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車,一陣秋風習來,帶著山澗和鬆林的濃鬱清香,蕭燕燕頓覺精神一振,抬腳向一條山道上走去。兩個車中服侍的小宮女跳下車跟在身邊。一位年長女官氣喘籲籲追了過來,大聲道:
“太後,您要去哪?等等,奴婢多派些人跟著。”
燕燕迴頭幽幽說道:
“春喜,你可記得這山上有一座佛寺,很是清幽。去年春天和大行皇帝祭奠顯陵時路過這兒,還曾經一起進過香。誰想現在就隻剩哀家獨自一人。我想去舊地重遊,也去祈禱佛祖保佑天下太平新朝順利。你跟著也罷,不要多餘的人。你看這裏香火挺旺,別阻了別人進香。”
這時皇子皇女、王公大臣和隨行的家眷也都紛紛下了車。眾人都憋悶了一路,見此清峻秀麗的景致,都覺心曠神怡,悠遊自在。小孩子們像出籠的鳥兒一般在山野草坪上撒歡跑跳起來。
韓德讓正在巡視隨扈兵馬,忽見大隊停下,人們紛紛下車四下徜徉,心裏不僅發急。這是事先沒有安排的日程。雖說靠近遼陽府算得上是最為太平的地段,可是如果有人跑散,還是不能確保不出意外。就是時間也耽誤不起。距今晚宿營的驛站還要走兩三個時辰,如果不能按時趕到,一切計劃都要打亂了。正在不安之間,忽然見遠處鑾駕上有人下來向山上走去。心裏一驚,顧不上滿山上其他的人,兩腿猛地一夾,騎馬朝那裏飛奔過去。
到了鑾駕旁邊,隻見一個白裙背影在三四個宮女的簇擁下已經踏上山路。急切中一把拉過站在原地呆呆望著的文公公,質問道:
“誰讓停下?誰上山了?為什麽不報告!”
文公公搓著手跺腳道:“太後要下車,誰也攔不住。上山去廟裏進香了。”
“皇上呢?”
“那不是,皇上沒去。”
一眼見到個禁軍指揮正站在旁邊,德讓用馬鞭指著他的鼻子罵道:
“蠢!為什麽不跟上!”
指揮沒見過這個文縐縐的都帥罵人,猛地一挺腰杆,大聲報告:
“太後不讓,卑職也不知如何是好。”
“不知道貼身緊跟一步不離的命令嗎?”
“知,知道,可,可是……”指揮答不上來,他不知道該聽太後的還是該遵從交代的命令,覺得委屈,又覺得這個都帥如臨大敵過度緊張了,可是卻不敢說。
“你在這裏寸步不離皇上。要是皇上離了大隊,我要你的腦袋!”
韓德讓忽見蕭紮剌拍馬過來,對他喊道:
“蕭副帥,你趕緊帶兩個指揮上去清場!從這裏到那個廟全部封鎖,不許任何人進出!”
“這合適嗎?太後知道了會生氣的。”
“這是命令!”
韓德讓知道禁軍官兵們都覺得自己是小題大做,可是他的後背卻一個勁地冒冷汗。他的腦袋裏此時莫名其妙地出現了十二年前的一幕情景。剛剛幫著耶律賢坐上皇位,扶女兒蕭燕燕當上皇後,自己把持了北院樞密使大權,正在誌得意滿如入雲端的國丈蕭思溫,就是在捺缽大營行進途中,走到上京附近的盤道嶺時被盜賊所殺。那時距離耶律賢登基僅僅一年零兩個月。後來查出並非山野盜賊所為,而是有人操縱策劃。但是真相如何始終迷霧重重難以澄清。雖然高勳、女裏被扣上了策劃謀殺的罪名,但他卻知道這是一個疑案。想到這裏他不由得心縮成一團,一鞭子猛抽白馬,向山路竄了過去。
燕燕聽到馬蹄急促,就在身後止步,知道是誰來了,迴頭淡淡一笑,道:
“我是這廟舊香客,過路不拜,佛祖要怪,自己也心中不安。”
韓德讓翻身下馬,緊趕兩步來到身側,忍不住責怪道:
“太後要去,也要讓在下安排一下,最少要多帶些衛兵才是。”
燕燕輕鬆答道:
“不過是繞一炷香,兵馬齊動攪得佛祖不安還不如不去。不到半裏山路,清平世界,人來人往,又有大軍駐紮,哪個敢自投羅網?你也忒小心了。”
說話間在青鬆和霜葉的掩映之中已經出現了一片青牆灰瓦。再往前走,隻見山門高聳,梵宇清幽。當頭一塊木匾,黑底泥金大書著“慧寧寺”三個字。
韓德讓迴頭,見蕭紮剌還沒有帶人跟上,心裏罵道,比豬還慢!想要出言勸阻太後,卻來不及了,蕭燕燕已經踏進門去。韓德讓隻好把馬拴在廟前一顆樹上,大步跟著進去。
廟門之內是一條清掃得幹幹淨淨的青石板路,兩邊鬆篁檜柏,迎麵五間佛堂,都是磨磚灰瓦,本色柱簷,拾掇得窗明廊淨。殿頂露出後院一座兩層鍾鼓樓和旁邊一個高高的藏經閣。說不上重樓疊宇巍峨高峻,卻也是個規模初具的廟宇。
大殿前一座青銅香爐,裏麵插滿長長短短的香燭,正嫋嫋飄煙香氣陣陣,空中彌漫著佛家特有的氣息。幾名香客挎著籃子從殿中出來,一名年輕精壯的知客隨後躬身送客,雙手合十,嘴裏念念叨叨。見到有幾位衣著素雅氣度雍容的施主進門,趕緊迎上來,滿臉堆笑招唿道:
“施主萬福,請到客室用茶,小僧請方丈出來迎接。”
燕燕道:“不必驚動,今次路過,燒炷香就走,不能久留。”
春喜掏出一錠銀子交給知客。知客一看是五十兩的新製官紋,喜得眉開眼笑。命身邊一個俊俏的小沙彌伺候香燭,自己匆匆到後麵去了。
燕燕接過香燭,小沙彌麻利地將爐中的殘物清走,加了一大瓢黃燦燦的新沙,抹得平展如鏡。燕燕在上麵插了三簇香,雙手合十,閉目低頭,口中念念有詞道:
“求佛祖保佑先皇得升天堂,哀家心想事成。大遼昌盛萬年,新朝一切順利。佛祖顯靈保得國泰民安萬事遂順,哀家定再建百座寺廟供養千名高僧還願,讓我佛在國中享盡尊榮讓佛法發揚光大。”
韓德讓在太後身後十來步的地方站著,顧不得禮拜神明,隻在心裏禱告隻求保得今日平安。兩隻眼睛則緊緊盯著院子中的其他雜人。他原想太後進入後就關閉山門,可是苦於手下無人,隻好等著蕭紮剌來了再想辦法。好在廟中香客不多,上一批人走後,隻剩下他們這幾個人。
這時廟中又陸續進來一批香客,這些人卻有些奇怪。一般香客女子為多,可這批人大多都是膀大腰圓的漢子。韓德讓陡然警覺起來,心裏隻盼著太後燒完香趕緊離開,可是蕭燕燕卻渾然不覺,不慌不忙。焚香禱告完畢,精壯知客走了過來,笑眯眯地說:
“方丈後院有請。”
燕燕抬腳要隨他進去,德讓背後大叫一聲:
“夫人,咱們有事,趕緊走了!”
這一聲大喝令院中莊靜肅穆的空氣猛然抖動,好像晴天響了一聲雷,唬得所有的人都是一驚。燕燕不好意思地看了知客一眼,迴頭嗔道:
“這裏的方丈是故人,見見何妨。”
韓德讓幾步上前攔住,狠狠瞪了知客一眼,對春喜道:
“發什麽呆,還不趕快攙夫人迴去。”
誰知就在這個時候,門外又進來幾名大漢,最後一人竟將山門關上。韓德讓一眼望去,分明看見外麵也晃動著同樣可疑的人影。他心裏大叫一聲不好,大聲喝到:
“把門打開,我們走!”
蕭燕燕聽到韓德讓變了調的尖利聲音,猛然迴身,看到院中情形已經大變,一下怔在當地。隻見山門緊閉,院子裏不知何處冒出來的二十多名大漢堵住了歸路。
一個身材高大麵色黢黑的和尚從大殿一側的牆角轉了出來,手捧佛珠念了聲阿彌駝佛,哈哈大笑道:
“佛祖顯靈,天降貴客,老納有失遠迎。”
韓德讓在蕭燕燕的前麵護著她退到背靠香鼎的位置,手按劍柄沉聲問道:
“你們是什麽人?想要做什麽?”
黑和尚一把甩了佛珠,扯了袈裟,露出裏麵一套緊身的灰布褲褂。臉色一沉冷冷道:
“咦?小皇帝怎麽沒來,來了豈不是大團圓!”
那個精壯知客這時也換上了一副兇悍嘴臉,揚聲道:
“大哥,這個老妖婆是拿主意的,有她就行。咱們撤吧。”
黑和尚發令:“走,押上他們,快撤!”
一個漢子用刀指著韓德讓:“這條狗會擋道,讓我先殺了他!”
灰布褂走到韓德讓麵前,嘿嘿笑道:
“你是那個姓韓的輔政吧。久仰了,這可是你自投羅網。可惜咱們沒有備你的車位,隻好在這裏了斷。上,殺了他!”
韓德讓知中了賊人圈套,在外麵的大千世界自己手握乾坤唿風喚雨,但在這個小小院中隻隔了一道院牆卻成了虎落平陽任人宰割。到了這個地步死無所惜,隻恨自己無能,辜負了太後信任,沒有能護住她的周全。他絕望之極,拚盡全身力氣跳起來向灰布衫砍去。一群人全都圍了上來,群起而攻。韓德讓練就的一身武藝,手握一柄削鐵如泥的寶刀,但是雙拳難敵四手,落在眾人圍攻之中終是寡不敵眾,幾個迴合下來,胳膊、肩頭都受了傷,淋淋鮮血染紅了半邊身子。他懷著殉死之心,仍是瘋了似地揮刀砍殺,竟讓敵人一時難以得手。
“住手!不要打了,我跟你們走!”蕭燕燕見韓德讓慢慢堅持不住,再打下去很快就要死在亂刃之下,高聲叫了出來。
見一群人仍在纏鬥不休,燕燕又喊道:“再打,我就死在這裏!”
“住手!”灰布衫見她手裏拿了一柄短劍,大聲喊道。
圍住韓德讓的人終於停下手來,韓德讓兩眼血紅,唿唿喘氣,搖搖晃晃就要栽倒。
“帶他一起走,不然大家同歸於盡!”
“撤!”灰布衫命令。“把老妖婆和這個人帶走,其他人一律不留。
“知道了。”一個黑衣漢子說道。
燕燕上來要扶韓德讓,德讓搖搖手,流淚道:
“都是我的錯,我該死。”
燕燕道:“說這個幹什麽,我們走。”
二人在幾條大漢的押解下朝著廟的後門走去,忽聽背後幾聲慘叫。迴頭一看,一個賊人正在用劍一一刺進幾個宮女的胸膛。他們的心都是一陣顫抖,宮女們看見了這夥人的麵目,他們是不會留下活口的。
廟後麵的樹林中停著一輛粗製的木頭馬車,馬車上有一個覆蓋著藍土布的小轎廂,就像尋常農家女人出門時坐的那種。樹上拴著二十幾匹駿馬。一行賊人快步走到車旁,連推帶搡地將二人塞進車廂。一聲唿哨,眾人一起動作麻利地翻身上馬,踏著厚厚的落葉在山坡上疾馳而去。
停下來的捺缽大營仍在山下等候。日頭斜斜地掛在西邊的山巒之巔,眼看就要墜落到山後去了。山峰鑲上一道玫瑰紅的邊沿,茂密的蒼鬆紅櫨鍍上了一層金燦燦的顏色。小文公公無心欣賞美麗的風景,急得搓手跺腳像隻陀螺般轉來轉去。時間已經過去了半個多時辰,太後和宮女們還沒有迴來,韓輔政也毫無消息。就連一千多跟上去護衛的禦林軍也無聲無息。他命太監宮女將皇帝請迴鑾轎之中好好伺候,但不許下車。卻不知道還能做些什麽。
殿前副都指揮使耶律葛策馬跑了過來,老遠就聽見他的牛一般的吼叫:
“文公公,怎麽還不走?”
“葛帥,你可來了!太後上山去了!”
“毬!你個驢日的怎麽當的差!去幹什麽?去了多久?”耶律葛和文公公很熟,文公公知道他的脾氣,對他的粗話並不生氣反而如同見了救星一般。
“說是去燒香,半個多時辰了。”
“見鬼!跟了多少人?”
“沒,沒帶人,隻有韓都帥跟著。韓帥命蕭劄剌副都帥率人隨後護衛,可他集合人馬足足用了一刻多鍾,剛剛出發。”
剛才文公公就見蕭劄剌動作遲緩,急得直跳腳,現在說起來還是極大不滿。
“毬!來人!跟我上山!”耶律葛一聲大吼,朝著山路飛奔而去,身後迅速跟上一百多親兵。
“太後,您要去哪?等等,奴婢多派些人跟著。”
燕燕迴頭幽幽說道:
“春喜,你可記得這山上有一座佛寺,很是清幽。去年春天和大行皇帝祭奠顯陵時路過這兒,還曾經一起進過香。誰想現在就隻剩哀家獨自一人。我想去舊地重遊,也去祈禱佛祖保佑天下太平新朝順利。你跟著也罷,不要多餘的人。你看這裏香火挺旺,別阻了別人進香。”
這時皇子皇女、王公大臣和隨行的家眷也都紛紛下了車。眾人都憋悶了一路,見此清峻秀麗的景致,都覺心曠神怡,悠遊自在。小孩子們像出籠的鳥兒一般在山野草坪上撒歡跑跳起來。
韓德讓正在巡視隨扈兵馬,忽見大隊停下,人們紛紛下車四下徜徉,心裏不僅發急。這是事先沒有安排的日程。雖說靠近遼陽府算得上是最為太平的地段,可是如果有人跑散,還是不能確保不出意外。就是時間也耽誤不起。距今晚宿營的驛站還要走兩三個時辰,如果不能按時趕到,一切計劃都要打亂了。正在不安之間,忽然見遠處鑾駕上有人下來向山上走去。心裏一驚,顧不上滿山上其他的人,兩腿猛地一夾,騎馬朝那裏飛奔過去。
到了鑾駕旁邊,隻見一個白裙背影在三四個宮女的簇擁下已經踏上山路。急切中一把拉過站在原地呆呆望著的文公公,質問道:
“誰讓停下?誰上山了?為什麽不報告!”
文公公搓著手跺腳道:“太後要下車,誰也攔不住。上山去廟裏進香了。”
“皇上呢?”
“那不是,皇上沒去。”
一眼見到個禁軍指揮正站在旁邊,德讓用馬鞭指著他的鼻子罵道:
“蠢!為什麽不跟上!”
指揮沒見過這個文縐縐的都帥罵人,猛地一挺腰杆,大聲報告:
“太後不讓,卑職也不知如何是好。”
“不知道貼身緊跟一步不離的命令嗎?”
“知,知道,可,可是……”指揮答不上來,他不知道該聽太後的還是該遵從交代的命令,覺得委屈,又覺得這個都帥如臨大敵過度緊張了,可是卻不敢說。
“你在這裏寸步不離皇上。要是皇上離了大隊,我要你的腦袋!”
韓德讓忽見蕭紮剌拍馬過來,對他喊道:
“蕭副帥,你趕緊帶兩個指揮上去清場!從這裏到那個廟全部封鎖,不許任何人進出!”
“這合適嗎?太後知道了會生氣的。”
“這是命令!”
韓德讓知道禁軍官兵們都覺得自己是小題大做,可是他的後背卻一個勁地冒冷汗。他的腦袋裏此時莫名其妙地出現了十二年前的一幕情景。剛剛幫著耶律賢坐上皇位,扶女兒蕭燕燕當上皇後,自己把持了北院樞密使大權,正在誌得意滿如入雲端的國丈蕭思溫,就是在捺缽大營行進途中,走到上京附近的盤道嶺時被盜賊所殺。那時距離耶律賢登基僅僅一年零兩個月。後來查出並非山野盜賊所為,而是有人操縱策劃。但是真相如何始終迷霧重重難以澄清。雖然高勳、女裏被扣上了策劃謀殺的罪名,但他卻知道這是一個疑案。想到這裏他不由得心縮成一團,一鞭子猛抽白馬,向山路竄了過去。
燕燕聽到馬蹄急促,就在身後止步,知道是誰來了,迴頭淡淡一笑,道:
“我是這廟舊香客,過路不拜,佛祖要怪,自己也心中不安。”
韓德讓翻身下馬,緊趕兩步來到身側,忍不住責怪道:
“太後要去,也要讓在下安排一下,最少要多帶些衛兵才是。”
燕燕輕鬆答道:
“不過是繞一炷香,兵馬齊動攪得佛祖不安還不如不去。不到半裏山路,清平世界,人來人往,又有大軍駐紮,哪個敢自投羅網?你也忒小心了。”
說話間在青鬆和霜葉的掩映之中已經出現了一片青牆灰瓦。再往前走,隻見山門高聳,梵宇清幽。當頭一塊木匾,黑底泥金大書著“慧寧寺”三個字。
韓德讓迴頭,見蕭紮剌還沒有帶人跟上,心裏罵道,比豬還慢!想要出言勸阻太後,卻來不及了,蕭燕燕已經踏進門去。韓德讓隻好把馬拴在廟前一顆樹上,大步跟著進去。
廟門之內是一條清掃得幹幹淨淨的青石板路,兩邊鬆篁檜柏,迎麵五間佛堂,都是磨磚灰瓦,本色柱簷,拾掇得窗明廊淨。殿頂露出後院一座兩層鍾鼓樓和旁邊一個高高的藏經閣。說不上重樓疊宇巍峨高峻,卻也是個規模初具的廟宇。
大殿前一座青銅香爐,裏麵插滿長長短短的香燭,正嫋嫋飄煙香氣陣陣,空中彌漫著佛家特有的氣息。幾名香客挎著籃子從殿中出來,一名年輕精壯的知客隨後躬身送客,雙手合十,嘴裏念念叨叨。見到有幾位衣著素雅氣度雍容的施主進門,趕緊迎上來,滿臉堆笑招唿道:
“施主萬福,請到客室用茶,小僧請方丈出來迎接。”
燕燕道:“不必驚動,今次路過,燒炷香就走,不能久留。”
春喜掏出一錠銀子交給知客。知客一看是五十兩的新製官紋,喜得眉開眼笑。命身邊一個俊俏的小沙彌伺候香燭,自己匆匆到後麵去了。
燕燕接過香燭,小沙彌麻利地將爐中的殘物清走,加了一大瓢黃燦燦的新沙,抹得平展如鏡。燕燕在上麵插了三簇香,雙手合十,閉目低頭,口中念念有詞道:
“求佛祖保佑先皇得升天堂,哀家心想事成。大遼昌盛萬年,新朝一切順利。佛祖顯靈保得國泰民安萬事遂順,哀家定再建百座寺廟供養千名高僧還願,讓我佛在國中享盡尊榮讓佛法發揚光大。”
韓德讓在太後身後十來步的地方站著,顧不得禮拜神明,隻在心裏禱告隻求保得今日平安。兩隻眼睛則緊緊盯著院子中的其他雜人。他原想太後進入後就關閉山門,可是苦於手下無人,隻好等著蕭紮剌來了再想辦法。好在廟中香客不多,上一批人走後,隻剩下他們這幾個人。
這時廟中又陸續進來一批香客,這些人卻有些奇怪。一般香客女子為多,可這批人大多都是膀大腰圓的漢子。韓德讓陡然警覺起來,心裏隻盼著太後燒完香趕緊離開,可是蕭燕燕卻渾然不覺,不慌不忙。焚香禱告完畢,精壯知客走了過來,笑眯眯地說:
“方丈後院有請。”
燕燕抬腳要隨他進去,德讓背後大叫一聲:
“夫人,咱們有事,趕緊走了!”
這一聲大喝令院中莊靜肅穆的空氣猛然抖動,好像晴天響了一聲雷,唬得所有的人都是一驚。燕燕不好意思地看了知客一眼,迴頭嗔道:
“這裏的方丈是故人,見見何妨。”
韓德讓幾步上前攔住,狠狠瞪了知客一眼,對春喜道:
“發什麽呆,還不趕快攙夫人迴去。”
誰知就在這個時候,門外又進來幾名大漢,最後一人竟將山門關上。韓德讓一眼望去,分明看見外麵也晃動著同樣可疑的人影。他心裏大叫一聲不好,大聲喝到:
“把門打開,我們走!”
蕭燕燕聽到韓德讓變了調的尖利聲音,猛然迴身,看到院中情形已經大變,一下怔在當地。隻見山門緊閉,院子裏不知何處冒出來的二十多名大漢堵住了歸路。
一個身材高大麵色黢黑的和尚從大殿一側的牆角轉了出來,手捧佛珠念了聲阿彌駝佛,哈哈大笑道:
“佛祖顯靈,天降貴客,老納有失遠迎。”
韓德讓在蕭燕燕的前麵護著她退到背靠香鼎的位置,手按劍柄沉聲問道:
“你們是什麽人?想要做什麽?”
黑和尚一把甩了佛珠,扯了袈裟,露出裏麵一套緊身的灰布褲褂。臉色一沉冷冷道:
“咦?小皇帝怎麽沒來,來了豈不是大團圓!”
那個精壯知客這時也換上了一副兇悍嘴臉,揚聲道:
“大哥,這個老妖婆是拿主意的,有她就行。咱們撤吧。”
黑和尚發令:“走,押上他們,快撤!”
一個漢子用刀指著韓德讓:“這條狗會擋道,讓我先殺了他!”
灰布褂走到韓德讓麵前,嘿嘿笑道:
“你是那個姓韓的輔政吧。久仰了,這可是你自投羅網。可惜咱們沒有備你的車位,隻好在這裏了斷。上,殺了他!”
韓德讓知中了賊人圈套,在外麵的大千世界自己手握乾坤唿風喚雨,但在這個小小院中隻隔了一道院牆卻成了虎落平陽任人宰割。到了這個地步死無所惜,隻恨自己無能,辜負了太後信任,沒有能護住她的周全。他絕望之極,拚盡全身力氣跳起來向灰布衫砍去。一群人全都圍了上來,群起而攻。韓德讓練就的一身武藝,手握一柄削鐵如泥的寶刀,但是雙拳難敵四手,落在眾人圍攻之中終是寡不敵眾,幾個迴合下來,胳膊、肩頭都受了傷,淋淋鮮血染紅了半邊身子。他懷著殉死之心,仍是瘋了似地揮刀砍殺,竟讓敵人一時難以得手。
“住手!不要打了,我跟你們走!”蕭燕燕見韓德讓慢慢堅持不住,再打下去很快就要死在亂刃之下,高聲叫了出來。
見一群人仍在纏鬥不休,燕燕又喊道:“再打,我就死在這裏!”
“住手!”灰布衫見她手裏拿了一柄短劍,大聲喊道。
圍住韓德讓的人終於停下手來,韓德讓兩眼血紅,唿唿喘氣,搖搖晃晃就要栽倒。
“帶他一起走,不然大家同歸於盡!”
“撤!”灰布衫命令。“把老妖婆和這個人帶走,其他人一律不留。
“知道了。”一個黑衣漢子說道。
燕燕上來要扶韓德讓,德讓搖搖手,流淚道:
“都是我的錯,我該死。”
燕燕道:“說這個幹什麽,我們走。”
二人在幾條大漢的押解下朝著廟的後門走去,忽聽背後幾聲慘叫。迴頭一看,一個賊人正在用劍一一刺進幾個宮女的胸膛。他們的心都是一陣顫抖,宮女們看見了這夥人的麵目,他們是不會留下活口的。
廟後麵的樹林中停著一輛粗製的木頭馬車,馬車上有一個覆蓋著藍土布的小轎廂,就像尋常農家女人出門時坐的那種。樹上拴著二十幾匹駿馬。一行賊人快步走到車旁,連推帶搡地將二人塞進車廂。一聲唿哨,眾人一起動作麻利地翻身上馬,踏著厚厚的落葉在山坡上疾馳而去。
停下來的捺缽大營仍在山下等候。日頭斜斜地掛在西邊的山巒之巔,眼看就要墜落到山後去了。山峰鑲上一道玫瑰紅的邊沿,茂密的蒼鬆紅櫨鍍上了一層金燦燦的顏色。小文公公無心欣賞美麗的風景,急得搓手跺腳像隻陀螺般轉來轉去。時間已經過去了半個多時辰,太後和宮女們還沒有迴來,韓輔政也毫無消息。就連一千多跟上去護衛的禦林軍也無聲無息。他命太監宮女將皇帝請迴鑾轎之中好好伺候,但不許下車。卻不知道還能做些什麽。
殿前副都指揮使耶律葛策馬跑了過來,老遠就聽見他的牛一般的吼叫:
“文公公,怎麽還不走?”
“葛帥,你可來了!太後上山去了!”
“毬!你個驢日的怎麽當的差!去幹什麽?去了多久?”耶律葛和文公公很熟,文公公知道他的脾氣,對他的粗話並不生氣反而如同見了救星一般。
“說是去燒香,半個多時辰了。”
“見鬼!跟了多少人?”
“沒,沒帶人,隻有韓都帥跟著。韓帥命蕭劄剌副都帥率人隨後護衛,可他集合人馬足足用了一刻多鍾,剛剛出發。”
剛才文公公就見蕭劄剌動作遲緩,急得直跳腳,現在說起來還是極大不滿。
“毬!來人!跟我上山!”耶律葛一聲大吼,朝著山路飛奔而去,身後迅速跟上一百多親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