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紙上談兵,天生為將者孫傳庭
重生崇禎,魏忠賢沒死,挺急的 作者:韌竹萬杆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本官在這緊要時刻,還要分出一千官兵與你。
就是這筆錢款重之又重,不容有失。
漢複,此行拜托了。”
賈漢複心中了然,知道東主上次要錢的折子,皇帝給批了。
而且這筆銀子還批了不少,由不得東主不慎重,親自派他,帶一千人馬去山西地界。
隻是朝廷批下的銀子,不是應該從京城走驛道,一路暢通送到西安府。
為什麽要讓巡撫衙門,派人過黃河去那風陵渡接收?
隻是這樣的問題,賈漢複並不會問。
東主孫傳庭不解釋,就是不需要他知道。
隻是賈漢複心中有對陝西亂局已起的困惑,在孫傳庭麵前不吐不快。
“東翁,學生此去帶上一千兵馬,肯定是不辱使命。
隻是學生擔心陝北陝中,已經是亂象紛紛,各地府縣皆是告急。
東翁不急著去征討,這些亂臣賊子嗎?”
孫傳庭淡淡一笑。
“漢複啊,稍安勿躁。
隻要漢中陝南一帶穩定,陝北陝中再亂也是能控製的。
這些賊人看似紛紛擾擾,窮兇極惡者一個個粉墨登場,張牙舞爪,荼毒生靈。
所過之處,寸草不生。
在外人看來,這麽多流寇一擁而上,處處烽火。
本官作為陝西巡撫,肯定是應接不暇,顧此失彼,最後就是束手無策。
讓陝西的局勢,糜爛不可收拾。
可本官偏偏不是,如外人這樣想的。
一個個賊寇,看似聲勢驚人,恨不得上萬上十萬的規模,更恨不得請來天兵天將過來助陣。
可說到底不過是,一群沒有精良武器,缺乏訓練陣型的農夫。
一個個張大王、李破天、滿天星的,諢號起得挺嚇人。
其實官軍有一百人的精銳過去,立刻就化作鳥獸散,半點用也是沒有。
本官倒是覺得前些日子,剿滅的王二還是有點能耐的。
可惜出頭的早,被本官砍了頭送去京城。”
“東主莫要輕敵,這些流寇中還是有一兩個不一樣,很能打的。”
說著話,兩個人早已經起身,來到了前院。
這裏的一間房子裏,赫然擺放著一張沙盤。
和養心殿軍機處裏麵的沙盤,簡直是一模一樣。
不用問也知道,這是崇禎皇帝賞賜給他的孫白穀的。
這沙盤是陝西及其周邊地區的沙盤,正好覆蓋了四撫五鎮的地區。
賈漢複突然想起了一件事情,急忙說道。
“東主,交割餉銀的事情。
是不是需要讓三邊總督武之望大人,知道這件事情?”
孫傳庭已經來到了沙盤前,聽了賈漢複的話,略微一沉吟,搖搖頭說道。
“不用了,聖上的親筆信本來就是給本官一人的。
若是聖上想讓武之望大人知道,他那邊應該也會過去信使的。
不過看著本官這邊的親筆信,想來聖上是想讓本官支配這筆銀子。”
見孫傳庭這樣說,賈漢複便沒有再多說什麽。
曆來朝廷的封疆大吏中,都是有督撫矛盾的。
比如之前的薊遼總督王之臣和遼東巡撫袁崇煥,袁崇煥就相當不服氣王之臣。
王之臣迫不得已,隻能重用滿桂製衡猖狂的袁崇煥。
這也是袁崇煥和滿桂這對親密戰友翻臉的重要原因之一。
之前的幾任督師,除了孫承宗,他袁崇煥是各個都不服氣。
如今王之臣成了兵部尚書,不知道袁崇煥在遼東,還能隔空不服氣嗎?
應該是不能了。
不過肯定要打了幾個勝仗以後,又要居功自傲,要求朝廷和皇帝撤了王之臣的兵部尚書職務。
不然就是臣在外,實難心安,恐不能全心與那建奴僵持周旋,雲雲之類的。
這樣的奏折,肯定會看得皇帝和朝中袞袞諸公,牙根直癢癢。
而三邊總督和他下邊的四個巡撫,卻是出奇的和諧。
孫傳庭曾讓老總督不要駐紮在,北邊的固原鎮,讓他的衙門撤到西安城,更為萬全。
反正皇帝已經在聖旨中,明確表示三邊總督,隻負責後勤保障之類的事宜。
而武之望已經七十多歲的高齡,四個年輕有為的巡撫沒來之前。
他和陝西前任巡撫胡廷宴,並稱為陝西官場上的玄冥二老,平時暢談闊論,臨到危機的時候,隻能裝聾作啞,沒點作用。
不過武之望不嫉賢妒能,也許他已經看出來,下一任三邊總督就會在四個年輕巡撫中產生,而實力最為雄厚,聖寵最重的孫傳庭,最有可能是三邊總督的人選。
天知道,這個孤傲冷麵的原五品主事,是怎麽能得到聖上歡心的。
武之望欣然應允,答應了孫傳庭的請求,反正陝西的事情,都是他孫傳庭說的算。
隻是沒有想到,總督衙門還沒有來得及搬遷,就遇到了陝西流寇大爆發。
此事也隻能暫時擱置。
扯遠了,迴歸正題。
孫傳庭說著話,已經從一個角落,抽出來一根細細的木棒。
“紛紛擾擾,妖魔鬼怪,看似張牙舞爪,莫能與爭。
實則都是一群紙紮的妖魔鬼怪,一戳就破。
真正所慮者,不過是兩處造反人馬。”
他用木棒指向沙盤的最北方,那裏就是府穀。
“你看,這裏就是府穀,邊軍王嘉胤因欠餉十八個月。
迴到清水堡老家當了逃兵,在這裏聚集黨徒不沾泥張存孟、吳廷貴、楊六等人。
殺了當地的遊擊將軍,嘯聚五六千人,正式扯旗造反。
由於骨幹力量都是邊軍逃兵,手裏都有兵器,有基本的組織架構。
他們的戰鬥力很強,敢於硬撼官軍。
此為棘手所慮之一。”
孫傳庭侃侃而談,旁邊的賈漢複連連點頭。
孫傳庭又順勢舉著木杆,往南劃拉,越過榆林、綏德、延長,停在了安塞。
“安塞這裏就是高迎祥造反。
他不是邊兵,卻是比邊兵更可惡。
他是馬販子,有馬,大量的馬,比之陝西苑馬寺更好的戰馬。
還敢自稱闖王。
哼,王也是這種馬販子,能夠叫的嗎?
在大明朝活著的人,能稱王的隻有姓朱的皇族。
高迎祥比之王嘉胤還要麻煩。他們有了馬,安塞附近的官兵想追擊,他們就很難了。”
就是這筆錢款重之又重,不容有失。
漢複,此行拜托了。”
賈漢複心中了然,知道東主上次要錢的折子,皇帝給批了。
而且這筆銀子還批了不少,由不得東主不慎重,親自派他,帶一千人馬去山西地界。
隻是朝廷批下的銀子,不是應該從京城走驛道,一路暢通送到西安府。
為什麽要讓巡撫衙門,派人過黃河去那風陵渡接收?
隻是這樣的問題,賈漢複並不會問。
東主孫傳庭不解釋,就是不需要他知道。
隻是賈漢複心中有對陝西亂局已起的困惑,在孫傳庭麵前不吐不快。
“東翁,學生此去帶上一千兵馬,肯定是不辱使命。
隻是學生擔心陝北陝中,已經是亂象紛紛,各地府縣皆是告急。
東翁不急著去征討,這些亂臣賊子嗎?”
孫傳庭淡淡一笑。
“漢複啊,稍安勿躁。
隻要漢中陝南一帶穩定,陝北陝中再亂也是能控製的。
這些賊人看似紛紛擾擾,窮兇極惡者一個個粉墨登場,張牙舞爪,荼毒生靈。
所過之處,寸草不生。
在外人看來,這麽多流寇一擁而上,處處烽火。
本官作為陝西巡撫,肯定是應接不暇,顧此失彼,最後就是束手無策。
讓陝西的局勢,糜爛不可收拾。
可本官偏偏不是,如外人這樣想的。
一個個賊寇,看似聲勢驚人,恨不得上萬上十萬的規模,更恨不得請來天兵天將過來助陣。
可說到底不過是,一群沒有精良武器,缺乏訓練陣型的農夫。
一個個張大王、李破天、滿天星的,諢號起得挺嚇人。
其實官軍有一百人的精銳過去,立刻就化作鳥獸散,半點用也是沒有。
本官倒是覺得前些日子,剿滅的王二還是有點能耐的。
可惜出頭的早,被本官砍了頭送去京城。”
“東主莫要輕敵,這些流寇中還是有一兩個不一樣,很能打的。”
說著話,兩個人早已經起身,來到了前院。
這裏的一間房子裏,赫然擺放著一張沙盤。
和養心殿軍機處裏麵的沙盤,簡直是一模一樣。
不用問也知道,這是崇禎皇帝賞賜給他的孫白穀的。
這沙盤是陝西及其周邊地區的沙盤,正好覆蓋了四撫五鎮的地區。
賈漢複突然想起了一件事情,急忙說道。
“東主,交割餉銀的事情。
是不是需要讓三邊總督武之望大人,知道這件事情?”
孫傳庭已經來到了沙盤前,聽了賈漢複的話,略微一沉吟,搖搖頭說道。
“不用了,聖上的親筆信本來就是給本官一人的。
若是聖上想讓武之望大人知道,他那邊應該也會過去信使的。
不過看著本官這邊的親筆信,想來聖上是想讓本官支配這筆銀子。”
見孫傳庭這樣說,賈漢複便沒有再多說什麽。
曆來朝廷的封疆大吏中,都是有督撫矛盾的。
比如之前的薊遼總督王之臣和遼東巡撫袁崇煥,袁崇煥就相當不服氣王之臣。
王之臣迫不得已,隻能重用滿桂製衡猖狂的袁崇煥。
這也是袁崇煥和滿桂這對親密戰友翻臉的重要原因之一。
之前的幾任督師,除了孫承宗,他袁崇煥是各個都不服氣。
如今王之臣成了兵部尚書,不知道袁崇煥在遼東,還能隔空不服氣嗎?
應該是不能了。
不過肯定要打了幾個勝仗以後,又要居功自傲,要求朝廷和皇帝撤了王之臣的兵部尚書職務。
不然就是臣在外,實難心安,恐不能全心與那建奴僵持周旋,雲雲之類的。
這樣的奏折,肯定會看得皇帝和朝中袞袞諸公,牙根直癢癢。
而三邊總督和他下邊的四個巡撫,卻是出奇的和諧。
孫傳庭曾讓老總督不要駐紮在,北邊的固原鎮,讓他的衙門撤到西安城,更為萬全。
反正皇帝已經在聖旨中,明確表示三邊總督,隻負責後勤保障之類的事宜。
而武之望已經七十多歲的高齡,四個年輕有為的巡撫沒來之前。
他和陝西前任巡撫胡廷宴,並稱為陝西官場上的玄冥二老,平時暢談闊論,臨到危機的時候,隻能裝聾作啞,沒點作用。
不過武之望不嫉賢妒能,也許他已經看出來,下一任三邊總督就會在四個年輕巡撫中產生,而實力最為雄厚,聖寵最重的孫傳庭,最有可能是三邊總督的人選。
天知道,這個孤傲冷麵的原五品主事,是怎麽能得到聖上歡心的。
武之望欣然應允,答應了孫傳庭的請求,反正陝西的事情,都是他孫傳庭說的算。
隻是沒有想到,總督衙門還沒有來得及搬遷,就遇到了陝西流寇大爆發。
此事也隻能暫時擱置。
扯遠了,迴歸正題。
孫傳庭說著話,已經從一個角落,抽出來一根細細的木棒。
“紛紛擾擾,妖魔鬼怪,看似張牙舞爪,莫能與爭。
實則都是一群紙紮的妖魔鬼怪,一戳就破。
真正所慮者,不過是兩處造反人馬。”
他用木棒指向沙盤的最北方,那裏就是府穀。
“你看,這裏就是府穀,邊軍王嘉胤因欠餉十八個月。
迴到清水堡老家當了逃兵,在這裏聚集黨徒不沾泥張存孟、吳廷貴、楊六等人。
殺了當地的遊擊將軍,嘯聚五六千人,正式扯旗造反。
由於骨幹力量都是邊軍逃兵,手裏都有兵器,有基本的組織架構。
他們的戰鬥力很強,敢於硬撼官軍。
此為棘手所慮之一。”
孫傳庭侃侃而談,旁邊的賈漢複連連點頭。
孫傳庭又順勢舉著木杆,往南劃拉,越過榆林、綏德、延長,停在了安塞。
“安塞這裏就是高迎祥造反。
他不是邊兵,卻是比邊兵更可惡。
他是馬販子,有馬,大量的馬,比之陝西苑馬寺更好的戰馬。
還敢自稱闖王。
哼,王也是這種馬販子,能夠叫的嗎?
在大明朝活著的人,能稱王的隻有姓朱的皇族。
高迎祥比之王嘉胤還要麻煩。他們有了馬,安塞附近的官兵想追擊,他們就很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