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實說,雖然平步青雲,一躍成為了朝廷的三品大員,可是宣度的心情依然不怎麽好。因為他心裏麵,有一種非常不好的預感。
趕蒼蠅一般地趕走了陳繼盛,宣度蹙著眉問曹文詔道:“咱們的軍械鎧甲糧草,還剩下多少?”
曹文詔撓了撓頭,“我也不是太清楚,反正有很多就是了。”
宣度苦笑著搖了搖頭,這本就在他的意料之中。曹文詔雖是個勇冠三軍的猛將,指揮作戰也有自己的一套想法,也是瑣碎繁重的後勤事務,卻絕不是他所擅長的。
看起來,隻能自己親自出馬了。
長長地伸了個懶腰,宣度問何可綱,“你真願意為我做事?”
何可綱連忙躬身行禮,“大人但有所令,刀山火海,末將也絕不皺一下眉頭。”
“行了行了。”
宣度擺了擺手,“那你就去招兵吧。”
“招兵?”
何可綱皺了皺眉,問道:“末將愚鈍,大人能否說明白些?”
宣度點點頭道:“如今城內兩千多兵馬,包括陳繼盛麾下的那六七百人,絕大多數都是來自其他各城塞的。之前還沒什麽,可現在咱們頭頂上一下子來了三個要伺候的大爺,這些人怕是要留不住了。所以呢,眼下的當務之急,就是招募咱們自己的人馬。”
何可綱恍然道:“大人高見,末將明白了。”
宣度繼續道:“眼下咱們撫順不缺錢不缺糧,就缺能打仗敢拚命的。所以,你也不用到處去跑,就在這撫順城裏麵招募就行。因為建奴做的孽,咱這城裏麵家破人亡的可憐人可不在少數,這些人,對建奴仇深似海,又沒了家眷牽絆,所以稍加訓練,就會是一支鐵血之師。”
何可綱道:“大人放心,末將全都記下了,一定按照大人的指示去辦。”
宣度想了想,又吩咐道:“另外,銀子給的足一些。解決了他們的後顧之憂,他們才肯為咱們賣命,懂嗎?還有就是,不許任何人吃空額,朝廷給了多少編製,都要給我全部用上,記住了沒?”
說到最後,宣度已是聲色俱厲,嚇的何可綱不自覺打了個哆嗦,慌忙應道:“大人放心,末將也最痛恨那些喝兵血的事!”
宣度這才滿意地點了點頭,但旋即又歎了一口氣,“但願,曆史是可以改變的。”
宣度前世,不是曆史學家,所以對發生在這一段時間的人和事,都沒有什麽太深的印象。這個時候的人,除了萬曆皇帝之外,他也就記得一個魏忠賢了。可是這會兒,九千歲大人在皇宮裏怕還隻是個掃地擦桌子的普通太監呢。
但是,有一件事,宣度還是知道的,那就是動搖了大明國本的“薩爾滸之戰”。
薩爾滸之戰,太具體的他也記不清,但卻記住了十個字,那就是努爾哈赤的作戰方針——任你幾路來,我隻一路去。
這是因為,後世太祖在反圍剿時,曾經也用到過這個戰術,宣度因此才印象深刻。
所以,宣度最擔心的就是,這個遼東經略楊鎬大人,會像他印象中一樣四路合圍,然後被努爾哈赤各個擊破。
但是,他雖然晉升了撫順參將,但恐怕在楊經略麵前,依然隻是一個沒有太多話語權的小人物。
人微言輕,他又怎麽改變曆史,挽狂瀾於既倒呢?
宣度很頭疼。
可不管有多難,總要試上一試的。
站在堆積如山的倉庫門口,隻看了一眼,宣度就感覺到頭皮一陣發麻。
但沒辦法,他手裏麵沒有蕭何荀彧一樣的幹才,清點庫存這種瑣碎但又極重要的事就隻能自己來了。
棉甲,皮甲,鎖子甲……
火銃,鳥銃,三眼銃……
金子,銀子,銅錢……
稻麥粟米,甚至牛羊豬狗,努爾哈赤的胃口很大,但卻一點都不挑食,就算是廢銅爛鐵,甚至好看一點的城磚,他都一概打包,準備帶迴赫圖阿拉去。
他不嫌麻煩,可卻累壞了宣度。清點了整整七天,一天隻睡兩個時辰,宣度總算理出了個頭緒來。
雖然累的像條狗,但心裏卻還是很高興的。
隻是洗劫了清河與馬根丹兩個堡城,就有這麽大的收獲,也就難怪努爾哈赤在撫順吃了個悶虧之後,還敢舉兵攻打清河了。
戰爭,是很燒錢的,但對於半開化的女真人而言,卻比這世上任何賺錢的行業,都要暴力的多。
無本萬利的買賣,也就難怪那些女真人前赴後繼了。
想到這裏,宣度不由得長歎了一聲,突然失去了再清點下去的心情,有些心灰意冷地揮了揮手,走了出去。
宣度本打算著,迴家去好好睡一覺,可另外一件煩心事又找上了他。
郭鐵耙氣喘籲籲地稟告道:“經略大人派人來傳令,命大人您即刻動身,務必在明日落日之前,趕到沈陽。”
宣度點點頭,深吸了一口氣。
這一天,終於要來了麽?
叫上張猛子與張大猛這兩猛,宣度不顧疲累,輕騎簡從,飛馳向沈陽而去。
撫順到沈陽,隻有百多裏地,又都是平坦大路,因此宣度其實原本不必這麽趕。
但是沒辦法,宣度對這個楊大人的脾性一如所知,如今在人家底下當差,就隻能陪著小心,努力做到不給他挑鼻子挑眼的機會。
沈陽,古名侯城,戰國時燕將秦開率軍大勝東胡後,攻取了遼東五郡之地,平土建城,命名侯城。
大明建國以前,沈陽都隻是遼東大地上一座普普通通的小城,並沒有太大的名氣。
明太祖定鼎中原之後,於洪武八年設置遼東都司,後又在沈水以北設立沈陽衛,侯城也就此更名為沈陽。
如同清河一樣,沈陽在遼東的地位,也隨著女真的日益強大,而變得越來越重要。
因此,成化年間,沈陽的土城牆,全部被推倒重建為磚,並且加高加厚,讓沈陽一躍成為了遼東地區首屈一指的堅城。
沈陽城高三丈五尺,厚一丈八尺,全都是石灰秫漿搭建而成,用的全都是和當年興建應天城一樣的法子,固若金湯一般。
宣度是第一次來沈陽,所以免不得在勒馬停在城下多看了一會,卻沒想到,因此就鬧出了一個不大不小的麻煩來。
努爾哈赤鬧騰出來的動靜,搞得遼東人心惶惶,楊鎬到任之後,更是三令五申,要對過往行人格外留意。
所以,還沒等宣度反應過來,他的身邊,就已經圍上了一大群全副武裝的門卒。
宣度苦笑一聲,抱了抱拳,“兄弟們怕是誤會了,在下撫順參將宣度,奉命來見楊大人。”
“放屁!”
那門卒首領冷哼一聲,“編瞎話也不先打聽一下,撫順那邊,最大的官不過是個遊擊,什麽時候蹦出你這麽個毛都沒長全的參將來了?識相的,速速下馬受降,要不然,爺爺們的刀槍可不長眼!”
也不怪這些們卒誤會,宣度年紀輕輕,又沒架子,完全沒有個朝廷三品大員應有的派頭。
“放肆!”
張猛子大喝一聲,拔刀在手,愣頭愣腦地吼道:“你們都不怕死麽?”
宣度無奈地攤了攤手,瞪了他一眼,心裏後悔把這個夯貨給帶出來了。
果然,張猛子的動作與他說的話,頓時激怒了這些門卒,手裏的長槍大刀,朝著宣度三人便招唿了上來。
好人不吃眼前虧,宣度連忙舉著手跳下馬,“各位兄弟,有話好說,莫要動刀動槍傷了和氣。”
張猛子卻是不肯幹休,掄刀便迎了上去,嘴裏還不忘嚷嚷著,“大人,莫要害怕,有俺老張在,他們傷不了你!”
“你們這些人,都在嚷嚷什麽?”
遠遠的,響起一聲炸雷般的咆哮聲。
所有人都下意識地停住了手,抬頭看了過去。
隻見那人頂盔摜甲,騎一匹高頭大馬,滿臉殺氣,大搖大擺地問道,“怎麽迴事?是抓到建奴奸細了嗎?”
宣度苦笑著辯解道:“末將撫順參將宣度,因是頭一次來沈陽,不免就多瞧了兩眼,這才引來了這場誤會。”
“撫順,宣度?”
那將軍滿臉狂喜,翻身下馬,大步走到宣度麵前,雙手抓住了他的肩膀,似乎還是不太相信地問道:“你果真是那個打的努爾哈赤丟盔棄甲的宣度?”
宣度有些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末將是宣度,敢問將軍高姓大名。”
那將軍哈哈笑道:“我是義州副總兵賀世賢,久仰宣兄弟你的大名了,今日一見,果真是一表人才啊!”
義州參將賀世賢,在清河之戰時率兵出援,因為清河丟的太快,他一路急趕也沒能趕上。
換做旁人,或許也就算了,率兵迴軍也就是了,朝廷也怪不到自己的頭上。可是賀世賢卻不肯幹休,追著女真兵殺了一通,斬敵兩百多才從容退兵。
因此,賀世賢立功受賞,官升一級,由義州參將晉升為副總兵。
宣度對於這個人,沒什麽太大的印象,隻是聽何可綱提了一嘴,說是個不怕死的陝西漢子。
趕蒼蠅一般地趕走了陳繼盛,宣度蹙著眉問曹文詔道:“咱們的軍械鎧甲糧草,還剩下多少?”
曹文詔撓了撓頭,“我也不是太清楚,反正有很多就是了。”
宣度苦笑著搖了搖頭,這本就在他的意料之中。曹文詔雖是個勇冠三軍的猛將,指揮作戰也有自己的一套想法,也是瑣碎繁重的後勤事務,卻絕不是他所擅長的。
看起來,隻能自己親自出馬了。
長長地伸了個懶腰,宣度問何可綱,“你真願意為我做事?”
何可綱連忙躬身行禮,“大人但有所令,刀山火海,末將也絕不皺一下眉頭。”
“行了行了。”
宣度擺了擺手,“那你就去招兵吧。”
“招兵?”
何可綱皺了皺眉,問道:“末將愚鈍,大人能否說明白些?”
宣度點點頭道:“如今城內兩千多兵馬,包括陳繼盛麾下的那六七百人,絕大多數都是來自其他各城塞的。之前還沒什麽,可現在咱們頭頂上一下子來了三個要伺候的大爺,這些人怕是要留不住了。所以呢,眼下的當務之急,就是招募咱們自己的人馬。”
何可綱恍然道:“大人高見,末將明白了。”
宣度繼續道:“眼下咱們撫順不缺錢不缺糧,就缺能打仗敢拚命的。所以,你也不用到處去跑,就在這撫順城裏麵招募就行。因為建奴做的孽,咱這城裏麵家破人亡的可憐人可不在少數,這些人,對建奴仇深似海,又沒了家眷牽絆,所以稍加訓練,就會是一支鐵血之師。”
何可綱道:“大人放心,末將全都記下了,一定按照大人的指示去辦。”
宣度想了想,又吩咐道:“另外,銀子給的足一些。解決了他們的後顧之憂,他們才肯為咱們賣命,懂嗎?還有就是,不許任何人吃空額,朝廷給了多少編製,都要給我全部用上,記住了沒?”
說到最後,宣度已是聲色俱厲,嚇的何可綱不自覺打了個哆嗦,慌忙應道:“大人放心,末將也最痛恨那些喝兵血的事!”
宣度這才滿意地點了點頭,但旋即又歎了一口氣,“但願,曆史是可以改變的。”
宣度前世,不是曆史學家,所以對發生在這一段時間的人和事,都沒有什麽太深的印象。這個時候的人,除了萬曆皇帝之外,他也就記得一個魏忠賢了。可是這會兒,九千歲大人在皇宮裏怕還隻是個掃地擦桌子的普通太監呢。
但是,有一件事,宣度還是知道的,那就是動搖了大明國本的“薩爾滸之戰”。
薩爾滸之戰,太具體的他也記不清,但卻記住了十個字,那就是努爾哈赤的作戰方針——任你幾路來,我隻一路去。
這是因為,後世太祖在反圍剿時,曾經也用到過這個戰術,宣度因此才印象深刻。
所以,宣度最擔心的就是,這個遼東經略楊鎬大人,會像他印象中一樣四路合圍,然後被努爾哈赤各個擊破。
但是,他雖然晉升了撫順參將,但恐怕在楊經略麵前,依然隻是一個沒有太多話語權的小人物。
人微言輕,他又怎麽改變曆史,挽狂瀾於既倒呢?
宣度很頭疼。
可不管有多難,總要試上一試的。
站在堆積如山的倉庫門口,隻看了一眼,宣度就感覺到頭皮一陣發麻。
但沒辦法,他手裏麵沒有蕭何荀彧一樣的幹才,清點庫存這種瑣碎但又極重要的事就隻能自己來了。
棉甲,皮甲,鎖子甲……
火銃,鳥銃,三眼銃……
金子,銀子,銅錢……
稻麥粟米,甚至牛羊豬狗,努爾哈赤的胃口很大,但卻一點都不挑食,就算是廢銅爛鐵,甚至好看一點的城磚,他都一概打包,準備帶迴赫圖阿拉去。
他不嫌麻煩,可卻累壞了宣度。清點了整整七天,一天隻睡兩個時辰,宣度總算理出了個頭緒來。
雖然累的像條狗,但心裏卻還是很高興的。
隻是洗劫了清河與馬根丹兩個堡城,就有這麽大的收獲,也就難怪努爾哈赤在撫順吃了個悶虧之後,還敢舉兵攻打清河了。
戰爭,是很燒錢的,但對於半開化的女真人而言,卻比這世上任何賺錢的行業,都要暴力的多。
無本萬利的買賣,也就難怪那些女真人前赴後繼了。
想到這裏,宣度不由得長歎了一聲,突然失去了再清點下去的心情,有些心灰意冷地揮了揮手,走了出去。
宣度本打算著,迴家去好好睡一覺,可另外一件煩心事又找上了他。
郭鐵耙氣喘籲籲地稟告道:“經略大人派人來傳令,命大人您即刻動身,務必在明日落日之前,趕到沈陽。”
宣度點點頭,深吸了一口氣。
這一天,終於要來了麽?
叫上張猛子與張大猛這兩猛,宣度不顧疲累,輕騎簡從,飛馳向沈陽而去。
撫順到沈陽,隻有百多裏地,又都是平坦大路,因此宣度其實原本不必這麽趕。
但是沒辦法,宣度對這個楊大人的脾性一如所知,如今在人家底下當差,就隻能陪著小心,努力做到不給他挑鼻子挑眼的機會。
沈陽,古名侯城,戰國時燕將秦開率軍大勝東胡後,攻取了遼東五郡之地,平土建城,命名侯城。
大明建國以前,沈陽都隻是遼東大地上一座普普通通的小城,並沒有太大的名氣。
明太祖定鼎中原之後,於洪武八年設置遼東都司,後又在沈水以北設立沈陽衛,侯城也就此更名為沈陽。
如同清河一樣,沈陽在遼東的地位,也隨著女真的日益強大,而變得越來越重要。
因此,成化年間,沈陽的土城牆,全部被推倒重建為磚,並且加高加厚,讓沈陽一躍成為了遼東地區首屈一指的堅城。
沈陽城高三丈五尺,厚一丈八尺,全都是石灰秫漿搭建而成,用的全都是和當年興建應天城一樣的法子,固若金湯一般。
宣度是第一次來沈陽,所以免不得在勒馬停在城下多看了一會,卻沒想到,因此就鬧出了一個不大不小的麻煩來。
努爾哈赤鬧騰出來的動靜,搞得遼東人心惶惶,楊鎬到任之後,更是三令五申,要對過往行人格外留意。
所以,還沒等宣度反應過來,他的身邊,就已經圍上了一大群全副武裝的門卒。
宣度苦笑一聲,抱了抱拳,“兄弟們怕是誤會了,在下撫順參將宣度,奉命來見楊大人。”
“放屁!”
那門卒首領冷哼一聲,“編瞎話也不先打聽一下,撫順那邊,最大的官不過是個遊擊,什麽時候蹦出你這麽個毛都沒長全的參將來了?識相的,速速下馬受降,要不然,爺爺們的刀槍可不長眼!”
也不怪這些們卒誤會,宣度年紀輕輕,又沒架子,完全沒有個朝廷三品大員應有的派頭。
“放肆!”
張猛子大喝一聲,拔刀在手,愣頭愣腦地吼道:“你們都不怕死麽?”
宣度無奈地攤了攤手,瞪了他一眼,心裏後悔把這個夯貨給帶出來了。
果然,張猛子的動作與他說的話,頓時激怒了這些門卒,手裏的長槍大刀,朝著宣度三人便招唿了上來。
好人不吃眼前虧,宣度連忙舉著手跳下馬,“各位兄弟,有話好說,莫要動刀動槍傷了和氣。”
張猛子卻是不肯幹休,掄刀便迎了上去,嘴裏還不忘嚷嚷著,“大人,莫要害怕,有俺老張在,他們傷不了你!”
“你們這些人,都在嚷嚷什麽?”
遠遠的,響起一聲炸雷般的咆哮聲。
所有人都下意識地停住了手,抬頭看了過去。
隻見那人頂盔摜甲,騎一匹高頭大馬,滿臉殺氣,大搖大擺地問道,“怎麽迴事?是抓到建奴奸細了嗎?”
宣度苦笑著辯解道:“末將撫順參將宣度,因是頭一次來沈陽,不免就多瞧了兩眼,這才引來了這場誤會。”
“撫順,宣度?”
那將軍滿臉狂喜,翻身下馬,大步走到宣度麵前,雙手抓住了他的肩膀,似乎還是不太相信地問道:“你果真是那個打的努爾哈赤丟盔棄甲的宣度?”
宣度有些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末將是宣度,敢問將軍高姓大名。”
那將軍哈哈笑道:“我是義州副總兵賀世賢,久仰宣兄弟你的大名了,今日一見,果真是一表人才啊!”
義州參將賀世賢,在清河之戰時率兵出援,因為清河丟的太快,他一路急趕也沒能趕上。
換做旁人,或許也就算了,率兵迴軍也就是了,朝廷也怪不到自己的頭上。可是賀世賢卻不肯幹休,追著女真兵殺了一通,斬敵兩百多才從容退兵。
因此,賀世賢立功受賞,官升一級,由義州參將晉升為副總兵。
宣度對於這個人,沒什麽太大的印象,隻是聽何可綱提了一嘴,說是個不怕死的陝西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