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埋了,才是洪屠夫的英雄本色
重生崇禎,魏忠賢沒死,挺急的 作者:韌竹萬杆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那東翁剛才讓賀人龍將軍,整備兵馬,是不是就為了專門剿滅這兩支人馬?”
“不,本官想讓他賀人龍做個門神。
隻要他駐守銅川,守住大股流寇南下進入,關中平原的要道。
那些流寇賊人,往北是連水都沒有的戈壁沙漠,往東是黃河,往西是更窮的寧夏鎮和甘肅鎮,去了還不如不去。
那陝中陝北的貧瘠之地,就任他們鬧。
鬧得秩序亂了,人都死絕了,也是不打緊的。
或許這陝西的天下,就自然太平了。”
孫傳庭說得理所當然,平平淡淡。
賈漢複卻是聽得不寒而栗,不敢往下想。
榆林衛、延安、綏德州、延長、米脂縣這幾個地方,雖然貧瘠到了極點。
但少說也是有百萬人口的。
在孫傳庭嘴裏,就輕飄飄仿若無物。
仿佛是將來可能死絕的不是百姓,都是牛羊。
“再說了,漢複,你忘了。
那裏也不需要我等操心。
那裏有個比本官更狠辣的角色。
那就是延綏巡撫洪亨九。
有他在,王嘉胤和李自成這兩個硬骨頭是不是立刻沒了,還不好說。
其他人就是跳梁小醜,在他手裏活不了幾天。
他所到之處,無論再多的流寇,也是皆為齏粉。
有他洪亨九在,本官可以安心在陝南和關中,實施屯墾政策。
本官有那賀人龍守住銅川,已經足夠了。
可以繼續調理府城的藩王們。
那秦王現在估計,在盤算著本官這個瘟神什麽時候離開西安府城?
他好放鞭炮慶祝。
可惜本官不能如他所願了。
藩王完了,就該是那些根深蒂固的士紳官宦地主老財們。
那才是能讓本官,一不小心就自絕於陛下,自絕於朝廷的一群人。
本官需要慢慢來。
隻要洪亨九能在陝北,拖住那些旋起旋滅的流寇。
到時候即使本官做他洪亨九的後勤,兵備道。
我孫某人也是甘願的。”
賈漢複點頭明白,隨即告辭東主,帶領一千撫標營人馬,東去風陵渡。
······
“埋了。”
簡簡單單兩個字,卻是整整兩千多條人命的消失。
左邊站著的榆林鎮定邊堡參將艾萬年,聽了主帥輕飄飄的兩個字。
他沒有忍住,甩開了一旁拉住他手臂的靖邊堡參將李卑。
艾萬年一臉誠懇,上前一步站出來。
言辭懇切地諫言道。
“撫台大人,萬萬不可啊。
這兩千多人,多是無辜百姓,被王嘉胤、不沾泥和楊六等賊寇或是蠱惑,或是裹挾,這才從了賊。
末將懇請大人饒過,這些良善之人。
隻誅首惡,也是能起到震懾宵小的目的。”
艾萬年一番誠懇的話語說完,大帳之內一片靜悄悄,沒有人敢幫艾萬年說話。
因為所有人都知道,主帥是個狠厲剛愎的人。
他說殺人,那是真殺人,敵人自己人,違背了他的命令,他都要殺。
······
此處是府穀縣清水堡的一處高坡之上,隨著氣候的惡劣,毛烏素的沙漠已經把這裏侵蝕得不成樣子。
黃沙漫天,天地間刮風之下,皆是一樣的黃色。
關中乃至陝南,二月二十六的清明時節,已經是草長鶯飛,花開花落綠意盈盈的樣子。
到了這陝北的最北邊府穀縣,卻是天寒地凍,沒有一點綠意,有的隻是令人感到絕望的枯黃。
“定邊堡參將艾萬年,質疑主帥決斷,本應當場處決。
念在其是一片公心,拉下去抽二十鞭子,以儆效尤。”
俯身趴在沙盤上研究地形,連頭都沒有抬起來的洪承疇,隻是說了這麽一句話。
一句話,嚇得站立兩側的武將兩股顫顫,不敢抬頭。
艾萬年是之前殲滅王嘉胤亂匪的大功臣,還不是說抽鞭子就抽鞭子。
隻因為多說了一句勸解求情的話。
旁邊人要是再多說一句,可就沒有艾萬年那樣的情分了。
直接亂棍打死,也是有可能的。
明朝這時候,比之宋朝的文貴武賤,猶有過之。
袁崇煥當一個小小的寧前道的時候,就敢殺了一個副總兵。
何況現在的洪承疇是正經的三品延綏巡撫
要知道洪承疇是真敢這樣做的。
他上任第一天,就帶著一千撫標營的人馬,用了兩個月的時間,巡視了榆林鎮上千公裏的防線。
別的事情沒幹,盡殺人了。
一路上手持王命旗牌,另一手持十萬兩錢糧,堪稱是蘿卜加大棒。
共計殺了兩名守備,十一名把總,撤了一名入衛遊擊,清理了一萬多名空額。
也賞下了共計十餘萬兩的軍餉。
雖說也是沒有補齊自天啟年間,就欠下的一年多的軍餉。
可也是安撫了軍心,遏製住了逃兵潮。
帳中的艾萬年甩脫了,上來要抓他的兩名撫標營親兵。
“謝撫台大人不殺之恩,末將不牢大人動手,自去外麵領鞭子。”
說完話的艾萬年,彎腰行了一個軍禮,轉身去帳外領鞭子去了。
謹小慎微的李卑,看見艾萬年敢跟撫台大人使臉色,心中後怕。
這位之前的督糧參政,現在的延綏巡撫,明明是一個人,表現得卻像是兩個人。
李卑之前在陝西就職過遊擊,和洪承疇也算是打過交道。
當參政的時候,洪承疇是一個很和煦的人,就是對待他們這些武官,也沒有一般文官那種頤指氣使的態度,往往都是客客氣氣。
當巡撫的時候,卻是一個一言不合就要殺人的酷吏。
“撫台大人,愛萬年參將隻是心直口快······”
“不用為他求情,挨完那二十鞭子,本官自不會再多過問。
攻是功,過是過。
本官拎得清。
你們這幾天殲滅流寇的功勞,一筆筆本官都記得很清楚。
已經寫成密折,快馬送到京城了。
很快,你們就升官的升官,發財的發財。
本官不會眛了,你們一絲一毫的功勞。”
這話一說出來,大帳裏的氣氛一下熱烈起來。
眾將看看彼此,都是滿臉的喜悅,卻是不敢胡喊歡唿。
隻是齊齊下拜,異口同聲地說道。
“末將謝大帥。”
洪承疇終於抬起了頭,目光落在了帳下眾將的身上。
隨即擺擺手,讓他們都起來。
“不,本官想讓他賀人龍做個門神。
隻要他駐守銅川,守住大股流寇南下進入,關中平原的要道。
那些流寇賊人,往北是連水都沒有的戈壁沙漠,往東是黃河,往西是更窮的寧夏鎮和甘肅鎮,去了還不如不去。
那陝中陝北的貧瘠之地,就任他們鬧。
鬧得秩序亂了,人都死絕了,也是不打緊的。
或許這陝西的天下,就自然太平了。”
孫傳庭說得理所當然,平平淡淡。
賈漢複卻是聽得不寒而栗,不敢往下想。
榆林衛、延安、綏德州、延長、米脂縣這幾個地方,雖然貧瘠到了極點。
但少說也是有百萬人口的。
在孫傳庭嘴裏,就輕飄飄仿若無物。
仿佛是將來可能死絕的不是百姓,都是牛羊。
“再說了,漢複,你忘了。
那裏也不需要我等操心。
那裏有個比本官更狠辣的角色。
那就是延綏巡撫洪亨九。
有他在,王嘉胤和李自成這兩個硬骨頭是不是立刻沒了,還不好說。
其他人就是跳梁小醜,在他手裏活不了幾天。
他所到之處,無論再多的流寇,也是皆為齏粉。
有他洪亨九在,本官可以安心在陝南和關中,實施屯墾政策。
本官有那賀人龍守住銅川,已經足夠了。
可以繼續調理府城的藩王們。
那秦王現在估計,在盤算著本官這個瘟神什麽時候離開西安府城?
他好放鞭炮慶祝。
可惜本官不能如他所願了。
藩王完了,就該是那些根深蒂固的士紳官宦地主老財們。
那才是能讓本官,一不小心就自絕於陛下,自絕於朝廷的一群人。
本官需要慢慢來。
隻要洪亨九能在陝北,拖住那些旋起旋滅的流寇。
到時候即使本官做他洪亨九的後勤,兵備道。
我孫某人也是甘願的。”
賈漢複點頭明白,隨即告辭東主,帶領一千撫標營人馬,東去風陵渡。
······
“埋了。”
簡簡單單兩個字,卻是整整兩千多條人命的消失。
左邊站著的榆林鎮定邊堡參將艾萬年,聽了主帥輕飄飄的兩個字。
他沒有忍住,甩開了一旁拉住他手臂的靖邊堡參將李卑。
艾萬年一臉誠懇,上前一步站出來。
言辭懇切地諫言道。
“撫台大人,萬萬不可啊。
這兩千多人,多是無辜百姓,被王嘉胤、不沾泥和楊六等賊寇或是蠱惑,或是裹挾,這才從了賊。
末將懇請大人饒過,這些良善之人。
隻誅首惡,也是能起到震懾宵小的目的。”
艾萬年一番誠懇的話語說完,大帳之內一片靜悄悄,沒有人敢幫艾萬年說話。
因為所有人都知道,主帥是個狠厲剛愎的人。
他說殺人,那是真殺人,敵人自己人,違背了他的命令,他都要殺。
······
此處是府穀縣清水堡的一處高坡之上,隨著氣候的惡劣,毛烏素的沙漠已經把這裏侵蝕得不成樣子。
黃沙漫天,天地間刮風之下,皆是一樣的黃色。
關中乃至陝南,二月二十六的清明時節,已經是草長鶯飛,花開花落綠意盈盈的樣子。
到了這陝北的最北邊府穀縣,卻是天寒地凍,沒有一點綠意,有的隻是令人感到絕望的枯黃。
“定邊堡參將艾萬年,質疑主帥決斷,本應當場處決。
念在其是一片公心,拉下去抽二十鞭子,以儆效尤。”
俯身趴在沙盤上研究地形,連頭都沒有抬起來的洪承疇,隻是說了這麽一句話。
一句話,嚇得站立兩側的武將兩股顫顫,不敢抬頭。
艾萬年是之前殲滅王嘉胤亂匪的大功臣,還不是說抽鞭子就抽鞭子。
隻因為多說了一句勸解求情的話。
旁邊人要是再多說一句,可就沒有艾萬年那樣的情分了。
直接亂棍打死,也是有可能的。
明朝這時候,比之宋朝的文貴武賤,猶有過之。
袁崇煥當一個小小的寧前道的時候,就敢殺了一個副總兵。
何況現在的洪承疇是正經的三品延綏巡撫
要知道洪承疇是真敢這樣做的。
他上任第一天,就帶著一千撫標營的人馬,用了兩個月的時間,巡視了榆林鎮上千公裏的防線。
別的事情沒幹,盡殺人了。
一路上手持王命旗牌,另一手持十萬兩錢糧,堪稱是蘿卜加大棒。
共計殺了兩名守備,十一名把總,撤了一名入衛遊擊,清理了一萬多名空額。
也賞下了共計十餘萬兩的軍餉。
雖說也是沒有補齊自天啟年間,就欠下的一年多的軍餉。
可也是安撫了軍心,遏製住了逃兵潮。
帳中的艾萬年甩脫了,上來要抓他的兩名撫標營親兵。
“謝撫台大人不殺之恩,末將不牢大人動手,自去外麵領鞭子。”
說完話的艾萬年,彎腰行了一個軍禮,轉身去帳外領鞭子去了。
謹小慎微的李卑,看見艾萬年敢跟撫台大人使臉色,心中後怕。
這位之前的督糧參政,現在的延綏巡撫,明明是一個人,表現得卻像是兩個人。
李卑之前在陝西就職過遊擊,和洪承疇也算是打過交道。
當參政的時候,洪承疇是一個很和煦的人,就是對待他們這些武官,也沒有一般文官那種頤指氣使的態度,往往都是客客氣氣。
當巡撫的時候,卻是一個一言不合就要殺人的酷吏。
“撫台大人,愛萬年參將隻是心直口快······”
“不用為他求情,挨完那二十鞭子,本官自不會再多過問。
攻是功,過是過。
本官拎得清。
你們這幾天殲滅流寇的功勞,一筆筆本官都記得很清楚。
已經寫成密折,快馬送到京城了。
很快,你們就升官的升官,發財的發財。
本官不會眛了,你們一絲一毫的功勞。”
這話一說出來,大帳裏的氣氛一下熱烈起來。
眾將看看彼此,都是滿臉的喜悅,卻是不敢胡喊歡唿。
隻是齊齊下拜,異口同聲地說道。
“末將謝大帥。”
洪承疇終於抬起了頭,目光落在了帳下眾將的身上。
隨即擺擺手,讓他們都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