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戩已經很久沒有打得這麽痛快,但心中更加忌憚,眼中殺意凜冽,刀光快如電閃。此人如此武勇,若是不早日除去,將來必是大患。
他可沒有什麽武將之間的惺惺相惜之感,隻有死人,才會讓他惋惜。
此時的石虎,心中的驚懼,不下於李戩。怎麽也沒想到,對方竟然如此強大。縱然是他,此時也是戰得十分辛苦。
刀刀勢大力沉,迅猛霸道,即便是他,也招架得十分吃力。雙手虎口已經崩裂,鮮血淋漓。
石虎赤紅著雙眼,怒喝連連。他已經意識到,若是再戰下去,自己隻能被生生耗死。於是虛晃一招,拍馬便走。
李戩哪裏肯饒,當即拍馬追上去。雙方很快脫離戰場,展開追逐。
石虎見對方緊追不舍,當即摘下兩石弓,轉身便向李戩射去。
鐵箭唿嘯而來,勢如疾電。李戩臉色微變,但此時已經來不及閃避,隻等揮動戰刀,狠狠劈向疾射而來的箭矢。
“當”的一聲,一股巨力傳來,李戩身體一歪,戰刀差點脫手而出。而那根鐵箭,也被戰刀劈中,斜著從李戩肩膀旁邊飛過,距離緊差不到一寸,便會貫入肩胛骨。
李戩額頭微微見汗,忍不住長籲了一口氣,好險,方才隻差一點點,對方的鐵箭,就要插中自己的胸口。
當即目光微微一閃,怒意騰騰,好啊,就你擅長騎射嗎?
李戩拿起自己的二石弓,隨手抽出一支鐵箭。拚著力疲之身,會挽彎弓如滿月,西北望,射石虎。
石虎雖然一支奔逃,但仍時不時迴望對方的動靜。在看到對方同樣彎弓射箭,頓時頭皮一陣發緊,手握馬槊,全神戒備。
當鐵箭襲來,其勢比之自己方才一箭,更加迅猛淩厲,頓時大驚。整個上半身,幾乎逆轉到後方去。馬槊揮出,試圖掃落飛射而來的鐵箭。
“當”的一聲,馬槊脫手而出。石虎悶哼一聲,臉上露出痛苦之色。卻見自己胳膊上,貫穿著一支鐵箭,差點插到骨頭上。
石虎怒吼一聲,順勢將胳膊上的箭矢拔出來,鮮血立時迸濺而出。他迴身死死的看了李戩一眼,仿佛要將其印入腦海。
隨後,便掏出一支號角,吹響集結之命。
周邊羯族騎兵,聽到號角聲,紛紛脫離戰鬥,飛速向石虎這邊匯集。
李戩甩著發酸發脹的胳膊,見四麵八方,向這裏趕來的羯族騎兵,也不敢久留。若是被對方數十上百騎兵纏住,即便他再武勇,也必死無疑。
遺憾的看了看前方奔逃的主將,李戩隻能歎了口氣,調轉馬頭前往自家人馬匯合。
戰鬥很快結束了,僅此一戰,征北軍便死傷了近兩千人,而對方羯族騎兵,傷亡同樣相差不大,死傷兩千餘人。
這還是因為對方主將突然下達集結命令,以至於各地騎兵亂了戰陣,否則的話,征北軍的傷亡比例隻高不低。
隨著石虎受傷,羯族騎兵的士氣大跌。待奔逃一陣後,望著手下僅剩三千多騎兵,其中還有數百傷者,石虎臉色陰沉如水。
對方的戰力竟然與他們羯族騎兵,不相上下。而對方的主將,實力猶在他之上,關中竟然還有如此強悍的兵馬?
石虎有些難以置信,從他隨叔父起事後,一路南征北戰,什麽對手沒見過?大晉朝的官兵,簡直可以用孱弱來形容。
也正是以為如此,僅僅兩三年,他們便打下了幾乎整個中原地區。原本以為,逃往關中的大晉餘孽,不過是板上魚肉,隨時能夠覆滅。
可這一次,石虎忽然覺得,匈奴漢皇劉聰,不把關中放在眼裏,而將主力集中北方的戰略,隻怕是個極其錯誤的決定。
一旦這支關中軍繼續強大起來,到時候想要剿滅,隻怕更加不易了。
不過石虎並沒有太過擔憂,關中距離中原,隔著一個匈奴。而他叔父雖然仍是匈奴屬臣,但如今已經囊括冀兗青三州之地,以及部分豫州之地,再拿下幽州之地,便可南下橫掃豫徐二州,完全占據中原。
到時候,坐擁六州,麾下三十萬大軍,何懼匈奴?即便是如今,劉聰對石勒頗為顧忌,又能如何?亦隻能多加安撫拉攏。
石虎雖然覺得此戰十分憋屈,恨不得率領大軍,將對方徹底覆滅。但他也不傻,如今大軍主力在北方,若是他率領的兵馬損失慘重,南方三州隻怕又要出現大亂。若是被南方司馬睿所趁,那就麻煩了。
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後,石虎隻能選擇放棄這支流民。如今實力削弱,已經無法牽製對方,知道援軍抵達。
同時,他更希望,對方在撤退的途中,能夠碰到匈奴的兵馬。讓他們雙方打個你死我活,更符合他們羯族的利益。
當李戩得到對方撤退的消息,終於長舒了口氣。這一次撤退,不是暫時的撤退,而是直接退迴了兗州陳留郡。
李戩當即下令圍剿附近被拋棄的漢軍兵馬,繳獲糧草物資,以補不足。雖然有率兵掃蕩周邊鄉縣,收攏人口和物資,一起向北撤離。
時間寶貴,李戩不敢在滎陽郡待太久,隻能沿途掃蕩,能收攏多少是多少。
不過四日,十數萬流民抵達滎陽郡附近。李戩望著城牆之上,慌張失措的守軍。當即命人前往勸降,希望能夠憑借十數萬人的威勢,嚇降他們。
但可惜,盡管郡城一片慌張,卻依然堅守不降。李戩頓時也沒有了收攏郡城人口的心思,如今他急於趕迴關中,可沒空去攻打郡城。
很快,流民紛紛湧入成皋關。僅僅休整半日,便繼續向西而行。
途經洛陽,李戩估計重施,勸降守軍。隻可惜,洛陽守備乃是匈奴人,更加不可能投降。
李戩隻能率領龐大的人潮,前往函穀關。
數日後,迴到了函穀關,李戩當即調派兵馬,駐守各處關隘津口。堵住匈奴援兵偷襲的可能,打造一條安全的遷徙通道。
不過一日,便斥候從孟津來報,匈奴三萬兵馬,自河內郡從孟津南下,直抵洛陽。沒過多久,又有後方斥候前來稟報,分別在陝縣茅津和弘農浢津北岸,發現敵軍大規模兵力的蹤跡。
李戩得知此事,立即將加速流民撤離。又在函穀關上,駐留一萬人馬斷後。
他可沒有什麽武將之間的惺惺相惜之感,隻有死人,才會讓他惋惜。
此時的石虎,心中的驚懼,不下於李戩。怎麽也沒想到,對方竟然如此強大。縱然是他,此時也是戰得十分辛苦。
刀刀勢大力沉,迅猛霸道,即便是他,也招架得十分吃力。雙手虎口已經崩裂,鮮血淋漓。
石虎赤紅著雙眼,怒喝連連。他已經意識到,若是再戰下去,自己隻能被生生耗死。於是虛晃一招,拍馬便走。
李戩哪裏肯饒,當即拍馬追上去。雙方很快脫離戰場,展開追逐。
石虎見對方緊追不舍,當即摘下兩石弓,轉身便向李戩射去。
鐵箭唿嘯而來,勢如疾電。李戩臉色微變,但此時已經來不及閃避,隻等揮動戰刀,狠狠劈向疾射而來的箭矢。
“當”的一聲,一股巨力傳來,李戩身體一歪,戰刀差點脫手而出。而那根鐵箭,也被戰刀劈中,斜著從李戩肩膀旁邊飛過,距離緊差不到一寸,便會貫入肩胛骨。
李戩額頭微微見汗,忍不住長籲了一口氣,好險,方才隻差一點點,對方的鐵箭,就要插中自己的胸口。
當即目光微微一閃,怒意騰騰,好啊,就你擅長騎射嗎?
李戩拿起自己的二石弓,隨手抽出一支鐵箭。拚著力疲之身,會挽彎弓如滿月,西北望,射石虎。
石虎雖然一支奔逃,但仍時不時迴望對方的動靜。在看到對方同樣彎弓射箭,頓時頭皮一陣發緊,手握馬槊,全神戒備。
當鐵箭襲來,其勢比之自己方才一箭,更加迅猛淩厲,頓時大驚。整個上半身,幾乎逆轉到後方去。馬槊揮出,試圖掃落飛射而來的鐵箭。
“當”的一聲,馬槊脫手而出。石虎悶哼一聲,臉上露出痛苦之色。卻見自己胳膊上,貫穿著一支鐵箭,差點插到骨頭上。
石虎怒吼一聲,順勢將胳膊上的箭矢拔出來,鮮血立時迸濺而出。他迴身死死的看了李戩一眼,仿佛要將其印入腦海。
隨後,便掏出一支號角,吹響集結之命。
周邊羯族騎兵,聽到號角聲,紛紛脫離戰鬥,飛速向石虎這邊匯集。
李戩甩著發酸發脹的胳膊,見四麵八方,向這裏趕來的羯族騎兵,也不敢久留。若是被對方數十上百騎兵纏住,即便他再武勇,也必死無疑。
遺憾的看了看前方奔逃的主將,李戩隻能歎了口氣,調轉馬頭前往自家人馬匯合。
戰鬥很快結束了,僅此一戰,征北軍便死傷了近兩千人,而對方羯族騎兵,傷亡同樣相差不大,死傷兩千餘人。
這還是因為對方主將突然下達集結命令,以至於各地騎兵亂了戰陣,否則的話,征北軍的傷亡比例隻高不低。
隨著石虎受傷,羯族騎兵的士氣大跌。待奔逃一陣後,望著手下僅剩三千多騎兵,其中還有數百傷者,石虎臉色陰沉如水。
對方的戰力竟然與他們羯族騎兵,不相上下。而對方的主將,實力猶在他之上,關中竟然還有如此強悍的兵馬?
石虎有些難以置信,從他隨叔父起事後,一路南征北戰,什麽對手沒見過?大晉朝的官兵,簡直可以用孱弱來形容。
也正是以為如此,僅僅兩三年,他們便打下了幾乎整個中原地區。原本以為,逃往關中的大晉餘孽,不過是板上魚肉,隨時能夠覆滅。
可這一次,石虎忽然覺得,匈奴漢皇劉聰,不把關中放在眼裏,而將主力集中北方的戰略,隻怕是個極其錯誤的決定。
一旦這支關中軍繼續強大起來,到時候想要剿滅,隻怕更加不易了。
不過石虎並沒有太過擔憂,關中距離中原,隔著一個匈奴。而他叔父雖然仍是匈奴屬臣,但如今已經囊括冀兗青三州之地,以及部分豫州之地,再拿下幽州之地,便可南下橫掃豫徐二州,完全占據中原。
到時候,坐擁六州,麾下三十萬大軍,何懼匈奴?即便是如今,劉聰對石勒頗為顧忌,又能如何?亦隻能多加安撫拉攏。
石虎雖然覺得此戰十分憋屈,恨不得率領大軍,將對方徹底覆滅。但他也不傻,如今大軍主力在北方,若是他率領的兵馬損失慘重,南方三州隻怕又要出現大亂。若是被南方司馬睿所趁,那就麻煩了。
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後,石虎隻能選擇放棄這支流民。如今實力削弱,已經無法牽製對方,知道援軍抵達。
同時,他更希望,對方在撤退的途中,能夠碰到匈奴的兵馬。讓他們雙方打個你死我活,更符合他們羯族的利益。
當李戩得到對方撤退的消息,終於長舒了口氣。這一次撤退,不是暫時的撤退,而是直接退迴了兗州陳留郡。
李戩當即下令圍剿附近被拋棄的漢軍兵馬,繳獲糧草物資,以補不足。雖然有率兵掃蕩周邊鄉縣,收攏人口和物資,一起向北撤離。
時間寶貴,李戩不敢在滎陽郡待太久,隻能沿途掃蕩,能收攏多少是多少。
不過四日,十數萬流民抵達滎陽郡附近。李戩望著城牆之上,慌張失措的守軍。當即命人前往勸降,希望能夠憑借十數萬人的威勢,嚇降他們。
但可惜,盡管郡城一片慌張,卻依然堅守不降。李戩頓時也沒有了收攏郡城人口的心思,如今他急於趕迴關中,可沒空去攻打郡城。
很快,流民紛紛湧入成皋關。僅僅休整半日,便繼續向西而行。
途經洛陽,李戩估計重施,勸降守軍。隻可惜,洛陽守備乃是匈奴人,更加不可能投降。
李戩隻能率領龐大的人潮,前往函穀關。
數日後,迴到了函穀關,李戩當即調派兵馬,駐守各處關隘津口。堵住匈奴援兵偷襲的可能,打造一條安全的遷徙通道。
不過一日,便斥候從孟津來報,匈奴三萬兵馬,自河內郡從孟津南下,直抵洛陽。沒過多久,又有後方斥候前來稟報,分別在陝縣茅津和弘農浢津北岸,發現敵軍大規模兵力的蹤跡。
李戩得知此事,立即將加速流民撤離。又在函穀關上,駐留一萬人馬斷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