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的一番大實話,沒想到卻引來方孝孺赤裸裸的嘲笑,方孝孺今天真是豁出去了。
“皇上啊皇上,你......難道靠釀酒就能讓百姓吃飽穿暖嗎?皇上,臣不是三歲小孩子”,方孝孺悲憤地說道,在他心裏,皇帝就是在睜眼說瞎話,皇帝到底是傻還是太幼稚?
大殿內,安靜的如時間停止了一般,氣氛有些緊張。
“方大人,給朕五年時間,到時候,你一切都會明白的”
“皇上......”
\"如果你不相信朕,那你就把朕當成一個昏君對待吧\",朱允炆沒法給方孝孺解釋,他總不能說要賣酒給這些達官貴族富賈地主,就是要掙他們的錢,然後再去造福老百姓吧?
大殿裏可都是京城的達官貴人,這麽解釋的話,不是皇帝把這些人當成傻子了嗎?
解釋不通就不解釋,到時候自然一切就都會明白的。
“太祖皇帝啊,你在天有靈,趕緊讓皇上迷途知返吧”,方孝孺淚眼婆娑地仰天長歎。
“嗬嗬”,朱允炆不怒反樂,方孝孺真是一個頑固的腐儒,人是好人,也是一個大大的忠臣,就是這思想簡直太腐朽了,這思想問題並不是一朝一夕能解決的,需要時間去改變。
“行了,朕答應你,五年之內,朕絕對不會做一件對不起朝廷,對不起老百姓的事情,如果你以後覺得朕做的不對,可以隨時隨地地指出來,這樣可好?”,朱允炆耐心地說道。
“好,這可是皇上說的,文武百官可都聽著呢,皇上不能言而無信,那臣現在就指出皇上的一個錯誤,趕緊停止青龍山釀酒,不能再浪費糧食了”
“我......”,朱允炆簡直無語了,無奈地問道:“朕沒有多收老百姓一粒糧食,把皇家的土地分給百姓,減除百姓徭役,朕釀酒用的是朕的糧食”
“錯,那是朝廷的糧食,是朝廷的財糧,皇上如此揮霍,朝廷用不了多長時間就撐不下去了”
“朕揮霍?”,揮霍這個詞,讓朱允炆有些震驚,平日裏他不計較吃,不計較穿,更沒有大興土木的計劃,連後宮的嬪妃都強製精簡。
可朱允炆氣歸氣,仔細想想也難怪方孝孺有這樣的想法,糧食在這個時代來說,就是硬通貨,他用那麽多糧食釀酒,不是揮霍是什麽?
“方大人,你放心,朕現在用掉的錢,糧食,用不了多久,便會雙倍還給朝廷國庫,朕還會用掙來的錢用於國計民生,你要相信朕”
“臣明白,皇上是打算賣酒,皇上口口聲聲說是為老百姓,請問皇上,這酒賣價幾何?”
“五兩銀子一斤”
朱允炆此話一出,大殿內頓時發出一陣驚唿,五兩銀子一斤白酒,著實是瓊漿玉液,太貴了。
“哈哈哈”,方孝孺再次哈哈大笑,說道:“五兩銀子,老百姓怎麽喝得起,皇上還不如去百姓家裏搶好了”
我去,朱允炆對這個方孝孺真實忍到極點了,朱允炆甚至都懷疑,方孝孺腦子裏是不是都是漿糊,這想法簡直太奇葩了。
“這酒不是賣給百姓的,起碼現在暫時不是,因為還不到時候,但朕相信,在不久的將來,百姓逢年過節,家中辦喜事的時候,都能買得起這酒”
“臣拭目以待,隻怕百姓不會給皇上這個時間”
朱允炆眯著眼睛看著方孝孺,他得話,朱允炆明白,他得意思是百姓不會容忍他這個皇帝如此胡作非為。
“小東子”
“奴婢在”
“拿一斤青龍山來”
“是,皇上”
小東子拿著一斤青龍山酒遞給朱允炆,朱允炆拿著酒瓶子對方孝孺說道:“方大人,你覺得這琉璃瓶值多少錢?”
“臣不知,估計起碼要百兩紋銀吧”
“嗯,朕手裏的一斤酒,帶這琉璃瓶賣五兩銀子,你覺得貴嗎?”
“這......”,方孝孺震驚了,他萬萬沒想到,皇帝賣酒是連帶著琉璃瓶子一起賣的,“皇上,這琉璃瓶不能吃不能喝,放在百姓家中又有何用”
“你說的對,所以,這琉璃瓶不賣,隻租,二兩銀子,買酒後七天時間隻要還迴來,退二兩銀子,七天之後,就不退了,就當是二兩銀子買了”
“都填不飽肚子了,要這琉璃瓶何用?”
“你他媽真是.......”,朱允炆忍不住爆了一句粗口,朽木二字並沒有說出口,朱允炆緩和了一下情緒說道:“方大人,你剛剛說這琉璃瓶能值百兩紋銀,二兩銀子買下,如果賣給別人,他能掙多少錢?你想過嗎?”
“這......”,方孝孺徹底震驚了,他還真沒想到這一點,這可是暴利啊。
但是,方孝孺是讀書人,骨子裏鄙夷商人,更不屑於用這種手段賺錢。
方孝孺不屑於這麽掙錢,但不代表別人沒想法,朱允炆不經意的一句話,卻提醒了大殿中的某些人。
“皇上,你是想讓大明的老百姓都成為不勞而獲的商人嗎?皇上萬萬不可啊,那樣大明江山將毀於皇上之手,皇上......”
“行了,朕知道商人在你得心中不入流,士農工商,商人排最後,但在朕心中,人人平等,隻要能給大明創造價值,隻要對社會有利的人,就是朕心中的大才,朕知道你心裏不服,朕舉個例子,你剛剛說琉璃瓶不能吃不能喝,那朕問你,四書五經,詩詞歌賦能讓老百姓吃飽穿暖嗎?”
“皇上,你怎麽能說出如此荒唐的話?”
“荒唐嗎?是因為背棄了孔夫子的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嗎?現實一點不好嗎?平康”,朱允炆突然朝著平康的方向喊道。
“爹爹,我在這裏”
“平康,你過來”
“是,爹爹”
平康乖巧地來到朱允炆的身邊,她不知道叫她做什麽。
朱允炆蹲下身子,和藹地看著平康問道:“平康,爹爹的桃花庵歌你現在還能背下來嗎?”
“能”
“好,那你給這裏這麽多人大聲地背一遍,平康,你敢不敢?”
“敢”
“好”,說完,朱允炆站起身來,大聲朝所有人喊道,“接下來讓平康公主背一首前不久朕寫的詩,大家也品鑒一下,平康,別怕,大聲地背給大家聽”
“是,爹爹,桃花庵歌,桃花塢裏桃花庵,桃花庵裏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做田”
一首桃花庵歌,平康很流利地背誦了出來。
“皇上啊皇上,你......難道靠釀酒就能讓百姓吃飽穿暖嗎?皇上,臣不是三歲小孩子”,方孝孺悲憤地說道,在他心裏,皇帝就是在睜眼說瞎話,皇帝到底是傻還是太幼稚?
大殿內,安靜的如時間停止了一般,氣氛有些緊張。
“方大人,給朕五年時間,到時候,你一切都會明白的”
“皇上......”
\"如果你不相信朕,那你就把朕當成一個昏君對待吧\",朱允炆沒法給方孝孺解釋,他總不能說要賣酒給這些達官貴族富賈地主,就是要掙他們的錢,然後再去造福老百姓吧?
大殿裏可都是京城的達官貴人,這麽解釋的話,不是皇帝把這些人當成傻子了嗎?
解釋不通就不解釋,到時候自然一切就都會明白的。
“太祖皇帝啊,你在天有靈,趕緊讓皇上迷途知返吧”,方孝孺淚眼婆娑地仰天長歎。
“嗬嗬”,朱允炆不怒反樂,方孝孺真是一個頑固的腐儒,人是好人,也是一個大大的忠臣,就是這思想簡直太腐朽了,這思想問題並不是一朝一夕能解決的,需要時間去改變。
“行了,朕答應你,五年之內,朕絕對不會做一件對不起朝廷,對不起老百姓的事情,如果你以後覺得朕做的不對,可以隨時隨地地指出來,這樣可好?”,朱允炆耐心地說道。
“好,這可是皇上說的,文武百官可都聽著呢,皇上不能言而無信,那臣現在就指出皇上的一個錯誤,趕緊停止青龍山釀酒,不能再浪費糧食了”
“我......”,朱允炆簡直無語了,無奈地問道:“朕沒有多收老百姓一粒糧食,把皇家的土地分給百姓,減除百姓徭役,朕釀酒用的是朕的糧食”
“錯,那是朝廷的糧食,是朝廷的財糧,皇上如此揮霍,朝廷用不了多長時間就撐不下去了”
“朕揮霍?”,揮霍這個詞,讓朱允炆有些震驚,平日裏他不計較吃,不計較穿,更沒有大興土木的計劃,連後宮的嬪妃都強製精簡。
可朱允炆氣歸氣,仔細想想也難怪方孝孺有這樣的想法,糧食在這個時代來說,就是硬通貨,他用那麽多糧食釀酒,不是揮霍是什麽?
“方大人,你放心,朕現在用掉的錢,糧食,用不了多久,便會雙倍還給朝廷國庫,朕還會用掙來的錢用於國計民生,你要相信朕”
“臣明白,皇上是打算賣酒,皇上口口聲聲說是為老百姓,請問皇上,這酒賣價幾何?”
“五兩銀子一斤”
朱允炆此話一出,大殿內頓時發出一陣驚唿,五兩銀子一斤白酒,著實是瓊漿玉液,太貴了。
“哈哈哈”,方孝孺再次哈哈大笑,說道:“五兩銀子,老百姓怎麽喝得起,皇上還不如去百姓家裏搶好了”
我去,朱允炆對這個方孝孺真實忍到極點了,朱允炆甚至都懷疑,方孝孺腦子裏是不是都是漿糊,這想法簡直太奇葩了。
“這酒不是賣給百姓的,起碼現在暫時不是,因為還不到時候,但朕相信,在不久的將來,百姓逢年過節,家中辦喜事的時候,都能買得起這酒”
“臣拭目以待,隻怕百姓不會給皇上這個時間”
朱允炆眯著眼睛看著方孝孺,他得話,朱允炆明白,他得意思是百姓不會容忍他這個皇帝如此胡作非為。
“小東子”
“奴婢在”
“拿一斤青龍山來”
“是,皇上”
小東子拿著一斤青龍山酒遞給朱允炆,朱允炆拿著酒瓶子對方孝孺說道:“方大人,你覺得這琉璃瓶值多少錢?”
“臣不知,估計起碼要百兩紋銀吧”
“嗯,朕手裏的一斤酒,帶這琉璃瓶賣五兩銀子,你覺得貴嗎?”
“這......”,方孝孺震驚了,他萬萬沒想到,皇帝賣酒是連帶著琉璃瓶子一起賣的,“皇上,這琉璃瓶不能吃不能喝,放在百姓家中又有何用”
“你說的對,所以,這琉璃瓶不賣,隻租,二兩銀子,買酒後七天時間隻要還迴來,退二兩銀子,七天之後,就不退了,就當是二兩銀子買了”
“都填不飽肚子了,要這琉璃瓶何用?”
“你他媽真是.......”,朱允炆忍不住爆了一句粗口,朽木二字並沒有說出口,朱允炆緩和了一下情緒說道:“方大人,你剛剛說這琉璃瓶能值百兩紋銀,二兩銀子買下,如果賣給別人,他能掙多少錢?你想過嗎?”
“這......”,方孝孺徹底震驚了,他還真沒想到這一點,這可是暴利啊。
但是,方孝孺是讀書人,骨子裏鄙夷商人,更不屑於用這種手段賺錢。
方孝孺不屑於這麽掙錢,但不代表別人沒想法,朱允炆不經意的一句話,卻提醒了大殿中的某些人。
“皇上,你是想讓大明的老百姓都成為不勞而獲的商人嗎?皇上萬萬不可啊,那樣大明江山將毀於皇上之手,皇上......”
“行了,朕知道商人在你得心中不入流,士農工商,商人排最後,但在朕心中,人人平等,隻要能給大明創造價值,隻要對社會有利的人,就是朕心中的大才,朕知道你心裏不服,朕舉個例子,你剛剛說琉璃瓶不能吃不能喝,那朕問你,四書五經,詩詞歌賦能讓老百姓吃飽穿暖嗎?”
“皇上,你怎麽能說出如此荒唐的話?”
“荒唐嗎?是因為背棄了孔夫子的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嗎?現實一點不好嗎?平康”,朱允炆突然朝著平康的方向喊道。
“爹爹,我在這裏”
“平康,你過來”
“是,爹爹”
平康乖巧地來到朱允炆的身邊,她不知道叫她做什麽。
朱允炆蹲下身子,和藹地看著平康問道:“平康,爹爹的桃花庵歌你現在還能背下來嗎?”
“能”
“好,那你給這裏這麽多人大聲地背一遍,平康,你敢不敢?”
“敢”
“好”,說完,朱允炆站起身來,大聲朝所有人喊道,“接下來讓平康公主背一首前不久朕寫的詩,大家也品鑒一下,平康,別怕,大聲地背給大家聽”
“是,爹爹,桃花庵歌,桃花塢裏桃花庵,桃花庵裏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做田”
一首桃花庵歌,平康很流利地背誦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