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貸款 小額借貸 線上貸款 汽車貸款 手機貸 負債整合 桃園借錢 桃園借現金 桃園快速撥款 桃園小額借貸 桃園借錢管道 桃園代書借款 古蹟交流社 東森新聞手機板 東森新聞 本地新聞 | 今日時事 | 團購 團購電商 團購主 享樂 享樂購 TZ娛樂城 娛樂城 贏家娛樂城 WG娛樂城

    第169章河圖


    酒席撤下,二人重新喝茶敘話。張道陵當下開門見山地道:“夫人,您說要我為你明白這洛書河圖之密,貧道水平有限,不敢擔此重責。但為赴夫人之約,硬著頭皮而來,不知現在夫人還用貧道嗎?”


    九曲夫人聽了笑道:“這洛書河圖,我是看不明白的。正是為此,我才來此地修練寒冰功,免得為看書一事心煩。不過這書圖我都帶過來了,你來的正好,明日我將此屋讓與你住,你就在此悟這書圖就是了。”說完她將手一揮,那屏風竟然轉了個圈,背麵向著二人,上麵有一道紅布掛著,想來裏麵正是洛書河圖。


    張道陵見九曲夫人仍是要自己悟這書圖,隻得苦著臉道:“夫人,貧道才學疏淺,隻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修真人,怕是看不懂這天書。”


    “哎,你總是比我強吧。在玄天洞中,你能連過三關,破解出洞之法,看來對天機玄理研究是有一套的。我出身狐族,最不愛的就是鑽研你們人寫的書本了。反正時間有的是,你就耐心在此看這書圖便是了,所需所求,你隻管提出來,將來悟出心得,你我共享便是。”


    “夫人有命,貧道自當聽從,不過貧道資質愚鈍,怕是有負夫人之托啊!”


    “你不必過謙,當今世人,若你不懂,怕是沒別的人能看出其中玄妙了。”


    “夫人實在是高看貧道了,貧道實在是愧不敢當。”


    “嗬嗬,在玄天洞中,你曾與我說過,你未出家前,曾在朝廷為官。想來孔老二的學說,你都學過了。”


    張道陵聽她管孔聖人稱為孔老二,心有不服,可一想人家論歲數未必比孔聖人小,也隻得點點頭,迴道:“我拜讀聖人之教誨,終身不敢忘。”


    “難得你精通儒道兩家學說,看來是老天讓你來助我的。”


    張道陵心道會儒道學說,與此又有何關係。他心中不解,隻得帶著疑問地望向九曲夫人。


    九曲夫人見他這個樣子,微微一笑,說道:“易有三易,《連山》《歸藏》和《周易》,前二部早已失傳,不過《周易》你肯定研究過吧!”


    張道陵聽了,默默地點了點頭。


    九曲夫人又道:“那你肯定知道,孔夫子在《易·係辭上》說:‘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那這聖人是誰?”


    張道陵聽了,忙躬身請教道:“這個貧道確實查證過,但卻一無所獲,還請夫人指點。”


    “他就是三皇之首,伏羲氏是也。”


    原來是伏羲氏。張道陵聞聽,先是驚訝,然後又鄭重地點了點頭道:“不錯,能得此寶物者,除了伏羲聖祖外,還能有誰!”


    九曲夫人對此也有同感,也點了點頭,繼續道:“上萬年前,龍馬從黃河出現,背負‘河圖’;這聖物被伏羲所得,他根據河圖演成先天八卦,也就是後來《三易》的起源。後來周文王又依周易而又推出後天八卦。五千年前,大禹又在洛河得神龜馱“洛書”相獻,這才得以治水成功。不過這二聖物中,所含有天地之秘,伏羲、大禹所悟,也隻是管中窺豹,冰山一角而已。”


    張道陵聽她如此一說,不由地心生退意,吱唔道:“夫人,聖人尚隻能悟此,我才德疏淺,如何能與聖人相比。”


    九曲夫人一笑,道:“天降寶物,須得有緣人方能得遇。自封神以後,平常人中,再想得以前的機遇幾乎沒有了。這一千年來,我看也隻有你福緣深厚,否則洛宓也不會讓你來此尋洛書河圖。”


    “洛宓,她是誰,我並不相識啊?”


    “她就是洛水神。伏羲又叫作宓羲,洛宓,仍是宓羲氏之女,溺死洛水,為神。河圖仍是她家相傳,但是,伏羲有命,讓其後人隻負責保管,不可參悟其中之秘,一旦遇得有德有緣者,方可贈之。當年大禹也是機緣湊巧,自洛水遇神龜出現,背負‘洛書’,這才得有洛書,後來因當年河伯父母曾經助大禹治水,大禹事後將洛書相贈,由他們保管,做為鎮河之寶,這才到了河伯之手。等河伯與洛水神結為夫妻後,這河圖洛書作為訂婚之物,由二人互換,代為保管,於是洛書便到了洛水神手中,河圖便到了水府中。”


    張道陵聽聞如此秘幸,也是張大了口,說不出話來。


    九曲夫人見他這個模樣,不由笑道:“這些事,本來我不該在你麵前多嘴的,之所以告訴你相關事情的緣由,我是想或許對你悟得洛書河圖有些幫助。好了,時間不早了,我暫且告辭,你就在此慢慢地悟吧。”


    張道陵聽了,隻得又道:“夫人,我還有兩個不情之請,請夫人幫忙。”


    九曲夫人聽了眼珠轉動,笑道:“你一個個地說來聽聽,我願幫就幫。”


    張道陵清了清嗓子,道:“夫人,龍兒一直惦念河伯,夫人可否見告河伯修行之地,讓龍兒去探望她哥哥一迴。”


    九曲夫人聽了,眼中精光閃動,笑道:“河伯修行之地,他入關前就吩咐嚴禁外露,縱是他妹妹也不行。他要在那裏悟得河圖之秘,方才出關,不過張道長若是能參透書圖之秘,我也敢抖膽帶你等去見他。除此之外,我也沒別的法子。”


    張道陵聽了,失望之極,但又無可奈何,隻得點頭同意。


    九曲夫人一笑,又問道:“那第二件是何事呢?”


    “唔,我須得明年開春後到東海邊去一迴,估計最少也得半年,事情忙完後,我自會迴來。”


    “唔,你去東海何事,用這麽長時間,可用得著我幫忙嗎?”


    “不用,隻是去找個人,順便打聽下事。”


    九曲夫人聽了,微一沉吟,道:“此事到時候再定。到明年開春,還有三個月的時間,沒準在這期間,你就能解開書圖之迷呢!不過你若是解不開此中之秘,或許我會關你一輩子呢!”


    張道陵見她雖麵帶笑意,但言語中卻是不容置疑,心想此時他已落入人家掌心,也無他法,隻得默然不語。


    九曲夫人今日玄功練成,又得張道陵前來相助,心情也是不錯,見自己適才之話,有些生硬,見他有些失落,當下笑著將案上那本皮書遞與張道陵,道:“張道長悟性極高,隻須助我解了眼前這難題,那出去的事,自然會水到渠成。”


    她說完一手將屏風上的紅布拉下道:“喏,這洛書上麵的圖案從未變化過。不過那河圖上卻是不停地變化,這上麵太過玄奧,你不可太過癡迷,免得和上次一樣,迷暈心智。”


    說完,九曲夫人拍了拍手,寶琴聞聲進來,手中拿著一個銅鈴。


    九曲夫人接過銅鈴道:“你自己在此看書圖,我讓寶琴在外伺候,若是有事,拿著銅鈴搖一下,寶琴就會進來。我每隔三日,也會過來看你。這些日子,你隻需靜下心來看書圖就是了。”


    張道陵聽了,點頭接過銅鈴,放在玉案上。心想我這是被囚在此屋中了,悟不出洛書河圖之秘,自己怕是終生難出此屋了。


    九曲夫人見他模樣,笑道:“你也莫心急,三年內無論你解不解開此中之秘,我也會送你出去的。衝你在玄天洞內裏說的那幾句話,我決不會為難你的。”


    張道陵見九曲夫人說此話時態度誠懇,當下心中安定,展顏笑道:“那貧道就試試了。”


    九曲夫人見一切安排妥當,便又叮囑了寶琴幾句,二人便告辭離開,冰門一關,屋內隻剩下張道陵一人了。


    屋中隻剩下張道陵拿過來,這書當時一到自己手中,未及細看,便被九曲夫人奪走,如果再次見到,卻要為九曲夫人破解裏麵的秘密。


    他望著最後一頁與前麵顏色不同,質地顯得較新的皮張。上麵隻在空白處補上了一句,寫著“木門莫入,水泉可出”。


    迴想起數月前的事,還曆曆在目,張道陵感慨是由一張長長的非皮非布的材料製成。所幸裏麵各種各樣的點圈符號並不變化,但是看到最後一張頁背麵有撕開的痕跡,然後又補上一張,想來是洛水神為了保管好這書,給書加了一頁底頁的緣故。


    他想起曾經的經曆,又想到洛水神她竟然是伏羲大帝之女,如今人已魂飛魄散,她的恩德,卻讓自己永記在心,但是自己,卻永遠也不能報答了。


    張道陵又是一番感慨,這才低下頭來,翻過來,細看洛書上的圖形,但見裏麵全是各種各樣的符號,一時也看不明白,他想不出頭緒,又掉過頭來,對著河圖,注目觀看,隻見上麵黑點和白圈仍在不停地出現消失,讓人目不暇接。隻要自己稍一仔細打量,這些點就開始轉動起來。他這次再看,有了防備,一發覺圖中圓點開始轉動,忙將頭轉過,目光離開河圖。


    他休息了片刻,再去觀看,卻見河圖上的無數的點陣黑點和白圈依舊在交替出現消失,毫無規律,而且隻要多看上幾眼,圖形就會轉動,讓人頭昏目眩。


    張道陵不由地心想暗想:九曲夫人說過,要想擺脫天庭控製,就得別辟途徑,悟得大道,而這洛書河圖,便是途徑之一。但是以伏羲、大禹聖人之能,也隻是管中窺豹,參得其中秘密的冰山一角而已。我這水平,如何能與聖人相比。對了。洛水神對我說過,要悟得這河圖之秘,還需河伯指點。可是他在閉關,自己也無法前去相見。咦!不對,既然河伯是在閉關,為什麽沒有帶上這河圖,難道他閉關,不是為了參透這河圖中的秘密嗎?


    本來他對修行,極為上心,若是一年前,有此機會,當真是欣喜若狂。可是經過這一年來的種種經曆,張道陵對於修真成仙有了新的認識,而且在他內心深處,還有疑慮,就是萬一自己能參通其中奧秘,須得告訴九曲夫人,但她若據此前去報仇,勢必會引起爭端,這是他本心所不願的。可他受九曲夫人之恩,又答應為她幫忙,要是參悟出來,不告訴人家,違了自己的本心。是以他內心中甚是矛盾,一時間也不知如何是好,反而盼望著自己看不懂河圖洛書,縱是被困此地一生,也就罷了。可是自己已答應助玉蘭尋親,也答應為龍兒找她哥,這些事情尚未辦理,被困到這裏,心又難安。這些事情思來想後,讓本為豁達的他,一時間也是愁緒滿腹。


    張道陵正思緒萬千間,忽覺得頭上明珠,光線從乳白色變成淡黃色。這時聽得門外有人敲門,他忙應了聲,但見寶琴已端著飯菜進來了。菜式雖少了些,但一樣的色香味俱全。隻聽她道:“張道長,吃晚飯了。”


    “什麽,已經傍晚了?”張道陵奇道。


    “是啊!你沒見你頭上明珠,已經由白變成了黃色嗎?它白天光白,夜晚光黃,等你躺下睡著,它還會滅了呢。”


    “噢,原來是這樣子。”


    “要不這樣,像你們這種愛鑽研的書呆子,還不會一個勁地傻看啊!好了,這飯菜是我看著點的,我想你這種人愛客氣,若是問你吃啥你準說隨便。所以我就直接上了。等你吃厭了再說。你累了半天了,還是趕緊吃吧。”


    張道陵忙道:“寶琴姑娘一快吃啊。”


    寶琴笑道:“這些素菜,我可吃不進去。你自己獨享吧。”說完她扭身離去。


    張道陵見桌上四菜一湯,飯有稀有幹,還有一小壺酒。心道在這裏雖如牢籠,可生活卻是有如皇帝一般啊!


    他也不客氣,坐玉案上吃了起來,但他中午已吃的太飽,晚上菜飯雖是精美,也沒吃多少,酒更是一點也沒喝。


    吃過飯後,寶琴聽得鈴聲,便過來收拾,但在裏麵卻是一刻也不多待。顯然是九曲夫人有命,不可在此打擾張道陵。


    張道陵雖是自己一個人在這裏,可是對著洛書河圖,卻無心觀看,隻是呆坐枯思。哪此過了三四天,這期間寶琴竟也沒來了,日常三餐,均由那頭大龜來送。


    這一日,他清早醒來,在室中打坐,調養了內丹。自從他服了龍兒所贈的內丹後,每日依法吐納打坐,隻覺體力充沛。


    他吃過飯後,將碗筷放在大龜殼上,對大龜笑道:“幸勞了龜兄,我這些日子來,隻會吃了,沒弄出一點明堂,當真是有愧啊!”


    那大龜伸長脖子,搖了搖頭,似乎是聽明白了張道陵的話,然後就慢慢地退了出去。


    張道陵複又坐在玉案前,望著一書一圖,暗想自己雖然答應為九曲夫人研究洛書河圖之秘,可又不願她得此秘密之後,據此報仇,會不會導致天下大亂,生靈塗炭。可是她縱是道了其中玄機,就能打得過天庭嗎?但解不開此中之秘,她估計是要關自己一輩子子。自己倒是不懼,可還未完成助玉蘭,龍兒之約,更有金蟬和小白小黑王趙等人也被他心中掛念,正是以上種種原因,這些天來一直讓他心神不寧。


    張道陵思來想去,終於打定主意,一旦自己能悟得其中之秘,須得九曲夫人答應自己,立誓不可報仇,自己方可告訴她,否則自己寧願被她關到死。對了,自己有黑雕所贈羽毛,到時自己何不用此物,要求他們師徒不可給世間帶來災難呢。想到這裏,他心中豁然開朗,終於靜下心來,開始參悟洛書河圖。


    然而洛書河圖之上,基本上全是點圖,沒有文字,而且河圖上的圖案,一看長了,就會旋轉變化,讓人眼花繚亂。


    張道陵閉目養了會神,想道:孔聖人說:“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史記·孔子世家》上記載,“孔子晚而喜易,序彖、係、象、說卦、文言。讀易,韋編三絕。”孔子能把記載周易的竹簡翻來翻去,以致串連竹簡的熟牛皮都斷了三迴,還據此為周易作傳的《十翼》。自己曾在仙穀中讀過《歸藏》,對《周易》自己已記得滾瓜爛熟,何不借聖人之功,先從《周易》開始研究,反過來推敲這洛書河圖呢。


    一念至此,他眼前一亮,右手一拍大腿,叫了聲有了。當下背起《易.係辭上》一句,“是故天生神物,聖人則之;天地變化,聖人故之;天垂象見吉兇,聖人象之;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好一個聖人則之,今日我也要借聖人之教誨,參悟洛書河圖之秘。


    他一有此念,當下先從仙穀中看到《鄒子》開始入手,心想鄒子在竹簡中將“陰陽”和金、木、水、火、土五行並稱,著重敘述了陰陽五行學說,並將《尚書·洪範》中的“五行”觀改造為了“五德終始”說,並以此闡釋宇宙演變和曆史興衰,以五行相生相克來論證新政權取代舊政權或改朝換代的合理性,自己按此印證,果然是一一靈驗,自己何不按此思路,來推算洛書河圖之密呢?


    當下張道陵分析道:《道德經》中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和《易經》《係辭》中說:“一陰一陽之謂道”,並按照在《尚書·洪範》中說:“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來推斷,陰陽為萬物之本,五行則為萬物變化之源。自己還因此悟到陰陽二字,非是對立,而是以五行之術相互交替,輪轉循環”,自己之前以為“陰陽相互對立”,仍是依事物表麵現象所得,如山南、水北為陽,山北、水南為陰;日為陽,月為陰;晝為陽,夜為陰;天為陽,地為陰;乃至男女、水火、風雨、雌雄。可讀得鄒子後,這才明白所謂“陰陽消長”的實質不是“此消彼長”,而是“陰陽”各自在一定時限內的“自身消長”。即:春夏是“陽生至盛極”的階段;秋冬是“陰生至盛極”的階段。日夜一周、月躔二十八星宿、精行四時、雲氣西行、水泉東流、等等均是五行之變,終而複始,極則複反”的循環規律。而“五行”也並不是自己以前以為的“金、木、水、火、土”這五種具體物質,而是指五種不同屬性的抽象概念。今日讀了此書,方知“天人相應”之事,方曉得以“五行”為中心,以空間結構的“五方”,時間結構的“五季”,人體結構的“五髒”為基本框架,把自然界中的各種事物,按其屬性進行歸納如下:


    凡具有清靜、收殺特性的屬於“金”。凡具有生發、柔和特性的屬於“木”。


    凡具有寒冷、滋潤、閉藏特性的屬於“水”。凡具有陽熱、上炎特性的屬於“火”。


    凡具有長養、發肓特性的屬於“土”。


    如今思來,這洛書河圖藏有修真成仙之密,會不會也此有關呢?他想到此節,隻覺得在迷霧中看見了一道曙光,當下按著此法繼續思索下去。竟然是一天一夜都未吃飯睡覺,始終如醉如癡地沉浸在思緒之中。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百度西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佳言雋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佳言雋語並收藏百度西遊最新章節

xxfse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