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貸款 小額借貸 線上貸款 汽車貸款 手機貸 負債整合 桃園借錢 桃園借現金 桃園快速撥款 桃園小額借貸 桃園借錢管道 桃園代書借款 古蹟交流社 東森新聞手機板 東森新聞 本地新聞 | 今日時事 | 團購 團購電商 團購主 享樂 享樂購 TZ娛樂城 娛樂城 贏家娛樂城 WG娛樂城

    第46章上善若水


    張道陵登上坡來,按著老樵夫所說,從山坡陰處,穿過參差亂石,見一棵鬆樹淩空而長,枝條斜展、樹冠篷鬆,狀如寶塔。


    張道陵由鬆樹處四外望去,見四周草少樹稀,遍地碎石,隻在山坡南麵,有塊大石,如虎臥般立於坡頂。


    他觀察了一番,見沒有任何異相,便踩著石頭,小心翼翼地來到鬆樹近前,依著老人所說,對著朝陽投下的鬆樹影子望去,果見陰影中有一株青草,長有一人高,迎風直立,莖呈圓柱形,自上而下長著層層綠葉,每層各長著五枚,這葉子無柄,光滑無毛、形若線狀披針形。莖中下端後則無葉生長,隻留下圓形如雞眼般的莖痕。


    張道陵四下觀察了四周,見毫無異狀,便俯下身來,對那草道:“小人張道陵,受人之托,來挖仙草,隻求用來能救病治人,不圖成仙得道,如此得罪了。”說罷便依老樵夫所說之法,用小鋤,小心翼翼地自草莖根部處挖起。


    哪知這根長的極深,並不像老樵夫所說的一挖下去,就會挖到大小不一的雞頭狀根莖。隻是一根細根,沿著石頭縫向下鑽去,張道陵整整用了兩個時辰,才將根下石頭挖了個深洞,用手摸來,這才發根才不往下鑽,而是橫向伸展。根莖也變得肥厚,但摸起來也隻分長了兩個大的、個頭有拳頭大小,再向左挖,除了少數根須之外,更無一物。


    張道陵摸清了底細,這才用小鋤伸到根莖之下,用力一起,將兩個根莖挖出。隻見這兩塊根狀莖尾部由根部連接,顏色黃白,形態肥厚,狀如雞頭。


    他采了老虎參,將兩塊小心放入懷中,又見那草因他挖的小心仔細,莖上還有長有根須,便又將此草在洞中重新埋下種好,又尋了處山泉,用手捧了些山泉水,來迴十餘次,才將草下泥土澆透,這才攜了兩塊老虎參,下得坡來。


    老樵夫見他采藥平安歸來,心下甚喜,道:“小道長,可采著藥了?沒遇到老虎吧?”


    張道陵見他無恙,也是高興,忙上前將那兩塊雞頭狀的老虎參拿出,送與老樵夫道:“沒有,就是挖它是費了些功夫,老人家,你看,你說的可是此藥。”


    老樵夫忙接過來,隻看了一眼,就笑道:“正是此藥,此根狀如雞頭、色如黃金,在山石中,還能長這麽大,看來真長有千年,小道長啊,此藥與你有緣啊!”說著又將老虎參遞與張道陵,示意他收下。


    張道陵不解道:“老人家這是何意?此藥乃老人家所遇,我隻不過是代勞而已,小道可不敢收此靈物。”


    老樵夫急道:“小道長,我這一把年紀了,要此何用,此物與你,在你手中,正可用來製藥煉丹,濟世救人啊!”


    張道陵卻道:“老人家此言差矣!此藥與你,一可解你之傷,二來可以助你度日。我道家知行合一,怎可不解近渴而救遠火也。”


    那老樵夫聽他一說,神情一動,喃喃道:“知行合一?”又急問張道陵道,“小道長,你剛才所說可是知行合一?”


    張道陵沒想到他有此問,而剛才他隨口所說,正是自己這些日子來的所悟,被他一問,有些不好意思,笑道:“是啊!我說的是我認為這學道之人心有良知,身體力行。哎,老人家,這藥你就收下吧,我剛才還在那裏將那草兒澆水種下,或許以後還會長的。你就莫要再推辭了。”


    那老樵夫見他心誠,也就不再推辭,小心將老虎參放到自己帶的竹筐,道:“小道長,我感覺腿已好了大半,咱們現在就迴我家中如何?”


    張道陵奇道:“是嗎?”忙上前觀察,隻見昨天還是腫了大半的左腿,現已消褪,隻有骨折處微有淤血青腫痕跡。不由地讚道,“老人家身體真好,我看也好了不少。”說著他又用手試著按壓了幾下,見老樵夫都沒喊疼,點頭道,“不錯,照這個樣子,你老人家過兩天就能拄杖行動了。”


    老樵夫聞言喜笑道:“上天待我老頭不薄啊!要不是遇上小道長這樣的好人管我救我,沒準我早喂老虎了。”


    張道陵不好意思道:“老人家過獎了,遇困援手,乃人之常情。老人家不要再說這話了。”


    “好、好,我不誇你了”,老樵夫笑道,“現在還沒響午,我看咱們就走吧”!說著就要拿起那根防身木棍,掙紮著要起來。


    張道陵見狀,忙上前攔住老人道:“老人家,你這腿可不能用力,更不能著地,否則傷會重。老人家,你稍等,我將東西收拾一下後,我來背你。”他見老樵夫堅持要走,也知此地虎狼出沒,確實應早早離開。當下將老樵夫的鋤、斧等放入筐中,放到身前,俯身下去,讓老樵夫上他背。


    老椎夫開始執意不肯,可張道陵一再堅持。實在沒法,這才用左手持著棍,在張道陵幫助下,上了他背。張道陵背著老樵夫小心地上了山路,在老人的指引下慢慢前行。


    老樵夫俯在張道陵背,見張道陵又要負重前行,又小心注意不觸動到時他左腿,走得很是費力,心下著實不忍,過不多時,就要張道陵將他放下,由他持拐前行。可張道陵隻是不肯,隻道他不累,累了他們就休息會,好乘天亮趕迴老樵夫所住村莊。


    如此走了一程,老樵夫見張道陵麵上汗水流出,仍不肯休息,心中感動萬分,歎道:“我這糟老頭子,得小道長如此相助,無以為報,隻有待來世了。”


    張道陵道:“老人家所言差矣!我一個是要去五台山尋金蟬,也沒有甚麽急事,我能與你同行,一路上還能說話作伴,我還求之不得呢!你老人家隻管小心不要碰到傷腿就是。”


    老樵夫感動道:“小道長如此善心,當來必功德無量啊!對了,等我迴到村中,此參一半已夠我換米度日了,剩下一半奉送給你,用以煉丹濟世救人,好不好?”


    張道陵道:“老人家何出此言,小道可不敢當,你為采藥受傷,又須養家,得此藥最是有用,而我隻是順便送你迴家,至於濟世救人,我這些日子才明白了,若不以良知授人,開其心智、啟之善行,縱是多少靈丹,又如何救得了這麽多的世人啊!”


    二人邊說邊行,路上歇了幾歇,這三十幾裏的山路,直走到夕陽西下,又轉了個山坡,老樵夫指著前方道:“小道長,前方就是我家了。”


    張道陵抬頭望去,遠遠見一簇鬆枝掩映中,內有兩間房舍,走近來看,隻見門垂翠柏,宅近青山。幾棵鬆樹青青而立,一條石徑重漫苔蘚,彎彎曲曲地通向腳下。走近來看,草門樓,籬笆院,山石徹壁、鬆木做頂,柴門半掩,茅舍獨待。不由地讚道:“老人家,你住在這裏,真和神仙一般啊!”


    這時那老椎夫歎道:“我這裏就我一人,最近的鄰居,還在二三裏開外呢!自我那老婆子去後,日日夜夜,就我一人枯坐,這種神仙日子,不過也罷啊!”


    張道陵小心將老人背進屋子,見南牆根有一木床,上有草席,於是將老人小心放在床上。此時才感到腰酸背痛,一屁股坐在門口一木墩上喘氣。


    他歇了片刻,又要問老人有何求,那老樵夫道:“屋後有些核桃,是我前些日子采的,估計眼下也能吃了,可取來充饑。”


    張道陵依言去取,果見有半筐核桃,上麵青皮已黃,於是找來斧頭,砸開後來喂老樵夫,那老樵夫隻吃了幾個,就說飽了,讓張道陵自己吃。


    張道陵也不客氣,二來也是餓了,就又砸了些,吃了個飽。待他們吃完,天已完全黑了,張道陵在老人北邊,找了個草墊坐下,他剛下坐下,隻覺睡眼惺鬆,兩道眼皮上下打架,口中哈欠邊天,說來昨夜他幾乎一夜未眠,今天又背老樵夫走了一天,又累又乏,不一會,就依著牆睡著了。


    秋風漸起,月落霜花,張道陵迷迷糊糊中,隻覺一陣冷風襲來,隻冷得又向牆角裏麵縮了縮,但在迷迷糊糊當中,好像聽到有人說話,但隻是困得睜不開眼,仍是睡覺。過了一會,就覺得有人用手招唿他醒,他這才努力睜眼一看,卻是老樵夫站在他身旁,他吃了下驚,覺一下子醒了,問道:“老人家,你腿還沒全好,為何要親自動身,有事你吩咐我就是了。”


    老樵夫笑道:“我沒事了,我看你睡得香,本不想喊你,可是今夜我有山要動,一會就走,你且聽我說就是了。”


    張道陵大奇,張口欲言,卻被老樵夫擺手所止,隻聽他道:“小道長,你性善質真,不貪無欲,是我年滿千歲來所見第一好人。哈哈,說到這裏,我也不隱瞞了,我名叫愚公,乃此山山神是也。”


    張道陵聽了無比驚訝,睜大了眼,借著月光,上下細細打量這老樵夫,隻見他拄杖而立,頭須皆白,雖是白發老叟,但神彩奕奕,毫無白天受傷時委頓神色。又見他手中之杖烏黑粗糙,杖頭處卻有兩點紅光,細看這杖非是木頭所製,仍是一條黑蛇所化,卻是那日救自己的那條大蛇,隻見它兩隻黃褐的眼睛,正發出幽幽的紅光,冷冷地望著自己。


    張道陵見了再無懷疑,倒身下拜,道:“小道張道陵拜見尊神。”


    愚公用手輕輕地撫摸了張道陵頭,又將他扶起,笑道:“你不要多禮了,也不要聲張,且聽我說。”


    張道陵做夢也想不到自己日夜所求,今日竟終得遇神仙,隻激動的心兒欲跳出嗓子眼,但聽愚公如此說,也隻得按下激動之心,靜聽愚公述說。


    隻聽愚公歎道:“我未成神前,原住冀州,因移山而被上天封神,這些住事,你在那塊石頭上也看到了。不過我縱是作了山神,但老毛病也改不了。你瞧。”


    說著他用手指了指南方道,“你前日在銀杏樹下所見之泉,並不是濟水之源,這濟水之源甚多,且多出於地下,再集山水匯流成河後,經黃河而不入,獨自入海。此河在夏秋之際,每逢雨季,往往水大,易生水患。我因此而思之,若能將爛桃山南移,使此河受阻,折而向西流向雍州,一可解水患之災,二可解雍州缺水之苦。但我受天規所限,神力又極微薄,隻能在每年八月初一到八月十五這半個月內移動兩次,每次移動半丈。但我想積少成多,如此下去,總有一天我能成功。我前兩天已移動了兩次,沒想到竟被你看到了,你來尋我,我本想隱去不讓你尋著,可沒想到你心誌堅毅,為尋我不惜涉水,我看你水中危險,讓這蛇兒下去救了你,本以為你此後或知難而退,可你卻遇挫越奮,竟是找到了我留言之石,不但如此,還能從石中悟出前輩上仙授我之意。我見你如此執著,也動了愛才之心,這才扮成失足樵夫,試探於你。哎,其實我也是多此一舉,你能悟得道意,人品又怎能差了。你來尋那金蟬所遇的仙長,我是知道的,隻是仙長喜靜,我未得上仙指示,也不敢隨意將他的仙跡示你。你心善誌堅,求道修道,必有所得,隻須記得上善若水就行了。唉!上天所設有天規天律,我受天規所限,隻能幫你這麽多了,今晚是八月十六,我適才得訊,因我擅自移山,上司震怒,向上麵參了本,明天就免去我山神之位,由新任山神楊震接位。對了,這個楊震,人也不錯,是當朝太傅,前些年才去世的。據灶神說,當年他調任東萊太守,在赴任途中,路經昌邑時,他從前推舉的荊州茂才王密正任昌邑縣令,王密為了報答楊震的恩情,特備黃金十斤,於白天謁見後,又乘更深夜靜無人之機,將黃金送給楊震。楊震不但不接受,還批評說:‘我和你是故交,關係比較密切,我很了解你的為人,而你卻不了解我的為人,這是為什麽呢?’王密說:‘現在深夜無人知道。’楊震卻說‘天知、地知、我知、你知怎能說無人知道呢!’受到楊震責備後,王密十分慚愧,隻好作罷。楊震有德有才,比我這個隻會搬石頭的老頭強多了。隻是如今他來,我不好勉強人家移山,這爛桃山恐怕是無法南移到位,來阻濟水西流了。我今晚再去移動一迴,反正也是最後一迴了,索性移動大些,能擋住一點就是一點。希望將來你修成正仙了能幫我實現這個願望。咱們就此別過,他日有緣,可到刻我字的那塊大石坐坐。那老虎參送與你了,你今後不管遇到什麽疑難雜病,都可取這參一小塊口服,來提精長神。”說完身化一陣清風,便身影無蹤。


    張道陵大急,正想拜謝愚公,卻是腳下一蹬,一下子從夢中驚醒。隻見自己身處茅舍之中,那老人卻已不知去向,他揉了揉眼睛,暗道自己莫不是在做夢不成。


    就在此時,身下一震,又如前兩日感覺地而動了一動。張道陵忙起身出屋,四下張望,但見明月當空照,群山巍峨,除了鬆影綽綽外,月下無一黑影。自己來時一人,現在還是一人,這兩日所遇所見,難道是自己在夢中不成!


    他歎了口氣,忽覺懷中有物,伸手摸來,卻是那兩塊千年老虎參。張道陵點了點頭,知道自己不是在做夢,當下向著月亮的方向拜了三拜。


    他想起愚公所說的上善若水。心想《道德經》中所道,“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老人家所言,莫不是提示我如何尋道。不過這些話我在經中早已讀過了,老子還雲,“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人,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他心道自己嚐在經上讀道,當年孔聖人曾問道於老子曰:“水有何德?”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此乃謙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則能為百穀王。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此乃柔德也;故柔之勝剛,弱之勝強堅。因其無有,故能入於無間,由此可知不言之教、無為之益也。”孔聖人聞此言後道:“先生此言,使我頓開茅塞也。哎!我若是能遇老子,當請教我所悟知行合一,可從道否?


    他如是想,不禁如癡如夢,直想到紅日東升,才又自語道:“《道德經》乃我道家聖典,修道人無不會背,可是,他老人家又為何單單就說了一名‘上善若水’呢?是了,此中必有深意。”也罷,我這此問題,待我尋到金蟬問一問他,看他有何解。想通此節,他看了看日頭,尋路向北而去。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百度西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佳言雋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佳言雋語並收藏百度西遊最新章節

xxfse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