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老虎與參
張道陵邊走間,忽然想起金蟬,心道這小和尚倒是知己,況且他心地善良,誌向遠大,是個真性情的佛門中人。又想起自己剛才看到的愚公之言,心道我左右也是無事,正好將此言轉告金蟬知,他佛法精深,對此言或比我更有獨到之處,估計這時他也迴轉大孚靈鷲寺了,我索性找他去,沒準在路上還能碰到呢!
想到這裏,他看太陽正當頭,知大孚靈鷲寺所在的清涼山,地處北方的新興郡境內,應向北行,於是辨明了方向,向北而去。
張道陵順著山道一路北行,臨近傍晚,又來到一山,他上得山來,隻覺這山與前此天走過的山更有不同,竟是十分險峻嵯峨,到處巍巍峻嶺、削削尖峰。他正小心翼翼地前行,忽聽得對麵山坡處,隱隱有唿喊救人的聲音傳來。
張道陵聽見暗道:“這曠野山中,四下裏更無村舍,是什麽人叫?”當下忙順著聲音四處尋去,大聲問道:“哪裏有人,聽見了嗎?”。
那人聞有人來,連道:“在這裏,在這裏。”盡管聲音中帶著痛楚,但叫音也更大了。
張道陵尋聲轉過山坡,隻見那草坡上,躺著一個身穿毛皂色衲衣的樵夫,正用手扶著左腿半臥在地,伸著頭向他示意。
張道陵忙快步跑上前,見此人頭須皆白,年紀已是不小。腿上血淋淋,一頂老藍氈笠和一把砍柴鐵斧和一把小鋤拋在一旁。口裏哼哼的,隻叫“救人!救人!”
張道陵連忙下身攙道:“老人家,你腿受傷了?”
那老人道:“疼!疼!疼!”
慌得張道陵鬆了手,仔細打量他的傷腳,隻見他腿上流血,小腿處已有些變形,驚道:“這是傷了骨頭了,須得馬上救治。”但他環顧四周,見這荒郊野外,除他二人,更無人家。隻得問道:“老人家啊,你從哪裏來?”
那老樵夫道:“小師父啊,我在此山西邊有一小村莊,我是那裏的人。”
張道陵道:“老人家,你家離此可遠,這腿傷有點重,還得大夫人幫忙才好。對了,這般年紀,為何不在家中休息,在此閑行?”
那老樵夫歎道:“我家中也沒人了,我那老太婆好幾年前就沒了,隻留我一個人等死了。咳!村裏頭也就住著十來戶,那有什麽大夫。我本想就著今日暖和,出來采點藥,托村裏人幫我換點米麵度日。那想一路行來,行至上麵那個山坡,忽聽有虎叫聲,我膽驚之下就走,一個不小心,跤跌在亂石上,又滾下坡來,傷了腿。早知這樣,還不如讓那虎吃了我這老骨頭得了。”
張道陵見此狀,忙道:“老人家,我看這腿須得馬上幫上,你要是信得過我,我先幫你幫上固定好了,再想法子送你迴家休養。”
那老人聽了,麵現感激道:“小道長,你能來救我,可見是個好人,我那有不信之理。就是我這老骨頭,還要麻煩你費心啊!”
張道陵一笑,道:“出家人慈悲為懷,這些小事,不必掛齒!我也曾學過些醫術。老人家你這是骨折了,須得固定靜養,隻是一會我動手弄時,你得要受些苦頭了。”
老樵夫歎道:“想不到我這麽一把年紀了,老天還舍不得要我,還派了小道長這麽好的人來救我。嗬嗬,小道長隻管放心動手就是。”
張道陵做人頗有些藝高人膽大的氣概。他雖是對接骨療傷並不在行,但眼見天色不早,這老人又沒有家人,附近找人幫忙就難,更不要說找大夫了。這腿傷又須早點接正為好。事已至此,已別無選擇,當下他就動手為老樵夫接骨。
他先是折了兩根技條作為夾板,又采了些葛條,這才小心瞧了老樵夫的左右腿,對照著無誤,叫老樵夫忍住痛,心一狠,一下子將老樵夫腿骨兒對正續上。
那老人大叫一聲,昏了過去。張道陵也是心驚,忙上前查看,見他唿吸正常,這才放心,又找找些草藥,嚼爛了給他敷在傷處,防止血再滲出。
他知接骨之初,最是動彈不得,倘若斷骨處稍有歪斜,一生便成跛子,見他捆綁那老樵夫傷腿處,還是不緊,又手頭無物,心中一急,當下將所穿道袍撕成一一塊,將老人腿牢牢綁緊。
這老人也醒轉了過來,知張道陵是為他療傷,因此始終硬撐著不出聲。
忙完這些,張道陵已是滿頭大汗,他一邊擦汗,一邊對老樵夫道:“老人家,這腿動不得,看來今晚咱們得在這住了。”
老樵夫聽了勸他道:“小道長,這裏晚了會有虎狼的,你就不用管我了,快快乘著天亮去吧,讓我在此聽天由命就是了。”
張道陵聽了不悅道:“老人家說的那裏話來,俺張道陵可不怕什麽虎狼的,若是它們能來更好,和它們拚命就是,若是能打死個一隻半隻的,那虎骨泡酒治腿傷最好,正好給你用上。”
老樵夫見張道陵年紀不大,卻甚有豪氣,也就不再多說,隻是喃喃道:“真是好人啊!”
張道陵見天色欲暮,又和老人問清附近地形,忙快速地用老人帶的一個竹筒去附近一個水泉打了水,又順便采了些野果,迴來為老人洗淨血跡,喂了他兩個果子,又采些枯黃軟草為老人墊好身子,這才坐下休息。
深秋季節,天色黑的好快,二人一邊休息,一邊說話。那老樵夫聽張道陵年紀輕輕,就外出求真修道,已雲遊多地,不住地讚歎。說自己一輩子就住在山裏,與大山為伴,從沒有想過山外麵的世界。當他聽到張道陵談論金蟬之事,更是不敢相信,道:“小道長,我不信這世上還有比你更好的人。”
張道陵笑道:“老人家,你也知這世上人都圖名利二字,我雖是修真之人,可對自己那點想法也是清楚的。但我那朋友,身世淒苦,他自幼出家,不知父母何在,在寺中長這麽大從未食過葷腥,不但如此,他能夠先後得皇帝、太後賞賜而不受。真可謂到了不為物喜,不為己悲的榮辱不驚地步,我是一萬個也比不上他。我這次北行,就是我與他分手後,更想念他的風姿,這才又去找他的。”
二人正談論間,一聲虎嘯,自遠處山坡處傳來,張道陵大驚,起身拿起他事先準備好防身而特意找的一根粗樹棍,四下張望。
那老樵夫卻不像他那麽緊張,隻是催他道:“小道長,你還是快點走吧,有我在此,那虎來了也不會追你的。”
張道陵俯身示意他不要再說,心想這些日來,自己可是頭一次聽得虎嘯,前幾夜隻有個鳥鳴蟲叫,看來此山較之自己之前走過的山,還是深僻的緊,虎豹才多。不過若是虎來,若是一隻還好說,多上幾口,可是不妙,但眼下這老人無法行動,不能找個有利地形躲藏,也隻有在此聽天由命了。
過了片刻,虎嘯聲又傳來,這次更是近了許多,老樵夫又示意張道陵快走,可張道陵總是不肯扔下他不管,兩人誰也說不了誰,隻好閉口無言,靜待虎走。
僥幸的是,那虎自離二人不到二裏處叫了一聲後,便再無動靜。饒是如此,二人也不敢動靜,相顧無語,隻是靜靜地一坐一臥,等到臨近天明,才又聽得虎又嘯了一聲,再無聲音。老樵夫聽了笑道:“小道長,咱們沒事了。”
張道陵奇道:“老人家為何這樣說?”
老樵夫道:“前半夜咱們聽得虎嘯,是下山虎叫,它那時正肚子餓,找食吃,最是兇猛,而剛才這聲叫,聲音悠綿,顯是吃飽食,心滿意足迴得山來時叫的。”
張道陵聽了喜道:“這麽說它是不會來吃咱們了。”
老樵夫笑道:“應該是了,虎雖兇惡,可不貪心,它吃飽了一般四五天都不再出來找食吃了。”
張道陵道:“如此甚好,老人家,你腿傷的重,最好在此休息一兩天才好迴去。你這麽一說,我就放心了。”
老樵夫笑道:“小道長,你看看,我怎麽感覺腿好了許多呢!咱們應能走了。”
張道陵聽了忙上前觀看,卻見老樵夫腿不但血早就不流了,而且他給包紮的地方皮膚淤青之色大少,顯然已好了許多。輕按問他感覺,也不見他喊疼。驚訝道:“老人家你身體真好,俗語說,傷筋動骨一百天,平常人要是如此,縱是有良醫救治,也要躲上個三五個月的。沒想到你一晚上就好了這麽多。你這麽大歲數能有此身體的,貧道我是第一次遇到。”
那老樵夫道:“唉!我也在想為何我能活這麽久,連妻兒都離我去了,隻剩我一個人孤苦伶仃的。必是我在這裏平常愛采些草藥吃得飽,睡得香,身體才這樣的吧!”
說到這裏,他好像突然想到了些什麽,忙伸手抓張道陵手,另一手指著前麵山坡道:“小道長,此處有一靈草,我們當地人管它叫老虎參,看年齡應有千年了,我昨天就是因為想要采它時,聽得虎叫,慌忙逃走是不慎而摔的,你小心一點,可去采了來。”
張道陵道:“千年老虎參,這個我可沒聽過。但若是這草能長千年,那可是仙家之物啊!我聽一位老師父說過,他所煉金丹之所以沒有靈性,就是缺少了千年靈芝、何首烏、老參這樣的靈物啊!”
老樵夫道:“我聽說,這草每百年長葉五片,我當時曾仔細察看,細數它莖上葉梗,已有三十多處,再加上上麵還有的二十多片葉子,算算應有千年了。我們老人相傳,此物若滿千年,當生靈性,若錯過最佳時機,就會葉謝花枯,那時就可遇而不可求了。今日天高雲淡,正是采藥良機,小道長你快去采啊!“
張道陵聽了心道我曾聽金蟬說他當時在此山時曾采過一仙草,看來此山靈物真多,老人所說,縱然未滿千年,也差不了許多。可是這老人身上有傷,我又怎能立時去尋那千年老虎參去呢?
那老樵夫看出張道陵的心思,道:“小道長,你不必管我,我沒事了,再說這山坡隻須小心點上去就行,你采了下來也用不了多長時間。你快點去吧!對了,我聽說這靈物旁邊一般都有異狀,此物叫老虎參,我昨天也是剛剛看到就聽著虎叫,想來此名不假。你找到它後,隻須將地中根莖挖出即可,它根莖長的像雞頭一般,我們當地人也有的管它叫雞頭參的。你挖時務要小心一點,千萬不要挖斷挖壞。還有,你上去後先看附近有沒有老虎,有情況就趕緊下來,這裏天已大亮,放心吧,我腿沒事了,我在這裏等你就是。”
張道陵見他不停催促自己,想想那顆老虎參距此地不遠,自己隻須小心行事,一會就可迴來,這才應道:“那好吧,老人家,你等會我,我快去快來。”
老樵夫見他答應自己,這才露出笑容,向他講了挖參之法,才又指著前麵高坡道:“你從這裏上去,隻須一轉彎,山陰處,有一顆大鬆樹,那參最喜陰處,陽光下你是看不見的。你隻要對著那那鬆樹影處,就能看見。隻是那鬆樹懸空而長,你可要萬分小心啊!”
張道陵一一應了,又將老樵夫照顧好了,縱是一時他未迴來,老人也有果子吃,又將粗棍放在他身邊防身,這才起身,拿起小鋤,按老樵夫指點的路上了高坡。
??借用黃巢的詩,抒發張道陵心中的忿忿不平之氣
?
????
(本章完)
張道陵邊走間,忽然想起金蟬,心道這小和尚倒是知己,況且他心地善良,誌向遠大,是個真性情的佛門中人。又想起自己剛才看到的愚公之言,心道我左右也是無事,正好將此言轉告金蟬知,他佛法精深,對此言或比我更有獨到之處,估計這時他也迴轉大孚靈鷲寺了,我索性找他去,沒準在路上還能碰到呢!
想到這裏,他看太陽正當頭,知大孚靈鷲寺所在的清涼山,地處北方的新興郡境內,應向北行,於是辨明了方向,向北而去。
張道陵順著山道一路北行,臨近傍晚,又來到一山,他上得山來,隻覺這山與前此天走過的山更有不同,竟是十分險峻嵯峨,到處巍巍峻嶺、削削尖峰。他正小心翼翼地前行,忽聽得對麵山坡處,隱隱有唿喊救人的聲音傳來。
張道陵聽見暗道:“這曠野山中,四下裏更無村舍,是什麽人叫?”當下忙順著聲音四處尋去,大聲問道:“哪裏有人,聽見了嗎?”。
那人聞有人來,連道:“在這裏,在這裏。”盡管聲音中帶著痛楚,但叫音也更大了。
張道陵尋聲轉過山坡,隻見那草坡上,躺著一個身穿毛皂色衲衣的樵夫,正用手扶著左腿半臥在地,伸著頭向他示意。
張道陵忙快步跑上前,見此人頭須皆白,年紀已是不小。腿上血淋淋,一頂老藍氈笠和一把砍柴鐵斧和一把小鋤拋在一旁。口裏哼哼的,隻叫“救人!救人!”
張道陵連忙下身攙道:“老人家,你腿受傷了?”
那老人道:“疼!疼!疼!”
慌得張道陵鬆了手,仔細打量他的傷腳,隻見他腿上流血,小腿處已有些變形,驚道:“這是傷了骨頭了,須得馬上救治。”但他環顧四周,見這荒郊野外,除他二人,更無人家。隻得問道:“老人家啊,你從哪裏來?”
那老樵夫道:“小師父啊,我在此山西邊有一小村莊,我是那裏的人。”
張道陵道:“老人家,你家離此可遠,這腿傷有點重,還得大夫人幫忙才好。對了,這般年紀,為何不在家中休息,在此閑行?”
那老樵夫歎道:“我家中也沒人了,我那老太婆好幾年前就沒了,隻留我一個人等死了。咳!村裏頭也就住著十來戶,那有什麽大夫。我本想就著今日暖和,出來采點藥,托村裏人幫我換點米麵度日。那想一路行來,行至上麵那個山坡,忽聽有虎叫聲,我膽驚之下就走,一個不小心,跤跌在亂石上,又滾下坡來,傷了腿。早知這樣,還不如讓那虎吃了我這老骨頭得了。”
張道陵見此狀,忙道:“老人家,我看這腿須得馬上幫上,你要是信得過我,我先幫你幫上固定好了,再想法子送你迴家休養。”
那老人聽了,麵現感激道:“小道長,你能來救我,可見是個好人,我那有不信之理。就是我這老骨頭,還要麻煩你費心啊!”
張道陵一笑,道:“出家人慈悲為懷,這些小事,不必掛齒!我也曾學過些醫術。老人家你這是骨折了,須得固定靜養,隻是一會我動手弄時,你得要受些苦頭了。”
老樵夫歎道:“想不到我這麽一把年紀了,老天還舍不得要我,還派了小道長這麽好的人來救我。嗬嗬,小道長隻管放心動手就是。”
張道陵做人頗有些藝高人膽大的氣概。他雖是對接骨療傷並不在行,但眼見天色不早,這老人又沒有家人,附近找人幫忙就難,更不要說找大夫了。這腿傷又須早點接正為好。事已至此,已別無選擇,當下他就動手為老樵夫接骨。
他先是折了兩根技條作為夾板,又采了些葛條,這才小心瞧了老樵夫的左右腿,對照著無誤,叫老樵夫忍住痛,心一狠,一下子將老樵夫腿骨兒對正續上。
那老人大叫一聲,昏了過去。張道陵也是心驚,忙上前查看,見他唿吸正常,這才放心,又找找些草藥,嚼爛了給他敷在傷處,防止血再滲出。
他知接骨之初,最是動彈不得,倘若斷骨處稍有歪斜,一生便成跛子,見他捆綁那老樵夫傷腿處,還是不緊,又手頭無物,心中一急,當下將所穿道袍撕成一一塊,將老人腿牢牢綁緊。
這老人也醒轉了過來,知張道陵是為他療傷,因此始終硬撐著不出聲。
忙完這些,張道陵已是滿頭大汗,他一邊擦汗,一邊對老樵夫道:“老人家,這腿動不得,看來今晚咱們得在這住了。”
老樵夫聽了勸他道:“小道長,這裏晚了會有虎狼的,你就不用管我了,快快乘著天亮去吧,讓我在此聽天由命就是了。”
張道陵聽了不悅道:“老人家說的那裏話來,俺張道陵可不怕什麽虎狼的,若是它們能來更好,和它們拚命就是,若是能打死個一隻半隻的,那虎骨泡酒治腿傷最好,正好給你用上。”
老樵夫見張道陵年紀不大,卻甚有豪氣,也就不再多說,隻是喃喃道:“真是好人啊!”
張道陵見天色欲暮,又和老人問清附近地形,忙快速地用老人帶的一個竹筒去附近一個水泉打了水,又順便采了些野果,迴來為老人洗淨血跡,喂了他兩個果子,又采些枯黃軟草為老人墊好身子,這才坐下休息。
深秋季節,天色黑的好快,二人一邊休息,一邊說話。那老樵夫聽張道陵年紀輕輕,就外出求真修道,已雲遊多地,不住地讚歎。說自己一輩子就住在山裏,與大山為伴,從沒有想過山外麵的世界。當他聽到張道陵談論金蟬之事,更是不敢相信,道:“小道長,我不信這世上還有比你更好的人。”
張道陵笑道:“老人家,你也知這世上人都圖名利二字,我雖是修真之人,可對自己那點想法也是清楚的。但我那朋友,身世淒苦,他自幼出家,不知父母何在,在寺中長這麽大從未食過葷腥,不但如此,他能夠先後得皇帝、太後賞賜而不受。真可謂到了不為物喜,不為己悲的榮辱不驚地步,我是一萬個也比不上他。我這次北行,就是我與他分手後,更想念他的風姿,這才又去找他的。”
二人正談論間,一聲虎嘯,自遠處山坡處傳來,張道陵大驚,起身拿起他事先準備好防身而特意找的一根粗樹棍,四下張望。
那老樵夫卻不像他那麽緊張,隻是催他道:“小道長,你還是快點走吧,有我在此,那虎來了也不會追你的。”
張道陵俯身示意他不要再說,心想這些日來,自己可是頭一次聽得虎嘯,前幾夜隻有個鳥鳴蟲叫,看來此山較之自己之前走過的山,還是深僻的緊,虎豹才多。不過若是虎來,若是一隻還好說,多上幾口,可是不妙,但眼下這老人無法行動,不能找個有利地形躲藏,也隻有在此聽天由命了。
過了片刻,虎嘯聲又傳來,這次更是近了許多,老樵夫又示意張道陵快走,可張道陵總是不肯扔下他不管,兩人誰也說不了誰,隻好閉口無言,靜待虎走。
僥幸的是,那虎自離二人不到二裏處叫了一聲後,便再無動靜。饒是如此,二人也不敢動靜,相顧無語,隻是靜靜地一坐一臥,等到臨近天明,才又聽得虎又嘯了一聲,再無聲音。老樵夫聽了笑道:“小道長,咱們沒事了。”
張道陵奇道:“老人家為何這樣說?”
老樵夫道:“前半夜咱們聽得虎嘯,是下山虎叫,它那時正肚子餓,找食吃,最是兇猛,而剛才這聲叫,聲音悠綿,顯是吃飽食,心滿意足迴得山來時叫的。”
張道陵聽了喜道:“這麽說它是不會來吃咱們了。”
老樵夫笑道:“應該是了,虎雖兇惡,可不貪心,它吃飽了一般四五天都不再出來找食吃了。”
張道陵道:“如此甚好,老人家,你腿傷的重,最好在此休息一兩天才好迴去。你這麽一說,我就放心了。”
老樵夫笑道:“小道長,你看看,我怎麽感覺腿好了許多呢!咱們應能走了。”
張道陵聽了忙上前觀看,卻見老樵夫腿不但血早就不流了,而且他給包紮的地方皮膚淤青之色大少,顯然已好了許多。輕按問他感覺,也不見他喊疼。驚訝道:“老人家你身體真好,俗語說,傷筋動骨一百天,平常人要是如此,縱是有良醫救治,也要躲上個三五個月的。沒想到你一晚上就好了這麽多。你這麽大歲數能有此身體的,貧道我是第一次遇到。”
那老樵夫道:“唉!我也在想為何我能活這麽久,連妻兒都離我去了,隻剩我一個人孤苦伶仃的。必是我在這裏平常愛采些草藥吃得飽,睡得香,身體才這樣的吧!”
說到這裏,他好像突然想到了些什麽,忙伸手抓張道陵手,另一手指著前麵山坡道:“小道長,此處有一靈草,我們當地人管它叫老虎參,看年齡應有千年了,我昨天就是因為想要采它時,聽得虎叫,慌忙逃走是不慎而摔的,你小心一點,可去采了來。”
張道陵道:“千年老虎參,這個我可沒聽過。但若是這草能長千年,那可是仙家之物啊!我聽一位老師父說過,他所煉金丹之所以沒有靈性,就是缺少了千年靈芝、何首烏、老參這樣的靈物啊!”
老樵夫道:“我聽說,這草每百年長葉五片,我當時曾仔細察看,細數它莖上葉梗,已有三十多處,再加上上麵還有的二十多片葉子,算算應有千年了。我們老人相傳,此物若滿千年,當生靈性,若錯過最佳時機,就會葉謝花枯,那時就可遇而不可求了。今日天高雲淡,正是采藥良機,小道長你快去采啊!“
張道陵聽了心道我曾聽金蟬說他當時在此山時曾采過一仙草,看來此山靈物真多,老人所說,縱然未滿千年,也差不了許多。可是這老人身上有傷,我又怎能立時去尋那千年老虎參去呢?
那老樵夫看出張道陵的心思,道:“小道長,你不必管我,我沒事了,再說這山坡隻須小心點上去就行,你采了下來也用不了多長時間。你快點去吧!對了,我聽說這靈物旁邊一般都有異狀,此物叫老虎參,我昨天也是剛剛看到就聽著虎叫,想來此名不假。你找到它後,隻須將地中根莖挖出即可,它根莖長的像雞頭一般,我們當地人也有的管它叫雞頭參的。你挖時務要小心一點,千萬不要挖斷挖壞。還有,你上去後先看附近有沒有老虎,有情況就趕緊下來,這裏天已大亮,放心吧,我腿沒事了,我在這裏等你就是。”
張道陵見他不停催促自己,想想那顆老虎參距此地不遠,自己隻須小心行事,一會就可迴來,這才應道:“那好吧,老人家,你等會我,我快去快來。”
老樵夫見他答應自己,這才露出笑容,向他講了挖參之法,才又指著前麵高坡道:“你從這裏上去,隻須一轉彎,山陰處,有一顆大鬆樹,那參最喜陰處,陽光下你是看不見的。你隻要對著那那鬆樹影處,就能看見。隻是那鬆樹懸空而長,你可要萬分小心啊!”
張道陵一一應了,又將老樵夫照顧好了,縱是一時他未迴來,老人也有果子吃,又將粗棍放在他身邊防身,這才起身,拿起小鋤,按老樵夫指點的路上了高坡。
??借用黃巢的詩,抒發張道陵心中的忿忿不平之氣
?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