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謝尚政奪權
重生崇禎,魏忠賢沒死,挺急的 作者:韌竹萬杆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隨從的錦衣衛共計總旗三名,小旗八名,還有力士若幹。
一個個身穿箭衣,腰挎雁翎刀,一臉的精悍。
但不用問就知道他們不適合大規模團戰,隻適合小規模群毆。
錦衣衛對比軍中悍卒,那就是個頂個的銀樣鑞槍頭,也就比那更光鮮亮麗,擺在前三殿當擺設的大漢將軍,稍微強那麽一丟丟。
袁崇煥當下決定兩家合一家,繼續朝前趕路。
些許毛賊,剪徑之盜,可不是他袁某人的菜。
他把這個決定讓隨從傳給王凱和孫麻子,王德順躬身領命。
孫麻子遲疑一下,也是躬身領命。
隻是他心裏還是有點嘀咕。
你袁大人是牛掰,皇帝的親軍,你一句話就統領了。
不知道這犯忌諱嗎?
要是哪天你的死對頭,搜集你的罪證,擅自調派皇帝親軍,這就是鐵板釘釘的一條死罪。
孫麻子還想上前問詢袁崇煥,就被王德順拉住了。
“孫麻子,你可要當心,剛才已經衝撞了袁大人。
這位袁大人脾氣暴躁,當年還是寧前兵備道。
隻是一個四品的文官,就敢殺一名違紀的從二品副總兵,持劍殺之,如殺一雞·····”
孫麻子擺手道。
“你誤會了,王老弟。
我那是怕袁大人,今日擅自指揮天子親軍,他日會被旁人詬病。”
王德順吃驚地看著孫麻子,看得孫麻子一臉訕訕。
他看著袁崇煥騎馬走在前麵的身影,慢慢說道。
“袁大人今日雖然逼迫,孫某給宋氏兄弟道歉。
可孫某並不記恨袁大人。
袁大人在遼東獨抗建奴的英雄故事,實乃吾輩之楷模,有袁大人在關外頂著,也是京城百姓的福分。
孫某可是經常在說書先生那裏聽到,聽到關鍵時刻。
待那奴酋上前,袁大帥抓住時機,推開士卒,舉起火把,親自發炮。
隻聽轟的一聲巨響,發炮百裏遠,一炮糜爛數十裏,奴酋大纛應聲而倒……”
“停停停,你這殺材,說著說著怎麽就說書了。
袁大人已經走遠了,趕緊跟上。”
“嘿嘿嘿,情難自禁啊,情難自禁。”
寧遠大捷,加上文官書生那誇張至極,春秋筆法的渲染,在民間已經傳的神乎其神了。
京畿乃至全國百姓,無人不識這位重挫建奴兵鋒的大英雄袁崇煥。
遼東建奴興起十餘年,這是頭一次被打敗,徹底提振了老大帝國的士氣。
所有人覺得,建奴又有點不堪一擊了。
兩撥人馬合為一處,加上騾夫,腳夫,浩浩蕩蕩兩百餘人,繼續向北走。
……
人一上百,再加上大部分都是職業軍人。
走在官道上,氣勢自然洶洶不凡,一路上鳥獸避散。
十七世紀的山東丘陵,就是有猛虎黑熊出沒,那也是不敢和這麽多人對峙的,早已遠遁。
隊伍沒走了半個時辰,太陽西沉。
冬天夜長,已經是月明星稀烏鵲南飛。
隊伍中除了民夫腳夫,因長期營養不良患有夜盲症,走不得夜路。
其餘人並不受影響,再加上有月光的幫助,隊伍行進的速度並沒有減慢。
前方是黑洞洞高聳聳的群山密林,這裏已經進入蓮青山的山穀,官道變得狹窄。
周圍雖然有月光卻還是混沌不清,稍遠一點的灌木叢就是一片漆黑。
處處黑咕隆咚,似乎埋伏著千軍萬馬,兩百人走在這樣的環境中,也顯得格外渺小。
王德順和孫麻子相視一眼,都有點後悔聽從袁崇煥的安排。
這裏明顯是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荒郊野外,又是夜間。
最適合綠林好漢強人所難,剪徑搶劫的風水寶地。
這些綠林好漢若是不出來吆喝一聲,簡直對不起袁崇煥這些送上門來的生意。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王德順和孫麻子兩人也是知道自家錦衣衛的事情。
錦衣衛別看這些出外勤的緹騎,很是精銳。
人人高頭大馬,腰挎雁翎刀,多麽的威武霸氣。
實際上是驢糞蛋蛋外麵光,內裏一團草包,平時盔甲佩刀生鏽了,都懶得保養,都是臨到關頭,順手塗漆補補,應付上麵的檢查。
平時裝模作樣,嚇嚇犯事的官員家眷還行,碰上強盜可就要抓瞎了。
眼下隻能祈禱,這可能有的強盜們看著自家這邊人多勢眾,不敢打劫自家這支隊伍。
不過怕什麽來什麽。
隻見前麵山下密林處,影影綽綽的黑影中有人走動。
有一個眼尖的騾夫腳夫,早就看見,也許他沒有夜盲症。
他嚇得叫道:“不好了,前麵有賊。”
本地人自然知道響馬的厲害,立刻亂成一團。
直接連馬車騾子也不要了,一群騾夫腳夫慌慌張張衝下路去,轉眼就沒了蹤影。
這一下子,就隻剩下了從京城出來的緹騎大爺們,還有兩撥官員袁崇煥和宋應升的隨從和家眷。
這些人麵麵相覷,怎麽滴?
這山東響馬這麽厲害,本地人畏之如虎。
他們還沒反應過來,隊伍就散架了。
此時,一聲唿哨響起。密林中窸窸窣窣走出了上百個強盜。
各個蒙麵持刀,一身破襖裹身。
這些人衣著不那麽光鮮亮麗,為了保暖什麽破衣爛布都往身上裹,一個個就如乞丐一樣。
不過一個個身形矯健,確是積年悍匪的派頭。
袁崇煥也不慌,騎著騾子喊出身後一人。
“謝尚政何在?”
“大人,謝尚政在此。”
頂盔摜甲,已經是武將打扮的謝尚政手持長槍,騎著高頭大馬。
早已越眾而出,對著袁崇煥拱手道。
“你來指揮,錦衣衛的力士歸你調度。
王百戶、孫百戶,本官的親信謝尚政,是上過戰場的,曾是本官撫標營的遊擊。
不如你們的人馬都歸他指揮,這樣更妥帖一些。”
後一句話,袁崇煥是對王德順和孫麻子說的。
謝尚政也不等王孫兩人同意,他直接對著袁崇煥躬身一禮道。
“卑職遵命,大人。”
說完話,謝尚政就甕聲甕氣地開始指揮,自始至終沒有正眼看過王孫兩人。
“所有馬車圍成圈,婦孺在裏麵老實藏好。
持刀者守在車後,有弓弩者聚到本將軍這裏。
相熟者三五一組,互為依靠。
不準叫嚷。
不準亂跑。
不準胡亂攻擊······”
一個個身穿箭衣,腰挎雁翎刀,一臉的精悍。
但不用問就知道他們不適合大規模團戰,隻適合小規模群毆。
錦衣衛對比軍中悍卒,那就是個頂個的銀樣鑞槍頭,也就比那更光鮮亮麗,擺在前三殿當擺設的大漢將軍,稍微強那麽一丟丟。
袁崇煥當下決定兩家合一家,繼續朝前趕路。
些許毛賊,剪徑之盜,可不是他袁某人的菜。
他把這個決定讓隨從傳給王凱和孫麻子,王德順躬身領命。
孫麻子遲疑一下,也是躬身領命。
隻是他心裏還是有點嘀咕。
你袁大人是牛掰,皇帝的親軍,你一句話就統領了。
不知道這犯忌諱嗎?
要是哪天你的死對頭,搜集你的罪證,擅自調派皇帝親軍,這就是鐵板釘釘的一條死罪。
孫麻子還想上前問詢袁崇煥,就被王德順拉住了。
“孫麻子,你可要當心,剛才已經衝撞了袁大人。
這位袁大人脾氣暴躁,當年還是寧前兵備道。
隻是一個四品的文官,就敢殺一名違紀的從二品副總兵,持劍殺之,如殺一雞·····”
孫麻子擺手道。
“你誤會了,王老弟。
我那是怕袁大人,今日擅自指揮天子親軍,他日會被旁人詬病。”
王德順吃驚地看著孫麻子,看得孫麻子一臉訕訕。
他看著袁崇煥騎馬走在前麵的身影,慢慢說道。
“袁大人今日雖然逼迫,孫某給宋氏兄弟道歉。
可孫某並不記恨袁大人。
袁大人在遼東獨抗建奴的英雄故事,實乃吾輩之楷模,有袁大人在關外頂著,也是京城百姓的福分。
孫某可是經常在說書先生那裏聽到,聽到關鍵時刻。
待那奴酋上前,袁大帥抓住時機,推開士卒,舉起火把,親自發炮。
隻聽轟的一聲巨響,發炮百裏遠,一炮糜爛數十裏,奴酋大纛應聲而倒……”
“停停停,你這殺材,說著說著怎麽就說書了。
袁大人已經走遠了,趕緊跟上。”
“嘿嘿嘿,情難自禁啊,情難自禁。”
寧遠大捷,加上文官書生那誇張至極,春秋筆法的渲染,在民間已經傳的神乎其神了。
京畿乃至全國百姓,無人不識這位重挫建奴兵鋒的大英雄袁崇煥。
遼東建奴興起十餘年,這是頭一次被打敗,徹底提振了老大帝國的士氣。
所有人覺得,建奴又有點不堪一擊了。
兩撥人馬合為一處,加上騾夫,腳夫,浩浩蕩蕩兩百餘人,繼續向北走。
……
人一上百,再加上大部分都是職業軍人。
走在官道上,氣勢自然洶洶不凡,一路上鳥獸避散。
十七世紀的山東丘陵,就是有猛虎黑熊出沒,那也是不敢和這麽多人對峙的,早已遠遁。
隊伍沒走了半個時辰,太陽西沉。
冬天夜長,已經是月明星稀烏鵲南飛。
隊伍中除了民夫腳夫,因長期營養不良患有夜盲症,走不得夜路。
其餘人並不受影響,再加上有月光的幫助,隊伍行進的速度並沒有減慢。
前方是黑洞洞高聳聳的群山密林,這裏已經進入蓮青山的山穀,官道變得狹窄。
周圍雖然有月光卻還是混沌不清,稍遠一點的灌木叢就是一片漆黑。
處處黑咕隆咚,似乎埋伏著千軍萬馬,兩百人走在這樣的環境中,也顯得格外渺小。
王德順和孫麻子相視一眼,都有點後悔聽從袁崇煥的安排。
這裏明顯是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荒郊野外,又是夜間。
最適合綠林好漢強人所難,剪徑搶劫的風水寶地。
這些綠林好漢若是不出來吆喝一聲,簡直對不起袁崇煥這些送上門來的生意。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王德順和孫麻子兩人也是知道自家錦衣衛的事情。
錦衣衛別看這些出外勤的緹騎,很是精銳。
人人高頭大馬,腰挎雁翎刀,多麽的威武霸氣。
實際上是驢糞蛋蛋外麵光,內裏一團草包,平時盔甲佩刀生鏽了,都懶得保養,都是臨到關頭,順手塗漆補補,應付上麵的檢查。
平時裝模作樣,嚇嚇犯事的官員家眷還行,碰上強盜可就要抓瞎了。
眼下隻能祈禱,這可能有的強盜們看著自家這邊人多勢眾,不敢打劫自家這支隊伍。
不過怕什麽來什麽。
隻見前麵山下密林處,影影綽綽的黑影中有人走動。
有一個眼尖的騾夫腳夫,早就看見,也許他沒有夜盲症。
他嚇得叫道:“不好了,前麵有賊。”
本地人自然知道響馬的厲害,立刻亂成一團。
直接連馬車騾子也不要了,一群騾夫腳夫慌慌張張衝下路去,轉眼就沒了蹤影。
這一下子,就隻剩下了從京城出來的緹騎大爺們,還有兩撥官員袁崇煥和宋應升的隨從和家眷。
這些人麵麵相覷,怎麽滴?
這山東響馬這麽厲害,本地人畏之如虎。
他們還沒反應過來,隊伍就散架了。
此時,一聲唿哨響起。密林中窸窸窣窣走出了上百個強盜。
各個蒙麵持刀,一身破襖裹身。
這些人衣著不那麽光鮮亮麗,為了保暖什麽破衣爛布都往身上裹,一個個就如乞丐一樣。
不過一個個身形矯健,確是積年悍匪的派頭。
袁崇煥也不慌,騎著騾子喊出身後一人。
“謝尚政何在?”
“大人,謝尚政在此。”
頂盔摜甲,已經是武將打扮的謝尚政手持長槍,騎著高頭大馬。
早已越眾而出,對著袁崇煥拱手道。
“你來指揮,錦衣衛的力士歸你調度。
王百戶、孫百戶,本官的親信謝尚政,是上過戰場的,曾是本官撫標營的遊擊。
不如你們的人馬都歸他指揮,這樣更妥帖一些。”
後一句話,袁崇煥是對王德順和孫麻子說的。
謝尚政也不等王孫兩人同意,他直接對著袁崇煥躬身一禮道。
“卑職遵命,大人。”
說完話,謝尚政就甕聲甕氣地開始指揮,自始至終沒有正眼看過王孫兩人。
“所有馬車圍成圈,婦孺在裏麵老實藏好。
持刀者守在車後,有弓弩者聚到本將軍這裏。
相熟者三五一組,互為依靠。
不準叫嚷。
不準亂跑。
不準胡亂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