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到自己的客房,江渢忍不住重重地拍了下桌子,破口大罵道:”這個無恥小人,什麽人都要陰,我們倆要被他害死了!”
大柱不明白,傻傻地問道:“小江哥,為啥這麽說呢,這兩本秘笈有問題麽?”
江渢答道:“大柱你看我們的功法,你的飛鷹三十六式講究的是身手合一,沒有一身上等輕功配合,這飛鷹手的威力是大打折扣的!而你的體型這麽胖,要幾時才能修煉大成。而我更好,就給了一本內功心法,到了關鍵時刻,難道要靠吼麽?這不是陰我們是什麽!”
大柱聽後,也不禁破口大罵道:“這個人真是個賊胚,壞到頂了!小江哥我們該怎麽辦啊?”
”練這個秘笈是殘廢,不練,完不成任務也是殘廢!不如拚了,我們悄悄的換著練,但在人前千萬不可展示。到了荒郊野外再互練。”
“好的,我聽你的,反正這秘笈上的字我也不認識,還是要問你的。”大柱嘿嘿笑著點點頭道。
“我們先好好研究《采藥寶經》吧,後天老方就要來了。”江渢拿出《采藥寶經》對大柱說道。
“小江哥,我認不了幾個字,看了就要睡覺,你去看吧。我還是先練練那個鷹爪功吧,到時候遇到什麽豺狼虎豹,我一爪子抓死它。”大柱笑著對江渢說道。
江渢也不答話,默默翻開寶經看了起來。這一看,他倒暗自高興起來,原來當年他十歲前在楓江城江府的時候,江員外就是做藥材發家的,他從小耳聞目染,對藥材很是熟悉。這寶經裏大大小小的藥材倒是大半都知道。看了一會他又拿出那《三元周天功》參悟起來。
翻開這《三元周天功》,江渢隻見它的開篇序言說的極為霸氣:此經通天駐地,尋道本意,法分三元。天元、地元、人元,丹宗九品準三層,初成、中成、上成,凝氣,築基,金丹是也。天元接清氣,以陽隧取日精,地元通地氣,以胎息取月華,人元以元神攝取日精月華,使無質生有質,奪天地之造化,永逆長生。
渢江看到此,微微一驚,思量道:“這是什麽內功,好大的口氣啊。”接著又繼續往下看,隻見下麵有一行蠅頭小楷的批文:參研此經數載,除能提升吐納,耳聰目明外並無他用,蓋根骨有別,亦或是狂言爾————戚寒冰。原來這是戚寒冰下的批注。
接著江渢繼續翻看全書,隻見全書錄載分三冊,上冊分三篇,分為服氣開府、神景交泰、泥金同玄,可修煉至凝氣期三層。第一篇服氣開府篇錄載有三元開府九章分別是胎息、服氣、吐納、導引、小周天、布氣、開府、超覺、大周天。
但這三元經的中冊和下冊卻是缺失的。看到此處時,江渢氣不打一出來,給一部不靠譜的功法就算了,居然還是個殘本。但他轉念又一想,如果這本秘笈當真是殘本無用,那戚寒冰為什麽要研究數年呢,批注說根骨有別,難道真是修煉這心法需要天賦麽。想到此,江渢覺得應當試一試。
接下來的三個月,江渢和大柱就全副心思用在這采藥寶經和武功秘笈上,走運的是戚寒冰叫來的教習老方是一個經驗豐富的采藥師,他倒是把戶外生存的本領傾囊相授,短短三月,老方帶著今年新入門的十八個采藥童子跋山涉水,驅蟲鬥獸。從野外露營,鑽木取火開始到設置陷阱,懸崖攀岩,緊急療傷等詳詳細細的講解並操練了一遍,江渢覺得受益匪淺。
在武功修煉上,大柱的“飛鷹三十六式”在江渢的幫助下,進步很快。隻是這鷹爪功練到高深地步要強筋活血,散瘀煉骨,這些都需要草藥的熱敷和藥浴。顯然以江渢、大柱現在的身家是萬萬負擔不起的。但即使如此,經過三個月的苦練,尋常三四個大漢已經近不了大柱的身了。
江渢的內功心法進展的很慢,其實江渢練功非常刻苦,除了老方講授采藥經之外,他大部分時間都用來練習胎息吐納之術。
頭一個月,他修煉存神定息,半眠坐忘,感受日精月華。起初,江渢根本沒有任何感覺。月末的一個晚上江渢突然覺得一絲清涼之氣自腳底湧泉匯入,這絲清涼直達人心,頓覺全身通體舒暢,渾身放鬆。此時他全身毛孔張開,隻覺得外麵的清靈之氣能順著毛孔進入體內,自己濁氣唿出,外麵清氣吸進,內外交換,身體大為舒暢。
有了這一絲清靈之氣入體後,江渢覺得自己能感知這些外部的靈動之氣了。這些靈氣白天是溫煦的,夜晚是清涼的。當這些靈氣吐納進入體內後,江渢按照三元經所述,先導引至丹田,然後順著督脈上行,經尾凕、夾脊、玉枕三關、上中下三黃庭和上下陰陽鵲橋完成小周天循環。每做一次小周天循環,江渢就覺得這些靈動之氣就渾厚一分,待在筋脈之中運行時的阻力就大了一分。以江渢現在的情形,一天最多隻能做九次,九次下來他已是大汗淋漓,全身癱軟,再也不能驅動這股靈氣了。
近三個月來江渢每日早晚采氣調息,導引入體,隻覺得吸收的靈氣越來越多,經過小周天循環後越來越渾厚,散落在自己筋脈,丹田等處,漸漸覺得漲的厲害。這些吐納的靈氣並不能隨意控製,與大柱修煉的“鷹淩勁”也很不相同。大柱的“鷹淩勁”意隨心發,淩厲異常,配合飛鷹爪法,能撕虎獵豹,剛猛霸道。而江渢到目前為止隻是覺得聽覺、視覺有很大改善,記憶變得很好,其他的如揮掌出拳之間根本無內勁可言。筋脈、丹田間積累的靈氣反讓他覺得漲得難受,無處發泄。
這一日已是冬至。江渢按照三元經所述每日子午卯酉四個時辰在丹房旁的翠屏峰上布氣行功。冬至的棲靈山已經很冷,山上已經白雪皚皚,此時峰頂又飄起了鵝毛大雪,峰上的竹林裏時不時有些山雞耐不住凍,噗通噗通的扇著翅膀,在林中亂竄。此時江渢已運功三個小周天,滿身熱氣蒸騰,從遠處看如同一個大蒸籠一般。
按照經中所述,經過吐納圓滿後,當經脈靈氣充溢時,應當布氣泥丸打通督脈,激發識海。此時江渢早已覺得渾身已被靈氣填滿,膻中黃庭處說不出的擁堵氣滯,下丹田也鼓脹得難受。
“第四個小周天,衝破泥丸宮。”江渢咬著牙發狠的說道。
江渢用盡全力,聚精會神,導引著全身靈氣先匯集於膻中氣海,當他覺得胸口再也裝不下的時候,全力上行直衝泥丸宮。
“好痛啊!”江渢隻覺得筋脈如同撕裂一般,全身的靈氣百川歸海般向泥丸宮湧去。他此時的麵孔因氣血上行而漲的發紫,兩眼血絲根根浮現,雙眼所見之處一片殷紅。腦中隻覺的有一股潮汐般的靈力,波濤拍岸般一陣強過一陣的撞擊過來,腦海中似有一道屏障在靈力的衝擊下漸漸鬆動了。但此時江渢的精神力已經到了極限,全身靈力匯集大腦,腦中早已頭痛欲裂,如同馬上就要炸開一樣。江渢大吼一聲,向一旁的小樹撞去。
“我腦子裏怎麽會有閃電!真舒服啊”這是江渢昏倒前最後的意識。
“這種感覺太棒了。”江渢蘇醒後的第一反應就是這一句。
“我的眼睛!那露珠,小鬆鼠!”江渢發出一聲驚歎。
當他睜開眼,發現周邊的世界變了,應敢說是感覺完全不同了。兩眼所見之處,隻覺得一切看得的特別清楚,清楚到十餘丈外樹叉冰棱尖上的一滴露水,以及遠處樹林裏鬆鼠警覺的眼神都看得清清楚楚。
“噗,耳邊突然一陣異響。”江渢嚇了一跳,迴頭看去才發現,原來是三十丈外樹葉上的浮雪被風吹落到地上的聲音。
奇妙的是,江渢閉上眼,覺得周邊的景致並沒有消失,方才的那股靈氣衝破泥丸之後蕩然無存,但在印堂腦海間浮現出一股念力漩渦,仿佛他的第三隻眼。這股漩渦聯通著他的全身筋脈,透著全身的皮膚毛孔和外界交互著。更神奇的是這股意念之力可以脫體而出,即使他閉著眼,依靠著這股意念之力,身體四周十餘丈範圍內的事物,他也感知的清清楚楚。江渢知道,這就是三元經中所說的神識!
神識是修仙者靈根開府後的第一項神通,也是擁有靈根者變為修真者的標誌。神識可內可外,修仙大能者一道神識可投九天之外,外放萬餘裏。一念之下,萬裏生靈具能感應的清清楚楚。神識內觀,自己的五髒六腑,筋骨百脈猶如懸磬,五色了了分明。江渢內視自己的丹田,隻覺得那裏已變成靈氣之海,吐納吸收的靈氣都在那裏匯集,然後逐漸變成一股溫暖的白色熱流,隻不過這股熱流實在太細小了,以至於不仔細體會,幾乎就若有若無。但這股熱流卻可以來去如意,行隨念想。
“這個熱流是真氣麽?好像有點不一樣啊”江渢有些疑惑,這股熱流並不像大柱平時所吹噓的內勁一樣洶湧澎湃。
大柱不明白,傻傻地問道:“小江哥,為啥這麽說呢,這兩本秘笈有問題麽?”
江渢答道:“大柱你看我們的功法,你的飛鷹三十六式講究的是身手合一,沒有一身上等輕功配合,這飛鷹手的威力是大打折扣的!而你的體型這麽胖,要幾時才能修煉大成。而我更好,就給了一本內功心法,到了關鍵時刻,難道要靠吼麽?這不是陰我們是什麽!”
大柱聽後,也不禁破口大罵道:“這個人真是個賊胚,壞到頂了!小江哥我們該怎麽辦啊?”
”練這個秘笈是殘廢,不練,完不成任務也是殘廢!不如拚了,我們悄悄的換著練,但在人前千萬不可展示。到了荒郊野外再互練。”
“好的,我聽你的,反正這秘笈上的字我也不認識,還是要問你的。”大柱嘿嘿笑著點點頭道。
“我們先好好研究《采藥寶經》吧,後天老方就要來了。”江渢拿出《采藥寶經》對大柱說道。
“小江哥,我認不了幾個字,看了就要睡覺,你去看吧。我還是先練練那個鷹爪功吧,到時候遇到什麽豺狼虎豹,我一爪子抓死它。”大柱笑著對江渢說道。
江渢也不答話,默默翻開寶經看了起來。這一看,他倒暗自高興起來,原來當年他十歲前在楓江城江府的時候,江員外就是做藥材發家的,他從小耳聞目染,對藥材很是熟悉。這寶經裏大大小小的藥材倒是大半都知道。看了一會他又拿出那《三元周天功》參悟起來。
翻開這《三元周天功》,江渢隻見它的開篇序言說的極為霸氣:此經通天駐地,尋道本意,法分三元。天元、地元、人元,丹宗九品準三層,初成、中成、上成,凝氣,築基,金丹是也。天元接清氣,以陽隧取日精,地元通地氣,以胎息取月華,人元以元神攝取日精月華,使無質生有質,奪天地之造化,永逆長生。
渢江看到此,微微一驚,思量道:“這是什麽內功,好大的口氣啊。”接著又繼續往下看,隻見下麵有一行蠅頭小楷的批文:參研此經數載,除能提升吐納,耳聰目明外並無他用,蓋根骨有別,亦或是狂言爾————戚寒冰。原來這是戚寒冰下的批注。
接著江渢繼續翻看全書,隻見全書錄載分三冊,上冊分三篇,分為服氣開府、神景交泰、泥金同玄,可修煉至凝氣期三層。第一篇服氣開府篇錄載有三元開府九章分別是胎息、服氣、吐納、導引、小周天、布氣、開府、超覺、大周天。
但這三元經的中冊和下冊卻是缺失的。看到此處時,江渢氣不打一出來,給一部不靠譜的功法就算了,居然還是個殘本。但他轉念又一想,如果這本秘笈當真是殘本無用,那戚寒冰為什麽要研究數年呢,批注說根骨有別,難道真是修煉這心法需要天賦麽。想到此,江渢覺得應當試一試。
接下來的三個月,江渢和大柱就全副心思用在這采藥寶經和武功秘笈上,走運的是戚寒冰叫來的教習老方是一個經驗豐富的采藥師,他倒是把戶外生存的本領傾囊相授,短短三月,老方帶著今年新入門的十八個采藥童子跋山涉水,驅蟲鬥獸。從野外露營,鑽木取火開始到設置陷阱,懸崖攀岩,緊急療傷等詳詳細細的講解並操練了一遍,江渢覺得受益匪淺。
在武功修煉上,大柱的“飛鷹三十六式”在江渢的幫助下,進步很快。隻是這鷹爪功練到高深地步要強筋活血,散瘀煉骨,這些都需要草藥的熱敷和藥浴。顯然以江渢、大柱現在的身家是萬萬負擔不起的。但即使如此,經過三個月的苦練,尋常三四個大漢已經近不了大柱的身了。
江渢的內功心法進展的很慢,其實江渢練功非常刻苦,除了老方講授采藥經之外,他大部分時間都用來練習胎息吐納之術。
頭一個月,他修煉存神定息,半眠坐忘,感受日精月華。起初,江渢根本沒有任何感覺。月末的一個晚上江渢突然覺得一絲清涼之氣自腳底湧泉匯入,這絲清涼直達人心,頓覺全身通體舒暢,渾身放鬆。此時他全身毛孔張開,隻覺得外麵的清靈之氣能順著毛孔進入體內,自己濁氣唿出,外麵清氣吸進,內外交換,身體大為舒暢。
有了這一絲清靈之氣入體後,江渢覺得自己能感知這些外部的靈動之氣了。這些靈氣白天是溫煦的,夜晚是清涼的。當這些靈氣吐納進入體內後,江渢按照三元經所述,先導引至丹田,然後順著督脈上行,經尾凕、夾脊、玉枕三關、上中下三黃庭和上下陰陽鵲橋完成小周天循環。每做一次小周天循環,江渢就覺得這些靈動之氣就渾厚一分,待在筋脈之中運行時的阻力就大了一分。以江渢現在的情形,一天最多隻能做九次,九次下來他已是大汗淋漓,全身癱軟,再也不能驅動這股靈氣了。
近三個月來江渢每日早晚采氣調息,導引入體,隻覺得吸收的靈氣越來越多,經過小周天循環後越來越渾厚,散落在自己筋脈,丹田等處,漸漸覺得漲的厲害。這些吐納的靈氣並不能隨意控製,與大柱修煉的“鷹淩勁”也很不相同。大柱的“鷹淩勁”意隨心發,淩厲異常,配合飛鷹爪法,能撕虎獵豹,剛猛霸道。而江渢到目前為止隻是覺得聽覺、視覺有很大改善,記憶變得很好,其他的如揮掌出拳之間根本無內勁可言。筋脈、丹田間積累的靈氣反讓他覺得漲得難受,無處發泄。
這一日已是冬至。江渢按照三元經所述每日子午卯酉四個時辰在丹房旁的翠屏峰上布氣行功。冬至的棲靈山已經很冷,山上已經白雪皚皚,此時峰頂又飄起了鵝毛大雪,峰上的竹林裏時不時有些山雞耐不住凍,噗通噗通的扇著翅膀,在林中亂竄。此時江渢已運功三個小周天,滿身熱氣蒸騰,從遠處看如同一個大蒸籠一般。
按照經中所述,經過吐納圓滿後,當經脈靈氣充溢時,應當布氣泥丸打通督脈,激發識海。此時江渢早已覺得渾身已被靈氣填滿,膻中黃庭處說不出的擁堵氣滯,下丹田也鼓脹得難受。
“第四個小周天,衝破泥丸宮。”江渢咬著牙發狠的說道。
江渢用盡全力,聚精會神,導引著全身靈氣先匯集於膻中氣海,當他覺得胸口再也裝不下的時候,全力上行直衝泥丸宮。
“好痛啊!”江渢隻覺得筋脈如同撕裂一般,全身的靈氣百川歸海般向泥丸宮湧去。他此時的麵孔因氣血上行而漲的發紫,兩眼血絲根根浮現,雙眼所見之處一片殷紅。腦中隻覺的有一股潮汐般的靈力,波濤拍岸般一陣強過一陣的撞擊過來,腦海中似有一道屏障在靈力的衝擊下漸漸鬆動了。但此時江渢的精神力已經到了極限,全身靈力匯集大腦,腦中早已頭痛欲裂,如同馬上就要炸開一樣。江渢大吼一聲,向一旁的小樹撞去。
“我腦子裏怎麽會有閃電!真舒服啊”這是江渢昏倒前最後的意識。
“這種感覺太棒了。”江渢蘇醒後的第一反應就是這一句。
“我的眼睛!那露珠,小鬆鼠!”江渢發出一聲驚歎。
當他睜開眼,發現周邊的世界變了,應敢說是感覺完全不同了。兩眼所見之處,隻覺得一切看得的特別清楚,清楚到十餘丈外樹叉冰棱尖上的一滴露水,以及遠處樹林裏鬆鼠警覺的眼神都看得清清楚楚。
“噗,耳邊突然一陣異響。”江渢嚇了一跳,迴頭看去才發現,原來是三十丈外樹葉上的浮雪被風吹落到地上的聲音。
奇妙的是,江渢閉上眼,覺得周邊的景致並沒有消失,方才的那股靈氣衝破泥丸之後蕩然無存,但在印堂腦海間浮現出一股念力漩渦,仿佛他的第三隻眼。這股漩渦聯通著他的全身筋脈,透著全身的皮膚毛孔和外界交互著。更神奇的是這股意念之力可以脫體而出,即使他閉著眼,依靠著這股意念之力,身體四周十餘丈範圍內的事物,他也感知的清清楚楚。江渢知道,這就是三元經中所說的神識!
神識是修仙者靈根開府後的第一項神通,也是擁有靈根者變為修真者的標誌。神識可內可外,修仙大能者一道神識可投九天之外,外放萬餘裏。一念之下,萬裏生靈具能感應的清清楚楚。神識內觀,自己的五髒六腑,筋骨百脈猶如懸磬,五色了了分明。江渢內視自己的丹田,隻覺得那裏已變成靈氣之海,吐納吸收的靈氣都在那裏匯集,然後逐漸變成一股溫暖的白色熱流,隻不過這股熱流實在太細小了,以至於不仔細體會,幾乎就若有若無。但這股熱流卻可以來去如意,行隨念想。
“這個熱流是真氣麽?好像有點不一樣啊”江渢有些疑惑,這股熱流並不像大柱平時所吹噓的內勁一樣洶湧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