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怎麽這麽晚才迴來,哪裏有那麽多話好說呢。”
蕭菩薩哥得了前報,站在暖帳的門口迎接皇帝。她嫋嫋娜娜地施了一禮,一雙翦水秋瞳漾滿光彩,頭上的金絲纏枝步搖冠珍珠流瀉,襯著精心妝飾的粉麵如一朵淩波水蓮。隆緒由著內侍宮女們為他脫去紫貂大氅、銀狐皮帽、牛皮靴子和外衣,光著頭,換上一身寬鬆的常服和綿軟的拖鞋,笑吟吟地牽起貴妃的手,道:
“貴妃等急了?朕一散會就來了。今天的酒宴不單是吃喝歌舞,是有事要議的,所以才會這麽久。”
皇帝坐到的紅木榻的繡金軟墊上,菩薩哥隔著張螺鈿金絲楠木矮幾坐在對麵。隆緒憊懶地舒展了腰身,舒舒服服地半躺在幾個摞起來的大引枕上。
“臣妾準備了銀耳蓮子羹,用夏天的棗花蜜細細調了,消食解膩醒酒安神,一直煨在小廚房的灶上。錦瑟,快去端了來。”
“今天宴會上丞相的一番話令人耳目一新,除了他,朝中沒有第二個人說得出來,難怪母後看重他。”
隆緒喃喃道,像是咀嚼迴味又像是說給菩薩哥聽。菩薩哥頓時笑逐顏開,一對梨窩盛滿了歡喜。她靠了舅舅才有今天的千嬌百寵,心裏最渴盼的就是舅舅的才能得到承認。
“舅舅說了什麽讓陛下如此讚賞呢?”
“丞相說南北戰爭不但要鬥勇還要鬥智,比起單單的戰場廝殺,謀略和外交能更好地達到目標。”
隆緒有時喜歡和菩薩哥談談朝政。既是因為這個小女子聰慧過人,也是因為自己的一點小心思:貴妃是他和母後、丞相溝通的另一條渠道,他所說的話大多會原原本本傳到二人耳邊。隆緒在皇後和其她嬪妃那裏用不著這種心機,麵對貴妃卻時時不自覺地就用上了。
錦瑟用托盤盛著一隻白玉瓷盅走進來,將墊盤放在案幾上,伸出蓮花柔指拈起蓋子,一陣清爽甜柔的香氣絲絲溢出。菩薩哥努了努嘴,錦瑟帶著宮女內侍們退了出去。
隆緒用小瓷勺盛了一口放進嘴裏,品咂道:
“好味道,清香爽滑,甜而不膩,比宴會上禦廚房做的好多了。”
菩薩哥翹起線條柔美的嘴角道:
“皇上的舌頭也變得精致,品得出味道了。禦廚房也就做熊掌烤羊野豬頭還罷了,弄這種細巧點心比漢人的大戶人家都不如。這是去年新曬的深山銀耳嫩尖,秋天新下的上好蓮仁,臣妾精心檢選,親手剔了心子,讓錦瑟守著燉了一整天才做好的。”
隆緒盛了一勺隔著桌子送到貴妃嘴邊,笑道:
“有你在身邊伺候,舌頭還能不變得精致。來,你也吃一口。”
菩薩哥微啟朱唇抿了,用帕子掩口道:
“在陛下手裏吃著格外好味道。您自個兒用吧,我已經吃過了。陛下剛才說的南北戰爭,如何使用謀略呢?”
隆緒一邊慢慢啜著濃鬱甜美的羹湯,一邊說道:
“從趙光義侵犯南京算起,南北開戰足足二十年了。大仗小仗打了無數,契丹士兵戰死的總有十幾萬,宋軍更要加倍。雙方都國庫耗盡百姓遭殃。結果呢,宋人要收迴幽雲十六州是癡心妄想,契丹要收複三州三關也不容易。除了契丹收迴易州半州,兩國邊界還是原樣。也許真是到了談判解決問題的時候。”
菩薩哥用手撫著桌麵五彩晶瑩的螺鈿花紋,揚起下巴驕傲道:
“舅舅站得高看得遠,不像那班武將就知道打打殺殺,用士兵的命換取功名富貴。口口聲聲說是為了朝廷其實是為了自己。舅舅一心為了契丹好,母後慧眼識英雄,讓他做了大丞相,舅舅和母後都是最了不起的。”
隆緒感到有些累,轉了個輕鬆話題道:
“你今天過得怎麽樣,宮裏有什麽有意思的事,說給朕聽聽。”
菩薩哥一扭身走下榻來,到隆緒身邊緊貼著坐下,把頭靠在夫君胸前,噘著嘴道:
“哪有什麽有意思的事,每天都是一樣,無聊透了。對鏡梳妝獨自吃飯,隻有和宮女閑話幾句,才知道自己不是個啞巴。”
“你沒有去給皇後請安,和其她姐妹們說說話兒嗎?”
菩薩哥嘴角一撇:
“我說身子不舒服,今天沒有去。一個個假惺惺的,當麵嘴巴抹了蜜似的,背後恨不能捅刀子,什麽姐妹,一群烏眼雞罷了。”
“你不去給皇後請安,太後那裏也不去嗎?”
“我才不和她們一起去,我想什麽時候去就什麽時候去。我和姑姑是真心的,不像那些烏眼雞,當麵一套背後一套。”
“你別胡說,你怎麽知道她們背後說什麽。家和萬事興。朕是皇帝,本應該尊寵中宮,雨露分沾,現在獨寵你一個,旁人難免側目,你要恃寵而驕,那朕的後宮就沒有寧日了。”
菩薩哥的眼睛裏溢出瑩光,摟著隆緒的腰說道:
“我沒有胡說,她們背後嘀嘀咕咕,好幾次都被我聽見。她們說我娘是漢人,出身低賤。連那些漢妃、渤海妃都看不起我,說舅舅是寵佞,我是仗舅舅的勢。她們分沾雨露,皇上為什麽不去,我又沒有拴著皇上。”
隆緒暗自苦笑,菩薩哥的性子越來越潑辣,勸她沒用,要用冷淡疏遠來壓壓她的氣勢也做不到。一是礙著太後的麵子:菩薩哥入宮已經五年,但始終沒有懷上孩子。這讓太後心焦,菩薩哥也著急。隆緒自然希望早些圓太後和菩薩哥的夢。二是也真心有些不舍:這個小表妹今年二十歲,剛剛擺脫青澀,出落得越來越水靈豐潤,相貌身材溫柔可人宮中無人能及。
隆緒摟著菩薩哥輕吻她的額頭,溫言哄道:
“好了,是朕舍不得你。你是貴妃,皇後一人之下,六宮嬪妃之上,你要寬宏大量。朕寵你,別人難免嫉妒,說出話自然不中聽,你別往心裏去。”
菩薩哥忽然想起一件事,抬起頭說道:
“皇上,宮裏太無聊了,我請了母後的懿旨,讓教坊司的樂師來教我彈琵琶。”
隆緒怔了一怔:
“讓樂師進後宮?母後答應了?”
“為什麽不答應?皇上是說樂師是男人,不能進後宮嗎?我想好了,垂簾授課,並不見麵。陛下是不信任臣妾嗎?”
“朕當然信你。隻是這個規矩破了,將來會貽患無窮。算了,母後既已答應,朕也不能反對。隻是為什麽巴巴兒地想起要學琵琶呢?”
隆緒想起了皇後的一手好琵琶。
“為什麽不能是琵琶?我在娘家也是學過幾天的,隻是還欠些點撥。”
隆緒覺得好笑,刮了一下菩薩哥高挺小巧的鼻子說道:
“好好好,皇後善琵琶,再加一個你,以後來一個雙壁合奏。”
菩薩哥嗤了一聲道:
“我才不與人合奏,我要讓別人在我麵前羞彈琵琶。”
隆緒搖頭,歎了口氣:
“你總是這樣爭強好勝可不好。好了,朕累了,沐浴更衣歇息吧。”
時光荏苒,轉眼到了第二年的初春,捺缽大營駐紮在鴨子河畔。先知水暖的野鴨成群浮在冰麵上,獵鵝大戰中幸免於難的天鵝在蘆葦叢上空翩翩飛翔。頭魚宴和頭鵝宴的炊煙剛剛消散,行營又迎來了一件大事:貴妃娘娘要生產了。
貴妃生孩子無關外人,在皇家卻是一件比什麽都重要的大事。太後親臨現場,端端坐在產帳旁邊一座鋪設豪華的帷幕裏,連身兼數職日理萬機的大丞相也來了。兩位朝廷首腦今天踏踏實實地呆在這裏,什麽也不做,專門等候消息。另外一座幾乎同等華麗的金頂大帳前二十幾個禦醫產婆忙進忙出,無數宮女內侍團團打轉。
皇後姍姍而來,她的臉色灰白,邁著漂浮不定的腳步進了大帳,恭恭敬敬對太後施禮,道:
“給母後請安。貴妃妹妹生產,臣妾來遲了,還請母後恕罪。”
又對韓德讓福了一福道:
“丞相萬福,嬪妃之事本該本宮照料,勞丞相百忙之中費心了。”
蕭燕燕春風和煦般道:
“皇後來了,快來坐到哀家身邊。禦醫說是順產,隻是第一胎,菩薩哥有些害怕。這不,非得要皇帝進去陪她。”
蕭婉這才知道為什麽皇帝沒有在,她原本稍稍鬆快的心一下揪得更緊了。臉色白了白道:
“這怎麽行,血光不吉,皇上不應該在裏麵,臣妾進去替皇上出來吧。”
燕燕拉著她的手道:
“有什麽不吉,是他自己的孩子。菩薩哥是委屈撒嬌呢,也是皇上心疼她,你怎麽替得了。”
太後說得坦然,韓德讓在旁邊聽著麵帶微笑神色自若,蕭婉的臉卻紅了。她心如刀絞般淌著血。想到了死去的兒子,皇帝薄情,再要生兒子恐怕是夢想了,隻能眼睜睜看著別人給皇帝生孩子。又想到自己生佛寶奴的時候,皇帝倒是來了,但也隻是守在帳外,何曾有過今天這般陣仗。那還是嫡生的皇長子呢。
突然“哇”的一聲嘹亮孩啼打破了沉悶。太後霍地起身,目光焦灼地盯著帳門,皇帝清臒的身形在門口一晃就站到了殿中,臉上泛著興奮的紅暈,額頭上還有涔涔汗水,聲音像快樂飛翔的鳥兒,一邊用絲帕擦著額頭一邊說道:
“母後,丞相,是個白白胖胖的小阿哥!母子平安。”
他忽然看到蕭婉,臉色有一瞬的凝滯和尷尬,澀然一笑道:
“皇後來了。最近太忙了,好久沒有去看你,等過了這一陣,朕就去你宮裏。”
蕭婉強忍住淚水,皇帝太忙了,已經一年沒有去正宮了。多次節日慶典上見麵,也說不上兩三句話。她知道這裏不能流淚,拚命把苦水咽進肚子裏,眼眶發紅,福了一福說道:
“皇上忙,用不著顧念臣妾。”
“皇上,貴妃叫您呢。”
錦瑟進來一邊施禮一邊急急說道。隆緒起身對蕭婉投來抱歉一瞥,對太後道:
“母後和兒子一起進去吧,她看到母後一定會高興的。”
燕燕花兒一般笑著揮手道:
“她即叫你,你就去,對她說母後和丞相都在外麵守著呢,她要是想見,我就進去,不想見就讓她好好歇著。”
蕭婉從來不知道太後竟有這樣的耐心和好脾氣,說出的話如此溫暖體貼。自己生佛寶奴時,太後是第二天才去看望,坐了半刻不到就走了,生女兒燕哥時,太後根本就沒有來,隻派了身邊宮女送來一些賀禮。她覺得自己在這裏好像是外人,起身告辭道:
“太後,我先迴去了,去安排廚房好好給妹妹調理飲食。”
燕燕溫顏道:“你的臉色不好,迴去歇著吧。廚房那裏我已經讓娜仁去安排了”
娜仁是現在太後身邊最得用的大尚宮。蕭婉臉上一熱,又蹲了一蹲,什麽話也說不出來,低著頭離開了。一出了外麵的門,到了沒有人的地方,她的眼淚就撲簌簌地落了下來。突然,有人拉了她的袖子一把,嚇得她連連倒退幾步,差點跌坐在地上。一個女人拖著她的袖子把她拽上一駕華麗的馬車車廂裏。坐穩了,她才看清楚,這個滿頭珠翠環佩叮咚的女子不是大姑子齊國長公主又是哪個。
蕭菩薩哥得了前報,站在暖帳的門口迎接皇帝。她嫋嫋娜娜地施了一禮,一雙翦水秋瞳漾滿光彩,頭上的金絲纏枝步搖冠珍珠流瀉,襯著精心妝飾的粉麵如一朵淩波水蓮。隆緒由著內侍宮女們為他脫去紫貂大氅、銀狐皮帽、牛皮靴子和外衣,光著頭,換上一身寬鬆的常服和綿軟的拖鞋,笑吟吟地牽起貴妃的手,道:
“貴妃等急了?朕一散會就來了。今天的酒宴不單是吃喝歌舞,是有事要議的,所以才會這麽久。”
皇帝坐到的紅木榻的繡金軟墊上,菩薩哥隔著張螺鈿金絲楠木矮幾坐在對麵。隆緒憊懶地舒展了腰身,舒舒服服地半躺在幾個摞起來的大引枕上。
“臣妾準備了銀耳蓮子羹,用夏天的棗花蜜細細調了,消食解膩醒酒安神,一直煨在小廚房的灶上。錦瑟,快去端了來。”
“今天宴會上丞相的一番話令人耳目一新,除了他,朝中沒有第二個人說得出來,難怪母後看重他。”
隆緒喃喃道,像是咀嚼迴味又像是說給菩薩哥聽。菩薩哥頓時笑逐顏開,一對梨窩盛滿了歡喜。她靠了舅舅才有今天的千嬌百寵,心裏最渴盼的就是舅舅的才能得到承認。
“舅舅說了什麽讓陛下如此讚賞呢?”
“丞相說南北戰爭不但要鬥勇還要鬥智,比起單單的戰場廝殺,謀略和外交能更好地達到目標。”
隆緒有時喜歡和菩薩哥談談朝政。既是因為這個小女子聰慧過人,也是因為自己的一點小心思:貴妃是他和母後、丞相溝通的另一條渠道,他所說的話大多會原原本本傳到二人耳邊。隆緒在皇後和其她嬪妃那裏用不著這種心機,麵對貴妃卻時時不自覺地就用上了。
錦瑟用托盤盛著一隻白玉瓷盅走進來,將墊盤放在案幾上,伸出蓮花柔指拈起蓋子,一陣清爽甜柔的香氣絲絲溢出。菩薩哥努了努嘴,錦瑟帶著宮女內侍們退了出去。
隆緒用小瓷勺盛了一口放進嘴裏,品咂道:
“好味道,清香爽滑,甜而不膩,比宴會上禦廚房做的好多了。”
菩薩哥翹起線條柔美的嘴角道:
“皇上的舌頭也變得精致,品得出味道了。禦廚房也就做熊掌烤羊野豬頭還罷了,弄這種細巧點心比漢人的大戶人家都不如。這是去年新曬的深山銀耳嫩尖,秋天新下的上好蓮仁,臣妾精心檢選,親手剔了心子,讓錦瑟守著燉了一整天才做好的。”
隆緒盛了一勺隔著桌子送到貴妃嘴邊,笑道:
“有你在身邊伺候,舌頭還能不變得精致。來,你也吃一口。”
菩薩哥微啟朱唇抿了,用帕子掩口道:
“在陛下手裏吃著格外好味道。您自個兒用吧,我已經吃過了。陛下剛才說的南北戰爭,如何使用謀略呢?”
隆緒一邊慢慢啜著濃鬱甜美的羹湯,一邊說道:
“從趙光義侵犯南京算起,南北開戰足足二十年了。大仗小仗打了無數,契丹士兵戰死的總有十幾萬,宋軍更要加倍。雙方都國庫耗盡百姓遭殃。結果呢,宋人要收迴幽雲十六州是癡心妄想,契丹要收複三州三關也不容易。除了契丹收迴易州半州,兩國邊界還是原樣。也許真是到了談判解決問題的時候。”
菩薩哥用手撫著桌麵五彩晶瑩的螺鈿花紋,揚起下巴驕傲道:
“舅舅站得高看得遠,不像那班武將就知道打打殺殺,用士兵的命換取功名富貴。口口聲聲說是為了朝廷其實是為了自己。舅舅一心為了契丹好,母後慧眼識英雄,讓他做了大丞相,舅舅和母後都是最了不起的。”
隆緒感到有些累,轉了個輕鬆話題道:
“你今天過得怎麽樣,宮裏有什麽有意思的事,說給朕聽聽。”
菩薩哥一扭身走下榻來,到隆緒身邊緊貼著坐下,把頭靠在夫君胸前,噘著嘴道:
“哪有什麽有意思的事,每天都是一樣,無聊透了。對鏡梳妝獨自吃飯,隻有和宮女閑話幾句,才知道自己不是個啞巴。”
“你沒有去給皇後請安,和其她姐妹們說說話兒嗎?”
菩薩哥嘴角一撇:
“我說身子不舒服,今天沒有去。一個個假惺惺的,當麵嘴巴抹了蜜似的,背後恨不能捅刀子,什麽姐妹,一群烏眼雞罷了。”
“你不去給皇後請安,太後那裏也不去嗎?”
“我才不和她們一起去,我想什麽時候去就什麽時候去。我和姑姑是真心的,不像那些烏眼雞,當麵一套背後一套。”
“你別胡說,你怎麽知道她們背後說什麽。家和萬事興。朕是皇帝,本應該尊寵中宮,雨露分沾,現在獨寵你一個,旁人難免側目,你要恃寵而驕,那朕的後宮就沒有寧日了。”
菩薩哥的眼睛裏溢出瑩光,摟著隆緒的腰說道:
“我沒有胡說,她們背後嘀嘀咕咕,好幾次都被我聽見。她們說我娘是漢人,出身低賤。連那些漢妃、渤海妃都看不起我,說舅舅是寵佞,我是仗舅舅的勢。她們分沾雨露,皇上為什麽不去,我又沒有拴著皇上。”
隆緒暗自苦笑,菩薩哥的性子越來越潑辣,勸她沒用,要用冷淡疏遠來壓壓她的氣勢也做不到。一是礙著太後的麵子:菩薩哥入宮已經五年,但始終沒有懷上孩子。這讓太後心焦,菩薩哥也著急。隆緒自然希望早些圓太後和菩薩哥的夢。二是也真心有些不舍:這個小表妹今年二十歲,剛剛擺脫青澀,出落得越來越水靈豐潤,相貌身材溫柔可人宮中無人能及。
隆緒摟著菩薩哥輕吻她的額頭,溫言哄道:
“好了,是朕舍不得你。你是貴妃,皇後一人之下,六宮嬪妃之上,你要寬宏大量。朕寵你,別人難免嫉妒,說出話自然不中聽,你別往心裏去。”
菩薩哥忽然想起一件事,抬起頭說道:
“皇上,宮裏太無聊了,我請了母後的懿旨,讓教坊司的樂師來教我彈琵琶。”
隆緒怔了一怔:
“讓樂師進後宮?母後答應了?”
“為什麽不答應?皇上是說樂師是男人,不能進後宮嗎?我想好了,垂簾授課,並不見麵。陛下是不信任臣妾嗎?”
“朕當然信你。隻是這個規矩破了,將來會貽患無窮。算了,母後既已答應,朕也不能反對。隻是為什麽巴巴兒地想起要學琵琶呢?”
隆緒想起了皇後的一手好琵琶。
“為什麽不能是琵琶?我在娘家也是學過幾天的,隻是還欠些點撥。”
隆緒覺得好笑,刮了一下菩薩哥高挺小巧的鼻子說道:
“好好好,皇後善琵琶,再加一個你,以後來一個雙壁合奏。”
菩薩哥嗤了一聲道:
“我才不與人合奏,我要讓別人在我麵前羞彈琵琶。”
隆緒搖頭,歎了口氣:
“你總是這樣爭強好勝可不好。好了,朕累了,沐浴更衣歇息吧。”
時光荏苒,轉眼到了第二年的初春,捺缽大營駐紮在鴨子河畔。先知水暖的野鴨成群浮在冰麵上,獵鵝大戰中幸免於難的天鵝在蘆葦叢上空翩翩飛翔。頭魚宴和頭鵝宴的炊煙剛剛消散,行營又迎來了一件大事:貴妃娘娘要生產了。
貴妃生孩子無關外人,在皇家卻是一件比什麽都重要的大事。太後親臨現場,端端坐在產帳旁邊一座鋪設豪華的帷幕裏,連身兼數職日理萬機的大丞相也來了。兩位朝廷首腦今天踏踏實實地呆在這裏,什麽也不做,專門等候消息。另外一座幾乎同等華麗的金頂大帳前二十幾個禦醫產婆忙進忙出,無數宮女內侍團團打轉。
皇後姍姍而來,她的臉色灰白,邁著漂浮不定的腳步進了大帳,恭恭敬敬對太後施禮,道:
“給母後請安。貴妃妹妹生產,臣妾來遲了,還請母後恕罪。”
又對韓德讓福了一福道:
“丞相萬福,嬪妃之事本該本宮照料,勞丞相百忙之中費心了。”
蕭燕燕春風和煦般道:
“皇後來了,快來坐到哀家身邊。禦醫說是順產,隻是第一胎,菩薩哥有些害怕。這不,非得要皇帝進去陪她。”
蕭婉這才知道為什麽皇帝沒有在,她原本稍稍鬆快的心一下揪得更緊了。臉色白了白道:
“這怎麽行,血光不吉,皇上不應該在裏麵,臣妾進去替皇上出來吧。”
燕燕拉著她的手道:
“有什麽不吉,是他自己的孩子。菩薩哥是委屈撒嬌呢,也是皇上心疼她,你怎麽替得了。”
太後說得坦然,韓德讓在旁邊聽著麵帶微笑神色自若,蕭婉的臉卻紅了。她心如刀絞般淌著血。想到了死去的兒子,皇帝薄情,再要生兒子恐怕是夢想了,隻能眼睜睜看著別人給皇帝生孩子。又想到自己生佛寶奴的時候,皇帝倒是來了,但也隻是守在帳外,何曾有過今天這般陣仗。那還是嫡生的皇長子呢。
突然“哇”的一聲嘹亮孩啼打破了沉悶。太後霍地起身,目光焦灼地盯著帳門,皇帝清臒的身形在門口一晃就站到了殿中,臉上泛著興奮的紅暈,額頭上還有涔涔汗水,聲音像快樂飛翔的鳥兒,一邊用絲帕擦著額頭一邊說道:
“母後,丞相,是個白白胖胖的小阿哥!母子平安。”
他忽然看到蕭婉,臉色有一瞬的凝滯和尷尬,澀然一笑道:
“皇後來了。最近太忙了,好久沒有去看你,等過了這一陣,朕就去你宮裏。”
蕭婉強忍住淚水,皇帝太忙了,已經一年沒有去正宮了。多次節日慶典上見麵,也說不上兩三句話。她知道這裏不能流淚,拚命把苦水咽進肚子裏,眼眶發紅,福了一福說道:
“皇上忙,用不著顧念臣妾。”
“皇上,貴妃叫您呢。”
錦瑟進來一邊施禮一邊急急說道。隆緒起身對蕭婉投來抱歉一瞥,對太後道:
“母後和兒子一起進去吧,她看到母後一定會高興的。”
燕燕花兒一般笑著揮手道:
“她即叫你,你就去,對她說母後和丞相都在外麵守著呢,她要是想見,我就進去,不想見就讓她好好歇著。”
蕭婉從來不知道太後竟有這樣的耐心和好脾氣,說出的話如此溫暖體貼。自己生佛寶奴時,太後是第二天才去看望,坐了半刻不到就走了,生女兒燕哥時,太後根本就沒有來,隻派了身邊宮女送來一些賀禮。她覺得自己在這裏好像是外人,起身告辭道:
“太後,我先迴去了,去安排廚房好好給妹妹調理飲食。”
燕燕溫顏道:“你的臉色不好,迴去歇著吧。廚房那裏我已經讓娜仁去安排了”
娜仁是現在太後身邊最得用的大尚宮。蕭婉臉上一熱,又蹲了一蹲,什麽話也說不出來,低著頭離開了。一出了外麵的門,到了沒有人的地方,她的眼淚就撲簌簌地落了下來。突然,有人拉了她的袖子一把,嚇得她連連倒退幾步,差點跌坐在地上。一個女人拖著她的袖子把她拽上一駕華麗的馬車車廂裏。坐穩了,她才看清楚,這個滿頭珠翠環佩叮咚的女子不是大姑子齊國長公主又是哪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