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朗收到烏程縣被攻擊的消息時,正端坐在書房中研讀兵書,乍一聽到這個噩耗,手中的書卷“啪”地一聲掉落在地。他猛地站起身,雙眼圓睜,滿臉盡是難以置信的神色,喃喃自語道:“這怎麽可能?永安縣明明還在我們掌控之中,山越怎麽就繞到烏程縣發動攻擊了?”
焦慮與恐慌瞬間如潮水般將他淹沒,王朗在書房中來迴踱步,腳步急促而淩亂,嘴裏不停地念叨著:“這可如何是好,這可如何是好……”短短片刻,他仿佛蒼老了好幾歲,急得頭發都快白了,滿心都是對山越的忌憚,“這山越,怎如此難纏!”
迴想起許貢的敗亡,王朗心中滿是懊悔。那時的他,還暗自嘲笑許貢無能,甚至還打著如意算盤,想著若能擊潰山越,便順勢收複許貢的土地,擴充自己的勢力。可如今,這些念頭早已如泡沫般破碎,消失得無影無蹤。
放眼望去,他的領地幾乎被占領了一半,烽火連天,狼煙遍地。各地傳來的戰報如雪片般紛至遝來,皆是敗訊。更讓他絕望的是,手中的兵源已然匱乏,如今駐守在永安縣的,還是曹豹的軍隊,自己能調動的兵力少之又少,局勢岌岌可危 。
就在王朗被山越攪得焦頭爛額、走投無路之時,陶應率領著浩浩蕩蕩的大軍,踏入了王朗的勢力範圍。一時間,塵土飛揚,軍旗烈烈,大軍行進的腳步聲震得大地微微顫抖。
陶應深知王朗此刻的惶恐,於是先派出孫觀率領少量部隊先行前往,目的有二:一是與王朗會麵,打消他的恐懼與疑慮;二是給王朗吃顆定心丸,避免因誤會引發不必要的衝突。
王朗正在縣衙內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聽聞孫觀求見,立刻整理衣冠,匆匆將其迎入。一見到孫觀,王朗便迫不及待地詢問大軍來意,當得知陶應還率領著大隊人馬已進入吳郡時,他灰暗的眼眸中瞬間燃起一絲希望,仿佛溺水之人抓住了救命稻草。
王朗緊緊拉住孫觀的手,近乎哀求道:“孫將軍,如今我烏程縣危在旦夕,山越攻勢兇猛,我已無兵可派,懇請將軍念在同屬漢室的份上,先去烏程縣幫忙駐防啊!”那模樣,仿佛下一秒烏程縣就要被攻破。
孫觀見狀,麵露難色,一時不知如何抉擇。他心裏清楚,自己隻是先行探路,貿然答應出兵,怕是不合規矩。可王朗卻苦苦哀求,聲聲悲切,訴說著自己手中兵力匱乏,若再抽調,其他縣城也將岌岌可危。
孫觀無奈之下,隻好一邊派出快馬,火速向陶應稟報這裏的情況,一邊帶領著所部人馬,朝著烏程縣進發。馬蹄聲急促,孫觀心中也滿是憂慮,不知此番前往,等待他們的將是怎樣一場苦戰 。
陶應的兵馬正穩步前行,速度不疾不徐,揚起的塵土在身後形成一條淡淡的長龍。就在這時,孫觀派來的快馬疾馳而至,馬上的士兵滿臉疲憊,卻顧不上休息,翻身下馬後便急忙向陶應呈上軍情匯報。
陶應接過文書,快速瀏覽一番,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不易察覺的冷笑,心中暗自思忖:“這王朗,如今可真是到了窮途末路,病急亂投醫了。這般狼狽做派,哪裏還有一方諸侯該有的威嚴與體麵?竟連自己手下的將領都要苦苦哀求,實在是可笑至極。”想到此處,陶應不禁挺直了腰杆,神色愈發傲然,周身散發著自信與得意,仿佛已然掌控了整個局勢。
懷著這樣的心態,陶應率領大軍浩浩蕩蕩地朝著王朗所在的郡城進發。臨近郡城時,隻見王朗早已率領一眾官員出城十裏相迎。王朗身著素樸的衣衫,神色謙卑,往日的意氣風發早已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滿臉的憔悴與討好。他快步上前,對著陶應深深作揖,姿態放得極低,言辭間滿是恭敬與懇請:“陶將軍此次前來,實乃我之救星,還望將軍大發慈悲,助我一臂之力,解我燃眉之急。” 陶應坐在高頭大馬上,居高臨下地看著王朗,微微點頭,臉上帶著一絲若有若無的輕蔑,仿佛在打量著一個微不足道的小角色 。
陶應看著謙卑的王朗,嘴角勾起一抹嘲諷的弧度,並未立刻下馬,而是端坐在馬上,斜睨著王朗,拖長了音調說道:“叔父,我此番前來,可是費了不少周折,你倒好,把這吳郡攪得一團糟,還眼巴巴地盼著我來收拾爛攤子。”
王朗臉上一陣白一陣紅,身為叔伯輩,何時受過這般羞辱,可眼下局勢不由人,隻能強擠出笑容,賠禮道:“是我無能,讓陶將軍見笑了,還望將軍念及往日情分,施以援手。”
陶應卻好似沒聽見一般,繼續大聲說道:“哼,往日情分?我看你也沒把我放在眼裏,要不是看在你苦苦哀求的份上,我才懶得管這閑事。我這一路趕來,將士們都累得夠嗆,你打算怎麽犒勞?”說罷,他居高臨下地盯著王朗,眼神中滿是傲慢與貪婪。
王朗心中一緊,知道這是要趁機索要好處,可也不敢反駁,隻能硬著頭皮道:“將軍放心,城中糧草、金銀,任憑將軍取用,隻要能解我吳郡之困。”
陶應這才滿意地點點頭,卻又發難:“就這些?我聽聞你府中有幾件稀世珍寶,也一並拿出來,犒勞我這遠道而來的大軍,不過分吧?” 王朗心中一陣肉痛,那些珍寶可都是他多年的珍藏,如今卻要拱手送人,但為了保住吳郡,隻能咬咬牙,點頭答應:“理應如此,理應如此,將軍所需,我定當全力籌備。”看著王朗憋屈的模樣,陶應放肆地大笑起來,笑聲在空氣中迴蕩,王朗的尊嚴也在這笑聲中被無情踐踏 。
此時的陶應看著如此悲戚的王朗,慢悠悠地下得馬來,臉上掛著似有似無的笑意,大模大樣地伸手攙扶王朗,嘴上卻說道:“哎,叔父,您瞧您這是幹嘛,小侄我豈是那等奪人所愛之人?您我同為漢臣,又與我父親交好,這山越蠻夷之輩,竟敢肆意攻略我漢家土地,小侄身為漢臣,又豈能坐視不理?”那語氣,看似誠懇,實則帶著幾分居高臨下的傲慢。
王朗嘴角扯出一抹僵硬的笑容,連連打著哈哈,心中卻滿是苦澀。他深知陶應這不過是表麵功夫,實則囂張跋扈得很。剛才陶應索要珍寶時的蠻橫還曆曆在目,現在這番說辭,不過是給自己找個冠冕堂皇的理由罷了。可即便心裏明白,王朗也隻能順著陶應的話往下說:“是是是,陶將軍深明大義,此番前來,實乃我吳郡之幸啊。”說著,王朗偷偷抬眼打量陶應,隻見他神色得意,一副舍我其誰的模樣,王朗暗自歎了口氣,隻能把委屈往肚子裏咽 。
陶應扶著王朗,臉上笑容不減,兩人並肩往城中走去。走著走著,陶應話鋒一轉,看似隨意地說道:“叔父,此番小侄好不容易領兵趕來,為解吳郡之困,一路上將士們不辭辛勞。這往後啊,若吳郡太平了,您可得和我父親常走動。您想想,咱們要是齊心協力,這天下還有什麽亂子平不了?”
王朗心中一緊,瞬間聽出了陶應話裏有話,這“常走動”恐怕就是要自己向陶謙稱臣的委婉說法。他臉上的笑容有些掛不住了,但還是強裝鎮定,打著哈哈迴應:“那是自然,陶公威名遠揚,我一直都很敬重。”
陶應似乎沒看到王朗的窘迫,繼續說道:“叔父,不瞞您說,我父親一直希望能和您這樣的賢能之士攜手,共同為漢室出力。如今這局勢,各方勢力錯綜複雜,唯有團結一心,才能抵禦外敵。吳郡經此一亂,元氣大傷,正好可以和我們一起,相互扶持。”
王朗心裏明白,這是陶應在步步緊逼,讓他表態。他沉默片刻,斟酌著言辭道:“陶將軍所言極是,隻是此事重大,還需從長計議。吳郡如今一片狼藉,百廢待興,我也得先安撫百姓,穩定局勢。”王朗試圖拖延,不想這麽快就屈服。
陶應卻不打算輕易放過,停下腳步,直視王朗的眼睛,加重了語氣:“叔父,事不宜遲啊。如今山越未平,其他勢力也在虎視眈眈,要是不盡快達成一致,共同禦敵,恐怕吳郡和我們都難以安寧。我父親一片赤誠,就盼著能和您一起為漢室撐起一片天,您可別讓我們失望啊。”這番話看似誠懇,實則滿是威脅,王朗被盯得渾身不自在,額頭上冒出細密的汗珠,心裏暗自叫苦,卻又不敢輕易拒絕 。
王朗隻覺喉嚨幹澀,艱難地吞咽了一口唾沫,硬著頭皮開口,聲音裏帶著幾分無奈與苦澀:“陶將軍,實不相瞞,此次山越侵擾,我實在是力不從心。那些被山越所占之地,若將軍此番能夠成功收複,自當交由徐州管理。我才疏德淺,經此一役,實在是恐難再擔守土之責。”說罷,他微微低下頭,不敢直視陶應的眼睛,生怕自己的不甘與屈辱被對方看穿。此時的他,滿心都是寄人籬下的悲哀,卻又毫無反抗之力。
焦慮與恐慌瞬間如潮水般將他淹沒,王朗在書房中來迴踱步,腳步急促而淩亂,嘴裏不停地念叨著:“這可如何是好,這可如何是好……”短短片刻,他仿佛蒼老了好幾歲,急得頭發都快白了,滿心都是對山越的忌憚,“這山越,怎如此難纏!”
迴想起許貢的敗亡,王朗心中滿是懊悔。那時的他,還暗自嘲笑許貢無能,甚至還打著如意算盤,想著若能擊潰山越,便順勢收複許貢的土地,擴充自己的勢力。可如今,這些念頭早已如泡沫般破碎,消失得無影無蹤。
放眼望去,他的領地幾乎被占領了一半,烽火連天,狼煙遍地。各地傳來的戰報如雪片般紛至遝來,皆是敗訊。更讓他絕望的是,手中的兵源已然匱乏,如今駐守在永安縣的,還是曹豹的軍隊,自己能調動的兵力少之又少,局勢岌岌可危 。
就在王朗被山越攪得焦頭爛額、走投無路之時,陶應率領著浩浩蕩蕩的大軍,踏入了王朗的勢力範圍。一時間,塵土飛揚,軍旗烈烈,大軍行進的腳步聲震得大地微微顫抖。
陶應深知王朗此刻的惶恐,於是先派出孫觀率領少量部隊先行前往,目的有二:一是與王朗會麵,打消他的恐懼與疑慮;二是給王朗吃顆定心丸,避免因誤會引發不必要的衝突。
王朗正在縣衙內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聽聞孫觀求見,立刻整理衣冠,匆匆將其迎入。一見到孫觀,王朗便迫不及待地詢問大軍來意,當得知陶應還率領著大隊人馬已進入吳郡時,他灰暗的眼眸中瞬間燃起一絲希望,仿佛溺水之人抓住了救命稻草。
王朗緊緊拉住孫觀的手,近乎哀求道:“孫將軍,如今我烏程縣危在旦夕,山越攻勢兇猛,我已無兵可派,懇請將軍念在同屬漢室的份上,先去烏程縣幫忙駐防啊!”那模樣,仿佛下一秒烏程縣就要被攻破。
孫觀見狀,麵露難色,一時不知如何抉擇。他心裏清楚,自己隻是先行探路,貿然答應出兵,怕是不合規矩。可王朗卻苦苦哀求,聲聲悲切,訴說著自己手中兵力匱乏,若再抽調,其他縣城也將岌岌可危。
孫觀無奈之下,隻好一邊派出快馬,火速向陶應稟報這裏的情況,一邊帶領著所部人馬,朝著烏程縣進發。馬蹄聲急促,孫觀心中也滿是憂慮,不知此番前往,等待他們的將是怎樣一場苦戰 。
陶應的兵馬正穩步前行,速度不疾不徐,揚起的塵土在身後形成一條淡淡的長龍。就在這時,孫觀派來的快馬疾馳而至,馬上的士兵滿臉疲憊,卻顧不上休息,翻身下馬後便急忙向陶應呈上軍情匯報。
陶應接過文書,快速瀏覽一番,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不易察覺的冷笑,心中暗自思忖:“這王朗,如今可真是到了窮途末路,病急亂投醫了。這般狼狽做派,哪裏還有一方諸侯該有的威嚴與體麵?竟連自己手下的將領都要苦苦哀求,實在是可笑至極。”想到此處,陶應不禁挺直了腰杆,神色愈發傲然,周身散發著自信與得意,仿佛已然掌控了整個局勢。
懷著這樣的心態,陶應率領大軍浩浩蕩蕩地朝著王朗所在的郡城進發。臨近郡城時,隻見王朗早已率領一眾官員出城十裏相迎。王朗身著素樸的衣衫,神色謙卑,往日的意氣風發早已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滿臉的憔悴與討好。他快步上前,對著陶應深深作揖,姿態放得極低,言辭間滿是恭敬與懇請:“陶將軍此次前來,實乃我之救星,還望將軍大發慈悲,助我一臂之力,解我燃眉之急。” 陶應坐在高頭大馬上,居高臨下地看著王朗,微微點頭,臉上帶著一絲若有若無的輕蔑,仿佛在打量著一個微不足道的小角色 。
陶應看著謙卑的王朗,嘴角勾起一抹嘲諷的弧度,並未立刻下馬,而是端坐在馬上,斜睨著王朗,拖長了音調說道:“叔父,我此番前來,可是費了不少周折,你倒好,把這吳郡攪得一團糟,還眼巴巴地盼著我來收拾爛攤子。”
王朗臉上一陣白一陣紅,身為叔伯輩,何時受過這般羞辱,可眼下局勢不由人,隻能強擠出笑容,賠禮道:“是我無能,讓陶將軍見笑了,還望將軍念及往日情分,施以援手。”
陶應卻好似沒聽見一般,繼續大聲說道:“哼,往日情分?我看你也沒把我放在眼裏,要不是看在你苦苦哀求的份上,我才懶得管這閑事。我這一路趕來,將士們都累得夠嗆,你打算怎麽犒勞?”說罷,他居高臨下地盯著王朗,眼神中滿是傲慢與貪婪。
王朗心中一緊,知道這是要趁機索要好處,可也不敢反駁,隻能硬著頭皮道:“將軍放心,城中糧草、金銀,任憑將軍取用,隻要能解我吳郡之困。”
陶應這才滿意地點點頭,卻又發難:“就這些?我聽聞你府中有幾件稀世珍寶,也一並拿出來,犒勞我這遠道而來的大軍,不過分吧?” 王朗心中一陣肉痛,那些珍寶可都是他多年的珍藏,如今卻要拱手送人,但為了保住吳郡,隻能咬咬牙,點頭答應:“理應如此,理應如此,將軍所需,我定當全力籌備。”看著王朗憋屈的模樣,陶應放肆地大笑起來,笑聲在空氣中迴蕩,王朗的尊嚴也在這笑聲中被無情踐踏 。
此時的陶應看著如此悲戚的王朗,慢悠悠地下得馬來,臉上掛著似有似無的笑意,大模大樣地伸手攙扶王朗,嘴上卻說道:“哎,叔父,您瞧您這是幹嘛,小侄我豈是那等奪人所愛之人?您我同為漢臣,又與我父親交好,這山越蠻夷之輩,竟敢肆意攻略我漢家土地,小侄身為漢臣,又豈能坐視不理?”那語氣,看似誠懇,實則帶著幾分居高臨下的傲慢。
王朗嘴角扯出一抹僵硬的笑容,連連打著哈哈,心中卻滿是苦澀。他深知陶應這不過是表麵功夫,實則囂張跋扈得很。剛才陶應索要珍寶時的蠻橫還曆曆在目,現在這番說辭,不過是給自己找個冠冕堂皇的理由罷了。可即便心裏明白,王朗也隻能順著陶應的話往下說:“是是是,陶將軍深明大義,此番前來,實乃我吳郡之幸啊。”說著,王朗偷偷抬眼打量陶應,隻見他神色得意,一副舍我其誰的模樣,王朗暗自歎了口氣,隻能把委屈往肚子裏咽 。
陶應扶著王朗,臉上笑容不減,兩人並肩往城中走去。走著走著,陶應話鋒一轉,看似隨意地說道:“叔父,此番小侄好不容易領兵趕來,為解吳郡之困,一路上將士們不辭辛勞。這往後啊,若吳郡太平了,您可得和我父親常走動。您想想,咱們要是齊心協力,這天下還有什麽亂子平不了?”
王朗心中一緊,瞬間聽出了陶應話裏有話,這“常走動”恐怕就是要自己向陶謙稱臣的委婉說法。他臉上的笑容有些掛不住了,但還是強裝鎮定,打著哈哈迴應:“那是自然,陶公威名遠揚,我一直都很敬重。”
陶應似乎沒看到王朗的窘迫,繼續說道:“叔父,不瞞您說,我父親一直希望能和您這樣的賢能之士攜手,共同為漢室出力。如今這局勢,各方勢力錯綜複雜,唯有團結一心,才能抵禦外敵。吳郡經此一亂,元氣大傷,正好可以和我們一起,相互扶持。”
王朗心裏明白,這是陶應在步步緊逼,讓他表態。他沉默片刻,斟酌著言辭道:“陶將軍所言極是,隻是此事重大,還需從長計議。吳郡如今一片狼藉,百廢待興,我也得先安撫百姓,穩定局勢。”王朗試圖拖延,不想這麽快就屈服。
陶應卻不打算輕易放過,停下腳步,直視王朗的眼睛,加重了語氣:“叔父,事不宜遲啊。如今山越未平,其他勢力也在虎視眈眈,要是不盡快達成一致,共同禦敵,恐怕吳郡和我們都難以安寧。我父親一片赤誠,就盼著能和您一起為漢室撐起一片天,您可別讓我們失望啊。”這番話看似誠懇,實則滿是威脅,王朗被盯得渾身不自在,額頭上冒出細密的汗珠,心裏暗自叫苦,卻又不敢輕易拒絕 。
王朗隻覺喉嚨幹澀,艱難地吞咽了一口唾沫,硬著頭皮開口,聲音裏帶著幾分無奈與苦澀:“陶將軍,實不相瞞,此次山越侵擾,我實在是力不從心。那些被山越所占之地,若將軍此番能夠成功收複,自當交由徐州管理。我才疏德淺,經此一役,實在是恐難再擔守土之責。”說罷,他微微低下頭,不敢直視陶應的眼睛,生怕自己的不甘與屈辱被對方看穿。此時的他,滿心都是寄人籬下的悲哀,卻又毫無反抗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