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諸朝臣議論紛紛,都沒有舉薦,於是武庚太子看了看老太師聞仲,又看了看自己的叔爺比幹,給了個眼神。
這是他監國以來,第一次用兵,而且是對抗反叛軍,所以,不僅要勝,還要大勝,才能震懾朝堂內外蠢蠢欲動的人心。
武庚太子自然是相信太師聞仲能夠大勝而歸。
左相比幹看到了武庚太子的眼神,心中明白,於是再度站起來,先開了這個口,緩緩說道。
“太子殿下,臣舉薦,太師聞仲可勝任,平定靈山叛軍。”
太師聞仲身形不動,未曾表態,他站在武將第一位,用兵之事怎麽也繞不開他。
隻是,一人獨大,於朝堂而言,絕非幸事。
左相比幹拉了拉身旁落後半個身位的右相商容,右相商容立時恍然,於是也出來說道。
“太子殿下,臣舉薦武成王黃飛虎,可平定靈山叛軍。”
於是在左相比幹和右相商容舉薦完,不時有大臣站出來舉薦大將,也有將軍自己站了出來自薦。
武庚太子一時間也有些拿不定主意了,他肯定是優先考慮老太師聞仲,可又想到是不是有點大材小用了,犯不著讓太師聞仲領兵出征。
武成王黃飛虎也可以,而且,是不是應該多給年輕將領們一些機會。
正當武庚太子猶豫不決的時候,突然,太師聞仲站了出來,朗聲道。
“太子殿下,臣以為,靈山反叛軍不過是烏合之眾,著一兩小將,令一支兵馬,就能夠成功平叛,何須老臣出馬。”
太師聞仲的自信發言,引起了不少年輕朝臣和將領的認同。
年輕朝臣們認為大商乃天朝,豈是那些小城小勢力能夠撼動的,年輕將領更是為自己有機會建功立業而欣喜。
一時間,踴躍自薦的年輕將領更加多,甚至有將領放言,隻需十萬兵馬,就可蕩平靈山反叛軍。
此言一出,不少老臣是心中一沉,武成王黃飛虎更是要出言訓斥,不成想,卻被太師聞仲攔了下來。
武成王黃飛虎不解,看向了老師聞仲,心裏感歎,靈山反叛軍可超百萬大軍,哪怕是烏合之眾,也不能如此輕視之。
太師聞仲眼中厲色閃過,接著笑容滿麵的說道,點了那個口稱十萬軍可平叛軍的將領。
“不愧是我大商將軍,就該如此自信,不失英雄氣概,就由你率領大軍,出征此戰,務必平定叛軍。”
“我,我嗎?”
這位號稱十萬的年輕將領沒想到,隻是吹了一下牛,就被選中,從眾多年輕將領中脫穎而出。
他雖然自信,可也不是傻子,真的隻帶十萬大軍出征,哪怕是能勝,估計也是慘勝。
正當他要說話,就聽太師聞仲斬釘截鐵的說道。
“沒錯,孫將軍可自征十萬大軍,若幹仆從軍,率兵親征靈山反叛軍,一應繳獲,皆由孫將軍自行處置,待孫將軍得勝歸來,本太師親自為孫將軍請功!”
“這,太子殿下?”
孫將軍站了出來,躬身拱手,有些遲疑道,看了看太師聞仲,又看了看上首的監國太子武庚,畢竟,太師聞仲到底是臣,怎麽能替武庚太子做主。
武庚太子雖然不明白太師聞仲葫蘆裏賣的什麽藥,這番表現,也不像是他的為人,可這時候也不好駁了他的麵子,於是應聲道。
“太師的意思,就是孤的意思。”
孫將軍聞言大喜過望,於是急忙謝道。
“末將尊令!謝太子殿下!謝太師!”
武庚太子點了點頭,太師聞仲又說道。
“孫將軍,征兵之事,朝廷不會過多幹涉,將軍可自行決斷,隻是有兩點,孫將軍要注意。”
“老太師請說。”
孫將軍心情高興,於是拱了拱手,笑著說道。
武成王黃飛虎心中不悅,這孫將軍還沒領軍,就有些得意忘形,如此之輩,如何能夠委以重任。
可不待黃飛虎出言,就看到了太師聞仲眼裏的警告之色,隻得作罷。
太師聞仲不在意孫將軍的態度,繼續笑著說道。
“一來,叛軍勢頭愈演愈烈,當及早出兵,以防叛軍做大,如此,就不可征兵百姓,因為需要訓練成兵的時間太長。”
“老太師說的是,不知可有對策?”
孫將軍心中也是想盡早出征,一來,立功心切,二來,真等叛軍做大,到時候他這十萬軍,還怎麽打。
“兵在精,不在多,可向世家大派征兵,那些個子弟,修為高,有戰鬥經驗,也或多或少接觸過兵事,隻要許以重利。”
太師聞仲說道。
孫將軍聞言也是點頭,他就是世家子弟出生,自然知道十萬百姓兵,自然比不上十萬世家大派弟子,而且,還有一點隱性好處。
他可以拉攏這些人,待得勝歸來,攜大勝軍功,自此平步青雲,不在話下。
“還有一點,請老太師教吾。”
孫將軍說話又恭敬了許多,心中感歎,不愧是老將軍,懂得就是多,這是要培養我啊!
太師聞仲也不藏著掖著,接著說道。
“新軍建立,缺少指揮,可去其他兵團,征一些中層軍士。當然,不能強征,得自願。”
“這是自然,這是自然。”
孫將軍諂笑著說道,高層征不到,低層沒必要,中層軍士最合適了,尤其是鬱鬱不得誌的,也太好拉攏了吧。
“而且沒有世家大派背景的不要征。”
太師聞仲接著說道。
“這是為何?”
孫將軍不解問道。
“你征兵的都是世家大派子弟,讓一些沒有世家大派背景的軍士管著他們,你覺得,管得住嗎?”
太師聞仲饒有深意的看著孫將軍說道。
“對,對,老太師說的對。”
孫將軍聞言連連點頭,興奮不已。
“去吧。”
太師聞仲說道。
“嗯,嗯,老太師,告退,太子殿下,臣告退。”
孫將軍帶著興奮之色離開。
朝會繼續,不多時,朝會結束後,群臣相繼離開,還在議論著孫將軍和平叛大軍,有人已經迫不及待要塞家族弟子進去了。
大殿中,唯有左相比幹,右相商容,太師聞仲和武成王黃飛虎留了下來。
這是他監國以來,第一次用兵,而且是對抗反叛軍,所以,不僅要勝,還要大勝,才能震懾朝堂內外蠢蠢欲動的人心。
武庚太子自然是相信太師聞仲能夠大勝而歸。
左相比幹看到了武庚太子的眼神,心中明白,於是再度站起來,先開了這個口,緩緩說道。
“太子殿下,臣舉薦,太師聞仲可勝任,平定靈山叛軍。”
太師聞仲身形不動,未曾表態,他站在武將第一位,用兵之事怎麽也繞不開他。
隻是,一人獨大,於朝堂而言,絕非幸事。
左相比幹拉了拉身旁落後半個身位的右相商容,右相商容立時恍然,於是也出來說道。
“太子殿下,臣舉薦武成王黃飛虎,可平定靈山叛軍。”
於是在左相比幹和右相商容舉薦完,不時有大臣站出來舉薦大將,也有將軍自己站了出來自薦。
武庚太子一時間也有些拿不定主意了,他肯定是優先考慮老太師聞仲,可又想到是不是有點大材小用了,犯不著讓太師聞仲領兵出征。
武成王黃飛虎也可以,而且,是不是應該多給年輕將領們一些機會。
正當武庚太子猶豫不決的時候,突然,太師聞仲站了出來,朗聲道。
“太子殿下,臣以為,靈山反叛軍不過是烏合之眾,著一兩小將,令一支兵馬,就能夠成功平叛,何須老臣出馬。”
太師聞仲的自信發言,引起了不少年輕朝臣和將領的認同。
年輕朝臣們認為大商乃天朝,豈是那些小城小勢力能夠撼動的,年輕將領更是為自己有機會建功立業而欣喜。
一時間,踴躍自薦的年輕將領更加多,甚至有將領放言,隻需十萬兵馬,就可蕩平靈山反叛軍。
此言一出,不少老臣是心中一沉,武成王黃飛虎更是要出言訓斥,不成想,卻被太師聞仲攔了下來。
武成王黃飛虎不解,看向了老師聞仲,心裏感歎,靈山反叛軍可超百萬大軍,哪怕是烏合之眾,也不能如此輕視之。
太師聞仲眼中厲色閃過,接著笑容滿麵的說道,點了那個口稱十萬軍可平叛軍的將領。
“不愧是我大商將軍,就該如此自信,不失英雄氣概,就由你率領大軍,出征此戰,務必平定叛軍。”
“我,我嗎?”
這位號稱十萬的年輕將領沒想到,隻是吹了一下牛,就被選中,從眾多年輕將領中脫穎而出。
他雖然自信,可也不是傻子,真的隻帶十萬大軍出征,哪怕是能勝,估計也是慘勝。
正當他要說話,就聽太師聞仲斬釘截鐵的說道。
“沒錯,孫將軍可自征十萬大軍,若幹仆從軍,率兵親征靈山反叛軍,一應繳獲,皆由孫將軍自行處置,待孫將軍得勝歸來,本太師親自為孫將軍請功!”
“這,太子殿下?”
孫將軍站了出來,躬身拱手,有些遲疑道,看了看太師聞仲,又看了看上首的監國太子武庚,畢竟,太師聞仲到底是臣,怎麽能替武庚太子做主。
武庚太子雖然不明白太師聞仲葫蘆裏賣的什麽藥,這番表現,也不像是他的為人,可這時候也不好駁了他的麵子,於是應聲道。
“太師的意思,就是孤的意思。”
孫將軍聞言大喜過望,於是急忙謝道。
“末將尊令!謝太子殿下!謝太師!”
武庚太子點了點頭,太師聞仲又說道。
“孫將軍,征兵之事,朝廷不會過多幹涉,將軍可自行決斷,隻是有兩點,孫將軍要注意。”
“老太師請說。”
孫將軍心情高興,於是拱了拱手,笑著說道。
武成王黃飛虎心中不悅,這孫將軍還沒領軍,就有些得意忘形,如此之輩,如何能夠委以重任。
可不待黃飛虎出言,就看到了太師聞仲眼裏的警告之色,隻得作罷。
太師聞仲不在意孫將軍的態度,繼續笑著說道。
“一來,叛軍勢頭愈演愈烈,當及早出兵,以防叛軍做大,如此,就不可征兵百姓,因為需要訓練成兵的時間太長。”
“老太師說的是,不知可有對策?”
孫將軍心中也是想盡早出征,一來,立功心切,二來,真等叛軍做大,到時候他這十萬軍,還怎麽打。
“兵在精,不在多,可向世家大派征兵,那些個子弟,修為高,有戰鬥經驗,也或多或少接觸過兵事,隻要許以重利。”
太師聞仲說道。
孫將軍聞言也是點頭,他就是世家子弟出生,自然知道十萬百姓兵,自然比不上十萬世家大派弟子,而且,還有一點隱性好處。
他可以拉攏這些人,待得勝歸來,攜大勝軍功,自此平步青雲,不在話下。
“還有一點,請老太師教吾。”
孫將軍說話又恭敬了許多,心中感歎,不愧是老將軍,懂得就是多,這是要培養我啊!
太師聞仲也不藏著掖著,接著說道。
“新軍建立,缺少指揮,可去其他兵團,征一些中層軍士。當然,不能強征,得自願。”
“這是自然,這是自然。”
孫將軍諂笑著說道,高層征不到,低層沒必要,中層軍士最合適了,尤其是鬱鬱不得誌的,也太好拉攏了吧。
“而且沒有世家大派背景的不要征。”
太師聞仲接著說道。
“這是為何?”
孫將軍不解問道。
“你征兵的都是世家大派子弟,讓一些沒有世家大派背景的軍士管著他們,你覺得,管得住嗎?”
太師聞仲饒有深意的看著孫將軍說道。
“對,對,老太師說的對。”
孫將軍聞言連連點頭,興奮不已。
“去吧。”
太師聞仲說道。
“嗯,嗯,老太師,告退,太子殿下,臣告退。”
孫將軍帶著興奮之色離開。
朝會繼續,不多時,朝會結束後,群臣相繼離開,還在議論著孫將軍和平叛大軍,有人已經迫不及待要塞家族弟子進去了。
大殿中,唯有左相比幹,右相商容,太師聞仲和武成王黃飛虎留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