
“成了。”齊作監第一個叫了一聲,隨後也不知哪裏開的力氣,竟然幾步就飛撲到了海船邊上,而後一翻身跳了上去。
看著他的這副小身板,秦澤也是不由地苦笑一聲。隻不過秦澤也知道,這兩個多月的實驗終於是出了成果,齊作監哪裏會不高興。
一旁的杜如晦也是高興不已,齊作監的高興或許隻是因為自己做出了世界上最優秀的海船,而杜如晦的高興則是在於大唐攻破倭國的時機又成熟了一成。
“起初陛下將軍醫署交代給你,我等還以為是看重秦侯的才幹。畢竟當初戰場之上,秦侯可是足足將傷兵死亡率下降到了三成。可如今某才知道,原來陛下早就有了安排。”杜如晦看著麵前歡作成一團的齊作監等人,也是極其欣慰地說道。
“還遠遠不夠,陛下想要建立的是真正教化萬民的大唐學院。而如今大唐學院之中,也不過才寥寥幾門學科,這對於陛下來說還遠遠不夠。”經過這大半年的發展,如今的大唐學院之中,除了明文署以及工匠署還另外多了一個百科署。
百科署主要就是教授一些水利、修橋鋪路的知識。未來秦澤還打算開辦算學署、農業署……
“已經很不錯了,自三月學院開辦,如今也不過才過了六月有餘。就已經發展到如今地步,已經是實屬不易。”
杜如晦這話說的的確不錯,短短的六個多月,秦澤就將大唐學院充實到了這一步,的確是出乎了他們的意料。
對於他們這些人來說,自然是知道大唐學院真正隱藏的是什麽。也許在外界看來,如今的大唐學院不過就是一個教授軍醫的地方,可是杜如晦卻知道大唐學院的地底還有一個基地。那裏才是大唐學院真的核心,或者說是大唐的核心。
所以現在看著行駛在涇河上的海船,杜如晦也是怎麽也不敢輕看大唐學院一分。
秦澤搖搖頭,歎了一口氣道:“如今的大唐學院不過隻是一個空架子,除了軍醫署其它學院的人數還不到五十,實在是規模太小。也是如今世家的心思放在了突厥之上,否則大唐學院也不可能發展這麽快。隻不過終究是紙包不住火,一旦大唐學院的真實情況被世家探知,怕是又要生出諸多事端。”
秦澤和世家的矛盾,歸根結底不過就是以隴西李氏為首的皇室和世家之間的矛盾。
世家大肆壟斷朝堂,為的就是能夠屹立不倒。而如果秦澤能夠另辟蹊徑在庶族之中為大唐培養士大夫的話,那麽世家引以為傲的優勢將不存在。
所以那些家夥們肯定不會這麽讓秦澤施展下去,事實上這幾個月一來,大唐學院之中也是出現了眾多別有用心的人。隻不過卻是被秦澤給趕走,在大唐學院還未成氣候之前,秦澤是不可能讓不明來曆的人混入其中。
隻不過就像秦澤說的那樣,世界上終究沒有不漏風的牆。想要混入大唐學院或許不可能,可是接近大唐學院卻不是太難的一件事。
就比如現在,劉和就以一個普通工人的身份接近了大唐學院。雖說這裏離大唐學院還有著眾多的距離,可是卻已經是他們靠得最近的一次。
這裏處在涇河的上遊,乃是河水最深的地方。如今的這片土地已經被全部平整,劉和正跟在一大群工匠一起在這裏修建碼頭。
照例又是放飯的時間,劉和很勤快地湊到了一邊的督工身邊。然後將自己碗裏的葷菜都是撥給了對方。
經過這些天的相處,他已經發現這個督工是一個很好說話的人。而且最為關鍵的是,這個督工可是的的確確大唐學院的人,這可是劉和他們夢寐以求的突破口。
將碗裏的葷菜撥過去之後,劉和也是直接就坐在了督工的身邊。而後用力拔了幾口飯,就若無其事地說道:“也不知這碼頭還要修多少天?家裏的莊稼已經成熟,還等著小子迴去收割呢。”
這是這些天以來,劉和和督工說的最長的一句話。以往的時候,他就發現和自己打著一樣注意的人不在少數,最開始也的確有人從督工嘴裏問出了一點什麽。可是很快就被對方給察覺出來,然後就再也不開口了。同時那些別有用心的人,也是直接就被驅趕。
劉和不像那些人,在他看來那些人才是真正的傻子,而且還是一些沒有耐心的傻子。
劉和就不同,他很有耐心,所以他才會謀劃如此之久。他做這一切都是有計劃的,先是裝出督工同鄉的身份,然後每次做工的時候,也是從不偷懶,自然就給督工留下了好印象。
再加上每次吃飯的時候,都將葷菜撥給督工,也是一點點獲得了督工的好感。最起碼有時候督工也會和劉和說一些不痛不癢的話。
而劉和自認為最聰明的一點,就是他找到了一個很好的理由來接近督工。
“怕是再有個五六天也就差不多了。”督工低頭拔著飯,嘴裏嘟囔著說了一句。
劉和臉上一喜,隨後也是笑眯眯地從懷裏摸出了五枚銅錢,然後塞進了督工的袖口裏。臉上也是帶笑道:“督工,小的之前求你的事……”
“放心,你小子這麽識趣,某自然是要照顧。”督工也是歡喜地將銅錢收下,然後才抬起頭看了看四周,才小聲地問了劉和一句:“你小子還有什麽手藝沒有?比如會不會造船?”
劉和心裏一喜,當下也是驚喜地道:“會那麽一點。”
“那就好,實話和你說。這次侯爺要做的可不僅僅是修碼頭,真正要做的是造船。既然你會這門手藝,也就跟著我吧。”督工點點頭說了一句,轉而就又是開始吃起飯來。
話不能問多,否則就會引起懷疑。這個道理劉和是懂的,不論如何既然答應讓自己繼續留在這裏,那就證明自己還有的是時間。
造船這邊秦澤可一點不擔心,畢竟那裏可是由唐儉盯著,任誰也逃不出他的那一雙火眼金睛。至於秦澤則是忙於田地的收成。
貞觀四年是大唐風調雨順的一年,因為所有的土地都翻整過,加上有著大量的淤泥,所以今年的收成格外的好。
單說農戶種的粟、大豆都是足足高產了快一倍。至於白疊子則是生長的更好,而且因為有了大量的肥料,所以品質也是極佳。
李二免了涇陽縣三年的稅收,再加上田地的高產,也是瞬間讓整個涇陽縣的農戶成了附近州縣裏麵最幸福的農戶。
過去涇陽縣可一直都是周圍州縣嘲笑的對象,當初更是有著大量農戶逃離涇陽縣。可是如今……
“娃娃們日子好嘍,糧倉裏的糧食都放不下嘍!”
這就是涇陽縣的農戶們現在最喜歡說的一句話,對於他們這種沒見過世麵的說法,秦澤自然是嗤之以鼻。
畝產四石這在後世,簡直就是一種恥辱。可是在這個年代,竟然值得這些人這麽高興。
不過秦澤心裏還是依舊為他們感到高興,畢竟每次看到這些人臉上的笑臉,秦澤就感到無比的充實。
畝產四石已經讓農戶們詫異不已,若是讓他們知道秦澤真正的目標是畝產十石。估計這些農戶肯定會認為自己的侯爺又犯病了。
秦澤當然沒病,現在的田地已經是調養到了最佳的地步。不僅有些淤泥肥料,而且因為種植過大豆的原因,土地的氮肥會更加充沛。這樣一來來年這地裏種別的莊稼,自然會是更高產。
田地既然已經沒有了發展的餘地,秦澤就打算從莊稼的種子上動手腳。
高中課本裏的基因雜交用到這裏,就是最好的一個選擇。
秦澤特意讓農戶們將最好的種子收集起來,然後單獨找一片空地,準備來年種植。
按照秦澤的預計,這樣下去最遲三年之後,就能夠獲得更為優質的莊稼。當然如果不是因為大唐學院的農業署沒有建立完全,秦澤也不會用這種笨方法。
畢竟隻要將種子種在大棚之中,這樣一年之間就可以成熟兩次。如此一來三年的時間,也就可以縮短到一年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