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應聽聞王朗這番話,臉上瞬間綻放出燦爛的笑容,眼中閃爍著難以掩飾的得意光芒,他拍了拍王朗的肩膀,故作豪爽地大笑道:“叔父真是爽快人!放心,有我陶應在,那些被山越侵占的土地,定能盡數奪迴!”那笑聲在空氣中肆意迴蕩,仿佛已經將勝利收入囊中。
雖然沒能當場讓王朗徹底稱臣,但能先把被占之地納入徐州管理,這也算得上是巨大的收獲。陶應心中暗自盤算,等到擊退山越,王朗手中兵力本就所剩無幾,到那時,要收拾他還不是易如反掌?隻需略施手段,不愁王朗不乖乖俯首稱臣。
想到這兒,陶應心情大好,腳步都變得輕快起來,與王朗一同返迴郡內。一路上,他眉飛色舞地暢談著接下來的作戰計劃,仿佛這場戰事的勝利已然是板上釘釘,全然不顧身旁王朗的尷尬與無奈。
而王朗此刻,內心卻如墜冰窖,滿心都是苦澀與懊悔。他低垂著頭,腳步沉重,每一步都像是拖著千斤重擔。迴想起自己原本也是一方諸侯,如今卻落到這般任人拿捏的境地,實在是窩囊。剛才陶應那誌得意滿的模樣,讓他愈發覺得自己像是引狼入室,如今雖暫時解了山越之困,可又引來了徐州陶家這隻猛虎,當真是前門拒狼,後門進虎,以後的日子怕是更不好過了 。
當晚,王朗在府邸擺下盛宴,隻為招待陶應。府中張燈結彩,雕梁畫棟間掛滿了絲綢錦緞,燈火輝煌,映照得整個庭院如同白晝。珍饈美饌擺滿了一桌,香氣四溢,可王朗卻食不甘味,坐在主位上,臉上強擠出的笑容難掩內心的憂慮。
反觀陶應,作為一軍主將,初次享受這般尊崇待遇,興奮之情溢於言表。他在酒席間放浪形骸,一會兒高聲談論著自己的宏圖大誌,一會兒舉杯豪飲,酒液順著嘴角流下,他也毫不在意。
酒過三巡,王朗使了個眼色,一群身著輕紗的佳人蓮步輕移,緩緩入場,她們手持酒壺,為陶應斟酒。王朗滿臉堆笑,親自端起一杯酒,起身走到陶應麵前,恭敬說道:“陶將軍此次前來,實乃我吳郡之幸,這杯酒,我敬將軍,願將軍旗開得勝,早日擊退山越。”
陶應也不推辭,大笑著接過酒杯,一飲而盡,隨後毫不客氣地將佳人拉到身邊坐下。王朗見狀,又趕忙讓人呈上準備好的禮品,件件皆是價值連城的奇珍異寶。他諂媚地說道:“這是一點小小心意,不成敬意,還望將軍笑納。”
陶應掃了一眼禮品,滿意地點點頭,大手一揮,讓人收了起來,全程沒有絲毫的客氣與謙遜。他一邊摟著佳人,一邊與旁人高談闊論,完全沉浸在這奢靡的氛圍中,絲毫沒有在意王朗的尷尬與無奈。而王朗隻能在一旁賠笑,心中暗自叫苦,卻又不得不繼續曲意逢迎 。
當夜,陶應在溫柔鄉中肆意放縱,佳人在側,美酒盈杯,他徹底沉浸在這紙醉金迷裏,放浪形骸。屋內燈火搖曳,歡聲笑語不斷,直至大半夜才漸漸安靜下來。
次日清晨,天色剛蒙蒙亮,王朗便心急如焚地候在了前廳。他不停地來迴踱步,時而望向門口,時而看看天色,每一分每一秒的等待都讓他煎熬難耐。烏程的危局如巨石般壓在他心頭,他滿心盼著陶應能趕緊出兵救援。
可陶應卻毫無早起的意思,直睡到日上三竿,陽光透過雕花窗欞,灑在床榻上,才悠悠轉醒。身旁美人笑語嫣然,溫柔地服侍他起身洗漱、穿戴衣冠。許久之後,陶應才邁著悠閑的步子,施施然來到前廳與王朗相見。
隻見他麵色紅潤,神情慵懶,絲毫沒有即將奔赴戰場的緊迫感。王朗見狀,心中雖焦急萬分,卻也隻能強壓怒火,滿臉堆笑地迎上前去:“陶將軍,您可算起來了,烏程那邊形勢危急,還望將軍盡早發兵啊。”
陶應大大咧咧地斜靠在太師椅上,雙腿隨意地交疊著,一隻手把玩著酒杯,另一隻手漫不經心地朝著滿臉焦急的王朗擺了擺,語氣中滿是輕慢與敷衍:“叔父,您就把心穩穩當當地擱在肚子裏,真沒必要這麽火急火燎的。這場戰事,從謀劃到部署,樁樁件件都在我的掌控之中,您就放一百個心吧。”那模樣,仿佛烏城所麵臨的生死存亡危機,不過是他談笑間就能輕易化解的瑣碎小事。
王朗站在一旁,雙手緊緊地攥成了拳頭,手背上青筋暴起,指甲深深地嵌入了掌心,疼意傳來,卻比不上他內心的憤懣與焦急。他的眼神中滿是無奈與隱忍,嘴唇微微顫抖,幾次欲言又止,可麵對陶應這副肆意妄為、滿不在乎的傲慢態度,他終究還是沒敢發作,隻能將這股熊熊燃燒的怒火,硬生生地憋迴了肚子裏,任由它在心底灼燒。
陶應像是故意要激怒王朗一般,瞧著他那副隱忍憋屈的模樣,非但沒有絲毫同情與收斂,反而仰頭哈哈大笑起來,臉上的嘲諷之色愈發濃烈:“叔父,您瞧瞧您現在這副模樣,簡直就跟那驚弓之鳥沒啥兩樣,稍微有點風吹草動就慌了神。身為一方諸侯,這般薄弱的心理素質,日後可如何在這亂世中立足啊?您就信我這一迴,安心等著看我如何大破山越,保準讓您高枕無憂。”這些話,每一個字都像一把尖銳的利刃,直直地刺向王朗的自尊,將他的尊嚴踐踏得粉碎,可王朗卻隻能默默承受,毫無還手之力。
笑夠了,陶應才不緊不慢地站起身來,伸了個大大的懶腰,隨後滿臉不耐煩地招唿王朗:“行了行了,別在這兒幹站著發愁了,叔父,咱們出城去看看我的大軍吧,看完您就知道我為啥這麽有底氣了。”
兩人一前一後出了城,眼前的景象瞬間讓人眼前一亮。廣袤的原野上,軍帳密密麻麻地排列著,宛如一座井然有序的臨時城池。營帳之間,通道寬敞整潔,士兵們往來穿梭,各司其職,一切都顯得那麽有條不紊。各類物資,從糧草輜重到兵器甲胄,都被擺放得整整齊齊,分門別類,一看就是經過了精心的籌備與規劃。
大將臧霸威風凜凜地佇立在點將台上,他身披厚重的鎧甲,腰間懸掛著一柄鋒利的寶劍,他身姿筆挺,猶如一棵蒼鬆,目光堅定地注視著遠方,身後是浩浩蕩蕩的大軍。士兵們個個身姿矯健,精神抖擻,身上的盔甲擦得鋥亮,在陽光的映照下反射出耀眼的寒光。一麵麵軍旗在風中烈烈作響,旗麵上繡著的“陶”字格外醒目,仿佛在向世人宣告著這支軍隊的赫赫威名與無上榮耀。
陶應滿臉得意,嘴角高高上揚,露出一個誌得意滿的笑容,轉頭對王朗說道:“叔父,您且仔細瞧瞧,是不是正如我所言,軍機大事一點都沒被耽誤。我陶應做事,向來都是胸有成竹,從不打無準備之仗。”王朗看著眼前這氣勢恢宏、嚴謹雄壯的陣容,心中不禁暗暗驚歎,雖滿心不甘,卻也不得不承認:“徐州兵馬,果然名不虛傳,如此雄壯威武,訓練有素。有這樣一支精銳之師,何愁山越不平,吳郡不定啊。”話雖如此,可一想到自己曾經也是一方諸侯,如今卻落得這般寄人籬下、任人擺布的落魄境地,王朗的心中又是一陣酸澀,仿佛被一隻無形的大手緊緊揪住,疼痛難忍 。
陶應目光緊緊鎖住王朗,將對方臉上那複雜難辨、滿是不甘又帶著幾分無奈的神色盡收眼底,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暢快與滿足,整個人愈發誌得意滿。他微微仰頭,嘴角掛著一抹肆意的笑,仿佛在向全世界宣告自己的勝利。
“好了,叔父,也別再耽擱了。”陶應語氣輕快,帶著不容置疑的決斷,“我這就向烏程縣進軍,定要讓那山越知道咱們的厲害!”說罷,他瀟灑地一甩披風,大步邁向自己的戰馬。
隻見他利落地翻身上馬,動作一氣嗬成,盡顯武將的颯爽英姿。隨後,他高高舉起手中的馬鞭,在空中用力一揮,發出一聲洪亮的號令:“出發!”刹那間,鼓聲雷動,號角齊鳴,大軍如洶湧的潮水般,向著烏城縣浩浩蕩蕩地進發。士兵們邁著整齊有力的步伐,腳步聲震得大地微微顫抖,揚起的塵土在身後形成了一條長長的巨龍,遮天蔽日 。
陶應率領大軍離去後,王朗仍佇立在原地,望著那漸漸遠去、消失於天際的滾滾煙塵,心中五味雜陳。他眉頭緊鎖,臉上滿是複雜的神色,既有著對自身困境的無奈,又藏著對陶應的嫉妒與不甘。
“這陶應,到底有什麽天大的能耐?”王朗低聲呢喃,語氣中滿是困惑與不服,“不過是仗著他父親的威名罷了,若論真才實學,不見得高明多少。”
話雖如此,可他的目光還是不由自主地追隨著那支遠去的軍隊,眼中流露出一絲難以掩飾的羨慕。他不得不承認,陶應手下的將領,各個都是能征善戰的良才。就拿剛剛那位指揮若定的大將臧霸來說,那一身的軍事素養和領導才能,著實令人欽佩。
“部隊如此嚴謹,紀律嚴明,訓練有素,臧霸這員大將功不可沒啊。”王朗微微搖頭,心中暗自感歎。他迴想起自己手下那些散漫的士兵,與陶應的大軍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這讓他的心中愈發不是滋味。
可他心裏也清楚,在這亂世之中,僅憑幾句嘴硬的話,根本無法改變殘酷的現實。如今的他,隻能寄希望於陶應真的能擊退山越,解他的燃眉之急。
雖然沒能當場讓王朗徹底稱臣,但能先把被占之地納入徐州管理,這也算得上是巨大的收獲。陶應心中暗自盤算,等到擊退山越,王朗手中兵力本就所剩無幾,到那時,要收拾他還不是易如反掌?隻需略施手段,不愁王朗不乖乖俯首稱臣。
想到這兒,陶應心情大好,腳步都變得輕快起來,與王朗一同返迴郡內。一路上,他眉飛色舞地暢談著接下來的作戰計劃,仿佛這場戰事的勝利已然是板上釘釘,全然不顧身旁王朗的尷尬與無奈。
而王朗此刻,內心卻如墜冰窖,滿心都是苦澀與懊悔。他低垂著頭,腳步沉重,每一步都像是拖著千斤重擔。迴想起自己原本也是一方諸侯,如今卻落到這般任人拿捏的境地,實在是窩囊。剛才陶應那誌得意滿的模樣,讓他愈發覺得自己像是引狼入室,如今雖暫時解了山越之困,可又引來了徐州陶家這隻猛虎,當真是前門拒狼,後門進虎,以後的日子怕是更不好過了 。
當晚,王朗在府邸擺下盛宴,隻為招待陶應。府中張燈結彩,雕梁畫棟間掛滿了絲綢錦緞,燈火輝煌,映照得整個庭院如同白晝。珍饈美饌擺滿了一桌,香氣四溢,可王朗卻食不甘味,坐在主位上,臉上強擠出的笑容難掩內心的憂慮。
反觀陶應,作為一軍主將,初次享受這般尊崇待遇,興奮之情溢於言表。他在酒席間放浪形骸,一會兒高聲談論著自己的宏圖大誌,一會兒舉杯豪飲,酒液順著嘴角流下,他也毫不在意。
酒過三巡,王朗使了個眼色,一群身著輕紗的佳人蓮步輕移,緩緩入場,她們手持酒壺,為陶應斟酒。王朗滿臉堆笑,親自端起一杯酒,起身走到陶應麵前,恭敬說道:“陶將軍此次前來,實乃我吳郡之幸,這杯酒,我敬將軍,願將軍旗開得勝,早日擊退山越。”
陶應也不推辭,大笑著接過酒杯,一飲而盡,隨後毫不客氣地將佳人拉到身邊坐下。王朗見狀,又趕忙讓人呈上準備好的禮品,件件皆是價值連城的奇珍異寶。他諂媚地說道:“這是一點小小心意,不成敬意,還望將軍笑納。”
陶應掃了一眼禮品,滿意地點點頭,大手一揮,讓人收了起來,全程沒有絲毫的客氣與謙遜。他一邊摟著佳人,一邊與旁人高談闊論,完全沉浸在這奢靡的氛圍中,絲毫沒有在意王朗的尷尬與無奈。而王朗隻能在一旁賠笑,心中暗自叫苦,卻又不得不繼續曲意逢迎 。
當夜,陶應在溫柔鄉中肆意放縱,佳人在側,美酒盈杯,他徹底沉浸在這紙醉金迷裏,放浪形骸。屋內燈火搖曳,歡聲笑語不斷,直至大半夜才漸漸安靜下來。
次日清晨,天色剛蒙蒙亮,王朗便心急如焚地候在了前廳。他不停地來迴踱步,時而望向門口,時而看看天色,每一分每一秒的等待都讓他煎熬難耐。烏程的危局如巨石般壓在他心頭,他滿心盼著陶應能趕緊出兵救援。
可陶應卻毫無早起的意思,直睡到日上三竿,陽光透過雕花窗欞,灑在床榻上,才悠悠轉醒。身旁美人笑語嫣然,溫柔地服侍他起身洗漱、穿戴衣冠。許久之後,陶應才邁著悠閑的步子,施施然來到前廳與王朗相見。
隻見他麵色紅潤,神情慵懶,絲毫沒有即將奔赴戰場的緊迫感。王朗見狀,心中雖焦急萬分,卻也隻能強壓怒火,滿臉堆笑地迎上前去:“陶將軍,您可算起來了,烏程那邊形勢危急,還望將軍盡早發兵啊。”
陶應大大咧咧地斜靠在太師椅上,雙腿隨意地交疊著,一隻手把玩著酒杯,另一隻手漫不經心地朝著滿臉焦急的王朗擺了擺,語氣中滿是輕慢與敷衍:“叔父,您就把心穩穩當當地擱在肚子裏,真沒必要這麽火急火燎的。這場戰事,從謀劃到部署,樁樁件件都在我的掌控之中,您就放一百個心吧。”那模樣,仿佛烏城所麵臨的生死存亡危機,不過是他談笑間就能輕易化解的瑣碎小事。
王朗站在一旁,雙手緊緊地攥成了拳頭,手背上青筋暴起,指甲深深地嵌入了掌心,疼意傳來,卻比不上他內心的憤懣與焦急。他的眼神中滿是無奈與隱忍,嘴唇微微顫抖,幾次欲言又止,可麵對陶應這副肆意妄為、滿不在乎的傲慢態度,他終究還是沒敢發作,隻能將這股熊熊燃燒的怒火,硬生生地憋迴了肚子裏,任由它在心底灼燒。
陶應像是故意要激怒王朗一般,瞧著他那副隱忍憋屈的模樣,非但沒有絲毫同情與收斂,反而仰頭哈哈大笑起來,臉上的嘲諷之色愈發濃烈:“叔父,您瞧瞧您現在這副模樣,簡直就跟那驚弓之鳥沒啥兩樣,稍微有點風吹草動就慌了神。身為一方諸侯,這般薄弱的心理素質,日後可如何在這亂世中立足啊?您就信我這一迴,安心等著看我如何大破山越,保準讓您高枕無憂。”這些話,每一個字都像一把尖銳的利刃,直直地刺向王朗的自尊,將他的尊嚴踐踏得粉碎,可王朗卻隻能默默承受,毫無還手之力。
笑夠了,陶應才不緊不慢地站起身來,伸了個大大的懶腰,隨後滿臉不耐煩地招唿王朗:“行了行了,別在這兒幹站著發愁了,叔父,咱們出城去看看我的大軍吧,看完您就知道我為啥這麽有底氣了。”
兩人一前一後出了城,眼前的景象瞬間讓人眼前一亮。廣袤的原野上,軍帳密密麻麻地排列著,宛如一座井然有序的臨時城池。營帳之間,通道寬敞整潔,士兵們往來穿梭,各司其職,一切都顯得那麽有條不紊。各類物資,從糧草輜重到兵器甲胄,都被擺放得整整齊齊,分門別類,一看就是經過了精心的籌備與規劃。
大將臧霸威風凜凜地佇立在點將台上,他身披厚重的鎧甲,腰間懸掛著一柄鋒利的寶劍,他身姿筆挺,猶如一棵蒼鬆,目光堅定地注視著遠方,身後是浩浩蕩蕩的大軍。士兵們個個身姿矯健,精神抖擻,身上的盔甲擦得鋥亮,在陽光的映照下反射出耀眼的寒光。一麵麵軍旗在風中烈烈作響,旗麵上繡著的“陶”字格外醒目,仿佛在向世人宣告著這支軍隊的赫赫威名與無上榮耀。
陶應滿臉得意,嘴角高高上揚,露出一個誌得意滿的笑容,轉頭對王朗說道:“叔父,您且仔細瞧瞧,是不是正如我所言,軍機大事一點都沒被耽誤。我陶應做事,向來都是胸有成竹,從不打無準備之仗。”王朗看著眼前這氣勢恢宏、嚴謹雄壯的陣容,心中不禁暗暗驚歎,雖滿心不甘,卻也不得不承認:“徐州兵馬,果然名不虛傳,如此雄壯威武,訓練有素。有這樣一支精銳之師,何愁山越不平,吳郡不定啊。”話雖如此,可一想到自己曾經也是一方諸侯,如今卻落得這般寄人籬下、任人擺布的落魄境地,王朗的心中又是一陣酸澀,仿佛被一隻無形的大手緊緊揪住,疼痛難忍 。
陶應目光緊緊鎖住王朗,將對方臉上那複雜難辨、滿是不甘又帶著幾分無奈的神色盡收眼底,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暢快與滿足,整個人愈發誌得意滿。他微微仰頭,嘴角掛著一抹肆意的笑,仿佛在向全世界宣告自己的勝利。
“好了,叔父,也別再耽擱了。”陶應語氣輕快,帶著不容置疑的決斷,“我這就向烏程縣進軍,定要讓那山越知道咱們的厲害!”說罷,他瀟灑地一甩披風,大步邁向自己的戰馬。
隻見他利落地翻身上馬,動作一氣嗬成,盡顯武將的颯爽英姿。隨後,他高高舉起手中的馬鞭,在空中用力一揮,發出一聲洪亮的號令:“出發!”刹那間,鼓聲雷動,號角齊鳴,大軍如洶湧的潮水般,向著烏城縣浩浩蕩蕩地進發。士兵們邁著整齊有力的步伐,腳步聲震得大地微微顫抖,揚起的塵土在身後形成了一條長長的巨龍,遮天蔽日 。
陶應率領大軍離去後,王朗仍佇立在原地,望著那漸漸遠去、消失於天際的滾滾煙塵,心中五味雜陳。他眉頭緊鎖,臉上滿是複雜的神色,既有著對自身困境的無奈,又藏著對陶應的嫉妒與不甘。
“這陶應,到底有什麽天大的能耐?”王朗低聲呢喃,語氣中滿是困惑與不服,“不過是仗著他父親的威名罷了,若論真才實學,不見得高明多少。”
話雖如此,可他的目光還是不由自主地追隨著那支遠去的軍隊,眼中流露出一絲難以掩飾的羨慕。他不得不承認,陶應手下的將領,各個都是能征善戰的良才。就拿剛剛那位指揮若定的大將臧霸來說,那一身的軍事素養和領導才能,著實令人欽佩。
“部隊如此嚴謹,紀律嚴明,訓練有素,臧霸這員大將功不可沒啊。”王朗微微搖頭,心中暗自感歎。他迴想起自己手下那些散漫的士兵,與陶應的大軍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這讓他的心中愈發不是滋味。
可他心裏也清楚,在這亂世之中,僅憑幾句嘴硬的話,根本無法改變殘酷的現實。如今的他,隻能寄希望於陶應真的能擊退山越,解他的燃眉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