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夔收拾一下情緒,接著說道:“其實近期我專門去過貴校一次,實地感受了一下校園環境和硬件設施,側麵了解了貴校的運營情況。”
徐生洲不禁好奇起來。
平時經常聽到陶文霞、蘇山月、石新科等人對學校的評價,自然都是非常正麵的,但不知道其中摻雜了多少“私我”“畏我”“有求於我”。現在有個局外人,還是做高等院校改革發展方向研究的博士,盡管還是“有求於我”,並且是個“神吹”,他還是想聽聽對方的意見。
於是他問道:“那你的觀感是?”
楚夔也是不吝誇讚:“毫無疑問,若論校園環境和硬件設施,絕對是國內民辦高校第一。有山、有河,有古籍、有名畫,有南朝石窟、有千年古樹,這些就是跟國內的公辦高校放在一起比,那也屬於頂流!更不用說跟京城中除燕大、留美之外的其他學校比了,簡直不在一個維度。”
“學校運營情況呢?”
“江湖傳聞,貴校的萬畝校園就價值幾百億,銀行裏還有幾十億現金,論及資產豐厚,在國內民辦高校裏至少也是前三。但也不是沒有問題,比如支出巨大,資金來源卻比較單一,主要依靠徐校長你到處募集資金。像裂銀杏內酯口服液雖然貴重,卻因為原材料受限,暫時無法量產;校內商業街、鋪麵承包,本來也是重要資金來源,好像也沒有收取太高的租金,應該是避免增加師生的生活成本吧?”
徐生洲道:“如果換成是你,你會怎麽增加學校收入?”
楚夔撓了撓頭:“其實我也沒有什麽特別好的方法,無非就是羊毛出在羊身上,比如提高學費和住宿費,現在貴校學費一年才6800,還比不上很多公辦學校,完全可以提高到或者,僅此一項,全年就可以增收一個億;再比如把食堂全部承包出去,一年收入可以增加幾百萬。”
徐生洲道:“其實很多人都這麽勸過我,讓我把學費漲一漲、把住宿費提一提,就能把學校的日常開支全部覆蓋。但我覺得搞教育還是要有點情懷,不能隻顧著經濟效益,把社會責任拋諸腦後。從6800漲到,可能很多農村家庭就會背起一座大山,但對於我來說,無非就是多找人、張張嘴的事。二者相權,我覺得我還是自己擔負起來會更好。”
關鍵是榜一大哥係統大爺會打賞巨額辦學經費。
花不完。
根本花不完!
楚夔忍不住讚歎道:“徐校長的胸懷氣度真是令人拜服!”
徐生洲又翻了翻他的簡曆,隨口問道:“你覺得我們學校未來該如何發展呢?”
“首先當然是要改名!”楚夔毫無猶豫地說出自己的答案,“在國人的認知範圍裏,在高等教育體係內,‘職業學院’就是低人一等,就是不入流的末等學校。如果是民辦的,那更是差生的集中營,有錢就能進的培訓機構。要想讓學校走得更遠,就必須盡早去掉校名裏的‘職業’二字。叫神州科技學院也好、神州應用技術學院也罷,就是不能叫神州科技職業學院。”
徐生洲莞爾一笑:“看來真是英雄所見略同,我們學校目前正在籌劃改名。”
楚夔連忙問道:“更名後叫——?”
“我們的設想是叫‘神州大學’。”
“神州大學?這個名字有點大,怕是上麵輕易不會批的!”
徐生洲道:“我們的設想是在近期完成更名。”
“近期?具體是多久?最近兩年?”
“就在本月。”
“?!”
要不是徐生洲滿臉認真,楚夔都以為他是在和自己開玩笑。
但楚夔本身就是研究高等院校改革發展的,知道“更名”程序有多複雜,更知道“改大”有多少條硬杠杠。在他預想裏,神州科技職業學院再怎麽超常規發展,“更名”總也要一兩年,接下來的“改大”至少需要三四年。沒想到它的發展不是跨越式,而是時空跳躍式!
楚夔按捺不住好奇:“據我所知,貴校不是今年上半年剛剛完成‘專升本’麽?”
“對啊!”
“然後下半年打算完成更名改大?”
“沒錯!”徐生洲理直氣壯地迴答道。
楚夔囁嚅半天才說道:“這不符合常理……”
徐生洲笑道:“你剛才不是說我們學校有背景麽?”
然後就給你來個小小的背景震撼。
楚夔被震得腦袋有些發懵:“貴校不會在未來幾年進入‘雙一流’名單吧?”
徐生洲道:“我們學校的背景倒也沒有硬核到那種程度。”
楚夔總算鬆了口氣,看來事情還沒有離譜到超出他的想象力。
徐生洲接著說道:“畢竟能入選‘雙一流’的,都是國內名校,都有自己的看家本領和獨門絕技。我們一所民辦高校能力不行、水平不夠,擠進去也不像樣,所以暫時也不會進。”
——除非係統大爺特許!
楚夔差點沒瘋:聽你的意思,是你們學校想進“雙一流”的話也能進,隻是擔心引發輿情,所以才沒有進?到底是你瘋了,還是我瘋了?!
徐生洲收起楚夔的簡曆:“我個人的看法是,你完全符合我們學校的招聘要求,也熱烈歡迎你來我們學校工作。但學校不是我一個人說了算,招聘由人事處負責,有專門的副校長分管,到時候我會把你的簡曆和我的看法一並轉達給他們。如果他們審核後沒問題,會直接通知你。”
關鍵是搞好背調,千萬別背著個炸藥包進學校。
楚夔知道事情已經成了七八分:“謝謝徐校長。——如果我有幸能到貴校工作,不知道能安排我到哪個部門、什麽崗位?”
徐生洲斟酌了幾秒鍾:“未來幾年,我們學校的發力點在以漢語言文學、曆史、英語等為代表的基礎文科,以數學、生物等為代表的基礎理科,以及以計算機、軟件工程、車輛工程等為代表的新工科,暫時沒有向教育學方向發展的打算。”
楚夔對此表示理解:“確實也沒這個必要。如今很多師範院校在綜合化、去師範化,與此同時,中小學教師已經成為一種資格考試,很多綜合性大學的學生可以通過該項考試,取得任教資格,完全沒必要單獨成立教育學或師範類專業。更何況現在的師範類專業認證也很麻煩!”
徐生洲點點頭:“但這並不意味著教育學不重要,特別是我們民辦高校,要想健康穩定發展,必須要圍繞國內外高等教育的發展趨勢,做好宏觀教育政策、高等教育發展熱點問題、學校改革與發展難點問題等多方麵的研究。之前我們學校有學科建設辦公室、專升本工作辦公室,還有一位高等教育學博士(蘇山月)、一位教育政策和教育法學博士(勞新芳),如果你來了,正好整合一下資源,成了一個政策研究室或者高等教育學研究所,專門為學校發展建言獻策。不知你的意下如何?”
楚夔似乎有什麽別的訴求,但終究沒有說出來,隻是點頭答應:“好的。”
徐生洲倒是發現了他的別樣情愫。
如果沒猜錯的話,楚夔應該還想要謀個學校中層的職務。
兩三年前獲得博士學位,到神州職業技術學院工作屬於降尊紆貴,為了留住人才,確實是直接任命為學校中層。但如今一方麵招聘來的博士越來越多,另一方麵學校中層崗位的坑基本上被填滿了,再想一來就當學校中層,似乎沒以前那麽容易了!
就像楚夔自己之前說的,坑就是那麽多,先來就是賺到,後來隻能後悔。
但這也引起徐生洲的深思。
現在博士學曆注水那麽多,貶值也會很快。今後學校再招聘老師,不能隻認博士學位,撿到籃子裏就是菜。恐怕還得仔細分辨一下他們的真實意圖,考察一下他們的學術能力,做到精挑細選、優中選優了!
徐生洲不禁好奇起來。
平時經常聽到陶文霞、蘇山月、石新科等人對學校的評價,自然都是非常正麵的,但不知道其中摻雜了多少“私我”“畏我”“有求於我”。現在有個局外人,還是做高等院校改革發展方向研究的博士,盡管還是“有求於我”,並且是個“神吹”,他還是想聽聽對方的意見。
於是他問道:“那你的觀感是?”
楚夔也是不吝誇讚:“毫無疑問,若論校園環境和硬件設施,絕對是國內民辦高校第一。有山、有河,有古籍、有名畫,有南朝石窟、有千年古樹,這些就是跟國內的公辦高校放在一起比,那也屬於頂流!更不用說跟京城中除燕大、留美之外的其他學校比了,簡直不在一個維度。”
“學校運營情況呢?”
“江湖傳聞,貴校的萬畝校園就價值幾百億,銀行裏還有幾十億現金,論及資產豐厚,在國內民辦高校裏至少也是前三。但也不是沒有問題,比如支出巨大,資金來源卻比較單一,主要依靠徐校長你到處募集資金。像裂銀杏內酯口服液雖然貴重,卻因為原材料受限,暫時無法量產;校內商業街、鋪麵承包,本來也是重要資金來源,好像也沒有收取太高的租金,應該是避免增加師生的生活成本吧?”
徐生洲道:“如果換成是你,你會怎麽增加學校收入?”
楚夔撓了撓頭:“其實我也沒有什麽特別好的方法,無非就是羊毛出在羊身上,比如提高學費和住宿費,現在貴校學費一年才6800,還比不上很多公辦學校,完全可以提高到或者,僅此一項,全年就可以增收一個億;再比如把食堂全部承包出去,一年收入可以增加幾百萬。”
徐生洲道:“其實很多人都這麽勸過我,讓我把學費漲一漲、把住宿費提一提,就能把學校的日常開支全部覆蓋。但我覺得搞教育還是要有點情懷,不能隻顧著經濟效益,把社會責任拋諸腦後。從6800漲到,可能很多農村家庭就會背起一座大山,但對於我來說,無非就是多找人、張張嘴的事。二者相權,我覺得我還是自己擔負起來會更好。”
關鍵是榜一大哥係統大爺會打賞巨額辦學經費。
花不完。
根本花不完!
楚夔忍不住讚歎道:“徐校長的胸懷氣度真是令人拜服!”
徐生洲又翻了翻他的簡曆,隨口問道:“你覺得我們學校未來該如何發展呢?”
“首先當然是要改名!”楚夔毫無猶豫地說出自己的答案,“在國人的認知範圍裏,在高等教育體係內,‘職業學院’就是低人一等,就是不入流的末等學校。如果是民辦的,那更是差生的集中營,有錢就能進的培訓機構。要想讓學校走得更遠,就必須盡早去掉校名裏的‘職業’二字。叫神州科技學院也好、神州應用技術學院也罷,就是不能叫神州科技職業學院。”
徐生洲莞爾一笑:“看來真是英雄所見略同,我們學校目前正在籌劃改名。”
楚夔連忙問道:“更名後叫——?”
“我們的設想是叫‘神州大學’。”
“神州大學?這個名字有點大,怕是上麵輕易不會批的!”
徐生洲道:“我們的設想是在近期完成更名。”
“近期?具體是多久?最近兩年?”
“就在本月。”
“?!”
要不是徐生洲滿臉認真,楚夔都以為他是在和自己開玩笑。
但楚夔本身就是研究高等院校改革發展的,知道“更名”程序有多複雜,更知道“改大”有多少條硬杠杠。在他預想裏,神州科技職業學院再怎麽超常規發展,“更名”總也要一兩年,接下來的“改大”至少需要三四年。沒想到它的發展不是跨越式,而是時空跳躍式!
楚夔按捺不住好奇:“據我所知,貴校不是今年上半年剛剛完成‘專升本’麽?”
“對啊!”
“然後下半年打算完成更名改大?”
“沒錯!”徐生洲理直氣壯地迴答道。
楚夔囁嚅半天才說道:“這不符合常理……”
徐生洲笑道:“你剛才不是說我們學校有背景麽?”
然後就給你來個小小的背景震撼。
楚夔被震得腦袋有些發懵:“貴校不會在未來幾年進入‘雙一流’名單吧?”
徐生洲道:“我們學校的背景倒也沒有硬核到那種程度。”
楚夔總算鬆了口氣,看來事情還沒有離譜到超出他的想象力。
徐生洲接著說道:“畢竟能入選‘雙一流’的,都是國內名校,都有自己的看家本領和獨門絕技。我們一所民辦高校能力不行、水平不夠,擠進去也不像樣,所以暫時也不會進。”
——除非係統大爺特許!
楚夔差點沒瘋:聽你的意思,是你們學校想進“雙一流”的話也能進,隻是擔心引發輿情,所以才沒有進?到底是你瘋了,還是我瘋了?!
徐生洲收起楚夔的簡曆:“我個人的看法是,你完全符合我們學校的招聘要求,也熱烈歡迎你來我們學校工作。但學校不是我一個人說了算,招聘由人事處負責,有專門的副校長分管,到時候我會把你的簡曆和我的看法一並轉達給他們。如果他們審核後沒問題,會直接通知你。”
關鍵是搞好背調,千萬別背著個炸藥包進學校。
楚夔知道事情已經成了七八分:“謝謝徐校長。——如果我有幸能到貴校工作,不知道能安排我到哪個部門、什麽崗位?”
徐生洲斟酌了幾秒鍾:“未來幾年,我們學校的發力點在以漢語言文學、曆史、英語等為代表的基礎文科,以數學、生物等為代表的基礎理科,以及以計算機、軟件工程、車輛工程等為代表的新工科,暫時沒有向教育學方向發展的打算。”
楚夔對此表示理解:“確實也沒這個必要。如今很多師範院校在綜合化、去師範化,與此同時,中小學教師已經成為一種資格考試,很多綜合性大學的學生可以通過該項考試,取得任教資格,完全沒必要單獨成立教育學或師範類專業。更何況現在的師範類專業認證也很麻煩!”
徐生洲點點頭:“但這並不意味著教育學不重要,特別是我們民辦高校,要想健康穩定發展,必須要圍繞國內外高等教育的發展趨勢,做好宏觀教育政策、高等教育發展熱點問題、學校改革與發展難點問題等多方麵的研究。之前我們學校有學科建設辦公室、專升本工作辦公室,還有一位高等教育學博士(蘇山月)、一位教育政策和教育法學博士(勞新芳),如果你來了,正好整合一下資源,成了一個政策研究室或者高等教育學研究所,專門為學校發展建言獻策。不知你的意下如何?”
楚夔似乎有什麽別的訴求,但終究沒有說出來,隻是點頭答應:“好的。”
徐生洲倒是發現了他的別樣情愫。
如果沒猜錯的話,楚夔應該還想要謀個學校中層的職務。
兩三年前獲得博士學位,到神州職業技術學院工作屬於降尊紆貴,為了留住人才,確實是直接任命為學校中層。但如今一方麵招聘來的博士越來越多,另一方麵學校中層崗位的坑基本上被填滿了,再想一來就當學校中層,似乎沒以前那麽容易了!
就像楚夔自己之前說的,坑就是那麽多,先來就是賺到,後來隻能後悔。
但這也引起徐生洲的深思。
現在博士學曆注水那麽多,貶值也會很快。今後學校再招聘老師,不能隻認博士學位,撿到籃子裏就是菜。恐怕還得仔細分辨一下他們的真實意圖,考察一下他們的學術能力,做到精挑細選、優中選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