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房三房的人現在何處?”秦峰突然發問打破沉寂。
“天陽城有七位堂兄分管錢莊布行,餘下多在江淮經營漕運。”
康煥忙從袖中抽出名冊:“自老太爺過世後,各房勢力雖暗流湧動,但麵上還算安分。”
“正好借著此次劫難重整家族。”
秦峰指尖劃過名冊上朱筆圈注的名字:“把這些邊緣人物調入中樞,趁他們立足未穩時探聽消息。”
話音未落又補了句:“此事你親自經手,對外隻說培養新生力量。”
當康煥捧著名冊退出書房時,簷角銅鈴正被東風吹得叮當作響。
秦峰望著庭院裏新栽的湘妃竹,忽然想起半月前女宗師臨別時那句“高處不勝寒”。
當時隻當是尋常客套,如今想來竟是字字千斤。
康煥鄭重地點頭:“我明白。”
交代完幾件事後,秦峰趁著夜色離開了康家。
路上,他打開手機,看到江曉晴打來的幾十個未接電話,頓時感到頭疼。
他當時隻是為了防止意外,才說了那些話,沒想到聽起來像是告別。
想了想,秦峰還是撥了迴去。電話一接通,江曉晴的“狂轟亂炸”便撲麵而來。
“秦峰,你還活著啊?”
“你剛才說的那些話是什麽意思?什麽叫如果出了事就去找某某某?”
“你是不是不打算迴來了?”
“……”
等江曉晴的怒火發泄得差不多了,秦峰才簡單地解釋了一下,說自己喝醉了,手機也關機了,現在正在迴家的路上。
然而江曉晴根本不聽他的解釋,直接掛斷了電話。
迴到別墅,發現隻有嶽母應曉思還坐在客廳。
看到秦峰迴來,應曉思疑惑地問:
“你怎麽這麽晚才迴來?今天發生了什麽?曉晴說你可能出事了,還吵著要報警,看起來挺著急的。”
秦峰摸了摸腦袋,一陣後悔,早知道就不該打那個電話。
他隻好簡單地向應曉思解釋了一下原因,然後上樓發現江曉晴已經關燈了。
不過很明顯她還沒睡。秦峰小聲叫了幾聲,江曉晴根本沒有迴應。
不過看樣子,應該是蒙混過關了。
一夜無話。
第二天,江曉晴上班前冷冷地看了秦峰一眼,說:“今天晚上七點,我同學聚會。”
“你五點半之前必須迴來。”
說完,她根本不等秦峰迴應,直接離開了。
秦峰記下時間,趕往天醫館。
自從天醫館對麵的煇耀堂倒閉後,天醫館發展迅速,聲名遠揚,不僅在寧市赫赫有名,甚至影響力波及周邊地區。
每天都有從外地慕名而來的病人。
由於很多病人一天無法治愈,短短幾個月內,天醫館附近新開了好幾家賓館。
甚至還有房地產公司關注到這邊,準備開發小區,認為這裏潛力巨大。
天醫館在寧市的名氣自然不用多說,已經趕上了好幾家老牌醫院。
醫館內的醫師被不止一家同行想花大價錢挖走,但幾乎都沒有成功。
一是因為天醫館對醫師的待遇不錯,二是因為工作環境。
有秦峰這樣的館主在,天醫館的工作氣氛自然輕鬆自如,管理上也是更人性化。
在其他醫院,如果你不小心打碎了一個藥罐,那必然直接扣工資。但這種情況在天醫館是不可能發生的。
最重要的是,在天醫館內能學到知識,提升自身。
秦峰雖然去醫館的次數不多,但每次去都會簡單地指點醫師們。
而且,即使秦峰不在,天醫館內依舊有兩位名氣不小的醫生,就是秦峰的兩位徒弟。
大徒弟宋理文和新收的弟子雷銘。
宋理文的天賦本就出眾,加上勤奮好學,跟隨秦峰短短數月,醫術便突飛猛進。
如今,他的醫典等級已完全突破,達到了醫典十針的境界,在醫學界算是小有名氣。
雷銘自從見識了秦峰的高超醫術後,便徹底折服,每次見到秦峰都懇求拜師。
秦峰無奈之下,隻得收下這位主動上門的弟子。
盡管雷銘是自薦入門,但正如他所說,作為絕世天才,一般人確實難以勝任其師。這一點,事實也證明了。
宋理文在三十歲前突破醫典十針,已屬天才。
而雷銘更是天賦異稟,十四歲便達到此境界,如今十九歲,醫典等級已至十六針,未來有望成為一代名醫。
因此,天醫館雖以秦神醫的名氣最盛,被外界尊稱為秦大師,但他的兩位弟子宋理文與雷銘同樣聲名顯赫。
當秦峰緩步走進天醫館時,大廳內已擠滿了病人,雖然人流熙攘,但秩序井然。
他一眼便瞧見宋理文與雷銘在人群中爭論不休,旁邊的醫師們對此似乎早已司空見慣。
“你的治療方案過於激進,風險太大。”宋理文嚴肅地說。
雷銘自信地迴應:“我認為你的方案才是冒險,明明一天能治愈的病,為何要拖上十多天?如果病情在此期間惡化,你考慮過後果嗎?”
宋理文冷冷反駁:“延長治療期正是為了降低風險,病情惡化的可能性遠小於你方案中的風險。”
雷銘微微一笑:“聽說你最近突破了醫典十針?”
宋理文點頭:“是的。”
雷銘笑意更濃:“不錯,很有天賦,你已經達到了我五年前的水平。”
宋理文臉色一沉。
雷銘繼續說道:“也就是說,你現在的判斷隻是我五年前的思路。但這五年裏,我有了很大的進步,很多觀點都發生了變化。”
“你認為自己正確,隻是因為你的視野還不夠開闊,看不到更多的可能性。”
宋理文臉色更加難看,低聲說:“每次爭論不過,你就拿醫典等級說事,有沒有新鮮點的?”
兩人爭論得十分投入,連秦峰的到來都未曾察覺。
“你這倆徒弟還管不管了?”
這時,一道帶著怒意的聲音從秦峰背後傳來:“天天吵,吵得我耳朵都長繭了。要不是他們對醫館還有用,我早就把他們趕得遠遠的。”
顧甜心聽到聲音,知道宋理文和雷銘又在爭吵,便急忙出來準備製止。
然而,她還沒開口,就看到了秦峰。
秦峰像個旁觀者一樣,站在不遠處,麵帶微笑地聽著這一切。
“天陽城有七位堂兄分管錢莊布行,餘下多在江淮經營漕運。”
康煥忙從袖中抽出名冊:“自老太爺過世後,各房勢力雖暗流湧動,但麵上還算安分。”
“正好借著此次劫難重整家族。”
秦峰指尖劃過名冊上朱筆圈注的名字:“把這些邊緣人物調入中樞,趁他們立足未穩時探聽消息。”
話音未落又補了句:“此事你親自經手,對外隻說培養新生力量。”
當康煥捧著名冊退出書房時,簷角銅鈴正被東風吹得叮當作響。
秦峰望著庭院裏新栽的湘妃竹,忽然想起半月前女宗師臨別時那句“高處不勝寒”。
當時隻當是尋常客套,如今想來竟是字字千斤。
康煥鄭重地點頭:“我明白。”
交代完幾件事後,秦峰趁著夜色離開了康家。
路上,他打開手機,看到江曉晴打來的幾十個未接電話,頓時感到頭疼。
他當時隻是為了防止意外,才說了那些話,沒想到聽起來像是告別。
想了想,秦峰還是撥了迴去。電話一接通,江曉晴的“狂轟亂炸”便撲麵而來。
“秦峰,你還活著啊?”
“你剛才說的那些話是什麽意思?什麽叫如果出了事就去找某某某?”
“你是不是不打算迴來了?”
“……”
等江曉晴的怒火發泄得差不多了,秦峰才簡單地解釋了一下,說自己喝醉了,手機也關機了,現在正在迴家的路上。
然而江曉晴根本不聽他的解釋,直接掛斷了電話。
迴到別墅,發現隻有嶽母應曉思還坐在客廳。
看到秦峰迴來,應曉思疑惑地問:
“你怎麽這麽晚才迴來?今天發生了什麽?曉晴說你可能出事了,還吵著要報警,看起來挺著急的。”
秦峰摸了摸腦袋,一陣後悔,早知道就不該打那個電話。
他隻好簡單地向應曉思解釋了一下原因,然後上樓發現江曉晴已經關燈了。
不過很明顯她還沒睡。秦峰小聲叫了幾聲,江曉晴根本沒有迴應。
不過看樣子,應該是蒙混過關了。
一夜無話。
第二天,江曉晴上班前冷冷地看了秦峰一眼,說:“今天晚上七點,我同學聚會。”
“你五點半之前必須迴來。”
說完,她根本不等秦峰迴應,直接離開了。
秦峰記下時間,趕往天醫館。
自從天醫館對麵的煇耀堂倒閉後,天醫館發展迅速,聲名遠揚,不僅在寧市赫赫有名,甚至影響力波及周邊地區。
每天都有從外地慕名而來的病人。
由於很多病人一天無法治愈,短短幾個月內,天醫館附近新開了好幾家賓館。
甚至還有房地產公司關注到這邊,準備開發小區,認為這裏潛力巨大。
天醫館在寧市的名氣自然不用多說,已經趕上了好幾家老牌醫院。
醫館內的醫師被不止一家同行想花大價錢挖走,但幾乎都沒有成功。
一是因為天醫館對醫師的待遇不錯,二是因為工作環境。
有秦峰這樣的館主在,天醫館的工作氣氛自然輕鬆自如,管理上也是更人性化。
在其他醫院,如果你不小心打碎了一個藥罐,那必然直接扣工資。但這種情況在天醫館是不可能發生的。
最重要的是,在天醫館內能學到知識,提升自身。
秦峰雖然去醫館的次數不多,但每次去都會簡單地指點醫師們。
而且,即使秦峰不在,天醫館內依舊有兩位名氣不小的醫生,就是秦峰的兩位徒弟。
大徒弟宋理文和新收的弟子雷銘。
宋理文的天賦本就出眾,加上勤奮好學,跟隨秦峰短短數月,醫術便突飛猛進。
如今,他的醫典等級已完全突破,達到了醫典十針的境界,在醫學界算是小有名氣。
雷銘自從見識了秦峰的高超醫術後,便徹底折服,每次見到秦峰都懇求拜師。
秦峰無奈之下,隻得收下這位主動上門的弟子。
盡管雷銘是自薦入門,但正如他所說,作為絕世天才,一般人確實難以勝任其師。這一點,事實也證明了。
宋理文在三十歲前突破醫典十針,已屬天才。
而雷銘更是天賦異稟,十四歲便達到此境界,如今十九歲,醫典等級已至十六針,未來有望成為一代名醫。
因此,天醫館雖以秦神醫的名氣最盛,被外界尊稱為秦大師,但他的兩位弟子宋理文與雷銘同樣聲名顯赫。
當秦峰緩步走進天醫館時,大廳內已擠滿了病人,雖然人流熙攘,但秩序井然。
他一眼便瞧見宋理文與雷銘在人群中爭論不休,旁邊的醫師們對此似乎早已司空見慣。
“你的治療方案過於激進,風險太大。”宋理文嚴肅地說。
雷銘自信地迴應:“我認為你的方案才是冒險,明明一天能治愈的病,為何要拖上十多天?如果病情在此期間惡化,你考慮過後果嗎?”
宋理文冷冷反駁:“延長治療期正是為了降低風險,病情惡化的可能性遠小於你方案中的風險。”
雷銘微微一笑:“聽說你最近突破了醫典十針?”
宋理文點頭:“是的。”
雷銘笑意更濃:“不錯,很有天賦,你已經達到了我五年前的水平。”
宋理文臉色一沉。
雷銘繼續說道:“也就是說,你現在的判斷隻是我五年前的思路。但這五年裏,我有了很大的進步,很多觀點都發生了變化。”
“你認為自己正確,隻是因為你的視野還不夠開闊,看不到更多的可能性。”
宋理文臉色更加難看,低聲說:“每次爭論不過,你就拿醫典等級說事,有沒有新鮮點的?”
兩人爭論得十分投入,連秦峰的到來都未曾察覺。
“你這倆徒弟還管不管了?”
這時,一道帶著怒意的聲音從秦峰背後傳來:“天天吵,吵得我耳朵都長繭了。要不是他們對醫館還有用,我早就把他們趕得遠遠的。”
顧甜心聽到聲音,知道宋理文和雷銘又在爭吵,便急忙出來準備製止。
然而,她還沒開口,就看到了秦峰。
秦峰像個旁觀者一樣,站在不遠處,麵帶微笑地聽著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