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時”中,謝岩得報——“水師”先期抵達的兩支隊伍已經按軍令開始安營。
至“巳時”,有軍卒入帳稟道:“‘水師’統兵將領求見大總管。”
謝岩當即道:“讓他們進來吧。”
“大總管有令,‘水師’將領入帳。”
在軍卒宣令聲中,有五個人依次進入營帳,為首者率先行禮,大聲道:“末將李聰,奉命抵達,特此繳令。”
“末將牛用,拜見大總管。”
“高破軍特來繳令。”
“魏重拜見大總管。”
“‘波斯’鐵勃見過大、總管。”他的“長安官話”明顯不是那麽熟練。
“諸位免禮。”謝岩待親兵收取李聰、高破軍二人手中令箭後,問道:“馮侯大軍何在?”
“稟大總管,大軍輜重甚多,行軍較緩,此刻應在三十裏外。”李聰迴道。
謝岩微微頷首以示知曉,接著看向鐵勃,問道:“本總管聽聞,鐵勃將軍護衛王子入朝,卻不知怎會隨軍至此?”
“大唐乃天朝上邦,庇佑‘波斯’國祚,有戰事,自應效、效勞。”鐵勃操著不熟練的官話說道。
“甚好。”謝岩未再多說,而是問起諸如馮寶所帶兵力、軍需物資奉其他事宜……
三十裏,說遠不遠,說近也不近。
晚膳後,“酉時”末。
王決親自向謝岩稟報:“大軍已至,正安營紮寨,馮侯稍後前來。”
“不等他了。”謝岩說著站起身,往營帳外走去,同時道:“左右無事,過去看看。”
營帳內,除了前來報信的王決,並無旁人,因此,其他人並不知道謝岩的意思。況且,他時常無事在營內走動,眾軍皆習以為常。
出得“野戰防禦工事”,往西南方行不出一裏即至大軍營門前。
“來者何人?口令?”守衛軍卒大聲喝問道。
“日月山河!”王決上前一步大聲道:“大總管至此,還不速來拜見。”
謝岩很少在意所謂尊卑禮儀,故上前阻止軍卒們見禮,僅說:“各位職責所在,無需多禮。”而後,徑直入營,前往“中軍大帳”。
從營門至大帳,距離並不短,有足夠時間讓軍卒提前報知馮寶。
因此,謝岩人還沒到“中軍大帳”前,馮寶、王福來、賀蘭敏之、林運等一眾將領、官員,已然在帳外恭候。
“有日子不見,你好像沒什麽變化啊。”馮寶率先迎過去笑道。
“好吃好睡的,我能怎麽變?倒是你啊,一去三年,好像瘦了些。”謝岩亦含笑而道。
“瘦了好,健康!”馮寶說著,上前一步,握拳在謝岩胸口輕輕捶了一下,再道:“一切都好?”
“都好!”謝岩隨口迴了一句。
“見過大總管。”賀蘭敏之行禮言道。
王福來亦張口欲言,謝岩趕緊道:“皆相熟,不必多禮。”
“好啦好啦,有話進帳慢慢說。”馮寶大手一揮,示意眾人入帳。
“營中諸事安頓好了?”謝岩問道。
“剛剛弄完,我就知道你閑不住,會過來的。”馮寶迴道:“所以沒去你那兒。”
說話間,眾人皆入帳內,身為“大總管”,謝岩理所應當坐於正中帥位,待眾人落座,首先開口道:“諸位如期而至,本總管甚是欣慰,辛苦各位了。”
“當然辛苦!”馮寶接過話道:“出海歸來,屁股還沒坐熱,就要北上,哪能不苦?警官你也是的,等等不好嗎?”
“君命不可違。”謝岩淡淡迴道:“更是職責所在。”
馮寶知道謝岩有他的難處,故不再多說,轉而問道:“‘水師’之敗,吾已知曉,‘百濟’援軍似為唐人,警官可知否?”
“已知。”謝岩道:“卻不明其從何而來。”
“不論何方敵人,但若現身,定令其有來無迴。”
“少郎君言之有理。”馮寶接過賀蘭敏之的話說道:“我以命‘水師’遊弋‘熊津口’,隻要他們敢出現,定然滅之。”
謝岩頷首以示知曉,又問道:“出海遠航,收獲幾許?大軍出征,那可是等著此進項。”
“嗬嗬,謝侯爺無需多慮。”王福來笑著道:“勳貴所得分潤近兩百萬貫,‘水師’遠航,所獲略多些。”
“甚好,甚好!”謝岩頗有些如釋重負。要知道,他也不敢確定馮寶能夠準確找到“香料群島”,畢竟茫茫大海之上,走偏了,那是一點也不奇怪的事情。
接下來,謝岩又詢問了關於“造船”、“水師”建製等一係列公事以及眼前戰事……最後道:“‘百濟大軍’今日又有增兵,吾等正麵之敵,此刻近六萬。”
“敵軍六萬,不足為奇。”馮寶道:“若能等上些時日,待戰馬運至,則更佳。”
“恐等不及!”謝岩道:“百裏之外,即‘百濟都城泗沘’,當麵敵軍應是集結附近可用精兵,若是對峙持久,‘百濟人’無此必要集結重兵,故吾以為,兩三日內,大戰將起。”
“兵來將擋,水來土屯,自古如此!我軍甲堅兵銳,當可一鼓作氣,擊破之!”
謝岩聞言看了看那位說話的將領,不認識,隨即接話道:“此言不差,理應如此。”
帳內眾人,無不頷首以示讚同。
要知道,大唐自開國以來,每逢大戰,多是以寡擊眾,兵力對等的情況都是甚少出現,可即便這樣,依然勝多負少,無他,甲堅兵銳爾!所以,沒有人覺得,以兩萬對六萬,會有什麽問題。
謝岩很清楚,戰爭的本質其實是兩個國家軍力和國力的對決,計謀也好,策略也罷,那都是實力不足的情況下采用,能夠堂堂正正擊敗對方,不僅是軍事上的巨大勝利,更是擊破人心,給敵人以心理上重創,意義深遠,所以,他也想看一看,大唐軍隊究竟有多少實力,無論怎麽說,“百濟大軍”,很難稱得上是一個勁敵。
大方向定了,餘下細節倒不急於確定。
可偏就在這個時候,突然有斥侯來報:“稟大總管,我軍後方五十裏發現敵軍先鋒。”
“汝再說一遍,敵軍先鋒自哪個方向而來?”馮寶大為吃驚,脫口問道。
“西北方向。”
“有多少兵力?”謝岩接過來問道。
“先鋒騎兵千餘。”斥侯迴答的很是簡單。
“再探,務必弄清楚敵軍詳情。”謝岩當即下令。
“得令!”斥侯行禮告退。
突如其來的消息,瞬間令帳內一片肅靜。
過了半晌,謝岩清咳一聲,而後道:“吾以為,後方敵軍多是來自‘熊津城’。”
“一城守軍怎可輕出?況‘熊津城’乃‘百濟’舊都,非一般城池可比。”林運除了前麵和謝岩打了一聲招唿外,第一次主動開口說話。
“有一種可能。”謝岩想了想,道:“‘百濟水師’不見蹤影,可入城據守,如此,當能替換兵力。”
“不錯!”馮寶隨後道:“一般而言,水師皆不善陸戰,守城卻是無妨。警官所言極是,想來必定如此。”
“若此般,後方之敵恐不少矣。我軍腹背受敵,當如何是好?”賀蘭敏之頗為憂慮地道。
“在‘登州’,某有聽聞,‘百濟水師’加不明援軍,總兵力不超過兩萬,除去操舟軍卒,可用當在萬五之數。”林運再次說道:“以少數精銳阻之,可行也。”
“兵力不足,尚且分兵,可行乎?”賀蘭敏之感覺這事兒有點懸,一邊說,一邊看一下周圍眾將,最後目光落在王福來身上。
王福來心說:“咱家哪懂軍事?”然賀蘭敏之目光裏的征詢之意很是明顯,不開口說話,貌似有些不妥,隻得抬首言道:“二位總管,要不再等等?待弄清敵情,再定分曉不遲。”
謝岩微微搖了搖頭,道:“等不及了。”
馮寶亦道:“確實,至少阻敵於三十裏外。”他沒有說的那麽清楚,但是軍中將領們都知道其意思——那便是,前後兩麵敵軍,應該是約定好同時攻擊,如果不拉開距離,腹背受敵之下,必敗無疑!
仿佛是印證眾人猜測一般。又有斥侯入帳稟報:“‘百濟大軍’突然連夜開拔,往我軍而來。”
“警官,恐不能猶豫了。”馮寶揮手示意斥侯退下,同時說道。
“張猛、匡勝聽令!”謝岩當即大聲道:“命你二人率鄉裏府兵、吾等眾親兵,加之工事內‘左武衛’甲兵,聚齊兩千鐵甲,立刻出發,務必阻後方敵軍於三十裏外,若有差池,軍法從事!”
“遵命!”匡、張二人旋即起身領命而去。
“諸位,明日大戰將啟,且請移步‘野戰工事’內,本總管升帳點將。”謝岩說完,即起身邁步,直接走向大帳之外。
至“巳時”,有軍卒入帳稟道:“‘水師’統兵將領求見大總管。”
謝岩當即道:“讓他們進來吧。”
“大總管有令,‘水師’將領入帳。”
在軍卒宣令聲中,有五個人依次進入營帳,為首者率先行禮,大聲道:“末將李聰,奉命抵達,特此繳令。”
“末將牛用,拜見大總管。”
“高破軍特來繳令。”
“魏重拜見大總管。”
“‘波斯’鐵勃見過大、總管。”他的“長安官話”明顯不是那麽熟練。
“諸位免禮。”謝岩待親兵收取李聰、高破軍二人手中令箭後,問道:“馮侯大軍何在?”
“稟大總管,大軍輜重甚多,行軍較緩,此刻應在三十裏外。”李聰迴道。
謝岩微微頷首以示知曉,接著看向鐵勃,問道:“本總管聽聞,鐵勃將軍護衛王子入朝,卻不知怎會隨軍至此?”
“大唐乃天朝上邦,庇佑‘波斯’國祚,有戰事,自應效、效勞。”鐵勃操著不熟練的官話說道。
“甚好。”謝岩未再多說,而是問起諸如馮寶所帶兵力、軍需物資奉其他事宜……
三十裏,說遠不遠,說近也不近。
晚膳後,“酉時”末。
王決親自向謝岩稟報:“大軍已至,正安營紮寨,馮侯稍後前來。”
“不等他了。”謝岩說著站起身,往營帳外走去,同時道:“左右無事,過去看看。”
營帳內,除了前來報信的王決,並無旁人,因此,其他人並不知道謝岩的意思。況且,他時常無事在營內走動,眾軍皆習以為常。
出得“野戰防禦工事”,往西南方行不出一裏即至大軍營門前。
“來者何人?口令?”守衛軍卒大聲喝問道。
“日月山河!”王決上前一步大聲道:“大總管至此,還不速來拜見。”
謝岩很少在意所謂尊卑禮儀,故上前阻止軍卒們見禮,僅說:“各位職責所在,無需多禮。”而後,徑直入營,前往“中軍大帳”。
從營門至大帳,距離並不短,有足夠時間讓軍卒提前報知馮寶。
因此,謝岩人還沒到“中軍大帳”前,馮寶、王福來、賀蘭敏之、林運等一眾將領、官員,已然在帳外恭候。
“有日子不見,你好像沒什麽變化啊。”馮寶率先迎過去笑道。
“好吃好睡的,我能怎麽變?倒是你啊,一去三年,好像瘦了些。”謝岩亦含笑而道。
“瘦了好,健康!”馮寶說著,上前一步,握拳在謝岩胸口輕輕捶了一下,再道:“一切都好?”
“都好!”謝岩隨口迴了一句。
“見過大總管。”賀蘭敏之行禮言道。
王福來亦張口欲言,謝岩趕緊道:“皆相熟,不必多禮。”
“好啦好啦,有話進帳慢慢說。”馮寶大手一揮,示意眾人入帳。
“營中諸事安頓好了?”謝岩問道。
“剛剛弄完,我就知道你閑不住,會過來的。”馮寶迴道:“所以沒去你那兒。”
說話間,眾人皆入帳內,身為“大總管”,謝岩理所應當坐於正中帥位,待眾人落座,首先開口道:“諸位如期而至,本總管甚是欣慰,辛苦各位了。”
“當然辛苦!”馮寶接過話道:“出海歸來,屁股還沒坐熱,就要北上,哪能不苦?警官你也是的,等等不好嗎?”
“君命不可違。”謝岩淡淡迴道:“更是職責所在。”
馮寶知道謝岩有他的難處,故不再多說,轉而問道:“‘水師’之敗,吾已知曉,‘百濟’援軍似為唐人,警官可知否?”
“已知。”謝岩道:“卻不明其從何而來。”
“不論何方敵人,但若現身,定令其有來無迴。”
“少郎君言之有理。”馮寶接過賀蘭敏之的話說道:“我以命‘水師’遊弋‘熊津口’,隻要他們敢出現,定然滅之。”
謝岩頷首以示知曉,又問道:“出海遠航,收獲幾許?大軍出征,那可是等著此進項。”
“嗬嗬,謝侯爺無需多慮。”王福來笑著道:“勳貴所得分潤近兩百萬貫,‘水師’遠航,所獲略多些。”
“甚好,甚好!”謝岩頗有些如釋重負。要知道,他也不敢確定馮寶能夠準確找到“香料群島”,畢竟茫茫大海之上,走偏了,那是一點也不奇怪的事情。
接下來,謝岩又詢問了關於“造船”、“水師”建製等一係列公事以及眼前戰事……最後道:“‘百濟大軍’今日又有增兵,吾等正麵之敵,此刻近六萬。”
“敵軍六萬,不足為奇。”馮寶道:“若能等上些時日,待戰馬運至,則更佳。”
“恐等不及!”謝岩道:“百裏之外,即‘百濟都城泗沘’,當麵敵軍應是集結附近可用精兵,若是對峙持久,‘百濟人’無此必要集結重兵,故吾以為,兩三日內,大戰將起。”
“兵來將擋,水來土屯,自古如此!我軍甲堅兵銳,當可一鼓作氣,擊破之!”
謝岩聞言看了看那位說話的將領,不認識,隨即接話道:“此言不差,理應如此。”
帳內眾人,無不頷首以示讚同。
要知道,大唐自開國以來,每逢大戰,多是以寡擊眾,兵力對等的情況都是甚少出現,可即便這樣,依然勝多負少,無他,甲堅兵銳爾!所以,沒有人覺得,以兩萬對六萬,會有什麽問題。
謝岩很清楚,戰爭的本質其實是兩個國家軍力和國力的對決,計謀也好,策略也罷,那都是實力不足的情況下采用,能夠堂堂正正擊敗對方,不僅是軍事上的巨大勝利,更是擊破人心,給敵人以心理上重創,意義深遠,所以,他也想看一看,大唐軍隊究竟有多少實力,無論怎麽說,“百濟大軍”,很難稱得上是一個勁敵。
大方向定了,餘下細節倒不急於確定。
可偏就在這個時候,突然有斥侯來報:“稟大總管,我軍後方五十裏發現敵軍先鋒。”
“汝再說一遍,敵軍先鋒自哪個方向而來?”馮寶大為吃驚,脫口問道。
“西北方向。”
“有多少兵力?”謝岩接過來問道。
“先鋒騎兵千餘。”斥侯迴答的很是簡單。
“再探,務必弄清楚敵軍詳情。”謝岩當即下令。
“得令!”斥侯行禮告退。
突如其來的消息,瞬間令帳內一片肅靜。
過了半晌,謝岩清咳一聲,而後道:“吾以為,後方敵軍多是來自‘熊津城’。”
“一城守軍怎可輕出?況‘熊津城’乃‘百濟’舊都,非一般城池可比。”林運除了前麵和謝岩打了一聲招唿外,第一次主動開口說話。
“有一種可能。”謝岩想了想,道:“‘百濟水師’不見蹤影,可入城據守,如此,當能替換兵力。”
“不錯!”馮寶隨後道:“一般而言,水師皆不善陸戰,守城卻是無妨。警官所言極是,想來必定如此。”
“若此般,後方之敵恐不少矣。我軍腹背受敵,當如何是好?”賀蘭敏之頗為憂慮地道。
“在‘登州’,某有聽聞,‘百濟水師’加不明援軍,總兵力不超過兩萬,除去操舟軍卒,可用當在萬五之數。”林運再次說道:“以少數精銳阻之,可行也。”
“兵力不足,尚且分兵,可行乎?”賀蘭敏之感覺這事兒有點懸,一邊說,一邊看一下周圍眾將,最後目光落在王福來身上。
王福來心說:“咱家哪懂軍事?”然賀蘭敏之目光裏的征詢之意很是明顯,不開口說話,貌似有些不妥,隻得抬首言道:“二位總管,要不再等等?待弄清敵情,再定分曉不遲。”
謝岩微微搖了搖頭,道:“等不及了。”
馮寶亦道:“確實,至少阻敵於三十裏外。”他沒有說的那麽清楚,但是軍中將領們都知道其意思——那便是,前後兩麵敵軍,應該是約定好同時攻擊,如果不拉開距離,腹背受敵之下,必敗無疑!
仿佛是印證眾人猜測一般。又有斥侯入帳稟報:“‘百濟大軍’突然連夜開拔,往我軍而來。”
“警官,恐不能猶豫了。”馮寶揮手示意斥侯退下,同時說道。
“張猛、匡勝聽令!”謝岩當即大聲道:“命你二人率鄉裏府兵、吾等眾親兵,加之工事內‘左武衛’甲兵,聚齊兩千鐵甲,立刻出發,務必阻後方敵軍於三十裏外,若有差池,軍法從事!”
“遵命!”匡、張二人旋即起身領命而去。
“諸位,明日大戰將啟,且請移步‘野戰工事’內,本總管升帳點將。”謝岩說完,即起身邁步,直接走向大帳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