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5章 就不用想起他來了吧
農家小子的古代上進日常 作者:冬眠中的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隨著庾察話音落下,王茂平的目光也轉向吳憫林,這位昨天喝的太過盡興,使得自己連打聽情況與敘舊都沒有能做到。
今天看上去有些發蔫,應該是酒雖然醒了,但醉酒所帶來的影響還沒有褪去。
“王大人,是這樣的。軍中發生了一件怪事。”聽到庾察想讓自己敘述,吳憫林也沒有推脫,一邊組織語言一邊開了口。
“怪事?”
王茂平從昨天開始,就在試圖推測庾察見自己的目的,聽到這兩個字後,算是有了思路。聽起來這是要讓自己解謎?而且還是怪事解謎?
吳憫林點了點頭:“這件怪事軍中上下,包括秦將軍在內,都沒有捋出思緒來。”
那他就能捋出思緒來了?王茂平在心裏嘀咕著,但麵上還是微笑的等著聽下文。其實如果不需要他來動腦的話,他早就開啟八卦模式了。隻可惜如今是任務模式。
“大概二十多天以前,古牢關外,突然起了風塵,黃沙滿天,遮天蔽日,使得人都沒有辦法喘息,連三丈開外的地方都看不清,後來天整個暗了下來,過了一兩個時辰,才逐漸恢複正常。”
雖然是任務模式,但王茂平還是不自覺的端起了茶杯,吃起瓜來。
這明顯就是沙塵暴,隻不過場麵聽起來有點嚇人而已。這該不會就是庾察和吳憫林口中的怪事吧。
讓他具體解釋成因,他也隻能說出那麽一兩條來。但,沙塵暴大部分發生在春天,如今已經是夏天,倒也算少見。
再有,二十多天之前,王茂平仔細的迴憶了一下,肇原府好像一切如常,並沒有出現沙塵,甚至那幾天好像還下過一場雨。
“古牢關外,雨水很少?很旱嗎?”想到這裏王茂平忍不住插話道。
風沙,不穩定的空氣,強對流,以及前期的幹旱少雨,都是成因。
他總說肇原府是離邊關最近的府,按理來說,氣候條件應該還是有一定相似性的。不可能根據邊牆劃分的那樣涇渭分明吧。
“嗯,古牢關外一直是幹旱少雨,近幾年幾乎都是如此,尤其是今年與大前年,雨水更少。”
這次說話的是庾察,畢竟吳憫林來的時間不長,對於近幾年邊關外的情況,不是很了解。
“原來如此!”
今年肇原府的雨水也來的稍晚了些。而大前年,王茂平剛來赴任時,還進行過求雨。看來因為離得相對較近,還是能夠找出一些聯係的。
“自從王大人來了之後,肇原府可謂是風調雨順,也是百姓們的福氣。”庾察又補充了一句,雖然聽起來像是恭維之詞,但也是實話實說。
因為王茂平來肇原府的這三年多時間,還真是沒有發生過旱情。而前些日子,天鼓鳴的事情,也傳到了邊軍中。連他都覺得眼前之人真的受到了上天的庇佑。不然怎麽會有如此巧合的事情發生。
“誒,本官哪有那麽大的能耐,肇原府能夠風調雨順全都倚仗著陛下的聖明仁厚與勤政愛民,從而得到了上蒼的庇佑。”風調雨順那自然是皇上的功績跟他沒有什麽關係。
“王大人說的是。”這王知府也是拍馬屁的一把好手啊!
“對了,怪事是指——”王茂平問道,還是趕緊迴到正題吧。該不會真是問他沙塵暴出現的原因吧。
“那天剛好有兵卒在邊關外巡視,順道牧馬,經過那場風沙迴來後就生了病,變的有些不正常,一些馬匹也同樣如此。”吳憫林繼續說道。
“不正常?”難不成是因為風沙的原因,使唿吸係統受到了影響?這也是有可能的。
吳憫林點了點頭:“有的人咳嗽,咳痰,發熱,有的人流淚,眼睛發紅,有的人身上起了疹子,一些嚴重的身上已經開始紅腫,還出現大片的紅斑,風團和紅皰。”
王茂平並不懂醫術,不過聽起來倒像是沙塵暴所引起的眼部不適,唿吸道疾病,以及過敏。這應該不算什麽怪事吧。
“然後呢?用藥後症狀沒有緩解?”
“有所緩解,有些症狀輕的,如今已經恢複了。”
聽了吳憫林的迴答,王茂平並沒有發現任何奇怪的地方。
“所以就是風沙所引起的吧,如果對症下藥,應該就能慢慢恢複。”
“那場風沙,還使一些兵卒受到了驚嚇。”
王茂平很想說,受到驚嚇可以喝點安神湯的,但到底是沒有說出口。
“他們被發現的時候,雙目無神,嘴裏還念念有詞,精神恍惚之下,有的開始發起瘋來。”
所以,這才是吳憫林所指的怪事?
“後來情況有好轉嗎?”王茂平又繼續問道。
“嗯,不過仍舊心有餘悸,有時夜半會驚醒,或者做噩夢。”吳憫林迴答道。
說實話,這症狀和李貴妃的有些相似。要不是對方一直待在宮中,他都覺得是不是也經曆了那樣的風沙天。
“是有些奇怪,可人還是應該往前看。”依照王茂平的意思,事情過去了就過去了,並不是刨根問底就能夠找到原因。
所以奇怪之處,就放下吧。
吳憫林與庾察都明白王茂平話中的意思,隻是:
“事情還沒有結束。”
“還沒有結束?”庾察的話讓王茂平意識到,二人所指的怪事,隻是一個開始。
“接下來的時間裏,一些兵卒在古牢關外巡查,牧馬之時,還是會遇到這樣的情況。”
吳憫林接過庾察的話頭,詳細的解釋道:“那些兵卒有的沒出現任何問題,有的則是會渾身發癢,起疹子,紅斑,紅袍,惡心,腹痛,喘氣困難。還有的會胡言亂語,精神恍惚,驚厥。”
“而除了人之外,馬匹也會變得暴躁異常,出現驚厥,震顫,甚至死亡。”
“這些都是去邊關外才會出現的情況?”
“沒錯。”
“所以?”王茂平感覺頭已經痛了起來。該不會是想讓自己找原因吧。
庾察站起身,恭敬的行了一禮:“還望王大人能出手助我們找到緣由。”
果然是如此,他何德何能,能找到原因。這也太瞧得起他了。
今天看上去有些發蔫,應該是酒雖然醒了,但醉酒所帶來的影響還沒有褪去。
“王大人,是這樣的。軍中發生了一件怪事。”聽到庾察想讓自己敘述,吳憫林也沒有推脫,一邊組織語言一邊開了口。
“怪事?”
王茂平從昨天開始,就在試圖推測庾察見自己的目的,聽到這兩個字後,算是有了思路。聽起來這是要讓自己解謎?而且還是怪事解謎?
吳憫林點了點頭:“這件怪事軍中上下,包括秦將軍在內,都沒有捋出思緒來。”
那他就能捋出思緒來了?王茂平在心裏嘀咕著,但麵上還是微笑的等著聽下文。其實如果不需要他來動腦的話,他早就開啟八卦模式了。隻可惜如今是任務模式。
“大概二十多天以前,古牢關外,突然起了風塵,黃沙滿天,遮天蔽日,使得人都沒有辦法喘息,連三丈開外的地方都看不清,後來天整個暗了下來,過了一兩個時辰,才逐漸恢複正常。”
雖然是任務模式,但王茂平還是不自覺的端起了茶杯,吃起瓜來。
這明顯就是沙塵暴,隻不過場麵聽起來有點嚇人而已。這該不會就是庾察和吳憫林口中的怪事吧。
讓他具體解釋成因,他也隻能說出那麽一兩條來。但,沙塵暴大部分發生在春天,如今已經是夏天,倒也算少見。
再有,二十多天之前,王茂平仔細的迴憶了一下,肇原府好像一切如常,並沒有出現沙塵,甚至那幾天好像還下過一場雨。
“古牢關外,雨水很少?很旱嗎?”想到這裏王茂平忍不住插話道。
風沙,不穩定的空氣,強對流,以及前期的幹旱少雨,都是成因。
他總說肇原府是離邊關最近的府,按理來說,氣候條件應該還是有一定相似性的。不可能根據邊牆劃分的那樣涇渭分明吧。
“嗯,古牢關外一直是幹旱少雨,近幾年幾乎都是如此,尤其是今年與大前年,雨水更少。”
這次說話的是庾察,畢竟吳憫林來的時間不長,對於近幾年邊關外的情況,不是很了解。
“原來如此!”
今年肇原府的雨水也來的稍晚了些。而大前年,王茂平剛來赴任時,還進行過求雨。看來因為離得相對較近,還是能夠找出一些聯係的。
“自從王大人來了之後,肇原府可謂是風調雨順,也是百姓們的福氣。”庾察又補充了一句,雖然聽起來像是恭維之詞,但也是實話實說。
因為王茂平來肇原府的這三年多時間,還真是沒有發生過旱情。而前些日子,天鼓鳴的事情,也傳到了邊軍中。連他都覺得眼前之人真的受到了上天的庇佑。不然怎麽會有如此巧合的事情發生。
“誒,本官哪有那麽大的能耐,肇原府能夠風調雨順全都倚仗著陛下的聖明仁厚與勤政愛民,從而得到了上蒼的庇佑。”風調雨順那自然是皇上的功績跟他沒有什麽關係。
“王大人說的是。”這王知府也是拍馬屁的一把好手啊!
“對了,怪事是指——”王茂平問道,還是趕緊迴到正題吧。該不會真是問他沙塵暴出現的原因吧。
“那天剛好有兵卒在邊關外巡視,順道牧馬,經過那場風沙迴來後就生了病,變的有些不正常,一些馬匹也同樣如此。”吳憫林繼續說道。
“不正常?”難不成是因為風沙的原因,使唿吸係統受到了影響?這也是有可能的。
吳憫林點了點頭:“有的人咳嗽,咳痰,發熱,有的人流淚,眼睛發紅,有的人身上起了疹子,一些嚴重的身上已經開始紅腫,還出現大片的紅斑,風團和紅皰。”
王茂平並不懂醫術,不過聽起來倒像是沙塵暴所引起的眼部不適,唿吸道疾病,以及過敏。這應該不算什麽怪事吧。
“然後呢?用藥後症狀沒有緩解?”
“有所緩解,有些症狀輕的,如今已經恢複了。”
聽了吳憫林的迴答,王茂平並沒有發現任何奇怪的地方。
“所以就是風沙所引起的吧,如果對症下藥,應該就能慢慢恢複。”
“那場風沙,還使一些兵卒受到了驚嚇。”
王茂平很想說,受到驚嚇可以喝點安神湯的,但到底是沒有說出口。
“他們被發現的時候,雙目無神,嘴裏還念念有詞,精神恍惚之下,有的開始發起瘋來。”
所以,這才是吳憫林所指的怪事?
“後來情況有好轉嗎?”王茂平又繼續問道。
“嗯,不過仍舊心有餘悸,有時夜半會驚醒,或者做噩夢。”吳憫林迴答道。
說實話,這症狀和李貴妃的有些相似。要不是對方一直待在宮中,他都覺得是不是也經曆了那樣的風沙天。
“是有些奇怪,可人還是應該往前看。”依照王茂平的意思,事情過去了就過去了,並不是刨根問底就能夠找到原因。
所以奇怪之處,就放下吧。
吳憫林與庾察都明白王茂平話中的意思,隻是:
“事情還沒有結束。”
“還沒有結束?”庾察的話讓王茂平意識到,二人所指的怪事,隻是一個開始。
“接下來的時間裏,一些兵卒在古牢關外巡查,牧馬之時,還是會遇到這樣的情況。”
吳憫林接過庾察的話頭,詳細的解釋道:“那些兵卒有的沒出現任何問題,有的則是會渾身發癢,起疹子,紅斑,紅袍,惡心,腹痛,喘氣困難。還有的會胡言亂語,精神恍惚,驚厥。”
“而除了人之外,馬匹也會變得暴躁異常,出現驚厥,震顫,甚至死亡。”
“這些都是去邊關外才會出現的情況?”
“沒錯。”
“所以?”王茂平感覺頭已經痛了起來。該不會是想讓自己找原因吧。
庾察站起身,恭敬的行了一禮:“還望王大人能出手助我們找到緣由。”
果然是如此,他何德何能,能找到原因。這也太瞧得起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