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寒風淩冽,灰暗的天空,蒼白的陽光。
合肥縣城家家戶戶門窗緊閉,大街小巷看不到一個百姓,隻有三三兩兩的官差和蜀山幫幫眾在全城各處巡弋。
西平門城樓上,廬州知府李象鬥與督捕司八府總巡尚千秋環顧四下,眉頭緊鎖。
“尚總巡,此等全城搜查自大明開國以來,廬州府未有先例。尚大人,你可有完全把握?”
“李大人,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下官隻敢說,如果匪首還在城中,必能捉拿歸案,並且審出金姑娘下落。”
“唉,事到如今,怕也沒用了。今天是封城第三天,南京那邊最遲天黑前就要來人質詢。到時候若還沒出個結果,恐怕……畢竟隻是被綁了個人。”
尚千秋咳嗽了一聲道:“李大人,我們巡捕隻管查案。”
李象鬥歎了口氣,不再作聲。李象鬥昨天一天也沒閑著。他先修了封書信,命人快馬送往南京吏部尚書蹇義處,說明事情原委,求蹇義在朝堂之上幫他說句話。緊跟著就是安撫城內權貴。
先到高家,高家兩位迴家奔喪的禦史。他高家一門十條人命,廬州府都沒動這麽大陣仗——雖然當時動靜也夠大的。關鍵是最後高老太爺和老夫人的頭顱還一直沒有找到,這說明什麽?說明主犯仍然在逃!現在隻不過是丟了一個織工,居然連幫派的人都動用了,為什麽?難道就因為那是東平王府要的人?好在,李象鬥和兩位禦史都是拜在蹇義門下,有這層關係再加上連拆了府衙給高家做祠堂這種要求李象鬥都滿口答應,兩禦史實在罵得沒力氣了,李象鬥才擦幹淨滿臉吐沫星子,繼續去找東平王府的王總管挨罵。
本來是沒人願意去觸這個黴頭的,可有件事情李象鬥不得不找王總管商量:王府死人了沒?死七八個是最好了!
王總管表示,他這個“總管”畢竟不是貨真價實的總管,要造這個假他做不了主,還要迴王府疏通疏通。這個“疏通”分明就是個無底洞,可李象鬥也得咬著牙閉著眼往裏填!從王總管那出來,抹去額頭上的冷汗,再去下一家……
也難為了這位李知府。哪個大戶人家是衙役幫眾能隨便進去搜查的?可既然攤上這樁事,又走到了這一步,是硬著頭皮都要上。
尚千秋站在城樓眺望遠方淡定自若,李象鬥則來迴踱步不時歎氣。
一位身著雲月服的年輕人上了城樓,單對尚千秋一人行禮道:“大人,巢縣的人先到了。”
尚千秋“嗯”了一聲,李象鬥走過來大發雷霆:“你們督捕司!連合肥縣城都沒防好,還去別處搞什麽年防!”
年輕人看了李象鬥一眼沒說話。尚千秋淡淡地道:“知府大人息怒。”
每到年底,各地鄉村小股山賊水匪出沒頻繁,自從府幫巡護站撤除,這些事務全由督捕司臨時安排,稱為“年防”,曆來如此。李象鬥這通火發得師出無名。
年輕人又道:“是先開始還是……”
尚千秋沉吟片刻道:“再等一撥人吧。先清東南角,幹淨了之後調集人手封死。”
年輕人領命走後,李象鬥問道:“尚總巡,依我看,蜀山幫裏不是也有許多高手,為何非得等督捕司的人迴來?”
“一來我們不知道賊人是否勾結了幫派中人,二來還要防止賊人敗露了行藏垂死掙紮挾持百姓。”
“據說匪首雙臂已斷,難道還有力反抗?”
“城內不止匪首一人,”
“那你督捕司的人一來案犯就能束手就擒?”
聽李象鬥的口氣不太好,尚千秋不想跟他多說,側過身去。
李象鬥麵露慍色道:“好,有尚總巡坐鎮指揮,我便迴家安坐,靜候捷報了!”說罷袖子一甩走了。
尚千秋又好氣又好笑:我大老遠來幫你背黑鍋,你還嫌我姿勢不對。礙手礙腳,滾蛋正好。
“啊啊啊啊啊——”
突然城中隱約傳來一聲慘叫。尚千秋眉頭一皺:什麽情況?難道已經動上了手?
遠處,一個灰白的小點由民房屋頂一路騰躍向西平門而來。李象鬥正在城樓下往家走,迎麵飛來片碎瓦正好打中額頭,“哎喲”一聲,用手捂住額頭,鮮血已從指縫流了出來。
“你個狗日的你幹什麽!”李象鬥心情憂憤,沒由來的腦袋又開了花,張口便是粗話。
來人黃峰,自屋頂落下跪倒在李象鬥麵前磕了個頭算是賠罪,高聲叫道:“二位大人!督捕司捕役封義興妻小五口慘死家中!”
一陣疾風掠過,黃峰聽到尚千秋的聲音從身後傳來:“你在此門鎮守,我去看看。”
望著尚千秋的背影,李象鬥呆呆地問道:“死了……幾個?”
封義興家中一片狼藉,堂屋地上整整齊齊擺著妻子和四個兒女的屍首。
一麵牆上寫著一行血字:我兄弟五人本當淩遲僅處梟首白虎山感念督捕司恩義報以全屍。
尚千秋到時,督捕司兩人在門外守著,五六個人在屋內,個個神色激動義憤填膺,還有一人穿著雲月服躺在牆根動也不動。
“怎麽迴事?”尚千秋盡力保持平靜。
一個馬臉鷹鉤鼻的高瘦老者行禮道:“稟告總巡大人。封義興是駐巢縣的捕役,剛才迴來就看到妻小被人殺害,情緒激動,我等將其製服。”
“嗯。這樁兇案你們有什麽看法?”
“死者皆死於十二個時辰以前,都是短刀一刀致命。封義興長子習武,但現場沒有打鬥痕跡,由此推斷兇手應是趁死者熟睡時作案。”
“沒了?”
“還未仔細勘察。”
“那一個個還站這裏?還不快去!”
在場眾人四散分頭行事。此時,躺在牆角的封義興突然從地上彈起,一個箭步就要奪門而出。尚千秋橫跨一步封住去路,封義興居然伸出手來想撥開尚千秋。尚千秋出掌一托封義興手肘然後輕拍其肩,封義興翻了個筋鬥摔倒在地。
你要幹什麽?”尚千秋怒道。
封義興也不答話,縱身一躍破瓦而出跳上房頂,尚千秋大怒,緊隨其後再次在屋頂上按住了封義興。
“放開我!”封義興被尚千秋掐住了後頸,大椎穴受製提不起內力,僅靠一股蠻力拚命掙紮。
“你要去哪?”
“我要去殺了李象鬥那個狗官!若不是他封閉城門我妻兒現在已在迴江西的路上了!”
封義興一邊哭叫一邊捶打尚千秋的腿,尚千秋此時難道心情就好了?一巴掌劈在封義興後腦,隨後一腳把封義興從屋頂上踹了下去。
“窩囊廢!妻兒屍骨未寒你不想著替她們報仇反倒遷怒旁人!你去!殺了李象鬥,然後我來送你們一家團聚!”尚千秋也爆發了。
封義興來不及運功就一跤摔在地上摔得七葷八素,被尚千秋當頭斷喝,愣了半天,坐那兒抱頭痛哭起來。
合肥本地捕頭李順見了,忙上前勸解:“大人,封義興遭此大變,情智失常在所難免,還請息怒。”
封義興哭叫道:“報仇!我拿什麽報仇!白虎山!北天盟!你去幫我報仇啊!”
尚千秋也吼道:“抓住兇犯,我尚千秋便親手殺了,讓他們北天盟來找我們崆峒派玄空門算賬!”
在場的除督捕司人外還有幾個蜀山幫幫眾,都詫異地看著尚千秋。
尚千秋用手抹了一把臉,唿出一口惡氣,沉聲道:“這個人是誰哪個捕頭帶的,把他安頓好,不行就捆起來。等無為州的人迴來開始全城搜查。現在計劃有變,凡是身懷武功的外地人,全部帶到鼓樓,一個都不能少。李順,你來。”
雖然高家血案也是大案,但由於還未發生時就已被錦衣衛接管,所以尚千秋隻是聽說廬州府督捕司有人被問罪才簡單了解一下,不甚詳盡,遂把李順叫到無人處詢問。
“大人,北天盟白虎山,想必有所耳聞?”
“廢話,說重點。”
江湖俗話語“北有白虎西有唐,西北榆林好兒郎”中的“白虎”便是指白虎山,“唐”則是指蜀中唐門。白虎山、唐門、榆林三者一為幫派一為宗門一為地名,本無共通之處,但三者都以“恩必報、仇必果”而名滿江湖。其中,白虎山是最特殊的一個。
白虎山建幫於元初,是太原以北一帶最大的抗元幫派,也是抗元幫派聯盟“北天盟”的創始幫派之一。大明開國後,白虎山等少數幾個幫派不進城、不受封,不受朝廷管束,隻聽北天盟號令。原本這種幫派朝廷是容不得的,可北天盟中大多幫派都已受封,朝廷有令白虎山也不曾違拗。況且蒙元殘部寇邊白虎山自發協助邊軍抵禦,當地軍中上下也對白虎山頗有好感。
洪武前十幾年,原屬張士誠和陳友諒的幫派落草的極多,其中不乏燒殺搶掠、作惡多端者,朝廷每剿滅一個都要付出極大代價,像白虎山這樣隻求獨善其身的自然沒人去管。一次朱元璋看到一篇奏章上寫白虎山不服王化肆意妄為等等,問養子平安,後批:由他去。
“由他去”三字語焉不詳,不過從此山西布政司、督捕司均對白虎山不管不問,白虎山依舊我行我素。白虎山抗元有功卻不受祿米,保境安民,唯有一點飽受詬病,即凡事必論江湖規矩且置於國法之上。
李順將高家案發至萬紅兵一行四人赴京領罪之事原原本本說了,尚千秋眉頭緊鎖。
“白虎山在江湖中名聲不壞,此事莫非有人蓄意嫁禍混淆視聽?白虎山即便不算俠義道中人,最次也是綠林道吧!‘斬草除根’是黑道才有的做法!沒本事向正主尋仇就向妻兒下手,這不是我所知道的白虎山的作風。”
“唉,大人,你有所不知。這幫人跟一般人不一樣!他們是瘋子!”
“不對,你毋須多言。白虎山以往行事我略知一二。概因督捕司調解幫派糾紛都依各地江湖規矩辦事,白虎山從來都視督捕司為江湖中人。我在南京督捕司時曾去太原出差,見過白虎山的人,他們見官不拜,先問師門,然後稱我為少俠而非大人。萬紅兵他們抓人是職責所在,若是當場格殺,說不定還沒有這樁禍事,可就是抓住了移交錦衣衛,這便犯了江湖大忌,廬州督捕司遭白虎山尋仇,我勉強可以理解。同樣,想要尋仇而力有未逮,下毒、暗算、雇兇也屬尋常,至於事後斬草除根最多算是手段兇殘!而此等殺人妻兒充作報仇的卑鄙無恥人神共憤的行徑,白虎山的人絕對做不出來!就是百刀門、無憂山這樣的黑道殺手組織也不會接這樣的活!”
“這個……大人……您這話未免太過武斷……您忘了高家?”
“高家血案係白虎山護主引發,且高家不是江湖中人。真兇另有其人,此係借機嫁禍白虎山。李順,放風出去,這樁案子有提供可靠消息,屬實的,賞銀千兩。如負罪在身,既往不咎。”
“大人,還請三思!兇犯留有筆跡,到時……”
“嗯?李順,你是否有所隱瞞?”在尚千秋看來,明眼人一眼就能看穿的事情李順一直吞吞吐吐兼神色異常,其中必定有鬼,“說!”
一聲低喝,聲音不大,李順但覺一陣心驚肉跳,雙膝一彎跪倒在地:“大人,事關重大,我也是逼不得已,您可千萬別說是我說的!高家血案前幾天,我們巡捕接到白虎山的拜帖,說要來合肥做這件事情,還請督捕司迴避雲雲……”
尚千秋怒極反笑:“嗬嗬!笑話!笑話!這種事還有先跟朝廷命官商量的,怎麽可能答應……嗯?難道……難道瞿景答應了?”
李順苦澀地道:“瞿大人……確實沒在城裏安排什麽人手,第一次白虎山他們失敗後瞿大人更是把城裏的人全撤了,可惜……萬捕頭幾人不知內情,還恰巧在大蜀山遇見了幾名案犯,於是……”
尚千秋仰麵朝天,長出了一口氣,抽了抽鼻子,忽而異常平靜地道:“那還有什麽好說的。你們言而無信在先,把人交給朝廷在後,那人家何必跟你們講什麽江湖規矩。好了,這件事交給府衙辦吧,對了,這事,不一定算完,你們還得小心。”
“大人!”李順霍然起身,“你這是什麽意思!難道就這麽算了?難道我們堂堂督捕司非得吃他白虎山那套規矩?”
李順畢竟五十多歲的人了,如此厲聲質問,自有一股威勢。尚千秋斜視李順,目光猶如兩道利劍盯著李順,直到李順不敢與其對視。
“你幹什麽?”
“沒什麽。隻是覺得大人處事不妥。”
“你一把歲數活狗身上了!就算兇手還在城中,你找到了,殺了,又能如何?梁子越結越深!你是幹什麽的?這點道理還能不明白?”
“此仇不報,還有何人服我督捕司,還有何人服我大明律武人例!”
“你督捕司言而無信誘殺白虎山幫眾的時候可曾想到督捕司如何立足於江湖!”
“什麽誘殺!明明……”
李順終於語塞。白虎山或因高家一案本身也見不得光,高調宣揚於己亦不利,否則此事估計在江湖早已人盡皆知。
“嗬嗬嗬嗬……”李順忽而慘笑,“原來我督捕司恪盡職守,反而家人便應當被殺!天理何在!”
尚千秋長歎一聲:“唉……老李!你當差多年,有些事怎麽就看不透!白虎山殺了朝廷禦史的家小,朝廷是怎麽做的?處決兇手而已。北天盟囊括了北方大部分幫派,本身就是鐵板一塊,與北方邊軍的關係又盤根錯節。你還知道白虎山千裏迢迢來合肥殺人,是因為高家兩位禦史屢次彈劾他們少主。難道這些事朝廷會不知道?好好想想吧!每年入冬蒙古人寇邊劫掠已成常例,北方邊軍經靖難一役元氣大傷,此時正是倚重北天盟之際,朝廷若要追責,豈非罔顧北方百萬大明子民?”
李順顫聲道:“那……真就這麽白死了?”
尚千秋沉默許久,道:“時候未到。他們那個少主,險些殺了當今聖上。皇上都能忍,你們不能忍?”
李順終於低頭不語。
此時有人來報說曹捕頭和鄧捕頭攜下屬捕役快手同時趕到,尚千秋搖頭道:“今天我話太多了。幹活吧。”
合肥縣城家家戶戶門窗緊閉,大街小巷看不到一個百姓,隻有三三兩兩的官差和蜀山幫幫眾在全城各處巡弋。
西平門城樓上,廬州知府李象鬥與督捕司八府總巡尚千秋環顧四下,眉頭緊鎖。
“尚總巡,此等全城搜查自大明開國以來,廬州府未有先例。尚大人,你可有完全把握?”
“李大人,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下官隻敢說,如果匪首還在城中,必能捉拿歸案,並且審出金姑娘下落。”
“唉,事到如今,怕也沒用了。今天是封城第三天,南京那邊最遲天黑前就要來人質詢。到時候若還沒出個結果,恐怕……畢竟隻是被綁了個人。”
尚千秋咳嗽了一聲道:“李大人,我們巡捕隻管查案。”
李象鬥歎了口氣,不再作聲。李象鬥昨天一天也沒閑著。他先修了封書信,命人快馬送往南京吏部尚書蹇義處,說明事情原委,求蹇義在朝堂之上幫他說句話。緊跟著就是安撫城內權貴。
先到高家,高家兩位迴家奔喪的禦史。他高家一門十條人命,廬州府都沒動這麽大陣仗——雖然當時動靜也夠大的。關鍵是最後高老太爺和老夫人的頭顱還一直沒有找到,這說明什麽?說明主犯仍然在逃!現在隻不過是丟了一個織工,居然連幫派的人都動用了,為什麽?難道就因為那是東平王府要的人?好在,李象鬥和兩位禦史都是拜在蹇義門下,有這層關係再加上連拆了府衙給高家做祠堂這種要求李象鬥都滿口答應,兩禦史實在罵得沒力氣了,李象鬥才擦幹淨滿臉吐沫星子,繼續去找東平王府的王總管挨罵。
本來是沒人願意去觸這個黴頭的,可有件事情李象鬥不得不找王總管商量:王府死人了沒?死七八個是最好了!
王總管表示,他這個“總管”畢竟不是貨真價實的總管,要造這個假他做不了主,還要迴王府疏通疏通。這個“疏通”分明就是個無底洞,可李象鬥也得咬著牙閉著眼往裏填!從王總管那出來,抹去額頭上的冷汗,再去下一家……
也難為了這位李知府。哪個大戶人家是衙役幫眾能隨便進去搜查的?可既然攤上這樁事,又走到了這一步,是硬著頭皮都要上。
尚千秋站在城樓眺望遠方淡定自若,李象鬥則來迴踱步不時歎氣。
一位身著雲月服的年輕人上了城樓,單對尚千秋一人行禮道:“大人,巢縣的人先到了。”
尚千秋“嗯”了一聲,李象鬥走過來大發雷霆:“你們督捕司!連合肥縣城都沒防好,還去別處搞什麽年防!”
年輕人看了李象鬥一眼沒說話。尚千秋淡淡地道:“知府大人息怒。”
每到年底,各地鄉村小股山賊水匪出沒頻繁,自從府幫巡護站撤除,這些事務全由督捕司臨時安排,稱為“年防”,曆來如此。李象鬥這通火發得師出無名。
年輕人又道:“是先開始還是……”
尚千秋沉吟片刻道:“再等一撥人吧。先清東南角,幹淨了之後調集人手封死。”
年輕人領命走後,李象鬥問道:“尚總巡,依我看,蜀山幫裏不是也有許多高手,為何非得等督捕司的人迴來?”
“一來我們不知道賊人是否勾結了幫派中人,二來還要防止賊人敗露了行藏垂死掙紮挾持百姓。”
“據說匪首雙臂已斷,難道還有力反抗?”
“城內不止匪首一人,”
“那你督捕司的人一來案犯就能束手就擒?”
聽李象鬥的口氣不太好,尚千秋不想跟他多說,側過身去。
李象鬥麵露慍色道:“好,有尚總巡坐鎮指揮,我便迴家安坐,靜候捷報了!”說罷袖子一甩走了。
尚千秋又好氣又好笑:我大老遠來幫你背黑鍋,你還嫌我姿勢不對。礙手礙腳,滾蛋正好。
“啊啊啊啊啊——”
突然城中隱約傳來一聲慘叫。尚千秋眉頭一皺:什麽情況?難道已經動上了手?
遠處,一個灰白的小點由民房屋頂一路騰躍向西平門而來。李象鬥正在城樓下往家走,迎麵飛來片碎瓦正好打中額頭,“哎喲”一聲,用手捂住額頭,鮮血已從指縫流了出來。
“你個狗日的你幹什麽!”李象鬥心情憂憤,沒由來的腦袋又開了花,張口便是粗話。
來人黃峰,自屋頂落下跪倒在李象鬥麵前磕了個頭算是賠罪,高聲叫道:“二位大人!督捕司捕役封義興妻小五口慘死家中!”
一陣疾風掠過,黃峰聽到尚千秋的聲音從身後傳來:“你在此門鎮守,我去看看。”
望著尚千秋的背影,李象鬥呆呆地問道:“死了……幾個?”
封義興家中一片狼藉,堂屋地上整整齊齊擺著妻子和四個兒女的屍首。
一麵牆上寫著一行血字:我兄弟五人本當淩遲僅處梟首白虎山感念督捕司恩義報以全屍。
尚千秋到時,督捕司兩人在門外守著,五六個人在屋內,個個神色激動義憤填膺,還有一人穿著雲月服躺在牆根動也不動。
“怎麽迴事?”尚千秋盡力保持平靜。
一個馬臉鷹鉤鼻的高瘦老者行禮道:“稟告總巡大人。封義興是駐巢縣的捕役,剛才迴來就看到妻小被人殺害,情緒激動,我等將其製服。”
“嗯。這樁兇案你們有什麽看法?”
“死者皆死於十二個時辰以前,都是短刀一刀致命。封義興長子習武,但現場沒有打鬥痕跡,由此推斷兇手應是趁死者熟睡時作案。”
“沒了?”
“還未仔細勘察。”
“那一個個還站這裏?還不快去!”
在場眾人四散分頭行事。此時,躺在牆角的封義興突然從地上彈起,一個箭步就要奪門而出。尚千秋橫跨一步封住去路,封義興居然伸出手來想撥開尚千秋。尚千秋出掌一托封義興手肘然後輕拍其肩,封義興翻了個筋鬥摔倒在地。
你要幹什麽?”尚千秋怒道。
封義興也不答話,縱身一躍破瓦而出跳上房頂,尚千秋大怒,緊隨其後再次在屋頂上按住了封義興。
“放開我!”封義興被尚千秋掐住了後頸,大椎穴受製提不起內力,僅靠一股蠻力拚命掙紮。
“你要去哪?”
“我要去殺了李象鬥那個狗官!若不是他封閉城門我妻兒現在已在迴江西的路上了!”
封義興一邊哭叫一邊捶打尚千秋的腿,尚千秋此時難道心情就好了?一巴掌劈在封義興後腦,隨後一腳把封義興從屋頂上踹了下去。
“窩囊廢!妻兒屍骨未寒你不想著替她們報仇反倒遷怒旁人!你去!殺了李象鬥,然後我來送你們一家團聚!”尚千秋也爆發了。
封義興來不及運功就一跤摔在地上摔得七葷八素,被尚千秋當頭斷喝,愣了半天,坐那兒抱頭痛哭起來。
合肥本地捕頭李順見了,忙上前勸解:“大人,封義興遭此大變,情智失常在所難免,還請息怒。”
封義興哭叫道:“報仇!我拿什麽報仇!白虎山!北天盟!你去幫我報仇啊!”
尚千秋也吼道:“抓住兇犯,我尚千秋便親手殺了,讓他們北天盟來找我們崆峒派玄空門算賬!”
在場的除督捕司人外還有幾個蜀山幫幫眾,都詫異地看著尚千秋。
尚千秋用手抹了一把臉,唿出一口惡氣,沉聲道:“這個人是誰哪個捕頭帶的,把他安頓好,不行就捆起來。等無為州的人迴來開始全城搜查。現在計劃有變,凡是身懷武功的外地人,全部帶到鼓樓,一個都不能少。李順,你來。”
雖然高家血案也是大案,但由於還未發生時就已被錦衣衛接管,所以尚千秋隻是聽說廬州府督捕司有人被問罪才簡單了解一下,不甚詳盡,遂把李順叫到無人處詢問。
“大人,北天盟白虎山,想必有所耳聞?”
“廢話,說重點。”
江湖俗話語“北有白虎西有唐,西北榆林好兒郎”中的“白虎”便是指白虎山,“唐”則是指蜀中唐門。白虎山、唐門、榆林三者一為幫派一為宗門一為地名,本無共通之處,但三者都以“恩必報、仇必果”而名滿江湖。其中,白虎山是最特殊的一個。
白虎山建幫於元初,是太原以北一帶最大的抗元幫派,也是抗元幫派聯盟“北天盟”的創始幫派之一。大明開國後,白虎山等少數幾個幫派不進城、不受封,不受朝廷管束,隻聽北天盟號令。原本這種幫派朝廷是容不得的,可北天盟中大多幫派都已受封,朝廷有令白虎山也不曾違拗。況且蒙元殘部寇邊白虎山自發協助邊軍抵禦,當地軍中上下也對白虎山頗有好感。
洪武前十幾年,原屬張士誠和陳友諒的幫派落草的極多,其中不乏燒殺搶掠、作惡多端者,朝廷每剿滅一個都要付出極大代價,像白虎山這樣隻求獨善其身的自然沒人去管。一次朱元璋看到一篇奏章上寫白虎山不服王化肆意妄為等等,問養子平安,後批:由他去。
“由他去”三字語焉不詳,不過從此山西布政司、督捕司均對白虎山不管不問,白虎山依舊我行我素。白虎山抗元有功卻不受祿米,保境安民,唯有一點飽受詬病,即凡事必論江湖規矩且置於國法之上。
李順將高家案發至萬紅兵一行四人赴京領罪之事原原本本說了,尚千秋眉頭緊鎖。
“白虎山在江湖中名聲不壞,此事莫非有人蓄意嫁禍混淆視聽?白虎山即便不算俠義道中人,最次也是綠林道吧!‘斬草除根’是黑道才有的做法!沒本事向正主尋仇就向妻兒下手,這不是我所知道的白虎山的作風。”
“唉,大人,你有所不知。這幫人跟一般人不一樣!他們是瘋子!”
“不對,你毋須多言。白虎山以往行事我略知一二。概因督捕司調解幫派糾紛都依各地江湖規矩辦事,白虎山從來都視督捕司為江湖中人。我在南京督捕司時曾去太原出差,見過白虎山的人,他們見官不拜,先問師門,然後稱我為少俠而非大人。萬紅兵他們抓人是職責所在,若是當場格殺,說不定還沒有這樁禍事,可就是抓住了移交錦衣衛,這便犯了江湖大忌,廬州督捕司遭白虎山尋仇,我勉強可以理解。同樣,想要尋仇而力有未逮,下毒、暗算、雇兇也屬尋常,至於事後斬草除根最多算是手段兇殘!而此等殺人妻兒充作報仇的卑鄙無恥人神共憤的行徑,白虎山的人絕對做不出來!就是百刀門、無憂山這樣的黑道殺手組織也不會接這樣的活!”
“這個……大人……您這話未免太過武斷……您忘了高家?”
“高家血案係白虎山護主引發,且高家不是江湖中人。真兇另有其人,此係借機嫁禍白虎山。李順,放風出去,這樁案子有提供可靠消息,屬實的,賞銀千兩。如負罪在身,既往不咎。”
“大人,還請三思!兇犯留有筆跡,到時……”
“嗯?李順,你是否有所隱瞞?”在尚千秋看來,明眼人一眼就能看穿的事情李順一直吞吞吐吐兼神色異常,其中必定有鬼,“說!”
一聲低喝,聲音不大,李順但覺一陣心驚肉跳,雙膝一彎跪倒在地:“大人,事關重大,我也是逼不得已,您可千萬別說是我說的!高家血案前幾天,我們巡捕接到白虎山的拜帖,說要來合肥做這件事情,還請督捕司迴避雲雲……”
尚千秋怒極反笑:“嗬嗬!笑話!笑話!這種事還有先跟朝廷命官商量的,怎麽可能答應……嗯?難道……難道瞿景答應了?”
李順苦澀地道:“瞿大人……確實沒在城裏安排什麽人手,第一次白虎山他們失敗後瞿大人更是把城裏的人全撤了,可惜……萬捕頭幾人不知內情,還恰巧在大蜀山遇見了幾名案犯,於是……”
尚千秋仰麵朝天,長出了一口氣,抽了抽鼻子,忽而異常平靜地道:“那還有什麽好說的。你們言而無信在先,把人交給朝廷在後,那人家何必跟你們講什麽江湖規矩。好了,這件事交給府衙辦吧,對了,這事,不一定算完,你們還得小心。”
“大人!”李順霍然起身,“你這是什麽意思!難道就這麽算了?難道我們堂堂督捕司非得吃他白虎山那套規矩?”
李順畢竟五十多歲的人了,如此厲聲質問,自有一股威勢。尚千秋斜視李順,目光猶如兩道利劍盯著李順,直到李順不敢與其對視。
“你幹什麽?”
“沒什麽。隻是覺得大人處事不妥。”
“你一把歲數活狗身上了!就算兇手還在城中,你找到了,殺了,又能如何?梁子越結越深!你是幹什麽的?這點道理還能不明白?”
“此仇不報,還有何人服我督捕司,還有何人服我大明律武人例!”
“你督捕司言而無信誘殺白虎山幫眾的時候可曾想到督捕司如何立足於江湖!”
“什麽誘殺!明明……”
李順終於語塞。白虎山或因高家一案本身也見不得光,高調宣揚於己亦不利,否則此事估計在江湖早已人盡皆知。
“嗬嗬嗬嗬……”李順忽而慘笑,“原來我督捕司恪盡職守,反而家人便應當被殺!天理何在!”
尚千秋長歎一聲:“唉……老李!你當差多年,有些事怎麽就看不透!白虎山殺了朝廷禦史的家小,朝廷是怎麽做的?處決兇手而已。北天盟囊括了北方大部分幫派,本身就是鐵板一塊,與北方邊軍的關係又盤根錯節。你還知道白虎山千裏迢迢來合肥殺人,是因為高家兩位禦史屢次彈劾他們少主。難道這些事朝廷會不知道?好好想想吧!每年入冬蒙古人寇邊劫掠已成常例,北方邊軍經靖難一役元氣大傷,此時正是倚重北天盟之際,朝廷若要追責,豈非罔顧北方百萬大明子民?”
李順顫聲道:“那……真就這麽白死了?”
尚千秋沉默許久,道:“時候未到。他們那個少主,險些殺了當今聖上。皇上都能忍,你們不能忍?”
李順終於低頭不語。
此時有人來報說曹捕頭和鄧捕頭攜下屬捕役快手同時趕到,尚千秋搖頭道:“今天我話太多了。幹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