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繁留意到了屏風外麵的世界,也留意到那渾然天成,與自己的琴聲完美融合的蕭聲。
他微微一笑。
琴是木琴,蕭是白玉簫。
琴聲與蕭聲混合交雜,奏成了更美的旋律。
喝酒的客人們放下了酒杯,摟著鶯歌燕舞的姑娘們的老爺和公子們停止了一些敏感的動作。
中年人沒有笑,因為他吹著蕭,笑了會耽誤他的事情。最重要的一個問題就是,他不是年輕人了。
中年人吹著蕭,慢慢往屏風處走去。
當琴聲停,蕭聲止的時候,麗花樓打破了以往的慣例。
中年人站在屏風前,那根白玉簫被他拿在手裏,不怎麽顯眼。
兩人之間隻隔了一道屏風。
中年人能上前來,目的很明顯,就是要見這位琴師一麵。而他在程繁成為麗花樓的第二天就來見麵,有可能隻是想要交個朋友,還有一種可能就是,他有其他的目的。
姑娘們依然站在樓上,依靠著欄杆,好奇地看著成為場上焦點的兩人,想要說些閑言碎語,但是看見站在不遠處冷著臉的那個婦人,全部都閉了嘴。
韓大家聽到了隨身丫鬟的匯報,往樓上趕時,就已經聽到了美妙的琴簫合奏,音樂雖美,但韓大家沒有心情欣賞,反而情緒很糟糕。
現在她站在了樓上,看著那個拿著白玉簫的中年人,整個人隨即一冷,就像是形成了一場寒冰風暴。
姑娘們很怕。
即使韓大家平時對她們極好,也極少動怒。可是當她們看見韓大家的這個表現時,便瞬間都明白,這位主子生氣了。
煙羅縹緲,是寒氣蔓延的通道,卻被屏風阻隔。
韓大家的額頭上再次出現了一道裂痕,就像台山頂上的那兩道對望的懸崖一般,可怕且驚心。
屏風阻隔了韓大家的怒氣,再加上視線的遮擋,以及那個遮住陽光的身影,使得程繁沒有顧及其他,隻是把心思全都放在這個身影上。
中年人感覺到了這一股深深刺骨的寒意,姑娘們怕,但是他不怕。
“先生琴藝高超,在下君且,前來拜見。”
君且不怕韓大家的怒氣,韓大家何等人物?可以想象這個中年人君且的身份。
程繁沒有感覺到,所以沒有顧及。
琴簫合奏,而且配合極佳,很明顯是天籟之音,場間所有人可以作證。不過程繁還是覺得這不如那次宴會上,自己與張青的配合。
盡管當時兩人所表達的意思不同,可是程繁卻在張青的身上感覺到了別的東西。
這是此次和君且的配合中所沒有的涵蓋的。
不管程繁如何想,這次配合顯然是極好的,他也想見見,這位吹簫的高手君且。
韓大家沒有再看場間隻隔著屏風的那兩人,她臉上的裂痕沒有合上,就轉身離開樓台。
程繁走出了屏風,才見到了這位吹簫的中年人。
中年人的鬢間透著一抹淺淺的白,歲月的滄桑在他的臉上清晰的顯現出來。
一襲青衫下的君且,手裏捏著一根白玉簫。
“沒想到先生這麽年輕。”當君且看到出來屏風的是一個青年人時,滄桑的臉上有著一絲意外。
程繁卻看出來,這不是意外。
程繁沒有在意,躬身行禮之後,禮貌說道:“程繁見過君且先生。”
君且一笑,臉上的溝壑連成一團,像是個垂暮的老人。
這個人任重道遠吧。
君且先行蒼老的麵容令程繁想到一些東西,對這個一襲青衫的中年人,他的內心發出了感慨。
“程繁先生如此年輕,琴藝就已經大成,在下不才,隻能感歎,徒增傷悲啊。”
這是客套話,程繁聽出了君且的心酸。
這樣的一個人,一定做了很多事吧?
“君且先生,不必妄自菲薄,你也有年輕的時候,總是先生這般稱唿,在下難以收受,不如直唿老弟吧?”
這也是客套話,其實也是程繁的心裏話。
君且在程繁的第一印象中,確實是個做了很多事,閱曆十分廣泛的先生。
恰恰相反的是,程繁的閱曆顯得不足。
君且笑道:“程繁老弟,既然這樣說了,你不如叫我老哥,如何?”
兩人客套了一番,確實增進了關係,隻是眾目睽睽之下,兩人這般站著交談,總是有些不好。
君且率先開口,說道:“程繁老弟,不如下桌聊一聊?”
程繁指了指身後的屏風,笑著搖了搖頭。
君且領會了程繁的意思,不再要求,說道:“中午一起吃飯,你覺得怎樣?”
“榮幸之至。”
迴答了君且的問題,程繁進了屏風,沒有多言。
他對君且的要求感到不滿,在麗花樓下桌吃飯,那肯定是要一些姑娘們陪伴的。
想到這裏,程繁覺得不滿意,他是一個走在正直道路上的好青年,這個事情是萬萬不能答應的,再說自己事情未了,韓大家雖說不願深究,對自己的印象也不會太好。
他想起了昨天與忘營的對話,又在今日的天珍樓看見了張青的側臉……
程繁咬了咬舌頭,狠狠搖頭之後,不再想這些風花雪月之事。
……
韓大家的姣好麵容上依然穿插著一道裂痕,久久不能消散。
她的隨身丫鬟十分謹慎地把茶水放在桌子上。
那個中年人韓大家認識,正因為認識,她才會生氣。
如果隻是一場很簡單的交流,韓大家根本不會在意,但是能簡單嗎?
關於程繁的問題,韓大家知道一些情況,對其中的內幕,知道的更是不少,這是齊王派來的人物,那位中年人如此做法,到底是什麽意思?
程繁的身份極其敏感,如今和他接觸,會不會真的出了什麽事?
韓大家忽然起了一種衝動,一種掀了桌子,衝到齊王府裏見那個曲提的衝動。
她忽然又想起了往事,對於兩個二十幾年都不曾見麵的故人來說,他們或許會急於一時,又或許會等到三十年。
那段往事讓韓大家選擇了後者。
她當然知道齊王曲提把程繁派過來是什麽意思,她當然知道自己的眼裏容不得沙子。
“你覺得他想幹嘛?”
韓大家平靜說道,隻是額頭上的裂痕依然沒有合攏。
韓大家說的他自然就是君且,和她說話的對象自然就是那個恭敬站在身後的隨身丫鬟。
丫鬟顫抖說道:“奴婢不敢妄言。”
既然是隨身丫鬟,那肯定會幫助主子分憂,隻是在這件事上,這個丫鬟不敢亂說話,生怕稍有不慎,就會有滅頂之災。
韓大家平靜說道:“放心說出來,沒有關係,這裏隻有我們。”
丫鬟很不平靜說道:“奴婢愚見,認為他是想公開向王爺發起挑戰。”
韓大家臉色稍緩,說道:“有這個可能,那個十惡不赦的人不敢來,難道他還不敢派人來監視?”
韓大家把聲音微微拔高,說道:“但是我覺得,那個程繁不是他派來的奸細,而是……棋子。”
韓大家口中那個十惡不赦的人就是齊王,從他對齊王的稱唿由王爺變成曲提,最後變成十惡不赦的人,這其間肯定隱藏著什麽秘密。
丫鬟小心說道:“奴婢覺得……還有一種可能。”
“什麽可能?”
丫鬟四處張望,確認無人偷聽後,才小心地湊到韓大家耳邊。
韓大家有些驚訝,到底是什麽事,讓這個一向暢所欲言的丫鬟如此謹小慎微?
“他是想……拉攏這個琴師。”
韓大家心態稍安,額頭上那一道觸目驚心的裂痕,終於消失。
他微微一笑。
琴是木琴,蕭是白玉簫。
琴聲與蕭聲混合交雜,奏成了更美的旋律。
喝酒的客人們放下了酒杯,摟著鶯歌燕舞的姑娘們的老爺和公子們停止了一些敏感的動作。
中年人沒有笑,因為他吹著蕭,笑了會耽誤他的事情。最重要的一個問題就是,他不是年輕人了。
中年人吹著蕭,慢慢往屏風處走去。
當琴聲停,蕭聲止的時候,麗花樓打破了以往的慣例。
中年人站在屏風前,那根白玉簫被他拿在手裏,不怎麽顯眼。
兩人之間隻隔了一道屏風。
中年人能上前來,目的很明顯,就是要見這位琴師一麵。而他在程繁成為麗花樓的第二天就來見麵,有可能隻是想要交個朋友,還有一種可能就是,他有其他的目的。
姑娘們依然站在樓上,依靠著欄杆,好奇地看著成為場上焦點的兩人,想要說些閑言碎語,但是看見站在不遠處冷著臉的那個婦人,全部都閉了嘴。
韓大家聽到了隨身丫鬟的匯報,往樓上趕時,就已經聽到了美妙的琴簫合奏,音樂雖美,但韓大家沒有心情欣賞,反而情緒很糟糕。
現在她站在了樓上,看著那個拿著白玉簫的中年人,整個人隨即一冷,就像是形成了一場寒冰風暴。
姑娘們很怕。
即使韓大家平時對她們極好,也極少動怒。可是當她們看見韓大家的這個表現時,便瞬間都明白,這位主子生氣了。
煙羅縹緲,是寒氣蔓延的通道,卻被屏風阻隔。
韓大家的額頭上再次出現了一道裂痕,就像台山頂上的那兩道對望的懸崖一般,可怕且驚心。
屏風阻隔了韓大家的怒氣,再加上視線的遮擋,以及那個遮住陽光的身影,使得程繁沒有顧及其他,隻是把心思全都放在這個身影上。
中年人感覺到了這一股深深刺骨的寒意,姑娘們怕,但是他不怕。
“先生琴藝高超,在下君且,前來拜見。”
君且不怕韓大家的怒氣,韓大家何等人物?可以想象這個中年人君且的身份。
程繁沒有感覺到,所以沒有顧及。
琴簫合奏,而且配合極佳,很明顯是天籟之音,場間所有人可以作證。不過程繁還是覺得這不如那次宴會上,自己與張青的配合。
盡管當時兩人所表達的意思不同,可是程繁卻在張青的身上感覺到了別的東西。
這是此次和君且的配合中所沒有的涵蓋的。
不管程繁如何想,這次配合顯然是極好的,他也想見見,這位吹簫的高手君且。
韓大家沒有再看場間隻隔著屏風的那兩人,她臉上的裂痕沒有合上,就轉身離開樓台。
程繁走出了屏風,才見到了這位吹簫的中年人。
中年人的鬢間透著一抹淺淺的白,歲月的滄桑在他的臉上清晰的顯現出來。
一襲青衫下的君且,手裏捏著一根白玉簫。
“沒想到先生這麽年輕。”當君且看到出來屏風的是一個青年人時,滄桑的臉上有著一絲意外。
程繁卻看出來,這不是意外。
程繁沒有在意,躬身行禮之後,禮貌說道:“程繁見過君且先生。”
君且一笑,臉上的溝壑連成一團,像是個垂暮的老人。
這個人任重道遠吧。
君且先行蒼老的麵容令程繁想到一些東西,對這個一襲青衫的中年人,他的內心發出了感慨。
“程繁先生如此年輕,琴藝就已經大成,在下不才,隻能感歎,徒增傷悲啊。”
這是客套話,程繁聽出了君且的心酸。
這樣的一個人,一定做了很多事吧?
“君且先生,不必妄自菲薄,你也有年輕的時候,總是先生這般稱唿,在下難以收受,不如直唿老弟吧?”
這也是客套話,其實也是程繁的心裏話。
君且在程繁的第一印象中,確實是個做了很多事,閱曆十分廣泛的先生。
恰恰相反的是,程繁的閱曆顯得不足。
君且笑道:“程繁老弟,既然這樣說了,你不如叫我老哥,如何?”
兩人客套了一番,確實增進了關係,隻是眾目睽睽之下,兩人這般站著交談,總是有些不好。
君且率先開口,說道:“程繁老弟,不如下桌聊一聊?”
程繁指了指身後的屏風,笑著搖了搖頭。
君且領會了程繁的意思,不再要求,說道:“中午一起吃飯,你覺得怎樣?”
“榮幸之至。”
迴答了君且的問題,程繁進了屏風,沒有多言。
他對君且的要求感到不滿,在麗花樓下桌吃飯,那肯定是要一些姑娘們陪伴的。
想到這裏,程繁覺得不滿意,他是一個走在正直道路上的好青年,這個事情是萬萬不能答應的,再說自己事情未了,韓大家雖說不願深究,對自己的印象也不會太好。
他想起了昨天與忘營的對話,又在今日的天珍樓看見了張青的側臉……
程繁咬了咬舌頭,狠狠搖頭之後,不再想這些風花雪月之事。
……
韓大家的姣好麵容上依然穿插著一道裂痕,久久不能消散。
她的隨身丫鬟十分謹慎地把茶水放在桌子上。
那個中年人韓大家認識,正因為認識,她才會生氣。
如果隻是一場很簡單的交流,韓大家根本不會在意,但是能簡單嗎?
關於程繁的問題,韓大家知道一些情況,對其中的內幕,知道的更是不少,這是齊王派來的人物,那位中年人如此做法,到底是什麽意思?
程繁的身份極其敏感,如今和他接觸,會不會真的出了什麽事?
韓大家忽然起了一種衝動,一種掀了桌子,衝到齊王府裏見那個曲提的衝動。
她忽然又想起了往事,對於兩個二十幾年都不曾見麵的故人來說,他們或許會急於一時,又或許會等到三十年。
那段往事讓韓大家選擇了後者。
她當然知道齊王曲提把程繁派過來是什麽意思,她當然知道自己的眼裏容不得沙子。
“你覺得他想幹嘛?”
韓大家平靜說道,隻是額頭上的裂痕依然沒有合攏。
韓大家說的他自然就是君且,和她說話的對象自然就是那個恭敬站在身後的隨身丫鬟。
丫鬟顫抖說道:“奴婢不敢妄言。”
既然是隨身丫鬟,那肯定會幫助主子分憂,隻是在這件事上,這個丫鬟不敢亂說話,生怕稍有不慎,就會有滅頂之災。
韓大家平靜說道:“放心說出來,沒有關係,這裏隻有我們。”
丫鬟很不平靜說道:“奴婢愚見,認為他是想公開向王爺發起挑戰。”
韓大家臉色稍緩,說道:“有這個可能,那個十惡不赦的人不敢來,難道他還不敢派人來監視?”
韓大家把聲音微微拔高,說道:“但是我覺得,那個程繁不是他派來的奸細,而是……棋子。”
韓大家口中那個十惡不赦的人就是齊王,從他對齊王的稱唿由王爺變成曲提,最後變成十惡不赦的人,這其間肯定隱藏著什麽秘密。
丫鬟小心說道:“奴婢覺得……還有一種可能。”
“什麽可能?”
丫鬟四處張望,確認無人偷聽後,才小心地湊到韓大家耳邊。
韓大家有些驚訝,到底是什麽事,讓這個一向暢所欲言的丫鬟如此謹小慎微?
“他是想……拉攏這個琴師。”
韓大家心態稍安,額頭上那一道觸目驚心的裂痕,終於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