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千羽從來就沒預想到魏顧城會做出如此驚人的決定,太過難以置信了。
換一個正常人都不會有這樣的想法,誰能想到一個帝王突然跟你說,他不幹了,要跟你混。
誰聽到這話,第一時間肯定是覺得對方是不是有什麽毛病,或者有什麽陰謀。
木千羽有想過,要麽就跟大魏死磕到底,要麽大魏被旭日給幹掉,怎麽都不會出現如今的結果。
所以,千羽方麵也從來沒做過什麽關於另外一個勢力還沒正式開打就投誠的預案。
兩方勢力在開戰的過程中,會有將領率兵投誠的情況發,但是一位帝王帶著一個國家集體投誠的,木千羽聞所未聞。
與大榆開戰,林星飛到死都未曾有投降的念頭,一直到戰死。
這也是天下爭霸以來死的第一位帝王,但絕對不會是最後一位。
以魏顧城的性格,絕對會選擇林星飛的道路,死戰到底。
結果,現實一巴掌把木千羽給拍懵了。
這事情,木千羽是自己一個人決定不了的了,隻好通知內閣所有大臣以及相關的人員來開會了。
溫史禮等人有點懵了,又開會?天塌了?
開會不重要,重要是又在軍部大廳開,這才是重點。
等到所有人的到場後,木千羽下令讓千月衛接手了這裏的防衛,城主府外禁軍進入到一級戒備。
軍部的大廳裏,一切無關的人員全部都被請走了。
在場的人都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恐怕真的發生了一件非常了不得的大事了。
木千羽並沒有說什麽,而是把魏顧城傳信讓眾人傳閱了起來。
大家的表情跟木千羽看到一樣,集體石化了。
楊天師最先緩過神來,說道:“魏皇大義啊!”
秦岱銘心裏想著,這魏皇何止是大義,簡直是驚為天人,他這一決定直接改變了現有的天下格局。
青州一旦並入到了千羽,整個千羽的實力就會迅速膨脹。
如果不算盛州的仙臨和滄瀾,千羽已經擁有了南州、望州、林州和盛州,加上如今即將並入的青州,一躍成為了天下最強的勢力了。
這是前所未有的大事,其它勢力將無法阻擋千羽的腳步了。
秦岱銘立刻跪倒在地,大聲高唿:“恭喜陛下,賀喜陛下!”
其他人也反應了過來,一起跪下高唿。
木千羽讓他們趕緊起來,商量如何安排妥當這件事情。
慕文韜說道:“這是大事,千萬不可馬虎。魏皇開了個好頭,或許以後其他的勢力也會紛紛效仿。所以,我們要必須給予魏皇一個合適的位置。”
木千羽問道:“諸位愛卿,你們認為給予對方一個什麽位置?”
木千痕說道:“陛下,對方是一個帝王的身份向我們靠攏的,雖不能給予同等的位置,但也不能太低了。我們的功勳製度裏,是從縣男一直到親王。”
這話一出,大家明白了木千痕的意思,要不給魏顧城封個異姓王。
可大家都知道,在千羽,前線的將士都在累積戰功,暫時還沒有正式受封。
現在突然封一個異姓王,會不會給各個軍團的將領帶去不好的影響?
而且根據帝國法令中的功勳法,這魏顧城還沒達到封王的條件。
青州有一半的地盤已經落入到了千羽的手裏,就算開戰了,大魏勝算不高。
太子木華陽說道;“啟稟父皇,兒臣認為,封爵之事不必過於緊張。魏皇既然能提出要加入到我們千羽,也就是說他不會在乎這些事情。但是,如果讓他領兵與旭日作戰,這才是他想要的。”
對於木華陽的話,木千羽是表示認同的。魏顧城就有這種表示,他加入到千羽之後,希望可以繼續領兵與旭日作戰。
魏顧城跟旭日的仇是解不開的了,不讓他帶兵是不行的。
大魏並入來後,千羽的對外作戰計劃就需要做出調整了。
千羽除了會繼續跟旭日作戰外,很快就要麵臨與金晨接觸了。
因為旭日的水師的存在,千羽暫時不會對中州有任何軍事行動的。
沒有對等的水師配合,就算千羽的大軍進入到中州,也會被敵人阻擋在淩江和南汐河外。
因此,千羽的下一個作戰目標就是金晨了。
木千羽是沒想到這麽快就要與金晨開戰了,又一次超脫了原來的計劃中。
魏顧城要跟旭日作戰,那麽就要把他調到盛州去了。
整個盛州,也隻有中線軍團的統帥的位置比較適合他。
這樣一來,湯昌傑就要調離盛州了。
莊子棟不在,木千羽隻好問秦岱銘這個軍策司的副司長了。
“秦愛卿,朕把魏皇調到中線軍團去,把湯總督調到青州,讓他去組建東線軍團如何?”
“陛下,這個提議,臣認為並沒有太大的問題。隻是大魏現在還有二十幾萬的兵力,他們又該如何安排呢?滄瀾一戰馬上就要發起了,我們需要更改一下計劃嗎?”
木千羽想了想說道:“朕差點就忘了滄瀾大戰即將開展,此計劃不變。大魏並入到我們千羽,這件事還屬於高度保密階段。我們可以從中做做文章,與大魏做一場戲。”
“讓魏顧城抽調二十萬兵力渡過西陵江,擺出要與我們開戰的架勢,讓天下人都產生誤會。我們順勢對滄瀾發起攻擊,讓大魏的人馬也向滄瀾方向奔去。”
“那個時候,旭日就會以為大魏是要從後麵偷襲我們。趁旭日還沒反應過來之時,我們聯合大魏的兵力一舉把滄瀾拿下。”
“大魏目前還有二十七萬的兵力,抽調二十萬後,剩下的那七萬兵力讓他們提前返迴到青州的東線,讓他們駐紮雲邑。”
“如果讓金晨方麵提前得知魏顧城的決定,必然會先我們一步大舉入侵到青州裏去。”
“要是青州的東線失守了,我們以後就要會付出極大的代價才能把整個青州完全拿下。”
“等打完滄瀾一戰之後,無論是中線軍團、西線軍團還是還沒組建的東線軍團統統改名。三大軍團更改為三大兵團,兵團下轄各個軍團。原先早有計劃,每個軍團都是六萬人馬。”
“這個計劃一直沒有完成,是因為我們的兵力不夠。等到滄瀾一戰結束後,把所有的軍團兵力補充完畢。”
“另外,魏皇的身份暫定為中線兵團的主將,軍職為總督,與梁卓遠他們並列。至於封爵,為魏國公。其他大魏的將領會根據實際情況再受封,讓魏顧城提交名單。”
木千羽定了調子,讓大家商議過後,沒多大的問題就迴複魏顧城。
不過,這個消息在沒正式公布之前都是絕對保密的。
換一個正常人都不會有這樣的想法,誰能想到一個帝王突然跟你說,他不幹了,要跟你混。
誰聽到這話,第一時間肯定是覺得對方是不是有什麽毛病,或者有什麽陰謀。
木千羽有想過,要麽就跟大魏死磕到底,要麽大魏被旭日給幹掉,怎麽都不會出現如今的結果。
所以,千羽方麵也從來沒做過什麽關於另外一個勢力還沒正式開打就投誠的預案。
兩方勢力在開戰的過程中,會有將領率兵投誠的情況發,但是一位帝王帶著一個國家集體投誠的,木千羽聞所未聞。
與大榆開戰,林星飛到死都未曾有投降的念頭,一直到戰死。
這也是天下爭霸以來死的第一位帝王,但絕對不會是最後一位。
以魏顧城的性格,絕對會選擇林星飛的道路,死戰到底。
結果,現實一巴掌把木千羽給拍懵了。
這事情,木千羽是自己一個人決定不了的了,隻好通知內閣所有大臣以及相關的人員來開會了。
溫史禮等人有點懵了,又開會?天塌了?
開會不重要,重要是又在軍部大廳開,這才是重點。
等到所有人的到場後,木千羽下令讓千月衛接手了這裏的防衛,城主府外禁軍進入到一級戒備。
軍部的大廳裏,一切無關的人員全部都被請走了。
在場的人都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恐怕真的發生了一件非常了不得的大事了。
木千羽並沒有說什麽,而是把魏顧城傳信讓眾人傳閱了起來。
大家的表情跟木千羽看到一樣,集體石化了。
楊天師最先緩過神來,說道:“魏皇大義啊!”
秦岱銘心裏想著,這魏皇何止是大義,簡直是驚為天人,他這一決定直接改變了現有的天下格局。
青州一旦並入到了千羽,整個千羽的實力就會迅速膨脹。
如果不算盛州的仙臨和滄瀾,千羽已經擁有了南州、望州、林州和盛州,加上如今即將並入的青州,一躍成為了天下最強的勢力了。
這是前所未有的大事,其它勢力將無法阻擋千羽的腳步了。
秦岱銘立刻跪倒在地,大聲高唿:“恭喜陛下,賀喜陛下!”
其他人也反應了過來,一起跪下高唿。
木千羽讓他們趕緊起來,商量如何安排妥當這件事情。
慕文韜說道:“這是大事,千萬不可馬虎。魏皇開了個好頭,或許以後其他的勢力也會紛紛效仿。所以,我們要必須給予魏皇一個合適的位置。”
木千羽問道:“諸位愛卿,你們認為給予對方一個什麽位置?”
木千痕說道:“陛下,對方是一個帝王的身份向我們靠攏的,雖不能給予同等的位置,但也不能太低了。我們的功勳製度裏,是從縣男一直到親王。”
這話一出,大家明白了木千痕的意思,要不給魏顧城封個異姓王。
可大家都知道,在千羽,前線的將士都在累積戰功,暫時還沒有正式受封。
現在突然封一個異姓王,會不會給各個軍團的將領帶去不好的影響?
而且根據帝國法令中的功勳法,這魏顧城還沒達到封王的條件。
青州有一半的地盤已經落入到了千羽的手裏,就算開戰了,大魏勝算不高。
太子木華陽說道;“啟稟父皇,兒臣認為,封爵之事不必過於緊張。魏皇既然能提出要加入到我們千羽,也就是說他不會在乎這些事情。但是,如果讓他領兵與旭日作戰,這才是他想要的。”
對於木華陽的話,木千羽是表示認同的。魏顧城就有這種表示,他加入到千羽之後,希望可以繼續領兵與旭日作戰。
魏顧城跟旭日的仇是解不開的了,不讓他帶兵是不行的。
大魏並入來後,千羽的對外作戰計劃就需要做出調整了。
千羽除了會繼續跟旭日作戰外,很快就要麵臨與金晨接觸了。
因為旭日的水師的存在,千羽暫時不會對中州有任何軍事行動的。
沒有對等的水師配合,就算千羽的大軍進入到中州,也會被敵人阻擋在淩江和南汐河外。
因此,千羽的下一個作戰目標就是金晨了。
木千羽是沒想到這麽快就要與金晨開戰了,又一次超脫了原來的計劃中。
魏顧城要跟旭日作戰,那麽就要把他調到盛州去了。
整個盛州,也隻有中線軍團的統帥的位置比較適合他。
這樣一來,湯昌傑就要調離盛州了。
莊子棟不在,木千羽隻好問秦岱銘這個軍策司的副司長了。
“秦愛卿,朕把魏皇調到中線軍團去,把湯總督調到青州,讓他去組建東線軍團如何?”
“陛下,這個提議,臣認為並沒有太大的問題。隻是大魏現在還有二十幾萬的兵力,他們又該如何安排呢?滄瀾一戰馬上就要發起了,我們需要更改一下計劃嗎?”
木千羽想了想說道:“朕差點就忘了滄瀾大戰即將開展,此計劃不變。大魏並入到我們千羽,這件事還屬於高度保密階段。我們可以從中做做文章,與大魏做一場戲。”
“讓魏顧城抽調二十萬兵力渡過西陵江,擺出要與我們開戰的架勢,讓天下人都產生誤會。我們順勢對滄瀾發起攻擊,讓大魏的人馬也向滄瀾方向奔去。”
“那個時候,旭日就會以為大魏是要從後麵偷襲我們。趁旭日還沒反應過來之時,我們聯合大魏的兵力一舉把滄瀾拿下。”
“大魏目前還有二十七萬的兵力,抽調二十萬後,剩下的那七萬兵力讓他們提前返迴到青州的東線,讓他們駐紮雲邑。”
“如果讓金晨方麵提前得知魏顧城的決定,必然會先我們一步大舉入侵到青州裏去。”
“要是青州的東線失守了,我們以後就要會付出極大的代價才能把整個青州完全拿下。”
“等打完滄瀾一戰之後,無論是中線軍團、西線軍團還是還沒組建的東線軍團統統改名。三大軍團更改為三大兵團,兵團下轄各個軍團。原先早有計劃,每個軍團都是六萬人馬。”
“這個計劃一直沒有完成,是因為我們的兵力不夠。等到滄瀾一戰結束後,把所有的軍團兵力補充完畢。”
“另外,魏皇的身份暫定為中線兵團的主將,軍職為總督,與梁卓遠他們並列。至於封爵,為魏國公。其他大魏的將領會根據實際情況再受封,讓魏顧城提交名單。”
木千羽定了調子,讓大家商議過後,沒多大的問題就迴複魏顧城。
不過,這個消息在沒正式公布之前都是絕對保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