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帳之中,燭火搖曳,映照出袁術滿臉的不耐。他隨意地揮了揮手,撇著嘴,語氣中滿是不屑:“這劉繇如今如喪家之犬般逃竄,身邊無兵少將,能翻出什麽風浪來?不過是苟延殘喘罷了,又怎配成為我們的心腹大患?閻先生,休要在此危言聳聽!”
閻象的眉頭微微一蹙,深邃的眼眸中閃過一絲憂慮。他微微低頭,陷入了短暫的沉思,似在斟酌著言辭。少頃,他抬起頭來,神色鄭重而堅定,說道:“主公,話雖如此,但斷不可掉以輕心。眼下我軍正麵臨缺糧的困境,而劉繇又逃往了荊州,此中利害,不得不察啊。”
袁術的臉色瞬間陰沉下來,不等閻象把話說完,便粗暴地打斷:“閻先生,你三句話不離缺糧之事,難道我還不清楚大軍的艱難處境嗎?莫要再拿這煩心事來擾我,實在是讓人心煩意亂!”
然而,閻象並未被袁術的怒火所震懾,他依舊身姿挺拔,目光沉穩,語氣不卑不亢:“主公,正是因為大軍缺糧,所以這一步棋我們非走不可。如今劉繇狼狽逃至劉表處,劉表身為漢室宗親,以他的為人,必定會念及情分收留劉繇。我們正好可以借此為由,向劉表施壓,逼他交出劉繇。以劉表的性子,礙於情麵,斷然不會輕易將劉繇交出來。如此一來,我們便有了借口,可順勢要求劉表為我大軍提供糧草。”
袁術聽著閻象的分析,微微頷首,眼中閃過一絲思索之色,覺得此計確有幾分道理。但他也深知劉表絕非等閑之輩,豈會輕易中計,心中的疑慮仍未消除。他強忍著心中的煩躁,開口道:“閻先生所言在理,隻是那劉表老謀深算,怎會心甘情願地資助我們糧草,助我們擺脫困境?這其中隻怕沒那麽簡單。”
閻象見袁術的態度有所緩和,心中一喜,趕忙趁熱打鐵:“主公,此事並非毫無勝算。我們隻需選派一位能言善辯、足智多謀之士前往荊州,向劉表施壓。劉表並不清楚我軍的真實情況,他所知曉的,也不過是從劉繇那裏聽來的片麵之詞。而主公您家世顯赫,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布天下,聲望之隆,劉表絕不敢輕易得罪。再者,當年討董之時,劉表多是按兵不動,坐觀成敗,可見他並非真心忠於漢室,心中自有一番權衡利弊的盤算。若我們謀劃得當,說不定還能與他達成結盟,共圖大業。”
袁術靜靜地聽著,臉上的不耐煩早已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炯炯的目光和微微上揚的嘴角。他微微點頭,讚道:“先生此見,高瞻遠矚,頗為高明!既如此,先生可有人選,能擔此重任前往荊州?”
閻象微微一怔,臉上露出些許躊躇之色,他微微搖頭,輕歎道:“目前來看,還未找到合適的人選。此事關係重大,需得謹慎挑選。”
袁術目光一閃,盯著閻象,臉上露出一絲笑意:“既然這計策是先生所出,如此高妙之論,想來軍中其他人也難以完全領會貫徹。不如就有勞先生親自走一趟荊州,如何?”
閻象沒想到袁術會提出這樣的要求,微微一怔,眼中閃過一絲意外。他略作思忖,說道:“主公,若能為主公分憂,老朽走這一趟也無妨。隻是這軍中軍機大事繁多,若我不在,恐怕會有所疏漏……”
袁術笑著擺了擺手,寬慰道:“先生但放寬心,軍中事務,我自會與諸位將領一同商議處理。先生此去,若能成功說服劉表,為我軍解了燃眉之急,那可是立下了不世之功。還望先生不要推辭。”
閻象心中暗自糾結,袁術的話看似是在委以重任,實則讓他難以推脫。畢竟這計策是他提出來的,又一時之間沒能舉薦出合適的人選去執行,若此刻拒絕,實在難以服眾。況且,以目前大軍缺糧的困境來看,如果不能成功讓劉表同意資助糧草,甚至與之結盟,那麽大軍困守在此,前途實在堪憂。思忖再三,閻象咬了咬牙,拱手領命道:“主公既如此信任,老朽定當竭盡全力,不負所托。”
袁術微微點頭,臉上露出一絲滿意之色,說道:“既如此,先生,事不宜遲。我這便安排一隊精銳將士,護送您一同出使劉表之處。望先生早去早迴,我在軍中靜候佳音。”
閻象轉身欲走,卻又停下腳步,再次向袁術進言道:“主公,如今豫章之地尚有可守之機。若我此次能成功帶迴糧草,憑借豫章的地利,我們大可在此繼續謀劃,大有可為。但若是此行未能如願,糧草依舊匱乏,屆時豫章恐怕難以堅守,為了大局著想,放棄也不失為一種選擇。”
袁術聽聞此言,眼中的不耐煩再度浮現,他微微皺眉,心中對閻象的這番話頗為不悅。但念及閻象即將遠赴荊州,肩負重任,便強忍著沒有發作,隻是微微點頭,語氣有些敷衍地說道:“我知道了,自會依先生所言斟酌行事。”
閻象見袁術態度如此,心中雖有擔憂,但也不好再多說什麽。可他還是放心不下,又想起江東孫策的威脅,便再次開口叮囑道:“主公,如今江東孫策一直行蹤不定,此人年少有為,野心勃勃,實乃我軍的心腹大患,還望主公對他多加小心提防,切不可掉以輕心啊。”
袁術聽到孫策的名字,臉上露出一絲不屑,煩躁地擺了擺手,說道:“閻先生,何必整日如此杞人憂天。那孫策不過是個乳臭未幹的小兒,即便有些本事,又能掀起多大的風浪?我手握雄兵,帳下良將忠臣眾多,還怕他不成?先生還是將心思放在出使荊州之事上吧。”
閻象見袁術如此固執,心中長歎一聲,知道多說無益。他無奈地微微頷首,帶著深深的憂慮,拱手告退,轉身走出了營帳。夜色深沉,寒風唿嘯,閻象望著遠處的營帳和隱隱綽綽的士兵身影,心中默默祈禱此行能夠順利,否則大軍的處境將會愈發艱難……
第二日清晨,天色微明,淡淡的晨霧彌漫在軍營之中。閻象早已整裝待發,他身著一襲素淨的長袍,外披一件黑色的披風,腰間掛著一把精致的佩劍,神情莊重而又略帶一絲憂慮。他緩緩走出營帳,腳步不自覺地停了下來,目光下意識地朝著袁術營帳的方向望去,心中隱隱期望能看到主公袁術的身影,期望能得到主公的些許鼓勵和支持。
然而,他佇立良久,始終不見袁術的蹤跡。閻象心中不禁湧起一陣淡淡的失落,暗自歎息一聲。曾經那個禮賢下士、胸懷大誌的主公,如今卻變得如此剛愎自用、暴躁易怒,對自己的進言也常常不屑一顧。自己一心為主公的大業殫精竭慮,卻換來這般冷遇,怎不讓人心中黯然。
前來送行的紀靈,敏銳地察覺到了閻象眼中那一閃而過的落寞。他微微向前一步,抱拳說道:“閻先生,或許是主公昨日為軍中諸多事務操勞,數夜未曾合眼,心力交瘁,故而今日未能趕來送行。先生也清楚,豫章之事錯綜複雜,攪得主公這幾個月來日夜憂心,勞心勞力,言語之間難免有些焦躁。先生乃睿智豁達、氣量寬宏之人,想必定能理解主公的一片苦心。”
閻象微微頷首,輕輕歎了口氣,說道:“哎,主上的行事作為,身為臣子的我本不該妄加議論。隻是如今這局勢波譎雲詭,實在讓我憂心忡忡,難以心安啊。”說罷,他伸手握住紀靈的手臂,目光誠摯地說道:“紀靈將軍,如今主公對您頗為倚重,您身為我軍第一大將,武藝高強,勇冠三軍。我此番離去,還望您在軍營中多費些心思。那江東孫策至今行蹤詭秘,遲遲沒有露麵,依我之見,他必定不會坐視不理,早晚會與我軍有一場惡戰。他的義兄馬超、義弟周瑜皆已與我軍交惡,正處於交戰狀態,孫策又怎會置身事外?可如今主公對馬超卻頗為輕視,完全不將其放在心上,我實在放心不下。紀靈將軍,倘若那孫策大軍來犯,還望您務必勸勸主公,讓他沉著冷靜,切莫輕舉妄動,以免中了敵軍的圈套。”
紀靈看著滿臉憂思的閻象,心中頗為感動,他重重地點了點頭,再次抱拳說道:“先生放心,有紀靈在此,定不會讓主公犯下如此大錯。還望先生一路上多多保重身體,紀某在軍營中盼著先生早日歸來,屆時與先生把酒言歡,共商大計。”
閻象緊緊握住紀靈的手,又重重地拍了拍紀靈的肩膀,那幾下拍打仿佛承載著他所有的期望與囑托。隨後,他轉身離去,步伐堅定卻又帶著一絲無奈,向著荊州的方向緩緩前行,身影在晨霧中逐漸遠去……
紀靈送別完閻象,心中還記掛著閻象臨行前的囑托,也想著找個機會緩和一下袁術與閻象之間略顯緊張的關係,便轉身前往袁術的營帳。此時,營帳內燭火搖曳,袁術正坐在案幾前,眉頭微皺,似乎在思索著什麽。
聽到腳步聲,袁術抬起頭來,目光中帶著一絲疲憊,開口詢問道:“紀靈,閻象先生走了?”紀靈趕忙抱拳,神色恭敬地迴答道:“是,主公。閻象先生清早便精心整理好了行裝,帶著護送的隊伍出發了。他臨行前還對軍中事務多有囑托,對主公也是忠心耿耿。”
袁術隻是不置可否地“嗯”了一聲,眼神中看不出太多情緒。紀靈剛想趁機說上幾句,勸勸袁術多理解閻象的良苦用心,緩和一下兩人之間的關係。就在這時,隻見謀士楊弘慌慌張張、風風火火地闖進了營帳,口中大聲唿喊著:“主公!主公!大喜啊,天賜良機!”
閻象的眉頭微微一蹙,深邃的眼眸中閃過一絲憂慮。他微微低頭,陷入了短暫的沉思,似在斟酌著言辭。少頃,他抬起頭來,神色鄭重而堅定,說道:“主公,話雖如此,但斷不可掉以輕心。眼下我軍正麵臨缺糧的困境,而劉繇又逃往了荊州,此中利害,不得不察啊。”
袁術的臉色瞬間陰沉下來,不等閻象把話說完,便粗暴地打斷:“閻先生,你三句話不離缺糧之事,難道我還不清楚大軍的艱難處境嗎?莫要再拿這煩心事來擾我,實在是讓人心煩意亂!”
然而,閻象並未被袁術的怒火所震懾,他依舊身姿挺拔,目光沉穩,語氣不卑不亢:“主公,正是因為大軍缺糧,所以這一步棋我們非走不可。如今劉繇狼狽逃至劉表處,劉表身為漢室宗親,以他的為人,必定會念及情分收留劉繇。我們正好可以借此為由,向劉表施壓,逼他交出劉繇。以劉表的性子,礙於情麵,斷然不會輕易將劉繇交出來。如此一來,我們便有了借口,可順勢要求劉表為我大軍提供糧草。”
袁術聽著閻象的分析,微微頷首,眼中閃過一絲思索之色,覺得此計確有幾分道理。但他也深知劉表絕非等閑之輩,豈會輕易中計,心中的疑慮仍未消除。他強忍著心中的煩躁,開口道:“閻先生所言在理,隻是那劉表老謀深算,怎會心甘情願地資助我們糧草,助我們擺脫困境?這其中隻怕沒那麽簡單。”
閻象見袁術的態度有所緩和,心中一喜,趕忙趁熱打鐵:“主公,此事並非毫無勝算。我們隻需選派一位能言善辯、足智多謀之士前往荊州,向劉表施壓。劉表並不清楚我軍的真實情況,他所知曉的,也不過是從劉繇那裏聽來的片麵之詞。而主公您家世顯赫,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布天下,聲望之隆,劉表絕不敢輕易得罪。再者,當年討董之時,劉表多是按兵不動,坐觀成敗,可見他並非真心忠於漢室,心中自有一番權衡利弊的盤算。若我們謀劃得當,說不定還能與他達成結盟,共圖大業。”
袁術靜靜地聽著,臉上的不耐煩早已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炯炯的目光和微微上揚的嘴角。他微微點頭,讚道:“先生此見,高瞻遠矚,頗為高明!既如此,先生可有人選,能擔此重任前往荊州?”
閻象微微一怔,臉上露出些許躊躇之色,他微微搖頭,輕歎道:“目前來看,還未找到合適的人選。此事關係重大,需得謹慎挑選。”
袁術目光一閃,盯著閻象,臉上露出一絲笑意:“既然這計策是先生所出,如此高妙之論,想來軍中其他人也難以完全領會貫徹。不如就有勞先生親自走一趟荊州,如何?”
閻象沒想到袁術會提出這樣的要求,微微一怔,眼中閃過一絲意外。他略作思忖,說道:“主公,若能為主公分憂,老朽走這一趟也無妨。隻是這軍中軍機大事繁多,若我不在,恐怕會有所疏漏……”
袁術笑著擺了擺手,寬慰道:“先生但放寬心,軍中事務,我自會與諸位將領一同商議處理。先生此去,若能成功說服劉表,為我軍解了燃眉之急,那可是立下了不世之功。還望先生不要推辭。”
閻象心中暗自糾結,袁術的話看似是在委以重任,實則讓他難以推脫。畢竟這計策是他提出來的,又一時之間沒能舉薦出合適的人選去執行,若此刻拒絕,實在難以服眾。況且,以目前大軍缺糧的困境來看,如果不能成功讓劉表同意資助糧草,甚至與之結盟,那麽大軍困守在此,前途實在堪憂。思忖再三,閻象咬了咬牙,拱手領命道:“主公既如此信任,老朽定當竭盡全力,不負所托。”
袁術微微點頭,臉上露出一絲滿意之色,說道:“既如此,先生,事不宜遲。我這便安排一隊精銳將士,護送您一同出使劉表之處。望先生早去早迴,我在軍中靜候佳音。”
閻象轉身欲走,卻又停下腳步,再次向袁術進言道:“主公,如今豫章之地尚有可守之機。若我此次能成功帶迴糧草,憑借豫章的地利,我們大可在此繼續謀劃,大有可為。但若是此行未能如願,糧草依舊匱乏,屆時豫章恐怕難以堅守,為了大局著想,放棄也不失為一種選擇。”
袁術聽聞此言,眼中的不耐煩再度浮現,他微微皺眉,心中對閻象的這番話頗為不悅。但念及閻象即將遠赴荊州,肩負重任,便強忍著沒有發作,隻是微微點頭,語氣有些敷衍地說道:“我知道了,自會依先生所言斟酌行事。”
閻象見袁術態度如此,心中雖有擔憂,但也不好再多說什麽。可他還是放心不下,又想起江東孫策的威脅,便再次開口叮囑道:“主公,如今江東孫策一直行蹤不定,此人年少有為,野心勃勃,實乃我軍的心腹大患,還望主公對他多加小心提防,切不可掉以輕心啊。”
袁術聽到孫策的名字,臉上露出一絲不屑,煩躁地擺了擺手,說道:“閻先生,何必整日如此杞人憂天。那孫策不過是個乳臭未幹的小兒,即便有些本事,又能掀起多大的風浪?我手握雄兵,帳下良將忠臣眾多,還怕他不成?先生還是將心思放在出使荊州之事上吧。”
閻象見袁術如此固執,心中長歎一聲,知道多說無益。他無奈地微微頷首,帶著深深的憂慮,拱手告退,轉身走出了營帳。夜色深沉,寒風唿嘯,閻象望著遠處的營帳和隱隱綽綽的士兵身影,心中默默祈禱此行能夠順利,否則大軍的處境將會愈發艱難……
第二日清晨,天色微明,淡淡的晨霧彌漫在軍營之中。閻象早已整裝待發,他身著一襲素淨的長袍,外披一件黑色的披風,腰間掛著一把精致的佩劍,神情莊重而又略帶一絲憂慮。他緩緩走出營帳,腳步不自覺地停了下來,目光下意識地朝著袁術營帳的方向望去,心中隱隱期望能看到主公袁術的身影,期望能得到主公的些許鼓勵和支持。
然而,他佇立良久,始終不見袁術的蹤跡。閻象心中不禁湧起一陣淡淡的失落,暗自歎息一聲。曾經那個禮賢下士、胸懷大誌的主公,如今卻變得如此剛愎自用、暴躁易怒,對自己的進言也常常不屑一顧。自己一心為主公的大業殫精竭慮,卻換來這般冷遇,怎不讓人心中黯然。
前來送行的紀靈,敏銳地察覺到了閻象眼中那一閃而過的落寞。他微微向前一步,抱拳說道:“閻先生,或許是主公昨日為軍中諸多事務操勞,數夜未曾合眼,心力交瘁,故而今日未能趕來送行。先生也清楚,豫章之事錯綜複雜,攪得主公這幾個月來日夜憂心,勞心勞力,言語之間難免有些焦躁。先生乃睿智豁達、氣量寬宏之人,想必定能理解主公的一片苦心。”
閻象微微頷首,輕輕歎了口氣,說道:“哎,主上的行事作為,身為臣子的我本不該妄加議論。隻是如今這局勢波譎雲詭,實在讓我憂心忡忡,難以心安啊。”說罷,他伸手握住紀靈的手臂,目光誠摯地說道:“紀靈將軍,如今主公對您頗為倚重,您身為我軍第一大將,武藝高強,勇冠三軍。我此番離去,還望您在軍營中多費些心思。那江東孫策至今行蹤詭秘,遲遲沒有露麵,依我之見,他必定不會坐視不理,早晚會與我軍有一場惡戰。他的義兄馬超、義弟周瑜皆已與我軍交惡,正處於交戰狀態,孫策又怎會置身事外?可如今主公對馬超卻頗為輕視,完全不將其放在心上,我實在放心不下。紀靈將軍,倘若那孫策大軍來犯,還望您務必勸勸主公,讓他沉著冷靜,切莫輕舉妄動,以免中了敵軍的圈套。”
紀靈看著滿臉憂思的閻象,心中頗為感動,他重重地點了點頭,再次抱拳說道:“先生放心,有紀靈在此,定不會讓主公犯下如此大錯。還望先生一路上多多保重身體,紀某在軍營中盼著先生早日歸來,屆時與先生把酒言歡,共商大計。”
閻象緊緊握住紀靈的手,又重重地拍了拍紀靈的肩膀,那幾下拍打仿佛承載著他所有的期望與囑托。隨後,他轉身離去,步伐堅定卻又帶著一絲無奈,向著荊州的方向緩緩前行,身影在晨霧中逐漸遠去……
紀靈送別完閻象,心中還記掛著閻象臨行前的囑托,也想著找個機會緩和一下袁術與閻象之間略顯緊張的關係,便轉身前往袁術的營帳。此時,營帳內燭火搖曳,袁術正坐在案幾前,眉頭微皺,似乎在思索著什麽。
聽到腳步聲,袁術抬起頭來,目光中帶著一絲疲憊,開口詢問道:“紀靈,閻象先生走了?”紀靈趕忙抱拳,神色恭敬地迴答道:“是,主公。閻象先生清早便精心整理好了行裝,帶著護送的隊伍出發了。他臨行前還對軍中事務多有囑托,對主公也是忠心耿耿。”
袁術隻是不置可否地“嗯”了一聲,眼神中看不出太多情緒。紀靈剛想趁機說上幾句,勸勸袁術多理解閻象的良苦用心,緩和一下兩人之間的關係。就在這時,隻見謀士楊弘慌慌張張、風風火火地闖進了營帳,口中大聲唿喊著:“主公!主公!大喜啊,天賜良機!”