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貸款 小額借貸 線上貸款 汽車貸款 手機貸 負債整合 桃園借錢 桃園借現金 桃園快速撥款 桃園小額借貸 桃園借錢管道 桃園代書借款 古蹟交流社 東森新聞手機板 東森新聞 本地新聞 | 今日時事 | 團購 團購電商 團購主 享樂 享樂購 TZ娛樂城 娛樂城 贏家娛樂城 WG娛樂城

    第50章明知作嫁衣仍取懸壺學


    張道陵呆呆地望著水神現身過的地方,過了良久,才醒過神來,看看手中那三顆蓮子,正發出脈脈清香。他對著水神去的方向拜了三拜,這才剝開一粒蓮子,隻見那蓮子去皮後肉質潔白如玉,食之味甘,微微帶澀,一入腹中,饑感頓無,更覺得神清氣爽。當下起身而行,複又迴到那洞門之前。


    張道陵心中想水神所說的“術”“流”“靜”“動”四門之義,對著那四扇門又細細地看了一遍,一時間難以選擇走那道門,他靜下心來細思了一會,心道水神所說,這四門隻是學的道術,與修真得道相比,有天地之別,不過想來,若是如此,不如選那術門,縱是與我無益,但能學來為世人看病救人,也不枉我來此穀一番。


    想到此,他來到洞中正門,依水神所說在洞門上畫了一幅兩儀陰陽圖,圖剛剛畫完,就聽吱吱連著四聲響動,正門兩旁的四扇門均先後打開,留出一條細縫,張道陵心中大喜,暗道這就是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吧!


    張道陵依次從四扇門外麵透過門縫向裏望去,隻見“動”門屋內有一石桌,上麵擺著一個流光溢彩的玉瓶,旁邊放著丹爐,此外別無他物。“靜”門屋內則有一座香爐,前麵放著一個青色的蒲團。“流”門屋內一座書架,上麵擺滿了書籍,而門屋內卻是隻有一個石桌,此外卻是空空如也。


    張道陵看罷,心想我即已打定要進那“術”門,此刻見了其餘他門情景,縱是進了別的門,有助修行,但豈能因此而違背自己的初心呢。想到這裏再無猶豫,徑直來到“術”門門前,舉手欲敲,哪知手剛碰到門,那門就微開。


    他手上使勁,慢慢將門推開了,眼前陡然一亮,竟是比外麵還要光亮,他當下趕緊用手遮眼,心中怦怦亂跳,過了片刻,感覺適應了,這才慢慢睜開眼,走進門裏四看。


    他剛走進門內。那石門有如長眼一般,見他進去,便緩緩關上。張道陵聽濟水神說過此事,心中不慌,隻是仔細觀看自己所處之地,見一座方形石室中,頂上吊有數個巨大的夜明珠。從夜明珠發出明亮的光芒,映得石室中異常明亮。


    他借著珠光,隻見室內當中放有一個石桌,兩把石凳、石桌上放有石碗石盆、對著門靠牆還放有一張石床,上前細看,個個物件均是一塵不染。他見石室中四周牆上刻滿了字跡,上前辨認,原來東南西北四麵牆上分別刻的是《黃帝內經》、《黃帝外經》、《神農本草》和《脈決》。張道陵心中大喜,心想我能學得此術,可解世人於病痛之中,縱是不能成仙得道,此生亦無悔矣!


    於是走到門口處向外拜倒,口中念道:“弟子張道陵,誤闖聖地,得學寶術,必用之於世,不負仙長傳我之恩。”說完又拜了三拜,這才返迴屋內,坐在石凳旁,細細看這壁上經書。他自此心無旁騖,一心學這黃老之術。


    張道陵知這三粒蓮子,食之能頂三日之饑,可是自己在食之前,已餓了兩日,因此不敢怠慢,每日隻在屋中邊背邊學,累了也隻是在石床上小躺片刻,便起來對著牆壁學術。


    每過三天,便食一粒蓮子充饑。這蓮子果然神奇,不但止渴解餓,而且張道陵服過之後,隻覺得自己頭腦異常清明,所看的壁上之字,一目十行,且過目不忘,看過的字就如也刻在了自己頭裏一般。


    如此過了七日,張道陵終於將牆上所刻的文字一字不漏地記了下來,這時蓮子早在二日前已被他吃了,如今肚子裏又有了些餓意。張道陵心想我現已全部記在心裏,隻需出去後再細細體會了。現在我可得趁著有力氣,趕緊去找出洞之路啊。記得水神曾說入得此洞,就可迴到穀中,看來出路就在此屋。


    這幾日來,張道陵一心記文悟經,並未留心他處,現在他仔細打量四周,忽見北麵寫有《脈決》那麵牆上,字寫的最少,右麵尚有一大片空白,他當時因無字並未細看,如今走近一看,似有一道縫。


    他走過去,使力推那石壁,果然是一道門,緩緩移開,露出一洞來。向洞內望去,見有一道石級向外延出。他心中大喜,起身入洞,見裏麵光線陰暗,洞頂上雖也有夜明珠,但卻小了許多,隻在洞內發出微弱的光線,讓人勉強能看清是腳下是一條石板路。


    張道陵迴轉頭來,卻見那石門背麵也刻有字,細看也是一部醫經,名作《難經》,經上所載全是匪夷所思之事,張道陵一時難以理解,隻能硬生生地背記下來,看到最後,見門上寫道,“記完醫經,由此出門”,張道陵想起水神所說,心想應是從此門中出去,迴到穀中了。


    想到這裏,他先迴屋內用自己的衣袍擦拭了一番,等他擦到石門時,用力一擦,卻發現門上也露出一幅畫來,與門外那幅畫的內容一模一樣,隻見那畫中女子仍在低頭縫衣,麵色仍是有些淒慘。


    張道陵見狀,不由地心生同情,當下駐步細看,卻見她手中銀針上下翻飛,卻不知曉針頭處的金線自針頭處掉落,是以雖是忙碌,卻始終難以完工。


    看到此處,張道陵不由地伸手摸住地上細線,比劃拈線向上,想要將細送到那女子手上針眼中。說來也怪,當張道陵有此舉後,那女子竟然不再縫衣,反而是手拿縫衣針,向外比試,像是在向張道陵示意要將針遞給他。


    張道陵本能地伸手去摸,手指剛觸到石壁,隻覺得右手中指一痛,猛地縮迴手來,但這時已感覺一股涼涼的冷氣自右手中指間流入體內,一時間他連打了三個寒戰,奇怪的是打完寒戰後又渾身說不出的舒服,隻覺得渾身上下暖洋洋的,每一個毛孔都充滿了活力。


    再看手指,指間尚有一點血跡,顯然是被畫中針紮出血來。再看那畫,那女子又開始重新縫起衣服來,金線也穿過了銀銀中。隻見那女子明顯加快了縫衣速度,用那沾了血的縫衣針,飛快地縫完了衣服。被縫好的衣服上麵,慢慢地呈現出了紅色,變成了一件大紅色的嫁衣,上麵流光溢彩,甚是好看。


    張道陵看得一時間不知所措,卻見畫中那女子忽然將嫁衣披在身上,轉了兩圈,抬起頭來,對著他笑語道:“赭鞭入體,百毒不侵,嫁衣濟世、斷腸無悔、舍己救人,神農衣缽。”隨著這畫中女子說話間,壁上畫也一塊塊剝落下來,露出十六個字,正是“赭鞭入體,百毒不侵,嫁衣濟世、斷腸無悔、舍己救人,神農衣缽。”然後字跡逐漸消失,瞬間便於湮滅於風中,隻剩下一麵光禿禿的石門。


    張道陵仔細看完字跡,又細細琢磨那畫中女子所說,心有所悟,當下又對著石門恭恭敬敬地拜了三拜,這才起身,又將屋內所刻的各部經書默背著核對了一番,見自己所記得一字不差,這才轉身離開,順著石級向裏麵走去,向裏麵走了二十級後,竟折而向右,又走了三十多級,發現前麵頭頂上又是一顆大夜明珠,照亮前麵再無石階,隻有一心形石門擋住去路。


    張道陵來到門前,下意識地伸手推門,手方用力,隻覺手上一輕,吱呀一聲,一股帶著花果香的清風迎麵吹來,他越門而出,四下打望,原來自己所處之地,正是前些日子自己常待的山穀時見到的那些大石之地,所出之門,竟是那塊自己曾經費盡力氣也動不了一分的心形大石,想不到自己從裏麵推開,竟是不費用吹灰之力。仙家之處,果然無比神奇。


    他心中歡喜,忍不住快跑起來,直奔湖邊而去。到了湖邊,抬頭望月,見月亮已由殘漸圓,月影入湖中,也是一個多一半圓的樣子。張道陵這才想起自己由水中入洞,到現在已有九天了,聽那水神講,再到月圓之時,那仙長或許就能迴來了,自己如此一來,更可得見仙人一麵。想不到自與金蟬一別月餘,自己竟有此奇遇,不禁心中暗自高興,望著那水中月亮,也忍不住伸手去撈。


    就在他手剛入水,隻聽咣當一聲,迴頭看去,那心形石門已然關上,又和他在穀中初見時那樣。張道陵見狀,不由地失聲叫了一聲:“啊喲!”忙折身返迴來看,卻見那大石已將洞口嚴嚴實實地堵死,結合之處一如從前,仿佛根本沒有打開過。


    張道陵愣了一下,卻又失笑,暗笑自己非是此洞主人,不請自進已是不恭,現在洞門關閉,自己隻需在穀中一方麵潛心學習那歧黃之術,一方麵悟道打坐,靜待仙長歸來召見就是了,自己身處如此神仙穀府,怎可貪心不足呢?


    想到這,他又按原路迴到自己入洞前常住之處,見一切景象如舊,自己入水前脫放的衣服,包括那兩塊虎頭參,都依然放在那裏。人生如夢之感,頓時湧向心頭。


    張道陵感慨一番,忽又想起水神所說,便又迴到潭邊,對著瀑布跪下喊道:“老人家、老人家,小道已將璧上所刻,全部記住了,現在已迴到穀中,您老人家有何吩咐,請您示下。”


    他話聲方落,隻見潭中與瀑布水流交匯之處,突然斜著湧起起一股水流,這水流直向張道陵所在之地衝了過來,等來到他身子近前,折而向上衝出,有如一朵將要盛開的水蓮花,直挺挺地自水麵上湧出,那朵蓮花不斷地旋轉變幻,等轉到張道陵身邊時,已是一朵盛開的蓮花。


    張道陵驚奇無比,起身走近那朵水做的蓮花,隻見花朵越開越大,到後來竟然有圓桌大小,當中托著一物。他伸手拿住,到眼前一看,卻是一件褐色道袍。等張道陵將道袍拿在手中,那朵蓮花便立刻消失不見,水麵又恢複了初始的模樣。


    張道陵仔細看這道袍,說來也怪,這道袍仍是剛從水中取出,到手卻是滴水不沾,入手軟綿,用手一摸,裏麵好像還有東西,張道陵打開一看,卻是金光閃閃的一枚金釵。


    這時那濟水神聲音傳來,說道:“孩子,你進這穀來,衣袍已破,我雖會些女紅,但苦於這水中並無帛線,隻得取這裏長得千年蘆竹葉為你縫製了件衣服,此衣服穿在身上不畏寒暑,且還些妙處,你拿去穿久便知。你能在這短短幾日,就能記得壁上醫術,天資聰穎,甚是難得。如此若上仙歸來,見你必喜歡,你隻要出得洞去,在穀中認真修行,靜候上仙就是了。這枚金釵,仍是當年黃河河伯贈我之物。我原是洛水神,是黃河河神河伯之妻,八百年前他因一事疑我,我賭氣永不與他再見,便辭了洛水神位,自洛陽北上,到王屋山遇到上仙,上仙憐我遭遇,便打開此山穀,將我安排到此穀中,還報到上天封我為濟水水神,順便為上仙看管門戶。如今我大限已到,雖是逃過雷災之劫,但火災之劫卻是難逃,我也不打算再度了,想來到時我元神消失,世上再無我身,索性將此金釵給你,請你替我轉給河伯,也算是了結了這份情緣。”


    張道陵聽子大驚,忙問道:“老人家,您既然躲得過雷劫,又是水神,水能滅火,難道還沒有什麽法子能避開火劫嗎?”


    “哈哈,我這小小水神,有何法力,能躲過火災之劫,那火仍是天降火災燒你。這火不是天火,亦不是凡火,喚做‘陰火’。自本身湧泉袕下燒起,直透泥垣宮,五髒成灰,四肢皆朽,把千年苦行,俱為虛幻。其實就是那雷災,若不是上仙重新封我為濟水神的話,八百年前,我不幹洛水神位,就該絕命了。哎,不說這個了,我大限已到,將不久於三界,有些話我就明言,也好助你明白如何修行。”


    說到這裏,她微微歎了口氣,又繼續道,“在三界中,萬物生靈,均有始終。以人為例,南部瞻州中,人生有百歲之限,死後靈魂入六道輪迴,六道仍仙道、妖道、人道、畜生道、鬼道和地獄道,其間可轉世九次,共有十世之命,千歲之後,魂消魄散。若在這千年之內,得道成仙後,有三劫待度,分別為雷劫、火劫、風劫,每劫相隔三百年,此三劫為修真者必度之劫。九轉三度之後,修真者才有機會得到天庭冊封,成為地仙。地仙中,唯有信心修道,終世不移,通過天庭考試者,方可位登天仙,與天地齊壽。”


    “那老人家,您仍是天庭所封,天庭為何還要降災於你呢?”


    “你問的好,我等鬼仙,隻要得了神職,天庭是不降三災的。隻不過,如今我在職期滿,還需天庭重新批準才行,我也懶得上書申請,也不想再入輪迴,索性等火災度我得了。”


    “老人家,你這又是何苦呢,何不求那上仙,教你神仙之法,修得天仙、好避三災呢?”


    “那上仙雖是慈悲,但也受天規限定,而且像我們這些鬼仙,肉身早無,道行最淺,要想達到地仙境界,無疑如癡人說夢,更別說修得天仙了。何況縱是天仙,也有天劫的!隻是隻爭來早與來遲罷了。想那後、後,哈哈,不說這個了。總之,這神當久了,也是無味。我離開洛水後,又得上仙憐憫,授我濟水神之位,到現在又多活了八百年。我受了神封,就得為天庭辦事,須日夜在此地,不得擅離。我既已不戀這神位,又不想再入輪迴,不如受那火劫,被火燒淨,被風吹無,從此再無牽掛,豈不是好。對了,前日我得信,愚公他已投胎轉世去了,他還是放不下他當年的老伴,想在他老伴九轉之前,再能遇上一迴,願上天能全他之願。”


    “可是,可是……”張道陵聽了心中更是著急,卻又不知該如何勸起。


    “傻孩子,你不必為我難過,要知道天地生萬物,皆有始終,魂魄也是一樣,有生就有死,無中生有,有終於無,但為何如此,我見識不高,也說不明白。想來就是大羅金仙,於無量劫前,也未必存有幾個。三清四禦五老等大天尊,那個還不也是照常清修,以悟大道之秘。不過你莫要灰心,我看你是新生之魂,尚未入過輪迴,在九轉三劫之間,有的是時間,你慧根早種,將來成就不可限量,也許,你將來能將大道悟透。好了,時間不多了,我還要拜托你一事,就是你得上仙傳授仙術,修得神仙之道後,方可為我去找那河伯,將此釵替我還他。”


    “唉!當年我與他自洛陽城北處黃河中分手,來到這裏,得遇上仙,被封為此水之神。你去找河伯,須得去黃河中一峽穀中,此峽水深穀幽、呈南北走向,峽穀左曲右折,懸崖峭壁如削,峽內有奇峰數十座。你去時,應先穿上此衣,再尋找一座狀如蓮花的山峰。等到子夜時分,你若看見峰下水中現有一漩渦,自南向北移動,便將我一會給你的一塊石頭,投入到那個漩渦之中,就能傳訊給水中巡察夜叉,他見到這塊刻有水蓮花的石頭後,會與你相見,你可讓夜叉通報,求見河伯。隻是這河伯脾氣暴躁,少不了要你受他之氣,還請你莫要理他,隻將此釵給他就行,他若要問,你隻須說是替洛水神還當年之情。你千萬記住,此金釵隻能交與河伯,切不可交與他人。唉!河伯,你既因此釵疑我,我也不複多言,他日洗我清白者,還在此釵。”


    說到這裏,洛水神聲音漸低道:“小道長,你我就此別過,此緣一了,我再無牽掛,他日你若見到瀑布之水不流之時,便是我魂飛魄散之時,你見了河伯後,他如追問此釵來曆,你就將來到這裏見我的經過告訴他,最後告訴他當年洛宓已死,此釵還他,任他處置就是了,但此釵隻能交與河伯,這些事也且莫與他人說,免得再生事端,於你不利。最後我再多說一句,那就是我死之後,在你未見上仙之前,千萬不可擅自出此穀,否則出穀後,此生將無緣不得再入,除非來了新的山神,人家同意讓你進,你才能再入此穀,切記切記。”


    濟水神話聲一落,水蓮花又自水中升起,旋轉著轉到岸邊,直拍在岸上,浪花散後,岸多了一塊石頭,上麵刻有一朵水蓮花,之後水麵泛起一陣波瀾,便平靜如鏡,再無異狀。


    張道陵見狀,忙跪倒在地,口稱小道決不負水神之托,再三拜謝之後,才撿起石頭,和金釵一同放入道袍兜中,然後將道袍穿上,感覺竟然十分合體。為了防止自己不慎將新衣弄髒,他又將那件破道袍罩在外麵。


    一切收拾完畢,張道陵心中仍不平靜,在月光下走了一番,再不見濟水神的消息,這時又感到腹中饑餓,隻得去尋了些果子吃。此時季節已是深秋,但穀中溫暖如春,他吃飽喝足後,來到休息處,躺下去後,閉著眼迴想在壁中所看,不知不覺間和衣睡著了。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百度西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佳言雋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佳言雋語並收藏百度西遊最新章節

xxfse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