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入嗜血狀態的專家就像聞到血腥味的蒼蠅,密密麻麻趴在展櫃上、站在畫軸前,有的掏出放大鏡,有的拿著便攜式顯微鏡,開始玩找茬。像《女史箴圖》《搗練圖》,還有宋徽宗、李公麟、徐渭那幾幅畫,更是大家重點盯防的對象。
很快那些鑒定專家多年專業訓練形成的科學認知瞬間變得稀碎。
本來以為這些一眼假的玩意,哪哪兒都是漏洞,隨便找幾個bug,大家就可以出去發新聞了。結果仔細一看,咦!怎麽線條那麽流暢遒勁?筆墨那麽自然生動?絹紙都到代,落款印章也對……那麽問題來了:究竟問題出在哪裏?
較上勁兒的專家們不肯輕易低頭,正好有不少相互認識的,分分鍾在現場開起了研討交流會,導致展覽廳變成大貔貅,隻見有人進去,不見有人出來,裏麵擠得滿滿當當,後來的那些人被堵在門外,連湊熱鬧都趕不上熱乎的,氣得直跳腳:
“喂喂喂,前麵的趕緊看,看完趕緊出來,麻煩你們有點素質!”
“別磨嘰行不行?給後來的騰個地兒!”
“就是!麻溜的!窩在裏麵不動彈,想十月懷胎咋的?”
他們叫喚也沒用,裏麵的那些專家正在興頭上,——不,那些人分明感覺自己是站在了時代的潮頭、學術的前沿、曆史的風口浪尖上,怎麽可能輕易讓出風水寶地!一旦眼前這些名畫是真的,隻要在場,那可就是親身參與,見證曆史!
君不見,之前那些參加《永樂大典》正本和《文匯閣四庫全書》的專家,現如今一個個都在網絡、報紙、期刊、講台上狂噴口水,聲嘶力竭證明自己才是鑒定為真的第一人?
為什麽要爭這“第一人”的名頭?
因為那是要寫進曆史書的!
就在此時此刻,很多心眼活、想出位的人心裏已經醞釀腹稿,準備出去拿到手機之後,第一時間就把自己的鑒定意見發到網上,然後截圖保存發文章!隻可惜這個學校太氣,參觀的時候居然不讓帶手機、相機之類電子設備,不然證據還可以更紮實一點,內容還可以更豐富一點,不定直接就能攢篇學術論文。
到了上午十點鍾,網上開始陸陸續續爆出鑒定會的消息:
“史上爭議最大的美術作品鑒定會在神州科技職業學院舉辦!據可靠消息,出現在該鑒定會上的畫作共40幅,其中不乏大眾耳熟能詳的顧愷之、李公麟、趙孟頫、徐渭等古代名家名作,甚至還包括達芬奇、提香、莫奈、梵高、畢加索等西方美術史上舉足輕重的大師巨作,幾乎等同於一部型《世界美術史》。”
“石破驚!存世最早《女史箴圖》驚現某民辦高校!有鑒定專家表示,該幅《女史箴圖》至遲不會晚於隋唐,比現存帶英博物館的唐代摹本更早幾百年,甚至可能就是東晉顧愷之真跡!”
“震驚美術界的重磅消息!在神州科技職業學院舉辦的鑒定會上,出現達芬奇、提香、倫勃朗、莫奈、梵高、畢加索等一大批名家巨作,與會專家爭論不已。如果該批畫作鑒定為真,將成為迄今為止國內質量最高、分量最重、批量最大的西方頂級畫作收藏,將徹底改寫國內缺乏歐洲名作收藏的曆史!”
“經本人鑒定,目前藏於神州科技職業學院的《搗練圖》屬唐代張萱真跡無疑!本人是東南美院美術學博士,以學術聲譽保證,歡迎大家打臉!如果鑒定結論以後得到學術界公認,請大家不要忘記我是最早得出結論的學者。立此存照!”
要是學校沒有之前的《永樂大典》正本、《文匯閣四庫全書》打底,估計現在立馬被噴出翔來。即便如此,很多人還是持懷疑態度,更多的人是看出殯的不嫌事大,在網絡上熱火朝地討論起來:
“之前是古籍,現在是名畫,這是挖到了海賊王的大動脈嗎?怎麽噗噗噗地往外噴寶藏?”
“你你有畢加索?我可以相信,畢竟你很有錢。你你有莫奈?我勉強相信,畢竟每個人都有奇遇。你你還有達芬奇、提香?!拜托,你當我是考試專用塗卡鉛筆嗎?”
“了嚕!家人們誰懂啊?現在造假連莫奈、梵高都不放過,簡直是大無語!”
“鑒定完畢,學校校長叫丹羽大助,剛撬了盧浮宮、盜了帶英博物館,報了他們洗劫圓明園之仇!”
“作為一名學美術的,如果這批畫作鑒定為真,其價值不低於《永樂大典》正本!”
“爺笑了!一批破畫也敢跟《永樂大典》正本比,多大的臉啊!知道為什麽一個叫國寶,一個隻能叫藝術品嗎?”
“嗬嗬,我就喜歡你這一無所知卻又理直氣壯的樣子!全世界都知道達芬奇、梵高、畢加索,有幾個知道《永樂大典》是什麽的?”
“王八發言——憋了!我已經在去金陵的高鐵上,到底是真是假,我一眼定真。等我的消息!”
“不好意思兄弟,我已經在排隊了。再告訴你一個更不幸的消息,現在排隊人數已經超過500,等你到了,估計吃席都趕不上熱乎的。”
更炸裂的是美術圈的專業人士。
他們不會輕易給出自己的意見或結論,也不會像吃瓜群眾那樣在網上肆意宣泄自己的情緒,他們會考慮更深層次的問題,比如這些畫作如果是真的話——
拜托,怎麽可能是特麽真的!!!
句不客氣的話,1000年前的銅器保存稍有閃失,都爛得底兒掉,距今1600年的顧愷之真跡、距今1300年的張萱原作,你敢信嗎?!
好吧,就算它們都像敦煌遺書那樣保存得當,可這些聲名赫赫的寶貝,怎麽可能銷聲匿跡幾百年?然後再悄悄出現在一所民辦大專的圖書館裏?
就算胡扯也是要講法律的!
退一萬光年,假如這些畫作都是真的,——夭壽啊!這得孕育多少課題?產出多少論文?養活多少研究人員?幾乎可以看到大家頭上的光圈都在不停地冒“成就+1”“名聲+1”“影響力+1”。
而且從那些畫作被鑒定為真的那一刻起,很多教科書就要重寫。
比如曆史課本裏的《女史箴圖》,以前是藏在帶英博物館的唐摹本,現在不得改成國內珍藏的真跡?比如美術課本裏介紹的國外名家,以前沒辦法,隻能用藏在外國美術館裏的畫作,現在不得改成收藏在國內的?看著也提勁不是?還迎…
我們美術圈又可以輝煌二十年。
美滋滋啊!
當然,前提是得參與到這場饕餮盛宴中去,站在邊上觀望可是分不到一杯羹的。
徐生洲好歹送走了強烈要求做一次專訪的顧泠泠,在辦公室才看幾頁材料,就接到陶文霞的電話:“校長,不好了,咱們展廳快被擠爆了!裏麵的人不肯出來,外麵的人又拚命往裏擠,再這樣下去,我怕會發生踩踏事故!”
徐生洲坐直身體:“那就限流啊!多叫點保安過來,明確每人隻能參觀30分鍾,到期必須出來。”
陶文霞道:“他們要是不肯出來,怎麽辦?之前進去的都是全國知名的專家學者,不少還是老人家,保安也不敢隨便動他們。”
女同誌就是這點不好,遇到事情婆婆媽媽,下不了決心。
徐生洲抬起手腕看了一眼手表:“現在是十點五十三分。你通知他們,十一點半到十二點要對展品進行維護,到時候需要清空參觀人員,到十二點再重新開放。十二點開放的時候發號牌,每次發放40個,每隔40分鍾清空一次,等清空之後再重新發放。”
陶文霞這才轉憂為喜:“好的,我一定照辦。不過現在圖書館外排隊的已經有好幾百人,估計還會有不少人聞訊趕來,今不一定能接待完。”
徐生洲覺得不對勁:“我記著咱們邀請函沒發出去那麽多呀?”
陶文霞也是無奈:“咱們確實沒發出那麽多邀請函,關鍵是來了不少渾水摸魚打秋風的,堵在圖書館門口不肯走,嚷嚷著非要進去。”
徐生洲道:“那也得按規矩辦事!無論如何,今必須先保證有邀請函的先進去。至於沒有邀請函的,你估算一下,今展廳開放到晚上6點,能接納多少人,接待人數之外的,讓他們明趕早。另外,從明開始實行網上預約,每限量接待,沒有預約,恕不接待。”
“明白!”
掛完電話,徐生洲接著看書。沒過幾分鍾,電話再次響起,還是陶文霞打來的,電話那頭一片嘈雜,就像是在人聲鼎沸的菜市場:
“校長,剛才我宣布了參觀的新規定,那些鑒定專家紛紛表示,40分鍾根本不夠用。他們,此次我們總共展出40幅畫作,平攤到每幅畫作上,隻有一分鍾不到的時間,連題跋都看不完,怎麽好鑒定真假?您看?”
徐生洲深吸了一口氣,勉強壓住不滿:“是,咱們是展出了40幅畫作,可其中20幅是西方油畫、20幅是我國古代書畫。我不信有什麽狗屁鑒定專家,既能鑒定顧愷之,又能鑒定畢加索!如果誰敢這麽,直接叫保安把他亂棍打出去!”
“也是哦。”陶文霞輕聲嘀咕道,然後又:“那兩分鍾——”
“兩分鍾怎麽了?我聽有位著名的書畫鑒定家,隻要被鑒定的書畫作品展開半尺,就能辨出真假,人送綽號‘徐半尺’。我們都把整幅字畫攤到他們麵前,讓他們看兩分鍾,他們還不出子醜寅卯來,分明是他們能力不行,怎麽能怪我們給的時間不夠呢?”
陶文霞那邊一時間居然安靜了下來。
過了幾秒,才有人在那邊辯解道:“您的那可是徐老,我們這些後輩,當然不能和他老人家比。”
徐生洲又道:“我覺得,在高考考場上,同樣的時間,同樣的試卷,有人考滿分,有人不及格,首先應該從自身能力上找原因,而不是抱怨考試時間不夠。再者,我們千裏迢迢請大家到金陵,是來做鑒定的,而不是搞培訓的。就這樣吧!”
很快那些鑒定專家多年專業訓練形成的科學認知瞬間變得稀碎。
本來以為這些一眼假的玩意,哪哪兒都是漏洞,隨便找幾個bug,大家就可以出去發新聞了。結果仔細一看,咦!怎麽線條那麽流暢遒勁?筆墨那麽自然生動?絹紙都到代,落款印章也對……那麽問題來了:究竟問題出在哪裏?
較上勁兒的專家們不肯輕易低頭,正好有不少相互認識的,分分鍾在現場開起了研討交流會,導致展覽廳變成大貔貅,隻見有人進去,不見有人出來,裏麵擠得滿滿當當,後來的那些人被堵在門外,連湊熱鬧都趕不上熱乎的,氣得直跳腳:
“喂喂喂,前麵的趕緊看,看完趕緊出來,麻煩你們有點素質!”
“別磨嘰行不行?給後來的騰個地兒!”
“就是!麻溜的!窩在裏麵不動彈,想十月懷胎咋的?”
他們叫喚也沒用,裏麵的那些專家正在興頭上,——不,那些人分明感覺自己是站在了時代的潮頭、學術的前沿、曆史的風口浪尖上,怎麽可能輕易讓出風水寶地!一旦眼前這些名畫是真的,隻要在場,那可就是親身參與,見證曆史!
君不見,之前那些參加《永樂大典》正本和《文匯閣四庫全書》的專家,現如今一個個都在網絡、報紙、期刊、講台上狂噴口水,聲嘶力竭證明自己才是鑒定為真的第一人?
為什麽要爭這“第一人”的名頭?
因為那是要寫進曆史書的!
就在此時此刻,很多心眼活、想出位的人心裏已經醞釀腹稿,準備出去拿到手機之後,第一時間就把自己的鑒定意見發到網上,然後截圖保存發文章!隻可惜這個學校太氣,參觀的時候居然不讓帶手機、相機之類電子設備,不然證據還可以更紮實一點,內容還可以更豐富一點,不定直接就能攢篇學術論文。
到了上午十點鍾,網上開始陸陸續續爆出鑒定會的消息:
“史上爭議最大的美術作品鑒定會在神州科技職業學院舉辦!據可靠消息,出現在該鑒定會上的畫作共40幅,其中不乏大眾耳熟能詳的顧愷之、李公麟、趙孟頫、徐渭等古代名家名作,甚至還包括達芬奇、提香、莫奈、梵高、畢加索等西方美術史上舉足輕重的大師巨作,幾乎等同於一部型《世界美術史》。”
“石破驚!存世最早《女史箴圖》驚現某民辦高校!有鑒定專家表示,該幅《女史箴圖》至遲不會晚於隋唐,比現存帶英博物館的唐代摹本更早幾百年,甚至可能就是東晉顧愷之真跡!”
“震驚美術界的重磅消息!在神州科技職業學院舉辦的鑒定會上,出現達芬奇、提香、倫勃朗、莫奈、梵高、畢加索等一大批名家巨作,與會專家爭論不已。如果該批畫作鑒定為真,將成為迄今為止國內質量最高、分量最重、批量最大的西方頂級畫作收藏,將徹底改寫國內缺乏歐洲名作收藏的曆史!”
“經本人鑒定,目前藏於神州科技職業學院的《搗練圖》屬唐代張萱真跡無疑!本人是東南美院美術學博士,以學術聲譽保證,歡迎大家打臉!如果鑒定結論以後得到學術界公認,請大家不要忘記我是最早得出結論的學者。立此存照!”
要是學校沒有之前的《永樂大典》正本、《文匯閣四庫全書》打底,估計現在立馬被噴出翔來。即便如此,很多人還是持懷疑態度,更多的人是看出殯的不嫌事大,在網絡上熱火朝地討論起來:
“之前是古籍,現在是名畫,這是挖到了海賊王的大動脈嗎?怎麽噗噗噗地往外噴寶藏?”
“你你有畢加索?我可以相信,畢竟你很有錢。你你有莫奈?我勉強相信,畢竟每個人都有奇遇。你你還有達芬奇、提香?!拜托,你當我是考試專用塗卡鉛筆嗎?”
“了嚕!家人們誰懂啊?現在造假連莫奈、梵高都不放過,簡直是大無語!”
“鑒定完畢,學校校長叫丹羽大助,剛撬了盧浮宮、盜了帶英博物館,報了他們洗劫圓明園之仇!”
“作為一名學美術的,如果這批畫作鑒定為真,其價值不低於《永樂大典》正本!”
“爺笑了!一批破畫也敢跟《永樂大典》正本比,多大的臉啊!知道為什麽一個叫國寶,一個隻能叫藝術品嗎?”
“嗬嗬,我就喜歡你這一無所知卻又理直氣壯的樣子!全世界都知道達芬奇、梵高、畢加索,有幾個知道《永樂大典》是什麽的?”
“王八發言——憋了!我已經在去金陵的高鐵上,到底是真是假,我一眼定真。等我的消息!”
“不好意思兄弟,我已經在排隊了。再告訴你一個更不幸的消息,現在排隊人數已經超過500,等你到了,估計吃席都趕不上熱乎的。”
更炸裂的是美術圈的專業人士。
他們不會輕易給出自己的意見或結論,也不會像吃瓜群眾那樣在網上肆意宣泄自己的情緒,他們會考慮更深層次的問題,比如這些畫作如果是真的話——
拜托,怎麽可能是特麽真的!!!
句不客氣的話,1000年前的銅器保存稍有閃失,都爛得底兒掉,距今1600年的顧愷之真跡、距今1300年的張萱原作,你敢信嗎?!
好吧,就算它們都像敦煌遺書那樣保存得當,可這些聲名赫赫的寶貝,怎麽可能銷聲匿跡幾百年?然後再悄悄出現在一所民辦大專的圖書館裏?
就算胡扯也是要講法律的!
退一萬光年,假如這些畫作都是真的,——夭壽啊!這得孕育多少課題?產出多少論文?養活多少研究人員?幾乎可以看到大家頭上的光圈都在不停地冒“成就+1”“名聲+1”“影響力+1”。
而且從那些畫作被鑒定為真的那一刻起,很多教科書就要重寫。
比如曆史課本裏的《女史箴圖》,以前是藏在帶英博物館的唐摹本,現在不得改成國內珍藏的真跡?比如美術課本裏介紹的國外名家,以前沒辦法,隻能用藏在外國美術館裏的畫作,現在不得改成收藏在國內的?看著也提勁不是?還迎…
我們美術圈又可以輝煌二十年。
美滋滋啊!
當然,前提是得參與到這場饕餮盛宴中去,站在邊上觀望可是分不到一杯羹的。
徐生洲好歹送走了強烈要求做一次專訪的顧泠泠,在辦公室才看幾頁材料,就接到陶文霞的電話:“校長,不好了,咱們展廳快被擠爆了!裏麵的人不肯出來,外麵的人又拚命往裏擠,再這樣下去,我怕會發生踩踏事故!”
徐生洲坐直身體:“那就限流啊!多叫點保安過來,明確每人隻能參觀30分鍾,到期必須出來。”
陶文霞道:“他們要是不肯出來,怎麽辦?之前進去的都是全國知名的專家學者,不少還是老人家,保安也不敢隨便動他們。”
女同誌就是這點不好,遇到事情婆婆媽媽,下不了決心。
徐生洲抬起手腕看了一眼手表:“現在是十點五十三分。你通知他們,十一點半到十二點要對展品進行維護,到時候需要清空參觀人員,到十二點再重新開放。十二點開放的時候發號牌,每次發放40個,每隔40分鍾清空一次,等清空之後再重新發放。”
陶文霞這才轉憂為喜:“好的,我一定照辦。不過現在圖書館外排隊的已經有好幾百人,估計還會有不少人聞訊趕來,今不一定能接待完。”
徐生洲覺得不對勁:“我記著咱們邀請函沒發出去那麽多呀?”
陶文霞也是無奈:“咱們確實沒發出那麽多邀請函,關鍵是來了不少渾水摸魚打秋風的,堵在圖書館門口不肯走,嚷嚷著非要進去。”
徐生洲道:“那也得按規矩辦事!無論如何,今必須先保證有邀請函的先進去。至於沒有邀請函的,你估算一下,今展廳開放到晚上6點,能接納多少人,接待人數之外的,讓他們明趕早。另外,從明開始實行網上預約,每限量接待,沒有預約,恕不接待。”
“明白!”
掛完電話,徐生洲接著看書。沒過幾分鍾,電話再次響起,還是陶文霞打來的,電話那頭一片嘈雜,就像是在人聲鼎沸的菜市場:
“校長,剛才我宣布了參觀的新規定,那些鑒定專家紛紛表示,40分鍾根本不夠用。他們,此次我們總共展出40幅畫作,平攤到每幅畫作上,隻有一分鍾不到的時間,連題跋都看不完,怎麽好鑒定真假?您看?”
徐生洲深吸了一口氣,勉強壓住不滿:“是,咱們是展出了40幅畫作,可其中20幅是西方油畫、20幅是我國古代書畫。我不信有什麽狗屁鑒定專家,既能鑒定顧愷之,又能鑒定畢加索!如果誰敢這麽,直接叫保安把他亂棍打出去!”
“也是哦。”陶文霞輕聲嘀咕道,然後又:“那兩分鍾——”
“兩分鍾怎麽了?我聽有位著名的書畫鑒定家,隻要被鑒定的書畫作品展開半尺,就能辨出真假,人送綽號‘徐半尺’。我們都把整幅字畫攤到他們麵前,讓他們看兩分鍾,他們還不出子醜寅卯來,分明是他們能力不行,怎麽能怪我們給的時間不夠呢?”
陶文霞那邊一時間居然安靜了下來。
過了幾秒,才有人在那邊辯解道:“您的那可是徐老,我們這些後輩,當然不能和他老人家比。”
徐生洲又道:“我覺得,在高考考場上,同樣的時間,同樣的試卷,有人考滿分,有人不及格,首先應該從自身能力上找原因,而不是抱怨考試時間不夠。再者,我們千裏迢迢請大家到金陵,是來做鑒定的,而不是搞培訓的。就這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