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7章 內鬼截消息
推衍娘子:狀元相公不信邪 作者:裴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917章 內鬼截消息
“哦?”陶積羽一怔,隨即反應過來,“你是說千牛備身?”
“不錯。”淩相若點點頭,“隻是千牛備身尋常人都調度不得,唯有聖人和太子能號令。如今假太子已被拆穿,我們護送太子殿下去千牛備身府應能調動他們。”
“事不宜遲。”陶積羽讚同道,“走。”
他們迅速趕到皇城,卻見太子氣息竟比分開前虛弱了許多,而在他身前還躺著首相的屍體,頓時不禁心中一凜。
“殿下,您這是……”淩相若驚駭道,“怎麽又傷得這麽重了?”
太子抬頭:“你們來了,傷勢調養如何?”
“殿下您還是多關心關心自己吧。”淩相若氣結,“您自己都不在意,縱是大羅金仙下凡也治不好您。”
“孤明白,孤隻是一時急火攻心。”太子虛弱道,麵上還有未幹的淚痕,“崔相他老人家走了。”
淩相若聞言,將後麵的話咽了迴去,心中閃過不忍和惋惜。不忍是對太子,惋惜則是對首相。
首相是個令人敬佩的人,卻不得善終為叛軍所害,當真叫人唏噓扼腕。
“崔相一生鞠躬盡瘁,當致仕榮歸安享天年才是,卻於此地以身殉國,豈不令人扼腕痛心。”太子哽咽道,“前有董老太師,後有崔老相國,天不佑我大齊肱骨啊。”
“殿下節哀,臣此來是為一事需殿下相助。”淩相若道。
“你說。”太子斂神肅然道。
“如今京城四門還在叛軍手中,出入之權為其把持、城中消息也為其封鎖,於我方不利。故而臣欲往千牛備身府求援,請殿下隨臣走一趟。”淩相若懇請道。
“此乃孤分內之事,隻是聖人予孤信物也落入了江中,孤也沒有把握能調動他們。”太子沉吟道。
“隻能先試一試了。”淩相若道。
“走吧。”太子同意道,又吩咐兩名羽林衛,“你等護好首相遺體,不可有任何閃失。”
“卑職遵命。”羽林衛領命道。
陶積羽主動上前:“殿下身體有恙,不如由貧道來背殿下吧。”
“有勞。”太子趴上陶積羽後背。
隨後,他們帶著太子趕往千牛備身府。
千牛備身府府主位同大將軍,府主之下又有左右兩位將軍。其中府主花翎率軍護衛皇帝左右不在京中,左將軍龐寧原先也率軍護衛太子,但已隨假太子歸京,故而如今管事的是他和右將軍紀先。
淩相若徑自上前敲門。
“什麽人?”兩名千牛備身持刀而出,冷聲質問道。
“是孤。”太子強撐著下地。
“殿下?”兩名千牛備身心中一凜,忙抱拳行禮,“卑職拜見殿下。”
“孤要見龐寧和紀先。”太子直截了當道。
“是,卑職這就通報,殿下先入內歇息。”千牛備身道。
隨後一人領著他們去了正堂,另一人則匆匆去通報龐寧和紀先。
二人得了消息,匆匆趕來:“末將見過太子殿下。”
龐寧遲疑道:“殿下怎會在此?”
“孤不在此,又該在何處?在叛軍處?”太子意味深長道,“黃天教挾假太子謀反,你們半點消息也不曾收到?”
二人心中一凜:“這,太子殿下豈能假冒?恕末將冒犯,殿下既言皇城中的太子是假的,可有憑證?”
“孤之信物在落水之時便被江水衝走。”太子沉聲道,“而黃天教也是在那時魚目混珠,將假太子送到了你們眼前。”
“這,這……”龐寧不敢置信,“可當時皇長孫分明也在場,連皇長孫也不曾看出端倪。”
太子擺擺手:“龐寧,千牛備身府的消息當真如此滯後麽?”
不管之前如何,現在假太子之事已經公之於眾,龐寧還在這事上糾纏,其用心就有待考究了。
龐寧聞言心頭一顫,冷汗流了下來:“末,末將無能。”
“來人,拿下。”太子忽然喝道。
龐寧麵色大變,千牛備身們也遲疑不定。
“怎麽,孤調動不了你們了嗎?”太子麵色一沉。
淩相若連忙上前喝道:“假太子之事早已被昭慧長公主親口承認,千牛備身府緝天下之事,難不成會閉目塞聽?如今你等敷衍搪塞,莫非也有謀反之意?”
此言一出,千牛備身們麵色都變了,隨即不再遲疑,一擁而上將龐寧擒拿。
紀先看得心驚膽戰,驚疑一陣後,忙上前道:“殿下明鑒,末將被龐寧蒙蔽了!他定是截下了消息,而後又以假消息蒙蔽末將,這才導致末將至今不知假太子一事。”
太子略一沉思後,便決定先不追究此事:“將龐寧內力封了暫時收押,紀先,你速速帶人去將京城四門控製住。”
“末將遵命!”紀先見太子信他,不由得心下一鬆,隨即立即領命而去。
原本太子沒有信物在手,也很難調動千牛備身。畢竟千牛備身始終以皇帝的命令為第一位,其次才是持有皇帝所賜信物的太子。但這一次出了這麽大的紕漏,紀先為將功折罪,也就顧不上信物了。
等紀先一走,太子氣息瞬間萎靡下去,再也撐不住了。
“殿下。”淩相若眼疾手快地扶住即將栽倒的太子。
太子隻覺眼前發黑,但還是伸手在桌邊強撐住:“孤無礙,歇一會即可。”
淩相若掏出一顆迴春丹來:“殿下服了吧。”
太子吃下一顆丹藥,氣色這才好了許多,但還需精心調養才行,否則今天這種情況再來幾次,他怕是要直接英年早逝了。畢竟丹藥也不是萬能的。
隨後,眾人便在千牛備身府中等待消息。
內鬼被下獄後,千牛備身府的消息渠道便暢通無阻了,一道道消息及時送到太子麵前,令其足不出戶便能將外麵的局勢了然於胸。
當真開戰後,叛軍實力便有所不如,於是節節敗退落了下風。
眼見事不可為,昭慧長公主隻得含恨撤兵。因為她撤的及時,紀先還未能完全控製四麵城門,隻能眼睜睜看著叛軍逃出城去。
這一次昭慧長公主逼宮雖然依舊未能成事,可帶來的損失卻是最嚴重的一次。不僅害死了首相以及其他幾位官員,還令禁軍四分五裂,其中至少五萬精銳被她帶走。
出城後,叛軍便徑自往西而去。
“殿下,末將無能,叫賊寇走脫了。”紀先請罪道。
“放虎歸山,後患無窮。”太子喟然一歎,“然此次禍事皆因孤而起,若說有罪,孤才是罪人。”
“殿下此言差矣。”淩相若不讚同道,“最大的罪人難道不是黃天教麽?因惡人有害人之心,而將罪過歸於其計謀根源未免有失公允。殿下亦是受害者啊。”
“孤之罪過在於疏忽大意,叫惡賊計謀得逞,才引出了後麵的滔天大禍。”太子自省道,“而非禍事本身。若孤謹慎小心,令其陰謀在初始之時便付之東流,則後麵的禍事自然消弭於無形。”
“末將疏於監察,遭人蒙蔽,亦是有罪。”紀先道。
“當務之急是派兵圍剿叛軍,否則待其坐大,必將成為朝廷心腹大患。”淩相若轉移話題道,“如今大齊國運已被邪教分了幾分了。”
在昭慧長公主離開後,遭魔氣侵染的一部分國運也隨之而去,這一切都昭示著她帶走的這支叛軍將對大齊造成巨大的威脅。
太子無奈苦笑道:“孤手中無虎符,調動不了多少軍隊。如今隻能走一步看一步了,先令安國公和唐大將軍率軍追擊,天師盟和相國寺輔之。”
“如今國運生變,想來聖人定然也知曉京城出事了。”淩相若道。
“哦?”陶積羽一怔,隨即反應過來,“你是說千牛備身?”
“不錯。”淩相若點點頭,“隻是千牛備身尋常人都調度不得,唯有聖人和太子能號令。如今假太子已被拆穿,我們護送太子殿下去千牛備身府應能調動他們。”
“事不宜遲。”陶積羽讚同道,“走。”
他們迅速趕到皇城,卻見太子氣息竟比分開前虛弱了許多,而在他身前還躺著首相的屍體,頓時不禁心中一凜。
“殿下,您這是……”淩相若驚駭道,“怎麽又傷得這麽重了?”
太子抬頭:“你們來了,傷勢調養如何?”
“殿下您還是多關心關心自己吧。”淩相若氣結,“您自己都不在意,縱是大羅金仙下凡也治不好您。”
“孤明白,孤隻是一時急火攻心。”太子虛弱道,麵上還有未幹的淚痕,“崔相他老人家走了。”
淩相若聞言,將後麵的話咽了迴去,心中閃過不忍和惋惜。不忍是對太子,惋惜則是對首相。
首相是個令人敬佩的人,卻不得善終為叛軍所害,當真叫人唏噓扼腕。
“崔相一生鞠躬盡瘁,當致仕榮歸安享天年才是,卻於此地以身殉國,豈不令人扼腕痛心。”太子哽咽道,“前有董老太師,後有崔老相國,天不佑我大齊肱骨啊。”
“殿下節哀,臣此來是為一事需殿下相助。”淩相若道。
“你說。”太子斂神肅然道。
“如今京城四門還在叛軍手中,出入之權為其把持、城中消息也為其封鎖,於我方不利。故而臣欲往千牛備身府求援,請殿下隨臣走一趟。”淩相若懇請道。
“此乃孤分內之事,隻是聖人予孤信物也落入了江中,孤也沒有把握能調動他們。”太子沉吟道。
“隻能先試一試了。”淩相若道。
“走吧。”太子同意道,又吩咐兩名羽林衛,“你等護好首相遺體,不可有任何閃失。”
“卑職遵命。”羽林衛領命道。
陶積羽主動上前:“殿下身體有恙,不如由貧道來背殿下吧。”
“有勞。”太子趴上陶積羽後背。
隨後,他們帶著太子趕往千牛備身府。
千牛備身府府主位同大將軍,府主之下又有左右兩位將軍。其中府主花翎率軍護衛皇帝左右不在京中,左將軍龐寧原先也率軍護衛太子,但已隨假太子歸京,故而如今管事的是他和右將軍紀先。
淩相若徑自上前敲門。
“什麽人?”兩名千牛備身持刀而出,冷聲質問道。
“是孤。”太子強撐著下地。
“殿下?”兩名千牛備身心中一凜,忙抱拳行禮,“卑職拜見殿下。”
“孤要見龐寧和紀先。”太子直截了當道。
“是,卑職這就通報,殿下先入內歇息。”千牛備身道。
隨後一人領著他們去了正堂,另一人則匆匆去通報龐寧和紀先。
二人得了消息,匆匆趕來:“末將見過太子殿下。”
龐寧遲疑道:“殿下怎會在此?”
“孤不在此,又該在何處?在叛軍處?”太子意味深長道,“黃天教挾假太子謀反,你們半點消息也不曾收到?”
二人心中一凜:“這,太子殿下豈能假冒?恕末將冒犯,殿下既言皇城中的太子是假的,可有憑證?”
“孤之信物在落水之時便被江水衝走。”太子沉聲道,“而黃天教也是在那時魚目混珠,將假太子送到了你們眼前。”
“這,這……”龐寧不敢置信,“可當時皇長孫分明也在場,連皇長孫也不曾看出端倪。”
太子擺擺手:“龐寧,千牛備身府的消息當真如此滯後麽?”
不管之前如何,現在假太子之事已經公之於眾,龐寧還在這事上糾纏,其用心就有待考究了。
龐寧聞言心頭一顫,冷汗流了下來:“末,末將無能。”
“來人,拿下。”太子忽然喝道。
龐寧麵色大變,千牛備身們也遲疑不定。
“怎麽,孤調動不了你們了嗎?”太子麵色一沉。
淩相若連忙上前喝道:“假太子之事早已被昭慧長公主親口承認,千牛備身府緝天下之事,難不成會閉目塞聽?如今你等敷衍搪塞,莫非也有謀反之意?”
此言一出,千牛備身們麵色都變了,隨即不再遲疑,一擁而上將龐寧擒拿。
紀先看得心驚膽戰,驚疑一陣後,忙上前道:“殿下明鑒,末將被龐寧蒙蔽了!他定是截下了消息,而後又以假消息蒙蔽末將,這才導致末將至今不知假太子一事。”
太子略一沉思後,便決定先不追究此事:“將龐寧內力封了暫時收押,紀先,你速速帶人去將京城四門控製住。”
“末將遵命!”紀先見太子信他,不由得心下一鬆,隨即立即領命而去。
原本太子沒有信物在手,也很難調動千牛備身。畢竟千牛備身始終以皇帝的命令為第一位,其次才是持有皇帝所賜信物的太子。但這一次出了這麽大的紕漏,紀先為將功折罪,也就顧不上信物了。
等紀先一走,太子氣息瞬間萎靡下去,再也撐不住了。
“殿下。”淩相若眼疾手快地扶住即將栽倒的太子。
太子隻覺眼前發黑,但還是伸手在桌邊強撐住:“孤無礙,歇一會即可。”
淩相若掏出一顆迴春丹來:“殿下服了吧。”
太子吃下一顆丹藥,氣色這才好了許多,但還需精心調養才行,否則今天這種情況再來幾次,他怕是要直接英年早逝了。畢竟丹藥也不是萬能的。
隨後,眾人便在千牛備身府中等待消息。
內鬼被下獄後,千牛備身府的消息渠道便暢通無阻了,一道道消息及時送到太子麵前,令其足不出戶便能將外麵的局勢了然於胸。
當真開戰後,叛軍實力便有所不如,於是節節敗退落了下風。
眼見事不可為,昭慧長公主隻得含恨撤兵。因為她撤的及時,紀先還未能完全控製四麵城門,隻能眼睜睜看著叛軍逃出城去。
這一次昭慧長公主逼宮雖然依舊未能成事,可帶來的損失卻是最嚴重的一次。不僅害死了首相以及其他幾位官員,還令禁軍四分五裂,其中至少五萬精銳被她帶走。
出城後,叛軍便徑自往西而去。
“殿下,末將無能,叫賊寇走脫了。”紀先請罪道。
“放虎歸山,後患無窮。”太子喟然一歎,“然此次禍事皆因孤而起,若說有罪,孤才是罪人。”
“殿下此言差矣。”淩相若不讚同道,“最大的罪人難道不是黃天教麽?因惡人有害人之心,而將罪過歸於其計謀根源未免有失公允。殿下亦是受害者啊。”
“孤之罪過在於疏忽大意,叫惡賊計謀得逞,才引出了後麵的滔天大禍。”太子自省道,“而非禍事本身。若孤謹慎小心,令其陰謀在初始之時便付之東流,則後麵的禍事自然消弭於無形。”
“末將疏於監察,遭人蒙蔽,亦是有罪。”紀先道。
“當務之急是派兵圍剿叛軍,否則待其坐大,必將成為朝廷心腹大患。”淩相若轉移話題道,“如今大齊國運已被邪教分了幾分了。”
在昭慧長公主離開後,遭魔氣侵染的一部分國運也隨之而去,這一切都昭示著她帶走的這支叛軍將對大齊造成巨大的威脅。
太子無奈苦笑道:“孤手中無虎符,調動不了多少軍隊。如今隻能走一步看一步了,先令安國公和唐大將軍率軍追擊,天師盟和相國寺輔之。”
“如今國運生變,想來聖人定然也知曉京城出事了。”淩相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