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40 章 賣水啦
大明,我給老朱當噴子的那些年 作者:卿歲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宋彥名其實挺討厭顧晨的,因為他原本的計劃是在江南一帶任官,可因為他的折騰自己卻來了深洲。
這裏三年一小災,四年一大災,不是發大水就是大旱,幹不出什麽好的政績,完全靠老天爺垂憐與否。
綜上所述這根本就不是個好地方,所以他做夢都想趕緊離開這裏。
照這位顧大人的意思還要他修河?
那他什麽時候才能走?
萬一幹太好別人不要他走了怎麽辦?
顧晨沒有讀心術,當然不知道這位年輕人的小心思。
隻是見深州救災工作安排得都挺好,對這位年輕人倒是滿意,還生出幾分提點的心思來。
“好好加油,你還年輕,未來一切都有可能!”
天下終將是這些年輕人的天下,隻要他們有一半的心思在百姓身上,那這天下也幾乎是穩當了。
想到兩百年的後的崇禎大旱,顧晨的心就猶如被一把鐵鎖給沉沉墜著,赤地千裏無禾稼,餓殍遍野人相食!
可惜老天爺不肯賞臉他也沒法子,隻能鼓勵民間多多種樹,修建水庫蓄水防旱等等緩和之舉措。
所以顧晨便又囑咐道:“平日裏不要光盯著糧食,樹木夠多也能夠緩解旱情,每年春天要帶著百姓多種些樹。”
地方父母官能做的事情有很多,就看他願不願意用心。
哎。
也不知道鄭和現在走到哪裏去了,他若是能把紅薯等物帶迴來就好了,或許能幫那會兒的百姓渡過難關?
見他不過幾句話,就給自己找了這麽多事情幹。
宋彥名簡直煩都要煩死他,這也太會找事兒了吧?
“謝大人教導,大人一路辛苦,下官為大人準備了些酒菜,不如大人先吃了再洗洗好好歇歇再勘察災情?”
這一路過來難道不累,就非得說這麽多話不成?
“不必了,我先去看看粥棚。”
顧晨是來看望災情中的百姓,這時候哪裏還有什麽心思吃酒,而且更不要說洗澡了。
人家百姓都要被渴死了,他用珍貴的水資源洗澡?
畜牲啊?
“我若餓了自己找地吃飯,你忙你的不必管我,待我瞧了有需要改進的地方,自會派人去同你說。”
出趟外差被一堆下官圍著,這一個打傘另一個端茶倒水的事兒他可幹不出,自己走走看看就好了。
顧晨每個粥棚……不能說是粥棚,因為沒有多少水。
所以衙門直接蒸的幹飯,幹得有些噎人的那一種。
他每個棚子都去看過了,都乖乖的沒摻什麽東西。
百姓們雖然一個個都覺得很渴,卻暫時還沒有暴亂或者餓死的情況出現,對朝廷也是感激之言居多。
倒是有些不良大戶人家,居然叫人挑著水在門口賣,一碗水就要個一貫錢,不吃不喝幹兩個月徭役的錢。
老百姓當然是舍不得,可望著家裏渴得可憐的老人孩子,還是有人掏錢買那麽一碗水迴去。
顧晨實在是看不下去,便提步上去責問那人。
“發國難財也沒你這麽發的,這麽大的旱情你發這財,你賺這錢晚上睡得著嗎你?”
那賣水的不過是個下人,主人家怎麽吩咐他們就怎麽幹。
見他這陣仗就知道是顧大人來了,他們早就得了消息知道顧大人要來,所以嚇得挑起水就往家裏跑。
鞋子跑掉了也不敢撿,生怕人家打他幾十板子。
“太不像話了!”
好在顧晨也明白錯不在他,隻是他看著這些不要臉的富紳就氣,於是立刻對身旁的書吏道。
“水乃上天恩賜,在大災大難麵前並非個人所有,待會兒讓人去告知宋知州,高價賣水這種情況要扼製。”
朝廷一直在控製糧價避免漲幅太過,可他們還是低估了這些人的發財心,居然連這種空子都能鑽。
太不要臉了!
“老爺,喝口水吧。”顧安見他的嘴皮都幹得掉皮兒了,連忙取下腰間的水袋遞上去:“您又不是第一天知道這些人,何苦來的呢?”
“老爺不是已經讓知州大人去解決,讓每村都派人去別處拉水麽,大家都有水喝他們的水就賣不出去了。”
話是這麽說,可旱情又不是隻有深洲這裏有,整個真定府都缺水,隻不過深州最嚴重而已。
人家自己都缺水,能分給你多少呢?
別看深洲旱得這麽厲害,可這也沒怎麽影響到那些富人。
因為他們有錢有人能找到地方打井,他們還屯了許多許多糧食,甚至他們山莊裏還有自己蓄水池。
哪怕普通人馬上就要渴死餓死,他們依舊有精糧喂他們的愛犬,有大量的水供他們泡澡沐浴。
顧晨隻在深洲待了五日而已,這五日他給宋彥名提了四件事。
挖護城河、修水庫、栽樹還有打擊發國難財。
宋彥名送他離開的時候,都覺得這家夥不像是在深洲待了五日,更像是在深洲待了五十年。
師爺望著隊伍消失在眼前,這才笑嘻嘻地道:“大人,顧首輔走了,要通知那些人嗎?”
宋彥名還是猶豫了好一會兒,才最終點了點頭。
“嗯!”
這個顧大人實在是礙事,有他在他們江南仕子們就別想好,若是能早點死了自然最好。
可惜他們江南勢力被打擊大半,如今隻能靠那些人了,希望他們能爭點兒氣能一舉成事兒。
顧大人要怪就該怪自己做事太絕,自己把好處都占完了,卻要把同僚們還有那麽多人的路都給人家封死了。
不怪那麽多人想要他的命!
離開深洲後顧晨就覺得有些不對,說不清哪裏不對反正就心慌慌的,不過掀開車簾看了眼扮成家丁的禁軍。
顧晨便又放鬆了下來,這些可都是標兒挑的精銳,真有人想要動手,那也是自尋死路罷了。
北平到真定這一塊兒治安都很好,也不用擔心遇到刺殺什麽的,可到了晉地這邊就不太一樣了。
這裏到處都是山峰和丘陵,地勢複雜得本來不好修鐵軌。
而且還很適合殺人劫道的勾當,他們剛一進入山西就覺得不對勁,這麽多樹怎麽一聲鳥叫都沒有。
顧安絲毫不敢懈怠,他的手緊緊放在自己腰間的劍柄上,嘴上還不忘埋汰顧晨幾句。
“老爺您的仇家可真多,您和詹大人以後怕是整個史上,遭刺殺最多的官兒了吧?”
可惜這玩意兒不能記在史書,後人可能根本不會知道,顧大人為了民生到底有多冒險。
這裏三年一小災,四年一大災,不是發大水就是大旱,幹不出什麽好的政績,完全靠老天爺垂憐與否。
綜上所述這根本就不是個好地方,所以他做夢都想趕緊離開這裏。
照這位顧大人的意思還要他修河?
那他什麽時候才能走?
萬一幹太好別人不要他走了怎麽辦?
顧晨沒有讀心術,當然不知道這位年輕人的小心思。
隻是見深州救災工作安排得都挺好,對這位年輕人倒是滿意,還生出幾分提點的心思來。
“好好加油,你還年輕,未來一切都有可能!”
天下終將是這些年輕人的天下,隻要他們有一半的心思在百姓身上,那這天下也幾乎是穩當了。
想到兩百年的後的崇禎大旱,顧晨的心就猶如被一把鐵鎖給沉沉墜著,赤地千裏無禾稼,餓殍遍野人相食!
可惜老天爺不肯賞臉他也沒法子,隻能鼓勵民間多多種樹,修建水庫蓄水防旱等等緩和之舉措。
所以顧晨便又囑咐道:“平日裏不要光盯著糧食,樹木夠多也能夠緩解旱情,每年春天要帶著百姓多種些樹。”
地方父母官能做的事情有很多,就看他願不願意用心。
哎。
也不知道鄭和現在走到哪裏去了,他若是能把紅薯等物帶迴來就好了,或許能幫那會兒的百姓渡過難關?
見他不過幾句話,就給自己找了這麽多事情幹。
宋彥名簡直煩都要煩死他,這也太會找事兒了吧?
“謝大人教導,大人一路辛苦,下官為大人準備了些酒菜,不如大人先吃了再洗洗好好歇歇再勘察災情?”
這一路過來難道不累,就非得說這麽多話不成?
“不必了,我先去看看粥棚。”
顧晨是來看望災情中的百姓,這時候哪裏還有什麽心思吃酒,而且更不要說洗澡了。
人家百姓都要被渴死了,他用珍貴的水資源洗澡?
畜牲啊?
“我若餓了自己找地吃飯,你忙你的不必管我,待我瞧了有需要改進的地方,自會派人去同你說。”
出趟外差被一堆下官圍著,這一個打傘另一個端茶倒水的事兒他可幹不出,自己走走看看就好了。
顧晨每個粥棚……不能說是粥棚,因為沒有多少水。
所以衙門直接蒸的幹飯,幹得有些噎人的那一種。
他每個棚子都去看過了,都乖乖的沒摻什麽東西。
百姓們雖然一個個都覺得很渴,卻暫時還沒有暴亂或者餓死的情況出現,對朝廷也是感激之言居多。
倒是有些不良大戶人家,居然叫人挑著水在門口賣,一碗水就要個一貫錢,不吃不喝幹兩個月徭役的錢。
老百姓當然是舍不得,可望著家裏渴得可憐的老人孩子,還是有人掏錢買那麽一碗水迴去。
顧晨實在是看不下去,便提步上去責問那人。
“發國難財也沒你這麽發的,這麽大的旱情你發這財,你賺這錢晚上睡得著嗎你?”
那賣水的不過是個下人,主人家怎麽吩咐他們就怎麽幹。
見他這陣仗就知道是顧大人來了,他們早就得了消息知道顧大人要來,所以嚇得挑起水就往家裏跑。
鞋子跑掉了也不敢撿,生怕人家打他幾十板子。
“太不像話了!”
好在顧晨也明白錯不在他,隻是他看著這些不要臉的富紳就氣,於是立刻對身旁的書吏道。
“水乃上天恩賜,在大災大難麵前並非個人所有,待會兒讓人去告知宋知州,高價賣水這種情況要扼製。”
朝廷一直在控製糧價避免漲幅太過,可他們還是低估了這些人的發財心,居然連這種空子都能鑽。
太不要臉了!
“老爺,喝口水吧。”顧安見他的嘴皮都幹得掉皮兒了,連忙取下腰間的水袋遞上去:“您又不是第一天知道這些人,何苦來的呢?”
“老爺不是已經讓知州大人去解決,讓每村都派人去別處拉水麽,大家都有水喝他們的水就賣不出去了。”
話是這麽說,可旱情又不是隻有深洲這裏有,整個真定府都缺水,隻不過深州最嚴重而已。
人家自己都缺水,能分給你多少呢?
別看深洲旱得這麽厲害,可這也沒怎麽影響到那些富人。
因為他們有錢有人能找到地方打井,他們還屯了許多許多糧食,甚至他們山莊裏還有自己蓄水池。
哪怕普通人馬上就要渴死餓死,他們依舊有精糧喂他們的愛犬,有大量的水供他們泡澡沐浴。
顧晨隻在深洲待了五日而已,這五日他給宋彥名提了四件事。
挖護城河、修水庫、栽樹還有打擊發國難財。
宋彥名送他離開的時候,都覺得這家夥不像是在深洲待了五日,更像是在深洲待了五十年。
師爺望著隊伍消失在眼前,這才笑嘻嘻地道:“大人,顧首輔走了,要通知那些人嗎?”
宋彥名還是猶豫了好一會兒,才最終點了點頭。
“嗯!”
這個顧大人實在是礙事,有他在他們江南仕子們就別想好,若是能早點死了自然最好。
可惜他們江南勢力被打擊大半,如今隻能靠那些人了,希望他們能爭點兒氣能一舉成事兒。
顧大人要怪就該怪自己做事太絕,自己把好處都占完了,卻要把同僚們還有那麽多人的路都給人家封死了。
不怪那麽多人想要他的命!
離開深洲後顧晨就覺得有些不對,說不清哪裏不對反正就心慌慌的,不過掀開車簾看了眼扮成家丁的禁軍。
顧晨便又放鬆了下來,這些可都是標兒挑的精銳,真有人想要動手,那也是自尋死路罷了。
北平到真定這一塊兒治安都很好,也不用擔心遇到刺殺什麽的,可到了晉地這邊就不太一樣了。
這裏到處都是山峰和丘陵,地勢複雜得本來不好修鐵軌。
而且還很適合殺人劫道的勾當,他們剛一進入山西就覺得不對勁,這麽多樹怎麽一聲鳥叫都沒有。
顧安絲毫不敢懈怠,他的手緊緊放在自己腰間的劍柄上,嘴上還不忘埋汰顧晨幾句。
“老爺您的仇家可真多,您和詹大人以後怕是整個史上,遭刺殺最多的官兒了吧?”
可惜這玩意兒不能記在史書,後人可能根本不會知道,顧大人為了民生到底有多冒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