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眉腮邊瘦,圖脂淚雙流,歎公子王孫,隨波逐流。待花容月貌,拋灑荒丘。芳草連天黃塵走,南雁北歸鄉關愁,鴛鴦被,拋置舊床頭。紅綃帳,空向兩邊鉤。……”
琵琶聲中敲打節拍的牙板“啪”地一聲停下,手持紅牙板的女子說道:
“公主,不要唱了,唱得人心裏好不淒惶。看容妝又被眼淚弄花了。來,坐到梳妝台前,讓晴兒幫你重新化過。”
彈琵琶的女子道:
“晴兒,說了多少遍,不許再叫公主。妝花了正好洗去,梳妝打扮給誰看。”
“不叫公主老爺不依,妝容不整怎好見客。上門道賀的客人又多了起來,好多都是得罪不起的,公主還不是強作歡顏也要見。”
“晴兒,我自己梳妝,你去把阿天找來,我有話問他。”
這是一間鋪設華麗的繡帳,彈琴的女子名叫耶律汀,是王子帳帳主耶律襄的女兒。擊板的是她的貼身婢女晴兒。兩年前由太後親自做主封耶律汀為公主,就是認作幹女兒,將她許配給了千裏之外的銀夏李繼遷。但是這門婚事一拖兩年,中間石沉大海,無聲無息,前兩天忽然得到通知,不日即將送她去銀夏與李繼遷完婚。耶律汀的家門前又像定親時那樣恢複了車水馬龍川流不息。耶律汀則好像心裏的傷口剛剛愈合又被劃開,鮮血淋漓,痛不欲生。
耶律襄是一介武夫,可是娶了一個漂亮的漢族女子為側妻,這位女子出身南京世族,知書達理,頗通文墨。她隻生了一個女兒,取名為“汀”,小字蘭兒。意即濁世之中一葉清洲,一支幽蘭。蘭兒蘭心蕙質,從小跟從母親學習,琴棋書畫無不粗通。蘭兒十五歲時母親死了,從此她便成了一葉孤舟,缺少了家人的疼愛。嫡母和庶母們都不關心她,父親也忙得顧不上這個女兒,讓她感到無比孤獨淒涼。
兩年多前的一天,父親從朝中迴來,鄭重其事地把她和全家人都叫到一起,宣布她已被封為公主,將要遠嫁西域。父親講了一個故事,說唐末有一個叫做定難軍的藩鎮,是黨項人的地盤,統有夏、銀、綏、宥、靜五州,距離大同府還有一千裏。幾年前,那裏一個二十四歲的黨項貴族叫李繼遷起兵抗宋,自封為定難五州留後。李繼遷向契丹求娶公主,結為反宋聯盟,朝廷答應了。大惕隱司從宗族之女中選中了她。她聽到之後覺得像被晴天霹靂擊中,不知道為什麽偏偏是自己被拋擲蠻荒嫁給野人。
嫡母庶母們卻都對她換了一副嘴臉,各個堆起了笑臉,“公主”長“公主”短的叫得讓人肉麻。家裏著實熱鬧了一陣,親戚朋友們紛紛登門道賀,就連許久沒有走動的八竿子打不著的人也跑來認親,好像沾上了她就沾上了太後皇上一樣。蘭兒傷心欲絕卻毫無辦法,她不能主宰自己的婚姻和命運,如果不想就此了斷一生,隻能聽天由命。
後來這件事莫名其妙沉寂下來,公主的正式冊封還沒有舉行,就不再有人提起。嫡母庶母們又恢複了一副冰冷的麵,親戚們也車馬稀疏。但父親嫡母仍惦記著這件事,有一次她聽見嫡母問父親道:
“老爺,你也不知道著急,那件事還做不做數,親戚朋友們問起來,咱們這張臉真沒處擺。蘭兒一年年大了,這上不上下不下算怎麽迴事呢?萬一那個姓李的打仗死了,公主還當不當?人還出不出門?”
父親道:“是我親閨女,我怎麽能不心焦?大惕隱司說,朝中有人反對這件事,說都是韓德讓的五弟,就是那個西南招討使韓德威瞎起勁,李繼遷屁都不是,憑什麽娶契丹公主。這豈不是自掉身價。太後就猶豫了,說等等看,看這個李繼遷能折騰出什麽名堂。要是真能又快像樣的地盤稱王稱霸,哪怕是土皇帝當他的老嶽母也不委屈。要是兩年什麽名堂也沒有再悔婚不遲。”
蘭兒聽了以後,更加寢食難安,心裏天天向佛祖禱告,保佑李繼遷一事無成一敗塗地,或者讓他陣前身死。她知道這樣詛咒自己的未婚夫很不應該,可是卻克製不住這樣的希望。
兩年的時間裏一顆懸著的心受盡煎熬,要不是晴兒兄妹的出現她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撐得下來。
統和四年(987年)底,太後、皇帝統兵南伐,君子館大敗宋軍,諸將縱兵大掠,搶了不少財貨子女歸來。十三歲的魏晴一家人就是這一戰的戰利品。她有一個哥哥名叫魏天,當時十八歲,還有父母。魏天的父親是個落第秀才,在家鄉設私塾教書,同時教授兒子苦讀,指望他實現自己“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夢想。魏天年紀輕輕已是滿腹詩書,正準備參加當年鄉試,沒想到被戰亂裹挾成了契丹人的奴隸。
耶律襄見魏天通達文墨,便讓他做了身邊幫辦文翰的隨從,把魏晴給了蘭兒當貼身丫鬟。蘭兒很快就喜歡上了聰明伶俐的晴兒,也求得父親的同意,讓魏天教她詩書辭賦。蘭兒靈秀聰慧,她的學習進步很快,而且從詩書中開闊了心胸得到了心靈慰籍。她從母親那裏學會了彈琵琶,現在喜歡自己填詞編曲,抒發滿腔無處訴說的哀怨抑鬱。她待晴兒如同姐妹,對魏天也視若兄長。有著二人相伴,孤獨的蘭兒才有了親情的溫暖。
不一會兒,一個下人打扮的年輕男子和晴兒一起迴來,男子站在門口垂手而立。
耶律汀已經重新抹勻胭脂,抿了紅唇,迴過頭來,一張清麗麵孔上兩隻漆黑的眸子望向青年,說道:
“大家都爭著來道喜,山哥,你怎麽不來?”
青年紅了臉,道:
“公主別這樣叫了,讓人聽見不好。我一個下人,人微言輕,這種事輪不到我來做。”
“是啊,來的人都想沾一沾公主的光,以為阿汀成了皇親國戚,和從前不一樣了。想不到你也這樣想。難道封了公主蘭兒就和從前那個遭人厭憎的女孩不一樣了?一個頭銜就能把人變得高貴?哼,真是可笑。天哥,是你告訴我,人的靈魂是平等的,無論自以為比別人卑賤還是高貴都是愚癡。不說這個了,我請你來不是想和你過不去,隻是想問問,你跟著老爺什麽文書都可以看到,西北發生了什麽?太後為什麽要現在要送我去完婚?你坐下說。”
晴兒搬來一個兀子放在公主對麵,又給他端來一盞茶。阿天喝了一口茶,不再局促,又像從前切磋詩文時那樣從容說道:
“看來這個韓德威的眼光還是不錯。想兩年前李繼遷才二十三歲,雖然出身黨項貴族,但卻一無所有。隻在十二歲時被他的族叔當時的定難軍節度使李光睿封了虛名‘管內都知蕃落使’。李光睿死後兒子李繼筠即位,李繼筠死後弟弟李繼捧即位,李繼捧懦弱,駕馭不了祖上留下的地盤,跑到開封獻地請求內附,李繼遷不服,率領不多的追隨者跑到沙漠裏豎起反旗。當時定難李繼捧的族中叔伯都是土豪,占據當地各座城鎮各自為政,對李繼捧陽奉陰違,拒不接納開封的收編,李繼遷隻是其中最膽大包天的一個無名之輩。雖然他頗有膽略,聚集豪強勢力,一度占領了銀州,但又得而複失。要不是太後寵信韓德威,根本不可能答應他的求婚。你想契丹自以為武功第一橫行天下怎麽會買這麽一個小小喪家之犬的帳。朝中大多數人都反對這件事,隻有韓德威說:‘河西中國右臂,當年就是因為李氏幫著開封打劉繼元,契丹才丟了北漢。現在李氏背宋歸我,正是牽製開封西北的好機會。’太後聽了他的話才答應了他。向開封封李繼捧一樣,封他為定難軍節度使、特進檢校太師、銀夏綏宥等州觀察處置等使、都督夏州諸軍事,等一堆頭銜,並答應了婚事。”
說到這裏魏天同情地看了一眼滿臉戚容的阿蘭,見她目不轉睛地盯著自己認真在聽,接著說道:
“這兩年李繼遷打了不少仗,去年打敗了宋軍三萬多人的主力大軍。雖然還是沒有占領一個牢固地盤,但已成為定難五州抗宋的一杆大旗。因為他的反抗,開封屢屢戰敗,束手無策竟隻能放棄由朝廷接管定難五州美夢,將本來已經調到其他地方去的李繼捧重新封為夏州刺史、定難軍節度使,給了他豐厚的賞賜讓他迴夏州去,等於將定難五州交還李氏。那個李繼捧迴到故鄉之後不但不能按照開封的旨意弭平五州之亂收服李繼遷,反而和李繼遷勾結繼續反抗朝廷。連三度為相的權臣趙普都因為這一著失策剛剛引咎辭職了。
這兩年南北大戰,西北對開封的牽製不可謂無功。契丹答應與他結親,對他也是勝過千軍萬馬的支持。李繼遷現在翅膀硬了,已經不是兩年前的喪家狗,但他想實現統一定難五州的雄心力量仍有不足,所以年初派人催婚。太後也看到雙方聯合的益處,所以準備履行承諾。”
“聽說這個姓李的已經有了妻子兒女,是真的嗎?小姐去了算什麽?”晴兒忿忿不平地插嘴道。
魏天又看了小姐一眼,說道:“這是真的。小姐早就知道。早在六年前起兵的時候,他的妻子就被宋軍抓走了。不知道他有幾個兒女,隻知大兒子現在已經七八歲了。那個李繼遷抗宋靠的是什麽?為了黨項豪族的支持,他娶了好幾個妻子都是那些豪酋的女兒,他對契丹也是這一套。”
阿蘭兩行眼淚滾滾而落,說道:
“我才不在乎他有幾個妻子,也不想爭寵。我就是一粒棋子,夫家和娘家都沒有拿我當人,誰會想棋子有什麽感受。我就是一團隨風飄泊的蓬草,飄到哪裏不知道,死在哪裏無人問。”
晴兒哀哀說道:
“小姐別傷心,晴兒陪你去,你身邊不能沒有個伴。”
耶律汀拉著她的手道:
“晴兒,謝謝你,有你這句話就算我們沒有白白姐妹相處一場。我當然想你陪我,可是我不能害了你。我會讓父親給你找個好人家,你會有個好歸宿。”
晴兒嗚嗚地哭了,道:
“小姐走了,誰還拿我當人。我一個奴婢還不是隨人踐踏,哪裏會有好歸宿。我情願跟著小姐,服侍小姐一輩子。”
耶律汀伸手替她擦去臉上的淚水,道:
“晴兒,你真的心甘情願跟我走嗎?”
“心甘情願。”晴兒斬釘截鐵道。
“這個家裏你是我唯一舍不得離開的人。你要真的願意,我們就結拜為姐妹,我求爹爹收你做幹女兒,為你們一家脫去奴籍。”
“小姐,那不可能。”
“過去不可能,現在沒有什麽不可能。我是出塞和親的公主,我要帶一個妹妹陪伴並不過分。我去向太後、皇上提出這個小小條件,他們一定會應允。”
她轉向魏天,哽咽著說道:
“天哥,你的學問那麽好,朝廷要開科舉,你有了自由身就可以去應考。你一定能中進士,將來做了官,說不定有機會出使西域。你們兄妹也許還能見麵。”
晴兒瞪大眼淚汪汪的一雙眼睛,望著小姐連聲道:
“真的嗎?真的嗎?”
她跳起來撲到哥哥身上又是哭又是笑:
“哥哥,哥哥,你聽到了嗎?你聽到了嗎?你自由了,你可以去考科舉了!”
魏天輕輕推開妹妹,轉過頭用手背抹了一把眼淚,迴過身定定地望著耶律汀說道:
“蘭兒,我們逃吧!我們想辦法逃到南邊去。”
琵琶聲中敲打節拍的牙板“啪”地一聲停下,手持紅牙板的女子說道:
“公主,不要唱了,唱得人心裏好不淒惶。看容妝又被眼淚弄花了。來,坐到梳妝台前,讓晴兒幫你重新化過。”
彈琵琶的女子道:
“晴兒,說了多少遍,不許再叫公主。妝花了正好洗去,梳妝打扮給誰看。”
“不叫公主老爺不依,妝容不整怎好見客。上門道賀的客人又多了起來,好多都是得罪不起的,公主還不是強作歡顏也要見。”
“晴兒,我自己梳妝,你去把阿天找來,我有話問他。”
這是一間鋪設華麗的繡帳,彈琴的女子名叫耶律汀,是王子帳帳主耶律襄的女兒。擊板的是她的貼身婢女晴兒。兩年前由太後親自做主封耶律汀為公主,就是認作幹女兒,將她許配給了千裏之外的銀夏李繼遷。但是這門婚事一拖兩年,中間石沉大海,無聲無息,前兩天忽然得到通知,不日即將送她去銀夏與李繼遷完婚。耶律汀的家門前又像定親時那樣恢複了車水馬龍川流不息。耶律汀則好像心裏的傷口剛剛愈合又被劃開,鮮血淋漓,痛不欲生。
耶律襄是一介武夫,可是娶了一個漂亮的漢族女子為側妻,這位女子出身南京世族,知書達理,頗通文墨。她隻生了一個女兒,取名為“汀”,小字蘭兒。意即濁世之中一葉清洲,一支幽蘭。蘭兒蘭心蕙質,從小跟從母親學習,琴棋書畫無不粗通。蘭兒十五歲時母親死了,從此她便成了一葉孤舟,缺少了家人的疼愛。嫡母和庶母們都不關心她,父親也忙得顧不上這個女兒,讓她感到無比孤獨淒涼。
兩年多前的一天,父親從朝中迴來,鄭重其事地把她和全家人都叫到一起,宣布她已被封為公主,將要遠嫁西域。父親講了一個故事,說唐末有一個叫做定難軍的藩鎮,是黨項人的地盤,統有夏、銀、綏、宥、靜五州,距離大同府還有一千裏。幾年前,那裏一個二十四歲的黨項貴族叫李繼遷起兵抗宋,自封為定難五州留後。李繼遷向契丹求娶公主,結為反宋聯盟,朝廷答應了。大惕隱司從宗族之女中選中了她。她聽到之後覺得像被晴天霹靂擊中,不知道為什麽偏偏是自己被拋擲蠻荒嫁給野人。
嫡母庶母們卻都對她換了一副嘴臉,各個堆起了笑臉,“公主”長“公主”短的叫得讓人肉麻。家裏著實熱鬧了一陣,親戚朋友們紛紛登門道賀,就連許久沒有走動的八竿子打不著的人也跑來認親,好像沾上了她就沾上了太後皇上一樣。蘭兒傷心欲絕卻毫無辦法,她不能主宰自己的婚姻和命運,如果不想就此了斷一生,隻能聽天由命。
後來這件事莫名其妙沉寂下來,公主的正式冊封還沒有舉行,就不再有人提起。嫡母庶母們又恢複了一副冰冷的麵,親戚們也車馬稀疏。但父親嫡母仍惦記著這件事,有一次她聽見嫡母問父親道:
“老爺,你也不知道著急,那件事還做不做數,親戚朋友們問起來,咱們這張臉真沒處擺。蘭兒一年年大了,這上不上下不下算怎麽迴事呢?萬一那個姓李的打仗死了,公主還當不當?人還出不出門?”
父親道:“是我親閨女,我怎麽能不心焦?大惕隱司說,朝中有人反對這件事,說都是韓德讓的五弟,就是那個西南招討使韓德威瞎起勁,李繼遷屁都不是,憑什麽娶契丹公主。這豈不是自掉身價。太後就猶豫了,說等等看,看這個李繼遷能折騰出什麽名堂。要是真能又快像樣的地盤稱王稱霸,哪怕是土皇帝當他的老嶽母也不委屈。要是兩年什麽名堂也沒有再悔婚不遲。”
蘭兒聽了以後,更加寢食難安,心裏天天向佛祖禱告,保佑李繼遷一事無成一敗塗地,或者讓他陣前身死。她知道這樣詛咒自己的未婚夫很不應該,可是卻克製不住這樣的希望。
兩年的時間裏一顆懸著的心受盡煎熬,要不是晴兒兄妹的出現她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撐得下來。
統和四年(987年)底,太後、皇帝統兵南伐,君子館大敗宋軍,諸將縱兵大掠,搶了不少財貨子女歸來。十三歲的魏晴一家人就是這一戰的戰利品。她有一個哥哥名叫魏天,當時十八歲,還有父母。魏天的父親是個落第秀才,在家鄉設私塾教書,同時教授兒子苦讀,指望他實現自己“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夢想。魏天年紀輕輕已是滿腹詩書,正準備參加當年鄉試,沒想到被戰亂裹挾成了契丹人的奴隸。
耶律襄見魏天通達文墨,便讓他做了身邊幫辦文翰的隨從,把魏晴給了蘭兒當貼身丫鬟。蘭兒很快就喜歡上了聰明伶俐的晴兒,也求得父親的同意,讓魏天教她詩書辭賦。蘭兒靈秀聰慧,她的學習進步很快,而且從詩書中開闊了心胸得到了心靈慰籍。她從母親那裏學會了彈琵琶,現在喜歡自己填詞編曲,抒發滿腔無處訴說的哀怨抑鬱。她待晴兒如同姐妹,對魏天也視若兄長。有著二人相伴,孤獨的蘭兒才有了親情的溫暖。
不一會兒,一個下人打扮的年輕男子和晴兒一起迴來,男子站在門口垂手而立。
耶律汀已經重新抹勻胭脂,抿了紅唇,迴過頭來,一張清麗麵孔上兩隻漆黑的眸子望向青年,說道:
“大家都爭著來道喜,山哥,你怎麽不來?”
青年紅了臉,道:
“公主別這樣叫了,讓人聽見不好。我一個下人,人微言輕,這種事輪不到我來做。”
“是啊,來的人都想沾一沾公主的光,以為阿汀成了皇親國戚,和從前不一樣了。想不到你也這樣想。難道封了公主蘭兒就和從前那個遭人厭憎的女孩不一樣了?一個頭銜就能把人變得高貴?哼,真是可笑。天哥,是你告訴我,人的靈魂是平等的,無論自以為比別人卑賤還是高貴都是愚癡。不說這個了,我請你來不是想和你過不去,隻是想問問,你跟著老爺什麽文書都可以看到,西北發生了什麽?太後為什麽要現在要送我去完婚?你坐下說。”
晴兒搬來一個兀子放在公主對麵,又給他端來一盞茶。阿天喝了一口茶,不再局促,又像從前切磋詩文時那樣從容說道:
“看來這個韓德威的眼光還是不錯。想兩年前李繼遷才二十三歲,雖然出身黨項貴族,但卻一無所有。隻在十二歲時被他的族叔當時的定難軍節度使李光睿封了虛名‘管內都知蕃落使’。李光睿死後兒子李繼筠即位,李繼筠死後弟弟李繼捧即位,李繼捧懦弱,駕馭不了祖上留下的地盤,跑到開封獻地請求內附,李繼遷不服,率領不多的追隨者跑到沙漠裏豎起反旗。當時定難李繼捧的族中叔伯都是土豪,占據當地各座城鎮各自為政,對李繼捧陽奉陰違,拒不接納開封的收編,李繼遷隻是其中最膽大包天的一個無名之輩。雖然他頗有膽略,聚集豪強勢力,一度占領了銀州,但又得而複失。要不是太後寵信韓德威,根本不可能答應他的求婚。你想契丹自以為武功第一橫行天下怎麽會買這麽一個小小喪家之犬的帳。朝中大多數人都反對這件事,隻有韓德威說:‘河西中國右臂,當年就是因為李氏幫著開封打劉繼元,契丹才丟了北漢。現在李氏背宋歸我,正是牽製開封西北的好機會。’太後聽了他的話才答應了他。向開封封李繼捧一樣,封他為定難軍節度使、特進檢校太師、銀夏綏宥等州觀察處置等使、都督夏州諸軍事,等一堆頭銜,並答應了婚事。”
說到這裏魏天同情地看了一眼滿臉戚容的阿蘭,見她目不轉睛地盯著自己認真在聽,接著說道:
“這兩年李繼遷打了不少仗,去年打敗了宋軍三萬多人的主力大軍。雖然還是沒有占領一個牢固地盤,但已成為定難五州抗宋的一杆大旗。因為他的反抗,開封屢屢戰敗,束手無策竟隻能放棄由朝廷接管定難五州美夢,將本來已經調到其他地方去的李繼捧重新封為夏州刺史、定難軍節度使,給了他豐厚的賞賜讓他迴夏州去,等於將定難五州交還李氏。那個李繼捧迴到故鄉之後不但不能按照開封的旨意弭平五州之亂收服李繼遷,反而和李繼遷勾結繼續反抗朝廷。連三度為相的權臣趙普都因為這一著失策剛剛引咎辭職了。
這兩年南北大戰,西北對開封的牽製不可謂無功。契丹答應與他結親,對他也是勝過千軍萬馬的支持。李繼遷現在翅膀硬了,已經不是兩年前的喪家狗,但他想實現統一定難五州的雄心力量仍有不足,所以年初派人催婚。太後也看到雙方聯合的益處,所以準備履行承諾。”
“聽說這個姓李的已經有了妻子兒女,是真的嗎?小姐去了算什麽?”晴兒忿忿不平地插嘴道。
魏天又看了小姐一眼,說道:“這是真的。小姐早就知道。早在六年前起兵的時候,他的妻子就被宋軍抓走了。不知道他有幾個兒女,隻知大兒子現在已經七八歲了。那個李繼遷抗宋靠的是什麽?為了黨項豪族的支持,他娶了好幾個妻子都是那些豪酋的女兒,他對契丹也是這一套。”
阿蘭兩行眼淚滾滾而落,說道:
“我才不在乎他有幾個妻子,也不想爭寵。我就是一粒棋子,夫家和娘家都沒有拿我當人,誰會想棋子有什麽感受。我就是一團隨風飄泊的蓬草,飄到哪裏不知道,死在哪裏無人問。”
晴兒哀哀說道:
“小姐別傷心,晴兒陪你去,你身邊不能沒有個伴。”
耶律汀拉著她的手道:
“晴兒,謝謝你,有你這句話就算我們沒有白白姐妹相處一場。我當然想你陪我,可是我不能害了你。我會讓父親給你找個好人家,你會有個好歸宿。”
晴兒嗚嗚地哭了,道:
“小姐走了,誰還拿我當人。我一個奴婢還不是隨人踐踏,哪裏會有好歸宿。我情願跟著小姐,服侍小姐一輩子。”
耶律汀伸手替她擦去臉上的淚水,道:
“晴兒,你真的心甘情願跟我走嗎?”
“心甘情願。”晴兒斬釘截鐵道。
“這個家裏你是我唯一舍不得離開的人。你要真的願意,我們就結拜為姐妹,我求爹爹收你做幹女兒,為你們一家脫去奴籍。”
“小姐,那不可能。”
“過去不可能,現在沒有什麽不可能。我是出塞和親的公主,我要帶一個妹妹陪伴並不過分。我去向太後、皇上提出這個小小條件,他們一定會應允。”
她轉向魏天,哽咽著說道:
“天哥,你的學問那麽好,朝廷要開科舉,你有了自由身就可以去應考。你一定能中進士,將來做了官,說不定有機會出使西域。你們兄妹也許還能見麵。”
晴兒瞪大眼淚汪汪的一雙眼睛,望著小姐連聲道:
“真的嗎?真的嗎?”
她跳起來撲到哥哥身上又是哭又是笑:
“哥哥,哥哥,你聽到了嗎?你聽到了嗎?你自由了,你可以去考科舉了!”
魏天輕輕推開妹妹,轉過頭用手背抹了一把眼淚,迴過身定定地望著耶律汀說道:
“蘭兒,我們逃吧!我們想辦法逃到南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