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3章 成熟了不少
農家小子的古代上進日常 作者:冬眠中的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哎,一轉眼又到了鄉試之年啊!”朱雲興放下筆,揉了揉有些微酸的手腕,嘴裏不自覺的歎了一口氣。
“姐夫,你今天做了三篇文章,也念叨三次了。”
一旁的王茂康放下手中的筆,對方這聲歎息,把他的思緒都給擾沒了。朱雲興也不想這樣,但就是控製不住:
“我是真的不想讓茂平失望啊!萬一更不理咱們了怎麽辦。”
以往茂平即使在林江為官,對他們的督促也是格外的嚴格,雖然人不在身邊,卻像是從來沒有離開過。
但似乎是從他們上次鄉試再次铩羽而歸之後,茂平信中對於他們的督促,就減少了很多。隨後越來越少,直到最後變成隻言片語。
朱雲興知道,他們讓茂平失望了。他一直覺得自己在科舉這條崎嶇的山路上,被茂平推著勉強攀爬,對於雙方都是一種折磨。
但等對方終於鬆開了手,自己似乎有了理由停下來,心情卻是難以言說的失落。對方的失望更加讓他覺得羞愧難當。
仔細想一想,他們除了繼續在應考的道路上,走下去之外,還能做什麽呢。似乎他們什麽都不想做,隻想過輕巧悠閑的瀟灑生活。而這一切,都需要靠著茂平的庇護。
這麽一想,他們還真是不思進取,甚至不識好歹。
在王茂平所不知道的時間中,朱雲興三人都對自身做了深刻的反思,並且認定了還要繼續考下去的決心。而他們更希望盡快用自己最大的努力,來消除王茂平的失望。
“哎,我也擔心二哥對我們會更加失望。”
“我也不想啊!”王茂康的話得到了王茂景的附和。
三人明確了目標之後,愧疚的感覺變得更多了一些。雖然他們已經快要到廢寢忘食的地步,但到底鄉試的門檻還是太難邁了一些。
王茂平如果能夠看到眼前的場景,還會感到欣喜。
自己因為公務而沒有時間再去督促他們,還陰差陽錯的讓他們終於認清現實,打心眼兒裏開始發奮圖強了?這難道就是真正的距離產生美?
不過即使是這樣,他還是想要說上一句:“舉人是給自己考的,不是給他啊!”
隻是遠在林江的王茂平無法聽到三人的心聲,但三個人卻收到了王茂平的信。
“怎麽辦,我有些不敢看。”王茂康將信推到了朱雲興的手中。生怕親眼看到上麵寫的是“失望至極”,亦或是“任爾自便”。
一般王茂平的信,都是直接送到父母的手上。這次顯然是個例外,再結合之前的態度,也不怪王茂康多想,所以這信還是年長一些的來看吧。
朱雲興沒有辦法,隻得將信封拆開,將裏麵的信紙拿了出來,信還是一如既往的厚實。懷著一點忐忑的心情,開始看起來,眉頭也在片刻之後蹙起,臉上不自覺的閃過擔憂之色。
“姐夫,二哥信上寫的什麽,該不會是斥責我們的吧!”其實斥責王茂康也不是不能接受,就怕二哥失望之後,連斥責的話語都懶得再說。
“古牢關發生了戰事。”
“啊?衝突嗎?”其他二人的心不自覺重重跳動了一下,王茂康趕忙問出了口。
近些年,邊關也不是沒有發生過衝突,但規模小,也在可控的範圍內。所以二人希望這次也是如此。
朱雲興深深的歎了一口氣:“外族大舉進攻古牢關。”
雖然信中的語氣輕描淡寫,似乎隻是在敘述無關緊要的事情,但他怎麽說也是多次被鄉試擋在門外的秀才,又怎麽會看不出情況的嚴峻呢。
這些話,想來也隻是茂平怕家人擔心。
“讓我看看!”信還沒有看完,就被焦急的王茂康拿了過去。三人在看過信之後,都陷入了沉默之中。
邊關的形勢,想來遠比信上寫的要嚴峻。而且從日期來看,茂平(二哥)是推算過時間的。
這樣就能在戰事的消息傳到寧江的時候,給他們報上平安,同時也不想過早的讓家人擔憂。
三人也的確猜到了王茂平的想法,而王茂平雖然知道,戰事的消息在民間傳播的速度,無法與軍情上報朝廷的速度相提並論,卻沒有想到會比他所預想的還要慢。
沉默不言的王茂康,再次拿起了信的最後一頁,這是二哥專門寫給他們的。字數不多,沒有訓斥,也沒有失望,隻是寫到:
“吾為王家之男兒,應盡孝於祖父母、雙親膝下,應兄友弟恭,盡庇佑扶持之責。然吾身為肇原府之長官,更需為國盡忠,護一方百姓,守一方平安。今,王家需盡托付於骨肉兄弟及姊兄,他日樽酒再話團圓。”
王茂平身在林江分身乏術,暫時顧不上家裏人,而如果邊關的局勢變得更加嚴峻,那自己非但更加顧不上王家,還要將兩個孩子托付給家人。
隻是這些都是後話,如今的他還不想提及,隻會加劇家人的憂慮。而他相信,即使不這麽寫,自己的兄弟們也能照看好家裏。
但他依舊這麽做了,因為他需要讓兄弟們意識到,自己也許不能一直作為他們的依靠,而那個時候,在沒有自己的情況下,他們就需要站出來成為家人的依靠。
當然,他是希望自己可以一直被他們依靠著。
在看到信的時候,王茂康他們也明白了他字句中的意思。
“在古牢關得勝之前,我們可要守好家裏,絕對不能讓二哥失望!”王茂康嗓子發緊,但還是努力維持平靜的說道。
“是啊,不然二哥迴來的時候,不知道會怎麽懲罰我們呢。”
朱雲興看著兩兄弟,雖然還是盡力表現的和平常一樣,但卻好像沉穩了不少。上前拍了拍他們的肩膀:
“這次就讓茂平看看,我們不會一直讓他失望的。”
“嗯!”他們應該成為真真正正能夠為家人遮風擋雨的存在了,也應該成為讓二哥可以依靠的存在。
所謂兄弟,本應該是相互扶持的。因為一封信,讓王茂康三人似乎成熟了不少。
“姐夫,你今天做了三篇文章,也念叨三次了。”
一旁的王茂康放下手中的筆,對方這聲歎息,把他的思緒都給擾沒了。朱雲興也不想這樣,但就是控製不住:
“我是真的不想讓茂平失望啊!萬一更不理咱們了怎麽辦。”
以往茂平即使在林江為官,對他們的督促也是格外的嚴格,雖然人不在身邊,卻像是從來沒有離開過。
但似乎是從他們上次鄉試再次铩羽而歸之後,茂平信中對於他們的督促,就減少了很多。隨後越來越少,直到最後變成隻言片語。
朱雲興知道,他們讓茂平失望了。他一直覺得自己在科舉這條崎嶇的山路上,被茂平推著勉強攀爬,對於雙方都是一種折磨。
但等對方終於鬆開了手,自己似乎有了理由停下來,心情卻是難以言說的失落。對方的失望更加讓他覺得羞愧難當。
仔細想一想,他們除了繼續在應考的道路上,走下去之外,還能做什麽呢。似乎他們什麽都不想做,隻想過輕巧悠閑的瀟灑生活。而這一切,都需要靠著茂平的庇護。
這麽一想,他們還真是不思進取,甚至不識好歹。
在王茂平所不知道的時間中,朱雲興三人都對自身做了深刻的反思,並且認定了還要繼續考下去的決心。而他們更希望盡快用自己最大的努力,來消除王茂平的失望。
“哎,我也擔心二哥對我們會更加失望。”
“我也不想啊!”王茂康的話得到了王茂景的附和。
三人明確了目標之後,愧疚的感覺變得更多了一些。雖然他們已經快要到廢寢忘食的地步,但到底鄉試的門檻還是太難邁了一些。
王茂平如果能夠看到眼前的場景,還會感到欣喜。
自己因為公務而沒有時間再去督促他們,還陰差陽錯的讓他們終於認清現實,打心眼兒裏開始發奮圖強了?這難道就是真正的距離產生美?
不過即使是這樣,他還是想要說上一句:“舉人是給自己考的,不是給他啊!”
隻是遠在林江的王茂平無法聽到三人的心聲,但三個人卻收到了王茂平的信。
“怎麽辦,我有些不敢看。”王茂康將信推到了朱雲興的手中。生怕親眼看到上麵寫的是“失望至極”,亦或是“任爾自便”。
一般王茂平的信,都是直接送到父母的手上。這次顯然是個例外,再結合之前的態度,也不怪王茂康多想,所以這信還是年長一些的來看吧。
朱雲興沒有辦法,隻得將信封拆開,將裏麵的信紙拿了出來,信還是一如既往的厚實。懷著一點忐忑的心情,開始看起來,眉頭也在片刻之後蹙起,臉上不自覺的閃過擔憂之色。
“姐夫,二哥信上寫的什麽,該不會是斥責我們的吧!”其實斥責王茂康也不是不能接受,就怕二哥失望之後,連斥責的話語都懶得再說。
“古牢關發生了戰事。”
“啊?衝突嗎?”其他二人的心不自覺重重跳動了一下,王茂康趕忙問出了口。
近些年,邊關也不是沒有發生過衝突,但規模小,也在可控的範圍內。所以二人希望這次也是如此。
朱雲興深深的歎了一口氣:“外族大舉進攻古牢關。”
雖然信中的語氣輕描淡寫,似乎隻是在敘述無關緊要的事情,但他怎麽說也是多次被鄉試擋在門外的秀才,又怎麽會看不出情況的嚴峻呢。
這些話,想來也隻是茂平怕家人擔心。
“讓我看看!”信還沒有看完,就被焦急的王茂康拿了過去。三人在看過信之後,都陷入了沉默之中。
邊關的形勢,想來遠比信上寫的要嚴峻。而且從日期來看,茂平(二哥)是推算過時間的。
這樣就能在戰事的消息傳到寧江的時候,給他們報上平安,同時也不想過早的讓家人擔憂。
三人也的確猜到了王茂平的想法,而王茂平雖然知道,戰事的消息在民間傳播的速度,無法與軍情上報朝廷的速度相提並論,卻沒有想到會比他所預想的還要慢。
沉默不言的王茂康,再次拿起了信的最後一頁,這是二哥專門寫給他們的。字數不多,沒有訓斥,也沒有失望,隻是寫到:
“吾為王家之男兒,應盡孝於祖父母、雙親膝下,應兄友弟恭,盡庇佑扶持之責。然吾身為肇原府之長官,更需為國盡忠,護一方百姓,守一方平安。今,王家需盡托付於骨肉兄弟及姊兄,他日樽酒再話團圓。”
王茂平身在林江分身乏術,暫時顧不上家裏人,而如果邊關的局勢變得更加嚴峻,那自己非但更加顧不上王家,還要將兩個孩子托付給家人。
隻是這些都是後話,如今的他還不想提及,隻會加劇家人的憂慮。而他相信,即使不這麽寫,自己的兄弟們也能照看好家裏。
但他依舊這麽做了,因為他需要讓兄弟們意識到,自己也許不能一直作為他們的依靠,而那個時候,在沒有自己的情況下,他們就需要站出來成為家人的依靠。
當然,他是希望自己可以一直被他們依靠著。
在看到信的時候,王茂康他們也明白了他字句中的意思。
“在古牢關得勝之前,我們可要守好家裏,絕對不能讓二哥失望!”王茂康嗓子發緊,但還是努力維持平靜的說道。
“是啊,不然二哥迴來的時候,不知道會怎麽懲罰我們呢。”
朱雲興看著兩兄弟,雖然還是盡力表現的和平常一樣,但卻好像沉穩了不少。上前拍了拍他們的肩膀:
“這次就讓茂平看看,我們不會一直讓他失望的。”
“嗯!”他們應該成為真真正正能夠為家人遮風擋雨的存在了,也應該成為讓二哥可以依靠的存在。
所謂兄弟,本應該是相互扶持的。因為一封信,讓王茂康三人似乎成熟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