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1章 司州第一家
說句更難聽的話,張富才是這一切的始作俑者!所以,張富是斷不可能為這幾個人出頭的。他心裏也明白一個道理,現在死幾個人若是不影響大計,也是無所謂的,總比到時候折損更多的人強!
現在張富的目標很明確:隻要能為了未來整個司州可以統治穩定,現在死去一些人也不是太大問題——這是任何一個合格的君主都會做出的選擇,如果還糾結這幾條人命,那就太婆婆媽媽,不適合當老大了!
最後,張富還對著來報信的錦衣衛留下一句輕飄飄的話:“這些家族之前也沒少幹欺男霸女之事,現在隻是遇到了比他們更厲害的楊家,看上去顯得他們可憐了一樣。要我說啊,他們不過是狗咬狗罷了,沒什麽值得同情的……”
就這樣,在楊修的雷霆手腕之下,其他不同意的家族也被各種針對和欺負,他們最終的結局隻有兩個——要麽認慫從了,老老實實站隊楊家;要麽帶著家裏那點餘財,跑到其他地方去吧,那他們家裏的土地可帶不走,自然就歸蜀國咯。
有幾家硬氣了幾天,最終在兒子被罷官、孫子被楊家人當街火並打死的情況下。老族長還是頂不住了,選擇了屈服。這也很正常啊,普通老百姓鬥不過有錢有勢的人,就隻能選擇屈服;這小官吏鬥不過更大的官吏,也隻能忍了唄!
什麽?你說讓他們逃走?那斷然是不可能的!現在他們家裏的餘財才有多少啊,最值錢的東西可都是洛陽城裏的良田加宅院,這些不動產可都是他們家族幾代人努力積累下來的財產啊,肯定舍不得扔了放棄啊。
哦,還是有兩家比較硬骨頭,被欺負的比較慘之後,族長忍不住了帶著族人跑了,臨走之前將土地田契、宅邸等不動產給賤賣了,隻想抓緊變現好拿著真金白銀溜出去。
不過,最搞笑的是,他們這幾家找的賤賣的‘典當鋪’也是剛剛依附楊家的一家小弟開設的。這個初來乍到的小弟為了表示自己的忠心,迫不及待地又將剛低價收買到的地契送給了楊修!
楊修也是很會辦事啊,收到這個地契之後,他直接到政和苑,親自送給了馮道。還輕飄飄的說了一句:“這家人逃跑了,地契便宜賣給我們楊家了,我楊家呢又都是良好居民,從不搞這些明裏暗裏的土地兼並,主動獻給國家,充公吧!”
馮道拿著地契,笑嗬嗬的對著楊修一頓誇讚。得到了馮道的誇讚,可是讓楊修的小小虛弱心達到了又一個高潮,雖然不如太子的誇讚吧,但已經足夠管用了。
楊修當場就拍著胸脯表示:以後他們楊家再遇到這種情況,都會將良田歸還給國家,主動充公。他們楊家不差這點小錢,就是想表忠心!
可給馮道樂的,也笑著合不攏嘴,繼續一個勁誇讚楊修;得到誇讚的楊修也是一個勁的笑,倆人就跟個神經病一樣,對著哈哈哈大笑起來。
反正大家各取所需嘛,都不虧,也都能達成目標,這就是真正意義上的兩全其美,互惠互利的好計策!
從這件事裏,也可以看出來,張富和馮道當初製定的以世家製衡(治理)世家的計劃其實差不多已經成功了。
我們將時間線撥快一些,先從宏觀角度來說起:
幾乎在兩三年之後,整個司州的世家都被整治得差不多了,大約有名氣,能排得上號的家族僅百個吧,現在基本都已經嚴格站隊,聽從楊家的了。
楊家已經成為司州等地當之無愧的第一大家族!
而且,正如張富預想的那樣,在楊家的規範下,這些世族確實收斂了許多違法亂紀的作風,也算是給蜀國在司州等地的治理,減輕了非常大的負擔!
楊家帶個好頭最主要的原因呢,就是楊修和楊彪最起碼都是要臉的人,他們倆明麵上可都是蜀國命官,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身後的楊家,肯定是要以身作則,遵守國家法律的嘛……
特別是楊彪,雖然不在洛陽,但數次提醒兒子,現在是太子默許他們這樣做的,他們楊家就更不能做出出格的事情,否則就是打太子的臉;根據張富的性格吧,若是打了他的臉,那麽楊家是否還在就是另一個問題了……
楊修自然也明白這個,他的終極目的隻是躋身蜀國權力中心,越來越被重用罷了。他可沒傻到真的跟張富對著幹,楊修自恃聰明二十年了,但在第一次見到張富後,就自己認輸了,他可真比不上這個太子。
加上現在的楊修在朝廷中,就說洛陽小朝廷中,他的話語權確實越來越大了,太子也確實越來越重視他,楊修的第一步目的其實已經達到了,自然也會好好珍惜,好好表現呢,當然也需要嚴格約束下麵的人!
所以,楊修真的對楊家內部的管控非常嚴格,光家規都出了好幾版了,嚴格勒令楊家子弟去做一些出格的事情!二代或者三代子弟們,可以紈絝享樂,這不犯法,但是千萬不能觸碰其他紅線,要不然,楊修絕對站出來大義滅親!
後續還真有一個楊家從支的二代紈絝子弟,在大街上強搶民女,被蜀國官府抓住了,這個人還狂得在監獄裏大喊自己是楊家的人,純屬於沒一點腦子了。
楊修知道這個事情後,火急火燎趕到監獄,一個勁向著當時負責洛陽司法的官吏某某大人道歉(賣個關子,不想劇透)!
不過呢,楊修一個勁的道歉並不是為了保下這個人,而是道歉給官家添麻煩了,然後希望大人抓緊給這個已經被逐出楊家的逆子定罪,最好是能殺了他吧,以儆效尤,他楊家可丟不起這個人……
後續這個人犯的罪,隻能說是強搶不成,倒是罪不至死,理應不會被處死的。但是在楊修的堅持之下,來了一個‘反向打點’,又找出來幾樁之前的罪狀最終將他的罪責罪加一等,終於是成功處死了!
說句更難聽的話,張富才是這一切的始作俑者!所以,張富是斷不可能為這幾個人出頭的。他心裏也明白一個道理,現在死幾個人若是不影響大計,也是無所謂的,總比到時候折損更多的人強!
現在張富的目標很明確:隻要能為了未來整個司州可以統治穩定,現在死去一些人也不是太大問題——這是任何一個合格的君主都會做出的選擇,如果還糾結這幾條人命,那就太婆婆媽媽,不適合當老大了!
最後,張富還對著來報信的錦衣衛留下一句輕飄飄的話:“這些家族之前也沒少幹欺男霸女之事,現在隻是遇到了比他們更厲害的楊家,看上去顯得他們可憐了一樣。要我說啊,他們不過是狗咬狗罷了,沒什麽值得同情的……”
就這樣,在楊修的雷霆手腕之下,其他不同意的家族也被各種針對和欺負,他們最終的結局隻有兩個——要麽認慫從了,老老實實站隊楊家;要麽帶著家裏那點餘財,跑到其他地方去吧,那他們家裏的土地可帶不走,自然就歸蜀國咯。
有幾家硬氣了幾天,最終在兒子被罷官、孫子被楊家人當街火並打死的情況下。老族長還是頂不住了,選擇了屈服。這也很正常啊,普通老百姓鬥不過有錢有勢的人,就隻能選擇屈服;這小官吏鬥不過更大的官吏,也隻能忍了唄!
什麽?你說讓他們逃走?那斷然是不可能的!現在他們家裏的餘財才有多少啊,最值錢的東西可都是洛陽城裏的良田加宅院,這些不動產可都是他們家族幾代人努力積累下來的財產啊,肯定舍不得扔了放棄啊。
哦,還是有兩家比較硬骨頭,被欺負的比較慘之後,族長忍不住了帶著族人跑了,臨走之前將土地田契、宅邸等不動產給賤賣了,隻想抓緊變現好拿著真金白銀溜出去。
不過,最搞笑的是,他們這幾家找的賤賣的‘典當鋪’也是剛剛依附楊家的一家小弟開設的。這個初來乍到的小弟為了表示自己的忠心,迫不及待地又將剛低價收買到的地契送給了楊修!
楊修也是很會辦事啊,收到這個地契之後,他直接到政和苑,親自送給了馮道。還輕飄飄的說了一句:“這家人逃跑了,地契便宜賣給我們楊家了,我楊家呢又都是良好居民,從不搞這些明裏暗裏的土地兼並,主動獻給國家,充公吧!”
馮道拿著地契,笑嗬嗬的對著楊修一頓誇讚。得到了馮道的誇讚,可是讓楊修的小小虛弱心達到了又一個高潮,雖然不如太子的誇讚吧,但已經足夠管用了。
楊修當場就拍著胸脯表示:以後他們楊家再遇到這種情況,都會將良田歸還給國家,主動充公。他們楊家不差這點小錢,就是想表忠心!
可給馮道樂的,也笑著合不攏嘴,繼續一個勁誇讚楊修;得到誇讚的楊修也是一個勁的笑,倆人就跟個神經病一樣,對著哈哈哈大笑起來。
反正大家各取所需嘛,都不虧,也都能達成目標,這就是真正意義上的兩全其美,互惠互利的好計策!
從這件事裏,也可以看出來,張富和馮道當初製定的以世家製衡(治理)世家的計劃其實差不多已經成功了。
我們將時間線撥快一些,先從宏觀角度來說起:
幾乎在兩三年之後,整個司州的世家都被整治得差不多了,大約有名氣,能排得上號的家族僅百個吧,現在基本都已經嚴格站隊,聽從楊家的了。
楊家已經成為司州等地當之無愧的第一大家族!
而且,正如張富預想的那樣,在楊家的規範下,這些世族確實收斂了許多違法亂紀的作風,也算是給蜀國在司州等地的治理,減輕了非常大的負擔!
楊家帶個好頭最主要的原因呢,就是楊修和楊彪最起碼都是要臉的人,他們倆明麵上可都是蜀國命官,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身後的楊家,肯定是要以身作則,遵守國家法律的嘛……
特別是楊彪,雖然不在洛陽,但數次提醒兒子,現在是太子默許他們這樣做的,他們楊家就更不能做出出格的事情,否則就是打太子的臉;根據張富的性格吧,若是打了他的臉,那麽楊家是否還在就是另一個問題了……
楊修自然也明白這個,他的終極目的隻是躋身蜀國權力中心,越來越被重用罷了。他可沒傻到真的跟張富對著幹,楊修自恃聰明二十年了,但在第一次見到張富後,就自己認輸了,他可真比不上這個太子。
加上現在的楊修在朝廷中,就說洛陽小朝廷中,他的話語權確實越來越大了,太子也確實越來越重視他,楊修的第一步目的其實已經達到了,自然也會好好珍惜,好好表現呢,當然也需要嚴格約束下麵的人!
所以,楊修真的對楊家內部的管控非常嚴格,光家規都出了好幾版了,嚴格勒令楊家子弟去做一些出格的事情!二代或者三代子弟們,可以紈絝享樂,這不犯法,但是千萬不能觸碰其他紅線,要不然,楊修絕對站出來大義滅親!
後續還真有一個楊家從支的二代紈絝子弟,在大街上強搶民女,被蜀國官府抓住了,這個人還狂得在監獄裏大喊自己是楊家的人,純屬於沒一點腦子了。
楊修知道這個事情後,火急火燎趕到監獄,一個勁向著當時負責洛陽司法的官吏某某大人道歉(賣個關子,不想劇透)!
不過呢,楊修一個勁的道歉並不是為了保下這個人,而是道歉給官家添麻煩了,然後希望大人抓緊給這個已經被逐出楊家的逆子定罪,最好是能殺了他吧,以儆效尤,他楊家可丟不起這個人……
後續這個人犯的罪,隻能說是強搶不成,倒是罪不至死,理應不會被處死的。但是在楊修的堅持之下,來了一個‘反向打點’,又找出來幾樁之前的罪狀最終將他的罪責罪加一等,終於是成功處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