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7章 新農業補貼法案!
帝國崛起:我為大明續命七百年! 作者:住在南極的小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1822年3月17日,淅淅瀝瀝的小雨攜帶著春風吹拂過神州大地。
春天是萬物複蘇的季節,也是廣大農民春耕的時候。
在3月17日這天,大明帝國眾議院收到了農業部遞交的春耕補貼法案,這份春耕補貼法案的目的是提高農民耕種的積極性,提高農民通過農業的收入,降低農民在耕種土地時所消耗的成本。
現在大明帝國農業補貼大約是占農民一年收入的10%,憑借著這10%的農業補貼也是拉動了農民種地的積極性和農戶家裏的消費能力。
有了錢的農民也會消費,問之前為什麽選擇存錢,那是因為前些年那日子過的太苦了,好日子不知道能持續多久,他們得未雨綢繆。
不過隨著帝國國力持續的上升,廣大百姓發現大明帝國真是蒸蒸日上,那苦難吃不飽飯的日子早已經一去不複返了。
拉動消費成了大明朝廷所需要關心的事情,銀行家和經濟學家知道得讓帝國內部的錢財流通起來,要把多出來的那麽多財富給發下去。
流動的金錢就像是活水一樣能夠帶動各行各業的發展。
這兩年大明帝國基建事業也是辦的風風火火,工人們可以從基建事業的發展中得到高層發的錢財。
而農民是帝國第一大人群,朝廷的官員要想繼續讓各行各業高速發展,得調動這群人的消費積極性,讓他們養成消費的習慣。
於是在朱銘軒的提倡下決定向帝國的基石——農民發錢,可發錢也是有講究的,像是給工人發錢那就是靠基建和擴建工廠,對待農民那就是提高農業補貼。
說實在的一年10%的農業補貼根本沒法步入發達國家的行業,等到什麽時候農業補貼能夠到達30%,那才是真正的發達農業國家。
財政官員和銀行家們也知道現在錢財不像是過去的金銀一樣有固定的產出,現在的紙幣想印多少就印多少,無非是一個數字罷了。
既要維持經濟高速增長,又要維持通貨膨脹的尺度,那就得看他們這些官員的經濟調控水平和貨幣工具了。
“各位先生們,今天我們將要投票表決第343號農業補貼法案!”
“請各位先生們看看擺放在桌子上的法案內容,20分鍾後議會將會表決!”
眾議院議長吳蓮伯坐在議長的席位上通過喇叭向台下坐的907位議員莊重的說道。
在吳蓮伯話落後,台下的議員都開始低頭看著他們席位上所擺放的法案材料。
“唰唰唰!”
紙張翻動的聲音此起彼伏的迴蕩在會議大廳內,議員們都在看著這份法案的內容,對於給農民們變相發錢的舉動他們還是比較支持的。
大部分議員祖上都是農民,也就從這代開始步入仕途,對於家鄉的發展比較關心。
其實最重要的是農民擁有很大的能量,每一個王朝的興盛都與農民密切相關,什麽陳勝李廣、張角說起來都讓人害怕。
在君主立憲後,農民又掌握了選票,他們手中那寶貴的選票是各方勢力所積極爭取的。
“農民為我們的國家奉獻了無數代人了,麥子成熟了幾千次,他們奉獻了幾千年,是時候讓他們多享受一些我們國家發展的紅利!”
“王議員你說的不錯,不能讓這些人落後了,趁著現在朝廷有錢,趕緊發下去吧,別讓這些錢被某些人給貪墨了!”
“嗯嗯!這錢放在我們手裏也沒用,藏富於民日後也能讓廣大百姓念我們的好,以後萬一落難了還有百姓替我說話!”
“你真聰明啊!是不是以後準備競選市長,然後說你給這法案投了一票,讓廣大百姓念念你的好?”
“哈哈哈!10%的農業補貼真就是不多了,根據我們現在的數據,一家農戶每年通過種地可以收入170多,就算把補貼升到20%,一戶也才多分34塊錢,相當於江城普通工人一個月的工資。”
“嗯!現在提高到18%也不算多,其實大部分的城內百姓家庭成分也是農民,我們增加農民的收入也是增加他們的收入,提高國民財富!”
“這是一項利國利民的法案,投票通過吧!”
“這項法案必定會高票通過的,誰家祖上不是農民?”
“嗯嗯嗯!”
議員們三五成群的小聲議論著《農業補貼法案》,大家的想法出奇的一致。
20分鍾後,吳蓮伯看了一眼手表,拿起旁邊的小木槌砸了一下凹盤。
“咚!”
“現在本議會開始表決,請各位議員按動桌子上的電門按鈕進行投票!”
吳蓮伯看著議員們按動了按鈕,在他身後專門負責統計的工作人員看著不斷轉動的轉輪,這電子轉輪每轉動一次就會帶動一個數字。
很快這名工作人員統計出了投票數字,整整907票。
“我很高興的告訴大家,這份農業補貼法案以907票支持,0票反對通過了本議會的表決!”
“從3月18日起,這項補貼法案將會正式生效!”
“同時這份農業補貼的法案的投票結果將會公布在報紙上,讓我們祝賀這項偉大的法案被通過!”
吳蓮伯拿著投票結果起身高興的和眾人說道。
會議室內的議員紛紛起身站起來鼓掌,轟隆隆的掌聲如同雷鳴般一樣不斷的響徹在會場內。
........
1822年3月18日,《農業補貼法案》六個大字赫然出現在大明帝國各家報紙上。
大明帝國各地區的街頭上,人們人手一份的拿著報紙熱烈的討論著這次惠民補貼的措施力度有多麽的大。
中州省汴京張家村的農業合作社門口,上百名農民正站在門口看著告示欄上的報紙討論著這個新出台的農業補貼政策。
“老天爺啊!整整增加了8%的補貼,所以說我們農民的收入增加8%,這是多麽大的補貼啊!”
“嘿,你懂什麽,這以後還會往上增加!”
“什麽?還會增加?”
“是啊!老大爺,你沒看到這個報紙評論員在下麵評論的嗎?他說根據各方得到的消息,大明帝國將會逐步增加農業補貼到30%,並且要逐步取消農業稅!”
“取消農業稅?現在這不到5%的農業稅已經是青天大老爺開恩了,要把農業稅取消了那不是讓我們農民再也不交稅了嗎?”
“嗯!是這麽個道理,誰能想到延續幾千年的農業稅快要取消了,曆朝曆代也沒有幹過這樣的事情,珍惜現在的生活吧!”
“真是得珍惜,這日子越來越有盼頭了,以前10%的農業補貼都燒高香了,畢竟以前都是朝廷收我們農民稅的,哪有還給我們農民倒貼錢的啊?”
“明君!真是明君啊!現在這些官吏也比以前強太多了,以前見麵都是叫老爺,現在都是叫先生,頭也不用磕了,腰也不用彎了,腰杆子徹底挺直了!”
“更好日子要來了啊!”
“擼起袖子加油幹,現在地種的越多我們的錢越多,以後能給我兒子娶媳婦了!”
“哈哈哈!把拖拉機加滿油開始犁地,我們合作社要播種小麥咯!”
“這在十幾年前都不敢想象咱們農民也是能賺這麽多錢,現在一年掙的錢能頂我爹五六年的錢!”
農民們在補貼政策的刺激下春耕的幹勁十足,農業合作社裏麵的8台拖拉機被他們積極的加滿燃油,冒著白煙開始在廣闊的黃土地上犁地。
整個大明帝國的耕地上無數的農民正在辛勤的耕種,他們種植的糧食將會供養6億人口,把這個國家建設成大糧倉。
..........
春天是萬物複蘇的季節,也是廣大農民春耕的時候。
在3月17日這天,大明帝國眾議院收到了農業部遞交的春耕補貼法案,這份春耕補貼法案的目的是提高農民耕種的積極性,提高農民通過農業的收入,降低農民在耕種土地時所消耗的成本。
現在大明帝國農業補貼大約是占農民一年收入的10%,憑借著這10%的農業補貼也是拉動了農民種地的積極性和農戶家裏的消費能力。
有了錢的農民也會消費,問之前為什麽選擇存錢,那是因為前些年那日子過的太苦了,好日子不知道能持續多久,他們得未雨綢繆。
不過隨著帝國國力持續的上升,廣大百姓發現大明帝國真是蒸蒸日上,那苦難吃不飽飯的日子早已經一去不複返了。
拉動消費成了大明朝廷所需要關心的事情,銀行家和經濟學家知道得讓帝國內部的錢財流通起來,要把多出來的那麽多財富給發下去。
流動的金錢就像是活水一樣能夠帶動各行各業的發展。
這兩年大明帝國基建事業也是辦的風風火火,工人們可以從基建事業的發展中得到高層發的錢財。
而農民是帝國第一大人群,朝廷的官員要想繼續讓各行各業高速發展,得調動這群人的消費積極性,讓他們養成消費的習慣。
於是在朱銘軒的提倡下決定向帝國的基石——農民發錢,可發錢也是有講究的,像是給工人發錢那就是靠基建和擴建工廠,對待農民那就是提高農業補貼。
說實在的一年10%的農業補貼根本沒法步入發達國家的行業,等到什麽時候農業補貼能夠到達30%,那才是真正的發達農業國家。
財政官員和銀行家們也知道現在錢財不像是過去的金銀一樣有固定的產出,現在的紙幣想印多少就印多少,無非是一個數字罷了。
既要維持經濟高速增長,又要維持通貨膨脹的尺度,那就得看他們這些官員的經濟調控水平和貨幣工具了。
“各位先生們,今天我們將要投票表決第343號農業補貼法案!”
“請各位先生們看看擺放在桌子上的法案內容,20分鍾後議會將會表決!”
眾議院議長吳蓮伯坐在議長的席位上通過喇叭向台下坐的907位議員莊重的說道。
在吳蓮伯話落後,台下的議員都開始低頭看著他們席位上所擺放的法案材料。
“唰唰唰!”
紙張翻動的聲音此起彼伏的迴蕩在會議大廳內,議員們都在看著這份法案的內容,對於給農民們變相發錢的舉動他們還是比較支持的。
大部分議員祖上都是農民,也就從這代開始步入仕途,對於家鄉的發展比較關心。
其實最重要的是農民擁有很大的能量,每一個王朝的興盛都與農民密切相關,什麽陳勝李廣、張角說起來都讓人害怕。
在君主立憲後,農民又掌握了選票,他們手中那寶貴的選票是各方勢力所積極爭取的。
“農民為我們的國家奉獻了無數代人了,麥子成熟了幾千次,他們奉獻了幾千年,是時候讓他們多享受一些我們國家發展的紅利!”
“王議員你說的不錯,不能讓這些人落後了,趁著現在朝廷有錢,趕緊發下去吧,別讓這些錢被某些人給貪墨了!”
“嗯嗯!這錢放在我們手裏也沒用,藏富於民日後也能讓廣大百姓念我們的好,以後萬一落難了還有百姓替我說話!”
“你真聰明啊!是不是以後準備競選市長,然後說你給這法案投了一票,讓廣大百姓念念你的好?”
“哈哈哈!10%的農業補貼真就是不多了,根據我們現在的數據,一家農戶每年通過種地可以收入170多,就算把補貼升到20%,一戶也才多分34塊錢,相當於江城普通工人一個月的工資。”
“嗯!現在提高到18%也不算多,其實大部分的城內百姓家庭成分也是農民,我們增加農民的收入也是增加他們的收入,提高國民財富!”
“這是一項利國利民的法案,投票通過吧!”
“這項法案必定會高票通過的,誰家祖上不是農民?”
“嗯嗯嗯!”
議員們三五成群的小聲議論著《農業補貼法案》,大家的想法出奇的一致。
20分鍾後,吳蓮伯看了一眼手表,拿起旁邊的小木槌砸了一下凹盤。
“咚!”
“現在本議會開始表決,請各位議員按動桌子上的電門按鈕進行投票!”
吳蓮伯看著議員們按動了按鈕,在他身後專門負責統計的工作人員看著不斷轉動的轉輪,這電子轉輪每轉動一次就會帶動一個數字。
很快這名工作人員統計出了投票數字,整整907票。
“我很高興的告訴大家,這份農業補貼法案以907票支持,0票反對通過了本議會的表決!”
“從3月18日起,這項補貼法案將會正式生效!”
“同時這份農業補貼的法案的投票結果將會公布在報紙上,讓我們祝賀這項偉大的法案被通過!”
吳蓮伯拿著投票結果起身高興的和眾人說道。
會議室內的議員紛紛起身站起來鼓掌,轟隆隆的掌聲如同雷鳴般一樣不斷的響徹在會場內。
........
1822年3月18日,《農業補貼法案》六個大字赫然出現在大明帝國各家報紙上。
大明帝國各地區的街頭上,人們人手一份的拿著報紙熱烈的討論著這次惠民補貼的措施力度有多麽的大。
中州省汴京張家村的農業合作社門口,上百名農民正站在門口看著告示欄上的報紙討論著這個新出台的農業補貼政策。
“老天爺啊!整整增加了8%的補貼,所以說我們農民的收入增加8%,這是多麽大的補貼啊!”
“嘿,你懂什麽,這以後還會往上增加!”
“什麽?還會增加?”
“是啊!老大爺,你沒看到這個報紙評論員在下麵評論的嗎?他說根據各方得到的消息,大明帝國將會逐步增加農業補貼到30%,並且要逐步取消農業稅!”
“取消農業稅?現在這不到5%的農業稅已經是青天大老爺開恩了,要把農業稅取消了那不是讓我們農民再也不交稅了嗎?”
“嗯!是這麽個道理,誰能想到延續幾千年的農業稅快要取消了,曆朝曆代也沒有幹過這樣的事情,珍惜現在的生活吧!”
“真是得珍惜,這日子越來越有盼頭了,以前10%的農業補貼都燒高香了,畢竟以前都是朝廷收我們農民稅的,哪有還給我們農民倒貼錢的啊?”
“明君!真是明君啊!現在這些官吏也比以前強太多了,以前見麵都是叫老爺,現在都是叫先生,頭也不用磕了,腰也不用彎了,腰杆子徹底挺直了!”
“更好日子要來了啊!”
“擼起袖子加油幹,現在地種的越多我們的錢越多,以後能給我兒子娶媳婦了!”
“哈哈哈!把拖拉機加滿油開始犁地,我們合作社要播種小麥咯!”
“這在十幾年前都不敢想象咱們農民也是能賺這麽多錢,現在一年掙的錢能頂我爹五六年的錢!”
農民們在補貼政策的刺激下春耕的幹勁十足,農業合作社裏麵的8台拖拉機被他們積極的加滿燃油,冒著白煙開始在廣闊的黃土地上犁地。
整個大明帝國的耕地上無數的農民正在辛勤的耕種,他們種植的糧食將會供養6億人口,把這個國家建設成大糧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