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7章 占據道德法律製高點
重整山河,從穿成宋欽宗開始 作者:沐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大主教也點頭說道:“這個跟拆毀城堡是一樣的,誰要不聽話,就出兵討伐他。”
他們倆都同意了這一項議題,顯然就這麽通過了。
大主教接著說道:“第三個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北邊和蘇格蘭的領土爭端,以及西邊與威爾士的戰爭。
蘇格蘭現在處於內戰之中,我們利用他們的內戰,已經把我們北邊的被他們占領的地盤都奪了迴來。
我聽亨利跟我說過,其中有趙公子你作為蘇格蘭攝政王做出的努力,對此我們都銘刻在心。”
趙桓卻微微皺眉,因為這件事他已經叮囑亨利不能對外說,結果亨利還是告訴了大主教。
但趙桓也沒做解釋,大主教接著說道:“目前我們在北方是否繼續用兵奪取蘇格蘭領土,利用他們內戰的機會占到足夠的地盤,這是需要斟酌決策的。
同時西邊威爾士利用我們內戰,奪取了我們西邊大片的領土,如今內戰平定,統一的王室應該可以向西出兵,將被威爾士奪取的領土重新拿迴來,甚至徹底擊敗威爾士。
這也是需要做出決策的地方,當然還有就是與法蘭西之間的戰爭。
我聽亨利不止一次提到他跟路易國王存在著不死不休的矛盾,他一定會出兵法蘭西,徹底打敗路易國王,並親手將他碎屍萬段,才能解他心頭之恨。
因此一旦亨利國王迴來,對法蘭西的戰爭必然會爆發,但是我們現在麵臨的問題很多,是不是現在就要打法蘭西,以及怎麽打都需要慎重考慮。
我所注意到的就是這五個方麵的問題,其他沒有了。”
瑪蒂爾達道了一聲辛苦,望向趙桓說道:“趙公子,您看呢,對外戰爭該怎麽打?”
說到這個話題,趙桓一下就來了興趣,他說道:“我們英格蘭人有尚武精神,從來不怕戰爭,該我們的東西我們一定要奪迴來。
就算不是我們的,開疆拓土是每一位君王的宏願,我相信也是亨利和小亨利他們父子共同的心願。
如果攝政王也有這樣的想法,我完全支持,而且我可以提供軍費貸款,組建軍隊用來對外征戰。
我要的東西相信攝政王很清楚,我不要土地,隻要育齡女子,因為它可以讓我跟大宋進行交換,獲取大宋更多的支持。
而有了大宋的支持,才會有我對你們的支持,這是一個良性循環。當然還是那句話,你們可以用你們自己的女人,當然也可以通過戰爭來奪取敵國的女人,用來跟我換金幣。”
瑪蒂爾達有些苦悶,在她看來,趙桓既然都成了她孫兒的義父了,難道不應該免費花錢替他兒子打江山嗎?
反正將來這江山也是他兒子的,怎麽還要用女人去換呢?但這種事她知道,趙桓已經這樣開口,她如果質疑會破壞雙方的良好關係。
而且趙桓既然這麽說了,就不會改主意,她想用道德綁架的形式來讓趙桓免費出錢,為她孫兒組建軍隊去征戰四方,隻怕是行不通的,所以這種事最好還是不提為好。
瑪蒂爾達點頭說道:“這個沒問題,不過我們現在百廢待興,整個王國經曆了這麽些年的戰亂,迫切需要大量資金注入來重振經濟,恢複生產,也能讓百姓安居樂業。
所以我們除了需要大量的軍費貸款之外,也需要用於普通生產生活的相應貸款,不知道趙公子能否提供這方麵的幫助?”
趙桓搖搖頭說道:“我個人原則上不提供除了軍費貸款之外的其他貸款,不過這些貸款你們完全可以通過大宋的金行貸款解決。
他們很樂意提供非軍事方麵的貸款,隻要有符合要求的抵押就可以。”
在倫敦和英格蘭的一些主要城市,都已經設立了大宋的金行,辦理貸款業務,瑪蒂爾達當然知道可以從這些金行申請貸款。
但她需要的是低息貸款,甚至是無息貸款,她向趙公子這位孫兒的幹爹提這個話,就是想從趙桓這獲得低利率的貸款。
趙桓又如何不知道,因此直截了當開口就把這話給堵了,讓他們去找大宋金行。
瑪蒂爾達隻好無奈地暗自苦笑,不敢再開口提這件事了,免得影響雙方關係。
於是瑪蒂爾達轉移了話題,對趙桓說道:“趙公子有沒有其他的好的建議呢?有的話不妨提出來。”
這本來隻是一句客套話,但是既然瑪蒂爾達提出來了,趙桓就不打算客套。
他說道:“我覺得完備的法律製度是一個國家獲得良好發展的重要因素,所以王國既然已經停止了內戰,就應該製定出相應王國的治理方法。
我們可以製定完備的法律體係來將王國引向法治的軌道,同時也可以把法律作為對付那些企圖反叛的貴族和領主的武器。
比如我們可以製定反國家分裂法,隻要是貴族和領主敢於起來反抗法製的統一破壞法律的推行,就可以視為分裂國家的行為,從而便有充分的理由出兵討伐他們。
法律武器用好了,堪比千軍萬馬,而我相信沒有幾個貴族和領主懂得使用法律武器來反抗朝廷,並且他們也不具備這樣的能力。
製定法律的權力必須掌控在王室手裏,由王室來統一製定適用於整個王國的法律,牢牢把控立法權,就可以占據道德製高點,將來就能師出有名的對這些反派的貴族和領主進行懲罰。
畢竟他們反抗王室的手段不一定就是起兵造反,他們可能會采取一些相對溫和,但是會讓王室很難受的反抗手段,比如拒絕交稅,拒絕出兵為王國出征,拒絕執行王室製定法律等等。
麵對這些軟釘子,要想直接出兵,而又沒有《反國家分裂法》等法律製度的支持,就師出無名。
有了這些法律,他們違反了,咱們就可以以此為由對他進行軍事打擊,其他貴族和領主卻說不出話來,甚至也不得不跟隨王室共同出兵。”
剛開始趙桓提到建立法律體係的時候,瑪蒂爾達和大主教都不是很感興趣,因為這個時候的英格蘭還遠沒有完整的法律體係,他們依舊實行的是傳統的盎格魯撒克遜習慣法,以及數百年前古羅馬留下來的一些法律製度和原則。
另外基督教會有自己的宗教法庭,按照基督教義來處理一些婚姻繼承方麵的案件。很多爭議都是由貴族和領主直接裁決,而他們裁決的依據完全是各憑喜好。
趙桓提到的以法律為武器來站在道德製高點上,將來出師有名,軍事打擊那些不服從王室統治的貴族和領主的想法,隨著趙桓展開解釋,瑪蒂爾達和大主教都開始頻頻點頭,認為這種思路其實挺好。
是否師出有名,是戰爭是否能獲得勝利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百姓對於正義的戰爭,往往會投入熱情,對於沒有目標不明確甚至處於無法接受的原因而發動的戰爭是茫然的,從而在戰爭中逃避甚至退縮。
趙桓推出了他在神羅帝國製定的法律體係。這一體係固然源自大宋,但根據神羅帝國的實際情況進行了適當調整,並融合了當地的習慣法。
將該體係引入英格蘭後,亦可融入盎格魯-撒克遜習慣法,以便更有效地推廣實施。
他們倆都同意了這一項議題,顯然就這麽通過了。
大主教接著說道:“第三個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北邊和蘇格蘭的領土爭端,以及西邊與威爾士的戰爭。
蘇格蘭現在處於內戰之中,我們利用他們的內戰,已經把我們北邊的被他們占領的地盤都奪了迴來。
我聽亨利跟我說過,其中有趙公子你作為蘇格蘭攝政王做出的努力,對此我們都銘刻在心。”
趙桓卻微微皺眉,因為這件事他已經叮囑亨利不能對外說,結果亨利還是告訴了大主教。
但趙桓也沒做解釋,大主教接著說道:“目前我們在北方是否繼續用兵奪取蘇格蘭領土,利用他們內戰的機會占到足夠的地盤,這是需要斟酌決策的。
同時西邊威爾士利用我們內戰,奪取了我們西邊大片的領土,如今內戰平定,統一的王室應該可以向西出兵,將被威爾士奪取的領土重新拿迴來,甚至徹底擊敗威爾士。
這也是需要做出決策的地方,當然還有就是與法蘭西之間的戰爭。
我聽亨利不止一次提到他跟路易國王存在著不死不休的矛盾,他一定會出兵法蘭西,徹底打敗路易國王,並親手將他碎屍萬段,才能解他心頭之恨。
因此一旦亨利國王迴來,對法蘭西的戰爭必然會爆發,但是我們現在麵臨的問題很多,是不是現在就要打法蘭西,以及怎麽打都需要慎重考慮。
我所注意到的就是這五個方麵的問題,其他沒有了。”
瑪蒂爾達道了一聲辛苦,望向趙桓說道:“趙公子,您看呢,對外戰爭該怎麽打?”
說到這個話題,趙桓一下就來了興趣,他說道:“我們英格蘭人有尚武精神,從來不怕戰爭,該我們的東西我們一定要奪迴來。
就算不是我們的,開疆拓土是每一位君王的宏願,我相信也是亨利和小亨利他們父子共同的心願。
如果攝政王也有這樣的想法,我完全支持,而且我可以提供軍費貸款,組建軍隊用來對外征戰。
我要的東西相信攝政王很清楚,我不要土地,隻要育齡女子,因為它可以讓我跟大宋進行交換,獲取大宋更多的支持。
而有了大宋的支持,才會有我對你們的支持,這是一個良性循環。當然還是那句話,你們可以用你們自己的女人,當然也可以通過戰爭來奪取敵國的女人,用來跟我換金幣。”
瑪蒂爾達有些苦悶,在她看來,趙桓既然都成了她孫兒的義父了,難道不應該免費花錢替他兒子打江山嗎?
反正將來這江山也是他兒子的,怎麽還要用女人去換呢?但這種事她知道,趙桓已經這樣開口,她如果質疑會破壞雙方的良好關係。
而且趙桓既然這麽說了,就不會改主意,她想用道德綁架的形式來讓趙桓免費出錢,為她孫兒組建軍隊去征戰四方,隻怕是行不通的,所以這種事最好還是不提為好。
瑪蒂爾達點頭說道:“這個沒問題,不過我們現在百廢待興,整個王國經曆了這麽些年的戰亂,迫切需要大量資金注入來重振經濟,恢複生產,也能讓百姓安居樂業。
所以我們除了需要大量的軍費貸款之外,也需要用於普通生產生活的相應貸款,不知道趙公子能否提供這方麵的幫助?”
趙桓搖搖頭說道:“我個人原則上不提供除了軍費貸款之外的其他貸款,不過這些貸款你們完全可以通過大宋的金行貸款解決。
他們很樂意提供非軍事方麵的貸款,隻要有符合要求的抵押就可以。”
在倫敦和英格蘭的一些主要城市,都已經設立了大宋的金行,辦理貸款業務,瑪蒂爾達當然知道可以從這些金行申請貸款。
但她需要的是低息貸款,甚至是無息貸款,她向趙公子這位孫兒的幹爹提這個話,就是想從趙桓這獲得低利率的貸款。
趙桓又如何不知道,因此直截了當開口就把這話給堵了,讓他們去找大宋金行。
瑪蒂爾達隻好無奈地暗自苦笑,不敢再開口提這件事了,免得影響雙方關係。
於是瑪蒂爾達轉移了話題,對趙桓說道:“趙公子有沒有其他的好的建議呢?有的話不妨提出來。”
這本來隻是一句客套話,但是既然瑪蒂爾達提出來了,趙桓就不打算客套。
他說道:“我覺得完備的法律製度是一個國家獲得良好發展的重要因素,所以王國既然已經停止了內戰,就應該製定出相應王國的治理方法。
我們可以製定完備的法律體係來將王國引向法治的軌道,同時也可以把法律作為對付那些企圖反叛的貴族和領主的武器。
比如我們可以製定反國家分裂法,隻要是貴族和領主敢於起來反抗法製的統一破壞法律的推行,就可以視為分裂國家的行為,從而便有充分的理由出兵討伐他們。
法律武器用好了,堪比千軍萬馬,而我相信沒有幾個貴族和領主懂得使用法律武器來反抗朝廷,並且他們也不具備這樣的能力。
製定法律的權力必須掌控在王室手裏,由王室來統一製定適用於整個王國的法律,牢牢把控立法權,就可以占據道德製高點,將來就能師出有名的對這些反派的貴族和領主進行懲罰。
畢竟他們反抗王室的手段不一定就是起兵造反,他們可能會采取一些相對溫和,但是會讓王室很難受的反抗手段,比如拒絕交稅,拒絕出兵為王國出征,拒絕執行王室製定法律等等。
麵對這些軟釘子,要想直接出兵,而又沒有《反國家分裂法》等法律製度的支持,就師出無名。
有了這些法律,他們違反了,咱們就可以以此為由對他進行軍事打擊,其他貴族和領主卻說不出話來,甚至也不得不跟隨王室共同出兵。”
剛開始趙桓提到建立法律體係的時候,瑪蒂爾達和大主教都不是很感興趣,因為這個時候的英格蘭還遠沒有完整的法律體係,他們依舊實行的是傳統的盎格魯撒克遜習慣法,以及數百年前古羅馬留下來的一些法律製度和原則。
另外基督教會有自己的宗教法庭,按照基督教義來處理一些婚姻繼承方麵的案件。很多爭議都是由貴族和領主直接裁決,而他們裁決的依據完全是各憑喜好。
趙桓提到的以法律為武器來站在道德製高點上,將來出師有名,軍事打擊那些不服從王室統治的貴族和領主的想法,隨著趙桓展開解釋,瑪蒂爾達和大主教都開始頻頻點頭,認為這種思路其實挺好。
是否師出有名,是戰爭是否能獲得勝利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百姓對於正義的戰爭,往往會投入熱情,對於沒有目標不明確甚至處於無法接受的原因而發動的戰爭是茫然的,從而在戰爭中逃避甚至退縮。
趙桓推出了他在神羅帝國製定的法律體係。這一體係固然源自大宋,但根據神羅帝國的實際情況進行了適當調整,並融合了當地的習慣法。
將該體係引入英格蘭後,亦可融入盎格魯-撒克遜習慣法,以便更有效地推廣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