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慈母子團聚,孫仲也將太史慈放出了牢獄,同時也給他們母子安排了住處,並且對太史慈道:“現在你們母子團聚了,何去何從,你悉聽尊便,我絕不強留。”
太史慈的母親拉著兒子的手,對太史慈道:“兒啊,大頭領不是壞人啊,娘來江東也有些時日了,這應天城娘也轉了幾迴了,老百姓都安居樂業,比起孔北海、陶徐州治下的百姓都要安樂許多啊,
你有何苦非要與大頭領為難呢?”
“大娘,快別說了,您這一說啊,隻怕子義將軍會誤以為是我對您說了什麽。”孫仲道:“這樣,您先領著您兒子迴去,先休息幾天,休息好了,子義將軍願走,我奉上川資,想在應天轉轉,也成
,就算不想走,也不想給我這黃巾賊寇賣命,就想做個平民百姓,過安身日子也行,照著咱們黃巾軍的規矩,子義將軍如果想留在江東做平民百姓,咱們黃巾軍是要分田地給他的,日子雖然不敢說大富
大貴,吃飯穿衣應該是無憂的。”
太史慈娘親聽了孫仲的話,趕忙道謝:“多謝大頭領,多謝大頭領。”
********分割線********
自從黃巾軍占了江夏,劉表便整日提防著黃巾軍大舉進攻。當然,他防禦的重心放在襄陽與江陵,可是他卻萬萬沒有想到,黃巾軍會突然攻占了新野與樊城。
“眾位將軍,新野樊城如今失守了,那就意味著荊州北麵的門戶就洞開了。你們說說,這......這如何是好啊!”劉表在一次軍事會議上憂心忡忡的問眾將道。
黃忠、文聘、王威、魏延等眾將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沒有說話。對於這支黃巾軍,他們交鋒不止一次了,對於這支黃巾軍的厲害他們也是領教過的,特別是這支黃巾軍賊首的詭計多端,他們更是屢屢
中計,這就不得不讓他們此時此刻謹開口慢開言了。
蔡瑁是劉表的小舅子,他心裏清楚,在場的眾將都瞧不起自己,如果不是有自己的姐夫給自己撐腰,恐怕自己早就被這夥人給排擠出了軍界。這次好了,機會來了,聽說此番黃巾賊寇的主將名叫周
瑜。周瑜何許人也?不就是一個二十出頭的毛頭小子嗎?難道我蔡瑁還收拾不了一個二十出頭的賊小子嗎?於是他首先道:“姐......主公!末將願率軍渡江,剿滅黃巾賊寇,克複樊城、新野!”
劉表問道:“德珪,你有何計破賊啊?”劉表有些病急亂投醫了。
蔡瑁道:“主公,樊城、新野之所以丟失,那是因為我軍防備的重點在襄陽與江陵,樊城、新野沒有防備,這才讓賊寇僥幸成功,如果現在我率五萬大軍,偷過大江,突然襲擊,保管殺得黃巾賊寇
潰不成軍!”
劉表看了一眼眾將,都沒有說話,他問蒯越道:“異度,你意下如何啊?”
蒯越道:“主公,德珪之計雖然可行,隻是黃巾賊寇狡詐異常,要是偷襲不成,反中了賊寇的詭計,那襄陽可就危險了!”
蔡瑁道:“異度先生所言甚是有理,隻是,如果賊軍的主將如果是孫仲那廝,那確實要防,可是這迴賊軍的主將是個叫周瑜的,白麵書生一個,我蔡德珪如果收拾不了一個白麵書生,那日後也就沒有臉麵再領兵作戰了!”
劉表又看向蒯越,顯然是在詢問蒯越的意見。
蒯越道:“主公,以在下之見,將五萬軍馬分作兩班,德珪將軍領兵三萬作為前鋒,然後讓黃將軍和文將軍領兩萬軍馬作為後隊,就算前鋒偷襲不成,黃將軍與文將軍率軍跟上,前後夾擊,定可破
賊!不知主公意下如何?”
“這不是要和老子分功勞嘛!”蔡瑁搶道:“不用,周瑜是什麽東西!還需要黃將軍和文將軍出馬?老子一個人就收拾了他們!”
“你給我閉嘴!”劉表道:“就依異度先生之計,你率軍三萬為前隊,黃忠、文聘領軍做後隊,明日深夜出發,偷襲樊城!”
********分割線********
就在蔡瑁準備偷襲樊城的時候,孫仲接到壽春陳武的軍報:在汝南轄下的一座名叫古城的小城中進駐了一支人馬,大纛旗上書著一個“張”字,末將派人打探,這支人馬的主將名叫張飛,是劉備在
徐州被曹操擊敗時潰散出來的一支人馬,流落到這裏來的,請問大頭領,要不要殲滅?
孫仲接到了這個軍報,大喜過望啊,既然張飛到了古城,那劉備、關羽和趙雲要不了多久就都要來,等他們到齊了,再一網給收了。當然,現在就一個張飛,劉備、關羽和趙雲還沒有來,如果這夥人真來了,孫仲又怕陳武與宋景不僅收拾不了劉備這一夥子,還將陳武、宋景的的性命與壽春城給搭了進去,於是他給陳武下達軍令,讓陳武宋景按兵不動。然後自己領著程普、黃蓋、周泰、蔣欽、潘臨和潘臨麾下的山越兵,急忙渡江,趕往壽春。
孫仲到了壽春下,陳武、宋景趕忙出城親迎。
“壽春的百姓日子過得咋樣啊?”孫仲問宋景道。
“現在當然比以前好多了,老百姓都分了田,幹勁比以前足得多,今年的夏糧收成比去年多了三成。”
孫仲緩緩頷首,又問道:“前迴為了對付袁術,我把防洪的堤壩給拔開了,現在堵上沒有?”
“堵上了,都堵上了。堵得嚴嚴實實的。”
“堵得嚴嚴實實的?啥意思?”
“就是再也不怕洪澇了。”
“那不行啊,遇到旱災了,堤壩得放水救災啊。”
宋景一聽這話,心中暗道:壞了。他看了一眼陳武,陳武低著頭沒有說話。
孫仲勒住馬韁,問道:“你是不是將堤壩給堵死了?”
“因為時間倉促......所以......”
“文起,你是幹啥吃的,堵的時候咋不想明白了再動手呢?”孫仲瞪著眼睛罵道:“要是真遇到旱災了,堤壩放不了水,那老百姓還不操我孫仲的十八代祖宗?你趕緊重新組織人手,重修!”
“遵命!”宋景從來沒見過孫仲發這麽大的脾氣,嚇得連連點頭。
“還有,重修的標準我就一條!”孫仲指著宋景的鼻子道:“旱季不幹,雨季不澇!我看你們這些讀書人書都讀傻了,農業的根本就是水,沒有水咱們都他媽的喝西北風去!宋景,你不僅要把堤壩給老子修好,還要組織人手修水庫,挖水渠,要家家戶戶的田都通水渠,辦不好這件事,你這官就不用當了!”
太史慈的母親拉著兒子的手,對太史慈道:“兒啊,大頭領不是壞人啊,娘來江東也有些時日了,這應天城娘也轉了幾迴了,老百姓都安居樂業,比起孔北海、陶徐州治下的百姓都要安樂許多啊,
你有何苦非要與大頭領為難呢?”
“大娘,快別說了,您這一說啊,隻怕子義將軍會誤以為是我對您說了什麽。”孫仲道:“這樣,您先領著您兒子迴去,先休息幾天,休息好了,子義將軍願走,我奉上川資,想在應天轉轉,也成
,就算不想走,也不想給我這黃巾賊寇賣命,就想做個平民百姓,過安身日子也行,照著咱們黃巾軍的規矩,子義將軍如果想留在江東做平民百姓,咱們黃巾軍是要分田地給他的,日子雖然不敢說大富
大貴,吃飯穿衣應該是無憂的。”
太史慈娘親聽了孫仲的話,趕忙道謝:“多謝大頭領,多謝大頭領。”
********分割線********
自從黃巾軍占了江夏,劉表便整日提防著黃巾軍大舉進攻。當然,他防禦的重心放在襄陽與江陵,可是他卻萬萬沒有想到,黃巾軍會突然攻占了新野與樊城。
“眾位將軍,新野樊城如今失守了,那就意味著荊州北麵的門戶就洞開了。你們說說,這......這如何是好啊!”劉表在一次軍事會議上憂心忡忡的問眾將道。
黃忠、文聘、王威、魏延等眾將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沒有說話。對於這支黃巾軍,他們交鋒不止一次了,對於這支黃巾軍的厲害他們也是領教過的,特別是這支黃巾軍賊首的詭計多端,他們更是屢屢
中計,這就不得不讓他們此時此刻謹開口慢開言了。
蔡瑁是劉表的小舅子,他心裏清楚,在場的眾將都瞧不起自己,如果不是有自己的姐夫給自己撐腰,恐怕自己早就被這夥人給排擠出了軍界。這次好了,機會來了,聽說此番黃巾賊寇的主將名叫周
瑜。周瑜何許人也?不就是一個二十出頭的毛頭小子嗎?難道我蔡瑁還收拾不了一個二十出頭的賊小子嗎?於是他首先道:“姐......主公!末將願率軍渡江,剿滅黃巾賊寇,克複樊城、新野!”
劉表問道:“德珪,你有何計破賊啊?”劉表有些病急亂投醫了。
蔡瑁道:“主公,樊城、新野之所以丟失,那是因為我軍防備的重點在襄陽與江陵,樊城、新野沒有防備,這才讓賊寇僥幸成功,如果現在我率五萬大軍,偷過大江,突然襲擊,保管殺得黃巾賊寇
潰不成軍!”
劉表看了一眼眾將,都沒有說話,他問蒯越道:“異度,你意下如何啊?”
蒯越道:“主公,德珪之計雖然可行,隻是黃巾賊寇狡詐異常,要是偷襲不成,反中了賊寇的詭計,那襄陽可就危險了!”
蔡瑁道:“異度先生所言甚是有理,隻是,如果賊軍的主將如果是孫仲那廝,那確實要防,可是這迴賊軍的主將是個叫周瑜的,白麵書生一個,我蔡德珪如果收拾不了一個白麵書生,那日後也就沒有臉麵再領兵作戰了!”
劉表又看向蒯越,顯然是在詢問蒯越的意見。
蒯越道:“主公,以在下之見,將五萬軍馬分作兩班,德珪將軍領兵三萬作為前鋒,然後讓黃將軍和文將軍領兩萬軍馬作為後隊,就算前鋒偷襲不成,黃將軍與文將軍率軍跟上,前後夾擊,定可破
賊!不知主公意下如何?”
“這不是要和老子分功勞嘛!”蔡瑁搶道:“不用,周瑜是什麽東西!還需要黃將軍和文將軍出馬?老子一個人就收拾了他們!”
“你給我閉嘴!”劉表道:“就依異度先生之計,你率軍三萬為前隊,黃忠、文聘領軍做後隊,明日深夜出發,偷襲樊城!”
********分割線********
就在蔡瑁準備偷襲樊城的時候,孫仲接到壽春陳武的軍報:在汝南轄下的一座名叫古城的小城中進駐了一支人馬,大纛旗上書著一個“張”字,末將派人打探,這支人馬的主將名叫張飛,是劉備在
徐州被曹操擊敗時潰散出來的一支人馬,流落到這裏來的,請問大頭領,要不要殲滅?
孫仲接到了這個軍報,大喜過望啊,既然張飛到了古城,那劉備、關羽和趙雲要不了多久就都要來,等他們到齊了,再一網給收了。當然,現在就一個張飛,劉備、關羽和趙雲還沒有來,如果這夥人真來了,孫仲又怕陳武與宋景不僅收拾不了劉備這一夥子,還將陳武、宋景的的性命與壽春城給搭了進去,於是他給陳武下達軍令,讓陳武宋景按兵不動。然後自己領著程普、黃蓋、周泰、蔣欽、潘臨和潘臨麾下的山越兵,急忙渡江,趕往壽春。
孫仲到了壽春下,陳武、宋景趕忙出城親迎。
“壽春的百姓日子過得咋樣啊?”孫仲問宋景道。
“現在當然比以前好多了,老百姓都分了田,幹勁比以前足得多,今年的夏糧收成比去年多了三成。”
孫仲緩緩頷首,又問道:“前迴為了對付袁術,我把防洪的堤壩給拔開了,現在堵上沒有?”
“堵上了,都堵上了。堵得嚴嚴實實的。”
“堵得嚴嚴實實的?啥意思?”
“就是再也不怕洪澇了。”
“那不行啊,遇到旱災了,堤壩得放水救災啊。”
宋景一聽這話,心中暗道:壞了。他看了一眼陳武,陳武低著頭沒有說話。
孫仲勒住馬韁,問道:“你是不是將堤壩給堵死了?”
“因為時間倉促......所以......”
“文起,你是幹啥吃的,堵的時候咋不想明白了再動手呢?”孫仲瞪著眼睛罵道:“要是真遇到旱災了,堤壩放不了水,那老百姓還不操我孫仲的十八代祖宗?你趕緊重新組織人手,重修!”
“遵命!”宋景從來沒見過孫仲發這麽大的脾氣,嚇得連連點頭。
“還有,重修的標準我就一條!”孫仲指著宋景的鼻子道:“旱季不幹,雨季不澇!我看你們這些讀書人書都讀傻了,農業的根本就是水,沒有水咱們都他媽的喝西北風去!宋景,你不僅要把堤壩給老子修好,還要組織人手修水庫,挖水渠,要家家戶戶的田都通水渠,辦不好這件事,你這官就不用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