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的動機很可能也是一樣的,都是為了那些‘紙’。”
“秦家也有‘紙’嗎?”
秦峰眉頭一皺:“我在秦家時從未聽說過關於‘紙’的事情。魏叔,你也沒聽說過嗎?”
他實話實說,作為秦家的嫡係少爺,他對“紙”一無所知。
魏良點頭:“我也是第一次聽說。看來,即便秦家有‘紙’,也隻有家主和門主知道。或許現在已經被搶走了。”
秦峰正想提及那兩張“紙”的事,魏良卻搶先開口:“少爺,關於‘紙’的事情,我們還是少談為妙。連柳家的宗師都對此諱莫如深。”
“以我們現在的實力,最好不要輕易涉足。”
秦峰聞言,咽下了到嘴邊的話,點頭道:“我們現在最缺的還是實力。嶺南柳家的一支小隊就讓我們如此狼狽。”
“而那個一直隱藏在暗處的兇手,實力甚至還在柳家之上。”
兩人又簡單聊了幾句,隨後魏良帶著秦門的人離開了康家。
此時,夜色已深,天空漆黑如墨,時間已接近晚上十一點。
康家依舊燈火通明,人來人往,正在收拾一片狼藉的場地。
“大恩不言謝,從今以後,我康煥這條命,以及整個康氏家族,都聽憑少爺調遣。”
在康家的主廳,康煥直接跪在秦峰麵前,開始隨君子劍的人稱唿秦峰為“少爺“。
盡管他並不清楚“少爺”背後的深意。
秦峰將康煥扶起。事實上,今晚秦門如此大動幹戈,主要目的是為了調查線索,幫助康家更像是順手而為。
但康煥並不知情。他隻知道是秦峰救了康家,還知道秦峰背後有宗師高手和一群“怪物”。
這讓康煥無論是情感上還是理智上,都對秦峰佩服得五體投地,甚至恨不得成為秦峰的忠實追隨者。
秦峰將康煥扶起,平靜地說道:“康家主,不必如此。我們隻是做了該做的事。”
康家主,無需多禮。既然你已決定加入君子劍,我們自然不會袖手旁觀。
康家主連聲道謝,並表達了忠誠。
此時,秦峰似乎想起了什麽,突然問道:“你提到你二爺曾在薑家擔任管家?”
康煥連忙點頭確認。
秦峰繼續追問:“現在康家還有與你二爺有聯係的成員嗎?”
盡管魏良曾提醒不要再提及那些紙張的事,但秦峰已親眼見過三張紙,尤其是女宗師手中的綠紙;
竟引發了武閣與天道會兩大勢力的宗師級對決。由此可見,每一張紙都至關重要。
而關於黃紙的線索近在眼前,秦峰自然不願錯過,盡管他尚不清楚這些紙張的具體作用,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康煥沉思片刻,迴答道:“我之前並未說謊,天陽的康家本部確實無人認識我二爺。”
秦峰臉上閃過一絲失望。
就在這時,康煥的聲音再次響起:“不過,我們康家還有幾位遠房親戚。”
“遠房親戚?”秦峰眼中閃過一絲希望。
康煥點頭,繼續道:“我們康家從我爺爺那一代起分為兩脈,一脈是我爺爺,另一脈是我二爺。
起初,兩脈在天陽都是一流家族,相互扶持。後來,我二爺一脈遷至嶺南,依托薑家發展得不錯。但薑家突然覆滅,我二爺受到重創。”
“二爺去世後,嶺南康家徹底衰敗。不過,二爺那一輩我還有幾位堂兄弟在世。”
秦峰立刻意識到:“所以,如果你二爺身上有秘密,你的這幾位堂兄弟很可能知情?”
康煥點頭確認:“如果真如柳堂所說,我二爺知道黃紙的線索,那現在可能隻有我的這幾位堂兄弟知道了。”
“那麽,你的這幾位堂兄弟現在何處?”
秦峰突然覺得有些不對勁:“等等,如果你二爺一脈遷至嶺南,柳堂的人不可能沒有察覺,以他們的實力,恐怕早就找上門了。”
康煥尷尬地撓了撓頭,苦笑道:
“這個……我二爺去世後,嶺南康家徹底沒落,而天陽康家卻日益強盛,所以我的幾位堂兄弟都來投靠我了。現在的嶺南已經沒有康家人了。”
秦峰眼神閃爍:“所以,你的這幾位堂兄弟很可能知道黃紙的下落,這一點你早就意識到了,為什麽在那種情況下沒有說出來?”
康煥無奈地笑道:“我原本以為隻要我不說,就還有利用價值,沒想到柳堂的人不按常理出牌,直接動了殺心。”
秦峰深深看了康煥一眼。
以往康家有康氏兄妹在,康煥並不顯眼,但現在秦峰隱約明白,這位做父親的其實也不簡單。
之所以沒有像康鍾離那樣強勢,主要是因為康煥隻是個普通人,不是武者。
相較於康氏兄妹,康煥更聰明,或者說,識時務者為俊傑。
“少爺,不如讓我召集族中叔伯兄弟,旁敲側擊問問黃紙的事?”
康煥壓低聲音提議,掌心沁出的汗漬在檀木桌上洇出暗痕:“隻是這物件牽扯甚廣,屬下怕……”
秦峰指尖敲擊著桌麵陷入沉思。
半小時前他還與康煥不謀而合,恨不得即刻將康氏各房嫡係召來盤問。
可方才突如其來的聯想,如同冰錐刺進他後頸——武閣突然對外宣布康氏兄妹死訊,這反常舉動背後是否另有玄機?
“暫且按兵不動。”
他忽然收攏五指扣住茶盞:“眼下最要緊的,是弄明白武閣為何自斷臂膀。”
康煥聞言一怔。這些日子焦頭爛額應付柳家發難,倒未細想武閣為何要舍棄經營多年的棋子。
康氏兄妹縱使惡貫滿盈,但二十年來為武閣鞍前馬後,即便淪為棄子也不該落得如此難堪下場。
秦峰喉結滾動兩下,青瓷茶盞在掌心微微發燙:“除非,有人需要康家徹底孤立無援。”
這個念頭讓秦峰後背滲出冷汗。
若武閣當真覬覦康家手中的黃紙線索,又礙於正派身份不便出手,借柳家這把刀豈非上策?
窗欞透進的晨光裏,康煥看著年輕家主眉間陰雲翻湧。
他何嚐聽不出弦外之音,隻是這猜測過於驚世駭俗。
武閣素來以名門正派自居,三年前江南水患時更曾開倉放糧救活數萬百姓,怎會……
“秦家也有‘紙’嗎?”
秦峰眉頭一皺:“我在秦家時從未聽說過關於‘紙’的事情。魏叔,你也沒聽說過嗎?”
他實話實說,作為秦家的嫡係少爺,他對“紙”一無所知。
魏良點頭:“我也是第一次聽說。看來,即便秦家有‘紙’,也隻有家主和門主知道。或許現在已經被搶走了。”
秦峰正想提及那兩張“紙”的事,魏良卻搶先開口:“少爺,關於‘紙’的事情,我們還是少談為妙。連柳家的宗師都對此諱莫如深。”
“以我們現在的實力,最好不要輕易涉足。”
秦峰聞言,咽下了到嘴邊的話,點頭道:“我們現在最缺的還是實力。嶺南柳家的一支小隊就讓我們如此狼狽。”
“而那個一直隱藏在暗處的兇手,實力甚至還在柳家之上。”
兩人又簡單聊了幾句,隨後魏良帶著秦門的人離開了康家。
此時,夜色已深,天空漆黑如墨,時間已接近晚上十一點。
康家依舊燈火通明,人來人往,正在收拾一片狼藉的場地。
“大恩不言謝,從今以後,我康煥這條命,以及整個康氏家族,都聽憑少爺調遣。”
在康家的主廳,康煥直接跪在秦峰麵前,開始隨君子劍的人稱唿秦峰為“少爺“。
盡管他並不清楚“少爺”背後的深意。
秦峰將康煥扶起。事實上,今晚秦門如此大動幹戈,主要目的是為了調查線索,幫助康家更像是順手而為。
但康煥並不知情。他隻知道是秦峰救了康家,還知道秦峰背後有宗師高手和一群“怪物”。
這讓康煥無論是情感上還是理智上,都對秦峰佩服得五體投地,甚至恨不得成為秦峰的忠實追隨者。
秦峰將康煥扶起,平靜地說道:“康家主,不必如此。我們隻是做了該做的事。”
康家主,無需多禮。既然你已決定加入君子劍,我們自然不會袖手旁觀。
康家主連聲道謝,並表達了忠誠。
此時,秦峰似乎想起了什麽,突然問道:“你提到你二爺曾在薑家擔任管家?”
康煥連忙點頭確認。
秦峰繼續追問:“現在康家還有與你二爺有聯係的成員嗎?”
盡管魏良曾提醒不要再提及那些紙張的事,但秦峰已親眼見過三張紙,尤其是女宗師手中的綠紙;
竟引發了武閣與天道會兩大勢力的宗師級對決。由此可見,每一張紙都至關重要。
而關於黃紙的線索近在眼前,秦峰自然不願錯過,盡管他尚不清楚這些紙張的具體作用,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康煥沉思片刻,迴答道:“我之前並未說謊,天陽的康家本部確實無人認識我二爺。”
秦峰臉上閃過一絲失望。
就在這時,康煥的聲音再次響起:“不過,我們康家還有幾位遠房親戚。”
“遠房親戚?”秦峰眼中閃過一絲希望。
康煥點頭,繼續道:“我們康家從我爺爺那一代起分為兩脈,一脈是我爺爺,另一脈是我二爺。
起初,兩脈在天陽都是一流家族,相互扶持。後來,我二爺一脈遷至嶺南,依托薑家發展得不錯。但薑家突然覆滅,我二爺受到重創。”
“二爺去世後,嶺南康家徹底衰敗。不過,二爺那一輩我還有幾位堂兄弟在世。”
秦峰立刻意識到:“所以,如果你二爺身上有秘密,你的這幾位堂兄弟很可能知情?”
康煥點頭確認:“如果真如柳堂所說,我二爺知道黃紙的線索,那現在可能隻有我的這幾位堂兄弟知道了。”
“那麽,你的這幾位堂兄弟現在何處?”
秦峰突然覺得有些不對勁:“等等,如果你二爺一脈遷至嶺南,柳堂的人不可能沒有察覺,以他們的實力,恐怕早就找上門了。”
康煥尷尬地撓了撓頭,苦笑道:
“這個……我二爺去世後,嶺南康家徹底沒落,而天陽康家卻日益強盛,所以我的幾位堂兄弟都來投靠我了。現在的嶺南已經沒有康家人了。”
秦峰眼神閃爍:“所以,你的這幾位堂兄弟很可能知道黃紙的下落,這一點你早就意識到了,為什麽在那種情況下沒有說出來?”
康煥無奈地笑道:“我原本以為隻要我不說,就還有利用價值,沒想到柳堂的人不按常理出牌,直接動了殺心。”
秦峰深深看了康煥一眼。
以往康家有康氏兄妹在,康煥並不顯眼,但現在秦峰隱約明白,這位做父親的其實也不簡單。
之所以沒有像康鍾離那樣強勢,主要是因為康煥隻是個普通人,不是武者。
相較於康氏兄妹,康煥更聰明,或者說,識時務者為俊傑。
“少爺,不如讓我召集族中叔伯兄弟,旁敲側擊問問黃紙的事?”
康煥壓低聲音提議,掌心沁出的汗漬在檀木桌上洇出暗痕:“隻是這物件牽扯甚廣,屬下怕……”
秦峰指尖敲擊著桌麵陷入沉思。
半小時前他還與康煥不謀而合,恨不得即刻將康氏各房嫡係召來盤問。
可方才突如其來的聯想,如同冰錐刺進他後頸——武閣突然對外宣布康氏兄妹死訊,這反常舉動背後是否另有玄機?
“暫且按兵不動。”
他忽然收攏五指扣住茶盞:“眼下最要緊的,是弄明白武閣為何自斷臂膀。”
康煥聞言一怔。這些日子焦頭爛額應付柳家發難,倒未細想武閣為何要舍棄經營多年的棋子。
康氏兄妹縱使惡貫滿盈,但二十年來為武閣鞍前馬後,即便淪為棄子也不該落得如此難堪下場。
秦峰喉結滾動兩下,青瓷茶盞在掌心微微發燙:“除非,有人需要康家徹底孤立無援。”
這個念頭讓秦峰後背滲出冷汗。
若武閣當真覬覦康家手中的黃紙線索,又礙於正派身份不便出手,借柳家這把刀豈非上策?
窗欞透進的晨光裏,康煥看著年輕家主眉間陰雲翻湧。
他何嚐聽不出弦外之音,隻是這猜測過於驚世駭俗。
武閣素來以名門正派自居,三年前江南水患時更曾開倉放糧救活數萬百姓,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