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玉宇瓊樓
彩雲重迭,紫氣蘢蔥。瓦漾金波焰,門排玉獸崇。花盈雙闕紅霞繞,日映騫林翠霧籠。萬真環拱,千聖興隆。這裏正是青華大帝,道號太乙救苦天尊所在的東極妙岩宮。
隻聽得吱的一聲,妙岩宮左側殿旁下的廂房房門打開,一個穿霓帔的仙童,手裏提著兩大桶,裏麵盛滿了飯菜,直奔妙岩宮左側殿後麵的獅子房而去,這人正是妙岩宮的獅奴兒,前去給天尊坐騎九頭獅子送飯去。
隻見他一邊打著哈欠,一邊走到獅子房口,嗶拉一聲,將獅子房門打開,將食盒放入,口中還說道:“元聖兒,你是如何生的九張嘴,吃這麽多,教我一天為你屢次受罪!”
他話剛說完,就聽得獅子房內那獅獸九口哈哈大笑,聲振雲霄。獅奴兒遂又罵道,“你小聲點,莫驚擾了天尊清修”。
此言一出,隻聽到笑聲立消,九種不同的聲調卻又如九個人異口同聲說道:“奴哥,我有九張嘴,卻也是隻有一個肚囊,吃的也多不了那麽多,也是天尊慈悲,見我消食的快,才教你多喂幾次,你這麽說可也真錯怪了我”。
那獅奴兒聽了這話後罵道,“我錯怪了你,昨日那點庫靈官言道,庫內食料不多,須得上報天庭,追加糧款去了。我等才吃多少,還不是你這大肚囊,都耗了去!”
隻聽當當的幾聲,獅子房門欄中伸出來四五個頭來,門欄裏還有三四個頭猶自想往外伸,個個獅目圓睜,如銅鈴大小。唬的獅奴兒往後退了一下。
隻聽九頭獅口同時言道:“奴哥,我隨天尊赴宴,剩下來的好酒也沒少給你拿,怎地你還如此說話?”
那獅奴兒一時被問的無語,隻是悻悻地哼了幾聲,將兩大桶飯菜倒在石槽當中,將臉轉向別處,裝作察看天尊可否會來的樣子。
可那九頭獅那裏肯依,絲毫不理那熱氣騰騰的飯菜,九張大口依舊不饒,又同時言道:“想那靈官,素來與老君處的銀角交好,幾人愛在一起玩鬧耍錢,那金角銀角倆兄弟還不圈他,他輸了克已錢卻用庫中糧財變通,反過來又賴在我頭,看我哪天見了他不咬他九口,難消我元聖兒之氣!”
獅奴兒見它此狀,也知自己一時失言,惹它不快。又想它常與天尊出行,說話方便,倘若它隨便造自己一個謠,自己卻也吃不消。於是轉顏笑罵道:“就數你嘴多,我也說不過你,不過想來眼下還是香火錢少,那靈官又邋遢,他才與我隨便說句,也不見得就是針對你,你可別錯了我的意思”。
那九頭獅聽獅奴兒此言,話中大有示弱之意,當下心想,“俺老獅在底下唿風喚雨,偏偏在你這小廝手下受氣!也罷、若不是怕你與主人饒舌,今天決不與你善罷甘休。”
想到這裏,它緩和了臉色,九頭竟縮迴去八頭,隻留下中間一頭言道:“奴哥,你說眼下還是香火錢少我倒也不和你抬杠,想我元聖兒耳目眾多,可以說是上通三聖,下徹九泉,對眼下時局看的倒也清楚。自那道生一、一生二以來,開天辟地,使得萬物生靈,眾仙得道。其中雖有劫難,可是封神之後,天庭舉玉皇為眾仙之帝,派眾神各司其職,遂使那世人敬畏,眾靈臣服,到如今香火鼎盛,真乃金爐不斷千年火,玉盞常明萬載燈之道家盛世也!”
獅奴兒見它說的在理,不禁了附和道:“是啊,想你我等機緣湊巧,現已是久修得道的真靈,雖未能位列仙班,但也是福緣不淺,能跟著天尊,受了善果,居此仙境,常聽法教,不但可以長生不老,又得天尊蔭護,不受這天劫地難,比起那一般散仙來,雖不能圖得一時逍遙自在,卻也不必像他們時時地防著那天雷陰風,強他們甚多了!”
那九頭獅不住點頭,口中又道:”前些日子我隨天尊下凡,到灌口二郎顯聖真君處巡視,我與那康、張、姚、李四太尉,閑聊時,說起仙品,原來那梅山六兄弟不過是中洞八級,那康、張、姚、李四太尉也就是中洞九級,和我一個級別,那郭申、直健二將軍才中洞十級,比我還低一級呢,至於那真君帳前一千二百草頭神,全部為下洞的,想升中洞沒個千八年是不成的。“說到這裏,九頭獅忍不住地九頭直晃,無比得意。
獅奴兒聽了,也是麵生得意之色,笑道:“上天公平的很。我這中洞八級,還不是我一心為公,任勞任怨,整日在宮中好好幹活,上頭才賞下來的嘛!”
那九頭獅見獅奴兒滿麵得意之色,又用仙品比自己高來壓自己,還搖頭晃腦地賣弄起來,心中暗暗生氣,尋思到,“今我不好好損他一損,讓他看看我的見識,也省得他總小瞧我這出身”。於是又道,“奴哥,話雖是如此,你可知既已得道,又為何有這天劫地難?”
獅奴兒冷笑道:“嗬嗬,我隻知道管你,哪有那麽大見識。想來要是沒有這天劫地難,世上萬物都想修成仙,長此下去,仙界還不神滿為患啊!所以就出來這天劫地難,一則能製造修仙障礙,二來能將那些不聽話的,都消滅掉是了。”
他話一說完,卻見那九頭獅頭有四個在點點,那五個卻是微微地搖了幾搖。獅奴兒惱道:“我說的那裏不對啊,看你這幾個頭又點又搖的,什麽意思!”
九頭獅九個頭均哈哈小聲陪笑道:“奴哥莫急,且聽我言,奴哥說的在理,但有的地方卻不全是這樣,當然,這不是我說的,是我聽上仙們私自在底下議論些的。”說罷,九張獅臉便同時露出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
獅奴兒惱道:“你賣什麽關子,快快用一張嘴說來我聽”。
九頭獅果然聽話,八個頭都合目閉口,隻抬起中間的大頭,瞪著兩隻銅鈴般的眼睛,張開一張大嘴道:“奴哥,你想那宇宙之大,無邊無際,向來是天外有天,仙外有仙。縱是再多幾個真仙,也算不了什麽!隻是若有那得了些機緣巧合的山精野怪,或是被上仙寵愛的仙根靈種,它的修行往往勝過普通修仙人千倍萬倍,通過吸取日月精華,能很快就成仙得道。倘若它得道後似你我這般遵守仙紀清規也就罷了,倘若是自以為是,目無天規,任性胡來,那麽國有國法,仙有仙規,就像奴哥說的那樣,就少不得要用這天劫地難來滅它一滅,以儆效尤了!”他這話說完,其餘八個頭便一同點頭稱是。
獅奴兒聽了,不禁得意起來,附合道:“老九所言極是,若沒有這天劫地難在,咱們成天幹這行久了也是無味。”
九頭獅九個頭一起點頭道,“對啊,奴哥,所以上天才又將混沌初分,鴻蒙始判,天地未開之際產成的靈根仙種,點化為蟠桃聖樹,交由瑤池王母娘娘管理,並在每千年一度的瑤池聖會上由玉帝來進行蟠桃分配。可惜蟠桃成熟的太慢,偏偏會上又僧多粥少,位尊者分得又多,眾仙頗有非詞,便又招老君練丹之法,煉就仙丹,以補蟠桃不足之需。有了這蟠桃仙丹,便可以度神化劫,以定天規了。否則以眾仙之能,散漫之性,安能立聽天規,永定尊卑。”
獅奴兒聽了歎道:“我隻曉得我上天來就應當幹這些活,哪曉得原來裏麵還有這些安排,可惜啊、可惜!”
九頭獅道:“奴哥,可惜什麽?”
獅奴兒道:“可惜你我雖得了神職,但還是散仙,未入品階,若是食他蟠桃、仙丹的一顆半粒,就可與天齊壽,不用我們再養精、煉氣、存神,調和龍虎,捉坎填離,也不知費多少工夫。”
九頭獅聽此心中暗笑,“你雖成天對我指手劃腳,卻不如我這能隨天尊赴天庭聖會,經常揩油,仙丹仙酒的俺老獅也有幸嚐過。哼!算來天尊賞你們的仙酒也是俺老獅嘴邊吃剩下的”。
想到此處,它又搖晃著九個獅頭笑道,“按說如此安排也就算了,你我各聽天命,獨享自已那份香火。可誰知那天道難測,如今西天又出來個如來佛祖,創立佛門並以慈悲示人為懷,以普渡眾生為號,廣收信徒,現在佛門已廣布世間,使得那許多世人遂又棄道信佛,搞得如今連我等香火也少了許多!”
獅奴兒道:“說來也奇怪,我也知那大羅天淩霄堂諸聖諸天尊中,佛門中僅有那南海觀音菩薩在列,按說掌權不大,卻為何引得眾修真者一心向佛呢?”
九頭獅笑道:“聖人雲,不患寡而患不均,當今這蟠桃聖會上,論官行賞,那裏論到我等,而那佛門,也有個‘孟蘭盆會’,那佛祖將自己所得來的百樣仙實,千般異果等物均放一寶盆中,著阿儺捧走,著伽葉布散。眾阿羅漢、揭諦、菩薩、金剛、比丘僧尼等眾,無論佛僧,人人有份,個個均分,你說大眾如何不感激信奉。”
那獅奴兒見九頭獅越說越是得意,九張口中,不住地咂摸,好像在迴味諸多美食,心想它經常隨天尊赴宴,油水必是揩了不少,心中大妒,於是不再與它言語,隻是催它快吃,收拾好東西,便轉身去了。
說來也巧,那太乙天尊今恰未修行,隻是閑坐喝茶,聽那九頭獅今日叫聲有點大,就使神通聽個究竟,竟將這一童一獅的對答聽了個一清二楚,不禁心下暗暗忖道:“這廝雖是個畜生,但九個腦袋裏想法倒是不少,隻可惜它跟我這麽久,竟然還沒有看透看空。哎!天庭讓我執掌萬靈生死升降之責,沒想到我座下門人,卻還難斷俗根。佛道雖有分別,但萬宗歸源,諸門修行法術萬千,到頭來不過是殊途同歸,共悟大道麵已。隻是連常侍奉我左右的還有名利之想,想來天下萬靈,有此想法者更甚,看來如何平衡佛道之別,不讓再生當年誅仙之亂,當真是要有所準備,正所謂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也!”
太乙天尊又想起前些日子拜見老君時老君的叮囑,暗想自己還是要下凡走走,於是叮囑宮中眾人各司其職,不可亂出。喚那九頭獅出來,飄然上騎,前往萬壽山五莊觀,尋那故友,封號與世同君的地仙之祖鎮元大仙子去了。
??寫《百度西遊》,當真是萬事開頭難,寫下第一個字,是隨意,可寫完第一章後,就需要勇氣了。
?來到起點後,看到網頁上自己所碼的文字,就知道這本書,如同自己的孩子一般,不管寫得好壞,總歸是自己的,要小心維護,用愛去養護,直到他長大,長好。
?此書我曾起名為《禪道釋截傳》,故事情節取自封神之後,西遊之前,佛祖弟子金蟬子九世輪迴所經曆的種種苦難。根據《西遊記》中的情節,我將第一部書開始的時間定為東漢安帝時期。男主人公分別為金蟬和張道陵。
?在我心目中,他們兩個,一個學佛,一個參道,一個慈悲為懷,一個行俠仗義,所有的故事情節都圍繞他們二人展開。
?因為不能忘情和免俗,我又加上了四位美麗善良的女孩子,分別是玉蘭、龍女出身的龍兒,小耗子變成的小白和小黑。這裏麵要有什麽樣的感情糾葛呢?我想先且寫且憐惜吧!
?中國的古代神話體係、道教神話體係,西遊與封神中的神仙譜大相徑異,讓我很想能捋出一條比較清晰的神仙體係來,這算是我的一個小小心願吧!
?經編輯審核後,這一部最後定名為《百度西遊》的狗尾續貂式小說開始與大家見麵了。
?才力不夠,百度來湊。“滿紙荒唐語,全賴百度續,起點書西遊,誰解其中趣。”
?
????
(本章完)
彩雲重迭,紫氣蘢蔥。瓦漾金波焰,門排玉獸崇。花盈雙闕紅霞繞,日映騫林翠霧籠。萬真環拱,千聖興隆。這裏正是青華大帝,道號太乙救苦天尊所在的東極妙岩宮。
隻聽得吱的一聲,妙岩宮左側殿旁下的廂房房門打開,一個穿霓帔的仙童,手裏提著兩大桶,裏麵盛滿了飯菜,直奔妙岩宮左側殿後麵的獅子房而去,這人正是妙岩宮的獅奴兒,前去給天尊坐騎九頭獅子送飯去。
隻見他一邊打著哈欠,一邊走到獅子房口,嗶拉一聲,將獅子房門打開,將食盒放入,口中還說道:“元聖兒,你是如何生的九張嘴,吃這麽多,教我一天為你屢次受罪!”
他話剛說完,就聽得獅子房內那獅獸九口哈哈大笑,聲振雲霄。獅奴兒遂又罵道,“你小聲點,莫驚擾了天尊清修”。
此言一出,隻聽到笑聲立消,九種不同的聲調卻又如九個人異口同聲說道:“奴哥,我有九張嘴,卻也是隻有一個肚囊,吃的也多不了那麽多,也是天尊慈悲,見我消食的快,才教你多喂幾次,你這麽說可也真錯怪了我”。
那獅奴兒聽了這話後罵道,“我錯怪了你,昨日那點庫靈官言道,庫內食料不多,須得上報天庭,追加糧款去了。我等才吃多少,還不是你這大肚囊,都耗了去!”
隻聽當當的幾聲,獅子房門欄中伸出來四五個頭來,門欄裏還有三四個頭猶自想往外伸,個個獅目圓睜,如銅鈴大小。唬的獅奴兒往後退了一下。
隻聽九頭獅口同時言道:“奴哥,我隨天尊赴宴,剩下來的好酒也沒少給你拿,怎地你還如此說話?”
那獅奴兒一時被問的無語,隻是悻悻地哼了幾聲,將兩大桶飯菜倒在石槽當中,將臉轉向別處,裝作察看天尊可否會來的樣子。
可那九頭獅那裏肯依,絲毫不理那熱氣騰騰的飯菜,九張大口依舊不饒,又同時言道:“想那靈官,素來與老君處的銀角交好,幾人愛在一起玩鬧耍錢,那金角銀角倆兄弟還不圈他,他輸了克已錢卻用庫中糧財變通,反過來又賴在我頭,看我哪天見了他不咬他九口,難消我元聖兒之氣!”
獅奴兒見它此狀,也知自己一時失言,惹它不快。又想它常與天尊出行,說話方便,倘若它隨便造自己一個謠,自己卻也吃不消。於是轉顏笑罵道:“就數你嘴多,我也說不過你,不過想來眼下還是香火錢少,那靈官又邋遢,他才與我隨便說句,也不見得就是針對你,你可別錯了我的意思”。
那九頭獅聽獅奴兒此言,話中大有示弱之意,當下心想,“俺老獅在底下唿風喚雨,偏偏在你這小廝手下受氣!也罷、若不是怕你與主人饒舌,今天決不與你善罷甘休。”
想到這裏,它緩和了臉色,九頭竟縮迴去八頭,隻留下中間一頭言道:“奴哥,你說眼下還是香火錢少我倒也不和你抬杠,想我元聖兒耳目眾多,可以說是上通三聖,下徹九泉,對眼下時局看的倒也清楚。自那道生一、一生二以來,開天辟地,使得萬物生靈,眾仙得道。其中雖有劫難,可是封神之後,天庭舉玉皇為眾仙之帝,派眾神各司其職,遂使那世人敬畏,眾靈臣服,到如今香火鼎盛,真乃金爐不斷千年火,玉盞常明萬載燈之道家盛世也!”
獅奴兒見它說的在理,不禁了附和道:“是啊,想你我等機緣湊巧,現已是久修得道的真靈,雖未能位列仙班,但也是福緣不淺,能跟著天尊,受了善果,居此仙境,常聽法教,不但可以長生不老,又得天尊蔭護,不受這天劫地難,比起那一般散仙來,雖不能圖得一時逍遙自在,卻也不必像他們時時地防著那天雷陰風,強他們甚多了!”
那九頭獅不住點頭,口中又道:”前些日子我隨天尊下凡,到灌口二郎顯聖真君處巡視,我與那康、張、姚、李四太尉,閑聊時,說起仙品,原來那梅山六兄弟不過是中洞八級,那康、張、姚、李四太尉也就是中洞九級,和我一個級別,那郭申、直健二將軍才中洞十級,比我還低一級呢,至於那真君帳前一千二百草頭神,全部為下洞的,想升中洞沒個千八年是不成的。“說到這裏,九頭獅忍不住地九頭直晃,無比得意。
獅奴兒聽了,也是麵生得意之色,笑道:“上天公平的很。我這中洞八級,還不是我一心為公,任勞任怨,整日在宮中好好幹活,上頭才賞下來的嘛!”
那九頭獅見獅奴兒滿麵得意之色,又用仙品比自己高來壓自己,還搖頭晃腦地賣弄起來,心中暗暗生氣,尋思到,“今我不好好損他一損,讓他看看我的見識,也省得他總小瞧我這出身”。於是又道,“奴哥,話雖是如此,你可知既已得道,又為何有這天劫地難?”
獅奴兒冷笑道:“嗬嗬,我隻知道管你,哪有那麽大見識。想來要是沒有這天劫地難,世上萬物都想修成仙,長此下去,仙界還不神滿為患啊!所以就出來這天劫地難,一則能製造修仙障礙,二來能將那些不聽話的,都消滅掉是了。”
他話一說完,卻見那九頭獅頭有四個在點點,那五個卻是微微地搖了幾搖。獅奴兒惱道:“我說的那裏不對啊,看你這幾個頭又點又搖的,什麽意思!”
九頭獅九個頭均哈哈小聲陪笑道:“奴哥莫急,且聽我言,奴哥說的在理,但有的地方卻不全是這樣,當然,這不是我說的,是我聽上仙們私自在底下議論些的。”說罷,九張獅臉便同時露出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
獅奴兒惱道:“你賣什麽關子,快快用一張嘴說來我聽”。
九頭獅果然聽話,八個頭都合目閉口,隻抬起中間的大頭,瞪著兩隻銅鈴般的眼睛,張開一張大嘴道:“奴哥,你想那宇宙之大,無邊無際,向來是天外有天,仙外有仙。縱是再多幾個真仙,也算不了什麽!隻是若有那得了些機緣巧合的山精野怪,或是被上仙寵愛的仙根靈種,它的修行往往勝過普通修仙人千倍萬倍,通過吸取日月精華,能很快就成仙得道。倘若它得道後似你我這般遵守仙紀清規也就罷了,倘若是自以為是,目無天規,任性胡來,那麽國有國法,仙有仙規,就像奴哥說的那樣,就少不得要用這天劫地難來滅它一滅,以儆效尤了!”他這話說完,其餘八個頭便一同點頭稱是。
獅奴兒聽了,不禁得意起來,附合道:“老九所言極是,若沒有這天劫地難在,咱們成天幹這行久了也是無味。”
九頭獅九個頭一起點頭道,“對啊,奴哥,所以上天才又將混沌初分,鴻蒙始判,天地未開之際產成的靈根仙種,點化為蟠桃聖樹,交由瑤池王母娘娘管理,並在每千年一度的瑤池聖會上由玉帝來進行蟠桃分配。可惜蟠桃成熟的太慢,偏偏會上又僧多粥少,位尊者分得又多,眾仙頗有非詞,便又招老君練丹之法,煉就仙丹,以補蟠桃不足之需。有了這蟠桃仙丹,便可以度神化劫,以定天規了。否則以眾仙之能,散漫之性,安能立聽天規,永定尊卑。”
獅奴兒聽了歎道:“我隻曉得我上天來就應當幹這些活,哪曉得原來裏麵還有這些安排,可惜啊、可惜!”
九頭獅道:“奴哥,可惜什麽?”
獅奴兒道:“可惜你我雖得了神職,但還是散仙,未入品階,若是食他蟠桃、仙丹的一顆半粒,就可與天齊壽,不用我們再養精、煉氣、存神,調和龍虎,捉坎填離,也不知費多少工夫。”
九頭獅聽此心中暗笑,“你雖成天對我指手劃腳,卻不如我這能隨天尊赴天庭聖會,經常揩油,仙丹仙酒的俺老獅也有幸嚐過。哼!算來天尊賞你們的仙酒也是俺老獅嘴邊吃剩下的”。
想到此處,它又搖晃著九個獅頭笑道,“按說如此安排也就算了,你我各聽天命,獨享自已那份香火。可誰知那天道難測,如今西天又出來個如來佛祖,創立佛門並以慈悲示人為懷,以普渡眾生為號,廣收信徒,現在佛門已廣布世間,使得那許多世人遂又棄道信佛,搞得如今連我等香火也少了許多!”
獅奴兒道:“說來也奇怪,我也知那大羅天淩霄堂諸聖諸天尊中,佛門中僅有那南海觀音菩薩在列,按說掌權不大,卻為何引得眾修真者一心向佛呢?”
九頭獅笑道:“聖人雲,不患寡而患不均,當今這蟠桃聖會上,論官行賞,那裏論到我等,而那佛門,也有個‘孟蘭盆會’,那佛祖將自己所得來的百樣仙實,千般異果等物均放一寶盆中,著阿儺捧走,著伽葉布散。眾阿羅漢、揭諦、菩薩、金剛、比丘僧尼等眾,無論佛僧,人人有份,個個均分,你說大眾如何不感激信奉。”
那獅奴兒見九頭獅越說越是得意,九張口中,不住地咂摸,好像在迴味諸多美食,心想它經常隨天尊赴宴,油水必是揩了不少,心中大妒,於是不再與它言語,隻是催它快吃,收拾好東西,便轉身去了。
說來也巧,那太乙天尊今恰未修行,隻是閑坐喝茶,聽那九頭獅今日叫聲有點大,就使神通聽個究竟,竟將這一童一獅的對答聽了個一清二楚,不禁心下暗暗忖道:“這廝雖是個畜生,但九個腦袋裏想法倒是不少,隻可惜它跟我這麽久,竟然還沒有看透看空。哎!天庭讓我執掌萬靈生死升降之責,沒想到我座下門人,卻還難斷俗根。佛道雖有分別,但萬宗歸源,諸門修行法術萬千,到頭來不過是殊途同歸,共悟大道麵已。隻是連常侍奉我左右的還有名利之想,想來天下萬靈,有此想法者更甚,看來如何平衡佛道之別,不讓再生當年誅仙之亂,當真是要有所準備,正所謂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也!”
太乙天尊又想起前些日子拜見老君時老君的叮囑,暗想自己還是要下凡走走,於是叮囑宮中眾人各司其職,不可亂出。喚那九頭獅出來,飄然上騎,前往萬壽山五莊觀,尋那故友,封號與世同君的地仙之祖鎮元大仙子去了。
??寫《百度西遊》,當真是萬事開頭難,寫下第一個字,是隨意,可寫完第一章後,就需要勇氣了。
?來到起點後,看到網頁上自己所碼的文字,就知道這本書,如同自己的孩子一般,不管寫得好壞,總歸是自己的,要小心維護,用愛去養護,直到他長大,長好。
?此書我曾起名為《禪道釋截傳》,故事情節取自封神之後,西遊之前,佛祖弟子金蟬子九世輪迴所經曆的種種苦難。根據《西遊記》中的情節,我將第一部書開始的時間定為東漢安帝時期。男主人公分別為金蟬和張道陵。
?在我心目中,他們兩個,一個學佛,一個參道,一個慈悲為懷,一個行俠仗義,所有的故事情節都圍繞他們二人展開。
?因為不能忘情和免俗,我又加上了四位美麗善良的女孩子,分別是玉蘭、龍女出身的龍兒,小耗子變成的小白和小黑。這裏麵要有什麽樣的感情糾葛呢?我想先且寫且憐惜吧!
?中國的古代神話體係、道教神話體係,西遊與封神中的神仙譜大相徑異,讓我很想能捋出一條比較清晰的神仙體係來,這算是我的一個小小心願吧!
?經編輯審核後,這一部最後定名為《百度西遊》的狗尾續貂式小說開始與大家見麵了。
?才力不夠,百度來湊。“滿紙荒唐語,全賴百度續,起點書西遊,誰解其中趣。”
?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