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何曾有離別
眾人進得內殿,張道陵取出他在耿安氏家中用老虎參等調製好的藥丸,對守在一旁的玉蘭道:“玉蘭姑娘,你取溫水來,將此藥喂太後服下,這一天太後就會不吃不喝,安然昏睡,等我施法。”
玉蘭聽了,忙依言行事。她喚醒太後,太後睜開雙眼,茫然地望了望她,金蟬見了,再也忍不住,伏在太後床前,哭道:“娘,你不孝兒前來看你了,一會張大哥就能將你救活。娘啊!你再等等就好了。”
眾人見了,無不落淚,玉蘭和龍兒本就是女兒心腸,又被金蟬哭得引起自己感懷,也是泣不成聲。
張道陵心想現在不是還魂的時候,且讓金蟬與他娘多待會,否則等太後救活後,他母子二人,又不能再當麵相見了。當下對金蟬道:“兄弟,離施法還早白天也長,你可在太後身邊多待些,和她說說心裏話,我們在外麵等就是了。”
金蟬流著淚道:“張大哥,我也在不知說什麽好了,要不我為太後念經吧。”
張道陵點點頭,用手在金蟬肩上拍了拍,帶著龍兒和玉蘭退出了內殿,輕輕地帶上了殿門。
金蟬見此時隻剩下他們母子二人,望著靜靜地躺在床上的太後,一臉慈祥地睡著。心中又湧起悲傷之情,將臉俯在床邊的太後右手上,放聲痛哭,好一陣,才強打起精神,為太後誦起佛經,可是他念著念著,又哭起來,就這樣一會念,一會哭地陪著太後。
金蟬在裏麵也不知哭了多久,可在外麵的張道陵等人卻知道已過去了一個時辰。
張道陵怕金蟬憂傷過度,當下讓玉蘭進去相勸。玉蘭輕輕走進殿中,見金蟬仍是跪在太後床前,哭泣不止。不由地也是悲從心來,珠淚順臉而落。但玉蘭人極聰明,她知金蟬如此悲痛,時間長了,必傷身體。當下強忍悲痛,對金蟬道:“金蟬小師父,你別哭了,咱們救太後要緊。”
金蟬聽了,這才止住悲聲,抬頭望向玉蘭,對玉蘭道:“小僧不能在娘前盡孝,我娘還要托姑娘費心了。”說完又倒身下拜。
玉蘭忙上前扶起,道:“金蟬小師父何出此言,太後對我恩重如山,我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等張道長將太後的病治好後,正好可由小師父親自為太後講解佛經,陪她老人家說話解悶,可比我強多了。”
金蟬長歎一聲,欲言又止。他問玉蘭道:“太後這些天來一直是聽玉蘭姑娘念佛經吧?”
“是的,太後剛得病時,我給念佛經時,太後神情能好些。可是自打人公真人煉成金丹,由你送下之後,再與太後念經,太後就異常煩燥,我就不敢念了。後來張大哥夜裏來放了法除了巫術後,我再試著念佛經,太後聽了又變得神情好了些,有時候我一念上佛經,她就能安詳地睡上一覺。”
”噢,多虧了玉蘭姑娘了。既然如此,時侯還早,那我就為太後念念佛經。‘
玉蘭聽了,喜道:“好啊!那咱們倆一起念。”
於是二人從《金剛經》開始,異口同聲地念起慧智所譯的那三部佛經來。這期間龍兒和張道陵進來一次,給他們送來從仙穀中帶來的水果。在一片白茫茫的洛陽城中,空蕩蕩的北宮內,天色越來越黑,連一絲星光都看不見。
張道陵見時辰已到,快步入殿,玉蘭已將內殿中的燭火全部點亮。張道陵借著光亮,見太後仍然在昏睡,當下又叮囑了一番眾人一會各自要幹的活計後,便從懷中取出金針,在太後的神庭穴上來了一針,以防她突然醒轉。
他又抬起頭來,望著窗外,將要進行的一切在腦海中又整理了一遍,然後從金蟬手中接過玉瓶,倒出那半瓣金丹,端詳了一陣,雙遞與金蟬。然後又從自己懷中取出那條褲子,將褲子放在太後鳳床之上,並將那塊帶有紅色線狀痕跡的玉塊放在褲子最上麵。然後對金蟬道:“一會我就作法靈魂出竅,你看我不動後,你就將金丹放在玉塊之上,若是上麵能出來一股白色煙霧,事情就成了。對了,玉蘭,你取一個小碗來。”
玉蘭聞聽,忙取來一個太後常用的小青花碗。
張道陵接過來,對金蟬道:“若是那白色煙霧出來,你就隻需將金丹放入碗中,再刺破手碗,放出血來,隻需將金丹化了就可。然後就沒你事了,你隻需念經就行了。玉蘭,你在旁邊,一來為金蟬包紮,二來一見到太後醒來之際,就讓金蟬立刻退出到外殿候著。”
金蟬聽了,默默點頭。玉蘭找來包紮之物和一把小刀,輕聲對張道陵道:“張大哥,我都記好了。”
“好。”張道陵點了點頭,又對龍兒道:“龍兒,你見到那股白色煙霧後,便用玉瓶將白色煙霧逼到太後口鼻之處,然後催動濟水之珠,將化好金丹的血水,凍成一個冰珠,讓它懸停在在太後的口鼻上方,白色煙霧的下方,然後等我還魂就是。”
“是,張大哥。”
“那好,大家都記好了吧。”
“是。”眾人齊聲應道。
“那就開始。”張道陵於是盤膝而坐,片刻之間,人已入定,魂魄從身體中飄了出來。他的魂魄眼見金蟬上來摸了摸他,見他已不動,這才迴過身來,拿起金丹,小心翼翼地將金丹入到那塊玉塊之上。
金丹一接觸到玉塊,也就是在瞬間功夫,一股淡淡地白色煙霧從玉塊上逸出。慢慢凝聚成一團,就要向外麵飄去。
龍兒見了,忙上前用玉瓶相攔,將那團煙霧,攔在太後口鼻之上。張道陵的魂魄在旁細看那團白色煙霧,但見裏麵雖看不清,但恍惚間也依稀有個女了的身影。張道陵心道:天可憐見,我金蟬兄弟終於能盼到他母親活過來了。
眾人見了白色煙霧,無不大喜,這時金蟬忙用小刀割破手腕,將血放入碗中,又將金丹也放了進去,血一漫過金丹,那金丹便化得無影無蹤。金蟬見了,忙將連血帶碗,遞與龍兒,然後不顧手腕上鮮血淋淋,合起掌來就開始念大悲咒來。
玉蘭見金蟬這個樣子,又喜又悲,顧不得拭去自己臉上的淚水,上來輕輕地給金蟬的傷口包紮好。
龍兒運起濟水之珠,一股子寒氣從她口中噴出,將碗中血水一滴不剩地吹到空中,在空中盤旋片刻,那股血水便成了一個鴿子蛋大小的紅中略帶有金色的血色紅丸,龍兒又催動紅丸,讓它懸停在白色煙霧和太後口鼻之間。
張道陵魂魄見了,也在一旁忙用雙手相圍,逼著那團白色煙霧向下走去。那白色煙霧一遇到那紅丸,便開始有如白雪遇到紅色的焦炭,竟然化到了裏麵去了。張道陵魂魄見事情到了這步,忙迴身還魂。
他還陽之後,見紅丸仍在太後口鼻上懸著。當下起身,來到床前,將太後雙臂抬起,放在頭上,用玉瓶對準紅丸,下麵則是太後的口,在玉瓶底敲了三四下後,對龍兒道:“我一撥針,太後就會張口,這時你要將那紅丸,一滴滴地化開,滴入太後口中。聽明白了嗎?”
龍兒連連點頭。張道陵於是上前,將金針撥了出來。果然金針一出,太後就張開了口,還啊了一聲。龍兒見了,忙催動法力,將那紅丸逐漸融化,一滴滴地滴入太後口中,等最後一滴入了太後之口,
張道陵這時將太後雙臂放下,兩手分別按住太後的脈搏,眼睛則緊盯著太後的麵容。此時太後的麵容,一如之前那樣,但脈搏的跳動卻是忽快忽慢,忽有忽無。到後來,竟然是越來越弱。張道陵眼見不好,對金蟬道:“金蟬你來,吸上一口清氣,對準太後的口,一下吐進去。”
金蟬聽了,來到床前,眼含熱淚,按張道陵所說的,吸了一口清氣,上前,用嘴噙著太後的口唇,唿的一口氣吹入太後咽喉。這口清氣,直衝而下,帶著裏麵的紅丸水,一起下重樓,轉明堂,徑至丹田,從湧泉倒返泥垣宮。
張道陵此時感到太後的脈搏忽然間跳得又來了勁,喜道:“成了。龍兒在此,你們都退下。”
金蟬聞聽,抬起頭,深深地望了太後一眼,便滿臉流淚,退了出去。跪倒在殿門中,對著太後,匍匐在地,雖然強忍著沒哭出聲來,但身子卻是不斷地抽搐。
玉蘭也陪著出來相伴。見金蟬已哭地痛不欲生,於是上前,輕輕拍撫著金蟬,勸他不要過於悲傷,畢竟張大哥正在放法,太後眼見就要好了。她那裏知道,等太後醒了過來,金蟬就得遠遠地離開自己的母親,二人雖未死別,卻又要生離。
這時太後體內的紅丸水已將金丹的效力化入了她的血脈之中,在金蟬純陽之血的帶動下,已經合而為一的太後魂魄終於完全附體,隻是因太後病得太久了,是以雖然氣聚神歸,但仍然未醒。但麵上表情,卻是痛苦無比,像是在做一個惡夢。
張道陵見了,卻是麵含微笑,對龍兒道:“無上天尊,天可憐見,太後一會就要醒了。”
“是啊?”龍兒聽了,心中大喜,張道陵伸手將她拉得遠離太後,又招唿玉蘭進來。玉蘭來到床前,滿心期盼地望著太後。過了片刻,隻見太後的手指輕輕動了一下,竟然抬起來揉了揉自己的眼睛,然後緩緩地睜開雙眼,輕哼一聲,喃喃道:“嗯,我這是怎麽了?手腳怎麽這麽僵呢?玉蘭,玉蘭。”
玉蘭已是淚流滿麵。忙擦了擦淚,更咽著道:“太後,你終於醒了。”
太後隻覺得渾身無力,睜開眼望了望玉蘭,奇道:“蘭兒,你怎麽哭了?”
“我沒哭,我是高興的。太後,你可知道,你已經睡了三個月了。”
“什麽?你說什麽?”太後聽了想坐起來。可身子一動,又無力地倒在床上。
張道陵見了,忙讓龍兒削了個仙穀中的果子,讓玉蘭搗成果汁喂太後。太後身體實在是虛弱,雖然感覺有些不對勁,但也無力再問。
玉蘭在龍兒的幫助下,小心地將果汁喂了下去。玉蘭在一旁告訴太後道:“太後,你先不要管別的,先吃些東西,等有了精神,我再將事情告訴你。這位是龍姑娘和張道長,他們都是大將軍請來給你看病的。”
太後聽了,點了點頭,等吃完果汁,又閉上眼睛,慢慢地睡了過去。張道陵上前又號了下脈,低聲道:“一切無恙了,讓太後安靜地睡一會吧,我們到外麵去。”
玉蘭聽了,為太後蓋好被子,隨著張道陵、龍兒來到殿外,站在金蟬身後。玉蘭找了椅子,讓張道陵和龍兒坐下,但金蟬卻執意不肯,仍是要跪在殿門前。玉蘭無奈,取來棉墊讓金蟬跪下。
張道陵見了,心中長歎一聲,心中那股救好太後的喜悅之情又被金蟬母子相見不能相認的悲哀所代替。當下對玉蘭道:“我們在這裏待到天亮前,這得走了。等太後睡上一覺,明早醒來,必定會餓,先喂她一些小米粥就行。三天內飲食都要以清淡為主,且不得多吃。三日過後,我再來看望太後。”
玉蘭聽了一邊點頭,一邊問道:“張大哥,太後病馬上就要好了,金蟬他們能母子相見,你為何現在就要走呢。”
張道陵長歎一聲,對玉蘭道:“據地藏王菩薩道,太後壽命,本已夠數,是念在金蟬一片孝心之上,又延了她三年。等她得知自己的孩子就是金蟬,且為也救她,金蟬曆經了九死一生。如今母子雖不能相見,但知道都彼此平安,且又相互掛懷,已是不幸之中的大幸了。金蟬因自幼修行,且未曾吃過任何葷腥之物,體內陽氣至純到陽,太後得他的血而生,所以生前是不能讓他們母子相見的。”
玉蘭聽了大驚失色,泣道:“怎麽會這樣?太後未得病時,日日夜夜思念皇子,如今苦盡甘來,卻不能與金蟬小師個相見。這種痛苦,對她來說,她寧願死也不能忍受啊!”
張道陵感慨道:“所以等太後醒後,有關金蟬之事,尤其是她所生皇子一事,且莫與她說,以防她情緒激動,中風複發。待三日後,我調製好養神的丹藥,助她身體完全康複後,再擇機與她說。”
玉蘭聽了,流著淚道:“張大哥,我還是接受不了這個現實,我怕太後醒來,要是想起她苦苦查尋的事情,要見她的孩子一麵,那可如何是好呢?金蟬小師父為了太後,吃了那麽多苦,如今終於能母子相認,卻又不能相見,這也,太為難太後和金蟬了吧。”
張道陵歎道:“是啊!這種感覺,我等也是感同身受啊!可事已至此,也沒有別的法子,隻能瞞太後一天是一天了。三年後的今日,或許能安排他們母子相見,這樣太後也可了全心願,含笑九泉了。”
眾人聽了,俱是無語,隻得望向金蟬,見他隻是癡癡地望向殿內太後所處的方向,默然流淚。頓時救好太後的喜悅也消失得無影無蹤,一種難以言表的悲傷和迷惘,在眾人心中彌漫開來。
金蟬流了會淚,突然拭出眼淚,對著張道陵、玉蘭和龍兒,擠出笑容道:“張大哥,玉蘭姑娘,龍姑娘,你們放心吧,我娘病能好,就是大家盡力,菩薩慈悲的結果,我已知足了。請大家不要為我擔心了,我再給我娘念會經,到時候了,張大哥你就招唿我走。”說完金蟬又為太後誦起了經文。
眾人見金蟬臉上多了一絲堅強,心中這才略放下心來。等他將三部經文念完,天色雖是還黑,但已近卯時,張道陵見北宮門中人流湧動,看樣子是安帝禦駕已至,隻等時辰到了,便即入宮。當下找到小白小黑,讓龍兒入水,拎起水桶,背起金蟬,辭別玉蘭而去。
(本章完)
眾人進得內殿,張道陵取出他在耿安氏家中用老虎參等調製好的藥丸,對守在一旁的玉蘭道:“玉蘭姑娘,你取溫水來,將此藥喂太後服下,這一天太後就會不吃不喝,安然昏睡,等我施法。”
玉蘭聽了,忙依言行事。她喚醒太後,太後睜開雙眼,茫然地望了望她,金蟬見了,再也忍不住,伏在太後床前,哭道:“娘,你不孝兒前來看你了,一會張大哥就能將你救活。娘啊!你再等等就好了。”
眾人見了,無不落淚,玉蘭和龍兒本就是女兒心腸,又被金蟬哭得引起自己感懷,也是泣不成聲。
張道陵心想現在不是還魂的時候,且讓金蟬與他娘多待會,否則等太後救活後,他母子二人,又不能再當麵相見了。當下對金蟬道:“兄弟,離施法還早白天也長,你可在太後身邊多待些,和她說說心裏話,我們在外麵等就是了。”
金蟬流著淚道:“張大哥,我也在不知說什麽好了,要不我為太後念經吧。”
張道陵點點頭,用手在金蟬肩上拍了拍,帶著龍兒和玉蘭退出了內殿,輕輕地帶上了殿門。
金蟬見此時隻剩下他們母子二人,望著靜靜地躺在床上的太後,一臉慈祥地睡著。心中又湧起悲傷之情,將臉俯在床邊的太後右手上,放聲痛哭,好一陣,才強打起精神,為太後誦起佛經,可是他念著念著,又哭起來,就這樣一會念,一會哭地陪著太後。
金蟬在裏麵也不知哭了多久,可在外麵的張道陵等人卻知道已過去了一個時辰。
張道陵怕金蟬憂傷過度,當下讓玉蘭進去相勸。玉蘭輕輕走進殿中,見金蟬仍是跪在太後床前,哭泣不止。不由地也是悲從心來,珠淚順臉而落。但玉蘭人極聰明,她知金蟬如此悲痛,時間長了,必傷身體。當下強忍悲痛,對金蟬道:“金蟬小師父,你別哭了,咱們救太後要緊。”
金蟬聽了,這才止住悲聲,抬頭望向玉蘭,對玉蘭道:“小僧不能在娘前盡孝,我娘還要托姑娘費心了。”說完又倒身下拜。
玉蘭忙上前扶起,道:“金蟬小師父何出此言,太後對我恩重如山,我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等張道長將太後的病治好後,正好可由小師父親自為太後講解佛經,陪她老人家說話解悶,可比我強多了。”
金蟬長歎一聲,欲言又止。他問玉蘭道:“太後這些天來一直是聽玉蘭姑娘念佛經吧?”
“是的,太後剛得病時,我給念佛經時,太後神情能好些。可是自打人公真人煉成金丹,由你送下之後,再與太後念經,太後就異常煩燥,我就不敢念了。後來張大哥夜裏來放了法除了巫術後,我再試著念佛經,太後聽了又變得神情好了些,有時候我一念上佛經,她就能安詳地睡上一覺。”
”噢,多虧了玉蘭姑娘了。既然如此,時侯還早,那我就為太後念念佛經。‘
玉蘭聽了,喜道:“好啊!那咱們倆一起念。”
於是二人從《金剛經》開始,異口同聲地念起慧智所譯的那三部佛經來。這期間龍兒和張道陵進來一次,給他們送來從仙穀中帶來的水果。在一片白茫茫的洛陽城中,空蕩蕩的北宮內,天色越來越黑,連一絲星光都看不見。
張道陵見時辰已到,快步入殿,玉蘭已將內殿中的燭火全部點亮。張道陵借著光亮,見太後仍然在昏睡,當下又叮囑了一番眾人一會各自要幹的活計後,便從懷中取出金針,在太後的神庭穴上來了一針,以防她突然醒轉。
他又抬起頭來,望著窗外,將要進行的一切在腦海中又整理了一遍,然後從金蟬手中接過玉瓶,倒出那半瓣金丹,端詳了一陣,雙遞與金蟬。然後又從自己懷中取出那條褲子,將褲子放在太後鳳床之上,並將那塊帶有紅色線狀痕跡的玉塊放在褲子最上麵。然後對金蟬道:“一會我就作法靈魂出竅,你看我不動後,你就將金丹放在玉塊之上,若是上麵能出來一股白色煙霧,事情就成了。對了,玉蘭,你取一個小碗來。”
玉蘭聞聽,忙取來一個太後常用的小青花碗。
張道陵接過來,對金蟬道:“若是那白色煙霧出來,你就隻需將金丹放入碗中,再刺破手碗,放出血來,隻需將金丹化了就可。然後就沒你事了,你隻需念經就行了。玉蘭,你在旁邊,一來為金蟬包紮,二來一見到太後醒來之際,就讓金蟬立刻退出到外殿候著。”
金蟬聽了,默默點頭。玉蘭找來包紮之物和一把小刀,輕聲對張道陵道:“張大哥,我都記好了。”
“好。”張道陵點了點頭,又對龍兒道:“龍兒,你見到那股白色煙霧後,便用玉瓶將白色煙霧逼到太後口鼻之處,然後催動濟水之珠,將化好金丹的血水,凍成一個冰珠,讓它懸停在在太後的口鼻上方,白色煙霧的下方,然後等我還魂就是。”
“是,張大哥。”
“那好,大家都記好了吧。”
“是。”眾人齊聲應道。
“那就開始。”張道陵於是盤膝而坐,片刻之間,人已入定,魂魄從身體中飄了出來。他的魂魄眼見金蟬上來摸了摸他,見他已不動,這才迴過身來,拿起金丹,小心翼翼地將金丹入到那塊玉塊之上。
金丹一接觸到玉塊,也就是在瞬間功夫,一股淡淡地白色煙霧從玉塊上逸出。慢慢凝聚成一團,就要向外麵飄去。
龍兒見了,忙上前用玉瓶相攔,將那團煙霧,攔在太後口鼻之上。張道陵的魂魄在旁細看那團白色煙霧,但見裏麵雖看不清,但恍惚間也依稀有個女了的身影。張道陵心道:天可憐見,我金蟬兄弟終於能盼到他母親活過來了。
眾人見了白色煙霧,無不大喜,這時金蟬忙用小刀割破手腕,將血放入碗中,又將金丹也放了進去,血一漫過金丹,那金丹便化得無影無蹤。金蟬見了,忙將連血帶碗,遞與龍兒,然後不顧手腕上鮮血淋淋,合起掌來就開始念大悲咒來。
玉蘭見金蟬這個樣子,又喜又悲,顧不得拭去自己臉上的淚水,上來輕輕地給金蟬的傷口包紮好。
龍兒運起濟水之珠,一股子寒氣從她口中噴出,將碗中血水一滴不剩地吹到空中,在空中盤旋片刻,那股血水便成了一個鴿子蛋大小的紅中略帶有金色的血色紅丸,龍兒又催動紅丸,讓它懸停在白色煙霧和太後口鼻之間。
張道陵魂魄見了,也在一旁忙用雙手相圍,逼著那團白色煙霧向下走去。那白色煙霧一遇到那紅丸,便開始有如白雪遇到紅色的焦炭,竟然化到了裏麵去了。張道陵魂魄見事情到了這步,忙迴身還魂。
他還陽之後,見紅丸仍在太後口鼻上懸著。當下起身,來到床前,將太後雙臂抬起,放在頭上,用玉瓶對準紅丸,下麵則是太後的口,在玉瓶底敲了三四下後,對龍兒道:“我一撥針,太後就會張口,這時你要將那紅丸,一滴滴地化開,滴入太後口中。聽明白了嗎?”
龍兒連連點頭。張道陵於是上前,將金針撥了出來。果然金針一出,太後就張開了口,還啊了一聲。龍兒見了,忙催動法力,將那紅丸逐漸融化,一滴滴地滴入太後口中,等最後一滴入了太後之口,
張道陵這時將太後雙臂放下,兩手分別按住太後的脈搏,眼睛則緊盯著太後的麵容。此時太後的麵容,一如之前那樣,但脈搏的跳動卻是忽快忽慢,忽有忽無。到後來,竟然是越來越弱。張道陵眼見不好,對金蟬道:“金蟬你來,吸上一口清氣,對準太後的口,一下吐進去。”
金蟬聽了,來到床前,眼含熱淚,按張道陵所說的,吸了一口清氣,上前,用嘴噙著太後的口唇,唿的一口氣吹入太後咽喉。這口清氣,直衝而下,帶著裏麵的紅丸水,一起下重樓,轉明堂,徑至丹田,從湧泉倒返泥垣宮。
張道陵此時感到太後的脈搏忽然間跳得又來了勁,喜道:“成了。龍兒在此,你們都退下。”
金蟬聞聽,抬起頭,深深地望了太後一眼,便滿臉流淚,退了出去。跪倒在殿門中,對著太後,匍匐在地,雖然強忍著沒哭出聲來,但身子卻是不斷地抽搐。
玉蘭也陪著出來相伴。見金蟬已哭地痛不欲生,於是上前,輕輕拍撫著金蟬,勸他不要過於悲傷,畢竟張大哥正在放法,太後眼見就要好了。她那裏知道,等太後醒了過來,金蟬就得遠遠地離開自己的母親,二人雖未死別,卻又要生離。
這時太後體內的紅丸水已將金丹的效力化入了她的血脈之中,在金蟬純陽之血的帶動下,已經合而為一的太後魂魄終於完全附體,隻是因太後病得太久了,是以雖然氣聚神歸,但仍然未醒。但麵上表情,卻是痛苦無比,像是在做一個惡夢。
張道陵見了,卻是麵含微笑,對龍兒道:“無上天尊,天可憐見,太後一會就要醒了。”
“是啊?”龍兒聽了,心中大喜,張道陵伸手將她拉得遠離太後,又招唿玉蘭進來。玉蘭來到床前,滿心期盼地望著太後。過了片刻,隻見太後的手指輕輕動了一下,竟然抬起來揉了揉自己的眼睛,然後緩緩地睜開雙眼,輕哼一聲,喃喃道:“嗯,我這是怎麽了?手腳怎麽這麽僵呢?玉蘭,玉蘭。”
玉蘭已是淚流滿麵。忙擦了擦淚,更咽著道:“太後,你終於醒了。”
太後隻覺得渾身無力,睜開眼望了望玉蘭,奇道:“蘭兒,你怎麽哭了?”
“我沒哭,我是高興的。太後,你可知道,你已經睡了三個月了。”
“什麽?你說什麽?”太後聽了想坐起來。可身子一動,又無力地倒在床上。
張道陵見了,忙讓龍兒削了個仙穀中的果子,讓玉蘭搗成果汁喂太後。太後身體實在是虛弱,雖然感覺有些不對勁,但也無力再問。
玉蘭在龍兒的幫助下,小心地將果汁喂了下去。玉蘭在一旁告訴太後道:“太後,你先不要管別的,先吃些東西,等有了精神,我再將事情告訴你。這位是龍姑娘和張道長,他們都是大將軍請來給你看病的。”
太後聽了,點了點頭,等吃完果汁,又閉上眼睛,慢慢地睡了過去。張道陵上前又號了下脈,低聲道:“一切無恙了,讓太後安靜地睡一會吧,我們到外麵去。”
玉蘭聽了,為太後蓋好被子,隨著張道陵、龍兒來到殿外,站在金蟬身後。玉蘭找了椅子,讓張道陵和龍兒坐下,但金蟬卻執意不肯,仍是要跪在殿門前。玉蘭無奈,取來棉墊讓金蟬跪下。
張道陵見了,心中長歎一聲,心中那股救好太後的喜悅之情又被金蟬母子相見不能相認的悲哀所代替。當下對玉蘭道:“我們在這裏待到天亮前,這得走了。等太後睡上一覺,明早醒來,必定會餓,先喂她一些小米粥就行。三天內飲食都要以清淡為主,且不得多吃。三日過後,我再來看望太後。”
玉蘭聽了一邊點頭,一邊問道:“張大哥,太後病馬上就要好了,金蟬他們能母子相見,你為何現在就要走呢。”
張道陵長歎一聲,對玉蘭道:“據地藏王菩薩道,太後壽命,本已夠數,是念在金蟬一片孝心之上,又延了她三年。等她得知自己的孩子就是金蟬,且為也救她,金蟬曆經了九死一生。如今母子雖不能相見,但知道都彼此平安,且又相互掛懷,已是不幸之中的大幸了。金蟬因自幼修行,且未曾吃過任何葷腥之物,體內陽氣至純到陽,太後得他的血而生,所以生前是不能讓他們母子相見的。”
玉蘭聽了大驚失色,泣道:“怎麽會這樣?太後未得病時,日日夜夜思念皇子,如今苦盡甘來,卻不能與金蟬小師個相見。這種痛苦,對她來說,她寧願死也不能忍受啊!”
張道陵感慨道:“所以等太後醒後,有關金蟬之事,尤其是她所生皇子一事,且莫與她說,以防她情緒激動,中風複發。待三日後,我調製好養神的丹藥,助她身體完全康複後,再擇機與她說。”
玉蘭聽了,流著淚道:“張大哥,我還是接受不了這個現實,我怕太後醒來,要是想起她苦苦查尋的事情,要見她的孩子一麵,那可如何是好呢?金蟬小師父為了太後,吃了那麽多苦,如今終於能母子相認,卻又不能相見,這也,太為難太後和金蟬了吧。”
張道陵歎道:“是啊!這種感覺,我等也是感同身受啊!可事已至此,也沒有別的法子,隻能瞞太後一天是一天了。三年後的今日,或許能安排他們母子相見,這樣太後也可了全心願,含笑九泉了。”
眾人聽了,俱是無語,隻得望向金蟬,見他隻是癡癡地望向殿內太後所處的方向,默然流淚。頓時救好太後的喜悅也消失得無影無蹤,一種難以言表的悲傷和迷惘,在眾人心中彌漫開來。
金蟬流了會淚,突然拭出眼淚,對著張道陵、玉蘭和龍兒,擠出笑容道:“張大哥,玉蘭姑娘,龍姑娘,你們放心吧,我娘病能好,就是大家盡力,菩薩慈悲的結果,我已知足了。請大家不要為我擔心了,我再給我娘念會經,到時候了,張大哥你就招唿我走。”說完金蟬又為太後誦起了經文。
眾人見金蟬臉上多了一絲堅強,心中這才略放下心來。等他將三部經文念完,天色雖是還黑,但已近卯時,張道陵見北宮門中人流湧動,看樣子是安帝禦駕已至,隻等時辰到了,便即入宮。當下找到小白小黑,讓龍兒入水,拎起水桶,背起金蟬,辭別玉蘭而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