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慈聽到孫策的唿喊,心中湧起一股暖流,連日來的疲憊與艱辛似乎都減輕了幾分。他迅速下馬,快步向前,對著孫策抱拳行禮,眼中也滿是感慨:“孫將軍,能與你重逢,實乃幸事!隻是我等如今這般狼狽,實在……”
孫策連忙擺擺手,打斷了太史慈的話,笑著說道:“子義這是說的哪裏話!如今亂世紛爭,能得子義與我並肩作戰,乃我之榮幸。過去的事不必再提,且隨我入營,我們再作商議!”
說罷,孫策伸手挽住太史慈的手臂,熱情地將他往營中引去,身後的戰將們也紛紛跟隨,臉上都帶著友好的笑容。太史慈迴頭看了看身後的殘部,見他們在孫策麾下士兵的引領下有序進入軍營,心中的擔憂也漸漸消散,與孫策一同踏入了營帳。
在溫暖的軍營大帳內,孫策與太史慈相對而坐,幾案上擺放著簡單的茶點。孫策眼神中滿是關切,熱切地開口詢問:“子義,此番你前來,怎會如此狼狽?如今豫章的戰事究竟如何了?前些日子,我們定下第三次運糧誘敵之計,前兩次袁術那老賊都未上當,本想著第三次運糧後便能設伏痛擊他,可計劃終究趕不上變化,不知其間發生了何事?”
太史慈微微歎了口氣,臉上露出一絲疲憊與無奈,他整了整身上有些淩亂的衣衫,緩緩說道:“孫將軍有所不知,那袁術此番是鐵了心要拿下豫章,不惜血本,派遣了大量兵力強攻。我軍雖奮力抵抗,怎奈敵軍勢大,最終豫章還是淪陷了。”
孫策聽聞,眉頭緊皺,眼神中閃過一絲憤怒與不甘,重重地拍了一下桌子,恨聲道:“不想這袁術老兒竟如此不顧將士死活,為了一座城,不惜犧牲這麽多性命!”
太史慈點了點頭,接著說道:“豫章雖然被他攻陷,但他也並非高枕無憂。如今袁術麵臨著嚴重的缺糧問題。豫章郡附近的郡縣糧草早已被搜刮得一幹二淨,可他仍不罷休,如今正在豫章掘地三尺地尋找糧草,全然不顧百姓的死活。百姓們苦不堪言,對袁術是怨聲載道。”
孫策靜靜地聽著,眼神中透露出思索之色,他微微眯起眼睛,說道:“這袁術如此行徑,失了民心,定難長久。子義,你且放心,如今你我合兵一處,定能想辦法奪迴豫章,讓袁術那老賊付出代價。隻是不知劉繇主公那邊如今情況如何?”
太史慈微微抱拳,說道:“劉繇主公已安全撤離,隻是我等殘部如今實力大減。不過,隻要我們齊心協力,定能重振旗鼓。”
孫策站起身來,大步流星地走到太史慈身邊,有力的大手拍了拍他的肩膀,目光中滿是信任與讚賞,堅定地說道:“子義,從你言語之中,我能看出你雄心壯誌猶在,有你這樣的虎將,我便放心了!”
說罷,孫策緩緩轉身,目光如炬地掃視著堂上的諸位將領。大帳內,氣氛頓時變得凝重起來,將領們紛紛挺直身軀,等待著孫策接下來的話語。
孫策朗聲道:“如今情況便是如此,袁術那賊子的軍隊雖然已經攻占了豫章,但他們麵臨著嚴重的缺糧危機。那袁術為了糧草,在豫章等地肆意搜刮,弄得民不聊生。諸位皆是我軍中的棟梁之才,有何良策可以破了袁術這看似強大,實則外強中幹的局麵?”
大帳內,眾人正熱烈地討論著破敵之策,薛綜邁步出列,神情沉穩地說道:“主公,袁術那廝缺糧已久,之前我們就是瞅準了他這個致命弱點,打算設計誘他上鉤,進行伏擊。如今他即便僥幸拿下了豫章郡,可缺糧的困境依舊如影隨形。依我之見,我們不妨按原計劃行事,說不定能成功引誘他入甕。”
薛綜此言一出,步騭眼前頓時一亮,連忙起身補充道:“對啊,主公!我們依舊裝作是給豫章郡的劉繇輸送糧草,像之前一樣將糧草運過來。那袁術如今正是缺糧的時候,見到糧草必定會心動,按捺不住上鉤。等他出兵來伏擊我軍的糧草,我們就正好趁著這個機會攻城,打他個措手不及!”
這時,呂蒙微微皺眉,冷靜地分析道:“話雖如此,可就算他派軍出來接應糧草,又能派出多少兵力呢?若是他派出的兵力過少,我們就算殲滅了這股敵軍,對大局也起不了太大的作用啊。”
魏延在一旁摩拳擦掌,大聲說道:“那我們就把聲勢搞得大一些!不僅要讓運糧的隊伍看起來規模龐大,後方護送糧草的隊伍也要安排上精兵強將。兵力多了,自然押運的糧草也會更多,這樣一來,袁術那貪婪成性的家夥,肯定會忍不住派出大量兵力前來伏擊。到時候,我們就把他派來劫掠糧草的大軍一舉剿滅,然後再將豫章城圍困起來。袁術被困在孤城裏,沒有糧草供應,肯定堅持不了多久!”
眾人聽了魏延的話,紛紛點頭表示讚同,覺得此計確實有可行之處。孫策的眼神中也閃過一絲光芒,他微微頷首,說道:“諸位所言極是,此計甚好。但我們還需謹慎行事,將各個細節都安排妥當。子義,你對這計策有何見解?還有各位,在實施過程中,我們還需要注意些什麽,都說說看。”說完,孫策目光掃視著大帳內的眾人,期待著更多的想法和建議,以確保這一計策能夠順利實施,成功擊敗袁術。
劉繇在部將於糜等人的拚死護送下,神色慌張,狼狽不堪。他與許邵二人,如同驚弓之鳥,慌不擇路地朝著荊州方向亡命奔逃。一路上,塵土飛揚,馬蹄聲碎,他們的心始終懸在嗓子眼,生怕身後的追兵突然出現。
幸而,袁術派遣來的如狼似虎的追兵,被勇猛無比、武藝高強的太史慈所阻攔。太史慈如同一道不可逾越的屏障,憑借著自身的英勇和高超的武藝,與追兵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廝殺。在他的奮力抵抗下,追兵無法再前進一步,隻能眼睜睜地看著劉繇和許邵漸行漸遠。
當那些奉命追擊的將士滿心不甘地迴到袁術麵前,將追擊的情況如實迴稟時,袁術卻隻是不耐煩地揮了揮手,根本沒有將劉繇這個如同喪家之犬般的敗軍之將放在心上。此時的袁術,正為軍中糧草短缺而愁眉不展,心中盤算著如何解決這燃眉之急,哪有心思去理會劉繇的死活。在這亂世之中,每個人都在為了自己的利益和生存而奔波掙紮,人性的冷漠和現實的殘酷,在這一刻展現得淋漓盡致。
袁術皺著眉頭,不耐煩地聽著雷薄與李豐的匯報。原來,即便將整個豫章郡以及周邊郡縣的糧草都搜刮殆盡,可依舊遠遠無法滿足大軍的龐大需求。此刻,袁術滿心滿眼都是糧草短缺的困境,對於那追兵未能追上劉繇一事,根本無暇顧及。正愁眉不展、苦思對策之際,又聽聞閻象求見。
這閻象,往昔曾是袁術極為倚重的謀主,袁術遇有疑難之事,常向其問計。然而,在近期的戰略決策上,閻象的主張卻一直過於保守,與袁術心中那雄心勃勃的擴張計劃多有相悖。如今,袁術成功拿下了豫章郡城,這一輝煌戰果更是讓他覺得閻象的謀略眼光著實有限。加之楊弘在旁不斷進讒言,對閻象的能力貶損有加,久而久之,袁術對閻象的信任逐漸消散,君臣之間漸生嫌隙,離心離德。
對於閻象的求見,袁術心中本就厭煩,壓根不想理會。但當聽聞有大將紀靈一同陪同前來時,袁術心中雖仍有不悅,卻也不好直接拒絕。紀靈身為他麾下的第一大將,武藝高強,作戰勇猛,為他屢立戰功,袁術對其頗為倚重。他也不願輕易駁了紀靈的麵子,心中暗自權衡一番後,隻好強忍著不耐煩,勉強下令讓閻象進帳召見。
隻見帳外,閻象與紀靈二人邁著步伐走進來。紀靈身形魁梧,鎧甲鋥亮,腰間配劍,威風凜凜;而閻象則身著一襲素淨長袍,手持羽扇,眉頭深鎖,神情中滿是憂慮之色,腳步也略顯沉重,顯然是心中藏著極大的心事,憂心忡忡。袁術微微眯起眼睛,目光在二人身上掃過,心中暗自思忖著他們此番前來的目的,同時對於閻象這副憂心之態,隱隱感到有些不耐煩......
閻象何等睿智,又怎會看不出袁術眼中一閃而過的不耐煩。然而,他身為一個極具大局觀且智謀超群之人,深知當下局勢看似平靜,實則暗潮洶湧,危機四伏。此刻,他已無暇顧及袁術的情緒,一心隻念著袁術的大業,懷著赤誠之心,恭敬而堅定地對袁術說道:“主公,聽聞追擊劉繇的將士已然歸來,隻是不知那劉繇如今究竟身在何處,此番可曾將他拿下?”
袁術心中雖滿心不悅,可當他瞥見一旁紀靈那滿臉殷切期待的目光時,也不好發作,隻得強壓下心中的煩躁,耐著性子解釋道:“那劉繇如喪家之犬般倉皇逃竄,我軍追兵未能追上。如今,他已朝著荊州方向狼狽逃去了。”
閻象微微抱拳,神色凝重,目光中透著憂慮與篤定,緩緩說道:“主公,那劉繇如今逃往荊州。劉景升身為漢室宗親,素以仁義著稱,又怎會對其困境坐視不理?依在下之見,他定會收留劉繇。劉繇雖暫時落敗,但此人根基尚存,人脈頗廣,若在荊州得以休養生息,日後必成我們的心腹大患,還望主公早做籌謀啊。”
說罷,閻象微微低下頭,眼神中滿是對局勢的擔憂,同時也在暗暗觀察著袁術的反應。此時帳內氣氛略顯凝重,隻有燭火在微風中輕輕搖曳,發出細微的聲響。
孫策連忙擺擺手,打斷了太史慈的話,笑著說道:“子義這是說的哪裏話!如今亂世紛爭,能得子義與我並肩作戰,乃我之榮幸。過去的事不必再提,且隨我入營,我們再作商議!”
說罷,孫策伸手挽住太史慈的手臂,熱情地將他往營中引去,身後的戰將們也紛紛跟隨,臉上都帶著友好的笑容。太史慈迴頭看了看身後的殘部,見他們在孫策麾下士兵的引領下有序進入軍營,心中的擔憂也漸漸消散,與孫策一同踏入了營帳。
在溫暖的軍營大帳內,孫策與太史慈相對而坐,幾案上擺放著簡單的茶點。孫策眼神中滿是關切,熱切地開口詢問:“子義,此番你前來,怎會如此狼狽?如今豫章的戰事究竟如何了?前些日子,我們定下第三次運糧誘敵之計,前兩次袁術那老賊都未上當,本想著第三次運糧後便能設伏痛擊他,可計劃終究趕不上變化,不知其間發生了何事?”
太史慈微微歎了口氣,臉上露出一絲疲憊與無奈,他整了整身上有些淩亂的衣衫,緩緩說道:“孫將軍有所不知,那袁術此番是鐵了心要拿下豫章,不惜血本,派遣了大量兵力強攻。我軍雖奮力抵抗,怎奈敵軍勢大,最終豫章還是淪陷了。”
孫策聽聞,眉頭緊皺,眼神中閃過一絲憤怒與不甘,重重地拍了一下桌子,恨聲道:“不想這袁術老兒竟如此不顧將士死活,為了一座城,不惜犧牲這麽多性命!”
太史慈點了點頭,接著說道:“豫章雖然被他攻陷,但他也並非高枕無憂。如今袁術麵臨著嚴重的缺糧問題。豫章郡附近的郡縣糧草早已被搜刮得一幹二淨,可他仍不罷休,如今正在豫章掘地三尺地尋找糧草,全然不顧百姓的死活。百姓們苦不堪言,對袁術是怨聲載道。”
孫策靜靜地聽著,眼神中透露出思索之色,他微微眯起眼睛,說道:“這袁術如此行徑,失了民心,定難長久。子義,你且放心,如今你我合兵一處,定能想辦法奪迴豫章,讓袁術那老賊付出代價。隻是不知劉繇主公那邊如今情況如何?”
太史慈微微抱拳,說道:“劉繇主公已安全撤離,隻是我等殘部如今實力大減。不過,隻要我們齊心協力,定能重振旗鼓。”
孫策站起身來,大步流星地走到太史慈身邊,有力的大手拍了拍他的肩膀,目光中滿是信任與讚賞,堅定地說道:“子義,從你言語之中,我能看出你雄心壯誌猶在,有你這樣的虎將,我便放心了!”
說罷,孫策緩緩轉身,目光如炬地掃視著堂上的諸位將領。大帳內,氣氛頓時變得凝重起來,將領們紛紛挺直身軀,等待著孫策接下來的話語。
孫策朗聲道:“如今情況便是如此,袁術那賊子的軍隊雖然已經攻占了豫章,但他們麵臨著嚴重的缺糧危機。那袁術為了糧草,在豫章等地肆意搜刮,弄得民不聊生。諸位皆是我軍中的棟梁之才,有何良策可以破了袁術這看似強大,實則外強中幹的局麵?”
大帳內,眾人正熱烈地討論著破敵之策,薛綜邁步出列,神情沉穩地說道:“主公,袁術那廝缺糧已久,之前我們就是瞅準了他這個致命弱點,打算設計誘他上鉤,進行伏擊。如今他即便僥幸拿下了豫章郡,可缺糧的困境依舊如影隨形。依我之見,我們不妨按原計劃行事,說不定能成功引誘他入甕。”
薛綜此言一出,步騭眼前頓時一亮,連忙起身補充道:“對啊,主公!我們依舊裝作是給豫章郡的劉繇輸送糧草,像之前一樣將糧草運過來。那袁術如今正是缺糧的時候,見到糧草必定會心動,按捺不住上鉤。等他出兵來伏擊我軍的糧草,我們就正好趁著這個機會攻城,打他個措手不及!”
這時,呂蒙微微皺眉,冷靜地分析道:“話雖如此,可就算他派軍出來接應糧草,又能派出多少兵力呢?若是他派出的兵力過少,我們就算殲滅了這股敵軍,對大局也起不了太大的作用啊。”
魏延在一旁摩拳擦掌,大聲說道:“那我們就把聲勢搞得大一些!不僅要讓運糧的隊伍看起來規模龐大,後方護送糧草的隊伍也要安排上精兵強將。兵力多了,自然押運的糧草也會更多,這樣一來,袁術那貪婪成性的家夥,肯定會忍不住派出大量兵力前來伏擊。到時候,我們就把他派來劫掠糧草的大軍一舉剿滅,然後再將豫章城圍困起來。袁術被困在孤城裏,沒有糧草供應,肯定堅持不了多久!”
眾人聽了魏延的話,紛紛點頭表示讚同,覺得此計確實有可行之處。孫策的眼神中也閃過一絲光芒,他微微頷首,說道:“諸位所言極是,此計甚好。但我們還需謹慎行事,將各個細節都安排妥當。子義,你對這計策有何見解?還有各位,在實施過程中,我們還需要注意些什麽,都說說看。”說完,孫策目光掃視著大帳內的眾人,期待著更多的想法和建議,以確保這一計策能夠順利實施,成功擊敗袁術。
劉繇在部將於糜等人的拚死護送下,神色慌張,狼狽不堪。他與許邵二人,如同驚弓之鳥,慌不擇路地朝著荊州方向亡命奔逃。一路上,塵土飛揚,馬蹄聲碎,他們的心始終懸在嗓子眼,生怕身後的追兵突然出現。
幸而,袁術派遣來的如狼似虎的追兵,被勇猛無比、武藝高強的太史慈所阻攔。太史慈如同一道不可逾越的屏障,憑借著自身的英勇和高超的武藝,與追兵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廝殺。在他的奮力抵抗下,追兵無法再前進一步,隻能眼睜睜地看著劉繇和許邵漸行漸遠。
當那些奉命追擊的將士滿心不甘地迴到袁術麵前,將追擊的情況如實迴稟時,袁術卻隻是不耐煩地揮了揮手,根本沒有將劉繇這個如同喪家之犬般的敗軍之將放在心上。此時的袁術,正為軍中糧草短缺而愁眉不展,心中盤算著如何解決這燃眉之急,哪有心思去理會劉繇的死活。在這亂世之中,每個人都在為了自己的利益和生存而奔波掙紮,人性的冷漠和現實的殘酷,在這一刻展現得淋漓盡致。
袁術皺著眉頭,不耐煩地聽著雷薄與李豐的匯報。原來,即便將整個豫章郡以及周邊郡縣的糧草都搜刮殆盡,可依舊遠遠無法滿足大軍的龐大需求。此刻,袁術滿心滿眼都是糧草短缺的困境,對於那追兵未能追上劉繇一事,根本無暇顧及。正愁眉不展、苦思對策之際,又聽聞閻象求見。
這閻象,往昔曾是袁術極為倚重的謀主,袁術遇有疑難之事,常向其問計。然而,在近期的戰略決策上,閻象的主張卻一直過於保守,與袁術心中那雄心勃勃的擴張計劃多有相悖。如今,袁術成功拿下了豫章郡城,這一輝煌戰果更是讓他覺得閻象的謀略眼光著實有限。加之楊弘在旁不斷進讒言,對閻象的能力貶損有加,久而久之,袁術對閻象的信任逐漸消散,君臣之間漸生嫌隙,離心離德。
對於閻象的求見,袁術心中本就厭煩,壓根不想理會。但當聽聞有大將紀靈一同陪同前來時,袁術心中雖仍有不悅,卻也不好直接拒絕。紀靈身為他麾下的第一大將,武藝高強,作戰勇猛,為他屢立戰功,袁術對其頗為倚重。他也不願輕易駁了紀靈的麵子,心中暗自權衡一番後,隻好強忍著不耐煩,勉強下令讓閻象進帳召見。
隻見帳外,閻象與紀靈二人邁著步伐走進來。紀靈身形魁梧,鎧甲鋥亮,腰間配劍,威風凜凜;而閻象則身著一襲素淨長袍,手持羽扇,眉頭深鎖,神情中滿是憂慮之色,腳步也略顯沉重,顯然是心中藏著極大的心事,憂心忡忡。袁術微微眯起眼睛,目光在二人身上掃過,心中暗自思忖著他們此番前來的目的,同時對於閻象這副憂心之態,隱隱感到有些不耐煩......
閻象何等睿智,又怎會看不出袁術眼中一閃而過的不耐煩。然而,他身為一個極具大局觀且智謀超群之人,深知當下局勢看似平靜,實則暗潮洶湧,危機四伏。此刻,他已無暇顧及袁術的情緒,一心隻念著袁術的大業,懷著赤誠之心,恭敬而堅定地對袁術說道:“主公,聽聞追擊劉繇的將士已然歸來,隻是不知那劉繇如今究竟身在何處,此番可曾將他拿下?”
袁術心中雖滿心不悅,可當他瞥見一旁紀靈那滿臉殷切期待的目光時,也不好發作,隻得強壓下心中的煩躁,耐著性子解釋道:“那劉繇如喪家之犬般倉皇逃竄,我軍追兵未能追上。如今,他已朝著荊州方向狼狽逃去了。”
閻象微微抱拳,神色凝重,目光中透著憂慮與篤定,緩緩說道:“主公,那劉繇如今逃往荊州。劉景升身為漢室宗親,素以仁義著稱,又怎會對其困境坐視不理?依在下之見,他定會收留劉繇。劉繇雖暫時落敗,但此人根基尚存,人脈頗廣,若在荊州得以休養生息,日後必成我們的心腹大患,還望主公早做籌謀啊。”
說罷,閻象微微低下頭,眼神中滿是對局勢的擔憂,同時也在暗暗觀察著袁術的反應。此時帳內氣氛略顯凝重,隻有燭火在微風中輕輕搖曳,發出細微的聲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