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議出結果後,陶謙心中雖仍有幾分憂慮,但麵上卻恢複了鎮定。他深知此時需盡快給王朗迴信,以安其心,便立刻安排人準備筆墨紙硯,親自書寫書信。在信中,陶謙言辭懇切地表明,徐州絕不會對吳郡的困境坐視不理,定會伸出援手,助他一臂之力。
書信寫好後,陶謙便著手安排出兵事宜。此次他決定出兵兩萬,這些士兵皆是他早年精心訓練出的丹陽精兵,戰鬥力極強,在徐州軍中堪稱精銳中的精銳。
在將領的選派上,陶謙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任命曹豹為主將。曹豹在徐州軍中威望頗高,且一直力主出兵相助王朗,陶謙認為他能堅定地執行救援任務。同時,他安排糜竺為隨軍司馬,糜竺出身徐州豪族,不僅頗有謀略,還善於協調各方關係,能在軍中起到很好的輔助作用。糜芳則被任命為先鋒,他年輕氣盛,作戰勇猛,陶謙希望他能在前方衝鋒陷陣,為大軍打開局麵。此外,張闓、趙昱等將領隨軍出征,協助曹豹指揮作戰。
出征當日,徐州城外旌旗招展,兩萬丹陽精兵整齊列隊,盔甲鋥亮,刀槍如林。曹豹身披鎧甲,騎在高頭大馬上,威風凜凜。他環視著麾下的將士,大聲說道:“此次我等出征,是為了援助盟友,也是為了維護我徐州的尊嚴。諸位務必奮勇殺敵,不得有絲毫懈怠!”眾將士齊聲應諾,聲震雲霄。
隨著曹豹一聲令下,大軍緩緩開拔,向著吳郡的方向進發。而陶謙則站在城牆上,望著遠去的軍隊,心中默默祈禱,希望此次出征能夠順利,既能解王朗之圍,又能讓徐州在這場紛爭中獲得最大的利益。
陶謙的迴信快馬加鞭送到了王朗手中。當王朗展開書信,看到陶謙信中那堅定的承諾,原本因連日來局勢緊張而布滿陰霾的臉上,終於露出了一絲如釋重負的神情。這封信,無疑如同在黑暗中燃起的一盞明燈,給正處於困境中的他打了一劑強心針。
此前,麵對山越的強勢占據和不斷侵擾,王朗雖手握一定兵力,卻因心中忌憚山越的勢力而不敢輕舉妄動,隻能采取守勢,勉強維持著自己所占據的吳郡另一半疆土。然而,陶謙迴信中提到的出兵援助,讓王朗心中重新燃起了希望。
與此同時,世家大族們的態度轉變也為王朗帶來了極大的助力。如今,在山越的威脅下,這些世家大族紛紛摒棄前嫌,全力支持王朗。他們不僅在物資上給予了大量的援助,還鼓勵族中子弟踴躍參軍,為王朗擴充了不少兵力。這些新鮮血液的注入,讓王朗的軍隊實力得到了顯著提升。
有了陶謙的承諾和世家大族的鼎力支持,王朗雖仍不敢對許貢昔日的地盤進行全麵反攻,但也不再一味地被動防守。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他決定派出一支兵馬對臨水縣展開反擊。臨水縣地處戰略要地,一旦奪迴,既能增強自己的防禦縱深,又能對山越形成一定的威懾。
王朗派出的軍隊如黑色的洪流般向著臨水縣洶湧而來,旌旗蔽日,塵土漫天飛揚。臨水縣內,氣氛緊張得仿佛能擰出水來,百姓們驚恐萬分,紛紛緊閉家門,躲在屋內瑟瑟發抖。而城牆上山越部眾和甘寧的錦帆部眾們嚴陣以待,他們身著輕便的衣衫,腰懸利刃,眼神中透著一股不羈與狠厲。
此時,甘寧站在城牆之上,一襲錦衣在風中獵獵作響,腰間的佩劍寒光閃爍。他身材魁梧,麵容冷峻,眼神如鷹隼般銳利,緊緊盯著遠處那如潮水般湧來的王朗軍隊。“哼,王朗這老兒,竟以為能輕易踏平我這臨水縣!”甘寧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絲不屑的笑容,眼中戰意熊熊燃燒。
在王朗的軍隊中,主將笮融騎著一匹高頭大馬,威風凜凜地位於陣前。他目光掃視著臨水城,心中盤算著如何攻破此城,立下大功。笮融深知甘寧不好對付,但他自恃兵力雄厚,並未將甘寧的錦帆部眾放在眼裏。
當王朗的軍隊逐漸逼近,在城外列好陣勢時,甘寧心中已然有了一個大膽且瘋狂的計劃。他深知,此時敵眾我寡,若隻是被動防守,遲早會被敵軍攻破城池。與其坐以待斃,不如主動出擊,殺一殺敵軍的威風。於是,他迅速在錦帆部眾中挑選出一百名最為精銳的勇士,這些人皆是跟隨他多年在江上劫掠、在沙場上拚殺的悍將,個個身手矯健,騎術精湛,且對他忠心耿耿。
“兄弟們,今日王朗來犯,我們豈能畏縮不前?”甘寧目光堅定地掃視著眼前的一百名勇士,大聲說道,“我們錦帆營,何時怕過誰!今日,我們便要讓那笮融見識見識,我甘寧的厲害,讓他知道,這臨水縣,可不是他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的地方!隨我衝出去,殺他個片甲不留!”
“殺!殺!殺!”一百名錦帆勇士齊聲呐喊,聲音震耳欲聾,充滿了無畏的勇氣和對勝利的渴望。他們紛紛翻身上馬,緊緊跟在甘寧身後,猶如即將出鞘的利刃,蓄勢待發。
城門緩緩打開,伴隨著一陣急促而有力的馬蹄聲,甘寧一馬當先,如同一道黑色的閃電般衝向王朗的部隊陣營。那一百名錦帆勇士緊隨其後,形成一個緊密的錐形陣勢,恰似猛虎下山般勇猛無畏,向著敵陣唿嘯而去。
笮融見甘寧竟敢隻率百騎來衝陣,先是一愣,隨即嘴角浮現出一絲冷笑:“哼,甘寧,你這是自尋死路!”他立刻下令,讓士兵們將甘寧等人圍起來,務必將其斬殺。王朗的軍隊原本正嚴陣以待,準備發起進攻,此時迅速調整陣型,向甘寧的百騎圍攏過來。
然而,甘寧的速度實在太快了,他手持長槍,槍尖寒光閃爍,眨眼間便衝入了敵陣。他猶如一頭兇猛的野獸,在敵群中橫衝直撞,所到之處,王朗的士兵們紛紛慘叫著倒下。他的眼神中充滿了瘋狂與決然,每一次出槍,都帶著淩厲的殺意,直取敵人要害。
“殺!”甘寧大聲唿喊著,聲音在戰場上迴蕩,讓人膽寒。他的身邊,一百名錦帆勇士緊密配合,他們揮舞著手中的長刀,與敵人展開了激烈的拚殺。勇士們的戰馬嘶鳴著,揚起陣陣塵土,整個戰場瞬間陷入了一片混亂與血腥之中。
笮融在後方看到自己精心布置的陣型被甘寧的百騎攪得大亂,心中又驚又怒。“給我殺了他!殺了這些逆賊!”他大聲咆哮著,聲嘶力竭地下令讓士兵們全力圍剿甘寧等人。然而,甘寧和他的錦帆勇士們卻如同鬼魅般在敵陣中穿梭自如,他們巧妙地避開了敵人的重重包圍,不斷地發起攻擊。在他們的衝擊下,王朗的軍隊士氣大減,士兵們開始心生畏懼,紛紛躲避著這股兇猛的攻擊,原本整齊的陣型變得七零八落。
經過一番激烈的拚殺,甘寧見目的已經達到,便一聲令下,率領著百騎迅速撤出了敵陣。他們如同來時一般迅速,在敵軍的驚唿聲中消失在了王朗軍隊的視野中。王朗的軍隊此時已經是一片狼藉,士兵們死傷無數,哀嚎聲此起彼伏,士氣低落至極點。
在甘寧率領錦帆百騎如鬼魅般從王朗軍隊的陣營中全身而退之後,笮融滿心憤懣,卻也不得不暫時按捺住心中的怒火。他迅速整理好思緒,將戰場上的情形詳細地寫成書信,派人快馬加鞭送迴給王朗。
信使一路疾馳,終於將書信送到了王朗手中。王朗此時正眉頭緊鎖,在營帳中來迴踱步,心中擔憂著前線的戰事。當他接過書信,迫不及待地展開閱讀,臉色隨著書信內容的呈現而不斷變化。看到甘寧僅率百騎便將笮融的軍隊攪得大亂,王朗的眼中閃過一絲震驚與惱怒,他沒想到甘寧竟然如此勇猛善戰,竟敢以如此懸殊的兵力主動出擊。
待看完書信,王朗立刻修書一封,命信使再次快馬趕迴前線。在信中,王朗言辭懇切地向笮融傳達了自己的戰略意圖。“笮融將軍,此次甘寧雖以奇襲擾我軍陣,但切不可因此亂了分寸。甘寧之勇,我已盡知,此乃勁敵,不可小覷。如今我軍雖在兵力上占據優勢,但山越之眾盤踞已久,且甘寧麾下錦帆部眾作戰勇猛,不可與之貿然決戰。”
“將軍隻需保持住當前的攻勢,將臨水縣牢牢圍困,斷絕其糧草供應,使其城內人心惶惶。切不可輕舉妄動,以免中了甘寧的奸計。隻要我們穩紮穩打,不給山越任何可乘之機,不讓他們再向前一步,待其城內糧草耗盡,士氣低落之時,便是我們破城之日。屆時,定能一舉蕩平山越,收複臨水縣,揚我軍威。望將軍務必牢記,堅守此戰略,不可有絲毫懈怠。”
笮融收到王朗的迴信後,仔細研讀,心中雖仍對甘寧的挑釁耿耿於懷,但也明白王朗所言極是。他長歎一聲,隨即召集麾下將領,傳達了王朗的命令。“主公已有指示,我等切不可輕舉妄動。從今日起,加強對臨水縣的圍困,務必做到滴水不漏,讓那甘寧插翅難飛。違令者,軍法處置!”
自此,笮融嚴格按照王朗的戰略意圖行事,王朗的軍隊將臨水縣圍得如鐵桶一般。而臨水縣內,甘寧與錦帆部眾們也深知局勢的嚴峻,他們嚴陣以待,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更為艱苦的持久戰。一場無聲的較量,在這臨水縣的城內外悄然展開,雙方都在等待著那決定勝負的關鍵時刻。
此後,笮融嚴令自己的軍隊不得輕易出陣,他要將甘寧和錦帆部眾困在城中,耗盡他們的糧草和士氣,再一舉拿下臨水縣。而臨水縣城內,甘寧看著城外那如鐵桶般的敵軍,眼神中沒有絲毫的畏懼,反而閃爍著鬥誌的光芒。他知道,接下來還有一場更為艱苦的戰鬥在等待著自己。
書信寫好後,陶謙便著手安排出兵事宜。此次他決定出兵兩萬,這些士兵皆是他早年精心訓練出的丹陽精兵,戰鬥力極強,在徐州軍中堪稱精銳中的精銳。
在將領的選派上,陶謙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任命曹豹為主將。曹豹在徐州軍中威望頗高,且一直力主出兵相助王朗,陶謙認為他能堅定地執行救援任務。同時,他安排糜竺為隨軍司馬,糜竺出身徐州豪族,不僅頗有謀略,還善於協調各方關係,能在軍中起到很好的輔助作用。糜芳則被任命為先鋒,他年輕氣盛,作戰勇猛,陶謙希望他能在前方衝鋒陷陣,為大軍打開局麵。此外,張闓、趙昱等將領隨軍出征,協助曹豹指揮作戰。
出征當日,徐州城外旌旗招展,兩萬丹陽精兵整齊列隊,盔甲鋥亮,刀槍如林。曹豹身披鎧甲,騎在高頭大馬上,威風凜凜。他環視著麾下的將士,大聲說道:“此次我等出征,是為了援助盟友,也是為了維護我徐州的尊嚴。諸位務必奮勇殺敵,不得有絲毫懈怠!”眾將士齊聲應諾,聲震雲霄。
隨著曹豹一聲令下,大軍緩緩開拔,向著吳郡的方向進發。而陶謙則站在城牆上,望著遠去的軍隊,心中默默祈禱,希望此次出征能夠順利,既能解王朗之圍,又能讓徐州在這場紛爭中獲得最大的利益。
陶謙的迴信快馬加鞭送到了王朗手中。當王朗展開書信,看到陶謙信中那堅定的承諾,原本因連日來局勢緊張而布滿陰霾的臉上,終於露出了一絲如釋重負的神情。這封信,無疑如同在黑暗中燃起的一盞明燈,給正處於困境中的他打了一劑強心針。
此前,麵對山越的強勢占據和不斷侵擾,王朗雖手握一定兵力,卻因心中忌憚山越的勢力而不敢輕舉妄動,隻能采取守勢,勉強維持著自己所占據的吳郡另一半疆土。然而,陶謙迴信中提到的出兵援助,讓王朗心中重新燃起了希望。
與此同時,世家大族們的態度轉變也為王朗帶來了極大的助力。如今,在山越的威脅下,這些世家大族紛紛摒棄前嫌,全力支持王朗。他們不僅在物資上給予了大量的援助,還鼓勵族中子弟踴躍參軍,為王朗擴充了不少兵力。這些新鮮血液的注入,讓王朗的軍隊實力得到了顯著提升。
有了陶謙的承諾和世家大族的鼎力支持,王朗雖仍不敢對許貢昔日的地盤進行全麵反攻,但也不再一味地被動防守。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他決定派出一支兵馬對臨水縣展開反擊。臨水縣地處戰略要地,一旦奪迴,既能增強自己的防禦縱深,又能對山越形成一定的威懾。
王朗派出的軍隊如黑色的洪流般向著臨水縣洶湧而來,旌旗蔽日,塵土漫天飛揚。臨水縣內,氣氛緊張得仿佛能擰出水來,百姓們驚恐萬分,紛紛緊閉家門,躲在屋內瑟瑟發抖。而城牆上山越部眾和甘寧的錦帆部眾們嚴陣以待,他們身著輕便的衣衫,腰懸利刃,眼神中透著一股不羈與狠厲。
此時,甘寧站在城牆之上,一襲錦衣在風中獵獵作響,腰間的佩劍寒光閃爍。他身材魁梧,麵容冷峻,眼神如鷹隼般銳利,緊緊盯著遠處那如潮水般湧來的王朗軍隊。“哼,王朗這老兒,竟以為能輕易踏平我這臨水縣!”甘寧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絲不屑的笑容,眼中戰意熊熊燃燒。
在王朗的軍隊中,主將笮融騎著一匹高頭大馬,威風凜凜地位於陣前。他目光掃視著臨水城,心中盤算著如何攻破此城,立下大功。笮融深知甘寧不好對付,但他自恃兵力雄厚,並未將甘寧的錦帆部眾放在眼裏。
當王朗的軍隊逐漸逼近,在城外列好陣勢時,甘寧心中已然有了一個大膽且瘋狂的計劃。他深知,此時敵眾我寡,若隻是被動防守,遲早會被敵軍攻破城池。與其坐以待斃,不如主動出擊,殺一殺敵軍的威風。於是,他迅速在錦帆部眾中挑選出一百名最為精銳的勇士,這些人皆是跟隨他多年在江上劫掠、在沙場上拚殺的悍將,個個身手矯健,騎術精湛,且對他忠心耿耿。
“兄弟們,今日王朗來犯,我們豈能畏縮不前?”甘寧目光堅定地掃視著眼前的一百名勇士,大聲說道,“我們錦帆營,何時怕過誰!今日,我們便要讓那笮融見識見識,我甘寧的厲害,讓他知道,這臨水縣,可不是他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的地方!隨我衝出去,殺他個片甲不留!”
“殺!殺!殺!”一百名錦帆勇士齊聲呐喊,聲音震耳欲聾,充滿了無畏的勇氣和對勝利的渴望。他們紛紛翻身上馬,緊緊跟在甘寧身後,猶如即將出鞘的利刃,蓄勢待發。
城門緩緩打開,伴隨著一陣急促而有力的馬蹄聲,甘寧一馬當先,如同一道黑色的閃電般衝向王朗的部隊陣營。那一百名錦帆勇士緊隨其後,形成一個緊密的錐形陣勢,恰似猛虎下山般勇猛無畏,向著敵陣唿嘯而去。
笮融見甘寧竟敢隻率百騎來衝陣,先是一愣,隨即嘴角浮現出一絲冷笑:“哼,甘寧,你這是自尋死路!”他立刻下令,讓士兵們將甘寧等人圍起來,務必將其斬殺。王朗的軍隊原本正嚴陣以待,準備發起進攻,此時迅速調整陣型,向甘寧的百騎圍攏過來。
然而,甘寧的速度實在太快了,他手持長槍,槍尖寒光閃爍,眨眼間便衝入了敵陣。他猶如一頭兇猛的野獸,在敵群中橫衝直撞,所到之處,王朗的士兵們紛紛慘叫著倒下。他的眼神中充滿了瘋狂與決然,每一次出槍,都帶著淩厲的殺意,直取敵人要害。
“殺!”甘寧大聲唿喊著,聲音在戰場上迴蕩,讓人膽寒。他的身邊,一百名錦帆勇士緊密配合,他們揮舞著手中的長刀,與敵人展開了激烈的拚殺。勇士們的戰馬嘶鳴著,揚起陣陣塵土,整個戰場瞬間陷入了一片混亂與血腥之中。
笮融在後方看到自己精心布置的陣型被甘寧的百騎攪得大亂,心中又驚又怒。“給我殺了他!殺了這些逆賊!”他大聲咆哮著,聲嘶力竭地下令讓士兵們全力圍剿甘寧等人。然而,甘寧和他的錦帆勇士們卻如同鬼魅般在敵陣中穿梭自如,他們巧妙地避開了敵人的重重包圍,不斷地發起攻擊。在他們的衝擊下,王朗的軍隊士氣大減,士兵們開始心生畏懼,紛紛躲避著這股兇猛的攻擊,原本整齊的陣型變得七零八落。
經過一番激烈的拚殺,甘寧見目的已經達到,便一聲令下,率領著百騎迅速撤出了敵陣。他們如同來時一般迅速,在敵軍的驚唿聲中消失在了王朗軍隊的視野中。王朗的軍隊此時已經是一片狼藉,士兵們死傷無數,哀嚎聲此起彼伏,士氣低落至極點。
在甘寧率領錦帆百騎如鬼魅般從王朗軍隊的陣營中全身而退之後,笮融滿心憤懣,卻也不得不暫時按捺住心中的怒火。他迅速整理好思緒,將戰場上的情形詳細地寫成書信,派人快馬加鞭送迴給王朗。
信使一路疾馳,終於將書信送到了王朗手中。王朗此時正眉頭緊鎖,在營帳中來迴踱步,心中擔憂著前線的戰事。當他接過書信,迫不及待地展開閱讀,臉色隨著書信內容的呈現而不斷變化。看到甘寧僅率百騎便將笮融的軍隊攪得大亂,王朗的眼中閃過一絲震驚與惱怒,他沒想到甘寧竟然如此勇猛善戰,竟敢以如此懸殊的兵力主動出擊。
待看完書信,王朗立刻修書一封,命信使再次快馬趕迴前線。在信中,王朗言辭懇切地向笮融傳達了自己的戰略意圖。“笮融將軍,此次甘寧雖以奇襲擾我軍陣,但切不可因此亂了分寸。甘寧之勇,我已盡知,此乃勁敵,不可小覷。如今我軍雖在兵力上占據優勢,但山越之眾盤踞已久,且甘寧麾下錦帆部眾作戰勇猛,不可與之貿然決戰。”
“將軍隻需保持住當前的攻勢,將臨水縣牢牢圍困,斷絕其糧草供應,使其城內人心惶惶。切不可輕舉妄動,以免中了甘寧的奸計。隻要我們穩紮穩打,不給山越任何可乘之機,不讓他們再向前一步,待其城內糧草耗盡,士氣低落之時,便是我們破城之日。屆時,定能一舉蕩平山越,收複臨水縣,揚我軍威。望將軍務必牢記,堅守此戰略,不可有絲毫懈怠。”
笮融收到王朗的迴信後,仔細研讀,心中雖仍對甘寧的挑釁耿耿於懷,但也明白王朗所言極是。他長歎一聲,隨即召集麾下將領,傳達了王朗的命令。“主公已有指示,我等切不可輕舉妄動。從今日起,加強對臨水縣的圍困,務必做到滴水不漏,讓那甘寧插翅難飛。違令者,軍法處置!”
自此,笮融嚴格按照王朗的戰略意圖行事,王朗的軍隊將臨水縣圍得如鐵桶一般。而臨水縣內,甘寧與錦帆部眾們也深知局勢的嚴峻,他們嚴陣以待,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更為艱苦的持久戰。一場無聲的較量,在這臨水縣的城內外悄然展開,雙方都在等待著那決定勝負的關鍵時刻。
此後,笮融嚴令自己的軍隊不得輕易出陣,他要將甘寧和錦帆部眾困在城中,耗盡他們的糧草和士氣,再一舉拿下臨水縣。而臨水縣城內,甘寧看著城外那如鐵桶般的敵軍,眼神中沒有絲毫的畏懼,反而閃爍著鬥誌的光芒。他知道,接下來還有一場更為艱苦的戰鬥在等待著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