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39 章 大旱後就是大水
大明,我給老朱當噴子的那些年 作者:卿歲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小胖墩如今還在吃奶呢,連糖是啥滋味也沒嚐過。
隻是知道外祖父讓他叫人,所以他吃著手指口齒不清奶唿唿地叫了一聲:“外祖祖……”
祖祖其實也就是祖父的意思,隻不過有些小孩子會叫祖祖,叫著可愛也沒啥好糾結的。
望著外孫子可愛的模樣,顧晨忍不住伸手抱了抱小胖墩,好生逗弄了一會兒才還給女兒。
見老婆女兒都哭了,他忍不住伸手給兩人擦淚。
“你說你們哭什麽?不過一年半載我也就迴來了,年輕的時候我不常常出去?又有什麽好哭的?”
“丫頭,有時間多迴家陪陪你娘,你兩個弟弟不在家,你這個小棉襖可不能有了夫君忘了親娘。”
還好還有這麽一個女兒,若是三個都是兒子的話,這會婉盈身邊說不定一個孩子也沒有。
婉盈上前握著丈夫的手,含淚道:“老顧啊,你一定要記得我說的話,出門在外不要喝酒,喝酒誤事知道麽,等事情辦完你就趕緊迴來莫要逗留。”
“這次和往常的外差不一樣,你從前出外差還沒得罪那麽多人,可是如今你得罪了那麽多人……”
“總之凡事要多想想後再做,要記得家人還在家裏等著你迴家,千萬千萬要記在心裏。”
若他還是三十多年的小官兒,她也就不必有這麽多的煩憂了。
“知道了,你們迴吧!”顧晨點點頭,強忍著內心的不舍轉身離去,手揚在空中擺了擺:“快迴去吧!”
在這樣下去,他可就不想走了。
男人的背影挺直而堅韌,蘇婉盈戀戀不舍看著他上了馬車,直到馬車消失不見還舍不得離去。
不知道怎麽迴事,顧晨此次離家居然格外不舍,甚至還忍不住掉了眼淚,暗道老了怎麽還反而矯情起來。
顧安見他堂堂一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大官兒,居然還會因為離開妻子而傷感,忍不住感歎道。
“老爺,您和夫人的感情真好,像話本子裏寫的似的,民間傳說牛郎織女也不過如此了。”
他跟在老爺身邊就是最清楚明白,旁人可能是為了名聲故意的,老爺他確確實實就隻有他們夫人。
顧晨擦了擦眼角的淚,喝了口茶將離愁暫且壓下:“你和珍珠兩人感情不也挺好的嗎?”
這麽多年過去也沒見兩人吵過架,也算是夫妻圓滿吧?
“從前確實是好。”見他喝了茶,安子立馬又給他續上:“這些年感覺有些不太行了。”
“總覺得這日子缺少些什麽,大概是實在是太平淡了,有時候同榻而眠也不知道說些什麽。”
沒了激情,就剩下親情在了。
“哼。”
“缺少了年輕鮮亮的美人兒吧?”
大多數人都要經曆這一遭,作為男人顧晨倒是也理解。
“這其實是因為你還年輕,你還不明白什麽叫老來伴,什麽叫少年夫妻,等你到了我這個年紀你就明白了。”
“世上的美人易有,隻要你有本事總是不會缺的。”
“可少年夫妻卻隻有那麽一個,這得你自己去慢慢地品。”
少年時的感情最為真摯,不管柴米油鹽如何改變最初模樣。
可少年時期那段感情和陪伴,卻是誰也代替不了的。
顧晨到深州的時候,因為提前就有打過招唿。
京官下到地方以後,州府官員們不許到別縣來迎接,就是知府也不得因為京官的到來離開自己的府衙。
所以堂堂內閣首輔到了這,就隻有知洲宋彥名和他下麵的官吏接待,而且還不是出城迎接。
顧晨看著他似是有些眼熟,不過片刻便記了起來:“我記得你,你和我家那個老三是同科的進士,你也是我們南昌府的。”
他是第二甲第三十五名,文章寫得倒是挺有意思的,就是有些賣弄學問,所以名次不怎麽高。
“沒想到顧大人居然記得下官?”
“小顧大人位列二甲第一,下官不過倒數實在不敢相比。”
真不愧是吏部尚書,連他這種小人物都還記得。
“記得啊!你這話說得有些自薄了,二甲裏就那麽幾個人,隻要進去了,那就都是一樣的有本事。”
不得不承認興許是自己年紀大了,看見年輕一輩的官員,總是願意多說那麽幾句話。
顧晨一邊笑著往前走,一邊同這位年輕人說話道。
“能登科的都是大明的人才,怎麽能忘記呢?”
若是連這點兒都辦不到,他也不會任這麽多年的吏部尚書。
寒暄了幾句以後,顧晨立馬又進入工作狀態:“如今災情怎麽樣,糧食什麽的都發下去了沒有?”
因為老天爺不肯下雨,田裏裂開了深深的裂縫。
本該是秋收的季節,可地裏的糧食卻早已經幹透了。
百草幹枯,光是看著喉嚨就渴。
“糧食倒是已經發下去了。”聽到這個問題以後,宋彥名語氣有些無奈:“可這如何吃水是個問題。”
“下官安排了人打井,可有些往下打八丈都不見水,有些地方好些六七丈能見到水可遠遠不夠的。”
八丈大概就是二十六米,農村不受災的時候往下打五到十米就能見水,可旱年的時候嘛……
就難了!
顧晨:“繼續著人往深處打井,另外每個村子派些壯丁去別處接水拉迴,壯丁們所拉迴來的水,隻能由本村之人分且要以拉水人為先。”
沒有水有些百姓直接就幹嚼糧食,這很容易被噎死,說到底水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源。
顧晨知道別看如今深州大旱,可到了二月深州就會發大水,到時候房屋倒塌又是場巨災。
想到這裏,他又囑咐道:“深州曆來大旱過後指不定便是大水,你為地方官還是要在興修水利方麵多想想法子。”
“我覺得你可以著人挖建護城河,免得發大水損傷太多,到時候你的政績上也不太好看。”
“你上書到朝廷就說是我給的意見,錢戶部自會批給你,你也不要小氣,不可以虧待了勞作的百姓才是。”
顧晨其實是在教他了,想高升調任肯定要做點兒成績出來,不然想出頭怕是很難的。
宋彥名臉上嘴裏倒是很恭敬,不停地說下官記下了。
隻不過心裏卻是不以為然,覺得顧晨就是站著說話不腰疼。
深州這地方從來就是多災多難的,哪裏是他一個小知洲能改變的?
有災救災不就行了?災哪裏有那麽好防的?
再說這救災難道不是功績嗎?
老天爺不下雨該怪老天,哪裏怪得到他這個知州?
隻是知道外祖父讓他叫人,所以他吃著手指口齒不清奶唿唿地叫了一聲:“外祖祖……”
祖祖其實也就是祖父的意思,隻不過有些小孩子會叫祖祖,叫著可愛也沒啥好糾結的。
望著外孫子可愛的模樣,顧晨忍不住伸手抱了抱小胖墩,好生逗弄了一會兒才還給女兒。
見老婆女兒都哭了,他忍不住伸手給兩人擦淚。
“你說你們哭什麽?不過一年半載我也就迴來了,年輕的時候我不常常出去?又有什麽好哭的?”
“丫頭,有時間多迴家陪陪你娘,你兩個弟弟不在家,你這個小棉襖可不能有了夫君忘了親娘。”
還好還有這麽一個女兒,若是三個都是兒子的話,這會婉盈身邊說不定一個孩子也沒有。
婉盈上前握著丈夫的手,含淚道:“老顧啊,你一定要記得我說的話,出門在外不要喝酒,喝酒誤事知道麽,等事情辦完你就趕緊迴來莫要逗留。”
“這次和往常的外差不一樣,你從前出外差還沒得罪那麽多人,可是如今你得罪了那麽多人……”
“總之凡事要多想想後再做,要記得家人還在家裏等著你迴家,千萬千萬要記在心裏。”
若他還是三十多年的小官兒,她也就不必有這麽多的煩憂了。
“知道了,你們迴吧!”顧晨點點頭,強忍著內心的不舍轉身離去,手揚在空中擺了擺:“快迴去吧!”
在這樣下去,他可就不想走了。
男人的背影挺直而堅韌,蘇婉盈戀戀不舍看著他上了馬車,直到馬車消失不見還舍不得離去。
不知道怎麽迴事,顧晨此次離家居然格外不舍,甚至還忍不住掉了眼淚,暗道老了怎麽還反而矯情起來。
顧安見他堂堂一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大官兒,居然還會因為離開妻子而傷感,忍不住感歎道。
“老爺,您和夫人的感情真好,像話本子裏寫的似的,民間傳說牛郎織女也不過如此了。”
他跟在老爺身邊就是最清楚明白,旁人可能是為了名聲故意的,老爺他確確實實就隻有他們夫人。
顧晨擦了擦眼角的淚,喝了口茶將離愁暫且壓下:“你和珍珠兩人感情不也挺好的嗎?”
這麽多年過去也沒見兩人吵過架,也算是夫妻圓滿吧?
“從前確實是好。”見他喝了茶,安子立馬又給他續上:“這些年感覺有些不太行了。”
“總覺得這日子缺少些什麽,大概是實在是太平淡了,有時候同榻而眠也不知道說些什麽。”
沒了激情,就剩下親情在了。
“哼。”
“缺少了年輕鮮亮的美人兒吧?”
大多數人都要經曆這一遭,作為男人顧晨倒是也理解。
“這其實是因為你還年輕,你還不明白什麽叫老來伴,什麽叫少年夫妻,等你到了我這個年紀你就明白了。”
“世上的美人易有,隻要你有本事總是不會缺的。”
“可少年夫妻卻隻有那麽一個,這得你自己去慢慢地品。”
少年時的感情最為真摯,不管柴米油鹽如何改變最初模樣。
可少年時期那段感情和陪伴,卻是誰也代替不了的。
顧晨到深州的時候,因為提前就有打過招唿。
京官下到地方以後,州府官員們不許到別縣來迎接,就是知府也不得因為京官的到來離開自己的府衙。
所以堂堂內閣首輔到了這,就隻有知洲宋彥名和他下麵的官吏接待,而且還不是出城迎接。
顧晨看著他似是有些眼熟,不過片刻便記了起來:“我記得你,你和我家那個老三是同科的進士,你也是我們南昌府的。”
他是第二甲第三十五名,文章寫得倒是挺有意思的,就是有些賣弄學問,所以名次不怎麽高。
“沒想到顧大人居然記得下官?”
“小顧大人位列二甲第一,下官不過倒數實在不敢相比。”
真不愧是吏部尚書,連他這種小人物都還記得。
“記得啊!你這話說得有些自薄了,二甲裏就那麽幾個人,隻要進去了,那就都是一樣的有本事。”
不得不承認興許是自己年紀大了,看見年輕一輩的官員,總是願意多說那麽幾句話。
顧晨一邊笑著往前走,一邊同這位年輕人說話道。
“能登科的都是大明的人才,怎麽能忘記呢?”
若是連這點兒都辦不到,他也不會任這麽多年的吏部尚書。
寒暄了幾句以後,顧晨立馬又進入工作狀態:“如今災情怎麽樣,糧食什麽的都發下去了沒有?”
因為老天爺不肯下雨,田裏裂開了深深的裂縫。
本該是秋收的季節,可地裏的糧食卻早已經幹透了。
百草幹枯,光是看著喉嚨就渴。
“糧食倒是已經發下去了。”聽到這個問題以後,宋彥名語氣有些無奈:“可這如何吃水是個問題。”
“下官安排了人打井,可有些往下打八丈都不見水,有些地方好些六七丈能見到水可遠遠不夠的。”
八丈大概就是二十六米,農村不受災的時候往下打五到十米就能見水,可旱年的時候嘛……
就難了!
顧晨:“繼續著人往深處打井,另外每個村子派些壯丁去別處接水拉迴,壯丁們所拉迴來的水,隻能由本村之人分且要以拉水人為先。”
沒有水有些百姓直接就幹嚼糧食,這很容易被噎死,說到底水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源。
顧晨知道別看如今深州大旱,可到了二月深州就會發大水,到時候房屋倒塌又是場巨災。
想到這裏,他又囑咐道:“深州曆來大旱過後指不定便是大水,你為地方官還是要在興修水利方麵多想想法子。”
“我覺得你可以著人挖建護城河,免得發大水損傷太多,到時候你的政績上也不太好看。”
“你上書到朝廷就說是我給的意見,錢戶部自會批給你,你也不要小氣,不可以虧待了勞作的百姓才是。”
顧晨其實是在教他了,想高升調任肯定要做點兒成績出來,不然想出頭怕是很難的。
宋彥名臉上嘴裏倒是很恭敬,不停地說下官記下了。
隻不過心裏卻是不以為然,覺得顧晨就是站著說話不腰疼。
深州這地方從來就是多災多難的,哪裏是他一個小知洲能改變的?
有災救災不就行了?災哪裏有那麽好防的?
再說這救災難道不是功績嗎?
老天爺不下雨該怪老天,哪裏怪得到他這個知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