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間就見到了那座廟宇。寺廟山門緊閉,禁軍兵馬密密麻麻立在廟外。
耶律葛心裏頓時浮上一種不祥的預感,一眼看到正握著一根馬鞭挺著肚子走來走去的蕭紮拉,瞪起眼睛厲聲問道:
“太後在哪?”
蕭紮拉乜斜著眼睛看他,道:“在裏麵,你來幹嘛?”
“門為什麽關著?你的人為什麽都在外麵?”
“瞎咋唿個毬!咱倆現在平級,你好像沒有資格這樣對我說話欸。”蕭劄剌道。
“混賬小人!今天出了差錯,要你狗頭!”
耶律葛一邊吼一邊飛身來到山門前,滾鞍下馬,一腳朝大門踹去。又寬又厚的木門十分結實,紋絲不動。
“黑廟!”耶律葛迴身暴喝:“來人,把它給我砸開!蕭劄剌,你狗日要是不想死,就趕緊包圍這裏!一個人不許跑掉!”
等到大門砸開,眾人進去一看,都驚得呆住了。隻見血流滿地,幾個宮女倒在血泊之中,早沒有了氣息。士兵們迅速搜遍了整座廟宇,前院後院血跡斑斑腳印狼藉,藏經閣裏發現了十幾具身穿著袈裟和海清的屍體,卻沒找見一個活人,也沒有太後的影子。院子的後門虛掩,外麵落葉很厚,完全見不到足跡。親兵報告說,蕭劄剌的人剛才隻守住了前門,現在才到後麵布圍。
“蠢貨!奸賊!”耶律葛氣得肺都要炸開了。
忽然院牆角的柴草堆裏發出一陣沙沙聲,一個女子探出滿是草屑的頭。當她看清了院中的情形,“哇”地一聲大哭起來,邊哭邊爬了出來。
“春喜?!”耶律葛驚諤地上前一把抓住她的胳膊,大力搖著問道:“快說,這裏發生了什麽?”
春喜是個見過世麵的女人,雖然被嚇懵了,還總算能抽泣著斷斷續續說出事情的經過。她說她去小解,聽到院中動靜異樣,機警地躲進柴堆後麵。她見到一群大漢和韓德讓打鬥,後來劫走了太後和韓德讓,殺死了其她宮女。賊人惶急之中沒有發現她。她本想衝出來保護太後,可是手無寸鐵,隻能送死。隻好躲著等救兵來了再想辦法。
秋末的太陽很早就落了山,灰蒙蒙的暮色籠罩著整座山廟。
耶律斜軫聞訊匆匆趕來,連老寧王耶律稍也氣喘籲籲地爬上山。幾個人湊到佛堂裏緊急商議對策。耶律葛忍不住又指著蕭紮剌的鼻子罵道:
“韓都帥命你跟上為什麽磨蹭!見到大門關著為什麽不進去!你個王八蛋裏通外賊!”
“你罵誰!我沒磨蹭,我以為裏麵沒事,沒敢往裏闖,沒想到……”蕭劄剌辯解道。
他見眾人都眼光異樣地瞪著他,一陣莫名心虛,生生吞下一口惡氣沒有罵迴去。
“罵的就是你!查出來你個王八蛋鬧鬼,老子還要剁了你!”
耶律葛覺得今天的事大為蹊蹺,蕭劄剌的行動不可理解也不可原諒,新恨舊仇一起湧上心頭。他和韓德讓有過衝突,但那不過是一時的意氣之爭。韓德讓不為己甚,後來相處之中也沒有為難他。太後知道了罵了他一頓,讓他明白了自己的不如人處,漸漸地他也就甘心在韓德讓手下當差了。隻是對蕭紮拉他卻始終耿耿於懷,覺得韓德讓竟然提拔信任這樣一個壞蛋真是瞎了眼。
“吵個毬!趕快說怎麽辦。再吵賊人跑遠了,咱們全都該死!”
斜軫也急得罵起人來。太後不在,皇帝年幼,雖然還有地位尊崇的吳王,可是吳王沒有朝職,作為顧命大臣兼北樞密,他是這裏的最高指揮,必須承擔全部責任。萬一太後有個三長兩短,韓德讓必然也難生還。他這個唯一的輔政大臣就要挑起整個朝廷的重擔。這雖是很多人求之不得的機會和至高無上的榮耀,可也是萬丈懸崖的邊緣。他清楚自己的威望和本事,主幼國疑之際一旦壓不住陣,必將天下大亂。到時候玉石俱焚,自己也絕不會有好下場。不論是為朝廷計還是為自己計,他都不希望這樣的事情發生。
“那就別扯了,趕快去追!右皮室在這裏警戒!蕭劄剌,再出事饒不了你!我帶左皮室去追。就是把這座山翻個個兒,今晚也要把人找到。”耶律葛拔腿就要走。
“耶律葛,再急也要有個謀劃。這山方圓三百多裏,別說你帶一萬人,就是兩萬人都去也不可能翻個遍。你們說這事會是什麽人幹的,弄清楚也許能有個頭緒。”耶律稍道。
他也很著急,太後雖然有時霸道,卻是朝廷穩定的支柱。萬一有個三長兩短,朝局肯定大亂,他也不希望看到那樣的情形。
“如此行事,事先必有周密預謀。不會是普通蟊賊,是聚眾謀反?或者是邪教惑眾?可恨東京留守府沒有發現也沒有報告。”斜軫道。
“是渤海人。”站在旁邊的春喜突然插嘴。她心裏焦灼愧疚,不肯離開去休息。斜軫見她是個知情人,又是太後最信得過的人,就讓她在一邊旁聽。
“你怎麽知道?”眾人都轉過臉去望著她,異口同聲問道。
“不會錯。全都是一色的渤海口音。”
渤海滅國之後,盡管死難逃亡了一大半,還是有上百萬遺民做了亡國奴留在契丹治下,成為除了漢人之外人口最多的民族,數量大大超過契丹本族人口。為了籠絡這批人,每任皇帝都要從渤海皇室遺族中挑選嬪妃,還任用了不少渤海族裔的文武官員。五十多年來這些人在契丹已經生活了兩三代,但大多都還保留著本來的口音和很多生活習慣。
“要是渤海逆賊,定是要挾持太後逃往白山,那裏是他們的老巢。白山不是巫山,一旦進去了就是大海撈針!應該趕快堵住通往白山的道路。”蕭劄剌在一旁插嘴道。
耶律葛又毫不客氣地罵道:
“放屁!這會兒往白山跑,必要穿過遼河平原,他們逃得掉嗎?你讓咱們把兵撒出去堵截山外,調虎離山嗎!好個盤算!輔政、王爺,管它是哪一夥賊,要到哪裏去,今夜都不會離開醫山!隻在這裏麵搜便沒有錯。”
“耶律葛這話有理。但巫山雖不大也有幾百裏,藏十幾個人就像藏幾隻兔子。找到也不是件容易的事。”耶律稍道。
“咱們有最好的獵狗,這裏滿院的血跡腥味,隻要聞了追去,還怕找不到!不能囉嗦了,我現在就去!”耶律葛一拍桌案大叫。
“慢著,葛帥,再急也要沉住氣好好謀劃。要是亂搜惹得賊人狗急跳牆傷害了太後,那就一切全都白費!”
“那怎麽辦?總要去找!”
“既要找又不能打草驚蛇。太後的安全比什麽都重要!葛帥,全靠你了!”
“那好,不點火把,人噤聲馬銜枚,狗也不讓它叫!咱們有過這種訓練。”
“多多派人相互聯絡,還要及時傳迴消息,報告情況進展。王爺,你看還有什麽?”
耶律斜軫努力保持著頭腦冷靜,最後也沒有忘記拉上吳王。
耶律稍難得地表情莊重嚴肅,點了點頭道:“輔政想得是,本王全都讚同。”
耶律葛迅速找來耶律希和他手下的所有營將、指揮,仔細交代了行動的要求和聯絡的信號,給左皮室的二十個指揮劃分了各自負責的小片區域,各營將負責隨時將情況向他和耶律希報告。營中最好的數百頭獵犬也調集來了,讓它們嗅了春喜找出來的太後衣物和院中血跡,就開始了分頭行動。
車輪飛轉,小小轎廂劇烈顛簸。韓德讓忍住傷口的劇痛,蜷著腿坐在後麵最靠車簾的地方。他盡量縮著身子,給蕭燕燕留出能夠坐得舒服一些的空間,但是車廂底板沒有一點鋪墊,加上車輪粗糙,車廂晃動得像要把人的骨架搖散似的。韓德讓不想這樣束手無策地幹坐,很想跳下去再拚上一場。可是後麵緊跟著好幾個手拿武器的大漢,他現在渾身是傷手無寸鐵,拚命隻有一死。自己死了不要緊,可是卻不忍留下蕭燕燕一個人在這個荒山野嶺的一架破車上獨自麵對重重危險。
但他畢竟不甘心這樣坐等命運安排,腦筋急速旋轉,想著一定還有什麽辦法能夠脫身。忽然,他覺得自己很蠢,有一件事起碼值得一試。車廂雖然又小又破,好在還有一個粗布簾子遮擋,他便開始脫衣服。先脫下最外麵的窄袖夾袍,想了想,疊起來遞給蕭燕燕,輕聲道:
“太後,這個墊一墊,會舒服些。”
他們上車後還沒有顧上交談,這是他說的第一句話。蕭燕燕在黑暗的車廂裏慘淡一笑,道:
“虧你還想著這個。快穿上,天氣涼。”
韓德讓沒有迴答,把袍子塞給她,又動手脫裏麵的衣服。深秋初冬,天氣寒冷,每個人都是裏三層外三層穿了好幾件衣服。受傷的胳膊和肩膀讓他動作艱難,衣服也被血水黏在一起。他費力地脫下一件薄短襖,身上隻剩了一件緊身布衣。撕拉幾下把短襖扯碎,然後趴在車廂底板上開始尋找什麽。蕭燕燕吃驚地看著他的舉動,驚訝地問道:
“你找什麽?”
“板縫,把布片丟下去,讓官軍容易找到咱們。”
蕭燕燕恍然。禦林軍一定會搜山。落葉上留不下車轍馬蹄的印記,但耶律斜軫和耶律葛都是有經驗的大將,一定會想到動用獵犬。染血的布片能幫助這些嗅覺靈敏的獵犬更快發現他們的蹤跡。隻有從板縫中悄悄將布片丟下去才不會被尾隨的賊人發現。
蕭燕燕挪身過來將袍子給韓德讓披在肩上,坐到他的身邊,也動手幫他撕扯起來。
第一張碎布片從板縫中靜靜地掉落到山地上,尾隨的騎手毫無察覺。山上鋪滿落葉,地麵變得五彩斑斕,一片小小的帶血布片從車底板悄悄落下沒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隔上十來步的距離兩人就丟下一片。
韓德讓沒有把那件袍子拿下來,而是把它張開,默默地將蕭燕燕裹了進來。蕭燕燕忽然顫抖著,在袍子下麵伸開雙臂緊緊地摟住了那彌漫著汗味和血腥味的滾燙身體。什麽君臣之防,什麽身份高低,一切過去顯得是那樣不可動搖的銅牆鐵壁般的壁壘瞬間崩塌。兩人緊緊地抱在一起,好像隻有從對方的身體裏汲取力量才能有堅持下去的勇氣。
蕭燕燕從心底裏湧起一股對這次劫難的慶幸之情,要是沒有這突如其來的災難將臨,她也許永遠也不會向這個自己從小就喜歡的男子袒露心懷。
韓德讓比她大十一歲,她從情竇初開的少女時代就喜歡上了這個豐神俊逸才兼文武的男人。那時韓匡嗣是蕭思溫的府中常客,作為他最看中的兒子,韓德讓也常一起來,他們正在共同謀劃扶立耶律璟的大計。當時年輕的韓德讓已經成婚,身份又相差懸殊,她不可能想得太多。後來父親將她嫁給了耶律璟,她知道這是父親的賭博,但也是皇族和國舅族門當戶對的聯姻。起初她對耶律璟並沒有感情,可是和一個對她很好又溫厚善良的丈夫相處久了,生了七八個兒女,感情自然也會油然而生。而且耶律璟貴為九五至尊的皇帝,給她帶來的榮耀和地位也令她陶醉其中。但是她始終默默地喜歡著韓德讓,雖然有時候這種感情變得有些遙遠淡漠。皇帝駕崩之後,她頓感孤獨無依,韓德讓的形象變得特別鮮明起來。
但是儒家的倫理道德已經在大遼潛移默化深入人心。契丹女子離婚再嫁雖然仍是平常,無論多麽有地位的貴婦,哪怕是王妃,如果願意舍棄從前的名位都可以另嫁其他人。他的大姐蕭胡輦是齊王妃,她理直氣壯地再嫁自己的馬奴。別人所能批評的隻是她的品味,而不能指責她違背禮法。可是守寡的皇太後想要嫁人或是與別人相好卻是不行的。因為皇權至高無上,不允許有任何玷汙褻瀆。在這一點上,自詡傳承了華夏正統文化的大遼,比匈奴突厥等草原部落聯盟大大進化了一步。
耶律葛心裏頓時浮上一種不祥的預感,一眼看到正握著一根馬鞭挺著肚子走來走去的蕭紮拉,瞪起眼睛厲聲問道:
“太後在哪?”
蕭紮拉乜斜著眼睛看他,道:“在裏麵,你來幹嘛?”
“門為什麽關著?你的人為什麽都在外麵?”
“瞎咋唿個毬!咱倆現在平級,你好像沒有資格這樣對我說話欸。”蕭劄剌道。
“混賬小人!今天出了差錯,要你狗頭!”
耶律葛一邊吼一邊飛身來到山門前,滾鞍下馬,一腳朝大門踹去。又寬又厚的木門十分結實,紋絲不動。
“黑廟!”耶律葛迴身暴喝:“來人,把它給我砸開!蕭劄剌,你狗日要是不想死,就趕緊包圍這裏!一個人不許跑掉!”
等到大門砸開,眾人進去一看,都驚得呆住了。隻見血流滿地,幾個宮女倒在血泊之中,早沒有了氣息。士兵們迅速搜遍了整座廟宇,前院後院血跡斑斑腳印狼藉,藏經閣裏發現了十幾具身穿著袈裟和海清的屍體,卻沒找見一個活人,也沒有太後的影子。院子的後門虛掩,外麵落葉很厚,完全見不到足跡。親兵報告說,蕭劄剌的人剛才隻守住了前門,現在才到後麵布圍。
“蠢貨!奸賊!”耶律葛氣得肺都要炸開了。
忽然院牆角的柴草堆裏發出一陣沙沙聲,一個女子探出滿是草屑的頭。當她看清了院中的情形,“哇”地一聲大哭起來,邊哭邊爬了出來。
“春喜?!”耶律葛驚諤地上前一把抓住她的胳膊,大力搖著問道:“快說,這裏發生了什麽?”
春喜是個見過世麵的女人,雖然被嚇懵了,還總算能抽泣著斷斷續續說出事情的經過。她說她去小解,聽到院中動靜異樣,機警地躲進柴堆後麵。她見到一群大漢和韓德讓打鬥,後來劫走了太後和韓德讓,殺死了其她宮女。賊人惶急之中沒有發現她。她本想衝出來保護太後,可是手無寸鐵,隻能送死。隻好躲著等救兵來了再想辦法。
秋末的太陽很早就落了山,灰蒙蒙的暮色籠罩著整座山廟。
耶律斜軫聞訊匆匆趕來,連老寧王耶律稍也氣喘籲籲地爬上山。幾個人湊到佛堂裏緊急商議對策。耶律葛忍不住又指著蕭紮剌的鼻子罵道:
“韓都帥命你跟上為什麽磨蹭!見到大門關著為什麽不進去!你個王八蛋裏通外賊!”
“你罵誰!我沒磨蹭,我以為裏麵沒事,沒敢往裏闖,沒想到……”蕭劄剌辯解道。
他見眾人都眼光異樣地瞪著他,一陣莫名心虛,生生吞下一口惡氣沒有罵迴去。
“罵的就是你!查出來你個王八蛋鬧鬼,老子還要剁了你!”
耶律葛覺得今天的事大為蹊蹺,蕭劄剌的行動不可理解也不可原諒,新恨舊仇一起湧上心頭。他和韓德讓有過衝突,但那不過是一時的意氣之爭。韓德讓不為己甚,後來相處之中也沒有為難他。太後知道了罵了他一頓,讓他明白了自己的不如人處,漸漸地他也就甘心在韓德讓手下當差了。隻是對蕭紮拉他卻始終耿耿於懷,覺得韓德讓竟然提拔信任這樣一個壞蛋真是瞎了眼。
“吵個毬!趕快說怎麽辦。再吵賊人跑遠了,咱們全都該死!”
斜軫也急得罵起人來。太後不在,皇帝年幼,雖然還有地位尊崇的吳王,可是吳王沒有朝職,作為顧命大臣兼北樞密,他是這裏的最高指揮,必須承擔全部責任。萬一太後有個三長兩短,韓德讓必然也難生還。他這個唯一的輔政大臣就要挑起整個朝廷的重擔。這雖是很多人求之不得的機會和至高無上的榮耀,可也是萬丈懸崖的邊緣。他清楚自己的威望和本事,主幼國疑之際一旦壓不住陣,必將天下大亂。到時候玉石俱焚,自己也絕不會有好下場。不論是為朝廷計還是為自己計,他都不希望這樣的事情發生。
“那就別扯了,趕快去追!右皮室在這裏警戒!蕭劄剌,再出事饒不了你!我帶左皮室去追。就是把這座山翻個個兒,今晚也要把人找到。”耶律葛拔腿就要走。
“耶律葛,再急也要有個謀劃。這山方圓三百多裏,別說你帶一萬人,就是兩萬人都去也不可能翻個遍。你們說這事會是什麽人幹的,弄清楚也許能有個頭緒。”耶律稍道。
他也很著急,太後雖然有時霸道,卻是朝廷穩定的支柱。萬一有個三長兩短,朝局肯定大亂,他也不希望看到那樣的情形。
“如此行事,事先必有周密預謀。不會是普通蟊賊,是聚眾謀反?或者是邪教惑眾?可恨東京留守府沒有發現也沒有報告。”斜軫道。
“是渤海人。”站在旁邊的春喜突然插嘴。她心裏焦灼愧疚,不肯離開去休息。斜軫見她是個知情人,又是太後最信得過的人,就讓她在一邊旁聽。
“你怎麽知道?”眾人都轉過臉去望著她,異口同聲問道。
“不會錯。全都是一色的渤海口音。”
渤海滅國之後,盡管死難逃亡了一大半,還是有上百萬遺民做了亡國奴留在契丹治下,成為除了漢人之外人口最多的民族,數量大大超過契丹本族人口。為了籠絡這批人,每任皇帝都要從渤海皇室遺族中挑選嬪妃,還任用了不少渤海族裔的文武官員。五十多年來這些人在契丹已經生活了兩三代,但大多都還保留著本來的口音和很多生活習慣。
“要是渤海逆賊,定是要挾持太後逃往白山,那裏是他們的老巢。白山不是巫山,一旦進去了就是大海撈針!應該趕快堵住通往白山的道路。”蕭劄剌在一旁插嘴道。
耶律葛又毫不客氣地罵道:
“放屁!這會兒往白山跑,必要穿過遼河平原,他們逃得掉嗎?你讓咱們把兵撒出去堵截山外,調虎離山嗎!好個盤算!輔政、王爺,管它是哪一夥賊,要到哪裏去,今夜都不會離開醫山!隻在這裏麵搜便沒有錯。”
“耶律葛這話有理。但巫山雖不大也有幾百裏,藏十幾個人就像藏幾隻兔子。找到也不是件容易的事。”耶律稍道。
“咱們有最好的獵狗,這裏滿院的血跡腥味,隻要聞了追去,還怕找不到!不能囉嗦了,我現在就去!”耶律葛一拍桌案大叫。
“慢著,葛帥,再急也要沉住氣好好謀劃。要是亂搜惹得賊人狗急跳牆傷害了太後,那就一切全都白費!”
“那怎麽辦?總要去找!”
“既要找又不能打草驚蛇。太後的安全比什麽都重要!葛帥,全靠你了!”
“那好,不點火把,人噤聲馬銜枚,狗也不讓它叫!咱們有過這種訓練。”
“多多派人相互聯絡,還要及時傳迴消息,報告情況進展。王爺,你看還有什麽?”
耶律斜軫努力保持著頭腦冷靜,最後也沒有忘記拉上吳王。
耶律稍難得地表情莊重嚴肅,點了點頭道:“輔政想得是,本王全都讚同。”
耶律葛迅速找來耶律希和他手下的所有營將、指揮,仔細交代了行動的要求和聯絡的信號,給左皮室的二十個指揮劃分了各自負責的小片區域,各營將負責隨時將情況向他和耶律希報告。營中最好的數百頭獵犬也調集來了,讓它們嗅了春喜找出來的太後衣物和院中血跡,就開始了分頭行動。
車輪飛轉,小小轎廂劇烈顛簸。韓德讓忍住傷口的劇痛,蜷著腿坐在後麵最靠車簾的地方。他盡量縮著身子,給蕭燕燕留出能夠坐得舒服一些的空間,但是車廂底板沒有一點鋪墊,加上車輪粗糙,車廂晃動得像要把人的骨架搖散似的。韓德讓不想這樣束手無策地幹坐,很想跳下去再拚上一場。可是後麵緊跟著好幾個手拿武器的大漢,他現在渾身是傷手無寸鐵,拚命隻有一死。自己死了不要緊,可是卻不忍留下蕭燕燕一個人在這個荒山野嶺的一架破車上獨自麵對重重危險。
但他畢竟不甘心這樣坐等命運安排,腦筋急速旋轉,想著一定還有什麽辦法能夠脫身。忽然,他覺得自己很蠢,有一件事起碼值得一試。車廂雖然又小又破,好在還有一個粗布簾子遮擋,他便開始脫衣服。先脫下最外麵的窄袖夾袍,想了想,疊起來遞給蕭燕燕,輕聲道:
“太後,這個墊一墊,會舒服些。”
他們上車後還沒有顧上交談,這是他說的第一句話。蕭燕燕在黑暗的車廂裏慘淡一笑,道:
“虧你還想著這個。快穿上,天氣涼。”
韓德讓沒有迴答,把袍子塞給她,又動手脫裏麵的衣服。深秋初冬,天氣寒冷,每個人都是裏三層外三層穿了好幾件衣服。受傷的胳膊和肩膀讓他動作艱難,衣服也被血水黏在一起。他費力地脫下一件薄短襖,身上隻剩了一件緊身布衣。撕拉幾下把短襖扯碎,然後趴在車廂底板上開始尋找什麽。蕭燕燕吃驚地看著他的舉動,驚訝地問道:
“你找什麽?”
“板縫,把布片丟下去,讓官軍容易找到咱們。”
蕭燕燕恍然。禦林軍一定會搜山。落葉上留不下車轍馬蹄的印記,但耶律斜軫和耶律葛都是有經驗的大將,一定會想到動用獵犬。染血的布片能幫助這些嗅覺靈敏的獵犬更快發現他們的蹤跡。隻有從板縫中悄悄將布片丟下去才不會被尾隨的賊人發現。
蕭燕燕挪身過來將袍子給韓德讓披在肩上,坐到他的身邊,也動手幫他撕扯起來。
第一張碎布片從板縫中靜靜地掉落到山地上,尾隨的騎手毫無察覺。山上鋪滿落葉,地麵變得五彩斑斕,一片小小的帶血布片從車底板悄悄落下沒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隔上十來步的距離兩人就丟下一片。
韓德讓沒有把那件袍子拿下來,而是把它張開,默默地將蕭燕燕裹了進來。蕭燕燕忽然顫抖著,在袍子下麵伸開雙臂緊緊地摟住了那彌漫著汗味和血腥味的滾燙身體。什麽君臣之防,什麽身份高低,一切過去顯得是那樣不可動搖的銅牆鐵壁般的壁壘瞬間崩塌。兩人緊緊地抱在一起,好像隻有從對方的身體裏汲取力量才能有堅持下去的勇氣。
蕭燕燕從心底裏湧起一股對這次劫難的慶幸之情,要是沒有這突如其來的災難將臨,她也許永遠也不會向這個自己從小就喜歡的男子袒露心懷。
韓德讓比她大十一歲,她從情竇初開的少女時代就喜歡上了這個豐神俊逸才兼文武的男人。那時韓匡嗣是蕭思溫的府中常客,作為他最看中的兒子,韓德讓也常一起來,他們正在共同謀劃扶立耶律璟的大計。當時年輕的韓德讓已經成婚,身份又相差懸殊,她不可能想得太多。後來父親將她嫁給了耶律璟,她知道這是父親的賭博,但也是皇族和國舅族門當戶對的聯姻。起初她對耶律璟並沒有感情,可是和一個對她很好又溫厚善良的丈夫相處久了,生了七八個兒女,感情自然也會油然而生。而且耶律璟貴為九五至尊的皇帝,給她帶來的榮耀和地位也令她陶醉其中。但是她始終默默地喜歡著韓德讓,雖然有時候這種感情變得有些遙遠淡漠。皇帝駕崩之後,她頓感孤獨無依,韓德讓的形象變得特別鮮明起來。
但是儒家的倫理道德已經在大遼潛移默化深入人心。契丹女子離婚再嫁雖然仍是平常,無論多麽有地位的貴婦,哪怕是王妃,如果願意舍棄從前的名位都可以另嫁其他人。他的大姐蕭胡輦是齊王妃,她理直氣壯地再嫁自己的馬奴。別人所能批評的隻是她的品味,而不能指責她違背禮法。可是守寡的皇太後想要嫁人或是與別人相好卻是不行的。因為皇權至高無上,不允許有任何玷汙褻瀆。在這一點上,自詡傳承了華夏正統文化的大遼,比匈奴突厥等草原部落聯盟大大進化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