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皇莊分牲口記三
重生崇禎,魏忠賢沒死,挺急的 作者:韌竹萬杆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老孫頭笑罵道。
“真是個欠揍的兔崽子,老孫頭也是你能叫的。
你該叫爺爺才是。
你這毛孩子知道什麽?!
這馬可是一匹好馬,隻是還沒長開,你們瞧不出毛竅來。
等過個一年半載,俺精心擺弄好了。
你們再看看它的不一樣,也好知道俺老孫頭的本事。
二柱子你個孫子,讓你今天開開眼界,看看你孫爺爺的手段。”
老孫頭一個鷂子翻身。
竟和一個韃子騎手,一樣身法靈活。
他直接飛到了,栗色公馬的光背上。
這個利落出彩的動作,引起了下麵人的喝彩聲。
可惜的是,和大多數虎頭蛇尾的吹牛皮一樣。
老孫頭除了這個利索上馬的動作之外,就沒有後續了,他趴在馬背上顯得很老實,再沒有花哨的動作了。
沒有馬鞍馬鐙,騎得還是一頭烈馬,老孫頭並不像,表麵上那麽氣定神閑。
他的額頭漸漸冒出了汗珠。
不知是活動大發了,還是被嚇得。
栗色公馬好久沒有被人騎過,在這麥場裏亂跑。
佃戶們圍成一圈,遠遠地看著熱鬧。
栗色小兒馬到底是衝不出去,隻能在人們圍成的圈裏,一圈一圈的轉。
二柱子這時候,又開始冒頭陰陽怪氣了。
“孫爺爺,您真是俺爺爺。
喲,這是怎麽了,在馬背上貼的那麽緊,這是人馬合一了嗎?
可惜俺親爺爺死得早,您可要加小心。
這小兒馬精力旺著呢。
說不得,要帶著您老轉好幾圈,轉上一上午呢。
您老悠著點,可別——看看掉下來兩瓣屁股摔成四瓣!”
二柱子說得洋洋得意,惹得一邊的姑娘小媳婦偷笑不已。
二柱子心花怒放,正想再說一些更過分的俏皮話。
可惜他得意過了頭,忘了自己的克星就在附近,還悄然到了他身後。
二柱子看著花兒姑娘,正想開口說話的時候。
冷不防,一隻老虎鉗一樣的大手,從他的後麵伸了過來。
下一刻,那隻大手,已經扭住了二柱子的耳朵。
二柱子感覺到耳朵上,傳來的熟悉手感,就明白今天在劫難逃。
果然,二柱子自家屁股上,遭受了連環暴擊。
那二柱子他爹,一邊猛踢兒子的屁股,一邊嘴裏使勁罵著。
“你個兔崽子,老子看你往哪跑。
天天給老子惹麻煩,老子今天找根荊條抽斷了,非得給你個教訓不可······”
“他爹,這可使不得啊。
你就這一個兒子,要是抽個好歹······”
後麵說話的是二柱子他娘,早早就過來護崽了。
……
老孫頭這會兒,確實像二柱子說的那樣,已經不再說話。
也沒法再看二柱子,他們一家上演全武行。
這時候的老孫頭,已經有點騎虎難下,自身難保了。
他確實是高估了自己的實力,低估了小兒馬的實力。
栗色小兒馬也是一個聰明的馬,它發覺一圈圈轉圈。
並不能把身上的老人甩下馬來,它就立刻改變了策略。
小兒馬停在原地,開始狂蹦亂跳。
身體使勁上下擺動,嗯,像後世坐海盜船一樣,能很快把人顛吐的那種。
小兒馬還用兩個後蹄,不停往後踢。
之前用石墩壓得結實的地麵。
被它重新刨的泥土飛揚,搞得和戰場廝殺一樣。
崇禎五爺還在土坡上看著呢,看到這樣的情形,感到有趣的同時。
也讓身邊懂騎術的侍衛上前,真有什麽危險,伺機搭一把手。
因為他也看出來,老孫頭的色厲內荏,估計很快老孫頭就會精力不足,從小兒馬的背上下來。
怎麽下來的?
還用說,肯定是屁股先著地。
老孫頭嚇得兩隻手,使勁揪著鬃毛。
剛才他還誇小兒馬的鬃毛,修剪得整齊呢,現在也不誇了,隻恨那鬃毛修剪得太短,不夠自己兩隻手抓的。
他的臉嚇得和遠處,地裏的白雪一樣煞白。
小兒馬原地狂蹦亂跳一會,又帶著老孫頭繞場狂奔。
這會兒它的氣勢起來了,速度也提了起來,頗有種重騎兵衝鋒陷陣的架勢。
幾十個人上前,也是堵它不住,被它左衝右突,迂迴突進。
衝了個稀裏嘩啦,幾十人抱頭鼠竄,各找各媽。
“是匹好馬?”崇禎不確定,他隻是覺得小兒馬挺鬧騰的,不確定是不是好馬。
所以問了一下,旁邊的田爾耕。
這邊伴駕的人裏麵也就是,他田爾耕是一個像樣的武官了。
前文提到過,錦衣衛抓到了建奴的探子王先生和蘇爾察。
代指揮使田爾耕並沒有和東廠的魏忠賢匯報通氣。
而是帶著人犯,直接來到四號廠皇莊,來找崇禎報喜。
廠衛一體,以前都是錦衣衛唯東廠馬首是瞻,那都是因為以前的皇帝,更親近太監。
明朝的曆史就是這樣,廠衛的曆史也是這樣。
皇帝親近誰,就是誰壓另一方一頭,不存在廠衛之間,名義上誰隸屬誰的關係。
如今的崇禎一碗水端平,起碼表麵上是一碗水端平。
田爾耕自然想錦衣衛的功勞,就是錦衣衛的功勞,不想被東廠分走。
這時候的田爾耕,已經來了一會了,隻是崇禎關注著下麵的分牲口。
他就沒急著提,古代的工作生活都是慢節奏的。
更何況建奴的探子,被一鍋端,也不怕走漏了風聲。
他不提,崇禎也不問。
君臣兩人默契地一起看下方的熱鬧。
現在崇禎問他馬是不是好馬,正好是個湊趣的時機。
田爾耕自然地趕緊迴答。
“迴五爺的話,那栗色公馬確實是好馬。
隻是卑職沒有相中,馬的性子不太好。
雖是好馬,不過用在軍陣之中,當個戰馬,卻是不大妥當。”
“那是為何?”崇禎有點不解。
“此馬沒有·····去勢。”
田爾耕艱難地說了一句話。
他沒敢好奇地去看一眼旁邊的王承恩,而是接著說道。
“戰馬不僅要馬匹神駿,更要的是它的服從性。
一兩匹這樣性子烈的公馬。
進了戰馬的隊列中,簡直就是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湯。
昔日元朝縱橫天下的輕騎兵,所騎戰馬,大都是脾性溫順的母馬。”
“真是個欠揍的兔崽子,老孫頭也是你能叫的。
你該叫爺爺才是。
你這毛孩子知道什麽?!
這馬可是一匹好馬,隻是還沒長開,你們瞧不出毛竅來。
等過個一年半載,俺精心擺弄好了。
你們再看看它的不一樣,也好知道俺老孫頭的本事。
二柱子你個孫子,讓你今天開開眼界,看看你孫爺爺的手段。”
老孫頭一個鷂子翻身。
竟和一個韃子騎手,一樣身法靈活。
他直接飛到了,栗色公馬的光背上。
這個利落出彩的動作,引起了下麵人的喝彩聲。
可惜的是,和大多數虎頭蛇尾的吹牛皮一樣。
老孫頭除了這個利索上馬的動作之外,就沒有後續了,他趴在馬背上顯得很老實,再沒有花哨的動作了。
沒有馬鞍馬鐙,騎得還是一頭烈馬,老孫頭並不像,表麵上那麽氣定神閑。
他的額頭漸漸冒出了汗珠。
不知是活動大發了,還是被嚇得。
栗色公馬好久沒有被人騎過,在這麥場裏亂跑。
佃戶們圍成一圈,遠遠地看著熱鬧。
栗色小兒馬到底是衝不出去,隻能在人們圍成的圈裏,一圈一圈的轉。
二柱子這時候,又開始冒頭陰陽怪氣了。
“孫爺爺,您真是俺爺爺。
喲,這是怎麽了,在馬背上貼的那麽緊,這是人馬合一了嗎?
可惜俺親爺爺死得早,您可要加小心。
這小兒馬精力旺著呢。
說不得,要帶著您老轉好幾圈,轉上一上午呢。
您老悠著點,可別——看看掉下來兩瓣屁股摔成四瓣!”
二柱子說得洋洋得意,惹得一邊的姑娘小媳婦偷笑不已。
二柱子心花怒放,正想再說一些更過分的俏皮話。
可惜他得意過了頭,忘了自己的克星就在附近,還悄然到了他身後。
二柱子看著花兒姑娘,正想開口說話的時候。
冷不防,一隻老虎鉗一樣的大手,從他的後麵伸了過來。
下一刻,那隻大手,已經扭住了二柱子的耳朵。
二柱子感覺到耳朵上,傳來的熟悉手感,就明白今天在劫難逃。
果然,二柱子自家屁股上,遭受了連環暴擊。
那二柱子他爹,一邊猛踢兒子的屁股,一邊嘴裏使勁罵著。
“你個兔崽子,老子看你往哪跑。
天天給老子惹麻煩,老子今天找根荊條抽斷了,非得給你個教訓不可······”
“他爹,這可使不得啊。
你就這一個兒子,要是抽個好歹······”
後麵說話的是二柱子他娘,早早就過來護崽了。
……
老孫頭這會兒,確實像二柱子說的那樣,已經不再說話。
也沒法再看二柱子,他們一家上演全武行。
這時候的老孫頭,已經有點騎虎難下,自身難保了。
他確實是高估了自己的實力,低估了小兒馬的實力。
栗色小兒馬也是一個聰明的馬,它發覺一圈圈轉圈。
並不能把身上的老人甩下馬來,它就立刻改變了策略。
小兒馬停在原地,開始狂蹦亂跳。
身體使勁上下擺動,嗯,像後世坐海盜船一樣,能很快把人顛吐的那種。
小兒馬還用兩個後蹄,不停往後踢。
之前用石墩壓得結實的地麵。
被它重新刨的泥土飛揚,搞得和戰場廝殺一樣。
崇禎五爺還在土坡上看著呢,看到這樣的情形,感到有趣的同時。
也讓身邊懂騎術的侍衛上前,真有什麽危險,伺機搭一把手。
因為他也看出來,老孫頭的色厲內荏,估計很快老孫頭就會精力不足,從小兒馬的背上下來。
怎麽下來的?
還用說,肯定是屁股先著地。
老孫頭嚇得兩隻手,使勁揪著鬃毛。
剛才他還誇小兒馬的鬃毛,修剪得整齊呢,現在也不誇了,隻恨那鬃毛修剪得太短,不夠自己兩隻手抓的。
他的臉嚇得和遠處,地裏的白雪一樣煞白。
小兒馬原地狂蹦亂跳一會,又帶著老孫頭繞場狂奔。
這會兒它的氣勢起來了,速度也提了起來,頗有種重騎兵衝鋒陷陣的架勢。
幾十個人上前,也是堵它不住,被它左衝右突,迂迴突進。
衝了個稀裏嘩啦,幾十人抱頭鼠竄,各找各媽。
“是匹好馬?”崇禎不確定,他隻是覺得小兒馬挺鬧騰的,不確定是不是好馬。
所以問了一下,旁邊的田爾耕。
這邊伴駕的人裏麵也就是,他田爾耕是一個像樣的武官了。
前文提到過,錦衣衛抓到了建奴的探子王先生和蘇爾察。
代指揮使田爾耕並沒有和東廠的魏忠賢匯報通氣。
而是帶著人犯,直接來到四號廠皇莊,來找崇禎報喜。
廠衛一體,以前都是錦衣衛唯東廠馬首是瞻,那都是因為以前的皇帝,更親近太監。
明朝的曆史就是這樣,廠衛的曆史也是這樣。
皇帝親近誰,就是誰壓另一方一頭,不存在廠衛之間,名義上誰隸屬誰的關係。
如今的崇禎一碗水端平,起碼表麵上是一碗水端平。
田爾耕自然想錦衣衛的功勞,就是錦衣衛的功勞,不想被東廠分走。
這時候的田爾耕,已經來了一會了,隻是崇禎關注著下麵的分牲口。
他就沒急著提,古代的工作生活都是慢節奏的。
更何況建奴的探子,被一鍋端,也不怕走漏了風聲。
他不提,崇禎也不問。
君臣兩人默契地一起看下方的熱鬧。
現在崇禎問他馬是不是好馬,正好是個湊趣的時機。
田爾耕自然地趕緊迴答。
“迴五爺的話,那栗色公馬確實是好馬。
隻是卑職沒有相中,馬的性子不太好。
雖是好馬,不過用在軍陣之中,當個戰馬,卻是不大妥當。”
“那是為何?”崇禎有點不解。
“此馬沒有·····去勢。”
田爾耕艱難地說了一句話。
他沒敢好奇地去看一眼旁邊的王承恩,而是接著說道。
“戰馬不僅要馬匹神駿,更要的是它的服從性。
一兩匹這樣性子烈的公馬。
進了戰馬的隊列中,簡直就是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湯。
昔日元朝縱橫天下的輕騎兵,所騎戰馬,大都是脾性溫順的母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