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8章 艾伯特的綏靖政策!(1)
帝國崛起:我為大明續命七百年! 作者:住在南極的小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1822年4月3日,魏瑪普魯士首府柏林。
大量失業的工人正聚集在總統官邸門口舉著牌子抗議艾伯特當局的拉垮的經濟水平,大量工廠的倒閉造就了魏瑪普魯士經濟蕭條的局麵。
艾伯特貨幣寬鬆政策又造成了恐怖的通貨膨脹,人們每天都會吃驚的發現他們存在銀行的金錢越來越不值錢,糧食價格也每一天的上漲。
去年還能用50馬克換個麵包,現在別說500馬克了,得1000馬克。
艾伯特當局的超發貨幣差點讓馬克成為金圓券,曾經的金馬克能換金子,現在的金馬克隻能換牛糞。
想要換金子?抱歉根本不可能,黑市上的金子隻能用龍元和英鎊換取,自家的馬克跟廁紙一樣不值錢。
至於為什麽作為戰勝國的普魯士帝國這麽拉垮,這就得說在歐陸戰爭結束後,普魯士帝國的種種作為。
光是內戰都打了兩次,更別說又吸納了大量來自美麗國逃難的希伯來移民,這些移民盡幹那些敲骨吸髓,坑害普魯士百姓的事情。
普魯士經濟越蕭條,這些希伯來人就能通過高利貸獲取巨大的利潤,那些窘迫的工廠主得向希伯來人的銀行借款維持生計。
以前價值幾百萬馬克的工廠現在抵押給希伯來人的銀行或者高利貸商會可能才會換取幾十萬的馬克。
要知道以前幾百萬的馬克可是一筆巨款,相當於現在幾十億馬克,這些日耳曼工廠主的身價變相縮減了幾百倍。
拿了錢的工廠主多數也會把錢全部賠幹,最後大概率落得一個流浪漢的結局,他的那些車子、房子、女人和工廠都得交給希伯來人。
這些日耳曼人向上抗議,要求抓捕希伯來人,驅趕希伯來人,不過他們的抗議大多石沉大海,因為艾伯特當局的官員跟希伯來人都是穿一條褲子的,對希伯來人都是睜隻眼閉隻眼,隻要不出人命就行了。
希伯來人的吸血隻是其中一個原因,另外一個原因是之前普魯士帝國要搞歐陸小圈子,把大明資本踢出歐陸,跟大明對著幹。
作為世界一哥的大明哪能容許萬年老二挑戰自己的地位,連忙招唿世界貿易組織的小夥伴們對普魯士商品加征關稅,減少對普魯士商品的進口。
沒了外部市場的普魯士工廠僅靠內需完全無法滿足日常生產的開支,那必須得開源節流,把工人們給開了。
可工人沒了工作後更別提買工廠主售賣的商品,吃了上頓沒下頓的生活根本不允許普魯士百姓購買商品,惡性循環就此展開。
艾伯特帶領的魏瑪當局又在這個時候擺爛,結果普魯士就越來越爛,搞的各州特別是巴伐利亞州都想脫離魏瑪聯邦自己單幹了。
讓魏瑪當局雪上加霜的是自己隔壁的法蘭西工團,他們一直在普魯士占領的法蘭西北部和比利時境內搞事情。
魏瑪當局在普法邊境養了80多萬軍隊來應對法蘭西工團的騷擾和進攻,在法蘭西北部的工業基地內,那些法蘭西工人也是心向法蘭西工團,不願意當普魯士人的“奴隸”。
在法蘭西工團的教唆下,位於香檳地區的法蘭西工人搞了好多次罷工,故意破壞了普魯士人的工程器械,讓普魯士人沒法進行正常的生產。
普魯士人占領的這塊法蘭西土地根本沒有任何的生產價值,在這片土地上的法蘭西人比移民而來的普魯士人都多。
這日耳曼人明顯沒法壓製高盧人,人多勢眾的高盧人也不怕事,老是找日耳曼移民的麻煩。
在威廉時期,普魯士總參謀部就想用武力鎮壓或者驅趕這些法蘭西人,可迎來了法蘭西人劇烈的反抗,在這期間誕生了不少法蘭西北部遊擊隊,專門偷襲落單的普魯士士兵或者小隊。
曾經日耳曼人在阿爾薩斯——洛林地區搞的文化改變措施放在法蘭西北部不太管用。
當初普魯士首相貝特曼計劃用80年的時間徹底改變比利時和法蘭西人的思想,讓他們成為普魯士人,但是計劃還沒有開始,貝特曼跟威廉陛下兩人就被趕走逃難到了大明。
接二連三的內戰也極大消耗了普魯士的國力,軍隊也沒有從前那麽有士氣,沒有一名士兵想要被外派到比利時王國和法蘭西北部地區服役。
魏瑪當局的官員在看到這些占領地區無法產生經濟價值還在源源不斷的給他們放血後,他們竟然想要放棄這塊累贅,把軍隊裁撤,把重心放在國內搞經濟發展建設。
在總統官邸內,魏瑪當局的官員正齊聚一堂跟艾伯特商量著撤軍法蘭西北部的事宜,他們想要用歸還法蘭西北部土地來和法蘭西工團和解,讓後者支持他們對比利時地區的占領。
此時的艾伯特正坐在椅子上背靠牆壁十分的愁容,他沒有想到當一個總統所需要操心的事情那麽多,每次自己搞不好經濟問題,那些普魯士百姓都得聚集在他家門口大罵他。
曾經他那一頭烏黑的亮發如今已經變白了不少,至於裁撤軍隊放棄法蘭西北部的方案正是他最近想出來的。
艾伯特昨天和內閣的財政部長奧斯卡·波爾算了一筆賬,每天維持前線邊境80萬士兵的開支相當於300萬名工人每天的收入。
這還是算沒有打仗的和平時期,要是爆發和法蘭西人的邊境衝突,那80萬人的調動和彈藥消耗又是一筆天價數字。
艾伯特感覺威廉皇帝和首相貝特曼在歐戰期間簡直是個理財能手,能讓普魯士600萬軍隊奮戰了將近4年沒有彈盡糧絕。
現在要他養活150萬普魯士軍隊他都頭疼,維持最多70萬名常備士兵是他心裏的預期。
要知道當初威廉和貝特曼也是靠著大明帝國的輸血和對沙俄的掠奪才挺過來的,現在被鈍刀子放血的普魯士擱誰上都扛不住。
任何一個國家不怕快刀斬亂麻,速度越快損失越小,最怕的就是那種鈍刀子割肉,互相內耗。
但是法蘭西工團的都是遊擊隊,消耗小,每次出動都能讓普魯士軍隊手忙腳亂的出擊圍剿,可即便剿滅了一支人數200人的遊擊隊,那代價也太高了。
在高額的花費麵前,艾伯特決定選擇綏靖政策,他的魏瑪當局真是耗不過光腳的法蘭西工團,本身現在的法蘭西工團就窮,根本不可能更窮。
“我們的百姓唿籲我們解決通貨膨脹,抑製物價的問題,可我們每天海量的資金都用在前線軍隊身上,如果把這些錢省去,那麽我們將會把那些瀕臨破產的企業救活,給300萬工人提供就業機會!”
“這300萬工人身後是300萬個家庭,隻要穩住這些人,我們魏瑪當局就能夠度過這個難關!”
魏瑪當局的財政部長波爾先生向參加內部會議的成員出示了一組數據,依照他的想法,他要減少軍費開支,用節省下來的軍費成立一個救助基金。
讓那些資本家用工廠的股份來換取救助基金,維持工廠的正常生產,保住工人的飯碗。
波爾的出發點是好的,但要想讓所有人同意從法蘭西北部撤軍是非常難的。
因為當初為了拿下法蘭西北部,整個普魯士帝國付出了幾十萬人的性命,現在說把那些土地丟了,讓誰能夠輕易的接受?
\"波爾部長,你的意思是要把前線的軍隊撤迴國內,縮減軍隊的人數,把那些無法穩定生產的土地重新還給法蘭西人?”
“我的上帝啊!你是怎麽想的?你知道為了這些土地我們普魯士付出了多少代價?”
“當初歐陸戰爭不就是為了要法蘭西人的土地和市場嗎?”
“現在拱手讓給他人,這就是對普魯士百姓的背叛!”
軍需總監魯登道夫上將雙眼瞪的跟電燈泡一樣,要裁撤軍隊減少軍費支出?他們總參謀部肯定不會太願意。
畢竟要是少了軍費,他們這些容克貴族們怎麽從軍費裏麵分錢?
少了軍費他們的奔馳誰來加油?少了士兵他們的孩子怎麽當軍官?
可吵歸吵罵歸罵,普魯士總參謀部的權力已經沒有像在總體戰中那麽大了,現在的他們得聽命於魏瑪議會。
最終這個撤軍方案能不能通過還得看議會投票結果。
“魯登道夫將軍,請你別那麽激動,我知道你想要扞衛那片屬於我們普魯士百姓的土地。”
“但我想請你考慮一個問題,那就是現在我們普魯士百姓連飯都要吃不起了,留著那塊土地能幹什麽?”
“每天從我們國內往法蘭西北部運送的物資能養活多少人了?”
“我們從小羅馬尼亞王國進口的石油基本上都用在了前線汽車上,就連我們這些官員上下班也是騎自行車!”
“我們現在放棄那片土地是迫不得已的,是壁虎斷尾求生的行動!”
“如果土地和百姓非讓我選一個,那我作為內政部長,我會選擇百姓!”
古斯塔夫·鮑爾批評了魯登道夫為了留住土地犧牲普魯士百姓的想法。
“是啊!沒了人要那麽多土地能幹什麽?那些法蘭西人整日裏襲擊我們的移民,要想解決這個問題,除非我們把這些法蘭西人全都砍了腦袋!”
“否則他們就像是韭菜,割了一批又長一批!”
法務部長圖斯特對鮑爾的看法表示認同,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要是日耳曼人都餓死了,那些土地還有什麽鳥用?
“把那些法蘭西人都給砍了腦袋?我的老天,這不可能!”
“要想砍了那800萬法蘭西人,我們得派出多少士兵和民兵來執行這項任務?”
“那些大明人能把安南本土的猴子砍的快要滅絕,那是因為他們擁有幾億本土人口,對付一個800萬的猴子沒有一點壓力!”
“但是對於我們普魯士來說,殺了800萬法蘭西人比拿下整個法蘭西都難!”
工業部長謝爾斯連忙搖頭,他寧願支持撤軍也不願意支持再派出軍隊到法蘭西北部搞印第安人計劃。
按照他的想法,如果撤軍的時候帶走一批法蘭西勞工當奴隸在魯爾工業區裏打黑工就很好了。
在日耳曼本土可以壓製這些法蘭西勞工,還能讓他們創造經濟價值。
這法子跟大明人一樣,保留部分安南猴子當工業區的勞工,什麽采油挖煤都讓猴子先上。
........
大量失業的工人正聚集在總統官邸門口舉著牌子抗議艾伯特當局的拉垮的經濟水平,大量工廠的倒閉造就了魏瑪普魯士經濟蕭條的局麵。
艾伯特貨幣寬鬆政策又造成了恐怖的通貨膨脹,人們每天都會吃驚的發現他們存在銀行的金錢越來越不值錢,糧食價格也每一天的上漲。
去年還能用50馬克換個麵包,現在別說500馬克了,得1000馬克。
艾伯特當局的超發貨幣差點讓馬克成為金圓券,曾經的金馬克能換金子,現在的金馬克隻能換牛糞。
想要換金子?抱歉根本不可能,黑市上的金子隻能用龍元和英鎊換取,自家的馬克跟廁紙一樣不值錢。
至於為什麽作為戰勝國的普魯士帝國這麽拉垮,這就得說在歐陸戰爭結束後,普魯士帝國的種種作為。
光是內戰都打了兩次,更別說又吸納了大量來自美麗國逃難的希伯來移民,這些移民盡幹那些敲骨吸髓,坑害普魯士百姓的事情。
普魯士經濟越蕭條,這些希伯來人就能通過高利貸獲取巨大的利潤,那些窘迫的工廠主得向希伯來人的銀行借款維持生計。
以前價值幾百萬馬克的工廠現在抵押給希伯來人的銀行或者高利貸商會可能才會換取幾十萬的馬克。
要知道以前幾百萬的馬克可是一筆巨款,相當於現在幾十億馬克,這些日耳曼工廠主的身價變相縮減了幾百倍。
拿了錢的工廠主多數也會把錢全部賠幹,最後大概率落得一個流浪漢的結局,他的那些車子、房子、女人和工廠都得交給希伯來人。
這些日耳曼人向上抗議,要求抓捕希伯來人,驅趕希伯來人,不過他們的抗議大多石沉大海,因為艾伯特當局的官員跟希伯來人都是穿一條褲子的,對希伯來人都是睜隻眼閉隻眼,隻要不出人命就行了。
希伯來人的吸血隻是其中一個原因,另外一個原因是之前普魯士帝國要搞歐陸小圈子,把大明資本踢出歐陸,跟大明對著幹。
作為世界一哥的大明哪能容許萬年老二挑戰自己的地位,連忙招唿世界貿易組織的小夥伴們對普魯士商品加征關稅,減少對普魯士商品的進口。
沒了外部市場的普魯士工廠僅靠內需完全無法滿足日常生產的開支,那必須得開源節流,把工人們給開了。
可工人沒了工作後更別提買工廠主售賣的商品,吃了上頓沒下頓的生活根本不允許普魯士百姓購買商品,惡性循環就此展開。
艾伯特帶領的魏瑪當局又在這個時候擺爛,結果普魯士就越來越爛,搞的各州特別是巴伐利亞州都想脫離魏瑪聯邦自己單幹了。
讓魏瑪當局雪上加霜的是自己隔壁的法蘭西工團,他們一直在普魯士占領的法蘭西北部和比利時境內搞事情。
魏瑪當局在普法邊境養了80多萬軍隊來應對法蘭西工團的騷擾和進攻,在法蘭西北部的工業基地內,那些法蘭西工人也是心向法蘭西工團,不願意當普魯士人的“奴隸”。
在法蘭西工團的教唆下,位於香檳地區的法蘭西工人搞了好多次罷工,故意破壞了普魯士人的工程器械,讓普魯士人沒法進行正常的生產。
普魯士人占領的這塊法蘭西土地根本沒有任何的生產價值,在這片土地上的法蘭西人比移民而來的普魯士人都多。
這日耳曼人明顯沒法壓製高盧人,人多勢眾的高盧人也不怕事,老是找日耳曼移民的麻煩。
在威廉時期,普魯士總參謀部就想用武力鎮壓或者驅趕這些法蘭西人,可迎來了法蘭西人劇烈的反抗,在這期間誕生了不少法蘭西北部遊擊隊,專門偷襲落單的普魯士士兵或者小隊。
曾經日耳曼人在阿爾薩斯——洛林地區搞的文化改變措施放在法蘭西北部不太管用。
當初普魯士首相貝特曼計劃用80年的時間徹底改變比利時和法蘭西人的思想,讓他們成為普魯士人,但是計劃還沒有開始,貝特曼跟威廉陛下兩人就被趕走逃難到了大明。
接二連三的內戰也極大消耗了普魯士的國力,軍隊也沒有從前那麽有士氣,沒有一名士兵想要被外派到比利時王國和法蘭西北部地區服役。
魏瑪當局的官員在看到這些占領地區無法產生經濟價值還在源源不斷的給他們放血後,他們竟然想要放棄這塊累贅,把軍隊裁撤,把重心放在國內搞經濟發展建設。
在總統官邸內,魏瑪當局的官員正齊聚一堂跟艾伯特商量著撤軍法蘭西北部的事宜,他們想要用歸還法蘭西北部土地來和法蘭西工團和解,讓後者支持他們對比利時地區的占領。
此時的艾伯特正坐在椅子上背靠牆壁十分的愁容,他沒有想到當一個總統所需要操心的事情那麽多,每次自己搞不好經濟問題,那些普魯士百姓都得聚集在他家門口大罵他。
曾經他那一頭烏黑的亮發如今已經變白了不少,至於裁撤軍隊放棄法蘭西北部的方案正是他最近想出來的。
艾伯特昨天和內閣的財政部長奧斯卡·波爾算了一筆賬,每天維持前線邊境80萬士兵的開支相當於300萬名工人每天的收入。
這還是算沒有打仗的和平時期,要是爆發和法蘭西人的邊境衝突,那80萬人的調動和彈藥消耗又是一筆天價數字。
艾伯特感覺威廉皇帝和首相貝特曼在歐戰期間簡直是個理財能手,能讓普魯士600萬軍隊奮戰了將近4年沒有彈盡糧絕。
現在要他養活150萬普魯士軍隊他都頭疼,維持最多70萬名常備士兵是他心裏的預期。
要知道當初威廉和貝特曼也是靠著大明帝國的輸血和對沙俄的掠奪才挺過來的,現在被鈍刀子放血的普魯士擱誰上都扛不住。
任何一個國家不怕快刀斬亂麻,速度越快損失越小,最怕的就是那種鈍刀子割肉,互相內耗。
但是法蘭西工團的都是遊擊隊,消耗小,每次出動都能讓普魯士軍隊手忙腳亂的出擊圍剿,可即便剿滅了一支人數200人的遊擊隊,那代價也太高了。
在高額的花費麵前,艾伯特決定選擇綏靖政策,他的魏瑪當局真是耗不過光腳的法蘭西工團,本身現在的法蘭西工團就窮,根本不可能更窮。
“我們的百姓唿籲我們解決通貨膨脹,抑製物價的問題,可我們每天海量的資金都用在前線軍隊身上,如果把這些錢省去,那麽我們將會把那些瀕臨破產的企業救活,給300萬工人提供就業機會!”
“這300萬工人身後是300萬個家庭,隻要穩住這些人,我們魏瑪當局就能夠度過這個難關!”
魏瑪當局的財政部長波爾先生向參加內部會議的成員出示了一組數據,依照他的想法,他要減少軍費開支,用節省下來的軍費成立一個救助基金。
讓那些資本家用工廠的股份來換取救助基金,維持工廠的正常生產,保住工人的飯碗。
波爾的出發點是好的,但要想讓所有人同意從法蘭西北部撤軍是非常難的。
因為當初為了拿下法蘭西北部,整個普魯士帝國付出了幾十萬人的性命,現在說把那些土地丟了,讓誰能夠輕易的接受?
\"波爾部長,你的意思是要把前線的軍隊撤迴國內,縮減軍隊的人數,把那些無法穩定生產的土地重新還給法蘭西人?”
“我的上帝啊!你是怎麽想的?你知道為了這些土地我們普魯士付出了多少代價?”
“當初歐陸戰爭不就是為了要法蘭西人的土地和市場嗎?”
“現在拱手讓給他人,這就是對普魯士百姓的背叛!”
軍需總監魯登道夫上將雙眼瞪的跟電燈泡一樣,要裁撤軍隊減少軍費支出?他們總參謀部肯定不會太願意。
畢竟要是少了軍費,他們這些容克貴族們怎麽從軍費裏麵分錢?
少了軍費他們的奔馳誰來加油?少了士兵他們的孩子怎麽當軍官?
可吵歸吵罵歸罵,普魯士總參謀部的權力已經沒有像在總體戰中那麽大了,現在的他們得聽命於魏瑪議會。
最終這個撤軍方案能不能通過還得看議會投票結果。
“魯登道夫將軍,請你別那麽激動,我知道你想要扞衛那片屬於我們普魯士百姓的土地。”
“但我想請你考慮一個問題,那就是現在我們普魯士百姓連飯都要吃不起了,留著那塊土地能幹什麽?”
“每天從我們國內往法蘭西北部運送的物資能養活多少人了?”
“我們從小羅馬尼亞王國進口的石油基本上都用在了前線汽車上,就連我們這些官員上下班也是騎自行車!”
“我們現在放棄那片土地是迫不得已的,是壁虎斷尾求生的行動!”
“如果土地和百姓非讓我選一個,那我作為內政部長,我會選擇百姓!”
古斯塔夫·鮑爾批評了魯登道夫為了留住土地犧牲普魯士百姓的想法。
“是啊!沒了人要那麽多土地能幹什麽?那些法蘭西人整日裏襲擊我們的移民,要想解決這個問題,除非我們把這些法蘭西人全都砍了腦袋!”
“否則他們就像是韭菜,割了一批又長一批!”
法務部長圖斯特對鮑爾的看法表示認同,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要是日耳曼人都餓死了,那些土地還有什麽鳥用?
“把那些法蘭西人都給砍了腦袋?我的老天,這不可能!”
“要想砍了那800萬法蘭西人,我們得派出多少士兵和民兵來執行這項任務?”
“那些大明人能把安南本土的猴子砍的快要滅絕,那是因為他們擁有幾億本土人口,對付一個800萬的猴子沒有一點壓力!”
“但是對於我們普魯士來說,殺了800萬法蘭西人比拿下整個法蘭西都難!”
工業部長謝爾斯連忙搖頭,他寧願支持撤軍也不願意支持再派出軍隊到法蘭西北部搞印第安人計劃。
按照他的想法,如果撤軍的時候帶走一批法蘭西勞工當奴隸在魯爾工業區裏打黑工就很好了。
在日耳曼本土可以壓製這些法蘭西勞工,還能讓他們創造經濟價值。
這法子跟大明人一樣,保留部分安南猴子當工業區的勞工,什麽采油挖煤都讓猴子先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