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0章 真相的碎片
農家小子的古代上進日常 作者:冬眠中的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官兵全身戒備之下,老人從懷中掏出了一雙鞋,顯得滿臉窘迫。
“這是我們家最值錢的東西了,是奶奶留給小牛長大穿的。小牛把它送給太子殿下,殿下能不能讓小牛快些迴家呢?”
“沒有這雙鞋子,我也會讓小牛盡快迴家的。”
“不,爺爺奶奶說,別人幫了自己,一定要感謝,否則人家會傷心的。”
小男孩掙紮著,接過鞋子,想要為青年穿上,但被青年阻止。看著滿眼天真中帶著期望的孩子,心中有些五味雜陳,可還是展開了笑容。
“小牛的禮物,我收下了。而小牛也很快就能迴家了。”
“真的?”小男孩伸出自己的小手指。
青年也伸出手指,做出了自己的約定。這還是他第一次,與一個孩子勾手,做出自己的承諾。
這算是迴行館路上的一個小小意外,但圍觀的百姓們,都發現了太子殿下的平易近人。太子的舉動言語,不隻是安慰到了一個孩童,還有其他因為水災而流離失所的人。
“殿下,這鞋子奴婢幫您收起來吧。”
殿下心地良善,願意收下鞋子,雖然這鞋是皮製的,看起來還算暖和。但總歸是太粗糙了些,完全配不上殿下的身份。
青年目光落在鞋上,搖了搖頭:“不用了,就穿它好了。”
“可——”侍從並不覺得,這鞋子殿下會穿的舒服,但話並沒有說完就被打斷。
“穿著它,能夠提醒孤,對一個孩子做出過承諾。”
“可是殿下,直接給他們祖孫倆一些銀錢,就能夠完成對他們的承諾吧。”侍從沒有想到,太子殿下真的會把這件事放在心上。
青年的目光仍舊落在那雙鞋子上,隨後輕聲的歎了口氣:“這不隻是孤對小牛那個孩子的承諾,也是對受水災影響的所有百姓的承諾。”
“作為孟朝的太子,孤有責任,去讓他們不再忍凍挨餓,流離失所,能夠迴到他們以前的生活,迴到屬於他們的家。”
青年說罷,脫下自己所穿的皮靴,拒絕侍從動手,親自將男孩送的鞋子穿上。
“殿下,怎麽樣?”
侍從在一旁小心翼翼的問道,這種鞋子穿起來肯定不舒服,太子殿下身份尊貴,卻把鞋子看的如此重要。
“有點不合腳,好像小了些。”
青年直起身子,走了兩步路後,開口說道。但語氣中沒有任何不滿,仍舊是如沐春風,讓人能不自覺的放下恐懼與緊張。
“殿下,既然不合腳,就讓奴婢給您換下來吧。”侍從趕忙勸道。這要是傷到腳該如何是好。
“不用,等到林江賑災結束,百姓們都重返家園後,這鞋應該就已經穿的合腳了。”
如果他真的能夠將賑災的事務處理好,讓百姓能有家可迴的話,也算是達成了與那個孩子的約定。
也許在離開林江的時候,自己還能在人群中,看到那個叫小牛的孩童,聽他親口告訴自己,他已經迴家了。
“可——”
“好了!讓聞餘進來!”青年擺了擺手,隨後閉上眼睛,看起來有些乏累。
侍從隻能行禮稱是,隨後退了出去。
而後一個容貌普通,身體也有些消瘦,作侍衛打扮的人走了進來,輕聲的行禮道:
“殿下!”
“聞英已經通過翁南江離開了眾人的視線,隻是不知道此行是否順利。在離開阜安州以後,你以尋找他的名義,繼續留在這裏,做好接應。”
“是!殿下,邊軍中真的有人私通外敵嗎?”
“那就要查一查才知道了。到底是耳聽為虛,眼見為實。不過一旦查實,孤需要馬上稟告父皇,絕對不能讓這些吃裏扒外的家夥威脅到邊關的安危,給外族以可乘之機。”
“卑職明白了。”
青年點了點頭:“如果沒有等到聞英,那麽就去找前左都禦史宋大人,聞英也許去了那裏。”
“可,他不是應該直接迴來將情況稟明殿下嗎?”聞餘看起來有些不解。
“孤總覺得好像有哪裏不太對勁,所以——”青年的話沒有說完,便停了下來,隨後轉換了話題:“按照孤的吩咐去做便是。”
“是!”
侍衛行禮後也退了下去,青年則是坐在椅子上,用手扶著額頭,不知在沉思什麽。目光劃過腳上穿的鞋子,露出一抹淺淺的笑意。
……
“咳,咳!”
“殿下,您身子不舒服嗎?奴婢命隨行的太醫過來。”
“……”
“殿下這是怎麽了?殿下您醒醒!”
“……”
“殿下吐血了!”
“……”
“太醫,殿下究竟怎麽了,你快說啊!”
“殿,殿下,恐染了……”
“你說什麽?”
“……”
青年躺在床上,身體上的劇烈不適與痛苦,讓他甚至不能保持清醒,隱約中,聽到是他路過的村莊有村民染了疾。
所以,這一切都是命吧。
他還不知道邊關是否真的有將領與外族勾結,他還沒有完成父皇交代的任務,卻再也沒有辦法,迴到京城去盡孝,沒有辦法陪昭兒過今年的生辰了。
真的好遺憾啊!
青年努力睜開眼睛,側過頭,看向床邊的鞋子,看來對那個孩童的承諾也無法實現了。沒想到,在最後離開的時候,自己卻成為了一個失信的人。
沒有信守對父皇的承諾,對母後的承諾,對昭兒的承諾,還有對遭受災禍流離失所百姓的承諾。
青年的目光看著鞋子,感覺眼皮越來越沉,卻突然爆發出一抹淩厲,隨後漸漸失去了光彩。
原來是這樣嗎?
真的很不甘心啊!
“殿下!”
“殿下!”
“太子殿下!”
“太子殿下薨了!”
“……”
“你們這些人,敢這樣謀害太子殿下,就應該千刀萬剮!”
這些人,居然利用孩子,利用太子殿下的仁善之心,做出如此陰毒的事情,即使死後下了地府,也無法被原諒。
此時的馮瑞,再也控製不住心中的憤怒,一腳踢在張溝田的身上。讓後者因為劇痛,而蜷縮起身體,發出痛苦的呻吟聲。
“這是我們家最值錢的東西了,是奶奶留給小牛長大穿的。小牛把它送給太子殿下,殿下能不能讓小牛快些迴家呢?”
“沒有這雙鞋子,我也會讓小牛盡快迴家的。”
“不,爺爺奶奶說,別人幫了自己,一定要感謝,否則人家會傷心的。”
小男孩掙紮著,接過鞋子,想要為青年穿上,但被青年阻止。看著滿眼天真中帶著期望的孩子,心中有些五味雜陳,可還是展開了笑容。
“小牛的禮物,我收下了。而小牛也很快就能迴家了。”
“真的?”小男孩伸出自己的小手指。
青年也伸出手指,做出了自己的約定。這還是他第一次,與一個孩子勾手,做出自己的承諾。
這算是迴行館路上的一個小小意外,但圍觀的百姓們,都發現了太子殿下的平易近人。太子的舉動言語,不隻是安慰到了一個孩童,還有其他因為水災而流離失所的人。
“殿下,這鞋子奴婢幫您收起來吧。”
殿下心地良善,願意收下鞋子,雖然這鞋是皮製的,看起來還算暖和。但總歸是太粗糙了些,完全配不上殿下的身份。
青年目光落在鞋上,搖了搖頭:“不用了,就穿它好了。”
“可——”侍從並不覺得,這鞋子殿下會穿的舒服,但話並沒有說完就被打斷。
“穿著它,能夠提醒孤,對一個孩子做出過承諾。”
“可是殿下,直接給他們祖孫倆一些銀錢,就能夠完成對他們的承諾吧。”侍從沒有想到,太子殿下真的會把這件事放在心上。
青年的目光仍舊落在那雙鞋子上,隨後輕聲的歎了口氣:“這不隻是孤對小牛那個孩子的承諾,也是對受水災影響的所有百姓的承諾。”
“作為孟朝的太子,孤有責任,去讓他們不再忍凍挨餓,流離失所,能夠迴到他們以前的生活,迴到屬於他們的家。”
青年說罷,脫下自己所穿的皮靴,拒絕侍從動手,親自將男孩送的鞋子穿上。
“殿下,怎麽樣?”
侍從在一旁小心翼翼的問道,這種鞋子穿起來肯定不舒服,太子殿下身份尊貴,卻把鞋子看的如此重要。
“有點不合腳,好像小了些。”
青年直起身子,走了兩步路後,開口說道。但語氣中沒有任何不滿,仍舊是如沐春風,讓人能不自覺的放下恐懼與緊張。
“殿下,既然不合腳,就讓奴婢給您換下來吧。”侍從趕忙勸道。這要是傷到腳該如何是好。
“不用,等到林江賑災結束,百姓們都重返家園後,這鞋應該就已經穿的合腳了。”
如果他真的能夠將賑災的事務處理好,讓百姓能有家可迴的話,也算是達成了與那個孩子的約定。
也許在離開林江的時候,自己還能在人群中,看到那個叫小牛的孩童,聽他親口告訴自己,他已經迴家了。
“可——”
“好了!讓聞餘進來!”青年擺了擺手,隨後閉上眼睛,看起來有些乏累。
侍從隻能行禮稱是,隨後退了出去。
而後一個容貌普通,身體也有些消瘦,作侍衛打扮的人走了進來,輕聲的行禮道:
“殿下!”
“聞英已經通過翁南江離開了眾人的視線,隻是不知道此行是否順利。在離開阜安州以後,你以尋找他的名義,繼續留在這裏,做好接應。”
“是!殿下,邊軍中真的有人私通外敵嗎?”
“那就要查一查才知道了。到底是耳聽為虛,眼見為實。不過一旦查實,孤需要馬上稟告父皇,絕對不能讓這些吃裏扒外的家夥威脅到邊關的安危,給外族以可乘之機。”
“卑職明白了。”
青年點了點頭:“如果沒有等到聞英,那麽就去找前左都禦史宋大人,聞英也許去了那裏。”
“可,他不是應該直接迴來將情況稟明殿下嗎?”聞餘看起來有些不解。
“孤總覺得好像有哪裏不太對勁,所以——”青年的話沒有說完,便停了下來,隨後轉換了話題:“按照孤的吩咐去做便是。”
“是!”
侍衛行禮後也退了下去,青年則是坐在椅子上,用手扶著額頭,不知在沉思什麽。目光劃過腳上穿的鞋子,露出一抹淺淺的笑意。
……
“咳,咳!”
“殿下,您身子不舒服嗎?奴婢命隨行的太醫過來。”
“……”
“殿下這是怎麽了?殿下您醒醒!”
“……”
“殿下吐血了!”
“……”
“太醫,殿下究竟怎麽了,你快說啊!”
“殿,殿下,恐染了……”
“你說什麽?”
“……”
青年躺在床上,身體上的劇烈不適與痛苦,讓他甚至不能保持清醒,隱約中,聽到是他路過的村莊有村民染了疾。
所以,這一切都是命吧。
他還不知道邊關是否真的有將領與外族勾結,他還沒有完成父皇交代的任務,卻再也沒有辦法,迴到京城去盡孝,沒有辦法陪昭兒過今年的生辰了。
真的好遺憾啊!
青年努力睜開眼睛,側過頭,看向床邊的鞋子,看來對那個孩童的承諾也無法實現了。沒想到,在最後離開的時候,自己卻成為了一個失信的人。
沒有信守對父皇的承諾,對母後的承諾,對昭兒的承諾,還有對遭受災禍流離失所百姓的承諾。
青年的目光看著鞋子,感覺眼皮越來越沉,卻突然爆發出一抹淩厲,隨後漸漸失去了光彩。
原來是這樣嗎?
真的很不甘心啊!
“殿下!”
“殿下!”
“太子殿下!”
“太子殿下薨了!”
“……”
“你們這些人,敢這樣謀害太子殿下,就應該千刀萬剮!”
這些人,居然利用孩子,利用太子殿下的仁善之心,做出如此陰毒的事情,即使死後下了地府,也無法被原諒。
此時的馮瑞,再也控製不住心中的憤怒,一腳踢在張溝田的身上。讓後者因為劇痛,而蜷縮起身體,發出痛苦的呻吟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