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皇莊分牲口記二
重生崇禎,魏忠賢沒死,挺急的 作者:韌竹萬杆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崇禎聽了,覺得這老郭頭挺有說話藝術的。
說什麽話都沒有忘了,他五爺是根本,時刻想著為他收攏人心。
老郭頭年輕的時候,說不定在外麵闖蕩過江湖。
要不是看老郭頭年紀大了,說不定他就讓老郭頭在王虎上麵了。
……
下麵又有許多聲音迴答道。
“那哪能呢?
俺們不是那樣的人。”
老郭頭放下喇叭。
說道:“那好,現在分吧。
有請咱五爺家的女眷曹姨娘,給咱叫號。”
說罷,他撩起直綴,跳下地來。
隨即側身彎腰,恭恭敬敬做了一個請的手勢。
女史曹靜照一直,在後麵靜候。
她就站在那些內廷學生旁邊。
嚴格來說,她現在也是內書堂在職深造的學生。
很榮幸地成為崇禎皇帝,在這個時代的第一個女學生。
女仆、禦姐、學生妹,這些島國愛情教育片中的buffer,曹靜照幾乎都疊滿了。
她已經不是一個簡簡單單的女人,而是崇禎想家的一個路標。
此時曹靜照手裏,拿著一塊簡易黑板,不用問這也是崇禎的傑作。
這黑板粉筆估計是穿越者,最容易發明的東西。
無非就是一塊用黑漆黑墨,塗抹勻糊的木板。
再就是熟白石灰添點黏土,風幹後弄成手指粗細的粉筆。
曹靜照看了一眼五爺,那神情是在請示他,自己是否可以站出來?
崇禎五爺矜持地點點頭,男人就是這樣,自家女人但凡有點出息,總是患得患失的。
曹靜照一身粉裝,這才噠噠噠邁開腿,閃亮登場。
人靠衣裳馬靠鞍,何況曹靜照本身就是麗質天生。
她這一鳳凰閃亮登場,映襯得周圍村姑更像山雞。
別說什麽越是窮鄉僻壤越出美人。
這樣的光景,農村的百姓,營養都跟不上。
一些少女估計,連一口好牙也沒有,怎麽能美麗呢?
要是還強著,這樣的村裏,有國色天香,天生麗質。
那肯定是誌怪小說看多了,想見狐狸精了。
曹靜照提著黑板,叫第一號。
這號碼數都是打亂來的,也不分什麽高低貴賤。
第一號巧了,是趙寡婦。
趙寡婦家隻有母子兩人,兒子隻有七八歲,是她唯一的指望。
剛才大家熱鬧湧上前的時候,她就站在最後麵,習慣性地不去湊熱鬧。
她家大伯子想笑嘻嘻湊上前,替她家領了那牲口號碼。
結果就是被陳老六一個耳刮子,扇得原地轉了個圈。
那大伯子捂著臉,屁也不敢放。
對著兇神惡煞的陳老六,他能說什麽,對方根本就不講理啊。
他隻能溜了。
鄉下農村陋俗很多,自古就有吃絕戶的傳統。
趙寡婦還有一個沒成年的兒子,可以依靠。
就這樣還被叔伯家欺負得死死的。
原因也是他那兒子,未成年隻有七八歲。
明朝的醫療條件堪憂,小兒夭折率極高。
皇室還經常夭折孩童,何況是民間了。
那是一場風寒感冒過去,活潑可愛的孩子,轉眼間說沒就沒了。
趙寡婦怯懦地看著,點她名字的曹靜照。
她根本就沒有想到,自己會是第一個挑選大牲口的人。
她身後有一個紮著總角,瘦弱的小男孩。
男孩緊緊抓著他娘的褲子不鬆手,眼神中也盡是防備和害怕。
趙寡婦舉起雙手,連連搖動,說道。
“曹姨娘,奴家是個不祥之人。
當不得第一個挑選牲口的人。
而且俺家裏沒有男勞力,大牲口奴家用不了,白搭了。
奴家這迴就不要了。
還是把牲口緊著,人口多的人家為好。”
崇禎在旁邊開口了。
“不行,每家都得要。
大小牲口總得有一個,大牲口要不了,小牲口你總能用得了吧。
別再多說話了,是你的就是你的,誰也搶不走。
這話,我五爺說的。
去吧,去那老榆樹底下,挑一頭小毛驢吧。”
崇禎的發話,打消了趙寡婦的顧慮。
也打消了一些人的非分之想。
“奴家謝五爺恩典。”
趙寡婦朝著五爺施禮,然後去土坡後麵的老榆樹底下,去挑牲口了。
沒多大會兒,她就牽來了一頭一歲半的小母驢,很溫順。
她能擺弄得了,果然和五爺說的一樣。
第二個號,被叫到的就是老郭頭。
老郭頭也是沒想到,這麽快就叫到他,趕緊推辭起來。
直說自己是裏正,在五爺麵前還是要以公事為重。
等大家都挑完了,剩下什麽就給自己就是。
五爺笑笑,不以為許。
王虎勸他趕緊挑,不要耽誤了功夫。
皇莊的大牲口都是好樣的,拖到後麵挑的人,也吃不了大虧。
老郭頭聽了,這才放下心來。
他安心去老槐樹底下瞅瞅。
老郭頭雖是裏正,家裏其實也沒有大牲口。
一時間不知道,該挑哪個才好。
不過他年紀大,有的是相熟的老夥計。
以前在皇莊裏就是負責,看大牲口的老孫頭。
要他去牽,那匹蒙古青騍馬。
老郭頭就牽過來,交給他老伴看管。
他老伴愛不釋手地摩挲著,青騍馬油光錚亮的馬背,不住嘴地念咕。
“真是一頭好牲口,也沒兒馬那樣大的脾氣。
迴家喂第一頓的時候,俺一定要咬牙多摻點豆餅。
還要攪和五六個雞子。
不然這馬兒非得掉膘……”
老郭頭沒理這些。
他背著手迴到八仙桌這裏,繼續坐下,再看別人分。
好巧不巧,第三個被叫號的就是老孫頭。
這是養大牲口的行家,眾人都想看看他會挑個什麽樣的牲口。
老孫頭一聽,叫到他的名字,就大步流星跑到老榆樹底下。
他沒挑那黑緞色的大黑牛,也沒挑那高頭的騸馬。
而是挑中了一個栗色小兒馬,那馬性子烈,被拴在那兒一直不老實。
不管不顧的踢踢這兒,咬咬那兒。
大家都看出來那是一個刺頭。
二柱子此刻又迴來了,站在人群中,叫道。
“瞅這老孫頭,挑了一匹烈馬。
那是能幹農活的呀?”
二柱子叫完聲,沒有挪步,他知道他老子這會兒,沒功夫搭理他。
倆口子正支著耳朵等著叫號呢,生怕錯過去,就沒了他家的份了。
說什麽話都沒有忘了,他五爺是根本,時刻想著為他收攏人心。
老郭頭年輕的時候,說不定在外麵闖蕩過江湖。
要不是看老郭頭年紀大了,說不定他就讓老郭頭在王虎上麵了。
……
下麵又有許多聲音迴答道。
“那哪能呢?
俺們不是那樣的人。”
老郭頭放下喇叭。
說道:“那好,現在分吧。
有請咱五爺家的女眷曹姨娘,給咱叫號。”
說罷,他撩起直綴,跳下地來。
隨即側身彎腰,恭恭敬敬做了一個請的手勢。
女史曹靜照一直,在後麵靜候。
她就站在那些內廷學生旁邊。
嚴格來說,她現在也是內書堂在職深造的學生。
很榮幸地成為崇禎皇帝,在這個時代的第一個女學生。
女仆、禦姐、學生妹,這些島國愛情教育片中的buffer,曹靜照幾乎都疊滿了。
她已經不是一個簡簡單單的女人,而是崇禎想家的一個路標。
此時曹靜照手裏,拿著一塊簡易黑板,不用問這也是崇禎的傑作。
這黑板粉筆估計是穿越者,最容易發明的東西。
無非就是一塊用黑漆黑墨,塗抹勻糊的木板。
再就是熟白石灰添點黏土,風幹後弄成手指粗細的粉筆。
曹靜照看了一眼五爺,那神情是在請示他,自己是否可以站出來?
崇禎五爺矜持地點點頭,男人就是這樣,自家女人但凡有點出息,總是患得患失的。
曹靜照一身粉裝,這才噠噠噠邁開腿,閃亮登場。
人靠衣裳馬靠鞍,何況曹靜照本身就是麗質天生。
她這一鳳凰閃亮登場,映襯得周圍村姑更像山雞。
別說什麽越是窮鄉僻壤越出美人。
這樣的光景,農村的百姓,營養都跟不上。
一些少女估計,連一口好牙也沒有,怎麽能美麗呢?
要是還強著,這樣的村裏,有國色天香,天生麗質。
那肯定是誌怪小說看多了,想見狐狸精了。
曹靜照提著黑板,叫第一號。
這號碼數都是打亂來的,也不分什麽高低貴賤。
第一號巧了,是趙寡婦。
趙寡婦家隻有母子兩人,兒子隻有七八歲,是她唯一的指望。
剛才大家熱鬧湧上前的時候,她就站在最後麵,習慣性地不去湊熱鬧。
她家大伯子想笑嘻嘻湊上前,替她家領了那牲口號碼。
結果就是被陳老六一個耳刮子,扇得原地轉了個圈。
那大伯子捂著臉,屁也不敢放。
對著兇神惡煞的陳老六,他能說什麽,對方根本就不講理啊。
他隻能溜了。
鄉下農村陋俗很多,自古就有吃絕戶的傳統。
趙寡婦還有一個沒成年的兒子,可以依靠。
就這樣還被叔伯家欺負得死死的。
原因也是他那兒子,未成年隻有七八歲。
明朝的醫療條件堪憂,小兒夭折率極高。
皇室還經常夭折孩童,何況是民間了。
那是一場風寒感冒過去,活潑可愛的孩子,轉眼間說沒就沒了。
趙寡婦怯懦地看著,點她名字的曹靜照。
她根本就沒有想到,自己會是第一個挑選大牲口的人。
她身後有一個紮著總角,瘦弱的小男孩。
男孩緊緊抓著他娘的褲子不鬆手,眼神中也盡是防備和害怕。
趙寡婦舉起雙手,連連搖動,說道。
“曹姨娘,奴家是個不祥之人。
當不得第一個挑選牲口的人。
而且俺家裏沒有男勞力,大牲口奴家用不了,白搭了。
奴家這迴就不要了。
還是把牲口緊著,人口多的人家為好。”
崇禎在旁邊開口了。
“不行,每家都得要。
大小牲口總得有一個,大牲口要不了,小牲口你總能用得了吧。
別再多說話了,是你的就是你的,誰也搶不走。
這話,我五爺說的。
去吧,去那老榆樹底下,挑一頭小毛驢吧。”
崇禎的發話,打消了趙寡婦的顧慮。
也打消了一些人的非分之想。
“奴家謝五爺恩典。”
趙寡婦朝著五爺施禮,然後去土坡後麵的老榆樹底下,去挑牲口了。
沒多大會兒,她就牽來了一頭一歲半的小母驢,很溫順。
她能擺弄得了,果然和五爺說的一樣。
第二個號,被叫到的就是老郭頭。
老郭頭也是沒想到,這麽快就叫到他,趕緊推辭起來。
直說自己是裏正,在五爺麵前還是要以公事為重。
等大家都挑完了,剩下什麽就給自己就是。
五爺笑笑,不以為許。
王虎勸他趕緊挑,不要耽誤了功夫。
皇莊的大牲口都是好樣的,拖到後麵挑的人,也吃不了大虧。
老郭頭聽了,這才放下心來。
他安心去老槐樹底下瞅瞅。
老郭頭雖是裏正,家裏其實也沒有大牲口。
一時間不知道,該挑哪個才好。
不過他年紀大,有的是相熟的老夥計。
以前在皇莊裏就是負責,看大牲口的老孫頭。
要他去牽,那匹蒙古青騍馬。
老郭頭就牽過來,交給他老伴看管。
他老伴愛不釋手地摩挲著,青騍馬油光錚亮的馬背,不住嘴地念咕。
“真是一頭好牲口,也沒兒馬那樣大的脾氣。
迴家喂第一頓的時候,俺一定要咬牙多摻點豆餅。
還要攪和五六個雞子。
不然這馬兒非得掉膘……”
老郭頭沒理這些。
他背著手迴到八仙桌這裏,繼續坐下,再看別人分。
好巧不巧,第三個被叫號的就是老孫頭。
這是養大牲口的行家,眾人都想看看他會挑個什麽樣的牲口。
老孫頭一聽,叫到他的名字,就大步流星跑到老榆樹底下。
他沒挑那黑緞色的大黑牛,也沒挑那高頭的騸馬。
而是挑中了一個栗色小兒馬,那馬性子烈,被拴在那兒一直不老實。
不管不顧的踢踢這兒,咬咬那兒。
大家都看出來那是一個刺頭。
二柱子此刻又迴來了,站在人群中,叫道。
“瞅這老孫頭,挑了一匹烈馬。
那是能幹農活的呀?”
二柱子叫完聲,沒有挪步,他知道他老子這會兒,沒功夫搭理他。
倆口子正支著耳朵等著叫號呢,生怕錯過去,就沒了他家的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