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平的辦公室,白板上貼著各種怪異的圖畫,有nk細胞的結構圖,也有載體腺病毒的結構圖,楊平盯著這些圖畫發呆,完全陷入了思考之中,就算此時天塌下來,估計他不會有任何反應。
現在他習慣在辦公室思考問題,辦公室光線和空氣都挺好,隔音措施非常到位,關上門會顯得很安靜,而且一般不會有人來打擾。自己科室的人要來辦公室會提前微信聯係,得到確認後再敲門進來,不會冒然砰砰地敲門。大家都知道楊教授窩在辦公室裏是在思考問題,不是在幹別的事情。思考問題的時候最忌諱別人打擾,中斷思維是一件讓人十分惱火的事情,所以大家廢話自覺,絕對不會冒然打擾楊教授,除非發生火災之類的,需要緊急撤離疏散。
人體的免疫細胞有那麽多種,t淋巴細胞、nk細胞隻是其中之一,楊平想著是不是將其它的免疫細胞也一一納入研究範圍,到時看看究竟哪種細胞好用,容易接受改造,這樣研究下去,可以積累大量的有關免疫細胞治療的基礎數據,不管是否取得突破性的成功,都會為以後打下厚實的基礎。
病毒治療其實也大有可為,因為病毒可以侵入人體細胞的內部,這是免疫細胞不能比的,免疫細胞無論如何也是細胞,與腫瘤細胞在生物結構層次等級上是處於同一等級。
而病毒比細胞在生物結構層次低一個等級,它是與細胞內的細胞器屬於同一等級,它最大的優勢是相對於細胞非常微小,可以穿透細胞膜,進入細胞內部,這樣病毒理論上比細胞更容易對付腫瘤細胞。
病毒與細胞,細胞最大的優勢是人體自身的免疫細胞,不會被自己攻擊,而且自帶各導航設備和各種武器,最大的缺點與腫瘤細胞處於同一生物結構層次等級。而病毒最大的優點是在生物結構層次上低於細胞,最大的缺點的是它始終屬於外來物,需要麵對人體免疫係統這一關而且沒有自帶武器,必須利用基因工程技術嵌入武器。
能不能將這種載體病毒與免疫細胞結合起來,將免疫細胞上的抗原受體、腫瘤壞死因子之類的片斷結構移植到病毒上,組合成一個新病毒,這樣病毒也可以像免疫細胞那樣識別腫瘤細胞,然後穿透腫瘤細胞進入細胞內部,進而釋放腫瘤壞死因子之類的。
想著想著,楊平恍然大悟!
怎麽沒想到這一點呢如果這樣組合,還要什麽k因子呀,整個研究為什麽還要圍繞k因子來布局,完全不需要,整個研究會變得更加開闊。
“初極狹,才通人。複行數十步,豁然開朗。”
豁然開朗!
想到這裏,楊平有一種穿過狹窄的通道,進入一個豁然開朗的境地。
k因子,為什麽在實驗室培養思思的腫瘤細胞的時候會出現k因子,這不是偶然,這一定有原因,之前楊平想著先研究如何利用k因子進行治療腫瘤,然後有空再慢慢研究它為什麽出現培養液中,現在楊平找到了原因,他已經觸摸到事物的本質。
一定是抽取思思的腫瘤細胞時,同時摻雜了免疫細胞,因為實驗室的體外培養環境是為腫瘤細胞量身打造,這些免疫細胞在實驗室的體外培養液無法正常生存,於是在特殊的環境中它們發生變化,細胞死亡崩解,但是在崩解的過程中,一些片段漂浮在培養液中進行了組合拚湊,形成了k因子。
楊平聯想到有關地球最早的生命的一些假說,有的科學家認為地球最早的有機物應該與雷電有關,正是幾萬億次的閃電讓磷化合物得到釋放。
時間應該是大約35到45億年前,一些簡單的生命必要的化合物在地球上釋放出來,才為之後生命的誕生打好了基礎。簡而言之,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很可能是起源於閃電,雷擊火山岩時形成的輝石含有磷,隨後,大量的磷又在火山池塘和其他水域中積聚起來,磷可以加速生物分子形成。
地球早期的化學物質主要包括水、氨、甲烷等,按照這個假說,而激發這些物質發生反應的就是閃電。為了驗證這一猜想,在20世紀50年代初,芝加哥大學的坦利米勒和哈羅德尤裏進行一項實驗,他們在一個密閉的腔室內充滿了水,又注入了氨、氫和甲烷,然後反複用電火花來進行刺激,一周後,他們就在腔室內容物中檢測出了20種不同的氨基酸。
還有科學家,太陽粒子可能才是激發地球早期生命物質的原因,但是不管是閃電,還是太陽粒子,隻是激發能量不同而已,後麵都是促使形成簡單的有機物。
k因子的形成不是與地球早期生命的形成類似嗎,隻不過相對於地球早期有機物的形成,k因子的形成要容易的多,不過他們都是一種巧合的重組。
對,這才是k因子的本質,楊平越想越通透,就像沿著一條黑暗的隧道一直跑,一直跑,他看到了一絲曙光,然後朝著光的方向跑,前麵越來越亮,終於,一個廣闊的光明的世界出現在他的前麵。
如果這樣,那麽,k因子一定是人體免疫細胞基因片段的組合,將它們按功能進行拆分,一定可以在人體各種免疫細胞的基因組上找到相同的片斷,楊平提出自己的假說。
但是究竟是不是呢這需要將k因子按功能進行基因片段拆分,然後去與各種免疫細胞的基因組進行嚴謹地對照。
這又是一個大課題!思路很快清晰、完善、成熟。
馬上聯係林嵐,聯係所有實驗室的負責人,將他們召集到一起,楊平要開展一個全新的研究,k因子不過是一個小玩意,它形成的原因才是最值得研究的,才是現在所有研究的本質。
“宋子墨,來我辦公室,立刻,馬上,現在!”楊平立即打電話給宋子墨。
宋子墨一聽到電話,不敢延遲,立刻來到主任辦公室,楊平正靠在椅背上盯著白板上掛著的圖畫發呆,宋子墨過去問一聲:“教授!”
楊平沒說話,宋子墨心裏有點打鼓,教授這麽急匆匆地叫他來,現在一聲不吭,是不是自己犯了什麽錯誤,他腦子飛快地轉動,最近的手術都很順利,沒有出現什麽並發症,最近也沒有什麽工作出現失誤。
“教授!”
楊平還是沒有說話。
宋子墨心裏的鼓點越來越密集。
現在他習慣在辦公室思考問題,辦公室光線和空氣都挺好,隔音措施非常到位,關上門會顯得很安靜,而且一般不會有人來打擾。自己科室的人要來辦公室會提前微信聯係,得到確認後再敲門進來,不會冒然砰砰地敲門。大家都知道楊教授窩在辦公室裏是在思考問題,不是在幹別的事情。思考問題的時候最忌諱別人打擾,中斷思維是一件讓人十分惱火的事情,所以大家廢話自覺,絕對不會冒然打擾楊教授,除非發生火災之類的,需要緊急撤離疏散。
人體的免疫細胞有那麽多種,t淋巴細胞、nk細胞隻是其中之一,楊平想著是不是將其它的免疫細胞也一一納入研究範圍,到時看看究竟哪種細胞好用,容易接受改造,這樣研究下去,可以積累大量的有關免疫細胞治療的基礎數據,不管是否取得突破性的成功,都會為以後打下厚實的基礎。
病毒治療其實也大有可為,因為病毒可以侵入人體細胞的內部,這是免疫細胞不能比的,免疫細胞無論如何也是細胞,與腫瘤細胞在生物結構層次等級上是處於同一等級。
而病毒比細胞在生物結構層次低一個等級,它是與細胞內的細胞器屬於同一等級,它最大的優勢是相對於細胞非常微小,可以穿透細胞膜,進入細胞內部,這樣病毒理論上比細胞更容易對付腫瘤細胞。
病毒與細胞,細胞最大的優勢是人體自身的免疫細胞,不會被自己攻擊,而且自帶各導航設備和各種武器,最大的缺點與腫瘤細胞處於同一生物結構層次等級。而病毒最大的優點是在生物結構層次上低於細胞,最大的缺點的是它始終屬於外來物,需要麵對人體免疫係統這一關而且沒有自帶武器,必須利用基因工程技術嵌入武器。
能不能將這種載體病毒與免疫細胞結合起來,將免疫細胞上的抗原受體、腫瘤壞死因子之類的片斷結構移植到病毒上,組合成一個新病毒,這樣病毒也可以像免疫細胞那樣識別腫瘤細胞,然後穿透腫瘤細胞進入細胞內部,進而釋放腫瘤壞死因子之類的。
想著想著,楊平恍然大悟!
怎麽沒想到這一點呢如果這樣組合,還要什麽k因子呀,整個研究為什麽還要圍繞k因子來布局,完全不需要,整個研究會變得更加開闊。
“初極狹,才通人。複行數十步,豁然開朗。”
豁然開朗!
想到這裏,楊平有一種穿過狹窄的通道,進入一個豁然開朗的境地。
k因子,為什麽在實驗室培養思思的腫瘤細胞的時候會出現k因子,這不是偶然,這一定有原因,之前楊平想著先研究如何利用k因子進行治療腫瘤,然後有空再慢慢研究它為什麽出現培養液中,現在楊平找到了原因,他已經觸摸到事物的本質。
一定是抽取思思的腫瘤細胞時,同時摻雜了免疫細胞,因為實驗室的體外培養環境是為腫瘤細胞量身打造,這些免疫細胞在實驗室的體外培養液無法正常生存,於是在特殊的環境中它們發生變化,細胞死亡崩解,但是在崩解的過程中,一些片段漂浮在培養液中進行了組合拚湊,形成了k因子。
楊平聯想到有關地球最早的生命的一些假說,有的科學家認為地球最早的有機物應該與雷電有關,正是幾萬億次的閃電讓磷化合物得到釋放。
時間應該是大約35到45億年前,一些簡單的生命必要的化合物在地球上釋放出來,才為之後生命的誕生打好了基礎。簡而言之,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很可能是起源於閃電,雷擊火山岩時形成的輝石含有磷,隨後,大量的磷又在火山池塘和其他水域中積聚起來,磷可以加速生物分子形成。
地球早期的化學物質主要包括水、氨、甲烷等,按照這個假說,而激發這些物質發生反應的就是閃電。為了驗證這一猜想,在20世紀50年代初,芝加哥大學的坦利米勒和哈羅德尤裏進行一項實驗,他們在一個密閉的腔室內充滿了水,又注入了氨、氫和甲烷,然後反複用電火花來進行刺激,一周後,他們就在腔室內容物中檢測出了20種不同的氨基酸。
還有科學家,太陽粒子可能才是激發地球早期生命物質的原因,但是不管是閃電,還是太陽粒子,隻是激發能量不同而已,後麵都是促使形成簡單的有機物。
k因子的形成不是與地球早期生命的形成類似嗎,隻不過相對於地球早期有機物的形成,k因子的形成要容易的多,不過他們都是一種巧合的重組。
對,這才是k因子的本質,楊平越想越通透,就像沿著一條黑暗的隧道一直跑,一直跑,他看到了一絲曙光,然後朝著光的方向跑,前麵越來越亮,終於,一個廣闊的光明的世界出現在他的前麵。
如果這樣,那麽,k因子一定是人體免疫細胞基因片段的組合,將它們按功能進行拆分,一定可以在人體各種免疫細胞的基因組上找到相同的片斷,楊平提出自己的假說。
但是究竟是不是呢這需要將k因子按功能進行基因片段拆分,然後去與各種免疫細胞的基因組進行嚴謹地對照。
這又是一個大課題!思路很快清晰、完善、成熟。
馬上聯係林嵐,聯係所有實驗室的負責人,將他們召集到一起,楊平要開展一個全新的研究,k因子不過是一個小玩意,它形成的原因才是最值得研究的,才是現在所有研究的本質。
“宋子墨,來我辦公室,立刻,馬上,現在!”楊平立即打電話給宋子墨。
宋子墨一聽到電話,不敢延遲,立刻來到主任辦公室,楊平正靠在椅背上盯著白板上掛著的圖畫發呆,宋子墨過去問一聲:“教授!”
楊平沒說話,宋子墨心裏有點打鼓,教授這麽急匆匆地叫他來,現在一聲不吭,是不是自己犯了什麽錯誤,他腦子飛快地轉動,最近的手術都很順利,沒有出現什麽並發症,最近也沒有什麽工作出現失誤。
“教授!”
楊平還是沒有說話。
宋子墨心裏的鼓點越來越密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