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4章 人性沒有底線
大唐:我就製個鹽,竟被封國公 作者:宸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想著家中兩個手握兵器等著自己迴去的母老虎,再看著一臉期待的李治,張小瑜心裏有了計較。
“雉奴,咱們兄弟誰跟誰啊?客氣什麽。”
“姐夫,這對於你來說可能就是一句話,可對於我來說,這就是萬裏江山。姐夫,我覺得你現在應該想想等小弟我登基後,你想要什麽的問題了。不然,到時候我怕你一時半會想不起來。”
我尼瑪,夠意思。
甭管你是真心還是假意,現在先用一下再說。
“雉奴,以後的事咱們以後再說,現在咱們得辦眼前的事。”
“姐夫,你想要啥?隻要我能辦到的,一定照辦。”
“那什麽,你去你舅舅家,把你大表姐給我帶過來。”
李治:“………………”
“姐夫,這不行吧?現在天色已經黑了。”
“那怕啥的?我就是要跟你大表姐一起看月亮。”
“今天沒有月亮。”
“那我和你大表姐看螞蟻爬樹行不行?”
“姐夫,大晚上的,能看到螞蟻爬樹嗎?”
“操,你就說這事能不能辦?”
“我隻能說試試,對了,姐夫,你那點小心思我懂,我又不是小孩子了。”
“你懂個屁。”
“我真懂,上個月我玩了個宮女。”
我次奧,這麽牛逼嗎?
“後來呢?”
“後來宮女失蹤了,母後說那宮女被放出宮迴了老家。”
迴老家?應該是迴了真正的老家吧?!
深宅大院內,又不受大唐律約束,死個人還不跟死條狗差不多?!
“姐夫,其實我想說,你直接去舅舅家唄,我帶你去。”
“我喜歡在馬車裏不行嗎?”
“臥槽,姐夫,有品味。以前我隻敢在宮裏,到處都是母後眼線,完事後沒一時半會,母後就知道。你算是給我打開了一扇新大門,姐夫真不愧是格物高手。姐夫等著,我這就去找大表姐。”
張小瑜:“……………”
這算是帶壞未成年人嘛?
不得不說李治辦事還是可以的,半個時辰後趕著趙國公府的馬車把長孫夢帶了過來。
看著含情脈脈的長孫夢,張小瑜一腳將李治踢一邊。久別重逢,誰也沒有浪費時間。
一番雲雨過後,張小瑜走下馬車。
“雉奴,走,跟我迴去一趟。”
到了家門口,張小瑜下車迴家,果然看到豫章和長樂還在等著,雞毛毯子和掃把還在門邊。
看到張小瑜迴來,本想發火的兩姐妹看到外麵有趙國公府的馬車,態度明顯好轉。
“那什麽,雉奴帶著他大表姐遛彎,剛好經過,要不要請進來喝杯茶?”看著長樂和豫章一臉狐疑,張小瑜壞笑問道。
“我們娘家的事,你摻和什麽?去,洗好澡老實躺床上等著。”
長樂說完帶著豫章走了出去,看到這,李治趕緊趕著馬車跑,比兔子都快。
“咋迴事?咋還愣著?趕緊洗澡去。”
張小瑜:“………………”
第二天,張小瑜腰酸背痛起床,準確的說是被李世民喊起來。
李世民帶著長孫無垢,後麵跟著提裝印章的王初,意氣風發。
困擾幾個月的煩心事今天就能解決,心情大好。
“這小子咋迴事?怎麽隻剩了半條命?”看著張小瑜腰酸背痛起床,李世民衝一臉滿足的長樂問道。
“父皇,你問這作甚?都是女兒家閨房的事。”
李世民:“………………”
臥槽,忘記是兩個閨女嫁過來。
“小瑜,那什麽,嶽父對不住你,是嶽父判斷失誤。王初,等下派人給鎮國王弄點補品過來。”
“嶽父大人,沒事,還能頂得住。走,咱們辦正事。”
此時的長安城外人山人海,家中有孩子犧牲的,自然是眼巴巴等著,盼著,幾個月的堅持終於等到了結果,怎能不期待?
除了這些人,還有小攤販,當然,還有很多吃瓜群眾。
滿朝文武百官也都老老實實在邊上等著,平日裏作威作福的官老爺也隻有這個時候能放低姿態平易近人。
此時禦林軍和金吾衛已經悉數到場維持秩序,兩萬人控製上百萬人,也是不容易,就算是身經百戰的李君羨和強壯也是額頭冒汗。
這要是出點事,那自己的一世英名將毀於一旦。
一般這種重要場合領導說的話都是很簡潔明了,三言兩語說完,直接開溜。反而是那些無關緊要的小事,翻來覆去的耍官腔,沒完沒了。
等現場人群靜了下來,李世民讓李治宣讀了他早已寫好的罪已詔。從這就能看出,李老二想釋放的意思。
不得不說李老二是寫罪已詔高手,純純熟練工,裏麵內容非常官方。你聽著是覺得他說了一大堆,可是仔細一想,又什麽都沒說。再仔細一想,好像又說了。再仔細一想,自己又什麽都沒聽懂。
然後李世民和長孫無垢,還有即將被被冊立為太子的李治給眾人鞠躬,最後李老二又一臉痛苦的割下自己一小撮頭發再次衝眾人鞠躬。
雖然張小瑜不覺得割點頭發算什麽,畢竟在後世,每個月都得去找托尼老師剪一次。
可是眼前這幫人不這樣想,當看到李老二割頭發後,立馬感動的不要不要的。更有甚者哭的稀裏嘩啦,比親爹死了哭的都狠。
等李老二一家表演完畢,張小瑜立馬安排禦林軍開始辦正事。
發錢的攤位擺了上千個,好在有了存折,再也不像以前那樣得帶大量的銅錢。
發放字據的攤位隻有兩個,畢竟需要這東西的人不多,王初和他幹兒子王成恩每人拿一個李老二的印章在等著。
消息是前一天晚上就放出去的,眾人也都有自己的計較,對於要一千貫錢財還是字據,心裏門清。
真正需要考慮是要字據還是錢財的人是極少數,一直猶豫不決。絕大多數人都是想都不用想就知道自己需要什麽。
“大哥,不對勁。”就在張小瑜想著這件事已經要圓滿結束時,強壯臉色鐵青的跑了過來。
“咋迴事?怎麽不對勁?”
“大哥,按照我們的預算,應該隻有不到二十五萬人來排隊。你看你那些排隊的人,至少也得有四五十萬。有些人已經等不及,正在發生喧嘩。”
聽到這,張小瑜轉頭看去。還真是,每個領錢的攤位上都有四五百人在排隊。一千個攤位,可不是就是四五十萬人?
瑪德,一點底線都沒有,這種錢都想冒領。
“雉奴,咱們兄弟誰跟誰啊?客氣什麽。”
“姐夫,這對於你來說可能就是一句話,可對於我來說,這就是萬裏江山。姐夫,我覺得你現在應該想想等小弟我登基後,你想要什麽的問題了。不然,到時候我怕你一時半會想不起來。”
我尼瑪,夠意思。
甭管你是真心還是假意,現在先用一下再說。
“雉奴,以後的事咱們以後再說,現在咱們得辦眼前的事。”
“姐夫,你想要啥?隻要我能辦到的,一定照辦。”
“那什麽,你去你舅舅家,把你大表姐給我帶過來。”
李治:“………………”
“姐夫,這不行吧?現在天色已經黑了。”
“那怕啥的?我就是要跟你大表姐一起看月亮。”
“今天沒有月亮。”
“那我和你大表姐看螞蟻爬樹行不行?”
“姐夫,大晚上的,能看到螞蟻爬樹嗎?”
“操,你就說這事能不能辦?”
“我隻能說試試,對了,姐夫,你那點小心思我懂,我又不是小孩子了。”
“你懂個屁。”
“我真懂,上個月我玩了個宮女。”
我次奧,這麽牛逼嗎?
“後來呢?”
“後來宮女失蹤了,母後說那宮女被放出宮迴了老家。”
迴老家?應該是迴了真正的老家吧?!
深宅大院內,又不受大唐律約束,死個人還不跟死條狗差不多?!
“姐夫,其實我想說,你直接去舅舅家唄,我帶你去。”
“我喜歡在馬車裏不行嗎?”
“臥槽,姐夫,有品味。以前我隻敢在宮裏,到處都是母後眼線,完事後沒一時半會,母後就知道。你算是給我打開了一扇新大門,姐夫真不愧是格物高手。姐夫等著,我這就去找大表姐。”
張小瑜:“……………”
這算是帶壞未成年人嘛?
不得不說李治辦事還是可以的,半個時辰後趕著趙國公府的馬車把長孫夢帶了過來。
看著含情脈脈的長孫夢,張小瑜一腳將李治踢一邊。久別重逢,誰也沒有浪費時間。
一番雲雨過後,張小瑜走下馬車。
“雉奴,走,跟我迴去一趟。”
到了家門口,張小瑜下車迴家,果然看到豫章和長樂還在等著,雞毛毯子和掃把還在門邊。
看到張小瑜迴來,本想發火的兩姐妹看到外麵有趙國公府的馬車,態度明顯好轉。
“那什麽,雉奴帶著他大表姐遛彎,剛好經過,要不要請進來喝杯茶?”看著長樂和豫章一臉狐疑,張小瑜壞笑問道。
“我們娘家的事,你摻和什麽?去,洗好澡老實躺床上等著。”
長樂說完帶著豫章走了出去,看到這,李治趕緊趕著馬車跑,比兔子都快。
“咋迴事?咋還愣著?趕緊洗澡去。”
張小瑜:“………………”
第二天,張小瑜腰酸背痛起床,準確的說是被李世民喊起來。
李世民帶著長孫無垢,後麵跟著提裝印章的王初,意氣風發。
困擾幾個月的煩心事今天就能解決,心情大好。
“這小子咋迴事?怎麽隻剩了半條命?”看著張小瑜腰酸背痛起床,李世民衝一臉滿足的長樂問道。
“父皇,你問這作甚?都是女兒家閨房的事。”
李世民:“………………”
臥槽,忘記是兩個閨女嫁過來。
“小瑜,那什麽,嶽父對不住你,是嶽父判斷失誤。王初,等下派人給鎮國王弄點補品過來。”
“嶽父大人,沒事,還能頂得住。走,咱們辦正事。”
此時的長安城外人山人海,家中有孩子犧牲的,自然是眼巴巴等著,盼著,幾個月的堅持終於等到了結果,怎能不期待?
除了這些人,還有小攤販,當然,還有很多吃瓜群眾。
滿朝文武百官也都老老實實在邊上等著,平日裏作威作福的官老爺也隻有這個時候能放低姿態平易近人。
此時禦林軍和金吾衛已經悉數到場維持秩序,兩萬人控製上百萬人,也是不容易,就算是身經百戰的李君羨和強壯也是額頭冒汗。
這要是出點事,那自己的一世英名將毀於一旦。
一般這種重要場合領導說的話都是很簡潔明了,三言兩語說完,直接開溜。反而是那些無關緊要的小事,翻來覆去的耍官腔,沒完沒了。
等現場人群靜了下來,李世民讓李治宣讀了他早已寫好的罪已詔。從這就能看出,李老二想釋放的意思。
不得不說李老二是寫罪已詔高手,純純熟練工,裏麵內容非常官方。你聽著是覺得他說了一大堆,可是仔細一想,又什麽都沒說。再仔細一想,好像又說了。再仔細一想,自己又什麽都沒聽懂。
然後李世民和長孫無垢,還有即將被被冊立為太子的李治給眾人鞠躬,最後李老二又一臉痛苦的割下自己一小撮頭發再次衝眾人鞠躬。
雖然張小瑜不覺得割點頭發算什麽,畢竟在後世,每個月都得去找托尼老師剪一次。
可是眼前這幫人不這樣想,當看到李老二割頭發後,立馬感動的不要不要的。更有甚者哭的稀裏嘩啦,比親爹死了哭的都狠。
等李老二一家表演完畢,張小瑜立馬安排禦林軍開始辦正事。
發錢的攤位擺了上千個,好在有了存折,再也不像以前那樣得帶大量的銅錢。
發放字據的攤位隻有兩個,畢竟需要這東西的人不多,王初和他幹兒子王成恩每人拿一個李老二的印章在等著。
消息是前一天晚上就放出去的,眾人也都有自己的計較,對於要一千貫錢財還是字據,心裏門清。
真正需要考慮是要字據還是錢財的人是極少數,一直猶豫不決。絕大多數人都是想都不用想就知道自己需要什麽。
“大哥,不對勁。”就在張小瑜想著這件事已經要圓滿結束時,強壯臉色鐵青的跑了過來。
“咋迴事?怎麽不對勁?”
“大哥,按照我們的預算,應該隻有不到二十五萬人來排隊。你看你那些排隊的人,至少也得有四五十萬。有些人已經等不及,正在發生喧嘩。”
聽到這,張小瑜轉頭看去。還真是,每個領錢的攤位上都有四五百人在排隊。一千個攤位,可不是就是四五十萬人?
瑪德,一點底線都沒有,這種錢都想冒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