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梁,孫府。
孫傳值嘴角抽搐地看著他慌裏慌張的阿爺。
“阿爺,你都是從哪裏聽到的。
就算我願意和秦遊結黨,人家也要看得上。
不過就是一次普通的升遷而已,我看就是你們在胡思亂想。”
孫衛言也不生氣,依舊喋喋不休地說道:“大孫,帝心難測啊!
阿爺是沒幾年好活了,但孫家可就得靠你了,可不能因為結黨毀了。”
孫傳值一頭黑線。
他也不是昔日二十幾歲的青年,所學那些被人奉為圭臬的學問,盡是一些華而不實的東西。
實用,實用才是最合適的。
“爺,凡事都不要太往壞處去想,也不要太往好事去靠。
你們就是愛揣摩聖意,踏踏實實做自己的事,去揣摩這些東西幹什麽?
難不成元成朝的官都是靠迎合聖意才能升官的嗎?”
孫傳值越說越激動,臉都黑得不行。
孫衛言心頭一震,有被其身上的氣勢嚇(hè)住。
聲音柔和了幾分,“大孫,人心難測,別看秦遊現在風風光光。
中樞的位置一個蘿卜一個坑,秦遊占著首輔不動,其他人就沒想法?”
不等他說完孫傳值就直接站了起來。
“你都知道中樞一個蘿卜一個坑。
這次拒絕,下一次就不知道是什麽時候了。
不管是誰在你身邊吹的風,我不追究,但以後這種話也別再說了。”
說罷,轉身離開。
孫衛言的老仆來到跟前,笑道:“太爺,孩子長大了。”
“唉……”
孫衛言憂心忡忡,“長大了,也沒以前聽話了。”
……
秦府。
曾鞏趁著周天休息日空著手帶著妻兒來拜訪。
秦遊在側門接人,看幾人空著手,沒好氣道:“你們就空著手來啊!”
曾鞏笑道:“這不是把這裏當自己家嗎!”
秦遊笑了笑,“多年不見,你也成了老油條了。”
曾鞏哈哈大笑,看見秦遊背後的秦流景,開口問道。
“惟仁,你什麽時候啟程去西夏行省?”
秦流景拱手道:“迴世伯,過幾天和其他人同行。”
曾鞏頷首,“你有這個迎難而上的誌向,你爹也算後繼有人。”
秦流景笑了笑,“雜學子弟,要有敢為天下先的精神,環境治理、防風固沙都需要提前布置。
我論科研技術不及曾黎兄,論才智不如青雲他們,隻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地方。”
曾鞏後麵的曾黎笑道:“惟仁過謙了,老師說過。
這世界上要有農民、要有官吏、要有科學家、要有各種形形色色的人。
沒有誰不如誰,都是在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兒!
能力大的做大事,能力小的做小事兒。
惟仁一看就是能幹大事兒的人。”
秦遊和曾鞏相視一笑。
“年輕人,就是愛裝。”
秦遊吐槽一句,朝曾鞏說道:“咱們進去聊。”
二人結伴進門。
秦流景和曾黎二人幹笑一聲。
前者看向曾黎的生母張氏。
“伯母,我母親身體有恙未能前來相迎,還請見諒。”
張氏看秦流景知禮的模樣,笑著迴應,“無妨,按禮也是我該去拜訪公主殿下。”
秦流景和煦地拱手道:“伯母請隨我進府。”
張氏拉住秦流景,樂嗬嗬地開口詢問。
“你可有鍾意的人了?”
秦流景錯愕。
曾黎趕忙替秦流景解圍,“有了有了,母親就別亂點鴛鴦譜了。”
張氏嗬嗬笑道:“有了嗎?怎麽沒聽見你成婚的消息。”
“呃……”秦流景一頭黑線,不知道該怎麽說。
曾黎無語,他娘就喜歡給人做媒,他也是頭疼得緊。
“娘,公主殿下還在等著,你總不能在這裏站著吧!”
張氏這才迴過神來,衝秦流景笑道:“對對對,你看我老毛病又犯了,快走快走。”
秦流景笑道:“伯母請隨我來。”
他把張氏帶到了天工院。
高姣姣戴著紗布口罩,見著張氏,就親昵的把人拉進屋裏。
秦流景和曾黎麵麵相覷,後者哭笑不得。
曾黎看了不遠處書房內的曾鞏和秦遊,迴頭壓著聲音對秦流景說道。
“惟仁,對不住了,我娘就喜歡給人做媒。”
秦流景不以為意地笑道:“那正好,伯母和我娘有得聊了。”
曾黎:“……”
秦流景當即拉著曾黎到葡萄架下坐下聊起了天。
書房內。
阿福給二人上了茶水就退了下去。
秦遊看著麵前的曾鞏,開口道:“孫傳值要履任吏部尚書,明貫是禮部尚書,你是戶部尚書。”
曾鞏皺眉,說出心中疑問,“元成朝尚書空缺,基本上都是侍郎接替,極少有空降的例子。
就算是調任,也都是從六部侍郎中抽調。
陛下將我們調到中樞,是不是朝中格局有什麽變化?”
秦遊搖頭,“有什麽格局?朝中雖然有小團體之說。
但不存在結黨。
你們三人固然多多少少和我有些牽扯,也容易給文武百官造成一個朋黨的現象。
但你我心中都明白,我們都是為了大魏,並非為了個人私利。”
曾黎點頭,他的確想過是不是朝中有人結黨,而且已經壓製住秦遊了。
所以皇帝才會讓他們進入中樞,確保平衡。
但聽秦遊這麽一說,他反而更加疑惑起來。
“陛下此舉,當真是讓人猜不透!”
秦遊笑道:“有什麽猜不透的,單論你來說,你這些年的功績足以進入中樞,甚至是進入內閣也行。
你能進入陛下的視野,是因為這些年的功績,而不是某個人。”
曾鞏恍然大悟,搖頭苦笑道:“多少年了,輔稷還是像以前一樣純粹。”
秦遊擺手,“才不是我純粹,是你們思考都用在了不利的方向上。”
曾鞏頷首,的確如秦遊所說,他確實是把心思都想到其他地方去了。
秦遊見他這個模樣,起身拍著他的肩膀,淺淺一笑。
“做好自己該做的事就行。”
曾鞏點頭,忽然笑道:“輔稷還記得當年咱們在路邊吃羊雜喝羊湯嗎?”
秦遊點頭,“自然記得,那時候你對自己該做什麽還很迷茫。
沒想到你到地方就給了我和朝廷一個大驚喜。”
提起這個事兒,曾鞏也是意氣風發。
“好久沒吃汴梁的羊雜湯了。”
秦遊笑道:“這多簡單,當年那家還在,咱們現在就走過去,感受一下汴梁這一路的煙火。”
“那好啊!這次我請客!”
曾鞏站起來爽快地答應。
……
孫傳值嘴角抽搐地看著他慌裏慌張的阿爺。
“阿爺,你都是從哪裏聽到的。
就算我願意和秦遊結黨,人家也要看得上。
不過就是一次普通的升遷而已,我看就是你們在胡思亂想。”
孫衛言也不生氣,依舊喋喋不休地說道:“大孫,帝心難測啊!
阿爺是沒幾年好活了,但孫家可就得靠你了,可不能因為結黨毀了。”
孫傳值一頭黑線。
他也不是昔日二十幾歲的青年,所學那些被人奉為圭臬的學問,盡是一些華而不實的東西。
實用,實用才是最合適的。
“爺,凡事都不要太往壞處去想,也不要太往好事去靠。
你們就是愛揣摩聖意,踏踏實實做自己的事,去揣摩這些東西幹什麽?
難不成元成朝的官都是靠迎合聖意才能升官的嗎?”
孫傳值越說越激動,臉都黑得不行。
孫衛言心頭一震,有被其身上的氣勢嚇(hè)住。
聲音柔和了幾分,“大孫,人心難測,別看秦遊現在風風光光。
中樞的位置一個蘿卜一個坑,秦遊占著首輔不動,其他人就沒想法?”
不等他說完孫傳值就直接站了起來。
“你都知道中樞一個蘿卜一個坑。
這次拒絕,下一次就不知道是什麽時候了。
不管是誰在你身邊吹的風,我不追究,但以後這種話也別再說了。”
說罷,轉身離開。
孫衛言的老仆來到跟前,笑道:“太爺,孩子長大了。”
“唉……”
孫衛言憂心忡忡,“長大了,也沒以前聽話了。”
……
秦府。
曾鞏趁著周天休息日空著手帶著妻兒來拜訪。
秦遊在側門接人,看幾人空著手,沒好氣道:“你們就空著手來啊!”
曾鞏笑道:“這不是把這裏當自己家嗎!”
秦遊笑了笑,“多年不見,你也成了老油條了。”
曾鞏哈哈大笑,看見秦遊背後的秦流景,開口問道。
“惟仁,你什麽時候啟程去西夏行省?”
秦流景拱手道:“迴世伯,過幾天和其他人同行。”
曾鞏頷首,“你有這個迎難而上的誌向,你爹也算後繼有人。”
秦流景笑了笑,“雜學子弟,要有敢為天下先的精神,環境治理、防風固沙都需要提前布置。
我論科研技術不及曾黎兄,論才智不如青雲他們,隻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地方。”
曾鞏後麵的曾黎笑道:“惟仁過謙了,老師說過。
這世界上要有農民、要有官吏、要有科學家、要有各種形形色色的人。
沒有誰不如誰,都是在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兒!
能力大的做大事,能力小的做小事兒。
惟仁一看就是能幹大事兒的人。”
秦遊和曾鞏相視一笑。
“年輕人,就是愛裝。”
秦遊吐槽一句,朝曾鞏說道:“咱們進去聊。”
二人結伴進門。
秦流景和曾黎二人幹笑一聲。
前者看向曾黎的生母張氏。
“伯母,我母親身體有恙未能前來相迎,還請見諒。”
張氏看秦流景知禮的模樣,笑著迴應,“無妨,按禮也是我該去拜訪公主殿下。”
秦流景和煦地拱手道:“伯母請隨我進府。”
張氏拉住秦流景,樂嗬嗬地開口詢問。
“你可有鍾意的人了?”
秦流景錯愕。
曾黎趕忙替秦流景解圍,“有了有了,母親就別亂點鴛鴦譜了。”
張氏嗬嗬笑道:“有了嗎?怎麽沒聽見你成婚的消息。”
“呃……”秦流景一頭黑線,不知道該怎麽說。
曾黎無語,他娘就喜歡給人做媒,他也是頭疼得緊。
“娘,公主殿下還在等著,你總不能在這裏站著吧!”
張氏這才迴過神來,衝秦流景笑道:“對對對,你看我老毛病又犯了,快走快走。”
秦流景笑道:“伯母請隨我來。”
他把張氏帶到了天工院。
高姣姣戴著紗布口罩,見著張氏,就親昵的把人拉進屋裏。
秦流景和曾黎麵麵相覷,後者哭笑不得。
曾黎看了不遠處書房內的曾鞏和秦遊,迴頭壓著聲音對秦流景說道。
“惟仁,對不住了,我娘就喜歡給人做媒。”
秦流景不以為意地笑道:“那正好,伯母和我娘有得聊了。”
曾黎:“……”
秦流景當即拉著曾黎到葡萄架下坐下聊起了天。
書房內。
阿福給二人上了茶水就退了下去。
秦遊看著麵前的曾鞏,開口道:“孫傳值要履任吏部尚書,明貫是禮部尚書,你是戶部尚書。”
曾鞏皺眉,說出心中疑問,“元成朝尚書空缺,基本上都是侍郎接替,極少有空降的例子。
就算是調任,也都是從六部侍郎中抽調。
陛下將我們調到中樞,是不是朝中格局有什麽變化?”
秦遊搖頭,“有什麽格局?朝中雖然有小團體之說。
但不存在結黨。
你們三人固然多多少少和我有些牽扯,也容易給文武百官造成一個朋黨的現象。
但你我心中都明白,我們都是為了大魏,並非為了個人私利。”
曾黎點頭,他的確想過是不是朝中有人結黨,而且已經壓製住秦遊了。
所以皇帝才會讓他們進入中樞,確保平衡。
但聽秦遊這麽一說,他反而更加疑惑起來。
“陛下此舉,當真是讓人猜不透!”
秦遊笑道:“有什麽猜不透的,單論你來說,你這些年的功績足以進入中樞,甚至是進入內閣也行。
你能進入陛下的視野,是因為這些年的功績,而不是某個人。”
曾鞏恍然大悟,搖頭苦笑道:“多少年了,輔稷還是像以前一樣純粹。”
秦遊擺手,“才不是我純粹,是你們思考都用在了不利的方向上。”
曾鞏頷首,的確如秦遊所說,他確實是把心思都想到其他地方去了。
秦遊見他這個模樣,起身拍著他的肩膀,淺淺一笑。
“做好自己該做的事就行。”
曾鞏點頭,忽然笑道:“輔稷還記得當年咱們在路邊吃羊雜喝羊湯嗎?”
秦遊點頭,“自然記得,那時候你對自己該做什麽還很迷茫。
沒想到你到地方就給了我和朝廷一個大驚喜。”
提起這個事兒,曾鞏也是意氣風發。
“好久沒吃汴梁的羊雜湯了。”
秦遊笑道:“這多簡單,當年那家還在,咱們現在就走過去,感受一下汴梁這一路的煙火。”
“那好啊!這次我請客!”
曾鞏站起來爽快地答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