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貸款 小額借貸 線上貸款 汽車貸款 手機貸 瘋正妹 橘子影城 古蹟交流社 東森新聞手機板 東森新聞 港書館 super娛樂城 23win 金鈦城娛樂城 信用版娛樂城 贏家娛樂城 WG娛樂城

    墨家和儒家的認知很多相同,但是又存在方法上的差異,比如墨家這種尚同思想,儒家看來,這是最死板的,在論語裏,孔子認為“言必信,行必果“之士,是最次等的士,因為其不知變通。


    儒家推崇的士子,不是死板的尊崇上麵的命令,而要知道變通,最重要的是能把事情做好,做對。


    當上麵做錯了事的時候,儒家認為是要死諫,讓其認識到正確的道路,同時還要給其留一定顏麵,讓其改正,所以有刑不上大夫之說,庶民犯錯,可以遊街示眾,砍腦袋,士子犯錯,一道白綾,一杯鴆酒,死的也要體麵。


    而墨家認為,上麵的人做錯了,和下麵的人要一同受罰,不然誰還願意聽你的話呢?你要是自己享受,而讓下人受苦,誰還願意和你在一起恪守命令?所以墨家巨子的生活往往清苦清貧,對規矩的遵守比下人還要嚴苛。


    在墨子中這麽寫:“是故子墨子曰:“凡使民尚同者,愛民不疾,民無可使。曰:必疾愛而使之,致信而持之,富貴以道其前,明罰以率其後。為政若此,唯欲毋與我同,將不可得也。”


    如果讓民眾和你尚同,你就要和民行一樣的事,如果不行,民就不聽你的,不要覺得自己高人一倍,要慣行兼愛之道。


    自罷黜百家之後,百家除儒家後漸衰,逐漸融入道教,我們今天所能看到的墨子,也是明的時候,張宇初天師將其編入道藏太清部才留存五十幾篇。


    一個正一的道士朋友和我開玩笑說,當道士真累,人家一見麵,就要問你能不能占卜算命看風水,如果不會馬上就懷疑你是不是真道士。


    事實上在漢以後,我們無論是從曆史還是從通俗演義小說等,看到的道士,基本上都得是隱士高人的存在,要能說法講理,占卜算命看風水,還得要能治病救人,降妖伏魔,像是奇門造物,行軍打仗啥的也是必修,還要能輔佐治國,老本行的壤災煉丹祈福就更不要說了。


    事實上在漢以後,道士如此多麵的形象,就是因為在之後,因為儒家士子占據了朝堂,百家的很多東西都得被並入道教,以道家思想為核心,然後綜容其他的內容,所以我們今天提到中國文化的時候,往往說釋、道、儒為代表,也是有原因的。


    墨子的天誌篇裏,和後麵的明鬼有相承應的關係,在墨子中有這麽一句話:“我有天誌,譬若輪人之有規,匠人之有矩。輪匠執其規矩,以度天下之方圜”


    在墨子的思想中,上天是具有一定人文屬性的,而這個人文屬性在天為規,在地為矩,在人為義。


    說的白話點就是在墨子看來,人間的善惡,非是由人間而選定,人間的善惡是符合上天的意誌的,行善的,大義的人是為天所偏袒的,反之不義之人,就會被上天所懲處,就好像夏桀,商紂那樣遭到滅國的災禍。


    《天誌》篇裏很簡單的闡述了這一核心思想“然則天亦何欲何惡?天欲義而惡不義。然則率天下之百姓,以從事於義,則我乃為天之所欲也。”


    這一點上,和儒家孔孟一派的思想有相承續的關係,儒家也有相似的看法,認為上天的意誌是明確的,人應遵行天的義理,而這個在人類社會,就是仁愛,就是強者固強,而不欺淩弱者。


    天道者,不棄孤弱。


    而後來,儒家的荀子一派,繼承道家黃老思想,開始接受天道自然的思想,所以即使到了現代也常有人把孟子的性善論和荀子的性惡論相對比。


    其實這裏要糾正一下,孟子講的性善,是說人性有仁義惻隱的一麵,所以即使是窮兇極惡之人,也會有廉恥,也會知道要穿衣服上街,就是說還是會遵守人道的一些禮,不比於畜生的思想。


    但是孟子還認為,天道本身是有屬性的,天道會有仁義的屬性,所以人之所以會變惡,是在於後天的沾染,而荀子則認為,天道是無性的,人倫,道德是後天的學習和自我的約束以達到的人格的圓滿。


    當然兩人都讚同,食色性也這句話,其實這句話即使是現代的生物學來看,也是不錯的,所有的生物有最基礎的兩種本能,一個是生存,另一個就是種族的繁衍,恰恰對應出了食色兩者。


    但是孟子認為,這些是人的獸性的本能,人還有承自於天的仁義。


    實際上在後來道教的思想中,也有相應思想的體現,我們現在總聽人說三魂七魄,但是能具體說出來三魂七魄是哪些的人卻並不多,在雲笈七簽魂神部裏講:“夫人身有三魂,一名胎光,太清陽和之氣也;一名爽靈,陰氣之變也;一名幽精,陰氣之雜也。若陰氣製陽,則人心不清淨”


    “第一魂胎光,屬之於天,常欲得人清淨。第二魂爽靈,屬之於五行,常欲人機謀萬物,第三魂幽精,屬之於地,常欲人好色、嗜欲、穢亂昏暗、耽著睡眠。”


    在這裏講的就是人三魂裏,天魂胎光秉上天之清靜,是人善,良知,正義的那一麵,地魂幽精,是欲望的那一麵,食色名利睡等種種欲好,由其而生,而命魂爽靈,陰陽夾雜,如果陽占上,這就是好人,死後也能上升,反之若是為欲所牽引,就是壞人,死後就會沉淪。


    所以道教又有說,純陽為仙,純陰為鬼。


    當然這隻是一個解釋,並不完全正確,這些都還有其他更明確的解釋,在這裏不多說,我講道家那個帖子裏會提到這些,歡迎去看。


    墨家思想的天誌,也有這一麵“順天意者,兼相愛,交相利,必得賞;反天意者,別相惡,交相賊,必得罰。”


    在荀子的思想裏,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有其自然的一麵,但是人是有主觀能動性的“應之以治則吉,應之以亂則兇”


    這個應字,就是人如何應對,天道是自然的,不依人力而改變“天不為人之惡寒也輟冬,地不為人之惡遼遠也輟廣”就是說上天不因為人厭惡寒冷而沒有冬天,大地不因為人們不方便遠行,而寬廣。


    人應順應自然,同時借助自然的規律,但是荀子否認天有主觀的意誌,認為天是客觀的存在,所以荀子又說:“強本而節用,則天不能貧;養備而動時,則天不能病;循道而不貳,則天不能禍”


    這裏就是講,人們積極的生活,可以利用對天地的了解,而改善生活,而改變人類社會,實際上這有點像是我們今天的科學發展一樣,科學不是人類創造的,而是人類發現自然的規律,再加以人力利用和改善,但如果人類過多的改變自然本身的運作,又會帶來很多問題,所以適度而行。


    荀子在天道的認識上,采取了道家思想的自然觀,但是荀子駁斥莊子的消極,在這點提倡儒家的知命,和主觀能動性,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在這裏,墨家讚同儒家的仁義之天,但是墨子不讚同儒家知命的屬性,知命並不是宿命論,而是儒家認為,盡人事,聽天命,人之所行,不是絕對的,人隻能努力自己的,但是結果未必盡如人意。


    就好比我想要當總統,我可以學法律,學政治,等等去努力,但是最後是不是我能當上,卻是有運氣和天命的成分在裏麵,換句話說人隻能選擇開始和努力的過程,而結果不是人能選擇的,這就是儒家所說的命運。


    我們今天提到命運,總是把所有的都歸為了命運裏麵,認為好像人的一舉一動都是注定的,要不就是完全對其嗤之以鼻,其實儒家的這種看法,其實很有道理。


    盡力而為,坦然麵對,盡人事聽天命,才是孔子所說的知命。


    而墨家做非命論,以駁斥儒家這種看法,甚至覺得,儒家這樣是在給自己找借口,是消極的。


    墨家認為,人的主觀能動性是不可估量的,如果認為有宿命,那麽帝王就不需要製定律法,也不用治理國家了,同時商紂,夏桀的時代就不會民不聊生,而換上武王,商湯這些賢王,天下就安順,百姓生活就安居樂業。


    所以墨家認為,這些都是人的選擇,和人的作為所帶來的,所以人不能不努力,並且認為,宿命是失敗的人提出的,為什麽呢?一個人賢明,成功的時候,人們稱讚這個人,但是如果這個人作惡,失敗了,就可以用命運為自己開脫。


    在墨子非命篇裏看到的,其實是對絕對的宿命論的駁斥,和儒家所說的知命,並不完全相同,但是墨家過於強調人的行為,事實上有點像是人定勝天的思想。


    墨家說的上天,隻是製定了標準,以此標準賞善罰惡,而不會決定人的行為和命運,反之人的所作所為會是上天和鬼神評判人的標準。


    在這裏,樓主個人是比較讚同儒家的知命思想的,消極的認為命中注定,還是過於看重人的主觀能動性,都是極端的看法,人不能不勞而獲,也不能認為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人力有時窮,隻有心才是宏大而深遠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先秦百家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靈椿八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靈椿八千並收藏先秦百家談最新章節

xxfse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